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0460U - 压力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压力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0460U
CN216020460U CN202120766905.5U CN202120766905U CN216020460U CN 216020460 U CN216020460 U CN 216020460U CN 202120766905 U CN202120766905 U CN 202120766905U CN 216020460 U CN216020460 U CN 216020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assembly
chamber
floa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69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张硕
刘铁
许华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669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20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0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0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压力烹饪器具,属于厨房家电领域,减少了内盖表面因烹饪产生的污渍面积,方便用户清洗,实现稳定的密封,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内盖,所述内盖上设有排气组件和浮子组件,所述内盖上还设有独立安装的排气座,所述排气组件和所述浮子组件均位于所述排气座上,所述上盖对应所述排气座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周围的上盖与所述内盖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排气座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密封范围内。

Description

压力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压力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压力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锅体内部压力高,且具有大量高温蒸汽,在烹饪器具的锅盖上会设置排气装置来排出锅体内的蒸汽,降低锅体内压力以顺利开盖,锅盖上还会设置浮子组件,当锅体内压力上升时浮子组件会被内部压力顶起从而限制锅盖开启。为了方便清洗,内盖被设置为能从上盖上拆除,同时将排气组件和浮子组件设置在内盖,这样一来清洗较为方便,但是在烹饪过程中,蒸汽和烹饪液体可能会通过排气装置的排气通道和浮子组件的通道进入到内盖表面而产生大面积的污渍,不方便用户处理,或者,由于在压力烹饪器具在没有完全上压前,浮子通道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若锅体内的食材较多或是汤汁较多,其会随浮子通道进入到内盖甚至喷射到面盖外部,造成大面积的污渍甚至会烫伤用户。
此外,现有的设置的可拆卸的内盖,其浮子组件以及排气组件分别设置在内盖或者锅盖上,在烹饪过程中,为了防止气体或汤液通过浮子组件的通道和排气组件的通道进入到面盖和衬盖之间,进而造成面盖和衬盖之间的电子元器件受潮受损,因此需要对其分别密封,这就既要保证浮子组件和衬盖的完全密封又要保证排气组件和衬盖的完全密封,造成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对工人要求高以及制造成本高昂;并且还很容易出现密封不完全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其不仅能够解决密封难度大以及密封不完全的问题,并且有效地减少了内盖表面因烹饪产生的污渍面积,方便用户清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内盖,所述内盖上设有排气组件和浮子组件,所述内盖上还设有独立安装的排气座,所述排气组件和所述浮子组件均位于所述排气座上,所述上盖对应所述排气座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周围的上盖与所述内盖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排气座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密封范围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气座内限定出用于收集烹饪溢出液体的收集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气座的侧部设有与所述收集腔连通的溢出孔;所述密封件与排气座之间设有蒸发储液腔;所述溢出孔连通所述收集腔与所述蒸发储液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溢出孔的下端与所述收集腔的底壁齐平。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储液腔的底壁至少部分由所述内盖围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气座内还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将所述排气座内的空间分隔为排气腔和浮子腔,所述排气组件位于所述排气腔内,所述浮子组件位于所述浮子腔内,所述浮子腔限定出用于收集烹饪溢出液体的收集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重锤,所述重锤上凸设有用于导向的连续曲面,所述排气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连续曲面相抵的凸筋,驱动所述重锤,凸筋与连续曲面相互配合以使所述重锤被顶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气腔的内壁对所述重锤径向限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重锤外侧设有推钮,所述锅盖内还设有推动所述推钮来驱动所述重锤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排气座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缺口伸入所述排气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独立安装的排气座,将排气组件和浮子组件集成在排气座上,并在排气座外周设置密封件,使排气座落入密封件的密封范围内,通过排气组件、浮子组件到达内盖表面的蒸汽和烹饪液体在密封件的密封作用下不会向周向扩散,避免内盖表面出现大面积的污渍,方便用户清洗;并且实现了仅设置一个密封件即可实现密封,若是针对排气组件和浮子组件分开设置密封结构,尤其是对于可拆卸的内盖,排气组件和浮子组件位于内盖上,要保证两个部分都实现密封才能避免蒸汽和烹饪液体在内盖上扩散,以及要保证两个部分都与上盖之间实现密封,才能避免蒸汽和烹饪液体进入到上盖中,以免出现上盖中电气元件损害,降低使用寿命;二者的密封要求较高,生产较为复杂,而只设置一个密封件实现密封,装配上将会更加容易,整体的装配效率也会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座内限定出用于收集烹饪溢出液体的收集腔。通过排气组件、浮子组件溢出的液体会进入到收集腔内,可以防止液体扩散,减少污渍面积,内盖的温度会在烹饪过程中不断的升高,收集腔限定的内盖部分也会对进入到收集腔内的液体加热,使其逐渐蒸发。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座的侧部设有与所述收集腔连通的溢出孔,所述密封件与排气座之间设有蒸发储液腔;所述溢出孔连通所述收集腔与所述蒸发储液腔。溢出孔将收集腔内的液体引流至蒸发储液腔。当收集腔内的液体过多时,排气座限定的收集腔无法快速对这些液体进行蒸发,通过设置溢出孔,能使液体从收集腔向外流出,进入到密封件与排气座之间设有的蒸发储液腔中,从而增大了溢出的液体接触高温的内盖的面积,进而利用内盖的高温将液体实现快速蒸发,并且蒸发储液腔依然位于密封件的密封范围内,从收集腔溢出的液体也位于密封件的密封范围内,限定了污渍的面积大小;能够有效地避免当溢出的汤汁过多时,如浮子组件还未被顶起,即浮子组件的浮子通道还处于打开状态时,汤汁喷射到面盖上,造成用户烫伤以及污渍难以清理,造成安全隐患以及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溢出孔的下端与所述收集腔的底壁齐平。通过这样的设置,能使溢出到收集腔内的液体能够快速的流出,即位于密封件所密封的内盖范围内,使其增大与高温的内盖表面接触的面积,加速其蒸发,避免收集腔内出现汤液堆积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溢出孔靠近所述浮子组件的一侧设置。由于在实际烹饪过程中,汤液溢出的现象更多出现在锅体内汤液容量较多以及锅体内还未达到上压的要求时,浮子组件与锅盖之间的通道还处于打开状态,此时锅体内汤液温度也较高,汤液或沸腾的气液主要通过浮子组件与锅盖之间的通道溢出,将溢出孔靠近浮子组件的一侧设置,从而能够快速的收集到溢出的液体,并增大其与高温的内盖表面接触的面积,加速其蒸发。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储液腔的底壁至少部分由所述内盖围成。由于在烹饪过程中,内盖与烹饪腔直接接触,其温度较高,将蒸发储液腔的底壁至少部分由内盖围成,可以使得蒸发储液腔的底壁的温度较高,便于快速的对溢出的汤液进行高温蒸发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座内还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将所述排气座内的空间分隔为排气腔和浮子腔,所述排气组件位于所述排气腔内,所述浮子组件位于所述浮子腔内,所述浮子腔限定出用于收集烹饪溢出液体的收集腔。在挡边的作用下,浮子组件的通道还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浮子组件喷出的蒸汽和汤液会到达浮子腔中,如此汤液将会被阻挡流入到排气腔内,防止出现汤液进入到排气腔,黏连住排气组件,造成排气组件与排气腔黏连,如造成重锤与排气腔的侧壁黏连,使其排气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有效抬升,造成无法排气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重锤,所述重锤上凸设有用于导向的连续曲面,所述排气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连续曲面相抵的凸筋,驱动所述重锤,凸筋与连续曲面相互配合以使所述重锤被顶起。重锤放在排气管上,能够阻挡蒸汽,当重锤从排气管上离开后,蒸汽便可以通过排气管排出,重锤通过转动的方式离开排气管,当重锤旋转时,连续曲面和凸筋相对滑动,凸筋的位置不变,从而使得重锤能逐渐相对凸筋向上移动,即逐渐离开排气管实现排气,以使得重锤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活动实现排气。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腔的内壁对所述重锤径向限位,从而可以避免在排气过程中重锤进入到浮子腔或是从排气座上掉落,当重锤复位时,排气腔的内壁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重锤外侧设有推钮,所述锅盖内还设有推动所述推钮来驱动所述重锤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排气座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缺口伸入所述排气腔,推钮设置于重锤外侧,以使驱动装置的作用力能够作用在重锤的外周,驱动重锤转动,缺口是为了方便驱动装置动作而设计的,这样一来排气座依然能够对重锤径向限位,且缺口处有着驱动装置,重锤朝向缺口位置的径向位移也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力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盖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盖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气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气座与内盖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盖上安装在排气座内部件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盖上蒸发储液腔和收集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锅体10、锅盖11、内盖100、通孔110;
排气组件200、排气管210、重锤220、连续曲面221、推钮222;
浮子组件300;
排气座400、收集腔410、排气腔411、浮子腔412、溢出孔420、挡边430、凸筋440、缺口450;
密封件500;蒸发储液腔510;
平台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和锅盖11,锅盖11包括上盖和内盖100,内盖100上设有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内盖100上还设有独立安装的排气座400,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均位于排气座400上,上盖对应排气座400设置通孔110,通孔110周围的上盖与内盖100之间设有密封件500,排气座400位于密封件500的密封范围内。
压力烹饪器具包括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排气组件200用于排出烹饪器具内产生的蒸汽降低锅体10内压力,浮子组件300则能够在烹饪器具内压力提高时向上浮动以限制锅盖的开启,在烹饪器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沸腾的烹饪液体会有一定的几率通过排气组件200、浮子组件300穿过内盖100并在内盖100表面扩散,会产生大面积的污渍,如还未到达控制程序的上压条件下,此时浮子组件300的通道处于开启状态,而锅体100内的汤液又较多时,此时,汤汁或高温气液会通过浮子组件300的通道进入到内盖,造成内盖上溢出大量的汤液污渍,为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独立安装的排气座400,将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集成在排气座400上,并在排气座400外周设置密封件500,使排气座400落入密封件500的密封范围内,通过排气组件200、浮子组件300到达内盖100表面的蒸汽和烹饪液体在密封件500的密封作用下不会向周向扩散,避免内盖100表面出现大面积的污渍,方便用户清洗;并且为了便于清洗,将内盖设置为可拆卸的内盖100,将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集成在内盖100的排气座400上,从而仅需要设置一个密封件500即可实现密封,具有密封效果好,密封结构简单的优点。若是针对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分开设置密封结构,尤其是可拆卸的内盖结构,要保证两个部分都实现密封才能避免蒸汽和烹饪液体的在内盖100上扩散,以及要保证两个部分都与上盖之间实现密封,才能避免蒸汽和烹饪液体进入到上盖中,以免出现上盖中电气元件损害,降低使用寿命;二者的密封要求较高,精度要求也较为严格,生产较为复杂,而只设置一个密封件500实现密封,装配上将会更加容易,整体的装配效率也会更高。
上述中的排气座400具有用于收集烹饪溢出液体的收集腔410,排气组件200、浮子组件300均安装在收集腔410内,排气组件200排出的蒸汽在收集腔410内壁的阻挡下不会直接接触到密封件500上,通过排气组件200、浮子组件300溢出的液体会进入到收集腔410内,可以防止液体扩散,减少污渍面积,内盖100的温度会在烹饪过程中不断的升高,收集腔410限定的内盖部分也会对进入到收集腔内的液体加热,使其逐渐蒸发。
作为优选方案,内盖100的局部下凹形成平台600,在平台600上设置独立安装的排气座400,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均位于排气座400上,由于内盖100通常为具有一定弧度的结构,以达到强度要求及便于收集在内盖表面的水液,相较内盖100本体其他部位,将排气座400设置在平台600上,以保证平台600的内外侧面均为平面,以使排气座400的固定和安装更加可靠方便,不易产生松动和形变。
为了进一步优化其效果,防止出现收集腔内收集到的烹饪液体溢出过多而无法得到快速处理,造成收集腔410内的液体堆积的情况,为此在排气座400的侧部设有与收集腔410连通的溢出孔420,所述密封件500与排气座400之间设有蒸发储液腔510;所述溢出孔420连通所述收集腔410与所述蒸发储液腔510。溢出孔420将收集腔410内的液体引流至蒸发储液腔510,当收集腔410内的液体过多时,排气座400限定的收集腔410无法快速对这些液体进行蒸发,通过设置溢出孔420,能使液体从收集腔410向外流出,进入到密封件500与排气座之400间设有的蒸发储液腔510中,从而增大了溢出的液体接触高温的内盖100的面积,进而利用内盖100的高温将液体实现快速蒸发,并且蒸发储液腔依然位于密封件500的密封范围内,从收集腔410溢出的液体也位于密封件500的密封范围内,限定了污渍的面积大小;能够有效地避免当溢出的汤汁过多时,如浮子组件还未被顶起,即浮子组件的浮子通道还处于打开状态时,汤汁喷射到面盖上,造成用户烫伤以及污渍难以清理,造成安全隐患以及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作为优选,溢出孔420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进而提高溢出的液体的蒸发效率。
为了进一步减少收集腔410内的液体堆积,溢出孔420的下端与收集腔410的底壁齐平,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能使溢出到收集腔410内的液体能够快速的流出,即流至位于密封件所密封的内盖范围内,使其增大与高温的内盖表面接触的面积,加速其蒸发,避免收集腔内出现汤液堆积的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图6所示,溢出孔420靠近所述浮子组件300的一侧设置。由于在实际烹饪过程中,汤液溢出的现象更多出现在锅体内汤液容量较多以及锅体内还未达到上压的要求时,浮子组件300与锅盖11之间的通道还处于打开状态,此时锅体内汤液温度也较高,汤液或沸腾的气液主要通过浮子组件300的通道溢出,将溢出孔420靠近浮子组件300的一侧设置,从而能够快速的收集到溢出的液体,并增大其与高温的内盖表面接触的面积,加速其蒸发。
作为优选,如图8所示,所述蒸发储液腔510的底壁至少部分由所述内盖100围成。由于在烹饪过程中,内盖100与烹饪腔直接接触,其温度相对于排气座400的温度将更高,将蒸发储液腔510的底壁至少部分由内盖100围成,可以使得蒸发储液腔510的底壁的温度较高,便于快速的对溢出的汤液进行高温蒸发,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当溢出的汤液过多时,汤液喷射到面盖上,造成用户烫伤以及污渍难以清理,造成安全隐患以及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参照图3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收集腔410被挡边430分为两个腔体,一个为安装排气组件200的排气腔411,另一个为安装浮子组件300的浮子腔412,在挡边430的作用下阻挡蒸汽直接进入到排气腔411内,影响排气组件300的正常工作。在挡边430的作用下,浮子组件200的通道还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浮子组件200的通道喷出的蒸汽和汤液会到达浮子腔412中,如此汤液将会被阻挡流入到排气腔412内,防止出现汤液进入到排气腔412,黏连住排气组件200,造成排气组件200与排气腔412黏连,如造成重锤220与排气腔412的侧壁黏连,使其无法有效抬升,造成无法排气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3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排气组件200的排气结构。
由于设置了用于集成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的排气座400,排气管210、重锤220都设置在排气座400的排气腔411内,排气管210排气时重锤220需要离开排气管210的端部,结束排气后重锤220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复位而重新落在排气管210上,为了避免重锤220进入到浮子腔412或从排气座400上掉落,排气腔411的内壁与重锤220之间贴合或局部贴合或是保持较小的间距,来对重锤220进行径向限位,并能够在重锤220复位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重锤220在排气腔411内的活动空间较小,本实施例中,重锤220被设置为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远离或靠近排气管210,实现排气和复位。具体的,在排气腔411内壁设置有至少两道凸筋440,优选为三道,能够保证重锤220平稳,重锤220外侧设有凸出的用于导向的连续曲面221,连续曲面221呈上下凹凸状且与凸筋440保持相抵,当重锤220转动时,凸筋440保持不动,连续曲面221相对凸筋440滑动,使得重锤220逐渐向上移动,离开排气管210的上端实现排气,完成排气后重锤22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反转复位,以使得重锤220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活动实现排气和复位。
在重锤220的侧部设有推钮222,锅盖11内还设有用于推动推钮222来驱动重锤220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电磁铁组件,能够在直线方向输出动力,通过推动推钮222在重锤220上施加位于切向方向的作用力,驱动重锤220转动,在排气座400上朝向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缺口450,驱动装置通过缺口450伸入到排气腔411内,缺口450是为了方便驱动装置动作而设计的,这样一来排气腔411的其他部位依然能够对重锤220径向限位,缺口450处有着驱动装置,重锤220朝向缺口450位置的径向位移也得到限制。
参照图1和图8,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排气座400的安装结构。
收集腔410底壁设有对应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的孔位,安装时先将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安装到排气座400上,内盖100上也有对应的孔位,将排气组件200和浮子组件300对准内盖100上的孔位将排气座400放置在内盖100上,随后再进行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通过浮子组件300的浮子座与内盖100铆接而将排气座400固定安装在内盖100上,也可以是通过排气管210与内盖100的固定连接来安装排气座400,最后再将上盖上的通孔110对准排气座400安装在内盖100上,将密封件500安装到排气座400和通孔110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应用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等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9)

1.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内盖,所述内盖上设有排气组件和浮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上还设有独立安装的排气座,所述排气组件和所述浮子组件均位于所述排气座上,所述上盖对应所述排气座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周围的上盖与所述内盖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排气座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密封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座内限定出用于收集烹饪溢出液体的收集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座的侧部设有与所述收集腔连通的溢出孔;所述密封件与排气座之间设有蒸发储液腔;所述溢出孔连通所述收集腔与所述蒸发储液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孔的下端与所述收集腔的底壁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储液腔的底壁至少部分由所述内盖围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座内还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将所述排气座内的空间分隔为排气腔和浮子腔,所述排气组件位于所述排气腔内,所述浮子组件位于所述浮子腔内,所述浮子腔限定出用于收集烹饪溢出液体的收集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重锤,所述重锤上凸设有用于导向的连续曲面,所述排气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连续曲面相抵的凸筋,驱动所述重锤,凸筋与连续曲面相互配合以使所述重锤被顶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的内壁对所述重锤径向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外侧设有推钮,所述锅盖内还设有推动所述推钮来驱动所述重锤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排气座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缺口驱动所述推钮以使所述重锤被顶起。
CN202120766905.5U 2021-04-15 2021-04-15 压力烹饪器具 Active CN216020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6905.5U CN216020460U (zh) 2021-04-15 2021-04-15 压力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6905.5U CN216020460U (zh) 2021-04-15 2021-04-15 压力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0460U true CN216020460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96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6905.5U Active CN216020460U (zh) 2021-04-15 2021-04-15 压力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0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4121B (zh) 电饭煲的防溢方法
JP6545850B2 (ja) 炊飯器
CN202074587U (zh) 微波炉的炉腔排水结构
CN210169714U (zh) 防溢电饭煲
CN216020460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5383346U (zh) 一种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864043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电饭煲
CN108451338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和电饭煲
CN110301804A (zh) 一种防溢电饭煲
CN114617427A (zh) 使用可靠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11459857U (zh) 一种电饭煲的排气阀
CN213882885U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213308988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锅盖组件及烹饪装置
CN113907599B (zh) 烹饪装置
CN212213438U (zh)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CN220852239U (zh) 一种灶具底板、灶具及集成灶
CN213155451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装置
CN215304977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3248364U (zh) 可拆内盖、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9346592U (zh) 集成灶
CN218943066U (zh) 一种防飞溅的食品加工机
CN213046518U (zh) 防溅水蒸汽烹饪装置及集成灶
CN215304973U (zh) 使用可靠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18683832U (zh) 一种排气结构、排气组件和厨电设备
CN220141380U (zh) 具有防溢功能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