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0679U -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0679U
CN214850679U CN202120665740.2U CN202120665740U CN214850679U CN 214850679 U CN214850679 U CN 214850679U CN 202120665740 U CN202120665740 U CN 202120665740U CN 214850679 U CN214850679 U CN 214850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rotor core
hole
rotor
ro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57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义旭
钱成
李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57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0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0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0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子组件以及包括该转子组件的电机、家用电器,该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转轴和减振体,所述转子铁芯具有转轴孔;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孔内,所述转轴的两端从所述转轴孔中伸出;所述转轴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孔段内壁和所述转轴之间存在减振间隙;减振体填充于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转轴的减振间隙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子组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组件,及应用所述转子组件的电机、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机功率密度提高,电机的能量密度提升,电机磁场趋于深度饱和,导致电磁噪音提升。为降低电机运行过程中转矩波动带来的电磁振动及噪音,通过在转子与转轴之间填充减震材料来吸收电磁力波,以此大幅降低电机的噪音和实现减振。设置在转子铁芯和转轴之间的减震材料往往把转子铁芯和转轴之间完全隔离开,使得转子铁芯和转轴之间的间隙过大,从而导致转子组件的稳定性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子组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子组件、及应用所述转子组件的电机及家用电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子组件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子组件,该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转轴和减振体,所述转子铁芯具有转轴孔;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孔内,所述转轴的两端从所述转轴孔中伸出;所述转轴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直径,所述第一孔段内壁和所述转轴之间存在减振间隙;减振体填充于所述减振间隙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永磁体和至少1个连接件,所述转子铁芯上还设置有永磁体槽,所述永磁体安装于所述永磁体槽内;所述连接件至少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转子铁芯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减振体填充于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永磁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为D1,长度为L1,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为D2,长度为L2,所述转轴的直径为D3,其中,D1大于D3,D2不小于D3,D1大于D2,L1大于L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孔包括2个所述第一孔段和1个所述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位于2个所述第一孔段之间;或者,所述转轴孔包括2个所述第二孔段和1个所述第一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位于2个所述第二孔段之间;或者,所述转轴孔包括1个所述第一孔段和1个所述第二孔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由至少2种冲片沿轴向叠压形成,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冲片和第二冲片,所述第一冲片的内孔直径为D1,所述第二冲片的内孔直径为D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全连桥冲片和半连桥冲片,所述全连桥冲片的内外磁桥均为全连接结构;所述半连桥冲片的外磁桥全断开,且内磁桥在圆周方向间隔断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部至少设置有1片所述全连桥冲片,在沿所述转子铁芯轴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半连桥冲片中,一个所述半连桥冲片相对另一个所述半连桥冲片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旋转一个磁极,以使所述转子铁芯的内磁桥在轴向形成交替连接断开的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永磁体的轴向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周向设置有至少1个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角度为a,其中a不小于5°,并且所述锥形槽沿所述连接件的径向向外渐缩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转子铁芯之间的间隙长度为L3,L3不小于0.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体还覆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于所述端面处的减振体还设置有至少2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面轴向分布,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转子铁芯露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体为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所述的转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所述的电机。
如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出一种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中,转子铁芯的转轴孔具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直径大于转轴直径,以使第一孔段内壁和转轴之间可以充分填充减振材料,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转子组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转子组件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组件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组件再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为图1中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转子组件的主视图;
图10为图1中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中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转子组件 11 转轴
12 转子铁芯 121 第一孔段
122 第二孔段 12a 内磁桥
12b 外磁桥 13 永磁体
14 减振体 15 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4,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子组件10,该转子组件10包括转子铁芯12、转轴11和减振体14,所述转子铁芯12具有转轴孔;所述转轴11设置于所述转轴孔内,所述转轴11的两端从所述转轴孔中伸出;所述转轴孔包括第一孔段121和第二孔段122,所述第一孔段121内壁和所述转轴11之间存在减振间隙;减振体14填充于所述转子铁芯12内壁和所述转轴11之间的所述减振间隙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10还包括永磁体和至少1个连接件15,所述转子铁芯12上还设置有永磁体槽,所述永磁体安装于所述永磁体槽内;所述连接件15至少套设于所述转轴11的一端,所述连接件15和所述转子铁芯 1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减振体14填充于所述转子铁芯12和所述连接件15之间、所述转子铁芯12和所述永磁体之间。
具体的,第一孔段121内壁与转轴11之间为填充减振体14留出了充分的空间,能够减少电磁力由转子铁芯12向转轴11的传递,这样的接触方式避免转轴11和铁芯之间完全刚性连接,而第二孔段122和转轴11之间是局部接触的,这样保证了转子铁芯12的稳定性,而第一孔段121内壁和转轴11 之间通过减振体14接触,与现有技术中转轴11和转轴孔之间完全填充减振体14的方案相比,本方案中的转轴11和转轴孔之间既有填充减振体14的第一孔段121,也有未填充减振体14的第二孔段122。本方案中的转子组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同时,与转轴11和转轴孔之间完全不填充减振体14的方案相比。转轴11和转轴孔之间填充了更多的减振体14,从而实现转子稳定可靠地减振,从而降低电机的振动噪音。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孔段122起到支撑作用,避免转子铁芯12完全由减振材料支撑,即第二孔段122和转轴11 之间未填充有减振体14,保证了转子组件10在旋转过程的稳定性。
此外,所述减振体14填充于所述转子铁芯12和所述连接件15之间、所述转子铁芯12和所述永磁体之间。使其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加了所述转子组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段121的直径为D1,长度为L1,所述第二孔段122的直径为D2,长度为L2,所述转轴11的直径为 D3,其中,D1大于D3,D2不小于D3,D1大于D2,L1大于L2。具体的,第一孔段121长度L1大于第二孔段122长度L2,保证了转子铁芯12和转轴 11之间所填充足够的减振体14,达到充分的减震效果。
请参阅图5、图6、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孔包括2个所述第一孔段121和1个所述第二孔段122,所述第二孔段122位于2个所述第一孔段 121之间;或者,所述转轴孔包括2个所述第二孔段122和1个所述第一孔段 121,所述第一孔段121位于2个所述第二孔段122之间;或者,所述转轴孔包括1个所述第一孔段121和1个所述第二孔段122。具体的,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具有不同内孔直径的冲片,沿轴向叠压形成第一孔段121、第二孔段122 不同的组合形态,从而满足不同的需要,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孔段122起到支撑作用,避免转子铁芯12完全有减振材料支撑,保证了转子组件10在旋转过程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12由至少2种冲片沿轴向叠压形成,所述转子铁芯12包括第一冲片和第二冲片,所述第一冲片的内孔直径为D1,所述第二冲片的内孔直径为D2。所述转子铁芯12是采用具有不同内孔直径的冲片组合叠压,从而实现转轴孔具有不同直径的孔段的。即转轴孔的各孔段的直径,即组成该孔段的冲片的内孔直径。具体的,第一孔径段由多个第一冲片沿轴向叠压形成,第二孔径段由多个第二冲片沿轴向叠压形成。
请参阅图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12包括全连桥冲片和半连桥冲片,所述全连桥冲片的内外磁桥12b均为全连接结构;所述半连桥冲片的外磁桥12b全断开,且内磁桥12a在圆周方向间隔断开。所述转子铁芯12的端部至少设置有1片所述全连桥冲片,在沿所述转子铁芯12轴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半连桥冲片中,一个所述半连桥冲片相对另一个所述半连桥冲片沿所述转子铁芯12的轴向旋转一个磁极,以使所述转子铁芯12的内磁桥12a在轴向形成交替连接断开的结构。
该结构能提升电机的电磁性能,从而降低能耗。全连桥冲片,其设置在铁芯的端部,该结构不但有利于注塑成型工艺的模具封料,防止注塑液体渗出导致成型后的产品有毛刺和飞边,还能提升转子铁芯12的刚度和强度。进一步的,全连桥冲片、半连桥冲片强调的是冲片的磁桥连接状态,并不影响其内孔直径的设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内孔直径为D1、D2的全连桥冲片,也可采用内孔直径为D1或D2的半连桥冲片。
请参阅图1至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12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永磁体13的轴向长度。具体的,所述转子铁芯12各冲片的轴向叠厚小于所述永磁体13的轴向长度,该结构不但能提升应用本申请所提出的电机的电磁性能、降低能耗,还能使得所述转子组件10的减振件可承受更大的扭矩。
请参阅图9、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5的周向设置有至少1 个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角度为a,其中a不小于5°,并且所述锥形槽沿所述连接件15的径向向外渐缩设置。这样减振件能填充到相应的锥形槽内,可提升转子组件10承载扭矩的能力;锥型槽的锥形角为а≥5°。且径向向外渐缩的锥形槽,能提升减振件和连接件15之间的结合作用力,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能有效防止减振件因低温收缩率相对更大而脱离连接件15,从而可提升转子组件10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5和所述转子铁芯12之间的间隙长度为L3,L3不小于0.5mm。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15和所述转子铁芯12端面之间,即长度为L3的所述间隙内,也填充有减振体14,所述减振体 14用于在所述连接件15和所述转子铁芯12形成一个连接结构。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所述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述减振件和所述转子铁芯12之间应该设置有足够厚的减振体14,即二者之间的减振体14厚度不小于0.5mm。此外,较厚的减振体14也能够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从而降低振动噪音。
请参阅图8、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体14还覆设于所述转子铁芯12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于所述端面处的减振体14还设置有至少2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转子铁芯12的端面轴向分布,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转子铁芯12露出。该结构可解决在整体充磁时转子组件10结构刚强度不足的问题,保证转子组件10在整体充磁时不会发生明显变形或松脱,从而可实现减振转子的整体充磁,提升充磁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体14为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能够大幅吸收共振产生的能量,从而得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此外,这些材料还有易于加工、连接紧密可靠等特点。进一步的,由于减振体14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刚度,减振效果良好。同时,能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实现制作,具体的,所述转轴11组件的制作步骤为:第一步骤,分别制作转子铁芯12、永磁体13、连接件15和转轴11;第二步骤,将其中一个连接件15和转轴11固定安装为一个组件;第三步骤,通过铁芯内孔将铁芯套入到转轴 11;第四步骤,再将1个连接件15固定安装到转轴11上(如果转子组件10 有两个连接件15分别位于铁芯两端侧,则需进行该工艺步骤,如没有则忽略此步骤);第五步骤,将前面组装好的转子铁芯12、连接件15和转轴11组件一起放入到模具中定位好,并插装好永磁体13;第六步骤,通过注塑成型工艺用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将转子铁芯12、永磁体13、连接件15和转轴11组件成型为一体包塑结构,其中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成型后的结构即为减振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所述的转子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转子组件的电机,在减震效果较好、噪音较低的同时,能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所述电机。所述家用电器可以是冰箱、洗衣机、空调。具有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转子组件的家用电器时,在运行时同时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和较高的稳定性,产生的噪音较小。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对于低噪音的需求,同时稳定性较高,不容易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具有转轴孔;
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孔内,所述转轴的两端从所述转轴孔中伸出;所述转轴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孔段内壁和所述转轴之间存在减振间隙;
减振体,填充于所述减振间隙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永磁体和至少1个连接件,所述转子铁芯上还设置有永磁体槽,所述永磁体安装于所述永磁体槽内;所述连接件至少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转子铁芯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减振体填充于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永磁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为D1,长度为L1,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为D2,长度为L2,所述转轴的直径为D3,其中,D1大于D3,D2不小于D3,L1大于L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孔包括2个所述第一孔段和1个所述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位于2个所述第一孔段之间;或者,
所述转轴孔包括2个所述第二孔段和1个所述第一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位于2个所述第二孔段之间;或者,
所述转轴孔包括1个所述第一孔段和1个所述第二孔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由至少2种冲片沿轴向叠压形成,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冲片和第二冲片,所述第一冲片的内孔直径为D1,所述第二冲片的内孔直径为D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全连桥冲片和半连桥冲片,所述全连桥冲片的内外磁桥均为全连接结构;所述半连桥冲片的外磁桥全断开,且内磁桥在圆周方向间隔断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部至少设置有1片所述全连桥冲片,在沿所述转子铁芯轴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半连桥冲片中,一个所述半连桥冲片相对另一个所述半连桥冲片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旋转一个磁极,以使所述转子铁芯的内磁桥在轴向形成交替连接断开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永磁体的轴向长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周向设置有至少1个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角度为a,其中a不小于5°,并且所述锥形槽沿所述连接件的径向向外渐缩设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转子铁芯之间的间隙长度为L3,L3不小于0.5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体还覆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于所述端面处的减振体还设置有至少2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面轴向分布,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转子铁芯露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体为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13.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
14.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
CN202120665740.2U 2021-03-31 2021-03-31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Active CN214850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5740.2U CN214850679U (zh) 2021-03-31 2021-03-31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5740.2U CN214850679U (zh) 2021-03-31 2021-03-31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0679U true CN21485067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61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5740.2U Active CN214850679U (zh) 2021-03-31 2021-03-31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0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08980A2 (en) Motor
CN108551219B (zh) 转子总成和电机
CN111769664A (zh) 一种减振转子组件和电机
CN201118408Y (zh) 一种串激电机
CN214850679U (zh)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CN112271840B (zh) 转子铁芯、电机转子及组装方法、电机
CN214506699U (zh)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CN210693594U (zh) 转子铁芯冲片、转子组件及电子泵
CN218040958U (zh) 一种电机及其转子
CN107492965B (zh) 绝缘转子及电机
CN213243661U (zh) 一种减振转子组件和电机
CN214543845U (zh)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CN113014010B (zh) 转子组件、电机和家用电器
CN211701634U (zh) 一种复合式永磁同步电机定子
CN221042436U (zh) 转子组件、电机以及电器设备
CN217935238U (zh) 转子组件、电机及具有电机的装置
CN216016563U (zh)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07359707B (zh) 铁芯组件、电机定子、电机及压缩机
CN219204202U (zh) 定子、电机和车辆
CN111900811B (zh) 转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CN205990993U (zh) 压缩机电机与壳体的装配结构及压缩机
CN215419792U (zh)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CN215419782U (zh) 转子冲片、转子组件和电机
CN217240416U (zh) 定子铁芯、电机及家用电器
CN210404882U (zh) 一种小型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