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6563U -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6563U
CN216016563U CN202022694562.4U CN202022694562U CN216016563U CN 216016563 U CN216016563 U CN 216016563U CN 202022694562 U CN202022694562 U CN 202022694562U CN 216016563 U CN216016563 U CN 216016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mounting groove
roto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45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鹏
周倩云
吕强
崔院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45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6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6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6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所述转子冲片包括多个扇形部,多个扇形部沿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扇形部的内端彼此不相连,转子冲片具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形成在相邻两个扇形部之间,多个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且第一安装槽在周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安装槽在周向上的尺寸,第二安装槽的壁面包括在周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的至少部分为朝向远离第二壁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转子冲片还具有凹槽,凹槽与第二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径向上相对布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冲片可以提高电机的降噪和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子冲片、具有该转子冲片的转子组件和具有该转子组件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降低电机运行过程中转矩波动带来的电磁振动和噪音,通常采取在转子铁芯与转轴或轴套之间设置较大的预留空腔,以用于填充减振材料或玻纤增强树脂材料等注塑体来吸收电磁力波,以降低电机的噪音和轴电压,实现减振。但相关技术中的电机减震和降噪效果差,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内置式无刷直流电机因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效率密度高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由于内置式无刷直流电机采用spoke转子结构,spoke转子结构限制了转子的内部空间,转子铁芯与转轴转子铁芯与转轴之间的间隙有限,注塑体的量受到限制,相关技术中,改变部分磁体槽的体积来增大注塑体的装配空间成为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之一,但此时,转子铁芯存在磁路不对称,永磁体充磁饱和率低等问题,导致电机减震效果差,工作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转子冲片,该转子冲片可以提高电机减振效果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转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转子冲片包括多个扇形部,多个所述扇形部沿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扇形部的内端彼此不相连,所述转子冲片具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形成在相邻两个所述扇形部之间,多个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交替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壁面包括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的至少部分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壁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所述转子冲片还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相对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冲片,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周向上的尺寸,第二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且第二安装槽的壁面包括在周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的至少部分为朝向远离第二壁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既可以使第二安装槽与转子铁芯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隔空间,设于该间隔空间内的凹槽可以填充更多的注塑体,以提高减震或绝缘效果,又可以使磁路对称,降低谐波含量,提高永磁体冲磁饱和度,进一步提高电机的性能和减震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面的至少部分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面包括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直线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均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壁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形部包括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一一交替布置,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扇形部的外端面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扇形部的外端面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位于所述扇形部的外端,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相邻两个扇形部中,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凸起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凸起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限位部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位于该相邻两个扇形部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
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相邻两个扇形部中,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凸起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凸起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限位部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位于该相邻两个扇形部的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凹槽由该相邻两个扇形部的第二凸起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内周面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凸起凸出的第三弧形段,所述第二凸起的外侧面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出的第四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第三弧形段相接,所述第二弧形段与所述第四弧形段相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段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弧形段的长度之和为R,所述第一弧形段远离所述第三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段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a,所述第一弧形段远离所述第三弧形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弧形段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b,且满足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62320850000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在所述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的尺寸,所述凹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相邻两个扇形部中,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凸起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凸起在所述周向上间隔布置,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相邻两个扇形部中,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凸起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凸起在所述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凹槽通过该相邻两个扇形部的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转子组件包括:内铁芯,所述内铁芯具有转轴孔,所述内铁芯的外周面具有多个沿所述内铁芯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凸台;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转轴孔贯穿在所述内铁芯上;外铁芯,所述外铁芯环绕所述内铁芯设置且与所述内铁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铁芯具有多个第一槽、多个第二槽和多个配合槽,所述凸台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且多个所述凸台与多个所述配合槽一一对应,所述外铁芯由多个转子冲片沿所述内铁芯的轴向叠置而成,所述转子冲片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转子冲片,所述第一槽由在所述内铁芯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多个转子冲片的第一安装槽形成,所述第二槽由在所述内铁芯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多个转子冲片的第二安装槽形成,所述配合槽由在所述内铁芯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多个转子冲片的凹槽形成;多个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槽内;多个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安装在所述第二槽内,所述第二永磁体在所述内铁芯的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在所述内铁芯的径向上的尺寸,且所述第二永磁体在所述内铁芯的周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在所述内铁芯的周向上的尺寸;第一减振件,所述第一减振件设在所述内铁芯和所述转子冲片之间的间隙内以包覆所述内铁芯,且所述凸台嵌设在所述第一减振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转子冲片,可以在第二槽与内铁芯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沿内铁芯的轴向延伸的配合槽,配合槽内可以填充减振材料,以提高转子组件的减振和降噪效果,同时提高转子组件的磁路对称性,降低谐波含量,提高转子组件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配合槽的内壁面在所述内铁芯的径向上和所述内铁芯的周向上均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第二减振件,所述第二减振件设在所述内铁芯和所述外铁芯的端部,所述第二减振件包括环形基体和多个延伸部,所述环形基体与所述外铁芯的端部和所述第一减振件相连,所述延伸部设在所述环形基体的外周,且多个延伸部沿所述环形基体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延伸部中的一部分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接触,多个所述延伸部中的另一部分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部分延伸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外侧面共面,所述另一部分延伸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外侧面共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振件和所述第二减振件一体注塑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振件和所述第二减振件由玻纤增强树脂材料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剩磁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剩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横截面积比所述第一永磁体的横截面积大10%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电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转子组件,通过采用上述转子组件,电机运行噪音低,振动小,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冲片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转子组件1;
内铁芯10;凸台101;
外铁芯20;转子冲片201;扇形部2011;第一限位部2012;第一凸起2013;第二凸起2014;第一安装槽2015;第二安装槽2016;凹槽2017;中心孔2018;第二限位部2019;配合槽202;限位凸起203;第一槽204;第二槽205;第一侧面206;第二侧面207;第一弧形段2071;第二弧形段2072;直线段2073;第三弧形段2074;第四弧形段2075;第一壁面208;第二壁面209;
转轴30;
第一永磁体40;
第二永磁体50;
第一减振件60;第二减振件70;环形基体701;延伸部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冲片包括多个扇形部2011,多个扇形部2011沿转子冲片201的周向间隔布置,且相邻扇形部2011的内端彼此不相连。换言之,多个扇形部2011为互不接触的独立件。
转子冲片201具有多个安装槽,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个扇形部2011之间形成一个安装槽。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扇形部2011之间的间隔空间即为安装槽,多个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2015和第二安装槽2016,第一安装槽2015与第二安装槽2016在转子冲片201的周向上交替布置,且第一安装槽2015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安装槽2016 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的尺寸。如图1所示,扇形部2011的径向为第一安装槽2015或第二安装槽2016的长度方向,第一安装槽2015的长度大于第二安装槽2016的长度。
第一安装槽2015在扇形部2011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安装槽2016在扇形部 2011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如图1所示,扇形部2011的周向为第一安装槽2015或第二安装槽2016的宽度方向,第二安装槽2016的宽度大于第一安装槽2015的宽度。
具体地,如图1所示,转子冲片201具有中心孔2018,第一安装槽2015的外端中心孔2018的距离与第二安装槽2016的外端距离中心孔2018的距离相等,第一安装槽2015 的内端距离中心孔2018的距离小于第二安装槽2016的内端距离中心孔2018的距离,即第二安装槽2016的内端与中心孔2018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
第二安装槽2016的壁面包括在周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壁面208和第二壁面209,第一壁面208的至少部分为朝向远离第二壁面209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如图2所示,第一壁面208和第二壁面209在扇形部的周向上相对且间隔开,第一壁面208包括在扇形部的径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2071、直线段2073和第二弧形段2072,直线段2073位于第一弧形段2071和第二弧形段2072之间,且第一弧形段2071和直线段2073的外端连接,第二弧形段2072和直线段2073的内端连接,第一弧形段2071和第二弧形段2072均为朝向远离第二壁面209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可以理解的是,包括弧形面的第二壁面209可以增大第二安装槽的容纳空间。
凹槽2017与第二安装槽2016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相对布置。如图1所示,多个凹槽2017与多个第二安装槽2016一一对应,且凹槽2017位于对应的第二安装槽2016与中心孔2018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是,凹槽2017内可以填充减振材料,第二安装槽2016与中心孔2018的间隔距离越大,设于该间隔内的凹槽2017所能容纳的注塑体越多。
发明人发现,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尺寸不同,且第二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安装槽的尺寸,第二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周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槽的尺寸,可以预留更多的注塑体容纳空间,注塑体通常为热塑性弹性体或玻纤增强树脂材料,以提高电机的减震或绝缘效果,但此时转子铁芯的磁路不对称,谐波含量高,不利于电机的减震且影响电机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冲片,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周向上的尺寸,第二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安装槽在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且第二安装槽的壁面包括在周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的至少部分为朝向远离第二壁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既可以使第二安装槽与转子铁芯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隔空间,设于该间隔空间内的凹槽可以填充更多的注塑体,以提高减震或绝缘效果,又可以使磁路对称,降低谐波含量,提高永磁体冲磁饱和度,进一步提高电机的性能和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壁面209的至少部分为朝向远离第一壁面208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以进一步扩充第二安装槽2016的容纳空间,提高磁路的对称性。
如图5所示,扇形部2011包括在周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206和第二侧面207,第一安装槽2015和第二安装槽2016在周向上一一交替布置,形成第二安装槽2016的相邻扇形部2011中的一个扇形部2011的第二侧面207为第二安装槽2016的第一侧壁,另一个扇形部2011的第二侧面207为第二安装槽2016的第二侧壁,第一侧面206上设有第一凸起 2013和第一限位部2012,第二侧面207上设有第二凸起2014和第二限位部2019,且第一限位部2012和第二限位部2019均位于扇形部2011的外端。
如图5所示,一个扇形部2011的外端具有第一限位部2012和第二限位部2019,第一限位部2012与第一凸起2013位于扇形部2011的第一侧面206上,且第一限位部2012与第一凸起2013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间隔布置,第二限位部2019与第二凸起2014位于扇形部2011的第二侧面207上,且第二限位部2019与第二凸起2013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间隔布置。
第一凸起2013与扇形部2011的外端面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二凸起 2014与扇形部2011的外端面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的距离。换言之,第一凸起2013更靠近中心孔2018。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形成第一安装槽2015的相邻两个扇形部2011中,一个扇形部2011上的第一凸起2013和另一个扇形部2011上的第一凸起2013在周向上相对布置,一个扇形部2011上的第一限位部2012与另一个扇形部2011的第一限位2012部在周向上相对布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槽2015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位于该相邻两个扇形部2011的第一凸起2013和限位部2012之间,且相对的两个第一限位部2012和相对的两个第一凸起2013可以限制位于第一安装槽2015内的永磁体的移动。
形成第二安装槽2016的相邻两个扇形部2011中,一个扇形部2011上的第二凸起2014 和另一个扇形部2011上的第二凸起2014在周向上相对布置,一个扇形部2011上的第二限位部2019和另一个扇形部2011上的第二限位部2019在周向上相对布置,第二安装槽2016 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位于该相邻两个扇形部2011的第二凸起2014和限位部2012之间,相对的两个第二限位部2019和相对的两个第二凸起2014可以限制位于第二安装槽2016内的永磁体的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槽2016和凹槽2017由该相邻两个扇形部2011的第二凸起2014间隔开,且第二安装槽2016与凹槽2017通过两个第二凸起2014之间的间隙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限位部2019的内周面包括朝向远离第二凸起2014凸出的第三弧形段2074,第二凸起2014的外侧面包括朝向远离第二限位部2019凸出的第四弧形段2075,第一弧形段2071与第三弧形段2074相接,第二弧形段2072与第四弧形段2075相接。
由此,第二限位部、第二侧面和第二凸起形成的第二安装槽的壁面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2073,且第一弧形段2071与第三弧形段2074形成的弧形段位于直线段2073的外侧,第二弧形段2072与第四弧形段2075形成的弧形段位于直线段2073的内侧,换言之,第二安装槽的壁面在扇形部的径向上的两端为弧形段,从而可以进一步优化第二安装槽的结构,提高磁路对称性,降低谐波含量。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段2071长度和第三弧形段2074的长度之和为R,且第一弧形段2071远离第三弧形段2074的一端与第三弧形段2074远离第一弧形段2071的一端在第二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a,第一弧形段2071远离第三弧形段2074的一端和第三弧形段2074远离第一弧形段2071的一端在第二安装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b,则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62320850000071
如图2所示,直线L1沿扇形部2011的周向与第三弧形段2074远离第一弧形段2071的一端相切,直线L2沿扇形部2011的径向与第一弧形段2071远离第三弧形段2074的一端相切,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则直线L1与第三弧形段2074的切点到交点O的距离为b,直线L2的与第一弧形段2071的切点到交点0的距离为a。此时,转子铁芯的磁路对称性更好,减震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凹槽2017在周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安装槽2016在周向上的尺寸。由此,凹槽的设置不会干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布局,且考虑的转子冲片的结构强度,合理设置凹槽尺寸,可以避免转子冲片的结构强度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1包括内铁芯10、转轴30、外铁芯20、第一永磁体40、第二永磁体50和第一减振件60。
内铁芯10具有转轴孔,内铁芯10的外周面具有多个沿内铁芯10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凸台101,转轴30通过转轴孔贯穿在内铁芯10上。如图3所示,内铁芯10沿转子组件1的轴向延伸,转轴30沿转子的轴向配合在转轴孔内,转轴30可以带动转子组件1转动。
外铁芯20环绕内铁芯10设置且与内铁芯10之间具有间隙,外铁芯20具有多个第一槽204、多个第二槽205和多个配合槽202。凸台101配合在配合槽202内,且多个凸台 101与多个配合槽202一一对应。外铁芯20由多个转子冲片201沿内铁芯10的轴向(图5 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叠置而成,且如图5所示,位于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转子冲片201的安装槽的周壁上设有限位凸起203,以限制位于安装槽内的永磁体在转轴的轴向上的移动。
转子冲片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冲片201,第一槽204由在内铁芯10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多个转子冲片201的第一安装槽2015形成,第二槽205由在内铁芯10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多个转子冲片201的第二安装槽2016形成,配合槽202由在内铁芯10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多个转子冲片201的凹槽2017形成。
如图4所示,多个转子冲片201套设在内铁芯10的外周,且多个转子冲片201叠装构成外铁芯20,在叠装过程,多个转子冲片201的第一安装槽2015在内铁芯10的轴向上相对且连通构成第一槽204,多个转子冲片201的第二安装槽2016在内铁芯10的轴向上相对且连通构成第二槽205,多个转子冲片201的凹槽2017在内铁芯10的轴向上相对且连通构成配合槽202,内铁芯10的外周面朝向配合槽202凸起有多个凸台101,凸台101的外端配合在对应的配合槽202内。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永磁体40安装在第一槽204内,且多个第一永磁体40和多个第一槽204一一对应。第二永磁体50安装在第二槽205内,且多个第二永磁体50和多个第二槽205一一对应。第二永磁体50在内铁芯10的径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永磁体40在内铁芯10的径向上的尺寸,且第二永磁体50在内铁芯10的周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永磁体 40在内铁芯10的周向上的尺寸。
第一减振件60设在内铁芯10和转子冲片201之间的间隙内以包覆内铁芯10,且凸台 101嵌设在第一减振件60内。
如图5所示,第一减振件60套设在内铁芯10的外周,且第一减振件60上与配合槽202相对的部分会向外凸出并配合在配合槽202内,凸台101嵌设在第一减振件60配合在配合槽202内的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转子冲片,可以在第二槽与内铁芯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沿内铁芯的轴向延伸的配合槽,配合槽内可以填充注塑体,以提高转子组件的减振和/或绝缘效果,同时提高转子组件的磁路对称性,降低谐波含量,提高转子组件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凸台101与配合槽202的内壁面在铁芯10的径向上和内铁芯10的周向上均间隔开。
换言之,凸台101配合在对应的配合槽202内,且凸台101的外壁面与配合槽202的内壁面存在间隙,该间隙内可以填充第一减振件60,从而增加转子组件1内的注塑体的量,实现更好的减振和/或绝缘效果。且第一减振件60、凸台101和配合槽202可以形成紧密的配合关系,增加转子组件1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转子组件1还包括第二减振件70,第二减振件70设在内铁芯10和外铁芯20的端部。由此,第二减振件不占用内铁芯与外铁芯之间的间隔空间,在增加转子组件的注塑体的同时,不增加转子组件在其径向上的体积。
具体地,第二减振件70包括环形基体701和多个沿外铁芯20的径向延伸的延伸部702,环形基体701与外铁芯20的端部和第一减振件60相接触,延伸部702设在环形基体701的外周,且多个延伸部702沿环形基体701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延伸部702中的一部分延伸部702与第一永磁体40相接触,以在外铁芯20的轴向上限制第一永磁体40的移动。
多个延伸部702中的另一部分延伸部702与第二永磁体50相接触,以在外铁芯20的轴向上限制第二永磁体50的移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注塑工艺进行加工成型时,延伸部702与第一永磁体40的相接触可以理解成固定连接,延伸部702与第二永磁体50 的相接触也可以理解成固定连接,且第二减振件70与内铁芯10的端部相连,从而可以将外铁芯20、内铁芯10、第一永磁体40和第二永磁体50连接形成一体的转子组件1。
如图1所示,外铁芯20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一个第二减振件70,连接在外铁芯20的前端面的第二减振件70的环形基体701与第一减振件60和内铁芯10的前端连接。环设在该环形基体701的外周的多个延伸部702对应连接在第一永磁体40和第二永磁体 50的前端面上,连接在外铁芯20的后端面的第二减振件70的环形基体701与第一减振件 60和内铁芯10的后端面连接,环设在该环形基体701的外周的多个延伸部702对应连接在第一永磁体40和第二永磁体50的后端面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一部分延伸部702的外侧面与第一永磁体40的外侧面共面,另一部分延伸部702的外侧面与第二永磁体50的外侧面共面。由此,转子组件的外周面平整,运行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振件60和第二减振件70一体注塑形成,由此,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加工方便,结构稳定,且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与内铁芯和外铁芯配合紧密,不易产生缝隙,进而可以提高转子组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减振件60和第二减振件70由玻纤增强树脂材料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由此,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可以大幅度降低永磁磁场在轴两端引起的电压差,从而降低轴承电腐蚀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永磁体50的剩磁等于或大于第一永磁体40的剩磁,第二永磁体50的横截面积比第一永磁体40的横截面积大10%以上,从而可以提高电机的磁负荷,降低磁路的不对称度,减小磁场不对称引起的奇数倍频的径向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1,通过采用上述转子组件1,电机运行噪音低,振动小,工作效率高。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的转子组件1。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1包括内铁芯10、外铁芯20、转轴30、第一永磁体40、第二永磁体50、第一减振件60和第二减振件70。外铁芯20套设在内铁芯10上,内铁芯10具有转轴孔,转轴30穿设在转轴孔内,外铁芯20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交替布置得第一槽204和第二槽205,第一永磁体40配合在第一槽204内,第二永磁体50配合在第二槽205内。
内铁芯10与外铁芯20之间在转轴30的径向上间隔开,第一减振件60填充在内铁芯10与外铁芯20之间,第二减振件70包覆在外铁芯20的前后两端,且第二减振件70包括环形基体701和多个延伸部702,环形基体701与第一减振件60和内铁芯10连接,多个延伸部702的部分对应连接多个第一永磁体40,多个延伸部702的另一部分对应连接多个第二永磁体50。
外铁芯20有多个转子冲片201构成,多个转子冲片201均套设在内铁芯10的上,且多个转子冲片201沿内铁芯10的轴向叠装构成外铁芯20,转子冲片201包括多个沿内铁芯10的周向间隔布置得扇形部2011,每个扇形部2011在其周向上包括第一侧面206和第二侧面207,第一侧面206的外端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2012,第二侧面207的外端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相邻的两个扇形部20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安装槽2015或第二安装槽2016。
形成第一安装槽2015的相邻的扇形部中的一个扇形部2011的第一侧面206上设有第一凸起2014和第一限位部2012,另一个扇形部2011的第一侧面206上设有一个第一凸起2014和第一限位部2012,两个第一凸起2014在扇形部2011的周向上相对且间隔开,两个第一限位部2012在扇形部2011的周向上相对且间隔开,两个相对的第一凸起2014和两个相对的第一限位部2012限定出第一安装槽2015。
形成第二安装槽2016的相邻的扇形部中的一个扇形部2011的第二侧面207上设有一个第二凸起2014和第二限位部2019,另一个扇形部2011的第二侧面207上设有一个第二凸起2014和第二限位部2019,两个第二凸起2014在扇形部2011的周向上相对且间隔开,两个第二限位部2019在扇形部2011的周向上相对且间隔开,两个相对的第二凸起2014和两个相对的第二限位部2019形成一个第二安装槽2016,第一安装槽2015在扇形部2011 的径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安装槽2016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的尺寸,第一安装槽2015在扇形部2011的周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安装槽2016在扇形部2011的周向上的尺寸,多个第一安装槽2015连通构成第一槽204,多个第二安装槽2016连通构成第二槽205。
形成第二安装槽2015的两个扇形部2011的第二侧面207包括第一弧形段2071、直线段2073和第二弧形段2072,第一弧形段2071与直线段2073的外端连接,第二弧形段 2072与直线段2073的内端连接,第二限位部2019的内周面包括朝向远离第二凸起2014 凸出的第三弧形段2074,第二凸起2014的外侧面包括朝向远离第二限位部2019凸出的第四弧形段2075,第三弧形段2074与第一弧形段2071连接,第四弧形段2075与第二弧形段2072连接。
第二安装槽2016的内侧设有凹槽2017,多个凹槽2017沿扇形部2011的周向间隔开,多个凹槽2017与多个第二安装槽2016在扇形部2011的径向上相对,两个相对的第二凸起 2014将对应的第二安装槽2016与凹槽2017间隔开,且第二安装槽2016与对应的凹槽2017 通过两个第二凸起2014之间的间隙连通,多个凹槽2017连通构成配合槽202,内铁芯10 的外周设有多个向外凸起的凸台101,多个凸台101沿内铁芯10的外周间隔布置,且多个凸台101对应配合在多个配合槽202中,凸台101的外壁与配合槽202的内壁间隔开,第一减振件60嵌设在该间隔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扇形部,多个所述扇形部沿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扇形部的内端彼此不相连,所述转子冲片具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形成在相邻两个所述扇形部之间,多个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交替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壁面包括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的至少部分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壁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
所述转子冲片还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相对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面的至少部分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包括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直线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均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壁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部包括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一一交替布置,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扇形部的外端面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扇形部的外端面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位于所述扇形部的外端,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相邻两个扇形部中,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凸起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凸起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限位部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位于该相邻两个扇形部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
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相邻两个扇形部中,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凸起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凸起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限位部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周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位于该相邻两个扇形部的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凹槽由该相邻两个扇形部的第二凸起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内周面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凸起凸出的第三弧形段,所述第二凸起的外侧面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出的第四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第三弧形段相接,所述第二弧形段与所述第四弧形段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弧形段的长度之和为R,所述第一弧形段远离所述第三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段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a,所述第一弧形段远离所述第三弧形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弧形段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b,且满足
Figure DEST_PATH_FDA00032623208400000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周向上的尺寸,所述凹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扇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相邻两个扇形部中,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凸起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一凸起在所述周向上间隔布置,
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相邻两个扇形部中,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凸起和另一个扇形部上的第二凸起在所述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凹槽通过该相邻两个扇形部的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连通。
10.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铁芯,所述内铁芯具有转轴孔,所述内铁芯的外周面具有多个沿所述内铁芯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凸台;
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转轴孔贯穿在所述内铁芯上;
外铁芯,所述外铁芯环绕所述内铁芯设置且与所述内铁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铁芯具有多个第一槽、多个第二槽和多个配合槽,所述凸台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且多个所述凸台与多个所述配合槽一一对应,所述外铁芯由多个转子冲片沿所述内铁芯的轴向叠置而成,所述转子冲片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冲片,所述第一槽由在所述内铁芯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多个转子冲片的第一安装槽形成,所述第二槽由在所述内铁芯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多个转子冲片的第二安装槽形成,所述配合槽由在所述内铁芯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多个转子冲片的凹槽形成;
多个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槽内;
多个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安装在所述第二槽内,所述第二永磁体在所述内铁芯的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在所述内铁芯的径向上的尺寸,且所述第二永磁体在所述内铁芯的周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在所述内铁芯的周向上的尺寸;
第一减振件,所述第一减振件设在所述内铁芯和所述转子冲片之间的间隙内以包覆所述内铁芯,且所述凸台嵌设在所述第一减振件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配合槽的内壁面在所述内铁芯的径向上和所述内铁芯的周向上均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减振件,所述第二减振件设在所述内铁芯和所述外铁芯的端部,所述第二减振件包括环形基体和多个延伸部,所述环形基体与所述外铁芯的端部和所述第一减振件相连,所述延伸部设在所述环形基体的外周,且多个延伸部沿所述环形基体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延伸部中的一部分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接触,多个所述延伸部中的另一部分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部分延伸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外侧面共面,所述另一部分延伸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外侧面共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件和所述第二减振件一体注塑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件和所述第二减振件由玻纤增强树脂材料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剩磁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剩磁。
17.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横截面积比所述第一永磁体的横截面积大10%以上。
18.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7中任一项所述转子组件。
CN202022694562.4U 2020-11-18 2020-11-18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Active CN216016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4562.4U CN216016563U (zh) 2020-11-18 2020-11-18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4562.4U CN216016563U (zh) 2020-11-18 2020-11-18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6563U true CN216016563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81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4562.4U Active CN216016563U (zh) 2020-11-18 2020-11-18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6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91845A1 (en) Brushless motor
EP2808980A2 (en) Motor
US20120074805A1 (en) Rotor
CN108551219B (zh) 转子总成和电机
US20240079927A1 (en) Motor
CN109546832B (zh) 无刷直流电机及其双离合变速器
CN111769664A (zh) 一种减振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11769666A (zh) 转子组件和具有它的电机
CN216016563U (zh)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12564324B (zh)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2615446A (zh)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11786484B (zh) 转子组件及具有该转子组件的电机
CN215419782U (zh)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US9748807B2 (en) Motor
CN111130238B (zh) 电机转子和电机
CN106849400A (zh) 定子铁芯、定子和电机
CN214154175U (zh) 电机转子和永磁同步电机
CN111884369B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12564323B (zh)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JP2022516269A (ja) モータ
CN219394511U (zh) 一种适合整体注塑工艺的铁芯结构、转子及其电机
CN111884370A (zh) 一种转子组件和电机
CN214850679U (zh)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CN216904465U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11555487A (zh) 电机转子和具有其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