CN216037819U - 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37819U CN216037819U CN202122620312.0U CN202122620312U CN216037819U CN 216037819 U CN216037819 U CN 216037819U CN 202122620312 U CN202122620312 U CN 202122620312U CN 216037819 U CN216037819 U CN 2160378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tion frame
- crawler
- rod
- fixed
- crawler tra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和第一限位杆之间以第一履带牵引架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一侧和第一限位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另一侧固定有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条,所述齿条固定于固定杆杆身,相对比现有的螺杆升降,本实用新型易操作,利用齿轮齿条传动,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牵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件生产工艺,都是先通过挤出机对管件完成挤出造型工作,在从挤出机内挤出出来后,管件就会经过冷却、定型、裁剪等多到工序来完成整个管件的生产工作。在现有的管件生产中,管件从挤出机内挤出后,因为整个生产流水线较长,为了确保管件整体能够持续的前进,这样就需要将管件上面额外的增加牵引机,确保管件受力牵引能够稳定的向后面位移。
现有的管材牵引机调整两个履带牵引架的间距一般通过两端的限位杆和螺杆螺母相互配合实行升降,由于螺杆杆身螺纹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较差,履带牵引架的重量会全部由螺杆的螺牙承受,导致螺杆在实际生产使用中,螺牙损坏率较高,进而造成履带牵引架无法调节间距,使管材的牵引力度不够或过紧,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具备方便调整履带牵引架之间的间距,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延长其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螺杆升降导致的螺牙损坏,无法调节间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和第一限位杆之间以第一履带牵引架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一侧和第一限位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另一侧固定有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条,所述齿条固定于固定杆杆身,所述固定杆杆身贯穿机壳一侧,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轮轴孔处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和机壳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一端设置有转把,所述齿轮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棘轮,所述棘轮固定于固定轴轴身,所述棘轮顶部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轴孔处固定有按压轴,所述按压轴一端和机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按压轴另一端贯穿机壳并延伸至外界,所述棘爪爪尖一侧和机壳之间安装有弹簧片,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分别和第一限位杆、固定杆之间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以及第二履带牵引架分别和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固定杆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的两端和第二限位杆杆身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两端和第二限位杆杆身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分别和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固定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两端均设置有导管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固定杆底部固定有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底部四角处安装有带刹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把,带动固定轴转动,当固定轴转动时带动轴身上的齿轮转动,利用齿轮和齿条啮合实现履带牵引架的升降,当履带牵引架调整到适宜高度时,利用固定组件固定住固定轴,防止其转动即可实现固定,相对比现有的螺杆升降,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杆和第一限位杆使履带牵引架两侧受力,使其受力均匀,易操作,且利用齿轮齿条传动,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的特点;减震弹簧在第一履带牵引架下降时,起到缓冲承重的作用,防止下降速度过快。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壳靠近棘轮一侧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限位杆;2、棘爪;3、导管辊;4、带刹脚轮;5、箱体;6、第二限位杆;7、第一履带牵引架;8、第二履带牵引架;9、齿条;10、机壳;11、转把;12、减震弹簧;13、按压轴;14、固定轴;15、齿轮;16、固定杆;17、弹簧片;18、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和第一限位杆1之间以第一履带牵引架7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一侧和第一限位杆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另一侧固定有机壳10,所述机壳10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条9,所述齿条9固定于固定杆16杆身,所述固定杆16杆身贯穿机壳10一侧,所述机壳10内部设置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和齿条9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5轴孔处固定有固定轴14,所述固定轴14通过轴承和机壳10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14一端设置有转把11,所述齿轮15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棘轮18,所述棘轮18固定于固定轴14轴身,所述棘轮18顶部设置有棘爪2,所述棘爪2轴孔处固定有按压轴13,所述按压轴13一端和机壳1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按压轴13另一端贯穿机壳10并延伸至外界,所述棘爪2爪尖一侧和机壳10之间安装有弹簧片17,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8分别和第一限位杆1、固定杆16之间固定,本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把11,带动固定轴14转动,当固定轴14转动时带动轴身上的齿轮15转动,利用齿轮15和齿条9啮合实现履带牵引架的升降,当履带牵引架调整到适宜高度时,利用固定组件固定住固定轴14,防止其转动即可实现固定,相对比现有的螺杆升降,本实用新型易操作,利用齿轮15齿条9传动,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的特点。
为了起到缓冲承重的作用,防止第一履带牵引架7下降速度过快,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以及第二履带牵引架8分别和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6、固定杆16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2。
为了起到对履带牵引架两端限位固定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杆6,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的两端和第二限位杆6杆身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8两端和第二限位杆6杆身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拆卸和安装,调整其适宜固定高度,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8分别和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6、固定杆1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对管材输出和引入导向,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8两端均设置有导管辊3。
为了方便安装和操作,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6和固定杆16底部固定有箱体5。
为了方便整体移动,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5底部四角处安装有带刹脚轮4。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把11,带动固定轴14转动,当固定轴14转动时带动轴身上的齿轮15和棘轮18转动,由于齿轮15和齿条9啮合,齿轮15在转动过程中,使整体机壳10带动第一履带牵引架7沿着齿条9实现升降,当第一履带牵引架7需要上升时,棘轮18向一侧转动,棘轮18上的单向齿,可使棘爪2直接滑过,当第一履带牵引架7调整到需要的高度时,棘爪2可卡入棘轮18的齿槽内,防止棘轮18转动,进而固定住固定轴14,防止其转动,当需要再次调整其高度时,将按压轴13向下按动,带动棘爪2转动,棘爪2的一端压缩弹簧片17,棘爪2的爪尖脱出棘轮18的齿槽内,然后转动转把11,调整其所需的下降高度后,松开按压轴13,弹簧片17回弹,将棘爪2的爪尖下压进入棘轮18的齿槽内即可,减震弹簧12在第一履带牵引架7下降时,起到缓冲承重的作用,防止下降速度过快。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和第一限位杆(1)之间以第一履带牵引架(7)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一侧和第一限位杆(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另一侧固定有机壳(10),所述机壳(10)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齿条(9),所述齿条(9)固定于固定杆(16)杆身,所述固定杆(16)杆身贯穿机壳(10)一侧,所述机壳(10)内部设置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和齿条(9)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5)轴孔处固定有固定轴(14),所述固定轴(14)通过轴承和机壳(10)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14)一端设置有转把(11),所述齿轮(15)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棘轮(18),所述棘轮(18)固定于固定轴(14)轴身,所述棘轮(18)顶部设置有棘爪(2),所述棘爪(2)轴孔处固定有按压轴(13),所述按压轴(13)一端和机壳(1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按压轴(13)另一端贯穿机壳(10)并延伸至外界,所述棘爪(2)爪尖一侧和机壳(10)之间安装有弹簧片(17),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8)分别和第一限位杆(1)、固定杆(16)之间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以及第二履带牵引架(8)分别和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6)、固定杆(16)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杆(6),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的两端和第二限位杆(6)杆身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8)两端和第二限位杆(6)杆身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8)分别和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6)、固定杆(1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8)两端均设置有导管辊(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和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6)和固定杆(16)底部固定有箱体(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底部四角处安装有带刹脚轮(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0312.0U CN216037819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0312.0U CN216037819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37819U true CN216037819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8061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2031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037819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37819U (zh)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20312.0U patent/CN21603781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037819U (zh) | 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 | |
CN113417952A (zh) | 一种水利水电设备用制动结构及制动方法 | |
CN113531375A (zh) | 一种压缩式垃圾车料斗的回转支承组件 | |
CN113582099A (zh) | 一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安装用平台 | |
CN220950898U (zh) | 用于起重机的电葫芦结构 | |
CN216377315U (zh) | 一种承重稳定可靠的重型升降平台 | |
CN112076453B (zh) | 智能减重步态训练器 | |
CN113896131B (zh) | 一种设有升降控制结构的电气工程用小型变压器安装塔架 | |
CN211310686U (zh) | 电动升降的置物平台装置 | |
CN213852939U (zh) | 一种自发电直立健身车 | |
CN111188485B (zh) | 一种停驻稳定的建筑施工用移动登高架 | |
CN211092627U (zh) | 一种导轨式图书馆用梯子 | |
CN216508666U (zh) | 一种具有防脱轨结构的履带引导轮 | |
CN221564841U (zh) | 一种电池自动上盖机构 | |
CN115255963B (zh) | 一种镗铣床滑枕补偿机构 | |
CN113145780A (zh) | 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智能锻造设备及智能锻造方法 | |
CN222042460U (zh) | 一种对密闭垃圾集装箱的空间立体管理吊装设备 | |
CN213056670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件装卸机构 | |
CN219172600U (zh) | 一种采用后置轮毂电机的电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 | |
CN213346672U (zh) | 用于智能减重训练器的行走装置 | |
CN216110274U (zh) | 一种低噪音的绳轮式电动玻璃升降器 | |
CN215561585U (zh) | 一种智能螺栓应力放散车 | |
CN217837709U (zh) | 一种包装纸烫金机电化铝供给装置 | |
CN208457138U (zh) | 一种卷门机的传动机构 | |
CN216628025U (zh)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