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4182U - 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4182U
CN215984182U CN202122086003.XU CN202122086003U CN215984182U CN 215984182 U CN215984182 U CN 215984182U CN 202122086003 U CN202122086003 U CN 202122086003U CN 215984182 U CN215984182 U CN 215984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medium pipeline
filter
pipe
fil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60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敏
陈新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Tuoyu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Tuoyu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Tuoyu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Tuoyu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60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4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4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4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包括介质管路和热交换介质管路;所述介质管路的内径大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的外径,且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沿所述介质管路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内;所述介质管路和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之间预留介质通道,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内部形成为热交换介质通道;所述介质管路一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介质管路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均集成有滤网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结构为了处理进液和出液,在换热管的介质管路上集成了滤网结构,通过对进液和出液的过滤处理降低介质内杂质含量,提高换热管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工艺下游生产的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交换热能的设备,在制冷、石化、化工、新能源、食品、药品等行业中广泛的使用。而现有技术中的套管式换热器在换热器内集成有套管换热管结构,而套管式换热管结构一般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换热管,一根流通热交换介质,一根流通与之热交换的介质。
现有技术中,换热管仅为两根套设的管体,并没有任何过滤结构,由于介质流通在管路内,根据进液的情况,以及液体停留在管路中的时间,介质内会有少量的杂质,而由于现有技术中没有过滤结构,经常由于杂质的存在而导致管路堵塞,甚至直接影响到换热管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会影响到介质的质量,影响工艺下游的工作。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换热管结构以及具有该种换热管结构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够过滤介质内杂质、提高换热管使用寿命、保证介质质量以不影响工艺下游使用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该换热管结构包括:
介质管路;以及
热交换介质管路;
所述介质管路的内径大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的外径,且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沿所述介质管路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内;
所述介质管路和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之间预留介质通道,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内部形成为热交换介质通道;
所述介质管路一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介质管路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
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均集成有滤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的两端延伸至所述介质管路的外部,且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端部与所述介质管路的端部通过与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和所述介质管路均焊接固定的端盖封闭所述介质通道;
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贯穿所述端盖;
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一端被配置为热交换介质进入口,另一端被配置为热交换介质排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远离所述介质管路一端具有螺纹连接部;
所述滤网结构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结构包括:
与所述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的第一过滤管;
与所述第一过滤管连接的第二过滤管;以及
集成于所述第一过滤管和所述第二过滤管之间的过滤组件;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
所述第一过滤管、第二过滤管、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管的上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台;
所述第二过滤管与所述第一过滤管配合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台;
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的外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三环台;
所述第一环台、第二环台、第三环台贴合,并通过沿该环台周向间隔布置的螺栓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网包括:
所述第三环台;以及
集成于所述第三环台内圈的第一滤网体;
所述第一滤网体朝向所述第一过滤管内凹陷地形成为半球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网包括:
所述第三环台;以及
集成于所述第三环台内圈的第二滤网体;
所述第二滤网体被配置为平面结构,且所述第二滤网体位于所述第一滤网体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集成有如上所述的换热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结构的底部具有连接座,所述换热管结构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换热器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以及
位于所述支撑板两侧、并与所述换热管结构的侧面焊接固定的立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结构为了处理进液和出液,在换热管的介质管路上集成了滤网结构,通过对进液和出液的过滤处理降低介质内杂质含量,提高换热管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工艺下游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结构的滤网结构具有双层滤网,并且在两层滤网之间形成为过滤空间,减缓介质流速的同时,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并且本实施例的滤网结构是可拆卸结构,能够方便更换和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的滤网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的集成于换热器内部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介质管路;2、热交换介质管路;3、端盖;4、滤网结构;
101、进液管;102、出液管;103、介质通道;104、螺纹连接部;
201、热交换介质通道;
401、第一过滤管;402、第二过滤管;403、第一环台;404、第二环台;405、第三环台;406、第一滤网体;407、第二滤网体;
501、支撑板;502、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至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该换热管结构包括:
介质管路1;以及
热交换介质管路2;
介质管路1的内径大于热交换介质管路2的外径,且热交换介质管路2沿介质管路1的轴向穿设于热交换介质管路2内;
介质管路1和热交换介质管路2之间预留介质通道103,热交换介质管路2内部形成为热交换介质通道201;
介质管路1一端连通有进液管101、介质管路1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102;
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上均集成有滤网结构4。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滤网结构4的换热管结构,其包括介质管路1和热交换介质管路2,热交换介质管路2套设于介质管路1内,在热交换介质管路2内流通高温或低温热交换介质,由于热交换介质管路2和介质管路1之间预留通道,该通道就是流通介质的介质通道101,这样介质就可以通过热交换介质管路2的管壁与高温或低温的热交换介质形成热交换。而本实施例的介质管路1上连通有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这样设计可以方便安装滤网结构4,并且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均与介质管路1垂直。通过滤网结构4的过滤作用,可以降低进液端和出液端的杂质含量,将部分杂质通过滤网过滤掉。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热交换介质管路2的两端延伸至介质管路1的外部,且热交换介质管路2端部与介质管路1的端部通过与热交换介质管路2和介质管路1均焊接固定的端盖3封闭介质通道101;
热交换介质管路2贯穿端盖3;
热交换介质管路2一端被配置为热交换介质进入口,另一端被配置为热交换介质排出口。
为了能够让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起到作用,本实施例的介质管路1的端部需要封闭,也就是利用该处的端盖3进行封闭,这样工艺上游和下游的设备就可以分别通过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与介质管路1连通以输入和输出热交换后的介质。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的远离介质管路2一端具有螺纹连接部103;
滤网结构4与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螺纹连接。
其中,上述的滤网结构4包括:
与螺纹连接部103螺纹连接的第一过滤管401;
与第一过滤管401连接的第二过滤管402;以及
集成于第一过滤管401和所述第二过滤管402之间的过滤组件;
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
第一过滤管401、第二过滤管402、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更为具体的是:
第一过滤管401的上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台403;
第二过滤管402与第一过滤管401配合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台404;
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外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三环台405;
第一环台403、第二环台404、第三环台405贴合,并通过沿该环台周向间隔布置的螺栓紧固连接。
该处详细介绍了滤网结构4的组成,为了能够分别与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连通,设计了上述的第一过滤管401,同时,为了能够集成过滤组件,设计了上述的第二过滤管402,通过第一过滤管401和第二过滤管402的夹持,将过滤组件集成在中部位置,而第二过滤管402则是与工艺上游和下游的设备连通的主要部件。而为了能够提高密封性,最好在三者之间的适当位置安装密封圈,密封圈可以采用化工设备领域常用的聚四氟乙烯密封垫。
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滤网包括:
第三环台405;以及
集成于第三环台405内圈的第一滤网体406;
第一滤网体406朝向第一过滤管401内凹陷地形成为半球形结构。
第二滤网包括:
第三环台405;以及
集成于第三环台405内圈的第二滤网体407;
第二滤网体407被配置为平面结构,且第二滤网体407位于第一滤网体406的上端。
如果将第一滤网体406和第二滤网体407贴靠在一起,其实过滤效果不太好,因此,本实施例的为了能够保持第一滤网体406和第二滤网体407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利用这个空间提高过滤效果,将第一滤网体406设计呈向下凹陷的半球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内集成有如上所述的换热管结构。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换热管结构的底部具有连接座,换热管结构通过连接座与换热器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连接座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501;以及
位于支撑板501两侧、并与换热管结构的侧面焊接固定的立板50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结构为了处理进液和出液,在换热管的介质管路1上集成了滤网结构4,通过对进液和出液的过滤处理降低介质内杂质含量,提高换热管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工艺下游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结构的滤网结构具有双层滤网,并且在两层滤网之间形成为过滤空间,减缓介质流速的同时,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并且本实施例的滤网结构是可拆卸结构,能够方便更换和维护。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管结构包括:
介质管路(1);以及
热交换介质管路(2);
所述介质管路(1)的内径大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的外径,且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沿所述介质管路(1)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内;
所述介质管路(1)和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之间预留介质通道(103),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内部形成为热交换介质通道(201);
所述介质管路(1)一端连通有进液管(101)、所述介质管路(2)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102);
所述进液管(101)和所述出液管(102)上均集成有滤网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的两端延伸至所述介质管路(1)的外部,且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端部与所述介质管路(1)的端部通过与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和所述介质管路(1)均焊接固定的端盖(3)封闭所述介质通道(103);
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贯穿所述端盖(3);
所述热交换介质管路(2)一端被配置为热交换介质进入口,另一端被配置为热交换介质排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01)和所述出液管(102)的远离所述介质管路(1)一端具有螺纹连接部(104);
所述滤网结构(4)与所述进液管(101)和所述出液管(10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结构(4)包括:
与所述螺纹连接部(104)螺纹连接的第一过滤管(401);
与所述第一过滤管(401)连接的第二过滤管(402);以及
集成于所述第一过滤管(401)和所述第二过滤管(402)之间的过滤组件;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
所述第一过滤管(401)、第二过滤管(402)、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管(401)的上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台(403);
所述第二过滤管(402)与所述第一过滤管(401)配合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台(404);
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的外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三环台(405);
所述第一环台(403)、第二环台(404)、第三环台(405)贴合,并通过沿该环台周向间隔布置的螺栓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包括:
所述第三环台(405);以及
集成于所述第三环台(405)内圈的第一滤网体(406);
所述第一滤网体(406)朝向所述第一过滤管(401)内凹陷地形成为半球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包括:
所述第三环台(405);以及
集成于所述第三环台(405)内圈的第二滤网体(407);
所述第二滤网体(407)被配置为平面结构,且所述第二滤网体(407)位于所述第一滤网体(406)的上端。
8.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内集成有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结构的底部具有连接座,所述换热管结构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换热器的内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501);以及
位于所述支撑板(501)两侧、并与所述换热管结构的侧面焊接固定的立板(502)。
CN202122086003.XU 2021-08-31 2021-08-31 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Active CN215984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6003.XU CN21598418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6003.XU CN21598418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4182U true CN215984182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82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6003.XU Active CN21598418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4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2439U (zh) 一种新型单管程浮头换热器
CN215984182U (zh) 具有多层滤网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CN203949545U (zh) 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管箱结构
CN103148731B (zh) 一种改良的列管式换热器管箱
CN215766623U (zh) 一种三管板换热器
CN109780898A (zh) 一种基于导流板和防涡旋装置一体化的冷凝器
CN206285563U (zh) 循环冷却水过滤器
CN213113239U (zh) 一种天然气输送管道用的过滤器
CN211504872U (zh) 一种用于废气检测的废气收集装置
CN103063075A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箱结构
CN208805086U (zh) 一种安装进液分布装置的换热器
CN203163582U (zh) 一种改良的列管式换热器管箱
CN209386635U (zh) 一种单系统壳管式水冷凝器
CN203100525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箱结构
CN105571352A (zh) 一种新型单管程浮头换热器
CN204987962U (zh) 洁净型双管板换热器
CN212253758U (zh) 一种多功能安装侧板的换热器
CN215444615U (zh) 一种液压站用液压油箱联用系统
CN213543286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进口液的密封装置
CN213120203U (zh) 一种换热器管箱结构及换热器
CN217686722U (zh) 一种机械密封外循环冷却系统换热器
CN219301356U (zh) 一种法兰式换热器
CN21304107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维修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18930358U (zh) 一种低流阻封头
CN212327855U (zh) 一种石墨降膜吸收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