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0536U - 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0536U
CN215970536U CN202121698586.5U CN202121698586U CN215970536U CN 215970536 U CN215970536 U CN 215970536U CN 202121698586 U CN202121698586 U CN 202121698586U CN 215970536 U CN215970536 U CN 215970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ber
fiber base
antibiotic
chem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985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卫良
张自翠
边郁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aoshan Silk Chemical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aoshan Silk Chemical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aoshan Silk Chemical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aoshan Silk Chemical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985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0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0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0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布料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其包括化纤布层、阻燃层、防水层、抗静电层及抗菌层,其中,所述抗菌层包括抗菌外层与抗菌内层,所述抗菌外层复合于化纤布层的外表面,所述抗菌内层复合于化纤布层的内表面,所述抗静电层复合于抗菌外层的外表面,所述防水层复合于抗静电层的外表面,所述阻燃层复合于防水层的外表面。本申请具有提升化纤布料的抗菌抑菌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布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背景技术
化纤布料是指化学纤维制成的布料,化学纤维织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衣料,种类较多,这里主要是指由化学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物,也就是说由化纤织成的织物,不包括与天然纤维间的混纺、交织物,化纤织物的特性由织成它的化学纤维本身的特性决定,化学纤维可根据原料来源不同,分为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等,再生纤维是指用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加工制成高分子浓溶液,再经纺丝和后处理而制得的纺织纤维,合成纤维是指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及氨纶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0520238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化纤布,其从内到外依次包括阻燃层、化纤布层和防水层,防水层上设有印花层,阻燃层的内侧车缝连接设有棉布层,棉布层上均布设有若干个通孔。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虽然相关技术通过层设阻燃层、防水层及棉布层,并在棉布层上设有若干个通孔,能够实现一定的防水、透气的效果,但是,化纤布料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滋生一些细菌,不利于化纤布料的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化纤布料的抗菌抑菌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包括化纤布层、阻燃层、防水层、抗静电层及抗菌层,其中,所述抗菌层包括抗菌外层与抗菌内层,所述抗菌外层复合于化纤布层的外表面,所述抗菌内层复合于化纤布层的内表面,所述抗静电层复合于抗菌外层的外表面,所述防水层复合于抗静电层的外表面,所述阻燃层复合于防水层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化纤布层的内外表面复合抗菌内层与抗菌外层,能够提升化纤布料的抗菌抑菌性能,通过在抗菌外层的外表面复合抗静电层,能够提升化纤布料的抗静电性能,通过在抗静电层的外表面复合防水层,能够提升化纤布料的防水性能,通过在防水层的外表面复合阻燃层,能够提升化纤布料的阻燃性能。
可选的,所述化纤布层包括多个纤维基层,所述多个纤维基层包括再生涤纶纤维基层及亚麻纤维基层,所述亚麻纤维基层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再生涤纶纤维基层的内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亚麻纤维基层能够提升化纤布层的吸水性能,进而,起到防静电抗菌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多个纤维基层还包括铜氨纤维基层及醋酸纤维基层,所述铜氨纤维基层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再生涤纶纤维基层的外表面,所述醋酸纤维基层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铜氨纤维基层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铜氨纤维基层和醋酸纤维基层能够提升化纤布层的着色能力,保证化纤布层表面的颜色艳丽,进而,能够提高化纤布层表面悬垂性能。
可选的,所述多个纤维基层还包括竹纤维基层,所述竹纤维基层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亚麻纤维基层的内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竹纤维基层能够提升化纤布层的透气性能,进而可以提升化纤布层的抗拒内保健性能。
可选的,所述多个纤维基层还包括莱赛尔纤维基层,所述莱赛尔纤维基层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竹纤维基层的内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莱赛尔纤维基层能够提升化纤布层的高强度耐磨性,进而,使化纤布层具有一定的保暖性能和抗过敏性能。
可选的,所述防水层为PTFE防水薄膜层及PTEE防水薄膜层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防水层设置为PTFE防水薄膜层或PTEE防水薄膜层,可以进一步提升化纤布料的防水性能。
可选的,还包括护肤层,所述护肤层复合于抗菌内层的内表面,且所述护肤层为由胶原蛋白纤维制成的护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护肤层,并且护肤层由胶原蛋白纤维制成,进而,可以提升化纤布料的舒适度。
可选的,所述抗菌外层为纳米银抗菌层,所述抗菌内层由活性炭纤维丝和甲壳素纤维丝加捻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抗菌外层设置为纳米银抗菌层,将抗菌内层设置为由活性炭纤维丝和甲壳素纤维丝加捻形成,可以进一步提升抗菌外层与抗菌内层的抗菌抑菌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化纤布层的内外表面复合抗菌内层与抗菌外层,能够提升化纤布料的抗菌抑菌性能,通过在抗菌外层的外表面复合抗静电层,能够提升化纤布料的抗静电性能,通过在抗静电层的外表面复合防水层,能够提升化纤布料的防水性能,通过在防水层的外表面复合阻燃层,能够提升化纤布料的阻燃性能;
2.通过将化纤布层设置为由多个纤维基层缝合而成,可以提升化纤布层的防水性能、抗静电性能及抗菌抑菌性能,同时,也能提升化纤布料的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环保型化纤布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化纤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化纤布层;11、再生涤纶纤维基层;12、铜氨纤维基层;13、亚麻纤维基层;14、醋酸纤维基层;15、竹纤维基层;16、莱赛尔纤维基层;2、阻燃层;3、防水层;4、抗静电层;5、抗菌外层;6、抗菌内层;7、护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参照图1,该环保型化纤布料可以包括化纤布层1、阻燃层2、防水层3、抗静电层4及抗菌层,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化纤布层1由多个纤维基层复合而成,防水层3可以采用PTFE防水薄膜层或者PTEE防水薄膜层,抗菌层可以包括抗菌外层5及抗菌内层6,抗菌外层5可以采用纳米银抗菌层,抗菌内层6可以由活性炭纤维丝和甲壳素纤维丝加捻形成,抗菌外层5复合于化纤布层1的外表面,抗菌内层6复合于化纤布层1的内表面,抗静电层4复合于抗菌外层5的外表面,防水层3复合于抗静电层4的外表面,阻燃层2复合于防水层3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所限定的复合为采用胶粘的方式进行复合。
具体地,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化纤布层1可以包括再生涤纶纤维基层11、铜氨纤维基层12、亚麻纤维基层13、醋酸纤维基层14、竹纤维基层15及莱赛尔纤维基层16,其中,铜氨纤维基层12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涤纶纤维基层11的外表面,亚麻纤维基层13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涤纶纤维基层11的内表面,醋酸纤维基层14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铜氨纤维基层12的外表面,竹纤维基层15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亚麻纤维基层13的内表面,莱赛尔纤维基层16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竹纤维基层15的内表面;各个纤维基层之间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的技术进行复合连接,取代胶粘压合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各纤维基层之间复合的环保性能,各个纤维基层之间通过采用再生可降解纤维素为原料,提高化纤布层1的环保性能,有利于化纤布层1的快速降解无污染;其中,再生涤纶纤维基层11、铜氨纤维基层12、亚麻纤维基层13、醋酸纤维基层14、竹纤维基层15及莱赛尔纤维基层16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层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再生涤纶纤维基层11的厚度与亚麻纤维基层13的厚度相同,并且,再生涤纶纤维基层11的厚度大于铜氨纤维基层12的厚度,铜氨纤维基层12的厚度与醋酸纤维基层14的厚度相同,铜氨纤维基层12与醋酸纤维基层14之间通过压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竹纤维基层15的厚度与莱赛尔纤维基层16的厚度相同,竹纤维基层15与莱赛尔纤维基层16之间也通过压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亚麻纤维基层13的厚度大于竹纤维基层15的厚度。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再生涤纶纤维基层11作为主体,通过亚麻纤维基层13能够提高面料的吸水性能,进而起到防静电抗菌的效果,通过竹纤维基层15能够有利于提高化纤布层1的透气性能,进而可以提高化纤布层1的抗菌保健性能,通过莱赛尔纤维基层16能够有利于提高化纤布层1的高强度耐穿性能,并具有一定的保暖性和抗过敏性能,通过铜氨纤维基层12和醋酸纤维基层14能够有利于提高化纤布层1的着色能力,保证化纤布层1表面颜色艳丽,提高化纤布层1表面悬垂性能、透气性能和吸湿性能。
其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环保型化纤布料还可以包括护肤层7,具体地,护肤层7通过胶粘的方式复合于抗菌内层6的内表面,且护肤层7可以采用由胶原蛋白纤维制成的护肤层,进而,可以提升化纤布料的舒适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化纤布层1的内外复合抗菌内层6与抗菌外层5,能够提升化纤布料的抗菌抑菌性能,通过在抗菌内层6上复合护肤层7,可以提升化纤布料的舒适度,通过在抗菌外层5上复合抗静电层4,可以提升化纤布料的抗静电性能,通过在抗静电层4上复合防水层3,可以提升化纤布料的防水性能,通过在防水层3上复合阻燃层2,可以提升化纤布料的阻燃性能,并且,化纤布层1由多个纤维基层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而成,有利于提升化纤布料的环保性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化纤布层(1)、阻燃层(2)、防水层(3)、抗静电层(4)及抗菌层,其中,所述化纤布层(1)包括多个纤维基层,所述多个纤维基层包括再生涤纶纤维基层(11)及亚麻纤维基层(13),所述亚麻纤维基层(13)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再生涤纶纤维基层(11)的内表面,所述抗菌层包括抗菌外层(5)与抗菌内层(6),所述抗菌外层(5)复合于化纤布层(1)的外表面,所述抗菌内层(6)复合于化纤布层(1)的内表面,所述抗静电层(4)复合于抗菌外层(5)的外表面,所述防水层(3)复合于抗静电层(4)的外表面,所述阻燃层(2)复合于防水层(3)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化纤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基层还包括铜氨纤维基层(12)及醋酸纤维基层(14),所述铜氨纤维基层(12)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再生涤纶纤维基层(11)的外表面,所述醋酸纤维基层(14)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铜氨纤维基层(12)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化纤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基层还包括竹纤维基层(15),所述竹纤维基层(15)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亚麻纤维基层(13)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化纤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基层还包括莱赛尔纤维基层(16),所述莱赛尔纤维基层(16)通过再生纤维丝缝合于竹纤维基层(15)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化纤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为PTFE防水薄膜层及PTEE防水薄膜层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化纤布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肤层(7),所述护肤层(7)复合于抗菌内层(6)的内表面,且所述护肤层(7)为由胶原蛋白纤维制成的护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化纤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外层(5)为纳米银抗菌层,所述抗菌内层(6)由活性炭纤维丝和甲壳素纤维丝加捻形成。
CN202121698586.5U 2021-07-24 2021-07-24 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Active CN215970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8586.5U CN215970536U (zh) 2021-07-24 2021-07-24 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8586.5U CN215970536U (zh) 2021-07-24 2021-07-24 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0536U true CN215970536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5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8586.5U Active CN215970536U (zh) 2021-07-24 2021-07-24 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0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4847A (zh) 一种抗菌吸湿保暖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KR20160056849A (ko) 가교 아크릴레이트계 섬유 및 이 섬유를 함유하는 섬유 구조물
CN104695109A (zh) 一种羊毛、绒/竹炭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CN215970536U (zh) 一种环保型化纤布料
CN111979634B (zh) 一种排汗抗菌凉感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721583U (zh) 一种除螨型保温羽绒被
CN211616879U (zh) 一种透气抗菌的涤丝面料
CN214354702U (zh) 一种抗菌防螨针织印花面料
CN216579532U (zh) 一种超亲水自清洁阻燃棉布
CN213549944U (zh)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
CN212666831U (zh) 一种抗菌毛呢面料
CN210501753U (zh) 具有凉爽吸湿功能的丝麻银离子抗菌面料
CN210362784U (zh) 具有防暑降温功能的保健布料
CN203333904U (zh) 高强多功能复合纱线
CN214214982U (zh) 一种防污面料
CN105648636A (zh) 一种混纺纱多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5481510U (zh) 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es复合短纤维
CN221067399U (zh) 一种吸湿排汗纺织布料
CN215512705U (zh) 一种高弹性抗菌复合经编面料
CN214137623U (zh) 阻燃抗菌型提花面料
CN212097849U (zh) 一种环保型无胶化纤布
CN215435364U (zh) 吸湿透气涤纶牛津布
CN214606276U (zh) 一种针织类具有抗菌结构的布料
CN215040991U (zh) 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
CN213172760U (zh) 一种仿麻型涡流纺纱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