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7170U - 一种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坐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7170U
CN216007170U CN202122606930.XU CN202122606930U CN216007170U CN 216007170 U CN216007170 U CN 216007170U CN 202122606930 U CN202122606930 U CN 202122606930U CN 216007170 U CN216007170 U CN 216007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oilet bowl
inlet
outle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69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谌平涛
江邦
何永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069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7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7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7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水箱、电解循环机构以及微气泡生成机构,该电解循环机构包括第一水泵和电解水装置,该第一水泵用于将水箱内的自来水输送至电解水装置,该电解水装置将自来水电解成杀菌水并重新输送回水箱内;该微气泡生成机构包括第二水泵、微气泡发生装置以及气泵,该第二水泵用于将水箱内的杀菌水输送至微气泡发生装置,该气泵用于将外界空气输送至微气泡发生装置,该微气泡发生装置用于将杀菌水变成带有微气泡的杀菌水并用于冲洗坐便器主体。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通过设置电解水装置和微气泡发生装置,可将水箱内的自来水变成带有微气泡的杀菌水,并将该微气泡杀菌水用于冲洗,可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气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坐便器一般包括坐便器主体及水箱两部分,其水箱上安装有水泵以使得出水时水流带有一定的压力与速度,从而将附着于坐便器表面上的排泄物冲入下水管道中。但当排泄物粘度较大时,采用该冲洗方式难以将其冲洗干净,进而造成细菌滋生。另外,采用自来水进行冲洗的效果较差,无法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便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水箱、电解循环机构以及微气泡生成机构,其中:
所述电解循环机构包括第一水泵以及电解水装置,所述水箱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电解水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电解水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相连通;
所述微气泡生成机构包括第二水泵、微气泡发生装置以及气泵,所述水箱的另一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气泵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坐便器主体的内侧壁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通过设置电解水装置,可对水箱内的自来水进行电解,使其产生含有活性氧与次氯酸的杀菌水;通过设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可将水箱内的杀菌水变成微气泡杀菌水。由此,将该微气泡杀菌水用于冲洗可达到以下效果:首先,由于细微气泡的直径较小,故能够更加容易地渗入到物质内部吸附其脏污并浮出,起到清除脏污的作用;其次,细微气泡与坐便器的内侧表面发生撞击后产生的破裂力及破裂时产生的超声波可有效去除坐便器的污垢;最后,该杀菌水可起到抗菌、消毒和除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水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的至少一组正负电极片,所述正负电极片连接有电源;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外壳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包括壳体以及盖合在所述壳体上的盖板,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盖板两侧。
由此,将出水口设置在盖板上可方便气体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正负电极片为薄片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由此,将正负电极片设置呈薄片状或网状结构,可以更好的实现对水的电解,从而快速释放电解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外壳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阀芯组件,其中:
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相互套设的外阀芯和内阀芯,所述外阀芯包括进口、出口以及连通所述进口与出口的通道,所述进口与出口相对设置,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通道以直径逐渐增大的趋势自所述进口向所述出口延伸;
所述内阀芯包括环形基座和锥体,所述锥体自所述环形基座朝所述进口方向延伸;所述锥体伸入所述通道,且所述锥体的外侧壁与所述通道的内侧壁围合形成流道,所述环形基座上设有连通所述出口以及第二开口的若干第一通孔。
由此,该外阀芯内的通道与内阀芯的锥体形成流道,且该通道以直径逐渐增大的趋势自进口朝出口延伸,从而使得从进口流入的气液混合水中的气体在较小的压力下即可释放出来并形成颗粒均匀、尺寸小且数量多的微气泡,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微气泡。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以宽度逐渐增大的趋势自所述进口向所述环形基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基座包括环形中空框以及若干分隔件,若干所述分隔件沿所述环形中空框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环形中空框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锥体延伸并与所述锥体连接;所述环形中空框、锥体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阀芯组件之间的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中空框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第二开口处的出水板,所述出水板上设有若干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出水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环形基座与出水板之间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出水孔的第二通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便器,通过设置电解水装置,可对水箱内的自来水进行电解,使其产生含有活性氧与次氯酸的杀菌水;通过设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可将水箱内的杀菌水变成微气泡杀菌水。由此,将该微气泡杀菌水用于冲洗可达到以下效果:首先,由于细微气泡的直径较小,故其能够更加容易地渗入到物质内部吸附其脏污并浮出,起到清除脏污的作用;其次,细微气泡与坐便器的内侧表面发生撞击后产生的破裂力及破裂时产生的超声波可有效去除坐便器的污垢;最后,该杀菌水可起到抗菌、消毒和除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坐便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箱与电解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解水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气泡发生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微气泡发生装置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微气泡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坐便器主体;2、水箱;3、电解循环机构;31、第一水泵;32、电解水装置;321、外壳体;3211、壳体;3212、盖板;32121、进水口;32122、出水口;322、正负电极片;3221、负电极片;3222、正电极片;323、密封胶圈;4、微气泡生成机构;41、气泵;42、单向阀;43、微气泡发生装置;431、外壳;4311、第一开口;43111、螺纹连接部;4312、第二开口;432、外阀芯;4321、进口;4322、出口;4323、通道;433、内阀芯;4331、环形基座;43311、环形中空框;43312、分隔件;43313、第一通孔;43314、安装槽;4332、锥体;43321、定位凸起;434、环形密封圈;435、出水板;4351、出水孔;436、过滤板;4361、第二通孔;44、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1以及设置在坐便器主体1内的水箱2、电解循环机构3以及微气泡生成机构4。该电解循环机构3包括第一水泵31以及电解水装置32,该水箱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31的进水端连通,该第一水泵3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电解水装置32的进水端连通,该电解水装置3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水箱2的进水端相连通。
由此,当水箱2内的自来水通过第一水泵31进入到电解水装置32后,可将自来水电解成含有活性氧与次氯酸的杀菌水,使其具有杀菌消毒和除臭的功能。
参阅图1-3,该电解水装置32包括外壳体321以及安装在外壳体321内的至少一组正负电极片322,该正负电极片322连接有电源(图中未示出)。具体的,该外壳体321包括壳体3211以及盖合在壳体3211上的盖板3212,该盖板3212上设有进水口32121和出水口32122,该第一水泵3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进水口32121相连通,该出水口32122通过管道与水箱2的进水端相连通。
由此,将电解水装置32的出水口32122设置在盖板3212上可方便气体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盖板3212与壳体3211之间还设有密封胶圈323,以保证其密封性。
另外,该正负电极片32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负电极片3221以及设置在两负电极片3221之间的一个正电极片3222。当电解自来水时,可在负电极片3221处产生碱性离子,以对水中的金属氧化物进行氧化分解;同时可在正电极片3222处生成酸性离子,使其具有抗菌消毒作用、除臭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该正负电极片322之间的间隙均为5mm;工作时电极片的电流密度应≤2000mA/㎡,通过电极片的水流速度≤0.35m/,;工作时间≥5min。另外,该正负电极片322为网状结构,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对水的电解,从而快速释放电解混合物。
参阅图1,该微气泡生成机构4包括第二水泵44、微气泡发生装置43、气泵41以及单向阀42。该水箱2的另一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44的进水端相连通,该第二水泵44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微气泡发生装置43的进水端连通;该气泵41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该气泵41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单向阀42连通,该单向阀42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微气泡发生装置43的进水端连通,该微气泡发生装置43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坐便器主体1的内侧壁相连通。
由此,通过设置微气泡发生装置43,可将水箱2内的杀菌水变成微气泡杀菌水。将该微气泡杀菌水用于冲洗可达到以下效果:首先,由于细微气泡的直径较小,故其能够更加容易地渗入到物质内部吸附其脏污并浮出,起到清除脏污的作用;其次,细微气泡与坐便器的内侧表面发生撞击后产生的破裂力及破裂时产生的超声波可有效去除坐便器的污垢;最后,该杀菌水可起到抗菌、消毒和除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参阅图4-8,该微气泡发生装置43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外壳431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纳腔内的阀芯组件。该外壳431上设有连通容纳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4311和第二开口4312;该阀芯组件包括相互套设的外阀芯432和内阀芯433,该外阀芯432包括进口4321、出口4322以及连通进口4321与出口4322的通道4323,该进口4321与出口4322相对设置且与第一开口4311相连通,该通道4323以直径逐渐增大的趋势自进口4321向出口4322延伸;该内阀芯433包括环形基座4331和锥体4332,该锥体4332自环形基座4331朝向进口4321方向延伸;该锥体4332伸入该通道4323,且该锥体4332的外侧壁与通道4323的内侧壁围合形成流道,该流道用于通过气液混合水,该环形基座4331上设有连通出口4322以及第二开口4312的第一通孔43313。
由此,该外阀芯432内的通道4323与内阀芯433的锥体4332形成流道,且该通道4323以直径逐渐增大的趋势自进口4321朝出口4322延伸,从而使得从进口4321流入的气液混合水中的气体在较小的压力下即可释放出来并形成颗粒均匀、尺寸小且数量多的微气泡,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微气泡。
另外,该流道以宽度逐渐增大的趋势自进口4321向环形基座4331延伸。具体而言,该通道4323具有第一直径,该锥体4332具有第二直径,从进口4321到出口4322,该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的差值逐渐增大,这样有利于气液混合水在流道流动过程中更加充分地释放压力,使得气液混合水在较小的压力下即可释放压力并形成均匀的微纳米气泡,从而获得含有微气泡的液体。
参阅图6,该环形基座4331包括环形中空框43311以及若干分隔件43312,若干分隔件43312沿环形中空框43311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一端与环形中空框43311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朝向锥体4332延伸并与锥体4332连接;该环形中空框43311、锥体4332以及相邻的两个分隔件43312围合形成第一通孔43313。该锥体4332的侧面上凸设有多个定位凸起43321,以用于将内阀芯433定位于流道中,方便安装。
另外,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与阀芯组件之间的环形密封圈434,该环形中空框43311的外侧壁形成有用于安装该环形密封圈434的安装槽43314,从而实现外壳431与阀芯组件之间的密封。
另外,还包括设置在外壳431第二开口4312处的出水板435,该出水板435上设有若干连通容纳腔的出水孔4351。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环形基座4331与出水板435之间的过滤板436,该过滤板436上设有若干分别连通第一通孔43313与出水孔4351的第二通孔4361。
由此,微气泡水从第一通孔43313流出后经过过滤板436的过滤后,可达到更好的整流效果,并最终通过出水孔4351排出.
另外,该外壳431的第一开口4311的外侧壁设有螺纹连接部43111,以便该微气泡发生装置43与水管等管体连接。当然,实现微气泡发生装置43与水管等管体相互连接不局限于螺纹连接,也可以为卡扣连接或焊接,此处不受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便器,通过设置电解水装置32,可对水箱2内的自来水进行电解,使其产生含有活性氧与次氯酸的杀菌水;通过设置微气泡发生装置43,可将水箱2内的杀菌水变成微气泡杀菌水。将该微气泡杀菌水用于冲洗可达到以下效果:首先,由于细微气泡的直径较小,故其能够更加容易地渗入到物质内部吸附其脏污并浮出,起到清除脏污的作用;其次,细微气泡与坐便器的内侧表面发生撞击后产生的破裂力及破裂时产生的超声波可有效去除坐便器的污垢;最后,该杀菌水可起到抗菌、消毒和除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坐便器主体、水箱、电解循环机构以及微气泡生成机构,其中:
所述电解循环机构包括第一水泵以及电解水装置,所述水箱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电解水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电解水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相连通;
所述微气泡生成机构包括第二水泵、微气泡发生装置以及气泵,所述水箱的另一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气泵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坐便器主体的内侧壁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水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的至少一组正负电极片,所述正负电极片连接有电源;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外壳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壳体以及盖合在所述壳体上的盖板,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盖板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电极片为薄片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外壳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阀芯组件,其中:
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相互套设的外阀芯和内阀芯,所述外阀芯包括进口、出口以及连通所述进口与出口的通道,所述进口与出口相对设置,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通道以直径逐渐增大的趋势自所述进口向所述出口延伸;
所述内阀芯包括环形基座和锥体,所述锥体自所述环形基座朝所述进口方向延伸;所述锥体伸入所述通道,且所述锥体的外侧壁与所述通道的内侧壁围合形成流道,所述环形基座上设有连通所述出口以及第二开口的若干第一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以宽度逐渐增大的趋势自所述进口向所述环形基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基座包括环形中空框以及若干分隔件,若干所述分隔件沿所述环形中空框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环形中空框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锥体延伸并与所述锥体连接;所述环形中空框、锥体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阀芯组件之间的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中空框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第二开口处的出水板,所述出水板上设有若干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出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环形基座与出水板之间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出水孔的第二通孔。
CN202122606930.XU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坐便器 Active CN216007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6930.XU CN216007170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坐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6930.XU CN216007170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坐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7170U true CN216007170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6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6930.XU Active CN216007170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坐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7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79709B1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전해수 분무장치
JP2010007281A (ja) 水洗トイレ用殺菌・洗浄装置
TW201716341A (zh) 臭氧水製造裝置
KR102172075B1 (ko) 튜브타입의 오·폐수 처리 전기 분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분뇨 마쇄 소독 장치
KR20080101623A (ko) 전기분해조의 자동 세척장치
CN216007164U (zh) 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清洗水路
CN216007170U (zh) 一种坐便器
CN108689456B (zh) 双触媒净化装置及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
KR20120065887A (ko) 초음파 가습기
WO2011065289A1 (ja) 給水タンク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解装置
CN216639662U (zh) 消毒液制造装置
CN214072813U (zh) 臭氧水杯
CN211733938U (zh) 电极板、电解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7105388U (zh) 电解水杀菌马桶
KR101330092B1 (ko) 오존 살균수 제조장치
JP7453646B2 (ja) 消臭装置
CN216007166U (zh) 一种坐便器
CN211734772U (zh) 衣物处理设备
JP2004188300A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マルチ電解水供給システム
CN215948389U (zh) 一种采用微气泡冲洗的坐便器
JP2005042533A (ja) ビデ用殺菌装置
JPH0431756B2 (zh)
CN213679959U (zh) 水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水槽
CN214329113U (zh) 水槽
CN210857391U (zh) 一种台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