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9403U - 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9403U
CN216009403U CN202121215216.1U CN202121215216U CN216009403U CN 216009403 U CN216009403 U CN 216009403U CN 202121215216 U CN202121215216 U CN 202121215216U CN 216009403 U CN216009403 U CN 216009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gear
pto
tractor
wal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52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金峰
王世玉
建功
王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i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li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li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li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152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9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9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9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该变速系统包括:主变速箱;无级变速装置,设置在主变速箱的一侧并包括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由无级变速装置同步驱动的行走速度驱动轮和随速PTO驱动轮组件;行走速度控制轮系,设置在主变速箱内并由行走速度驱动轮驱动,行走速度控制轮系的传动末端同时和拖拉机的前驱行走系统、后驱行走系统驱动连接;和随速PTO控制轮系,设置在主变速箱内并由随速PTO驱动轮组件驱动,随速PTO控制轮系的传动末端和拖拉机的第一配套农机具驱动连接,增强了拖拉机的功能性,使得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能随着拖拉机行走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有利于提升拖拉机的功能协调性和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背景技术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作业机械,变速箱是拖拉机主要功能部分,农业机械作业环境复杂,包括耕作、插秧,施肥,喷药等。现有技术中的拖拉机变速系统结构十分复杂,对行走和输出的控制较为麻烦,且功能较为单一,生产成本较高,维修保养不方便。此外,现有技术多关注变速箱中无级变速与机械有级变速的组合功能,而针对行走和输出的同时控制研究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该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具有功能多样,在实现行走输出的同时更改随速PTO输出,提高拖拉机作业效率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该变速系统包括:
主变速箱;
无级变速装置,设置在主变速箱的一侧并包括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由无级变速装置同步驱动的行走速度驱动轮和随速PTO驱动轮组件;
行走速度控制轮系,设置在主变速箱内并由行走速度驱动轮驱动,行走速度控制轮系的传动末端同时和拖拉机的前驱行走系统、后驱行走系统驱动连接;和
随速PTO控制轮系,设置在主变速箱内并由随速PTO驱动轮组件驱动,随速PTO控制轮系的传动末端和拖拉机的第一配套农机具驱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速系统还包括主输入轴和定速PTO控制轮系,主输入轴的一端和动力源驱动连接,主输入轴的另一端伸入主变速箱中并同时驱动动力输入轴、定速PTO控制轮系,定速PTO控制轮系和拖拉机的第二配套农机具驱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速PTO控制轮系包括PTO定速输出主轴 9和设置在PTO定速输出主轴上的第一定速双联齿轮、第二定速双联齿轮和用于改变第一定速双联齿轮、第二定速双联齿轮位置的定速拨叉器;
主输入轴上并列设有用于和第一定速双联齿轮或第二定速双联齿轮啮合的第一主输出齿轮和第二主输出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行走速度控制轮系还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在主变速箱内的行走控制输入轴和行走控制输出轴,行走控制输入轴上设有行走速度从动轮、第一行走控制齿轮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行走速度从动轮和行走速度驱动轮啮合,第一行走控制齿轮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与行走控制输入轴活动连接并可沿行走控制输入轴往复移动;
行走控制输出轴的第一端设有第三行走控制齿轮和第四行走控制齿轮,第三行走控制齿轮、第四行走控制齿轮分别用于和第一行走控制齿轮、第二行走控制齿轮啮合,行走控制输出轴的第二端设有同时和前驱行走系统的前驱输出轴、后驱行走系统的后驱输出轴驱动连接的行走控制输出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行走控制输入轴上还设有第五行走控制齿轮,行走控制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和第五行走控制齿轮啮合并可沿行走控制输出轴移动的第六行走控制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随速PTO驱动轮组件包括均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并可沿动力输出轴往复移动的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第二随速PTO 驱动齿轮和第一花键,第一花键设置在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第二随速 PTO驱动齿轮之间的并与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连接;第一行走控制齿轮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之间设有和第一行走控制齿轮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连接并可沿行走控制输入轴往复移动的第二花键,变速系统还包括同时驱动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的行走随速拨叉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行走随速拨叉器包括可往复移动的连接杆、第一支架、第一花键套和第二花键套,第一支架和连接杆连接,第一花键套和第二花键套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并分别和第一花键、第二花键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随速PTO控制轮系包括随速PTO传动轴、随速PTO传动齿轮、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以及随速调速器,随速PTO传动齿轮设置在随速PTO传动轴上并和第二随速PTO双联齿轮啮合,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设置在随速PTO传动轴上并和随速调速器驱动连接,随速调速器和安装有第一配套农机具的PTO随速输出主轴驱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随速 PTO传动轴上且尺寸大小不一的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随速调速器中包括多个用于和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一一对应啮合的随速变速齿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拖拉机,该拖拉机包括上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无级变速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平行间隔地设置行走速度驱动轮和随速PTO驱动轮组件,使得行走速度驱动轮和随速PTO驱动轮组件同时将动力分别传递给行走速度控制轮系和随速PTO控制轮系,行走速度控制轮系再通过上述动力驱动前驱行走系统、后驱行走系统并控制拖拉机的行走速度变化,随速PTO控制轮系则通过上述动力驱动第一配套农机具运行并控制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使得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和拖拉机行走速度能被同时控制,且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能随着拖拉机行走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得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状况和拖拉机的行走状况更加适配,有利于提升拖拉机的功能协调性和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速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行走随速拨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随速调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随速调速器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变速箱 2 无级变速装置
201 动力输入轴 202 动力输出轴
2021 行走速度驱动轮 2022 随速PTO驱动轮组件
2023 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 2024 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
2025 第一花键 203 无级变速装置从动轮
3 主输入轴 301 无级变速装置驱动轮
302 第一主输出齿轮 303 第二主输出齿轮
4 行走速度控制轮系 401 行走速度从动轮
402 第一行走控制齿轮 403 第二行走控制齿轮
404 第三行走控制齿轮 405 第四行走控制齿轮
406 行走控制输出齿轮 407 第五行走控制齿轮
408 第六行走控制齿轮 409 行走拨叉器
4010 第二花键 5 前驱输出轴
501 前驱传动轮 6 后驱输出轴
601 后驱传动轮 7 随速PTO控制轮系
701 随速PTO传动轴 702 随速PTO传动齿轮
703 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 7031 第一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
7032 第二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 7033 第三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
7034 第四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 7035 第五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
7036 第六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 704 随速调速器
7041 第一变速齿轮 7042 第二变速齿轮
7043 第三变速齿轮 7044 第四变速齿轮
7045 第五变速齿轮 7046 第六变速齿轮
7047 随速调速主轴 7048 变速滚珠
7049 随速调速器操纵杆 70410 第二支架
705 PTO随速输出驱动轮 8 PTO随速输出主轴
801 PTO随速输出从动轮 9 PTO定速输出主轴
10 定速PTO控制轮系 1001 第一定速双联齿轮
1002 第二定速双联齿轮 1003 定速拨叉器
11 行走控制输入轴 12 行走控制输出轴
13 行走随速拨叉器 1301 连接杆
1302 第一支架 1303 第二花键套
1304 第一花键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如图1所示,该变速系统包括主变速箱1、无级变速装置2、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和随速PTO控制轮系7,其中,无级变速装置2用于进行无级变速,该无级变速装置2设置在主变速箱1的一侧并包括驱动连接的动力输入轴201 和动力输出轴202,动力输入轴201和动力源连接,动力输出轴202上平行间隔设有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和随速PTO驱动轮组件2022,动力源提供初始动力并通过动力输入轴201传递给无级变速装置2,无级变速装置2能对输入的速比进行无级变化,并通过动力输出轴202将变化后的速比传递给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和随速PTO驱动轮组件2022;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设置在主变速箱1内并由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驱动,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的传动末端同时和拖拉机的前驱行走系统、后驱行走系统驱动连接,该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不仅实现了动力的传递还能对前驱行走系统、后驱行走系统的速度进行控制,即能够对拖拉机的行走速度进行控制;随速PTO控制轮系7 设置在主变速箱1内并由随速PTO驱动轮组件2022驱动,随速PTO控制轮系7的传动末端和拖拉机的第一配套农机具(如插秧机、施肥机或喷药机等) 驱动连接,实现了拖拉机的多动力输出,有利于实现一机多用,从而改变拖拉机功能单一的工作现状;此外,该随速PTO控制轮系7不仅实现了动力的传递还能对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进行控制,使得第一配套农机具运行状况更符合拖拉机的实际工作情状。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通过在无级变速装置2的动力输出轴202上平行间隔地设置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和随速PTO驱动轮组件2022,使得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和随速PTO驱动轮组件2022同时将动力分别传递给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和随速PTO控制轮系7,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再通过上述动力驱动前驱行走系统、后驱行走系统并控制拖拉机的行走速度变化,随速PTO控制轮系7则通过上述动力驱动第一配套农机具运行并控制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使得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和拖拉机行走速度能被同时控制,且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能随着拖拉机行走速度的变化而呈比例变化,进而使得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状况和拖拉机的行走状况更加适配,有利于提升拖拉机的功能协调性和作业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无级变速装置2为HST无级变速箱,该HST无级变速箱能自动适应负荷和行驶阻力的变化,实现无级变速,有利于提高拖拉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工作效率;以液体为传力介质,大大减轻传动系动载,易防止拖拉机的发动机超载和熄火,可提高有关零部件的寿命;能吸收和衰减振动,减少冲击和噪声,提高拖拉机操作人员乘坐舒适性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变速系统还包括主输入轴3和定速PTO 控制轮系10,主输入轴3的一端和动力源驱动连接,主输入轴3的另一端伸入主变速箱1中并同时驱动动力输入轴201和定速PTO控制轮系10,定速 PTO控制轮系10和拖拉机的第二配套农机具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源为发动机,伸入主变速箱1的主输入轴3上设有无级变速装置驱动轮 301,动力输入轴201的一端设有用于和无级变速装置驱动轮301啮合的无级变速装置从动轮203,使得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能通过主输入轴3、无级变速装置驱动轮301、无级变速装置从动轮203和动力输入轴201传送到无级变速装置2中,以便为无级变速装置2的运行提供驱动力;此外,主输入轴 3还能同时驱动定速PTO控制轮系10,定速PTO控制轮系10再驱动拖拉机的第二配套农机具(如旋耕机),进一步增强了拖拉机的功能性,且该第二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稳定,即第二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不会随着拖拉机行走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变速系统还包括PTO定速输出主轴9,PTO定速输出主轴9的一端和第二配套农机具驱动连接,PTO定速输出主轴 9的另一端伸入主变速箱1内并设置有定速PTO控制轮系10,即定速PTO 控制轮系10设置在PTO定速输出主轴9伸入主变速箱1的一端并由主输入轴3驱动,使得来自动力源(即发动机)的动力能通过主动力轴传递给定速 PTO控制轮系10,再通过PTO定速输出主轴9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配套农机具,以驱动第二配套农机具运行,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配套农机具可根据实际农作任务进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定速PTO控制轮系10包括设置在PTO 定速输出主轴9上的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以及位于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之间的定速拨叉器 1003;主输入轴3上设有用于和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或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啮合的第一主输出齿轮302和第二主输出齿轮303。具体地,第一主输出齿轮302和第二主输出齿轮303为尺寸不同的宽齿轮且在主输入轴3上平行间隔设置,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和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也在PTO 定速输出主轴9上间隔设置;定速拨叉器100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和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之间的PTO定速输出主轴9上,另一端伸出主变速箱1并设有第一手柄,拖拉机的操作人员通过拨动定速拨叉器 1003的第一手柄可使得PTO定速输出主轴9前后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和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的位置发生前后移动。
当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和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时,与第一主输出齿轮302和第二主输出齿轮303相啮合的齿轮也不一样,进而导致PTO定速输出主轴9的输出转速不一样。在本实施例中,定速拨叉器1003包括第一挡位、第二挡位和第三挡位,拖拉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拨动定速拨叉器1003的第一手柄以改变定速拨叉器1003所处的位置,具体地,当定速拨叉器1003处于第一挡位时,第一主输出齿轮302、第二主输出齿轮303和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中的两个齿轮啮合,此时PTO定速输出主轴9为高转速输出(如720r/min),第二配套农机具处于高速运行挡;当定速拨叉器1003处于第二挡位时,第一主输出齿轮302、第二主输出齿轮 303和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中的两个齿轮啮合,此时PTO定速输出主轴 9为低转速输出(如560r/min),第二配套农机具处于低速运行挡;当定速拨叉器1003处于第三挡位时,第一主输出齿轮302、第二主输出齿轮303 和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同时错开,此时PTO定速输出主轴9不转动(空挡,即0r/min),第二配套农机具处于停止状态。本实施例中的定速PTO控制轮系10使得设置在PTO定速输出主轴9上的第二配套农机具能根据实际农务需求改变运行速度,增强了第二配套农机具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还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在主变速箱1内的行走控制输入轴11和行走控制输出轴12,行走控制输入轴11上设有行走速度从动轮401、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行走速度从动轮401和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啮合,本实施例中的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为宽齿轮,使得来自无级变速装置2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202和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传递给行走速度从动轮401,进而驱动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运转;行走控制输出轴12的第一端设有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和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分别用于和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啮合,行走控制输入轴11在行走速度从动轮401的带动下转动,位于行走控制输入轴11上的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也随之发生转动,又由于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分别能够和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进行啮合,因此当第一行走控制齿轮 402或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转动时,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或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也随之转动,并带动行走控制输出轴12转动;行走控制输出轴 12的第二端设有同时和前驱行走系统的前驱输出轴5、后驱行走系统的后驱输出轴6驱动连接的行走控制输出齿轮406,具体地,行走控制输出齿轮406 为锥齿轮,前驱输出轴5一端和拖拉机的前驱装置连接,另一端伸入主变速箱1中并设置有用于和行走控制输出齿轮406啮合的前驱传动轮501;后驱输出轴6一端和拖拉机的后驱装置连接,另一端伸入主变速箱1中并设置有用于和行走控制输出齿轮406啮合的后驱传动轮601,即前驱传动轮501和后驱传动轮601分别从行走控制输出齿轮406的两侧同时与其啮合,为拖拉机的前驱行走系统和后驱行走系统同时提供运行的动力,且前驱输出轴5和后驱输出轴6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便实现拖拉机的四轮驱动。
本实施例中行走控制输入轴11和行走控制输出轴12之间采用不同的传动齿轮时传递动力时,前驱输出轴5和后驱输出轴6转动的转速不同,拖拉机的行走速度也不相同。具体地,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可同时沿行走控制输入轴11往复移动,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在行走控制输入轴11上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当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处于第一位置时,仅有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啮合,此时行走控制输入轴11和行走控制输出轴12之间通过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传递动力,前驱输出轴5和后驱输出轴6转动的转速为第一转速,拖拉机的行走速度为第一行走速度;当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处于第二位置时,仅有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和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啮合,此时行走控制输入轴11和行走控制输出轴12之间仅通过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和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传递动力,前驱输出轴5和后驱输出轴6转动的转速为第二转速,拖拉机的行走速度为第二行走速度;当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错开,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和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也错开,此时行走控制输入轴11和行走控制输出轴12之间无法通过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和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来传递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行走控制输入轴11上还设有第五行走控制齿轮407,行走控制输出轴12上设有用于和第五行走控制齿轮407啮合并可沿行走控制输出轴12往复移动的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具体地,变速系统还包括行走拨叉器409,该行走拨叉器409的一端设有第二手柄,该行走拨叉器409的另一端伸入主变速箱1中并和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连接,拖拉机的操作人员通过拨动该第二手柄以改变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在行走控制输出轴12上的位置。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在行走控制输出轴12上的位置包括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当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在行走控制输出轴12 上处于第四位置时,仅有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和行走控制输入轴11上的第五行走控制齿轮407啮合,此时行走控制输入轴11和行走控制输出轴12 之间仅通过第五行走控制齿轮407和行走控制输出齿轮406传递动力,前驱输出轴5和后驱输出轴6转动的转速为第三转速,拖拉机的行走速度为第三行走速度;当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在行走控制输出轴12上处于第五位置时,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和行走控制输入轴11上的第五行走控制齿轮407 错开,此时行走控制输入轴11和行走控制输出轴12之间无法通过第五行走控制齿轮407和行走控制输出齿轮406传递动力;进一步地,当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处于第三位置,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 处于第五位置,此时行走控制输入轴11和行走控制输出轴12之间无法传递动力,前驱输出轴5和后驱输出轴6转动的转速为零,拖拉机的行走速度为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随速PTO驱动轮组件2022包括均设置在动力输出轴202上并可沿动力输出轴202往复移动的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 2023、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和第一花键2025,第一花键2025设置在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之间的并与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连接;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之间设有和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 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连接并可沿行走控制输入轴11往复移动的第二花键4010,变速系统还包括同时驱动第一花键2025和第二花键4010的行走随速拨叉器13。具体地,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和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均可与动力输出轴202形成啮合的配合方式,第一花键2025在动力输出轴202上的位置包括第六位置、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当第一花键 2025在动力输出轴202上处于第六位置时,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和动力输出轴202紧紧啮合在一起,而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和动力输出轴202之间没有啮合(即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只能随着动力输出轴202空转,而不传递动力),此时动力输出轴202仅通过第一随速PTO 驱动齿轮2023向随速PTO控制轮系7传递动力,以最终驱动第一配套农机具运行;当第一花键2025在动力输出轴202上处于第七位置时,第一随速 PTO驱动齿轮2023和动力输出轴202之间没有啮合(即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只能随着动力输出轴202空转,而不传递动力),而第二随速PTO 驱动齿轮2024和动力输出轴202紧紧啮合在一起,此时动力输出轴202仅通过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向随速PTO控制轮系7传递动力,以最终驱动第一配套农机具运行;当第一花键2025在动力输出轴202上处于第八位置时,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和动力输出轴202之间没有啮合,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和动力输出轴202之间也没有啮合,此时动力输出轴202无法向随速PTO控制轮系7传递动力,第一配套农机具不运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行走随速拨叉器13的一端设有第三手柄,行走随速拨叉器13的另一端伸入主变速箱1中并形成有和第一花键2025配合并可沿第一花键2025轴向移动的第一花键套1304,以及和第二花键4010 配合可沿第二花键4010轴向移动的第二花键套1303,拨动行走随速拨叉器 13的第三手柄可带动第一花键套1304、第二花键套1303同时分别沿第一花键2025、第二花键4010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 的位置发生改变。行走随速拨叉器13移动时包括第四挡位、第五挡位和第六挡位,当行走随速拨叉器13移动到第四挡位时,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 2023和动力输出轴202啮合并将动力传递给随速PTO控制轮系7,同时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啮合并向前驱行走系统和后驱行走系统传递动力;当行走随速拨叉器13移动到第五挡位时,第二随速PTO 驱动齿轮2024和动力输出轴202啮合并将动力传递给随速PTO控制轮系7,同时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和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啮合并向前驱行走系统和后驱行走系统传递动力;当行走随速拨叉器13移动到第六挡位时,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均不与动力输出轴 202啮合,同时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不与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啮合,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不与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啮合。行走随速拨叉器13 移动到不同的挡位时,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和拖拉机的行走速度都发生改变,且两者的改变呈比例关系,进一步提升了不同农机具的运行速度和拖拉机行走速度之间的适配性;此外,行走随速拨叉器13对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和随速PTO控制轮系7起到联动控制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行走随速拨叉器13包括还连接杆1301 和第一支架1302,其中,连接杆1301的一端设有第三手柄并可往复移动,第一支架1302固定在连接杆上,第一花键套1304和第二花键套1303均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支架1302上,以便进行安装、拆卸或更换。当第一花键套1304和第一花键2025配合,第二花键套1303和第二花键4010配合后,拨动第三手柄可改变行走随速拨叉器13的挡位,进而带动第一花键套1304、第二花键套1303的移动和位置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随速PTO控制轮系7包括随速PTO传动轴 701、随速PTO传动齿轮702、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以及随速调速器 704,随速PTO传动齿轮702设置在随速PTO传动轴701上并和第二随速 PTO驱动齿轮2024啮合,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设置在随速PTO传动轴701上并和随速调速器704驱动连接,随速调速器704和安装有第一配套农机具的PTO随速输出主轴8驱动连接。具体地,当随速PTO传动齿轮702 和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啮合时,动力输出轴202依次通过第二随速 PTO驱动齿轮2024、随速PTO传动齿轮702将动力传递给随速PTO传动轴 701(此时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在动力输出轴202上空转),随速 PTO传动轴701再带动设置在其上的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转动,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再驱动随速调速器704运行以进一步调节输出的速度比值;当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和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直接啮合时,动力输出轴202依次通过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将动力传递给随速调速器704以进一步调节输出的速度比值 (此时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在动力输出轴202上空转)。随速调速器704在进一步调节输出的速度比值后,将其通过随速PTO传动轴701传递给第一配套农机具,以驱动第一配套农机具运行,且第一配套农机具的运行速度和拖拉机的行走速度呈比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包括多个设置在随速PTO传动轴701上且尺寸大小不一的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随速调速器704中包括多个用于和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一一对应啮合的随速变速齿轮。具体地,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包括第一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1、第二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2、第三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3、第四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4(图1中未示出)、第五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5(图 1中未示出)和第六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6(图1中未示出);如图3-4 所示,随速调速器704包括随速调速主轴7047(图1中未示出)和设置在随速调速主轴7047上的第一变速齿轮7041、第二变速齿轮7042、第三变速齿轮7043、第四变速齿轮7044、第五变速齿轮7045和第六变速齿轮7046,其中第一变速齿轮7041和第一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1的一侧啮合,第一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1的另一侧和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啮合;第二变速齿轮7042和第二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2啮合,第三变速齿轮7043 和第三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3啮合,第四变速齿轮7044和第四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4啮合,第五变速齿轮7045和第五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5 啮合,第六变速齿轮7046和第六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6啮合。当随速 PTO传动齿轮702和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啮合并带动随速PTO传动轴701转动时,随速PTO传动轴701上仅有一个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随着随速PTO传动轴701转动并带动与之啮合的变速齿轮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递;当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和第一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1 啮合并带动随速PTO传动轴701转动时,随速PTO传动轴701上第一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7031带动第一变速齿轮7041转动,或者还带动随速PTO 传动轴701上其余随速调速器驱动齿中的一个及其对应的变速齿轮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本实施例中的随速调速器704还包括随速调速器操纵杆7049、第二支架 70410和变速滚珠7048,随速调速主轴7047为空心结构,随速调速主轴7047 的外壁均匀开有多排圆孔,每排周向均匀分布3个小孔,每个小孔内放入变速滚珠7048;随速调速器操纵杆7049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通过突出的沟槽与变速滚珠7048啮合,拨动随速调速器操纵杆7049在随速调速主轴7047的内部往复移动以控制变速滚珠7048与不同的变速齿轮啮合,进而实现某一个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和与其对应的变速齿轮啮合,以获取随速调速器704 不同的速度输出,进而使得PTO随速输出主轴8上第一配套农机进一步实现不同运行速度的调节;第二支架70410套设在随速调速主轴7047的外侧并形成有PTO随速输出驱动轮705,该PTO随速输出驱动轮705为锥齿轮, PTO随速输出主轴8上设置和PTO随速输出驱动轮705啮合的PTO随速输出从动轮801,PTO随速输出从动轮801也为锥齿轮,以便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转速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拖拉机,该拖拉机包括上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系统包括:
主变速箱(1);
无级变速装置(2),设置在所述主变速箱(1)的一侧并包括动力输出轴(202),所述动力输出轴(202)上设有由所述无级变速装置(2)同步驱动的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和随速PTO驱动轮组件(2022);
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设置在所述主变速箱(1)内并由所述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驱动,所述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的传动末端同时和拖拉机的前驱行走系统、后驱行走系统驱动连接;和
随速PTO控制轮系(7),设置在所述主变速箱(1)内并由所述随速PTO驱动轮组件(2022)驱动,所述随速PTO控制轮系(7)的传动末端和所述拖拉机的第一配套农机具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系统还包括主输入轴(3)和定速PTO控制轮系(10),所述主输入轴(3)的一端和动力源驱动连接,所述主输入轴(3)的另一端伸入所述主变速箱(1)中并同时驱动所述无级变速装置(2)的动力输入轴(201)、所述定速PTO控制轮系(10),所述定速PTO控制轮系(10)和所述拖拉机的第二配套农机具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速PTO控制轮系(10)包括PTO定速输出主轴(9)和设置在所述PTO定速输出主轴(9)上的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和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所述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位置的定速拨叉器(1003);
所述主输入轴(3)上并列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一定速双联齿轮(1001)或所述第二定速双联齿轮(1002)啮合的第一主输出齿轮(302)和第二主输出齿轮(3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速度控制轮系(4)还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主变速箱(1)内的行走控制输入轴(11)和行走控制输出轴(12),所述行走控制输入轴(11)上设有行走速度从动轮(401)、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所述行走速度从动轮(401)和所述行走速度驱动轮(2021)啮合,所述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所述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与所述行走控制输入轴(11)活动连接并可沿所述行走控制输入轴(11)往复移动;
所述行走控制输出轴(12)的第一端设有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和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所述第三行走控制齿轮(404)、所述第四行走控制齿轮(405)分别用于和所述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所述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啮合,所述行走控制输出轴(12)的第二端设有同时和所述前驱行走系统的前驱输出轴(5)、所述后驱行走系统的后驱输出轴(6)驱动连接的行走控制输出齿轮(4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控制输入轴(11)上还设有第五行走控制齿轮(407),所述行走控制输出轴(12)上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五行走控制齿轮(407)啮合并可沿所述行走控制输出轴(12)移动的第六行走控制齿轮(40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速PTO驱动轮组件(2022)包括均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202)上并可沿所述动力输出轴(202)往复移动的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和第一花键(2025),所述第一花键(2025)设置在所述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所述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之间的并与所述第一随速PTO驱动齿轮(2023)、所述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连接;所述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所述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之间设有和所述第一行走控制齿轮(402)和所述第二行走控制齿轮(403)连接并可沿所述行走控制输入轴(11)往复移动的第二花键(4010),所述变速系统还包括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花键(2025)和所述第二花键(4010)的行走随速拨叉器(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随速拨叉器(13)包括可往复移动的连接杆(1301)、第一支架(1302)、第一花键套(1304)和第二花键套(1303),所述第一支架(1302)和所述连接杆(1301)连接,所述第一花键套(1304)和所述第二花键套(130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302)上并分别和所述第一花键(2025)、所述第二花键(4010)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速PTO控制轮系(7)包括随速PTO传动轴(701)、随速PTO传动齿轮(702)、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以及随速调速器(704),所述随速PTO传动齿轮(702)设置在所述随速PTO传动轴(701)上并和所述第二随速PTO驱动齿轮(2024)啮合,所述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设置在所述随速PTO传动轴(701)上并和所述随速调速器(704)驱动连接,所述随速调速器(704)和安装有所述第一配套农机具的PTO随速输出主轴(8)驱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速调速器驱动轮组件(703)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随速PTO传动轴(701)上且尺寸大小不一的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所述随速调速器(704)中包括多个用于和所述随速调速器驱动齿轮一一对应啮合的随速变速齿轮。
10.一种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
CN202121215216.1U 2021-06-01 2021-06-01 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Active CN216009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5216.1U CN216009403U (zh) 2021-06-01 2021-06-01 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5216.1U CN216009403U (zh) 2021-06-01 2021-06-01 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9403U true CN216009403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8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5216.1U Active CN216009403U (zh) 2021-06-01 2021-06-01 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9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58662A (en) Transmission and PTO system for tractors and utility cycles
CN107165990A (zh) 用于拖拉机的具有动力高低挡及动力换向的变速箱总成
CN216009403U (zh) 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RU2412831C1 (ru)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ая трансмисс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6401848B1 (en) Three-speed power take-off assembly
CN107781364A (zh) 微耕机变速箱动力传动机构
CN115435051A (zh) 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系统和拖拉机
CN111271430A (zh) 一种机械液压耦合传动无级变速箱及传动系统及拖拉机
CN207145545U (zh) 用于拖拉机的具有动力高低挡及动力换向的变速箱总成
CN203261681U (zh) 深松耕整地机的动力输出装置
CN212344383U (zh) 一种多功能农用耕作机
CN105599814A (zh) 一种拖拉机
CN219927461U (zh) 一种四驱变速结构和一种后驱传动结构
CN105351458A (zh) 微耕机变速机构
CN105340404B (zh) 微耕机两挡倒挡换挡结构
CN105351457B (zh) 微耕机高低速倒挡换挡机构
CN104943745A (zh) 履带自走式农用机械液控差速转向系统
CN214465876U (zh) 履带拖拉机一体式pto双动力转换箱
US11660959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gricultural vehicle and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for an agricultural vehicle
CN216659572U (zh) 一种拖拉机动力传动系统
US20230339313A1 (en)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gricultural Vehicle
CN218935190U (zh) 一种改进版田园管理机变速箱
CN211082775U (zh) 一种基于拖拉机的后输出变速装置
CN212536576U (zh) 一种用于微耕机上的变速箱
CN216867430U (zh) 四驱微耕机皮带传动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