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2562U -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2562U
CN215982562U CN202122205978.XU CN202122205978U CN215982562U CN 215982562 U CN215982562 U CN 215982562U CN 202122205978 U CN202122205978 U CN 202122205978U CN 215982562 U CN215982562 U CN 215982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ipe
ash falling
small
combustion chamber
domestic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59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Qingy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Qing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Qingy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Qing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59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2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2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2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特别涉及垃圾热解炉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落灰隔板,所述落灰隔板顶部为燃烧腔,所述落灰隔板底部为落灰腔,所述燃烧腔侧壁设置有加热棒,所述燃烧腔侧壁设置有垃圾传送装置,所述燃烧腔顶部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垃圾传送装置包括L形的传送管,所述传送管一端和燃烧腔连接,所述传送管另一端朝上,所述传送管内部水平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和传送管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转动轴穿过传送管远离燃烧腔一端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加节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解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垃圾处理领域,对于垃圾的处理比较流行和环保的方式就是垃圾热解,通过垃圾自身的热值自燃,产生高温对垃圾进行氧化热解,热解温度在850度以上,热解产生的灰渣进入灰渣收集系统进行后续安全处置,产生的烟气中,NOx含量较少,产生的二噁英、焦油等经炉体上层低温过滤,减量达70%以上;热解气经加氧催化裂变,大部分被氧化分解;排出炉体的烟气中含有的SO2、NOx、HCl、CO、大分子多环芳烃(PAHs)、重金属及少量二噁英等经过烟气净化系统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而对于现有的很多垃圾热解炉中由于热解炉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开闭燃烧炉送入垃圾会造成热能损失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其具有燃烧更加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落灰隔板,所述落灰隔板顶部为燃烧腔,所述落灰隔板底部为落灰腔,所述燃烧腔侧壁设置有加热棒,所述燃烧腔侧壁设置有垃圾传送装置,所述燃烧腔顶部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垃圾传送装置包括L形的传送管,所述传送管一端和燃烧腔连接,所述传送管另一端朝上,所述传送管内部水平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和传送管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转动轴穿过传送管远离燃烧腔一端连接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落灰腔侧壁上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一端设置有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燃烧腔顶部设置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由螺旋片组成,所述螺旋片顶端和燃烧腔内壁连接,所述螺旋片底端平齐,所述螺旋片底端低于加热棒高于垃圾传送装置。
优选的,所述落灰腔地面设置有落灰管。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首先将垃圾从L形管顶端放置于L形管内,然后电机开启,螺旋叶片将垃圾慢慢传送到燃烧腔内部进行燃烧,从而能够使得在送垃圾进行燃烧的过程中不至于敞开燃烧腔,节省热能,从而能够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标识分别为,1、外壳;11、落灰隔板;12、燃烧腔;121、加热棒;13、落灰腔;131、管道;132、鼓风机;133、落灰管;14、出风管;141、过滤装置;2、垃圾传送装置;21、传送管;22、转动轴;23、螺旋叶片;24、电机;3、螺旋通道;31、螺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落灰隔板11,所述落灰隔板11顶部为燃烧腔12,所述落灰隔板11底部为落灰腔13,所述燃烧腔12侧壁设置有加热棒121,所述燃烧腔12侧壁设置有垃圾传送装置2,所述燃烧腔12顶部设置有出风管14,所述垃圾传送装置2包括L形的传送管21,所述传送管21一端和燃烧腔12连接,所述传送管21另一端朝上,所述传送管21内部水平设置有转动轴22,所述转动轴22和传送管21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23,所述转动轴22穿过传送管21远离燃烧腔12一端连接有电机24。
工作原理:首先将垃圾从L形管顶端放置于L形管内,然后电机24开启,螺旋叶片23将垃圾慢慢传送到燃烧腔12内部进行燃烧,从而能够使得在送垃圾进行燃烧的过程中不至于敞开燃烧腔12,节省热能,从而能够更加节能。
所述落灰腔13侧壁上设置有管道131,所述管道131一端设置有鼓风机132,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燃烧腔12内部燃烧更加充分。
所述燃烧腔12顶部设置有螺旋通道3,所述螺旋通道3由螺旋片31组成,所述螺旋片31顶端和燃烧腔12内壁连接,所述螺旋片31底端平齐,所述螺旋片31底端低于加热棒121高于垃圾传送装置2,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先加热垃圾边沿,再燃烧中间,热能通过螺旋通道3进行流通,从而能够使得热能在燃烧腔12内部停留更久。
所述落灰腔13地面设置有落灰管133,采用这样的结构更加容易收集落灰。
所述出风管14上设置有过滤装置141,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出风管14排出的空气更加清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落灰隔板(11),所述落灰隔板(11)顶部为燃烧腔(12),所述落灰隔板(11)底部为落灰腔(13),所述燃烧腔(12)侧壁设置有加热棒(121),所述燃烧腔(12)侧壁设置有垃圾传送装置(2),所述燃烧腔(12)顶部设置有出风管(14),所述垃圾传送装置(2)包括L形的传送管(21),所述传送管(21)一端和燃烧腔(12)连接,所述传送管(21)另一端朝上,所述传送管(21)内部水平设置有转动轴(22),所述转动轴(22)和传送管(21)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23),所述转动轴(22)穿过传送管(21)远离燃烧腔(12)一端连接有电机(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灰腔(13)侧壁上设置有管道(131),所述管道(131)一端设置有鼓风机(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12)顶部设置有螺旋通道(3),所述螺旋通道(3)由螺旋片(31)组成,所述螺旋片(31)顶端和燃烧腔(12)内壁连接,所述螺旋片(31)底端平齐,所述螺旋片(31)底端低于加热棒(121)高于垃圾传送装置(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灰腔(13)地面设置有落灰管(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14)上设置有过滤装置(141)。
CN202122205978.X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Active CN215982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978.XU CN215982562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978.XU CN215982562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2562U true CN215982562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5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5978.XU Active CN215982562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25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4006B (zh) 一种生活垃圾高温热解气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7120656A (zh) 一种间接热裂解及灰渣燃烧熔融炉及其处理方法
CN106949480A (zh) 一种热解焚烧炉
CN109468139A (zh) 一种生物质分级热解燃烧器
CN206570184U (zh) 一种污泥干化碳化系统
CN215982562U (zh)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CN205893035U (zh) 低热值污泥“三化”处理装置
CN207422218U (zh)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炉污染物处理装置
CN207455594U (zh) 垃圾热解炭化炉
CN206958929U (zh) 一种具有烟气降尘功能的垃圾焚烧设备
CN206637620U (zh) 一种热解焚烧炉
CN211551608U (zh) 一种垃圾热解装置
CN106352344A (zh) 一种磁化垃圾热解站
CN208124300U (zh)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处理设备
CN111396899A (zh)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集成处理系统
CN201106873Y (zh) 家用生物质气化炉活动炉桥
CN113578933B (zh) 一种生活垃圾元素化自循环处理系统
CN101240905A (zh) 多燃料节能环保灶
CN201343516Y (zh) 节能型多功能秸秆气化炉
CN215675789U (zh) 一种高效燃烧节能燃煤锅炉
CN2221717Y (zh) 多功能医疗垃圾和固体废料焚化炉
CN218993373U (zh) 一种颗粒燃烧机
CN215404053U (zh) 一种固体垃圾可燃气发生装置
CN219756390U (zh)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CN219955346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