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3247U - 一种智能床头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床头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3247U
CN215993247U CN202121308346.XU CN202121308346U CN215993247U CN 215993247 U CN215993247 U CN 215993247U CN 202121308346 U CN202121308346 U CN 202121308346U CN 215993247 U CN215993247 U CN 215993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intelligent bedside
air duct
win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83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伟锦
傅程
康瑞祥
曾庆河
邱水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083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3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3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3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床头柜,包括柜体、出风装置和风轮装置;柜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和吸风口;出风装置包括壳体和加热组件,壳体具有风道,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设置在容纳腔内,加热组件设置在风道内且位于风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出风口通过安装口与外界连通;风轮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风轮装置的气流入口与吸风口连通,风轮装置的气流出口与进风口连通。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床头柜具备暖风的空气管理功能,由此,可以提高智能床头柜的功能的多样性,进而可以更加便于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床头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床头柜。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智能床头柜一般只搭载了无线充电、音响等硬件功能,功能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具有空气管理功能的智能床头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床头柜,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和吸风口;
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壳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壳体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安装口与外界连通;
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风轮装置,所述风轮装置的气流入口与所述吸风口连通,所述风轮装置的气流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加热组件移动至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或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发热元件,所述安装支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驱动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表面的同步电机,所述同步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风道内与所述安装支架驱动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出风口一端的部分内壁向外凸出形成收纳槽;
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所述加热组件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元件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发热丝。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床头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的出雾端与外界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出雾管和雾化组件,所述出雾管具有第一出雾通道,所述第一出雾通道具有第一进雾口和第一出雾口;
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雾口均与所述雾化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具有第二出雾通道,所述第二出雾通道具有第二进雾口和第二出雾口,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第二进雾口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加热组件移动至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或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
当所述智能床头柜处于暖风模式,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风轮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智能床头柜从所述暖风模式切换至加湿模式,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所述加湿装置和所述风轮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智能床头柜处于净化模式,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所述风轮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当所述智能床头柜从所述净化模式切换至加湿模式,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所述加湿装置和所述风轮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开口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床头柜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吸风口与所述风轮装置的气流入口之间的气流流通路径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的底壁与支撑平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底壁具有所述吸风口,所述过滤装置安放在所述底壁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床头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具有通孔的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的多个支撑腿,所述底座安放在所述底壁上,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容纳所述过滤装置的容纳空间,所述风轮装置安放在所述底板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床头柜,该智能床头柜包括柜体、出风装置和风轮装置,风轮装置可以将外界的气流从柜体上的吸风口吸入柜体内,进入柜体内的气流经风轮装置流入风道,并在从出风口流出之前,通过设置在风道内的加热组件进行加热,由此,可以起到向外界排出暖风的作用,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床头柜具备暖风的空气管理功能,由此,可以提高智能床头柜的功能的多样性,进而可以更加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床头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智能床头柜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出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出风装置一状态的剖视图,图中的加热组件位于从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的位置;
图6为图3所示的出风装置另一状态的剖视图,图中的加热组件位于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的位置;
图7为图2中所示的风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风轮装置的爆炸图;
图9为图2中所示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加湿装置的爆炸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智能床头柜处于暖风模式或净化模式的剖视图,图中连续的箭头表示气流流出的方向;
图12为图1所示的智能床头柜处于加湿模式的剖视图,图中出风装置中连续的箭头表示气流流出的方向,加湿装置中连续的箭头表示水雾流出的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
出风装置10;壳体11;风道11a;进风口11b;出风口11c;收纳槽11d;盖板12;加热组件13;安装支架131;发热元件132;驱动组件14;出风格栅15;第二出雾通道15a;第二进雾口15b;第二出雾口15c;风轮装置20;气流入口20a;气流出口20b;蜗壳21;第一半壳211;第二半壳212;风轮22;驱动电机23;固定支架24;柜体30;容纳腔30a;安装口30b;吸风口30c;拆装口30d;过滤装置40;加湿装置50;水箱51;出水口51a;出雾管52;第一出雾通道52a;第一进雾口52b;第一出雾口52c;雾化组件53;接水盒531;振荡片532;风机533;底座60;底板61;通孔61a;支撑腿62;装饰板7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顶”、“底”、“前”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床头柜,请参阅图1、图2、图11、图12,该智能床头柜包括柜体30、出风装置10和风轮装置20;柜体30具有容纳腔30a以及与容纳腔30a连通的安装口30b和吸风口30c;出风装置10包括壳体11和加热组件13,壳体11具有风道11a,风道11a具有进风口11b和出风口11c;壳体11设置在容纳腔30a内,加热组件13设置在风道11a内且位于风道11a靠近出风口11c的一端,出风口11c通过安装口30b与外界连通;风轮装置20设置在容纳腔30a内,风轮装置20的气流入口20a与吸风口30c连通,风轮装置20的气流出口20b与进风口11b连通。
具体地,风轮装置20可以将外界的气流从柜体30上的吸风口30c吸入柜体30内,进入柜体30内的气流经风轮装置20流入风道11a,并在从出风口11c流出之前,通过设置在风道11a内的加热组件13进行加热,由此,可以起到向外界排出暖风的作用,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床头柜具备暖风的空气管理功能,由此,可以提高智能床头柜的功能的多样性,进而可以更加便于用户使用。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风轮装置20包括蜗壳21、风轮22、驱动电机23和固定支架24,风轮22设置在蜗壳21中,蜗壳21与固定支架24连接。蜗壳21包括第一半壳211和第二半壳212,第一半壳211和第二半壳212均具有缺口和气流入口20a;第一半壳211和第二半壳212相互对接,第一半壳211的气流入口20a和第二半壳212的气流入口20a分别位于风轮22轴向的相对两侧,第一半壳211的缺口和第二半壳212的缺口对接形成位于风轮22径向一侧的气流出口20b;驱动电机23与风轮22驱动连接,以驱动风轮22转动,也就是说,风轮装置20可以是离心式风轮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轮装置20也可以是轴流式风轮装置。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11、图12,柜体30的顶部具有开口,出风装置10还包括与壳体11连接的盖板12,盖板12盖设在开口处,也就是说,出风装置10的盖板12同时也是柜体30的顶板,由此,可以不用为柜体30再单独设置顶板,进而,可以使得智能床头柜的整体结构能够更加紧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图11、图12,加热组件13活动地设置在风道11a内;出风装置10还包括驱动组件14,驱动组件14与加热组件13驱动连接,以驱动加热组件13移动至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或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也就是说,当需要使用加热组件13时,驱动组件14可以驱动加热组件13移动至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以使加热组件13能够对风道11a内的气流进行加热,当不需要使用加热组件13时,驱动组件14可以驱动加热组件13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以使风道11a内的气流能够更快地从出风口11c流出。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加热组件13包括安装支架131和发热元件132,安装支架131活动地设置在风道11a内,发热元件132设置在安装支架131上,驱动组件14与安装支架131驱动连接。
具体地,发热元件132可以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也可以是发热丝等可以发热的元件,驱动组件14与安装支架131驱动连接可以便于驱动加热组件13移动至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或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
驱动组件14驱动加热组件13移动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安装支架131可转动地设置在风道11a内,当需要使用加热组件13时,驱动组件14可以通过驱动加热组件13转动,使加热组件13移动至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同样地,当不需要使用加热组件13时,驱动组件14可以通过驱动加热组件13转动,使加热组件13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
驱动组件14的结构形式有多种,比如,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驱动组件14为设置在壳体11外表面的同步电机,同步电机的输出轴伸入风道11a内与安装支架131驱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14也可以是电机与齿轮等传动件的组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和图6,风道11a靠近出风口11c一端的部分内壁向外凸出形成收纳槽11d;当驱动组件14驱动加热组件13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加热组件13收纳于收纳槽11d内。当不需要使用加热组件13时,将加热组件13收纳于收纳槽11d内,可以避免加热组件13阻碍风道11a内的气流流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31也可以是可平动地设置在风道11a内,具体地,安装支架131可以是横向平动,也可以竖向平动,驱动组件14通过驱动加热组件13平动,使加热组件13移动至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或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13也可以固定在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也就是说,加热组件13无法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当不需要使用加热组件13时,加热组件13保持在非工作状态,当需要使用加热组件13时,再将加热组件13切换至工作状态。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智能床头柜还包括过滤装置40,过滤装置40设置在容纳腔30a内且位于吸风口30c与风轮装置20的气流入口20a之间的气流流通路径上,也就是说,进入柜体30内的气流经过滤装置40过滤之后,再经风轮装置20流入风道11a,由此,可以对气流起到净化作用,相当于智能床头柜还可以具备空气净化功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柜体30的底壁与支撑平面之间具有间隔,底壁具有吸风口30c,过滤装置40安放在底壁上。支撑平面是指支撑智能床头柜的平面,比如,地面。也就是说,吸风口30c可以设置在智能床头柜的底部,由于柜体30的底壁与支撑平面之间具有间隔,所以,外界的气流能够从柜体30的底壁与支撑平面之间具有间隔处流向吸风口30c。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11和图12,智能床头柜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30a内的底座60,底座60包括具有通孔61a的底板61以及与底板61连接的多个支撑腿62,底座60安放在底壁上,底板61与底壁之间形成容纳过滤装置40的容纳空间,相对于过滤装置40位于柜体30的底壁与底座60的底板61之间,风轮装置20安放在底板61上,从吸风口30c流入柜体30的气流经过滤装置40过滤之后,从底板61上的通孔61a流向风轮装置20的气流入口20a。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11、图12,智能床头柜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30a内的加湿装置50,加湿装置50的出雾端与外界连通。
具体地,加湿装置50可以向外界排出水雾,由此,可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加湿,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加湿装置50,可以使得智能床头柜能够进一步具有加湿的空气管理功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加湿装置50包括水箱51、出雾管52和雾化组件53,出雾管52具有第一出雾通道52a,第一出雾通道52a具有第一进雾口52b和第一出雾口52c;水箱51的出水端和第一进雾口52b均与雾化组件53连通,第一出雾口52c与出风口11c连通。
具体地,雾化组件53可以是振荡雾化组件53,比如,请参阅图9和图10,振荡雾化组件53包括接水盒531、振荡片532和风机533,水箱51内的水流入接水盒531之后,振荡片532将水振荡为细小的水微粒,然后通过风机533将含有细小水微粒的水雾从出雾管52的第一进雾吹入第一出雾通道52a。雾化组件53也可以是微孔雾化组件53,微孔雾化组件53的雾化方式与振荡雾化组件53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微孔雾化组件53是通过海绵棒将水箱51内的水吸收到振荡片532上进行振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雾通道52a的第一出雾口52c与出风口11c连通,也就是说,从第一进雾口52b进入第一出雾通道52a的水雾通过出风口11c排出,相当于加湿装置50和出风装置10共用出风口11c,或者说,加湿装置50产生的水雾和出风装置10产生的气流均可以从柜体30上的安装口30b处排出,由此,柜体30上可以不用为加湿装置50再单独设置水雾出口。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柜体30上设置水雾出口,第一出雾口52c通过水雾出口与外界连通,也就是说,加湿装置50产生的水雾也可以从柜体30上单独设置的水雾出口处排出。
另外,请参阅图2,雾化组件53可以设置在靠近柜体30前侧的位置,同时,在柜体30前侧的侧壁上设置与水箱51的位置相对应的拆装口30d,在柜体30外再设置与柜体30转动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的装饰板70,当装饰板70打开之后,用户可以从拆装口30d处将水箱51拆下进行换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11、图12,出风装置10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11c处的出风格栅15,出风格栅15具有第二出雾通道15a,第二出雾通道15a具有第二进雾口15b和第二出雾口15c,第一出雾口52c与第二进雾口15b连通。也就是说,加湿装置50产生的水雾可以从出风格栅15的第二进雾口15b进入第二出雾通道15a,然后从出风格栅15上的第二出雾口15c排出。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当智能床头柜处于暖风模式,加热组件13位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加热组件13和风轮装置20处于工作状态;请参阅图12,当智能床头柜从暖风模式切换至加湿模式,驱动组件14驱动加热组件13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加湿装置50和风轮装置20处于工作状态。
具体地,对于活动地设置在风道11a内的加热组件13来说,当智能床头柜处于暖风模式,加热组件13位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加热组件13和风轮装置20处于工作状态,风轮装置20产生的气流在风道11a内被加热组件13加热后从出风口11c流出,而当智能床头柜从暖风模式切换至加湿模式,驱动组件14驱动加热组件13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加湿装置50和风轮装置20处于工作状态,加湿装置50产生的水雾在出风口11c处与风轮装置20产生的气流汇合,由于加热组件13已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风道11a内的气流能够更快地从出风口11c处流出,所以,依靠风轮装置20产生的气流,可以将加湿装置50产生的水雾输送得更远,加湿效果更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当智能床头柜处于净化模式,加热组件13位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风轮装置20处于工作状态;当智能床头柜从净化模式切换至加湿模式,驱动组件14驱动加热组件13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加湿装置50和风轮装置20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在智能床头柜处于净化模式下,加热组件13也可以位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只是加热组件13处于非工作状态,即加热组件13不对于风道11a内的气流进行加热,而当智能床头柜从净化模式切换至加湿模式,驱动组件14再驱动加热组件13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智能床头柜处于净化模式,加热组件13也可以不位于风道11a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和吸风口;
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壳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壳体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安装口与外界连通;
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风轮装置,所述风轮装置的气流入口与所述吸风口连通,所述风轮装置的气流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加热组件移动至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或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发热元件,所述安装支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表面的同步电机,所述同步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风道内与所述安装支架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出风口一端的部分内壁向外凸出形成收纳槽;
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所述加热组件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发热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床头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的出雾端与外界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出雾管和雾化组件,所述出雾管具有第一出雾通道,所述第一出雾通道具有第一进雾口和第一出雾口;
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雾口均与所述雾化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具有第二出雾通道,所述第二出雾通道具有第二进雾口和第二出雾口,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第二进雾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加热组件移动至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或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
当所述智能床头柜处于暖风模式,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风轮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智能床头柜从所述暖风模式切换至加湿模式,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所述加湿装置和所述风轮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床头柜处于净化模式,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所述风轮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当所述智能床头柜从所述净化模式切换至加湿模式,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移开,所述加湿装置和所述风轮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开口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床头柜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吸风口与所述风轮装置的气流入口之间的气流流通路径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底壁与支撑平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底壁具有所述吸风口,所述过滤装置安放在所述底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床头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具有通孔的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的多个支撑腿,所述底座安放在所述底壁上,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容纳所述过滤装置的容纳空间,所述风轮装置安放在所述底板上。
CN202121308346.XU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智能床头柜 Active CN215993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8346.XU CN215993247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智能床头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8346.XU CN215993247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智能床头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3247U true CN215993247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4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8346.XU Active CN215993247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智能床头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3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7160B (zh) 集尘器
CN108105881B (zh) 柜机
CN213713289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409470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93247U (zh) 一种智能床头柜
CN113899020A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WO2021196635A1 (zh)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KR20100128772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5304124U (zh) 一种智能床头柜及冷藏冰箱
CN216744618U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CN204786803U (zh) 空调器
CN211630695U (zh) 送风设备及空调机组
CN115530549A (zh) 一种智能床头柜及空气处理设备
CN115468250A (zh) 一种出风机构及电器设备
JP2002208468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6522029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KR20040107632A (ko) 차량 공조장치용 송풍기 모터의 냉각장치
CN217129864U (zh) 便携风扇
CN211925941U (zh) 空调器
CN214009385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05180265B (zh) 空调器
CN216011055U (zh) 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15723689U (zh) 一种净化模块以及空调室内机模组
CN114046568A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CN220308607U (zh) 一种吹风机及其冷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