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1811U -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1811U
CN215971811U CN202122224915.9U CN202122224915U CN215971811U CN 215971811 U CN215971811 U CN 215971811U CN 202122224915 U CN202122224915 U CN 202122224915U CN 215971811 U CN215971811 U CN 215971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wler
coal mine
underground coal
carrier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49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慈
刘志强
闫洪涛
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englu Min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englu Min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englu Min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englu Min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49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1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1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1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车轮上的橡胶材质的履带,所述履带的前后侧均设有连接于所述运输车本体底盘上的拨料组件;所述履带外侧边缘上均布有向外凸起的防护块,所述防护块为橡胶材质,且所述防护块的外端面设有倾斜的导料部。通过拨料组件将履带前方的物料残渣向外侧拨动,再由防护块增加履带外侧边缘的磨损强度,同时,防护块上倾斜的导料部可以有效的将与防护块接触的物料形成向外的导向,进而对履带外侧的边缘形成加强防护,减少履带的磨损率,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巷道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的部分巷道由于使用频率不高,未安设轨道或单轨吊梁,另有一些地形复杂和运输设施不完善的地点成为运输设备无法到达的盲区,物料运输周转费工费时且不利于安全。
履带运输车是以柴油机为动机源、液压驱动、履带行走的设备。主要用于煤、半煤岩巷;也可用于小断面全岩巷煤、岩及其它物料的运输。具有装载效率高、容积大、行走速度快、爬坡能力强、机动性好、安全性好、可双向驾驶等功能,能够完成工作面短距离运输各种作业。但是目前由于行驶履带运输车的巷道中会残留有物料的残渣,对于非金属材质的履带会加速履带的磨损,同时,遇到较大的颗粒的物料也会对行驶作业的安全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巷道中残存的物料会对履带造成磨损加速以及行驶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车轮上的橡胶材质的履带,所述履带的前后侧均设有连接于所述运输车本体底盘上的拨料组件;所述履带外侧边缘上均布有向外凸起的防护块,所述防护块为橡胶材质,且所述防护块的外端面设有倾斜的导料部。通过拨料组件将履带前方的物料残渣向外侧拨动,再由防护块增加履带外侧边缘的磨损强度,同时,防护块上倾斜的导料部可以有效的将与防护块接触的物料形成向外的导向,进而对履带外侧的边缘形成加强防护,减少履带的磨损率,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防护块倾斜设置于所述履带上。通过倾斜设置的防护块增加将与其接触的物料残渣向外侧拨动的能力,并提高对履带外侧边缘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履带的边缘上开设有与防护块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防护块的内端面上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匹配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与固定孔的相互配合,实现防护块在履带上的灵活安全,提高对容易磨损的防护块替换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防护块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所述支撑杆延伸进所述防护块内的长度占所述防护块左、右长度的三分之一。延伸进防护块的支撑杆长度可以有效保持防护块在支撑杆上的拨动灵活程度,进而提高对与防护块接触物料的弹性拨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履带上设有至少两行沿所述运输车本体行进方向间隔分布的防滑齿,且相邻的两行防滑齿之间呈交错设置。通过相邻行列上的防滑齿提高对复杂路面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拨料组件通过伸缩机构可调整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底盘上;所述拨料组件为非金属材质篦板,且该篦板呈向外侧拨料的倾斜设置。根据实际路面情况调整篦板的离地间隙,通过篦板有效提高自身结构强度,以及对物料残渣拨动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运输车本体底盘上的一端设有驾驶室,另一端设有料斗,所述驾驶室和料斗之间设有吊臂。通过设置的吊臂以增加对物料转移的便利性,减少对于人工的占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拨料组件将履带前方的物料残渣向外侧拨动,再由防护块增加履带外侧边缘的磨损强度,同时,防护块上倾斜的导料部可以有效的将与防护块接触的物料形成向外的导向,进而对履带外侧的边缘形成加强防护,减少履带的磨损率,提高行驶的安全性。2、履带及防护块为橡胶材质,可以增加对坎坷路面的适应性,以及避免金属部件出现摩擦产生火花的危险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篦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履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护块与履带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护块与支撑杆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中:1、运输车本体,2、驾驶室,3、料斗,4、吊臂,5、履带,51、防滑齿,52、防护块,521、导料部,53、固定孔,54、支撑杆,6、拨料组件,61、篦板,62、伸缩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1和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1车轮上的橡胶材质的履带5。通过橡胶材质的履带5增加对坎坷路面的适应性,以及避免金属部件出现摩擦产生火花的危险情况。所述运输车本体1底盘上的一端设有驾驶室2,另一端设有料斗3,所述驾驶室2和料斗3之间设有吊臂4。通过设置的吊臂4以增加对物料转移的便利性,减少对于人工的占用。
所述履带5与地面的接触面上设有至少两行沿所述运输车本体1行进方向间隔分布的防滑齿51,且相邻的两行防滑齿51之间呈交错设置。通过相邻行列上的防滑齿51提高对复杂路面的适应性。所述履带5外侧边缘上均布有向外凸起的防护块52;所述防护块52倾斜设置于所述履带5上。防护块52增加履带5外侧边缘的耐磨强度,同时倾斜的防护块52优先于地面相接触。所述履带5的边缘上开设有与防护块52相对应的固定孔53;所述防护块52的内端面上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孔53相匹配的支撑杆54。通过支撑杆54与固定孔53的相互配合,实现防护块52在履带5上的灵活安全,提高对容易磨损的防护块52替换的便利性。所述防护块52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杆54的端部;所述支撑杆54延伸进所述防护块52内的长度占所述防护块52左、右长度的三分之一。延伸进防护块52的支撑杆54长度可以有效保持防护块52在支撑杆54上的拨动灵活程度,进而提高对与防护块52接触物料的弹性拨动效果。所述防护块52为橡胶材质,且所述防护块52的外端面设有倾斜的导料部521。防护块52上倾斜的导料部521可以有效的将与防护块52接触的物料形成向外的导向,进而对履带5外侧的边缘形成加强防护。
所述履带5的前后侧均设有连接于所述运输车本体1底盘上的拨料组件6;所述拨料组件6通过伸缩机构62可调整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1的底盘上;所述拨料组件6为非金属材质篦板61,且该篦板61呈向外侧拨料的倾斜设置。根据实际路面情况调整篦板61的离地间隙,通过篦板61有效提高自身结构强度,以及对物料残渣拨动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装置在使用时,将防护块52安装于履带5外侧的边缘上并呈倾斜状设置,通过防护块52的安装增加履带5外侧边缘的耐磨程度,同时对于处于履带5外侧边缘位置的物料残值可以通过防护块52与其优先接触,且导料部521将其向外侧的推移。根据行驶的路况对篦板61的离地间隙进行适应性的调节,通过篦板61将履带5行进方向前方的物料残渣向外推移,减少物料残渣对履带5接触面的磨损几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通过拨料组件将履带前方的物料残渣向外侧拨动,再由防护块增加履带外侧边缘的磨损强度,同时,防护块上倾斜的导料部可以有效的将与防护块接触的物料形成向外的导向,进而对履带外侧的边缘形成加强防护,减少履带的磨损率,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履带及防护块为橡胶材质,可以增加对坎坷路面的适应性,以及避免金属部件出现摩擦产生火花的危险情况。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本体(1)和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1)车轮上的橡胶材质的履带(5),所述履带(5)的前后侧均设有连接于所述运输车本体(1)底盘上的拨料组件(6);所述履带(5)外侧边缘上均布有向外凸起的防护块(52),所述防护块(52)为橡胶材质,且所述防护块(52)的外端面设有倾斜的导料部(5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块(52)倾斜设置于所述履带(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5)的边缘上开设有与防护块(52)相对应的固定孔(53);所述防护块(52)的内端面上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孔(53)相匹配的支撑杆(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块(52)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杆(54)的端部;所述支撑杆(54)延伸进所述防护块(52)内的长度占所述防护块(52)左、右长度的三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5)上设有至少两行沿所述运输车本体(1)行进方向间隔分布的防滑齿(51),且相邻的两行防滑齿(51)之间呈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组件(6)通过伸缩机构(62)可调整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1)的底盘上;所述拨料组件(6)为非金属材质篦板(61),且该篦板(61)呈向外侧拨料的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本体(1)底盘上的一端设有驾驶室(2),另一端设有料斗(3),所述驾驶室(2)和料斗(3)之间设有吊臂(4)。
CN202122224915.9U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Active CN215971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4915.9U CN215971811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4915.9U CN215971811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1811U true CN215971811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5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4915.9U Active CN215971811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1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90312B2 (en) Endless track for high speed multi-terrain vehicles
US7425044B2 (en) Guide horn structure for endless track of high speed multi-terrain vehicles
US9102370B2 (en) Track pad
US7252347B2 (en) Belt over mid-rollers
CN215971811U (zh)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运输车
US3301599A (en) Method of continuous open-pit mining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4482193A (en) Roadable track assembly
CN110985113B (zh) 一种移动式可调节爆破掩体装置
CN110450873B (zh) 一种防滑且减少路面损伤的挖土机传动用履带
US11560189B2 (en) Track elements for forming a continuous over tyre track with strength enhancement structure
CN210793053U (zh) 发动机防护装置
US2891822A (en) Track closure
CN216636656U (zh) 一种承载力强的稳定型履带运输车
CN212047620U (zh) 一种履带胶轮式设备运输车
CN201915976U (zh) 煤炭综采支架搬运车
US3902765A (en) Tension control for flexible tire connectors
CN215751744U (zh) 一种铲车用汽车轮胎保护链
CN210003272U (zh) 一种露天煤矿采煤系统
CN115461269A (zh) 用于履带式车辆的橡胶履带和包括所述橡胶履带的履带式车辆
CN210273457U (zh) 一种电缆移动车、电缆移动车装置及综掘机装置
Siemens et al. Continuous loading–a safe, efficient, and productive alternative for the loading of muck at the development face
CN205225250U (zh) 矿山机械破碎筛分机履带梁
CN2083629U (zh) 一种耙斗装煤机
JPH05305883A (ja) 装軌式車輌の履帯
SU1184938A1 (ru) Горный комбай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