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3213U - 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3213U
CN216033213U CN202121377396.3U CN202121377396U CN216033213U CN 216033213 U CN216033213 U CN 216033213U CN 202121377396 U CN202121377396 U CN 202121377396U CN 216033213 U CN216033213 U CN 216033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ink
gear
ink roller
tens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73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芸
楼伟亮
李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r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r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r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r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73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3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3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3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具有筒体,筒体设有第一墨辊、第二墨辊、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一齿轮、驱动机组,第一墨辊和第二墨辊平行并列设置,第一张紧辊位于第二墨辊的右侧,第二张紧辊位于第一墨辊的下侧,第一齿轮位于第二墨辊的下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紧凑,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墨辊和第二墨辊对铝罐进行白色的底色印刷,由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进行链带张紧,整个印刷过程上墨均匀,无飞墨,无需额外设置防止飞墨的压辊。设置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分别对第一墨辊和第二墨辊进行压力微调。设置手动把手和第二齿轮可以进行手调维护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现有铝罐用的底色印刷机涂墨用的辊筒在使用过程中上墨不均匀,铝罐涂墨次品率高,生产效率低。在印刷量大,需要加快印刷速度的时候,墨水会被带着甩出来,浪费油墨,污染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具有筒体,所述筒体设有第一墨辊、第二墨辊、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一齿轮、驱动机组,所述第一墨辊和所述第二墨辊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张紧辊位于所述第二墨辊的右侧,所述第二张紧辊位于所述第一墨辊的下侧,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墨辊的下侧,所述第一墨辊、所述第二墨辊、所述第一张紧辊、所述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一齿轮之间链带连接,所述驱动机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齿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组包括连接于筒体的马达座、连接于马达座的减速马达和超越离合器,所述减速马达连接所述超越离合器,所述超越离合器驱动连接第一齿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齿轮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有手动把手。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墨辊配合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二墨辊配合有第二调节螺杆。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墨辊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平面轴承、第一密封圈、调整垫、第一轴座、第二密封圈配合连接于筒体。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墨辊通过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第二轴座配合连接于筒体。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张紧辊为橡胶辊。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张紧辊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第三轴座配合连接于筒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紧凑,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墨辊和第二墨辊对铝罐进行白色的底色印刷,由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进行链带张紧,整个印刷过程上墨均匀,无飞墨,无需额外设置防止飞墨的压辊。设置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分别对第一墨辊和第二墨辊进行压力微调。设置手动把手和第二齿轮可以进行手调维护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剖图;
图4为图1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C的放大图。
图中:筒体1、第一墨辊21、第二墨辊22、第一张紧辊23、第二张紧辊24、第一齿轮25、马达座31、减速马达32、超越离合器33、第二齿轮26、手动把手261、第一调节螺杆27、第二调节螺杆28、第一深沟球轴承211、平面轴承212、第一密封圈213、调整垫214、第一轴座215、第二密封圈216、双列角接触球轴承221、第三密封圈222、第四密封圈223、第二轴座224、第二深沟球轴承231、第三轴座2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具有筒体1,筒体1设有第一墨辊21、第二墨辊22、第一张紧辊23、第二张紧辊24、第一齿轮25、驱动机组,第一墨辊21和第二墨辊22平行并列设置。如图4所示,第一张紧辊23位于第二墨辊22的右侧,第二张紧辊24位于第一墨辊21的下侧,第一齿轮25位于第二墨辊22的下侧,第一墨辊21、第二墨辊22、第一张紧辊23、第二张紧辊24、第一齿轮25之间链带连接。驱动机组用以驱动第一齿轮25。第一张紧辊23的外径要大于第二张紧辊24的外径,驱动机组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后,第一齿轮25在第一张紧辊23和第二张紧辊24的张紧作用下,通过链带带动第一墨辊21和第二墨辊22进行铝罐的底色上墨。
驱动机组包括连接于筒体1的马达座31、连接于马达座31的减速马达32和超越离合器33,减速马达32连接超越离合器33,超越离合器33驱动连接第一齿轮25(细节处图中未示出,此处应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第一墨辊21配合有第一调节螺杆27,第二墨辊22配合有第二调节螺杆28。第一调节螺杆27和第二调节螺杆28分别用于对第一墨辊21和第二墨辊22的压力微调。
第一墨辊21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211、平面轴承212、第一密封圈213、调整垫214、第一轴座215、第二密封圈216配合连接于筒体1。第一墨辊21位于第一轴座215内侧面,如图5,第一墨辊21和第一轴座215之间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密封圈213、第一深沟球轴承211、第二密封圈216、平面轴承212、调整垫214,其中调整垫214为部分在第一墨辊21和第一轴座215之间,剩余部分外露。第一深沟球轴承211共有8个,每4个并列设置,即第一墨辊21的两端各4个。
第二墨辊22通过双列角接触球轴承221、第三密封圈222、第四密封圈223、第二轴座224配合连接于筒体1。第二墨辊22位于第二轴座224内侧面,如图6,第二墨辊22和第二轴座224之间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三密封圈222、双列角接触球轴承221、第四密封圈223。
第一张紧辊23为橡胶辊。
第一张紧辊23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231、第三轴座232配合连接于筒体1。第二深沟球轴承231共有4个,每2个并列间隔设置,即第一张紧辊23的两端各2个。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齿轮25齿轮连接有第二齿轮26,第二齿轮26设有手动把手261。在需要维护或其它需要调整的时候,可以通过手动把手261转动第二齿轮26,再由第二齿轮26受力带动第一齿轮25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墨辊21、第二墨辊22、第一张紧辊23、第二张紧辊24以及链带的转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筒体(1),所述筒体(1)设有第一墨辊(21)、第二墨辊(22)、第一张紧辊(23)、第二张紧辊(24)、第一齿轮(25)、驱动机组,所述第一墨辊(21)和所述第二墨辊(22)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张紧辊(23)位于所述第二墨辊(22)的右侧,所述第二张紧辊(24)位于所述第一墨辊(21)的下侧,所述第一齿轮(25)位于所述第二墨辊(22)的下侧,所述第一墨辊(21)、所述第二墨辊(22)、所述第一张紧辊(23)、所述第二张紧辊(24)、所述第一齿轮(25)之间链带连接,所述驱动机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齿轮(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组包括连接于筒体(1)的马达座(31)、连接于马达座(31)的减速马达(32)和超越离合器(33),所述减速马达(32)连接所述超越离合器(33),所述超越离合器(33)驱动连接第一齿轮(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5)齿轮连接有第二齿轮(26),所述第二齿轮(26)设有手动把手(2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墨辊(21)配合有第一调节螺杆(27),所述第二墨辊(22)配合有第二调节螺杆(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墨辊(21)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211)、平面轴承(212)、第一密封圈(213)、调整垫(214)、第一轴座(215)、第二密封圈(216)配合连接于筒体(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墨辊(22)通过双列角接触球轴承(221)、第三密封圈(222)、第四密封圈(223)、第二轴座(224)配合连接于筒体(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辊(23)为橡胶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辊(23)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231)、第三轴座(232)配合连接于筒体(1)。
CN202121377396.3U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Active CN216033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7396.3U CN216033213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7396.3U CN216033213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3213U true CN216033213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7396.3U Active CN216033213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3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5893A (zh) 一种全自动平面丝网印刷机及印刷方法
CN216033213U (zh) 一种铝罐底色印刷机辊筒结构
CN210591080U (zh) 一种logo自动打印设备
EP0884175A2 (en) Flex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to offset printing units
CN202753561U (zh) 一种利于油墨流动性与转移的凹印机印刷机构
CN108408165A (zh) 一种基于弧面凸轮的打码装置
CN216373794U (zh) 一种高效率的彩盒印刷装置
CN211641466U (zh) 一种印花数码打印机
CN110978781A (zh) 一种双色印刷机的双色印刷控制方法及其旋转装置
CN211684015U (zh) 用于双色印刷机的双色印刷旋转装置
CN218315725U (zh) 一种防结皮印刷滚筒装置
CN212242593U (zh) 一种带喷码功能的多色印刷机
CN218749852U (zh)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网架
CN219133556U (zh) 一种塑料袋表面彩印装置
CN219278939U (zh) 一种印刷机上料机构
CN219620419U (zh) 一种用于单面印刷机的上料装置
CN213291775U (zh) 一种滚印机
CN214934324U (zh) 一种多功能彩色印刷机中的输送装置
CN220866644U (zh) 一种压纹装置
CN215885648U (zh) 一种水墨印刷机的进料口可调式上料装置
CN218171827U (zh) 一种喷墨式数码印刷机
CN115050112B (zh) 一种竖向印刷邮资机
CN212979595U (zh) 一种往复式旋转平板打印机
CN211971126U (zh) 一种印刷机械的入纸装置
CN220866691U (zh) 一种印刷机自动接料双卷放卷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