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8973U - 大麦麸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麦麸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8973U
CN216018973U CN202120377861.7U CN202120377861U CN216018973U CN 216018973 U CN216018973 U CN 216018973U CN 202120377861 U CN202120377861 U CN 202120377861U CN 216018973 U CN216018973 U CN 216018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ley
bran
barley bran
whitening
transf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78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东清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ong Jingmai Institute Of Ltd Society
Original Assignee
Yidong Jingmai Institute Of Ltd Socie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ong Jingmai Institute Of Ltd Society filed Critical Yidong Jingmai Institute Of Ltd Society
Priority to CN2021203778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8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8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8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大麦麸回收装置,具有:用于在从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为85重量%~95重量%的大麦麸作为多酚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一大麦麸的第一移送管线;经由第一移送管线移送第一大麦麸的第一集麸箱;用于在从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75重量%~不足85重量%的大麦麸作为β葡聚糖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二大麦麸的第二移送管线;经由第二移送管线移送第二大麦麸的第二集麸箱;回收除去第一大麦麸以及第二大麦麸的第三大麦麸的第三移送管线;及经由第三移送管线移送第三大麦麸的第三集麸箱,多个精白机分别与第一移送管线、第二移送管线及第三移送管线中的任一个连接。

Description

大麦麸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麦麸回收装置,从通过该大麦麸回收装置回收的大麦麸中可以高效地提取β葡聚糖和多酚,可以在工业上有利地制造β葡聚糖和多酚。
背景技术
大麦不属于食品卫生法规定有义务显示过敏对象品种特定原料的7个品种以及以推荐的特定原材料为准的20个品种共计27个品种中的任一个,是期待得到更广泛利用的谷物。大麦包含二条棱大麦或六棱大麦、皮麦、裸麦等,这些大麦以对大麦的被称为外皮、果皮、种皮等的部分的进行精白而得到的胚乳部分为主,被称为大麦的精白麦等,用于食用。在加工(精白)该大麦的过程中产生的相当于外皮、果皮、种皮的部分被称为大麦麸,主要用作家畜的饲料。
专利文献1着眼于除去大麦麸中所含的多酚,试图通过进行碱水处理等来减少大麦麸的水溶性多酚而进行利用。另一方面,非专利文献1进行着眼于大麦麸中所含的多酚的研究,研究了作为天然类抗氧化剂在食品中的可利用性。另外,除此之外,还进行了有关大麦麸的成分特性的研究,形成大麦麸可期待肠道调节效果的报告。
另外,关于大麦麸的功能性,在非专利文献1中,对衍生于大麦的β葡聚糖进行了研究。认为大麦所含的β葡聚糖多分布在位于大麦种子的胚乳细胞的中心部的细胞壁中。而且,针对大麦衍生的β葡聚糖,发现了使胆固醇的正常化、餐后血糖值的上升抑制、增加粪便量的作用等。此外,关于就β葡聚糖含量还提到的大麦纤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标注为“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而欧洲食品安全机构(EFSA)则认可标注为“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中胆固醇”。这样,近年来,可食部分的大麦中含有的β葡聚糖的功能性受到关注(非专利文献2、3)。
另外,专利文献2涉及通过对大麦麸进行热水提取来制造以衍生于大麦麸β葡聚糖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性食物纤维的方法。在该专利文献2中,具体地进行了由糯性带皮大麦或糯性裸大麦制造含有β葡聚糖的食物纤维的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72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25706号公报
非专利文件
非专利文献1:玉川浩司,《关于大麦麸中多酚成分的功能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日本食品保藏科学会刊,VOL.27,No.2,2001
非专利文献2:公益财团法人日本健康·营养食品协会,平成24年度“食品的功能性评价业务”结果报告(平成25年3月15日)
非专利文献3:株式会社ADEKA新业务推进室,“β葡聚糖的基础和应用”,CMC出版
如上所述,以往对大麦麸的功能性进行研究,例如像专利文献2那样进行以β葡聚糖为主要成分的食物纤维的提取等研究。但是,从大麦麸中实际提取多酚并作为功能性食品利用的方法没有具体化。其原因在于,大麦或大麦麸的多酚含量非常低,实际上作为多酚原料无法提取足够的量。而且,现在认为多酚是大麦特有的褐变等的原因,有从大麦的新品种培育阶段开始向减少多酚含量、提高作为食用麦的价值的方向转移的趋势。
以往,大麦的精白通过用精白机从大麦的外皮逐渐削除糊粉层的方法来进行。而且,作为大麦麸,以大麦的重量比回收精白成成品50%~85%左右的部分。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虽然大麦麸中含有比小麦更多的多酚,但其含量在未处理大麦麸(成品为65~85重量%部分)中为560~690mg/100g,未必能说是高浓度。另外,含有多酚会成为令人嫌弃的成分,虽然对其除去进行了研究,但没有研究回收。
另外,在所述非专利文献1中,直接使用将六棱大麦的精白麸(成品为80~90%分类)、与在使用多个精白机进行的大麦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混合回收的所谓混合大麦麸。另外,这里也没有提及其具体的浓度。这样,工业上没有提出现实可行的衍生于大麦的多酚的制造方法。另外,还没有充分提出利用皮麦、裸麦等各种大麦麸制造工业上可批量生产的β葡聚糖的适宜的大麦麸回收方法。在这种状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麦麸回收装置,能够有效地得到大麦麸中所含的多酚、β葡聚糖,适于大麦麸的活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下述实用新型符合所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着眼于对大部分植物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特别是以与日本饮食文化深度关联的大麦为对象,进行多酚的提取。
如前面部分所述,对于将在使用多个精白机进行的大麦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混合而回收的所谓混合大麦麸,进行了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那样的研究。该以往的大麦麸的回收工序的概要如图1所示。在大麦精白工序中,以从原料大麦的外层精白而得到以胚乳为中心的中心部分作为精白麦为目的,对大麦进行精白。该精白适当地使用多台精白机阶段性地进行,精白麦以外的部分汇总作为大麦麸回收。
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的参考方式,图1是表示以往的大麦的精白工序及大麦麸的回收工序的大麦精白装置的概要的图。在此,以将精白机201~210的10台精白机串联排列使用而得到精白麦的装置为例。作为原料的大麦种子(大麦)根据其品种或状态,适当地从精白机201或精白机202开始精白,经过各精白机的阶段性的精白,回收精白麦。在该精白的途中被除去的外层的外皮或果皮、种皮、糊粉层之类的麸,作为大麦麸从各精白机的排出口经由移送管线74作为未被分类的混合大麦麸被回收至集麸箱75。在该混合大麦麸中,一般相当于重量成品比率60~100重量%(根据大麦种子的种类等而变更)的物质被集中回收,多酚或β葡聚糖的含量处于较低状态。
在所述那样的文献中所着眼的相当于成品的大麦麸,是以在大麦的精白工序中精白相当于大麦种子的外皮的部分而除去的内侧的糊粉层为主的大麦麸。以往,认为相当于该糊粉层的部分为基本均匀的组成,作为混合大麦麸全部集中回收并直接使用,以除去作为该混合大麦麸的多酚为目的,即使着眼于多酚自身,其含量也低,因此认为实际上无法提取足够量。
本发明人针对通常尽管经过多个精白机按各自的成品排出,但都集中混合回收的大麦麸按成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其结果令人惊奇地发现,即使是相当于相同的糊粉层的成品部分,多酚的含量也因该层的厚度(成品)而存在较大的含量差,另外,发现在接近外皮的层中含有非常多的多酚,想到通过利用相当于这些特定范围的成品的大麦麸能够制造足够量的多酚。
而且,发现对于大麦麸中不适于制造多酚的成品部分,适于β葡聚糖的制造,通过将它们分开回收,可以有效地进行多酚的制造和β葡聚糖的制造,从而形成本实用新型。
即,本实用新型涉及以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方案1为一种大麦麸回收装置,回收在大麦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所述精白工序是使用多个精白机阶段性地精白大麦的皮麦的精白工序,
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在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为85重量%~95重量%的大麦麸作为多酚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一大麦麸的第一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一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一大麦麸的第一集麸箱;
用于在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75重量%~不足85重量%的大麦麸作为β葡聚糖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二大麦麸的第二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二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二大麦麸的第二集麸箱;
回收除去所述第一大麦麸以及所述第二大麦麸的第三大麦麸的第三移送管线;以及
经由所述第三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三大麦麸的第三集麸箱,
所述多个精白机分别与所述第一移送管线、所述第二移送管线以及所述第三移送管线中的任一个连接。
本实用新型方案2为一种大麦麸回收装置,回收在大麦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所述精白工序是使用多个精白机阶段性地精白大麦的裸麦的精白工序,
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在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为90重量%~98重量%的大麦麸作为多酚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一大麦麸的第一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一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一大麦麸的第一集麸箱;
用于在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82重量%~不足90重量%的大麦麸作为β葡聚糖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二大麦麸的第二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二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二大麦麸的第二集麸箱;
回收除去所述第一大麦麸以及所述第二大麦麸的第三大麦麸的第三移送管线;以及
经由所述第三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三大麦麸的第三集麸箱,
所述多个精白机分别与所述第一移送管线、所述第二移送管线以及所述第三移送管线中的任一个连接。
通过选择这种大麦麸回收装置,能够将大麦麸选择性地作为多种功能性物质源来进行分类回收。
本实用新型方案3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大麦麸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按各个精白机取出,并按各个精白机判定是符合第一大麦麸和第二大麦麸的哪一个,回收为各种大麦麸的箱。
本实用新型方案4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大麦麸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别混合使用所回收的多个品种的大麦的第一大麦麸或第二大麦麸并进行回收的箱。
本实用新型方案5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大麦麸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用所回收的大麦麸而从所述第一大麦麸中提取多酚且从所述第二大麦麸中提取β葡聚糖,并制造为大麦麸衍生物并回收的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大麦的精制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的大麦麸回收装置,具有:第一回收工序,判定所述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的成分,选择性地回收多酚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一大麦麸;第二回收工序,判定所述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的成分,选择性地回收β葡聚糖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二大麦麸。
通过以这种大麦麸回收装置回收大麦麸,可以高效地得到适于多酚回收的第一大麦麸和适于β葡聚糖回收的第二大麦麸。另外,大麦麸以往作为工业废弃物等进行处理,但可以将其作为功能性物质的原料类型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大麦麸回收装置中,所述精白工序是使用多个精白机阶段性地精白大麦的精白工序。如果使用多个精白机,通过针对每个精白机的大麦麸判定成分,可以更稳定且有效地选择性地回收第一大麦麸和第二大麦麸。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大麦麸的回收装置中,作为精白原料的大麦为皮麦,在所述第一回收工序中回收重量成品比率为85重量%~95重量%的大麦麸作为所述第一大麦麸,在所述第二回收工序中回收重量成品比率不足75重量%~85重量%的大麦麸作为所述第二大麦麸。通过将成品也作为管理指标,能够迅速地掌握作为各个回收对象的大麦麸,能够高效地进行回收。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大麦麸的回收装置中,作为精白原料的大麦为裸麦,在所述第一回收工序中回收重量成品比率为90重量%~98重量%的大麦麸作为所述第一大麦麸,在所述第二回收工序中回收重量成品比率不足82重量%~90重量%的大麦麸作为所述第二大麦麸。通过将成品也作为管理指标,能够迅速地掌握作为各个回收对象的大麦麸,能够高效地进行回收。
本实用新型实现大麦麸的回收工序,使用如下的大麦麸回收装置:具有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第一大麦麸的第一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一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一大麦麸的第一集麸箱;选择性地回收第二大麦麸的第二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二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二集麸箱;回收除去所述第一大麦麸以及第二第二大麦麸的第三大麦麸的第三移送管线;以及经由所述第三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三大麦麸的第三集麸箱,所述多个精白机分别使用与所述第一移送管线、所述第二移送管线、所述第三移送管线中的任一个连接,并具有将所述第一大麦麸送至所述第一移送管线、将所述第二大麦麸送至所述第二移送管线、将所述第三大麦麸送至所述第三移送管线,由此进行大麦麸筛选回收的工序。
如果使用这样的装置,容易将精白工序中大量排出的大麦麸按照各个回收对象与排出速度对应地进行分类。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如下大麦麸的回收工序:在大麦麸的回收工序中,将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按各个精白机取出,按每个精白机判定是第一大麦麸还是第二大麦麸,并作为各个大麦麸进行回收。
通过采用这样的回收方法,容易将各层的大麦麸细分而利用。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如下大麦麸的回收工序:将通过所述大麦麸的回收方法回收的多个品种的大麦的第一大麦麸或第二大麦麸分别混合使用。
通过采用这样的回收方法,即使在以单独品种制造多酚或β葡聚糖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混合的量进行制造容易确保充分的量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大麦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如下:使用通过所述大麦麸的回收方法回收的大麦麸,从所述第一大麦麸中提取多酚,从所述第二大麦麸中提取β葡聚糖。
通过采用这种大麦麸衍生物的制造工序,能够减少大麦麸的工业废弃物,能够制造食品衍生的营养容易摄取且功能性优异的多酚、β葡聚糖等的大麦麸衍生物。
另外,本实用新型涉及大麦麸回收装置,是大麦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的回收装置,所述精白工序是使用多个精白机阶段性地对大麦进行精白的精白工序,所述大麦麸回收装置具有: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第一大麦麸的第一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一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一大麦麸的第一集麸箱;选择性地回收第二大麦麸的第二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二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二集麸箱;回收除去所述第一大麦麸以及第二第二大麦麸的第三大麦麸的第三移送管线;以及经由所述第三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三大麦麸的第三集麸箱,所述多个精白机分别使用与所述第一移送管线、所述第二移送管线、所述第三移送管线中的任一个连接。
通过选择这种大麦麸回收装置,能够将大麦麸选择性地作为多种功能性物质源来进行分类回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回收装置,可以从大麦麸中分别回收适于工业批量生产的能够用于制造多酚和β葡聚糖的大麦麸。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回收装置除了仅作为多酚提取用、β葡聚糖提取用等单纯的工业废弃物以外,还适合于容易使用的大麦麸的回收,能够迅速地将在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分类。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表示以往的大麦的精白工序以及大麦麸的回收工序而表示大麦精白装置的概要的图。
图2是表示大麦种子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回收装置的回收工序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回收装置的回收工序中的成分判定工序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回收装置的大麦麸衍生物的制造工序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回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7是图6的大麦麸的回收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回收装置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中:S1—大麦精白工序,S10—大麦麸的回收工序,S2—成分判定工序,S20—大麦麸的制造工序,S21—多酚成分判定工序,S22—β葡聚糖成分判定工序,S3—多酚抽出工序,S4—β葡聚糖抽出工序,1A、1B、2A—大麦麸回收装置,101—投入口,102—切换阀,103、104—投入管线,201~210—精白机,201a~203a—移送管线,301~310—排出管线,311~316—排出管线,401~403—切换阀,421~430—切换阀,50—第一移送管线,51—第一集麸箱,501~503—排出管线,512~513—第一回收管线,60—第二移送管线,61—第二集麸箱,601~603—排出管线,614~616—第二回收管线,70—第三移送管线,71—第三集麸箱,72—第三移送管线,73—第三集麸箱,74—移送管线,75—集麸箱,701~703—排出管线,711—第三回收管线,81—精白麦箱,921~930—小型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下记载的结构要件的说明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代表例),只要不变更其主旨,本实用新型就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
(大麦麸)
本实用新型利用在大麦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在此,作为大麦,能够使用二棱大麦、六棱大麦、裸麦等任意大麦。大麦在刚收获后的种子阶段被外皮包裹,其中,从外侧有被称为果皮或种皮的层,进一步有被称为糊粉层的层,中心部被称为胚乳(参照图2)。
以该胚乳为主要成分精白而成的产物一般被称为精白麦,是最适于食用的部分。因此,外皮、果皮、种皮、糊粉层的部分在精白工序中被除去,该除去部分被称为大麦麸。这些在精白工序中被除去的大麦麸的量根据原料大麦的品种、精白麦的用途而不同,将含有外皮的大麦种子的重量设为100重量%时,大致从外皮除去20~35重量%,作为以胚乳为中心的精白麦残留的重量为65~80重量%左右。
(成品)
该精白工序一般是将多个精白机串联排列来进行的,每次经过各个精白机,都从外皮上逐渐除去。这些被除去后残留的重量被称为经过该精白机的成品,由“经过该精白机后的大麦的重量/作为原料的大麦种子的重量”的比率表示为成品(重量%)。例如,从大麦种子的外皮磨掉10重量%的大麦麸被称为成品比率90重量%的大麦麸。而且,该成品也被用作管理排出的大麦麸的层的指标。
对于该大麦的成品的测定,将除去了杂质的精白前的大麦原麦、裸麦原麦为了消除不均匀而逐粒筛选并与分别取出100粒的原麦同样地,在挑选的加工后(通过各精白机后)的大麦、裸麦的各100粒,通过对成品及重量进行比较测定来求出。而且,为了期待准确性,测定优选不是由多名人员而是由一名人员来提取加工后的大麦、由多名人员检查提取出的加工大麦的粒对齐是否被均等地选出。这是对大麦的粒对齐进行公正地判断,期望其准确性。
[第一实施方式(大麦麸的回收工序)]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的回收工序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3表示大麦麸的回收工序S10的概要,该大麦麸的回收工序S10具有大麦麸的精白工序S1以及大麦麸的成分判定工序S2,且具有回收精白工序的大麦麸的排出管线311~316、用于适当地分开回收排出管线的第一回收管线512~513、第二回收管线614~616、以及第三回收管线711。
在该实施方式中,成为原料的大麦在大麦精白工序S1中从外层阶段性地被精白,精白后的大麦麸阶段性地从精白工序排出。该排出管线例如像排出管线311~316那样地设置多个,与排出管线311~316阶段性地从外层侧向内层侧回收。在成分判定工序S2中判定该每个排出管线的成分。
该成分判定工序例如能够采用图4所示的流程,对于由精白工序产生的大麦麸,首先,在该多酚成分判定工序S21中,判定每个排出管线的多酚含量,将多酚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排出管线的大麦麸作为第一大麦麸回收。接着,对于该多酚成分判定工序S21的结果被判定为没有含有预定量以上的多酚的排出管线的大麦麸,在成分判定工序S22中,判定该大麦麸的β葡聚糖含量,基于其结果,将β葡聚糖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排出管线的大麦麸作为第二大麦麸回收。然后,在不满足任何条件的情况下,作为第三大麦麸进行回收。
这样,在图3中,基于在图4所示的成分判定工序S2中判定的结果,将排出管线312、313的大麦麸分别导入第一回收管线512、513,回收第一大麦麸。然后,将排出管线314~316的大麦麸分别导入第二回收管线614~616,回收第二大麦麸。另外,将不满足任何条件的外皮附近的最外层的排出管线311的大麦麸经由第三回收管线711作为第三大麦麸回收。
[第二实施方式(大麦麸制造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选择使用在大麦麸的回收工序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回收的大麦麸的大麦麸制造工序。图5表示该大麦麸的制造工序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5表示在图3所示的大麦麸的回收工序S10中具有从分别回收的第一大麦麸中提取多酚的多酚提取工序S3、及从第二大麦麸中提取β葡聚糖的β葡聚糖提取工序S4的多酚及β葡聚糖等大麦麸衍生物的制造工序S20的概要。
(成分判定工序)
在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阶段性地从外皮被精白而排出。该阶段性地进行的排出,在利用单一的精白机进行精白的情况下,能够以精白时间等为基础进行管理,在利用多个精白机进行精白的情况下,能够以每个精白机的精白量进行管理。作为该管理,一般使用成品作为指标。分成多级作为各成品排出的大麦麸,在判定大麦麸的成分的工序中,被分析多酚含量、β葡聚糖含量。
(多酚含量)
在进行第一大麦麸的判定时,就其多酚含量而言,作为食品等中所含的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可以适宜地采用公知的方法。作为具体方法,可以通过Folin-Denis法以比色试验法进行测定。
作为通过该Folin-Denis法以比色试验法进行测定时的浓度,作为是否满足作为适合第一大麦麸的物质回收的预定量以上的含量的判定基准,优选以每1kg大麦麸的多酚含量是否为10000mg/kg(1000mg/100g)以上作为判断基准。该判定基准更优选为12,000mg/kg以上,更优选为15,000mg/kg以上。
(β葡聚糖含量)
在进行第二大麦麸的判定时,其β葡聚糖含量可以适当采用作为食品等中所含的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而公知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可以用AACC(American Association ofClinical Chemists:美国临床化学家协会)32-23,或AOAC(Association Of AnalyticalCommunities:国际分析协会)995.16,ICC(International Cereals Congress:国际谷物大会)法166,European Brewing Convention:欧洲酿造协定)3.11.1,RACI(RoyalAustralian Chemical Institute:澳洲皇家化学学会)标准法中规定的对应McCleary法进行测定。作为与所述测定方法对应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日本biocon株式会社制“β葡聚糖测定试剂盒MIXED LINKAGE BETA-GLUC ANASSAY KIT(McCLEARY METHOD)(STREAMLINEDMETHOD)”,基于该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判定。
作为根据该McCleary法测定时的浓度,作为是否满足作为适合第二大麦麸的物质而回收的预定量以上的含量的判定基准,优选将每1kg大麦麸中的β葡聚糖含量是否为28,000mg/kg(2,800mg/100g)以上作为判断基准。该判定基准更优选为29,000mg/kg以上,更优选为30,000mg/kg以上。
关于大麦麸的多酚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本发明人等的研究结果是,对于同一品种且同一时期由同一生产者制造的大麦麸(所谓的同一批次产品),在进行相同的精白工序时,在每次成品中为稳定的含量。而且,一般像这样的同一批次产品那样的稳定的大麦,每年以数吨~数百吨那样的量被精白。
基于该发现,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回收装置的成分判定工序在使用这种稳定的大麦时,对从排出管线等排出的大麦麸始终进行的必要性较低。即,可以预先测定排出初期的样品等,根据其结果进行作为之后的回收对象的判定,根据其判定结果进行回收。另外,在使用浓度作为判定基准的情况下,如果换算成所述方法时的值在该范围内,则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测定。
在此,在大麦麸的回收时,由于大麦麸本身是作为本来被废弃的物质而从大麦中除去的物质,因此第一大麦麸和第二大麦麸均有可能包含偏离各自的判定对象的物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选择性地回收,是指回收后的第一大麦麸和第二大麦麸以含有90重量%以上作为满足各自的判定条件的大麦,优选为9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8重量%以上,最优选以仅满足该判定对象的条件的方式进行回收。
如上所述,大麦麸可以通过成品求出从多个精白机等排出的层。在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的回收工序以及大麦麸衍生物的制造工序中,也可以基于成品来管理作为所述第一大麦麸的大麦麸和作为所述第二大麦麸的大麦麸。
在此,就大麦而言,被分为相当于外皮、果皮及种皮的层极少(或没有)的被称为裸麦的大麦和不是这样的一般的大麦,在本申请中,为了与裸麦区别,一般的大麦被称为皮麦。根据是皮麦还是裸麦,使用的大麦麸的成品比率的更优选的范围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工序中,作为精白的原料的大麦为皮麦,在所述第一回收工序中,作为所述第一大麦麸,能够回收成品比率为85重量%以上~95重量%以下的大麦麸。另外,此时,能够在所述第二回收工序中作为所述第二大麦麸回收成品比率为75重量%以上~不足85重量%的大麦麸。
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工序中,作为精白的原料的大麦为裸麦,在所述第一回收工序中,作为所述第一大麦麸,能够回收成品比率为90重量%以上~98重量%以下的大麦麸。另外,此时,能够在所述第二回收工序中作为所述第二大麦麸回收成品比率为82重量%以上~不足90重量%的大麦麸。
该第一大麦麸在以糊粉层为中心的大麦麸中多酚的含量特别多,是适于大麦衍生的多酚的实用的生产性的层。另一方面,成品比率低于该范围的大麦麸中,多酚含量极少,有时生产性低。另外,成品比率超过该范围的部分相当于外皮等,硬且加工性低,因此难以与大麦麸同时处理,需要进行预处理等,存在多酚的生产性降低的情况。
该第二大麦麸在以糊粉层为中心的大麦麸中β葡聚糖的含量特别多,是适于大麦麸衍生的β葡聚糖的实用的生产性的层。此外,一般在成为精白麦的胚乳侧丰富地含有β葡聚糖,在到作为大麦麸而回收的成品下限的范围为止包含较高浓度的β葡聚糖的情况较多,但作为精白麦利用的部分不作为麸排出,因此作为第二大麦麸的利用的必要性较低。
另一方面,成品比率超过该范围的部分,一般来说β葡聚糖含量极少有时生产性低。另外,由于大多为适合于第一大麦麸的范围,因此成为优选判定是否适合于第一大麦麸而利用的范围。另外,通过分别基于这样的成品设定范围,能够迅速地掌握作为各个回收对象的大麦麸,能够高效地进行回收。另外,作为多酚或β葡聚糖的含量,在存在适合第一、第二大麦麸双方的条件的范围时,也容易以充分的量分别回收各种大麦麸。
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工序及制造工序利用在大麦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就精白工序而言,一部分如上所述,是将也称为原麦或大麦种子的大麦,利用旋转的磨石等,除去外皮部分或果皮、种皮、糊粉层而进行精磨,得到以胚乳层为主的精白麦的工序。该精白工序一般来说,在多个(5~15台左右)串联设置的精白机中,在每台精白机中以成品比率大约各减少1~3重量%左右的方式从外层被除去。由此除去的层被称为所谓的麸。
(多酚)
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工序是具有回收适于制造大麦衍生的多酚的第一大麦麸的工序的方法。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大麦衍生物的制造工序具有从第一大麦麸中回收多酚的工序。所谓多酚是分子内具有多个酚性羟基的植物成分的总称,已知大麦中含有原花青素或原花翠素等原花青素类等多酚。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以第一大麦麸中所含的所有多酚为对象进行提取,也可以以选择性地提取作为目的的多酚的方式来提取并制造多酚。
提取大麦衍生的多酚的工序只要能够从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第一大麦麸中提取多酚,则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提取方法,例如可以例示通过将适当脱脂的大麦麸粉碎并混合到70~90v/v%左右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中,并在乙醇水溶液中提取多酚的醇提取法。此外,也能够采用利用热水进行提取来代替醇提取法的乙醇水溶液,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方法、离心分离、膜分离等各种方法。
另外,提取的多酚利用活性炭或吸附树脂等精白,例如使用填充有用于凝胶过滤色谱的LH-20(GE健康生物科学公司制造)、HP-20(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等树脂的柱来加载含有多酚的试样,则多酚被树脂吸附,另一方面,其他成分(糖、氨基酸、矿物质、有机酸等)被洗涤脱去,由此进行多酚的精白。接着,精白后的多酚通过减压法、使用反渗透膜的方法等除去水分,进行浓缩。将经过了这些提取、精白、浓缩工序的浓缩液供于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方法,将得到的干燥物粉碎,由此能够得到干燥粉末。
(β葡聚糖)
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工序是具有回收适于制造大麦衍生的β葡聚糖的第二大麦麸的工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大麦衍生物的制造工序具有从第二大麦麸回收β葡聚糖的工序。作为大麦的β葡聚糖,大多含有已知表示高水溶性的β-1、3-1、4-葡聚糖,可以将其作为大麦衍生物的β葡聚糖而作为制造对象。
提取大麦衍生β葡聚糖的工序只要能够从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的第二大麦麸中提取β葡聚糖,则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的提取方法,由于β葡聚糖表示高水溶性,因此适合温水提取。进而,适当地在温水提取后进行固液分离、精白、浓缩、干燥等,可以制造β葡聚糖浓度高的大麦衍生物。
[第三实施方式(大麦麸回收装置1A)]
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的回收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
图6表示大麦麸回收装置1A。在该大麦麸回收装置1A中,原麦(大麦)从投入口101投入,由精白机201~210精白而成的精白麦被贮藏在精白麦箱81中。从各个精白机精白的大麦麸被排出至设置于各个精白机的排出管线301~310。该大麦麸回收装置1A具有用于选择性地回收排出的大麦麸中多酚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一大麦麸的第一移送管线50和经由所述第一移送管线50移送所述第一大麦麸的第一集麸箱51。而且,该大麦麸回收装置1A具有用于选择性地回收排出的大麦麸中β葡聚糖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二大麦麸的第二移送管线60和经由所述第二移送管线60移送所述第二大麦麸的第二集麸箱61。而且,该大麦麸回收装置1A具有回收除第一大麦麸以及第二大麦麸的第三大麦麸的第三移送管线70和经由第三移送管线70移送所述第三大麦麸的第三集麸箱71。精白机201~210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移送管线、第二移送管线及第三移送管线中的任一个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排出管线设置切换阀,通过切换该切换阀,能够够选择第一~第三移送管线中的任一个。然而,一般来说前半侧的精白机适于高概率回收第一大麦麸,后半侧的精白机以适于高概率回收第二大麦麸。由此,即使不总是将第一~第三设计为能够选择,也能够做成限定分别适合的移送管线并与它们连接的结构。
对于该大麦麸回收装置1A的结构,在图7中使用局部放大图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7是表示以精白机201~203为中心的其结构的图。原麦(大麦)从投入口101投入,可以投入到精白机201中,但此时根据大麦的种类,有时不使用全部10台精白机,而从精白机202精白原麦(大麦)。因此,为了能够在投入到精白机201中时通过投入线103投入到精白机201中,在投入到精白机202中时通过投入线104投入到精白机202中,可以在投入口101之后设置切换阀102进行切换。而且,该切换阀或投入管线也可以进一步变形为从精白机203以后开始精白。
接着,由精白机201精白的大麦经由移送管线201a而被依次移送至精白机202,进而,从精白机202经由移送管线202a而被依次移送至精白机203。另一方面,就精白后的麸而言,以精白机201的大麦麸向排出管线301、精白机202的大麦麸向排出管线202的方式经由设置于各个精白机的排出管线被排出。从该排出管线排出的大麦麸通过成分判定等被切换至多个移送管线以便能够按不同目的进行回收,并且设置排出后的移送管线以便能够进行分类回收。
例如,对于从精白机201排出的大麦麸,在相当于适于回收多酚的层的大麦麸的情况下,通过排出管线501经由第一移送管线50回收至第一集尘箱(未图示)。另外,在相当于适于回收β葡聚糖的层的第二大麦麸的情况下,通过排出管线601经由第二移送管线60回收至第二集尘箱(未图示)。而且,在不适于任何一种的情况下,作为第三大麦麸通过排出管线701经由第二移送管线70回收至第三集尘箱(未图示)。以能够进行该排出管线501、601以及701的切换的方式在排出管线301设置切换阀401。此外,该切换阀的设定(移送管线的选择)能够基于对各精白机的大麦麸的成分进行预先测定并判定的结果而设定。同样地,在精白机202、精白机203也分别设置对应的排出管线、切换阀。通过这种大麦麸回收装置1A,能够按精白机分别回收第一大麦麸,第二大麦麸以及第三大麦麸。
[第四实施方式(大麦麸回收装置1B)]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麦麸的回收工序以及能够用于大麦衍生物的制造工序的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
该大麦麸回收装置1B与大麦麸回收装置1A相同,从投入口1投入原麦(大麦),由精白机201~210精白而成的精白麦贮藏于精白麦箱81。从各个精白机精白的大麦麸被排出至设置于各个精白机的排出管线301~310。在该大麦麸回收装置1B中,分别设置有切换阀421~430,以便能够分别回收与各精白机对应的大麦麸,在小型箱921~930连接有排出管线。
而且,对于回收到各个不同的箱中的大麦麸,能够基于成分判定结果,将单独或多个箱的大麦麸适当组合,并作为第一大麦麸或第二大麦麸使用。例如,排出管线302~305的大麦麸满足第一大麦麸的条件时,被回收至小型箱922~925的大麦麸作为第一大麦麸被回收。另外,当排出管线306~310的大麦麸满足第二大麦麸的条件时,被回收至小型箱926~930的大麦麸作为第二大麦麸被回收。而且,不满足任何条件的大麦麸作为第三大麦麸被回收。而且,该大麦麸回收装置1B具有能够回收不作为单独回收对象的第三大麦麸那样的大麦麸的第三移送管线72和经由第三移送管线72移送所述第三大麦麸的第三集麸箱73。
如果使用该大麦麸回收装置1B,则能够以具有多个精白机的装置进行大麦精白工序,将与从精白机排出的所述重量成品比率相当的各个大麦麸选择性地作为大麦混合麸回收。这与将在所有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集中回收的以往的大麦混合麸不同,适合作为取出每个精白机中产生的大麦麸并配合的物质进行回收。由于利用与回收对象的功能性成分含量高的成品相当的精白机的大麦麸回收箱的大麦麸,因此容易选择适当的大麦麸,容易制造品质稳定的成分(多酚或β葡聚糖等)。
就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工序而言,所述大麦精白工序可以用具有多个精白机的装置进行,将大麦麸按各精白机取出,将取出的大麦麸中相当于所述重量成品比率的各大麦麸作为大量混合的大麦混合麸进行回收。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可以混合利用将大麦麸在每个精白机中取出到箱等中的物质,作为成品,容易混合与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适当的精白机相当的物质。特别适合于在切换品种、每个精白机的成品不明确的阶段等适当地回收大麦外层麸进行使用时。
就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工序而言,也可以对于多个品种的大麦,使用具有多个精白机的装置进行大麦精白工序,多个品种的大麦麸中与所述重量成品比率相当的大麦外层麸按各个精白机取出,将该多个品种的大麦麸作为混合了与所述重量成品比率相当的大麦外层麸的大麦混合麸而回收,利用从多个品种的大麦得到的大麦麸。这样,如果同时使用多个品种,即使是仅少量生产的大麦的品种,也能够以高生产率从该品种回收多酚。
这样,使用也包含与单一品种以及其他品种的混合在内的混合麸、以及以单体(单独)回收的大麦麸,选择性地回收多酚含量或β葡聚糖含量分别为预定量以上的部分,有效地配合并提取成分,因此各个成分容易提取,也能够确保制造量。
本实用新型也能够作为通过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工序制造的大麦衍生物来实现。一般来说,多酚被认为苦、涩,但由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大麦衍生的多酚很少有苦、涩的感觉,食用时反而味道良好、甜、香。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制成含有该大麦衍生的多酚的加工食品。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在变更其要旨的情况下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评价指标]
[成品(重量%)]
用于求出成品的各试样的重量,作为取出100粒的试样的平均值而求出。为了确保用于求出成品的重量的测定的准确性,由一个人提取加工后的大麦,由多个人检查提取的加工大麦的粒对齐是否均等地选出。
成品(重量%)=[提出的试料100粒的平均重量(g)/精白开始前的试料(原麦)100粒的平均重量(g)]*100···式(1)
·原麦的取得:为了消除不均匀,将除去了杂质的精白前的大麦原麦、裸麦原麦一粒一粒地各取出100粒。
·每个精白机的大麦的取得:将样品按种类用精白机精白中的大麦从各自的精白机中取出,调查成品。即,各精白机的成品与该精白机内部的平均值相当。
[多酚含量]
将试样适当粉碎,浸渍在80%v/v浓度的醇水溶液中,在醇水溶液中提取多酚后,通过Folin-Denis法对提取了该多酚的醇水溶液进行比色试验,根据浸渍在醇水溶液中的试样的重量比以及Folin-Denis法的吸光度的变化,计算试样中的多酚含量。
[β葡聚糖含量]
使用日本biocon株式会社制“β-葡聚糖测定试剂盒MIXED LINKAGE BETA-GLUCANASSAY KIT(McCLEARY METHOD)(STREAMLINED METHOD)”,根据测定大麦测定用的分析程序(EBC法3.11.1),测定β葡聚糖的含量。
[精白装置]
使用伊东精麦所内的横型大麦精白机。该精白机是1~10号机串联使用的大麦精白机,基本上设定为10号机结束时根据品种不同而成为大约成品70~80重量%的精白。此外,在装置运行时,不是1~10号机始终运行,而是配合作为原料的大麦(原麦)的品种等,从2号机、3号机以后运行等,适当地变更使用的精白机。
[试验例1~5(皮麦)]
使用佐贺产的“锦星”、佐贺产的“幸保金”、澳大利亚(澳洲)产的“斯大林”、澳大利亚产的“Hindmash”以及长崎产的“锦星”(均为皮麦的品种),测定每个精白机的成品、多酚含量及β葡聚糖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表中,“停止”表示未使用该精白机,“n.d”是指未取得测定结果的精白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成品优选作为管理指标之一使用,但不一定是必须的,在试验例4中就不测定成品地进行回收对象的决定。另外,根据本发明人等的发现,β葡聚糖含量越靠近最外层侧越低,因此没有像精白机的2号机那样明确假定β葡聚糖浓度低的情况等进行测定。在表中,以100g大麦麸计,多酚含量的单位为“mg/100g”。另外,β葡聚糖含量的单位,作为大麦麸100g中的单位,为“g/100g”。
[试验例6~7(裸麦)]
使用长崎产的“御岛裸”以及大分产的“丰之风”(均为裸麦品种),测定每个精白机的成品、多酚含量以及β葡聚糖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另外,“停止”、“n.d”与表1相同。
【表1】
Figure BDA0002943667620000191
【表2】
Figure BDA0002943667620000192
[实施例1]
基于表1以及表2所示的各个试验例的多酚含量以及β葡聚糖含量,回收对象的成分通过以下的设定来判定。
(1)第一大麦麸:多酚含量在1000mg/100g以上的作为第一大麦麸的回收对象。
(2)第二大麦麸:β葡聚糖含量在2.8g/100g以上的作为第二大麦麸的回收对象。
(3)第三大麦麸:所述第一大麦麸以及第二大麦麸的任一条件均不满足的作为第三大麦麸。
首先,在实施例1中,在所述第四实施方式(大麦麸回收装置1B)的装置结构中,将初始的试验例1的锦星(佐贺产)的大麦麸判定为相当于第一大麦麸、第二大麦麸以及第三大麦麸中的任一种,回收至各个小型箱。回收后的第一大麦麸适合于多酚生产,回收后的第二大麦麸适合于β葡聚糖生产。需要说明的是,满足第一大麦麸以及第二大麦麸的判定条件双方的物质作为第一大麦麸回收。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在所述第三实施方式(大麦麸回收装置1A)的装置结构中,对于试验例1~7的所有大麦麸,在各自的精白时分类回收。另外,成分判定基准与实施例1相同。由实施例2回收后的第一大麦麸也适合于多酚生产,回收后的第二大麦麸也适合于β葡聚糖生产。需要说明的是,满足第一大麦麸以及第二大麦麸的判定条件双方的,作为第一大麦麸回收。
[实施例3]
而且,使用将各试验例的大麦麸单独回收得到的物质或将它们混合的大麦外层麸,使用醇提取法制造多酚,其结果能够制造工业上可批量生产的量的多酚。另外,使用温水提取法制造β葡聚糖的结果,能够制造工业上可批量生产的量的β葡聚糖。
工业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从以往作为工业废弃物几乎只作为家畜的饲料及烧酒废液处理物使用的大麦麸中,高效地分离回收用于回收多酚或β葡聚糖的大麦麸。

Claims (5)

1.一种大麦麸回收装置,回收在大麦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所述精白工序是使用多个精白机阶段性地精白大麦的皮麦的精白工序,
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在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为85重量%~95重量%的大麦麸作为多酚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一大麦麸的第一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一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一大麦麸的第一集麸箱;
用于在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75重量%~不足85重量%的大麦麸作为β葡聚糖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二大麦麸的第二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二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二大麦麸的第二集麸箱;
回收除去所述第一大麦麸以及所述第二大麦麸的第三大麦麸的第三移送管线;以及
经由所述第三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三大麦麸的第三集麸箱,
所述多个精白机分别与所述第一移送管线、所述第二移送管线以及所述第三移送管线中的任一个连接。
2.一种大麦麸回收装置,回收在大麦的精白工序中排出的大麦麸,所述精白工序是使用多个精白机阶段性地精白大麦的裸麦的精白工序,
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在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为90重量%~98重量%的大麦麸作为多酚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一大麦麸的第一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一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一大麦麸的第一集麸箱;
用于在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中选择性地回收重量成品比率82重量%~不足90重量%的大麦麸作为β葡聚糖含量为预定量以上的第二大麦麸的第二移送管线;经由所述第二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二大麦麸的第二集麸箱;
回收除去所述第一大麦麸以及所述第二大麦麸的第三大麦麸的第三移送管线;以及
经由所述第三移送管线移送所述第三大麦麸的第三集麸箱,
所述多个精白机分别与所述第一移送管线、所述第二移送管线以及所述第三移送管线中的任一个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麦麸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从所述精白工序的多个精白机排出的大麦麸按各个精白机取出,并按各个精白机判定是符合第一大麦麸和第二大麦麸的哪一个,回收为各种大麦麸的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麦麸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别混合使用所回收的多个品种的大麦的第一大麦麸或第二大麦麸并进行回收的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麦麸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用所回收的大麦麸而从所述第一大麦麸中提取多酚且从所述第二大麦麸中提取β葡聚糖,并制造为大麦麸衍生物并回收的箱。
CN202120377861.7U 2021-02-18 2021-02-18 大麦麸回收装置 Active CN216018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7861.7U CN216018973U (zh) 2021-02-18 2021-02-18 大麦麸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7861.7U CN216018973U (zh) 2021-02-18 2021-02-18 大麦麸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8973U true CN216018973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34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7861.7U Active CN216018973U (zh) 2021-02-18 2021-02-18 大麦麸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8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usch et al. Wet milling: The basis for corn biorefineries
Boyacioǧlu et al. Changes in some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wheat grain that was infected with Fusarium graminearum
Eckhoff et al. Corn and sorghum starches: Production
Chisenga et al. Proximate composition, cyanide content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cassava flour from cassava varieties in Zambia.
AU2006230851B2 (en) Nutraceutical fractions from cereal grains
CN101049135A (zh) 青稞的深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Taylor et al. Sorghum and millets: Grain-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f quality requirements
Austin et al. Effects of brans from specialty sorghum varieties on in vitro starch digestibility of soft and hard sorghum endosperm porridges
US9066534B2 (en) Process for improving products of dry milling
US20160135485A1 (en) Production of food grade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CN216018973U (zh) 大麦麸回收装置
CN100482097C (zh) 高纤维营养均衡米及其加工方法
WO2007108499A1 (ja) 大麦加工品及びその加工方法
EP2223608A1 (en) Abelmoschus manihot (linn.) medius kernel product for natural nutritional edible and pharmaceutical raw material
JP6231058B2 (ja) 大麦糠の回収方法及び大麦糠由来物質の回収方法ならびに大麦糠回収装置
Esfahlan et al. Morphology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40 genotypes of almond (Amygdalus communis L.) fruits
Liu et al. Wet Processing of Barley Grains into Concentrates of Proteins, β‐Glucan, and Starch
CN113974048A (zh) 一种五谷杂粮的超临界破壁处理方法
Akinnibosun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n the proximate and antinutritional content of Nigerian cashew apple residue
Ojokoh et al. Effects of fermentation and extrusion on the proximate composition and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of sorghum-soya blend
Cimini et al. Decorticated lentil malt flour: production process and use
CN116114828B (zh) 一种低gi重组红米的制备方法
JP5809763B1 (ja) 大麦由来のポリ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大麦外層糠の回収装置及び大麦外層糠の回収方法
Nwaneri-Chidozie et al. Effect of Phoenix dactylifera fruit wine produced by Saccharomyces cerevisae on the haematological and som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albino rats
JP5460311B2 (ja) オゾンを使用した小麦粒の剥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