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9783U - 压缩机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9783U
CN215979783U CN202122634975.8U CN202122634975U CN215979783U CN 215979783 U CN215979783 U CN 215979783U CN 202122634975 U CN202122634975 U CN 202122634975U CN 215979783 U CN215979783 U CN 215979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vibration isolation
vibration
bracket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49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培利
陈平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49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9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9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9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缩机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其中,压缩机结构包括底盘、压缩机、支架、第一隔振组件及第二隔振组件;支架设于底盘与压缩机之间;第一隔振组件连接于支架与压缩机之间;第二隔振组件连接于支架与底盘之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架设于底盘与压缩机之间,第一隔振组件连接于支架与压缩机之间,第二隔振组件连接于支架与底盘之间,则该压缩机与底盘之间设有两级隔振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安装于底盘的隔振效果。

Description

压缩机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结构和应用该压缩机结构的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处理装置,例如空调,除湿机等通过换热装置以实现对空气的处理效果。例如,除湿机包括底盘和设于底盘的压缩机,压缩机与底盘之间通过橡胶垫进行隔振。但目前的除湿机中,底盘与压缩机之间仅具有一级隔振结构,从而使得隔振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结构,旨在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隔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底盘、压缩机、支架、第一隔振组件及第二隔振组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一隔振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二隔振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盘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振组件包括第一隔振垫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隔振垫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一紧固件一端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二隔振组件包括第二隔振垫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隔振垫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盘之间,所述第二紧固件一端连接所述底盘,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
可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隔振垫,所述第一隔振垫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间隙配合;
和/或,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隔振垫,所述第二隔振垫与所述第二紧固件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振垫具有供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一穿设孔的内壁凸设有多个第一限位部,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穿设孔的周向间隔分布;
和/或,所述第二隔振垫具有供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的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穿设孔的内壁凸设有多个第二限位部,多个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第二穿设孔的周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
基体部;
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凸设于所述基体部的边缘;所述第一隔振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压缩机固定连接;及
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凸设于所述基体部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隔振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压缩机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焊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部。
可选地,定义所述底盘至所述压缩机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安装部高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
可选地,所述基体部的中部设有中心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边缘朝所述底盘的方向凸设有第一加强筋;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边缘朝所述底盘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加强筋;
和/或,所述中心孔的孔壁边缘朝所述底盘的方向凸设有第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压缩机结构,所述压缩机结构包括底盘、压缩机、支架、第一隔振组件及第二隔振组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一隔振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二隔振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架设于底盘与压缩机之间,第一隔振组件连接于支架与压缩机之间,第二隔振组件连接于支架与底盘之间,则该压缩机与底盘之间设有两级隔振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安装于底盘的隔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结构中压缩机与底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结构中支架、第一隔振组件及第二隔振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结构中支架与第一隔振组件装配后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结构中支架与第一隔振组件装配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结构中支架与第二隔振组件装配后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结构中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结构中第一隔振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结构中第二隔振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28152850000031
Figure BDA000332815285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缩机结构可应用于除湿机、空调器或者冰箱等电器中。如图1或图2所示,该压缩机结构包括底盘100、压缩机200、支架300、第一隔振组件400及第二隔振组件500;支架300设于底盘100与压缩机200之间;第一隔振组件400连接于支架300与压缩机200之间;第二隔振组件500连接于支架300与底盘100之间。
通过将支架300设于底盘100与压缩机200之间,第一隔振组件400连接于支架300与压缩机200之间,第二隔振组件500连接于支架300与底盘100之间,则该压缩机200与底盘100之间设有两级隔振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200安装于底盘100的隔振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压缩机结构不限于仅有第一隔振组件400和第二隔振组件500,还可设有第三隔振组件、第四隔振组件或者第五隔振组件等,多个隔振组件可在压缩机200至底盘100的方向上依次设置,其中每相邻两个隔振组件之间可通过支架300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多级隔振结构,实现更佳的隔振效果。通过设置支架300,则一方面可以实现支架300将第一隔振组件400和第二隔振组件500隔开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对第一隔振组件400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
具体地,第一隔振组件400的中心线与第二隔振组件500的中心线可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第一隔振组件400的中心线与第二隔振组件500的中心线可平行设置。为了避免出现对压缩机200的某一局部缓冲效果极佳,对压缩机200另一局部的缓冲效果较差的现象,可选第一隔振组件400的中心线与第二隔振组件500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隔振组件400的中心线与第二隔振组件500的中心线平行设置。另外,第一隔振组件400可以包括弹簧、橡胶垫等具有弹性的部件。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隔振组件400出现较大程度的位移,第一弹簧或者第一橡胶垫可固定于支架300上,并将支架300与压缩机200固定连接;或者将第一弹簧或者第一橡胶垫固定于压缩机200上,并将支架300与压缩机200固定连接,或者将第一弹簧或者第一橡胶垫套设于紧固件上,紧固件将支架300与压缩机200固定连接。同样的,第二隔振组件500可以包括第二弹簧、第二橡胶垫等具有弹性的部件。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二隔振组件500出现较大程度的位移,第二弹簧或者第二橡胶垫可固定于支架300上,并将支架300与底盘100固定连接;或者将第二弹簧或者第二橡胶垫固定于压缩机200上,并将支架300与压缩机200固定连接,或者将第二弹簧或者第二橡胶垫套设于紧固件上,紧固件将支架300与压缩机200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架300设于底盘100与压缩机200之间,第一隔振组件400连接于支架300与压缩机200之间,第二隔振组件500连接于支架300与底盘100之间,则该压缩机200与底盘100之间设有两级隔振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200安装于底盘100的隔振效果。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2、图3及图4,第一隔振组件400包括第一隔振垫410和第一紧固件420,第一隔振垫410连接于支架300与压缩机200之间,第一紧固件420一端连接支架300,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200。
通过第一紧固件420一端连接支架300,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200,则实现了支架300通过第一紧固件420连接压缩机200的效果,进而可保证支架300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支架300在压缩机200至底盘100之间出现较大的位移变化。另外,通过第一隔振垫410连接于支架300与压缩机200之间,则压缩机200发生振动后可直接将振动能量传递至第一隔振垫410上,从而第一隔振垫410能够吸收至少部分振动能量,从而实现对压缩机200的缓冲效果。其中,第一隔振垫410可呈柱状结构,第一隔振垫410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200,另一端连接于支架300,第一紧固件420可穿过第一隔振垫410,并使得其两端分别连接支架300和压缩机200,或者第一紧固件420也可不穿过第一隔振垫410。第一隔振垫410与压缩机200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者粘接等方式进行连接,第一隔振垫410与支架300之间也可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者粘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或者第一隔振垫410还可抵接于支架300上。
同样地,请结合参照图2、图3及图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第二隔振组件500可包括第二隔振垫510和第二紧固件520,第二隔振垫510连接于支架300与底盘100之间,第二紧固件520一端连接底盘100,另一端连接于支架300。
通过第二紧固件520一端连接底盘100,另一端连接于支架300,则可保证支架300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支架300在压缩机200至底盘100之间出现较大的位移变化。另外,通过第二隔振垫510连接于支架300与底盘100之间,则压缩机200振动时可将其振动能量传递至第一隔振垫410,其中一部分能量还通过第一隔振垫410传递至支架300,进而由支架300传递至第二隔振垫510,第二隔振垫510能够继续吸收振动能量,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压缩机200的缓冲效果。其中,第二隔振垫510可呈柱状结构,第二隔振垫510的一端连接于底盘100,另一端连接于支架300,第二紧固件520可穿过第二隔振垫510,并使得其两端分别连接支架300和底盘100,或者第二紧固件520也可不穿过第二隔振垫510。第二隔振垫510与底盘100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者粘接等方式进行连接,第二隔振垫510与支架300之间也可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者粘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或者第二隔振垫510还可抵接于支架300和/或底盘100上。
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第一紧固件420穿设第一隔振垫410,第一隔振垫410与第一紧固件420间隙配合。
具体地,该第一紧固件420可以为螺钉、螺栓或者铆钉等。通过将第一紧固件420穿设第一隔振垫410,则第一紧固件420对第一隔振垫410在第一紧固件420的径向的运动具有限位效果,从而保证第一隔振垫410具有较为稳定的安装状态。通过第一隔振垫410与第一紧固件420间隙配合,则使得第一隔振垫410与第一紧固件420之间留有余量,从而当压缩机200在第一紧固件420的径向方向振动时,一方面第一隔振垫410能够对压缩机200起到缓冲效果,另一方面即使第一隔振垫410发生振动时,其与第一紧固件420之间的间隙可延缓其将振动传递至第一紧固件420、进而进一步减缓整机的振动效果。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第二紧固件520也可穿设第二隔振垫510,第二隔振垫510与第二紧固件520间隙配合。如此设置,则使得第二隔振垫510与第二紧固件520之间留有余量,从而当压缩机200在第二紧固件520的径向方向振动时,一方面第二隔振垫510能够对压缩机200起到缓冲效果,另一方面即使第二隔振垫510发生振动时,其与第二紧固件520之间的间隙可延缓其将振动传递至第二紧固件520,进而进一步对整机的振动起到较好的振动效果。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图8及图9,第一隔振垫410具有供第一紧固件420穿设的第一穿设孔411,第一穿设孔411的内壁凸设有多个第一限位部412,多个第一限位部412沿第一穿设孔411的周向间隔分布;和/或,第二隔振垫510具有供第二紧固件520穿设的第二穿设孔511,第二穿设孔511的内壁凸设有多个第二限位部512,多个第二限位部512沿第二穿设孔511的周向间隔分布。
通过第一穿设孔411的内壁凸设有第一限位部412,则第一限位部412对第一紧固件420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避免第一紧固件420在其径向发生较大程度的晃动或者避免第一隔振垫410发生较大程度的晃动,并且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412,则使得第一隔振垫410在压缩机200的振动作用下发生移动时,通过该第一限位部412抵持第一紧固件420,进而避免第一穿设孔411的整个内壁抵持第一紧固件420,从而通过第一限位部412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隔振垫410的隔振效果。
通过第二穿设孔511的内壁凸设有第二限位部512,则第二限位部512对第二紧固件520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避免第二紧固件520在其径向发生较大程度的晃动或者避免第二隔振垫510发生较大程度的晃动,并且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部512,则使得第二隔振垫510在压缩机200的振动作用下发生移动时,通过该第二限位部512抵持第一紧固件420,进而避免第二穿设孔511的整个内壁抵持第二紧固件520,从而通过第二限位部512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隔振垫510的隔振效果。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7,支架300包括基体部310、第一安装部320及第二安装部330;第一安装部320凸设于基体部310的边缘;第一隔振垫410安装于第一安装部320;第二安装部330凸设于基体部310的边缘,并与第一安装部320间隔设置,第二隔振垫510安装于第二安装部330。
通过将第一安装部320与第二安装部330均凸设于基体部310的边缘,且二者间隔设置,第一隔振垫410与第二隔振垫510不处于同一直线上,从而使得第一隔振垫410和第二隔振垫510可将压缩机200的振动强度进行分散,使得底盘100上各部分所受到的振动强度较为均匀,避免底盘100上局部位置因受到的振动强度过大而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紧固件420与第一安装部320焊接。
通过将第一紧固件420与第一安装部320焊接,则实现了第一紧固件420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部320的效果,避免第一紧固件420与第一安装部320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进而保证支架300具有相对稳定的安装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320和第二安装部330均设有多个,相邻两个第一安装部320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安装部330。
通过将第一安装部320和第二安装部330均设有多个,则可使得每一个第一安装部320处均安装有一第一隔振组件400,每一个第二安装部330处均安装有第二隔振组件500,从而提高整机的隔振效果。
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安装部320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安装部330,则两个第一隔振组件400之间则对应有一个第二隔振组件500,且第一隔振组件400和第二隔振组件500在支架300的周向上、以及在底盘100至压缩机200的方向上均呈现错位设置,从而能够使得压缩机200传递的振动能够通过多个第一隔振组件400和多个第二隔振组件500起到较好的分散效果,避免底盘100局部部位振动强度过大。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隔振组件400和第二隔振组件500在底盘100至压缩机200的方向上均呈现错位设置,则一方面使得压缩机200通过两级的隔振作用才能将振动传递至底盘100,从而提高了隔振效果,另一方面还将压缩机200的振动作用进行分散,避免底盘100各个部位出现隔振不均匀的现象。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安装部320至基体部310的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20°。
由于一般的压缩机200其底部的安装部位设有多个,每相邻两个安装部位之间的夹角为120°,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相邻两个第一安装部320至基体部310的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20°,如图7所示,相邻两个第一安装部320至基体部310的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定义为α,α为120°,则可使得第一安装部320通过第一紧固件420安装于压缩机200时能够具有很好的防错效果,便于工人或者用户进行安装。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定义底盘100至压缩机200的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一安装部320高于第二安装部330设置。
通过将第一安装部320高于第二安装部330设置,则使得第一安装部320与第二安装部330不在同一高度上,从而使得第一安装部320和第二安装部330的至少其中一者与基体部310不在同一高度上,进而使得第一安装部320和/或第二安装部330在与基体部310之间连接时通过倾斜面连接或者通过折弯部连接,从而提高了支架300整体的刚度。并且,通过第一安装部320高于第二安装部330设置,则使得第一安装部320更靠近压缩机200,便于二者进行连接;同时第二安装部330更加靠近底盘100,也便于第二安装部330与底盘100进行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20也可低于第二安装部330设置。如此设置,同样能够使得第一安装部320和/或第二安装部330在与基体部310之间连接时通过倾斜面连接或者通过折弯部连接,从而提高了支架300整体的刚度。
进一步地,如图3、图4或图5所示,基体部310的中部设有中心孔311。
通过在基体部310的中部设有中心孔311,则使得基体部310的重量较轻,进而使得整个支架300以及整个压缩机结构以及应用该压缩机结构的电器的重量较轻,从而便于用户搬运。另外,通过在基体部310的中部设置中心孔311,则在安装或拆卸支架300时,便于用户拿取该支架300。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第一安装部320的边缘朝底盘100的方向凸设有第一加强筋321;和/或,第二安装部330的边缘朝底盘100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加强筋331;和/或,中心孔311的孔壁边缘朝底盘100的方向凸设有第三加强筋。
通过在第一安装部320的边缘朝底盘100的方向凸设第一加强筋321,则可提高支架300的整体刚度,进而使得支架300的固定频率尽可能偏离压缩机200振动的频率,从而达到有效的隔振效果。同样的,通过在第二安装部330的边缘朝底盘100的方向凸设第二加强筋331,则同样可提高支架300的整体刚度,进而使得支架300的固定频率尽可能偏离压缩机200振动的频率,从而达到有效的隔振效果。通过在中心孔311的孔壁边缘朝底盘100的方向凸设有第三加强筋,则同样可提高支架300的整体刚度,进而使得支架300的固定频率尽可能偏离压缩机200振动的频率,从而达到有效的隔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压缩机结构,该压缩机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气处理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空气处理装置可以为除湿机或者空调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压缩机;
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第一隔振组件,所述第一隔振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及
第二隔振组件,所述第二隔振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盘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组件包括第一隔振垫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隔振垫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一紧固件一端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二隔振组件包括第二隔振垫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隔振垫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盘之间,所述第二紧固件一端连接所述底盘,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隔振垫,所述第一隔振垫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间隙配合;
和/或,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隔振垫,所述第二隔振垫与所述第二紧固件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垫具有供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一穿设孔的内壁凸设有多个第一限位部,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穿设孔的周向间隔分布;
和/或,所述第二隔振垫具有供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的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穿设孔的内壁凸设有多个第二限位部,多个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第二穿设孔的周向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基体部;
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凸设于所述基体部的边缘;所述第一隔振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压缩机固定连接;及
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凸设于所述基体部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隔振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压缩机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焊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部。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底盘至所述压缩机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安装部高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
9.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的中部设有中心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边缘朝所述底盘的方向凸设有第一加强筋;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边缘朝所述底盘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加强筋;
和/或,所述中心孔的孔壁边缘朝所述底盘的方向凸设有第三加强筋。
1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结构。
CN202122634975.8U 2021-10-29 2021-10-29 压缩机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5979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4975.8U CN215979783U (zh) 2021-10-29 2021-10-29 压缩机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4975.8U CN215979783U (zh) 2021-10-29 2021-10-29 压缩机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9783U true CN215979783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4975.8U Active CN215979783U (zh) 2021-10-29 2021-10-29 压缩机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97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980A (zh) * 2022-06-16 2022-08-23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隔振组件、压缩机装置、电器设备和车辆
CN114941688A (zh) * 2022-06-16 2022-08-26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隔振组件、压缩机装置、电器设备和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980A (zh) * 2022-06-16 2022-08-23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隔振组件、压缩机装置、电器设备和车辆
CN114941688A (zh) * 2022-06-16 2022-08-26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隔振组件、压缩机装置、电器设备和车辆
CN114941688B (zh) * 2022-06-16 2023-11-21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隔振组件、压缩机装置、电器设备和车辆
CN114934980B (zh) * 2022-06-16 2023-11-24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隔振组件、压缩机装置、电器设备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79783U (zh) 压缩机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12619366U (zh) 挂板座、壁挂安装结构和热水器
CN107062409B (zh) 电机安装结构及嵌入式空调器
JP2019043276A (ja) 支持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4664862U (zh) 电机支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2746857U (zh) 移动空调器
CN217978965U (zh) 一种减振装置及桌面吸油烟机
CN106949618B (zh) 嵌入式空调器
CN214501491U (zh) 减振脚垫、减振装置和空调器
CN218672425U (zh) 底盘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6114383U (zh) 支撑条和移动空调
CN214295579U (zh) 仪表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445118U (zh) 一种电机固定装置和空调器
CN218936524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2108668U (zh) 空调器
CN210118888U (zh) 板式换热器的安装结构和空调机
CN220711211U (zh) 一种电机罩支撑结构
CN217302172U (zh) 一种压缩机脚垫及其压缩机、空调器外机和空调器
CN110160169B (zh) 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CN212480740U (zh) 显示屏安装支架及显示屏组件
CN215724064U (zh) 一种外壳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809333U (zh) 一种运输车牌照架
CN216897575U (zh) 一种压缩机固定结构
CN110630502B (zh) 储液装置的固定结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6590712U (zh) 一种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