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8375U -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68375U CN206368375U CN201621330027.8U CN201621330027U CN206368375U CN 206368375 U CN206368375 U CN 206368375U CN 201621330027 U CN201621330027 U CN 201621330027U CN 206368375 U CN206368375 U CN 2063683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 caisson
- pit shaft
- electric power
- caisson pit
- power pyl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属于输电设备领域。该输电铁塔用基础包括沉井井筒、板式底板和立柱;沉井井筒为筒状结构,板式底板形成在沉井井筒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外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板式底板形成在沉井井筒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外部,当输电铁塔载荷较大时,通过沉井井筒辅助板式基础将输电铁塔的载荷传递到地层中,由于沉井井筒为筒状结构,混凝土用量较少,故可避免因板式基础的板式底板的埋深和尺寸均较大,导致混凝土的用量较大的问题,降低输电铁塔用基础的建设成本,且由于安装沉井井筒的过程中无需架设模板,用于安装沉井井筒的基坑的尺寸较小,土方的开挖回填量较小,降低施工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背景技术
输电铁塔用基础是一种与输电铁塔固定连接,埋入地层中以将输电铁塔的载荷传递到地层中的电力设施。
目前输电铁塔用基础一般为板式基础,板式基础包括底板和立柱,其形成过程如下:先使用挖掘机在地层中挖基坑,然后在基坑中架设用于生产板式基础的模板,在模板中放入钢筋笼,然后向模板中浇注混凝土,形成下部为底板,上部为立柱的基础型式,板式基础成型后拆除模板,再向基坑中回填土体以将板式基础埋在地层中。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当荷载条件较大时,目前的板式基础的埋深和底板的尺寸均较大,混凝土的用量较大,建设成本较高,同时为满足架设模板的要求,所开挖出的基坑的尺寸也较大,这样具有大量的土方开挖回填量,施工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电铁塔用基础的建设成本较高,施工强度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所述输电铁塔用基础包括沉井井筒、板式底板和立柱;
所述沉井井筒为筒状结构,其下端设有刃脚,且其下端内部设有沉井底板;
所述板式底板形成在所述沉井井筒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所述沉井井筒外部,所述立柱与所述板式底板形成板式基础,所述板式基础的轴线与所述沉井井筒的轴线共线。
具体地,所述沉井井筒为圆筒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沉井井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具体地,所述沉井井筒的壁厚为15cm-50cm,直径为3m-6m,深度为3m-6m。
具体地,所述沉井井筒内部设有至少一块隔板。
具体地,所述沉井井筒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三角形凹槽。
具体地,所述板式底板和所述立柱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具体地,所述底板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或阶梯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板式底板形成在沉井井筒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外部,当输电铁塔载荷较大时,通过沉井井筒辅助板式基础将输电铁塔的载荷传递到地层中,由于沉井井筒为筒状结构,混凝土用量较少,故可避免因板式基础的板式底板的埋深和尺寸均较大,导致混凝土的用量较大的问题,降低输电铁塔用基础的建设成本,且由于安装沉井井筒的过程中无需架设模板,用于安装沉井井筒的基坑的尺寸较小,土方的开挖回填量较小,降低施工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用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沉井井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柱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式底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
1沉井井筒,11刃脚,12沉井底板,13隔板,14凹槽,
2板式基础,21板式底板,22立柱,23主筋,24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该输电铁塔用基础包括沉井井筒1、板式底板21和立柱22;
沉井井筒1为筒状结构,其下端设有刃脚11,且其下端内部设有沉井底板12;
板式底板21形成在沉井井筒1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1外部,立柱22与板式底板21形成板式基础2,板式基础2的轴线与沉井井筒1的轴线共线。
形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用基础时,先在地面上预制沉井井筒1,而后使用挖掘机在地层中挖出板式基础2的基坑,当板式基础2的基坑达到指定埋深后,用洛阳铲或其他机械按照沉井井筒1的尺寸开挖沉井井筒基坑,当沉井井筒基坑达到一定深度后,在沉井井筒基坑内垫砂垫层和承垫木,将沉井井筒1下沉至沉井井筒基坑内,并使沉井井筒1的刃脚11位于承垫木上,而后通过凿桩的方式向沉井井筒1施力使沉井井筒1下沉,下沉过程中需保证凿桩过程相对沉井井筒1的轴线对称,避免沉井井筒1发生倾斜而撕裂。当沉井井筒1下沉一定距离后,由沉井井筒基坑内继续下挖土层,如此重复进行,直到沉井井筒1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停止下挖土层和凿桩,在沉井井筒基坑内注入混凝土封底,并在沉井井筒1内部浇注沉井底板12,防止沉井井筒基坑内的水或土等进入沉井井筒1内。
沉井井筒1安装完成后,在沉井井筒1上方架设用于生产板式基础2的板式基础模板(图中未示出),其中,沉井井筒1的上端内壁上设有台阶,板式基础模板架设到沉井井筒1上后通过该台阶进行定位。而后向板式基础模板内放入钢筋笼,再向板式基础模板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在板式基础模板内成型后即形成板式基础2,且该板式基础2的板式底板21与沉井井筒1的上端锚固成一体。最后拆除板式基础模板,向板式基础基坑内回填土方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板式底板21形成在沉井井筒1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1外部,当输电铁塔载荷较大时,通过沉井井筒1辅助板式基础2将输电铁塔的载荷传递到地层中,由于沉井井筒1为筒状结构,混凝土的用量较少,故可避免因板式基础2的板式底板21的埋深和尺寸均较大,导致混凝土的用量较大的问题,降低输电铁塔用基础的建设成本,且由于安装沉井井筒1的过程中无需架设模板,用于安装沉井井筒1的基坑的尺寸较小,土方的开挖回填量较小,降低施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为圆筒状结构,结构简单,避免沉井井筒1上存在应力集中,且预制沉井井筒1的模板的结构也较为简单,降低生产成本。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沉井井筒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为矩形,且沉井井筒1的内壁上还可设置多层台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沉井井筒1的强度,且预制沉井井筒1的过程中,可使沉井井筒1的钢筋中平行于沉井井筒1的轴线的钢筋的上端由沉井井筒1的上端的混凝土中漏出,在浇筑形成板式底板2之前,可通过绑扎或焊接的形式使由沉井井筒1的上端的混凝土中漏出的钢筋与板式基础2的钢筋固定在一起,保证沉井井筒1与板式基础2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的壁厚为15cm-50cm,直径为3m-6m,深度为3m-6m,保证沉井井筒1的强度。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锚入板式底板21内部的厚度为150cm-500cm。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根据输电铁塔对基础产生的上拔载荷的具体情况,沉井井筒1的壁厚、直径和深度也可具体设定为其他数值,且沉井井筒1也可由多个沉井井筒1串接而成,上下两个沉井井筒1之间通过台肩限位,且通过浇注混凝土进行固定,沉井井筒1的体积较小,便于下沉沉井井筒1。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内部设有至少一块隔板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至少一块隔板13与沉井井筒1一起预制好,通过至少一块隔板13将沉井井筒1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独立的空间,便于下沉沉井井筒1的过程中均匀开挖沉井井筒基坑内的土层。其中,至少一块隔板13在沉井井筒1内部分隔出的空间的数量小于4个,优选地,至少一块隔板13的数量为四块,四块隔板13中的每块隔板13的一端与沉井井筒1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其他三块隔板13均固定,通过四块隔板13将沉井井筒1内部等分成四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空间的横截面的圆心角均为90度。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三角形凹槽1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沉井井筒1的内壁上设置三角形凹槽14,便于下沉沉井井筒1的过程中,沉井井筒1切土下沉。
如图3所示,且结合图4进行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式底板21和立柱2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式底板21和立柱22的钢筋包括主筋23和箍筋24,主筋23平行于板式基础2的轴线,箍筋24平行于板式底板21的底面,每根箍筋24与多根主筋23之间焊接或绑扎固定,通过主筋23和箍筋24形成板式基础2的钢筋笼。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式底板2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或阶梯型,立柱2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式底板21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结构简单,且抗拔性能较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铁塔用基础包括沉井井筒(1)、板式底板(21)和立柱(22);
所述沉井井筒(1)为筒状结构,其下端设有刃脚(11),且其下端内部设有沉井底板(12);
所述板式底板(21)形成在所述沉井井筒(1)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所述沉井井筒(1)外部,所述立柱(22)与所述板式底板(21)形成板式基础(2),所述板式基础(2)的轴线与所述沉井井筒(1)的轴线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井筒(1)为圆筒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井筒(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井筒(1)的壁厚为15cm-50cm,直径为3m-6m,深度为3m-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井筒(1)内部设有至少一块隔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井筒(1)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三角形凹槽(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底板(21)和所述立柱(2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底板(2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或阶梯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30027.8U CN206368375U (zh) | 2016-12-06 | 2016-12-06 |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30027.8U CN206368375U (zh) | 2016-12-06 | 2016-12-06 |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68375U true CN206368375U (zh) | 2017-08-01 |
Family
ID=5939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30027.8U Active CN206368375U (zh) | 2016-12-06 | 2016-12-06 |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6837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76327A (zh) * | 2017-08-31 | 2017-12-15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 | 窄基单立柱台阶基础施工方法 |
CN109440800A (zh) * | 2018-12-18 | 2019-03-08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新型桩板复合基础及施工方法 |
-
2016
- 2016-12-06 CN CN201621330027.8U patent/CN20636837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76327A (zh) * | 2017-08-31 | 2017-12-15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 | 窄基单立柱台阶基础施工方法 |
CN107476327B (zh) * | 2017-08-31 | 2019-06-28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 窄基单立柱台阶基础施工方法 |
CN109440800A (zh) * | 2018-12-18 | 2019-03-08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新型桩板复合基础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26770B (zh) | 一种高防渗抗浮桩筏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3195076B (zh) | 淤泥质深基坑塔吊基础施工方法 | |
CN102966119B (zh) | 土工格栅加筋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1691751B (zh) | 超长人工挖孔桩穿越溶洞施工方法及穿越溶洞的超长桩 | |
CN102888834B (zh) | 一种大直径碎石桩的施工方法 | |
CN103422510B (zh) | 钢管框架式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6759448A (zh) | 一种下沉式农业大棚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463670A (zh) | 一种深基坑基坑底板施工的抽排水方法及抽排水结构 | |
CN214530750U (zh) | 一种适用于岩质陡坡的桥梁桩基结构 | |
CN113638445A (zh) | 一种超深圆形基坑半逆作施工方法 | |
CN203594041U (zh) | 一种高防渗抗浮桩筏结构 | |
CN207003421U (zh) | 一种坐落于硬岩顶面的钢板桩结构 | |
CN206368375U (zh) |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 |
CN102626946A (zh) | 一种混凝土异形围护桩的制备方法 | |
CN203160254U (zh) |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 |
CN204940298U (zh) | 一种基坑工程的复合围护结构 | |
CN101793027A (zh) | 一种桩心注浆静压锚杆桩 | |
CN203729309U (zh) | 组合双排桩联合竖向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 | |
CN213897154U (zh) | 一种软土基坑坑底固化结构 | |
CN114197501A (zh) | 一种用于大型滑坡治理的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940700U (zh) | 逆作法施工预制柱及地下结构 | |
CN204386602U (zh) | 一种调压井井筒塌腔回填辅助结构 | |
CN102535485B (zh) | 软土路堑边坡回形加筋土工支挡结构及其逆作工法 | |
CN103410155B (zh) | 一种可回收前置装配式支撑围护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5178356A (zh) | 逆作法中柱子竖向插筋的留设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