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4241U - 安全气囊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4241U
CN216034241U CN202122383828.8U CN202122383828U CN216034241U CN 216034241 U CN216034241 U CN 216034241U CN 202122383828 U CN202122383828 U CN 202122383828U CN 216034241 U CN216034241 U CN 216034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sub
mounting hole
generator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38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国雄
张海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i Technology Co.,Ltd.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38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4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4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4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以及车辆,安全气囊包括气囊本体和气体发生器。气囊本体上形成有固定件安装孔和发生器安装孔,气体发生器的一部分穿过发生器安装孔伸入气囊本体内,气体发生器上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设在气体发生器的上述一部分上,且第一固定件穿设于固定件安装孔处,第二固定件位于气囊本体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通过设置发生器安装孔,可以用来供气体发生器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固定件伸入气囊本体内,且第二固定件位于气囊本体外,一方面,可以利于简化安全气囊的结构,降低孔的数量,可以简化加工方式且利于提高充气速度,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装性能;另一方面,可以简化安装过程,提高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安全气囊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气囊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的座椅侧边或膝部等位置一般都会安装有安全气囊。在车辆受到碰撞时,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以迅速产生气体填充安全气囊,气体填充安全气囊后可以吸收车辆碰撞时的冲击,从而保护驾驶员和车内乘客的安全,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
相关技术中,安全气囊的安装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且容易泄气,无法保证气体填充的效率,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充气效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包括气囊本体和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本体上形成有固定件安装孔和发生器安装孔,所述气体发生器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发生器安装孔伸入所述气囊本体内,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上述一部分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固定件安装孔处,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气囊本体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通过设置发生器安装孔,可以用来供气体发生器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固定件伸入气囊本体内,且第二固定件位于气囊本体外,一方面,可以利于简化安全气囊的结构,降低孔的数量,可以简化加工方式且利于提高充气速度,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装性能;另一方面,可以简化安装过程,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切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本体包括:气袋,所述气袋上形成有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和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所述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子切口;至少一个气囊片,所述气囊片设在所述气袋内,所述气囊片上形成有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和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所述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相对以构成所述固定件安装孔,所述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相对以构成所述发生器安装孔,所述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子切口,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子切口构成所述切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子切口沿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周向错开布置;或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子切口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片为多个,多个所述气囊片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热片和支撑片,所述第一隔热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支撑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沿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周向错开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子切口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囊片进一步包括:第二隔热片,所述第二隔热片设在所述支撑片的远离所述第一隔热片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热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隔热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切口沿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一部分上具有出气口,所述第一固定件邻近所述出气口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安全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图1的B-B处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隔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隔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安全气囊100;
气囊本体10;固定件安装孔11;发生器安装孔12;切口121;
气袋13;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131;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132;第一子切口133;
气囊片14;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141;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142;第二子切口143;第一隔热片144;支撑片145;第二隔热片146;
气体发生器20;出气口21;
第一固定件30;第二固定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100,包括气囊本体10和气体发生器20。下面以安全气囊100应用于车辆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代表对此的限制。安全气囊100可以为前排座椅侧面安全气囊100、中排座椅侧面安全气囊100、后排座椅侧面安全气囊100、座椅远端安全气囊100、主副驾膝部安全气囊100、座椅正面安全气囊100中的至少一个,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而言,如图1-图8所示,气囊本体10上形成有固定件安装孔11和发生器安装孔12,气体发生器20的一部分穿过发生器安装孔12伸入气囊本体10内,气体发生器20上设有第一固定件30和第二固定件40,第一固定件30设在气体发生器20的上述一部分上,且第一固定件30穿设于固定件安装孔11处,第二固定件40位于气囊本体10外。
在车辆受到碰撞时,气体发生器20适于向气囊本体10内部充气,内部填充有气体的气囊本体10可以起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作用。气体发生器20上设有用于与车辆的车体固定的第一固定件30和第二固定件40。在安装时,将气体发生器20的上述一部分连同第一固定件30通过发生器安装孔12直接伸入气囊本体10内部后,将第一固定件30通过固定件安装孔11伸出以便于与车辆的车体固定安装,同时,第一固定件30与固定件安装孔11的配合安装,可以将气囊本体10、气体发生器20、车辆的车体进行相对固定,气体发生器20的其余部分以及第二固定件40位于气囊本体10的外部,且第二固定件40与车体安装固定。其中,图1的虚线位置表示此处位于气囊本体10的内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将两个固定件均伸入气囊本体内部,且伸入固定件的孔与用来供固定件穿出的孔为不同孔的设置方式,本申请的设置方式,可以减少所需设置的孔的数量,简化安全气囊100的结构,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安装,在安装时仅需将第一固定件30伸入气囊本体10内部,简化了安装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100,通过设置发生器安装孔12,可以用来供气体发生器20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固定件30伸入气囊本体10内,且第二固定件40位于气囊本体10外,一方面,可以利于简化安全气囊100的结构,降低孔的数量,可以简化加工方式且利于提高充气速度,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装性能;另一方面,可以简化安装过程,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生器安装孔12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切口121,切口121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固定件30的形状相适应,如此设置,第一固定件30可以从切口121的位置伸出,可以使得发生器安装孔12的横截面积较小,以进一步防止泄气的情况发生。同时,第一固定件30能够从切口121处随气体发生器20由切口121处伸至安全气囊100内,从而便于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气囊本体10包括气袋13和至少一个气囊片14。气袋13上形成有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131和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132,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132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子切口133,由此,气体发生器20设有第一固定件3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30能够分别穿过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131和第一子切口133,从而便于气体发生器20的一部分能够穿过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132以伸至气袋13内,且第一子固定件能够由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131处伸出。
进一步地,气囊片14上形成有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141和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142,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141与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131相对以构成固定件安装孔11,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142与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132相对以构成发生器安装孔12,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142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子切口143,第二子切口143与第一子切口133构成切口。
具体而言,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141与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131正对设置,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142与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132正对设置。由此,可使得气体发生器20的一部分能够依次穿过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132和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142以贯穿气袋13和气囊,同时,第一子固定件能够依次穿过第一子切口133与第二子切口143以贯穿气袋13和气囊,且在第一子固定件贯穿气袋13和气囊后,第一子固定件能够依次穿过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141和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131以伸至气袋13外侧。
由此,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先将气囊片14设于气袋13的内部,然后对气囊片14和气袋13同时进行加工,从而使得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141与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131可通过一次打孔成型,且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132和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142也可通过一次打孔成型,便于节省加工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子切口143与第一子切口133可沿发生器安装孔12的周向错开布置,例如,第二子切口143沿其长度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子切口133沿其长度的延伸方向相交成90度。由此,通过设置交错的第二子切口143与第一子切口133能够在气体发生器20朝向安全气囊100注入空气时降低安全气囊100的泄气速度,从而便于加快气体充满气囊本体10的时间,进而延长安全气囊100内部的压力保持时间,增强了安全气囊100的安全指数。或者第二子切口143也可与第一子切口133相对,进而便于第一固定件30能够依次第一子切口133和第二子切口143,从而提高第一固定件30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7,气囊片14可以为多个,多个气囊片14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热片144和支撑片145。第一隔热片144和支撑片145在气袋13的内部朝向远离气袋13的方向依次设置,即第一隔热片144夹设于支撑片145与气袋13之间,其中,通过设置第一隔热片144能够增强气囊片14的隔热性,防止在气体发生器20朝向安全气囊100捏注入气体时,气体发生器20自身产生的热量损坏气袋13,同时,能够阻止气体发生器20自身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气袋13,增强对用户的保护作用,即第一隔热片144用于将气体发生器20伸入安全气囊100的部分与气袋13间隔开,从而增强安全气囊100的安全性和隔热性。
例如,支撑片145可构造为网格花布,当然,支撑片145也由其他具有良好结构强度的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定,因此,通过设置支撑片145能够增强气囊片14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强安全气囊100的结构强度,防止在气体发生器20朝向安全气囊100内部注气时,安全气囊100因气体压力而损坏,同时,便于延长安全气囊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片144的第二子切口143与支撑片145的第二子切口143沿发生器安装孔12的周向错开布置。具体而言,第一隔热片144和支撑片145在气袋13的内部朝向远离气袋13的方向依次设置,即第一隔热片144夹设于支撑片145与气袋13之间,且第一隔热片144的第二子切口143沿其长度的延伸方向与支撑片145的第二子切口143沿其长度的延伸方向相交,例如,两个第二子切口143沿其长度的延伸方向相交成90度,由此,能够在气体发生器20朝向安全气囊100注入空气时降低安全气囊100的泄气速度,从而便于加快气体充满安全气囊的时间,进而延长安全气囊内部的压力保持时间,增强了安全气囊100的安全指数。
进一步地,第一隔热片144的第二子切口143与第一子切口133相对,由此,在将气体发生器20安装于安全气囊100内时,第一子固定件能够依次穿过第一子切口133与第二子切口143以贯穿气袋13和气囊,提高气体发生器20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多个气囊片14进一步包括:第二隔热片146。第二隔热片146设在支撑片145的远离第一隔热片144的一侧,且第二隔热片146的第二子切口143与第一隔热片144的第二子切口143相对。例如,气袋13、第一隔热片144、支撑片145、第二隔热片146缝合连接。
其中,支撑片145的第二子切口143与第一隔热片144的第一子切口133相对沿发生器安装孔12的周向错开布置,即支撑片145的第二子切口143与第一隔热片144的第二子切口143沿发生器安装孔12的周向错开布置。支撑片145的第二子切口143沿其长度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子切口133沿其长度的延伸方向相交,例如,支撑片145的第二子切口143沿其长度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子切口133沿其长度的延伸方向相交成90度。
由此,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第一子固定件先依次贯穿第一子切口133和第一隔热片144的第二子切口143,然后,旋转气体发生器20以使第一子固定件沿气体发生器20的周向旋转90度,然后再次旋转气体发生器20以使第一子固定件沿气体发生器20的周向旋转90度,然后再将第一子固定件贯穿支撑片145的第二子切口143,此时,人为将气体发生器20沿其轴向旋转90度,以使第一子固定件由固定件安装孔11处伸至气袋13外侧,从而完成气体发生器20与安全气囊100的装配。由此,通过支撑片145的第二子切口143与第一子切口133交错设置,能够在气体发生器20朝向安全气囊100注入空气时降低安全气囊100的泄气速度,从而便于加快气体充满安全气囊100的时间,进而延长安全气囊100内部的压力保持时间,增强了安全气囊100的安全指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口121为多个,多个切口121沿发生器安装孔12的周向间隔设置。例如,切口121为两个,两个切口121均与发生器安装孔12连通,且两个切口在发生器安装孔12的径向上对称设置,其中,切口121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固定件30的最大直径,且两个切口121的长度之和不小于第一固定件30的长度,由此,在进行气体发生器20的安装时,气体发生器20设有第一固定件3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30能够分别穿过发生器安装孔12和切口121,从而便于气体发生器20的一部分能够穿过发生器安装孔12以伸至安全气囊1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气体发生器20的所述一部分上具有出气口21,所述第一固定件30邻近所述出气口21设置。气体发生器20可以通过从出气口21向气囊本体10内部充气,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对气囊本体10的充气效果,防止漏气的情况产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气囊本体10,通过设置发生器安装孔12,可以用来供气体发生器20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固定件30伸入气囊本体10内,且第二固定件40位于气囊本体10外,一方面,可以利于简化安全气囊100的结构,降低孔的数量,可以简化加工方式且利于提高充气速度,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装性能;另一方面,可以简化安装过程,提高安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上形成有固定件安装孔和发生器安装孔;
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发生器安装孔伸入所述气囊本体内,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一部分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固定件安装孔处,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气囊本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切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包括:
气袋,所述气袋上形成有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和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所述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子切口;
至少一个气囊片,所述气囊片设在所述气袋内,所述气囊片上形成有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和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所述第二子固定件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子固定件安装孔相对以构成所述固定件安装孔,所述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子发生器安装孔相对以构成所述发生器安装孔,所述第二子发生器安装孔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子切口,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子切口构成所述切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子切口沿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周向错开布置;或
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子切口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片为多个,多个所述气囊片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热片和支撑片,所述第一隔热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支撑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沿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周向错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子切口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囊片进一步包括:
第二隔热片,所述第二隔热片设在所述支撑片的远离所述第一隔热片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热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与所述第一隔热片的所述第二子切口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切口沿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一部分上具有出气口,所述第一固定件邻近所述出气口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要求9所述的安全气囊。
CN202122383828.8U 2021-09-28 2021-09-28 安全气囊以及车辆 Active CN216034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3828.8U CN216034241U (zh) 2021-09-28 2021-09-28 安全气囊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3828.8U CN216034241U (zh) 2021-09-28 2021-09-28 安全气囊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4241U true CN216034241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6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3828.8U Active CN216034241U (zh) 2021-09-28 2021-09-28 安全气囊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4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3003B1 (en) Air bag mounting and vent hole arrangement
US20120119473A1 (en) Roof airba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20130234422A1 (en) Airbag device
US7963552B2 (en) Head-protecting airbag
US20080106128A1 (en) Airbag for side collision, airbag device for side collision, and vehicle seat
US9731676B2 (en) Curtain airbag device
CN204149989U (zh) 一种保护乘员头颈胸和膝部的安全气囊
US5833266A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ssembly
US20180290616A1 (en) Airbag device
US7398992B2 (en) Air bag
EP2565085B1 (en) Front passenger seat air bag device
CN109941221B (zh) 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系统和汽车
CN102343873B (zh) 安装于方向盘气囊盖上的汽车标志
CN216034241U (zh) 安全气囊以及车辆
JP3666963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GB2350334A (en) Side airbag
US20230415691A1 (en) Airbag device
JP4897714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100032929A1 (en) Automotive vehicle seat with an airbag in the backrest thereof
JP4931855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511700B2 (en) Airbag apparatus
JP4626300B2 (ja)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731234B2 (en) Air bag module with diffuser
CN211391192U (zh) 汽车座椅安全气囊和汽车座椅
KR20150050970A (ko) 시트 에어백 전개 유도형 패드 서포트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30

Address after: No. 3009, BYD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8

Patentee after: BYD Co.,Ltd.

Patentee after: Fud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009, BYD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8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