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7015U -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7015U
CN216007015U CN202122533525.XU CN202122533525U CN216007015U CN 216007015 U CN216007015 U CN 216007015U CN 202122533525 U CN202122533525 U CN 202122533525U CN 216007015 U CN216007015 U CN 216007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soft soil
soil foundation
bed
moulding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35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志东
宋风云
尹谦
冯云
黎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ey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ey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ey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ey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225335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7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7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7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包括:垫砂层,铺设于开挖的软土回填区域;枕木,铺设于所述垫砂层;垫架,设置于所述枕木上;砖胎模,设置于所述垫架的一侧,且其下端设置有刃角,所述刃角可经所述枕木沉入所述垫砂层;模砼,通过混凝土浇筑于所述砖胎模内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考虑到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针对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的土质特点,砖胎模不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并且可作为围挡给施工人员提供施工条件;也无需使用钢板桩等挡土措施,可避免周边土体坍塌对施工的影响,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砖胎模广泛应用在基础梁和基础部位的一些砼构件中,比如,地下室外墙外防水或者模板不易拆除的部位。
但在软土地基工程中,由于粉砂质土具有明显的触变性,施工时土体受到扰动,结构被破坏,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土质变软,液化流动,甚至产生流砂现象基坑周边土方极易坍塌,施工无法正常进行,基坑难以挖到设计深度。
此外,传统砖胎模不宜用于基础梁和承台高度超过500mm以上,因为基础梁及承台的高度较高时,胎膜砌筑完成后回填土的深度也较深,这样回填夯实时容易使砖胎模损坏变形,再者浇筑砼时振捣时,由于砼向下的流动性和振动棒的振动力也容易使砖胎模向外扩张变形损害,这样会加大砼的损耗量,同时也使砼构件看起来不规整。并且,目前的软土地基的砖胎模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施工效率低下,工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成本、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节约工期、安全实用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包括:
垫砂层,铺设于开挖的软土回填区域;
枕木,铺设于所述垫砂层;
垫架,设置于所述枕木上;
砖胎模,设置于所述垫架的一侧,且其下端设置有刃角,所述刃角可经所述枕木沉入所述垫砂层;
模砼,通过混凝土浇筑于所述砖胎模内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考虑到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针对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的土质特点,砖胎模不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并且可作为围挡给施工人员提供施工条件;也无需使用钢板桩等挡土措施,可避免周边土体坍塌对施工的影响,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枕木间的间隙用砂填实,枕心中心与所述刃角中心线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枕木的规格为16cm*22cm*250cm;
所述垫架的间距为0.45m。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砖胎模的厚度为250mm,其下端0.3m处设置所述刃角。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砖胎模的模板内侧设置有拉钩,所述拉钩之间连接有受力筋。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砖胎模的模板为15mm厚木模板;
所述拉钩的规格为A6@600;
所述受力筋为双层双向布置,其规格为C12@200。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砖胎模的模板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主龙骨,多个所述主龙骨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
每个所述主龙骨处设置有一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将位于所述砖胎模的模板两侧的主龙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龙骨之间的间距为450mm,所述主龙骨为Φ48*3钢管;
所述对拉螺杆的规格为M14@450×450。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砖胎模的模板的外侧还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次龙骨;
所述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枋,间距为150mm。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还包括斜撑,所述斜撑倾斜设置于所述次龙骨与所述垫砂层之间;
所述斜撑为规格为Φ48*3.0的钢管,其两端沿水平的间距为2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考虑到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针对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的土质特点,砖胎模不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并且可作为围挡给施工人员提供施工条件;也无需使用钢板桩等挡土措施,可避免周边土体坍塌对施工的影响,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具有节约成本、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节约工期、安全实用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模砼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拉钩及受力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请参阅图1-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模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模砼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包括:
垫砂层1,铺设于开挖的软土回填区域;
枕木2,铺设于所述垫砂层1;
垫架3,设置于所述枕木2上;
砖胎模4,设置于所述垫架3的一侧,且其下端设置有刃角,所述刃角可经所述枕木2沉入所述垫砂层1;
模砼5,通过混凝土浇筑于所述砖胎模4内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考虑到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针对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的土质特点,砖胎模4不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并且可作为围挡给施工人员提供施工条件;也无需使用钢板桩等挡土措施,可避免周边土体坍塌对施工的影响,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具体地,所述枕木2间的间隙用砂填实,枕心中心与所述刃角中心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枕木2的规格为16cm*22cm*250cm。
所述垫架3的间距为0.45m。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砖胎模4的模板内净宽及高度与需要施工的基础构件平面尺寸一致。
进一步,所述砖胎模4的厚度为250mm,其下端0.3m处设置所述刃角。
请进一步参阅图4,图4是拉钩及受力筋的结构示意图。
优选地,所述砖胎模4的模板内侧设置有拉钩6,所述拉钩6之间连接有受力筋7。
可选地,所述砖胎模4的模板为15mm厚木模板。
所述拉钩6的规格为A6@600。A6@600表示,所述拉钩6的直径为6mm,并以600mm的间距布置。
所述受力筋7为双层双向布置,其规格为C12@200。C12@200表示,所述受力筋7的直径为7mm,并以200mm的间距布置。
进一步,所述砖胎模4的模板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主龙骨8,多个所述主龙骨8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
每个所述主龙骨8组设置有一对拉螺杆9,所述对拉螺杆9将位于所述砖胎模4的模板两侧的主龙骨8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龙骨8之间的间距为450mm,所述主龙骨8为Φ48*3钢管。
所述对拉螺杆9的规格为M14@450×450。M14@450×450表示,所述对拉螺杆9的直径为14mm,并以450mm的间距双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砖胎模4的模板的外侧还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次龙骨10。
所述次龙骨10为50mm×100mm木枋,间距为150mm。
进一步,所述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还包括斜撑11,所述斜撑11倾斜设置于所述次龙骨10与所述垫砂层1之间。
所述斜撑11为规格为Φ48*3.0的钢管,其两端沿水平的间距为2m。
另外,所述混凝土优选地采用C50混凝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未注明长度单位的,其单位均为mm。
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的具体施工流程为:
定位放线→挖刃脚土方→铺垫砂层1→铺枕木2和垫架3→扎砖胎模4钢筋→立模→浇筑砖胎模4内模砼5→拆砖胎模4。
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法为:
步骤101,将需要开挖的软土区域用粗砂进行回填形成垫砂层1,并在垫砂层1上进行放线。
具体地,将需要开挖的软土区域用粗砂进行回填,回填至水面以上,以保证工人在回填面上可进行施工。
步骤102,在垫砂层1上铺枕木2,对枕木2找平,并在枕木2上设置垫架3。
在回填完成的垫砂层1上进行放线,具体轴线范围以基础构件的轴线进行弹线。
在砂垫层上铺枕木2和垫架3,采用标准枕木216cm*22cm*250cm,垫架3间距为0.45m。枕木2应使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准仪找平,高差宜不超过10mm,在枕木2间用砂填实,枕心中心应与刃脚中心线重合。
步骤103,绑扎砖胎模4,并将砖胎模4固定于垫架3的一侧,使砖胎模4下端的刃角经枕木2沉入垫砂层1。
具体地,砖胎模4的受力筋7采用C12@200,双层双向布置。拉钩6采用A6@600。砖胎模4的模板采用15mm厚木模板。主龙骨8采用双钢管Φ48*3.0,间距450mm,横向布置,第一道主龙骨8离地面≤200mm。次龙骨10采用50mm×100mm木枋,间距为150mm,竖向布置。采用M14对拉螺杆9@450mm×450mm固定,在竖向上采用一道钢管Φ48*3.0的斜撑11,其两端沿水平方向的间距2m。
步骤104,在砖胎模4中浇筑混凝土,形成模砼5,拆模。
最后,浇筑C50混凝土,可保证混凝土提前达到一定的强度,达到强度后即可进行拆模。
需要说明的是,现场将采用挖机进行大承台的土方开挖,由于此范围内地质为流砂,待土方开挖过程中,如有地下水采用水泵及时抽排,砖胎模4随着土方的开挖进行下沉,现场采用人工用铁铲配合土方开挖,以保证均匀下沉,这样可以保证周边的土方不会坍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考虑到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针对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的土质特点,砖胎模不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并且可作为围挡给施工人员提供施工条件;也无需使用钢板桩等挡土措施,可避免周边土体坍塌对施工的影响,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具有节约成本、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节约工期、安全实用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垫砂层,铺设于开挖的软土回填区域;
枕木,铺设于所述垫砂层;
垫架,设置于所述枕木上;
砖胎模,设置于所述垫架的一侧,且其下端设置有刃角,所述刃角可经所述枕木沉入所述垫砂层;
模砼,通过混凝土浇筑于所述砖胎模内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木间的间隙用砂填实,枕心中心与所述刃角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木的规格为16cm*22cm*250cm;
所述垫架的间距为0.4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胎模的厚度为250mm,其下端0.3m处设置所述刃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胎模的模板内侧设置有拉钩,所述拉钩之间连接有受力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胎模的模板为15mm厚木模板;
所述拉钩的规格为A6@600;
所述受力筋为双层双向布置,其规格为C12@2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胎模的模板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主龙骨,多个所述主龙骨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
每个所述主龙骨处设置有一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将位于所述砖胎模的模板两侧的主龙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之间的间距为450mm,所述主龙骨为Φ48*3钢管;
所述对拉螺杆的规格为M14@450×4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胎模的模板的外侧还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次龙骨;
所述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枋,间距为1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还包括斜撑,所述斜撑倾斜设置于所述次龙骨与所述垫砂层之间;
所述斜撑为规格为Φ48*3.0的钢管,其两端沿水平的间距为2m。
CN202122533525.XU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Active CN216007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3525.XU CN216007015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3525.XU CN216007015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7015U true CN216007015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3525.XU Active CN216007015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70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6352A (zh) * 2021-10-20 2021-12-07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及其工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6352A (zh) * 2021-10-20 2021-12-07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及其工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3431B (zh) 临近不等高基坑同步施工方法
CN103526770B (zh) 一种高防渗抗浮桩筏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2376589A (zh) 滑坡带桩板式综合防护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4120736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CN108374663B (zh) 一种砂卵石地质隧道两次模筑施工工法
CN216007015U (zh)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
CN109989407B (zh) 铁路新增二线台后路基桩管帷幕支护结构
CN115653000A (zh) 一种基坑范围内重力管廊原位保护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9989392B (zh) 砂土地下连续墙施工成槽工艺
CN113756352A (zh) 一种软土地基砖胎模施工结构及其工法
CN103334450A (zh) 一种带排水沟的桩柱预制板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CN111622234B (zh) 一种斜竖向组合钢管桩承托的卸荷式薄壁箱型挡墙及施工工艺
CN110761795B (zh) 一种黄土冲沟内浅埋隧道施工方法
CN107558483A (zh) 一种安装墙板的建筑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33853A (zh) 榫槽式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
CN206368375U (zh)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CN108104112A (zh) 一种基于原土原位制浆的地下墙体施工方法
CN211735445U (zh) 定型化钢模现浇混凝土拱形骨架护坡
CN109653193B (zh) 逆作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09958372U (zh) 铁路新增二线台后路基桩管帷幕支护结构
CN209555962U (zh) 一种适用于钻孔灌注桩ⅲ类桩与承台连接结构
CN209260748U (zh) 一种阶形塔吊基础
CN113073542A (zh) 一种陡坡地形桥基防护结构及构筑方法
CN112176944A (zh) 一种亲水平台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7840090U (zh) 用于桩板式挡墙的全高反滤层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