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2926U - 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2926U
CN215962926U CN202122076732.7U CN202122076732U CN215962926U CN 215962926 U CN215962926 U CN 215962926U CN 202122076732 U CN202122076732 U CN 202122076732U CN 215962926 U CN215962926 U CN 215962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decabromodiphenylethane
treatment device
chamber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67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龙
郭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0767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2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2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2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属于十溴二苯乙烷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侧壁上部安装有过滤网板,所述机体内侧壁上部与过滤网板之间构成炭室,所述炭室内侧壁填充有活性炭,所述机体中部安装有栅格,所述机体内侧壁中部与栅格之间构成料室,所述料室内侧壁填充有填料,所述料室顶部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机体下部与栅格之间构成底室,所述雾化喷头分别通过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管道连接在水箱和底室内侧壁底部,所述底室内侧壁安装有碱液浓度计,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可将中和用的碱液收集并循环利用,直到碱液浓度过低无法中和,节约资源,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体积较小,占地空间小。

Description

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十溴二苯乙烷生产装置领域,具体是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十溴二苯乙烷,又名1,2-二(五溴苯基)乙烷,白色粉末,其熔点为 350-358℃,属于芳基溴化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和抗紫外线能力,目前主要采用溴素法来制备十溴二苯乙烷,溴素和二苯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十溴二苯乙烷和溴化氢,溴化氢和未完成冷凝的溴素气体由微负压系统抽走,用水吸收,但有少量的气体会有逸出,这部分气体的组分包括少量的溴素蒸汽、溴化氢气体以及少量气态有机物组分,污染环境并且影响周围作业人员的健康,故需要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传统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有以下缺点:1、传统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需要喷淋碱液中和尾气,碱液无法循环利用,浪费碱液资源;2、传统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需要多个吸附塔处理尾气,占地空间大,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可将中和用的碱液收集并循环利用,直到碱液浓度过低无法中和,节约资源,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体积较小,占地空间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侧壁上部安装有过滤网板,所述机体内侧壁上部与过滤网板之间构成炭室,所述炭室内侧壁填充有活性炭,所述机体中部安装有栅格,所述机体内侧壁中部与栅格之间构成料室,所述料室内侧壁填充有填料,所述料室顶部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机体下部与栅格之间构成底室,所述雾化喷头分别通过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管道连接在水箱和底室内侧壁底部,所述底室内侧壁安装有碱液浓度计,所述底室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内侧壁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机体外侧壁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炭室侧面开设有第一换料口,所述料室侧面开设有第二换料口,所述第一换料口和第二换料口内侧壁均可拆卸安装有方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下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机体顶部开设有出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外侧壁均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盖包括塞体和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一侧粘接有橡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板表面开设有螺孔且通过螺孔和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机体外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碱液浓度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控制面板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面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可将中和用的碱液收集并循环利用,直到碱液浓度过低无法中和,节约资源,使用前将尾气出气管接在机体下部的进气口,从水箱的进水口向水箱内加满碱液,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第一水泵,第一水泵通过管道将水箱内的碱液抽至雾化喷头雾化喷洒在料室,尾气从进气口进入,自下而上的气体和自上而下的碱液逆向接触充分反应后,经过炭室内的活性炭的进一步吸附后从出气口排出,雾化喷头喷出的碱液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栅格上,被填料吸收,当填料吸满后,碱液从栅格缝隙滴落至底室,碱液浓度计工作检测底室内的碱液浓度,当碱液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控制第一水泵关闭,第二水泵开启,将底室内的碱液通过管道抽至雾化喷头处雾化喷出,循环利用,当碱液浓度计检测到底室内的碱液浓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控制第二水泵关闭,第一水泵和电磁阀开启,底室内的失效碱液从排液口被放出,可设定电磁阀的开启时间,在失效碱液排完后,电磁阀可自动关闭,智能化程度高,可循环利用碱液,解决传统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的碱液无法循环利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体积较小,占地空间小,碱液喷淋室和活性炭吸附室均设置在机体内,一台处理装置即可处理十溴二苯乙烷生产时产生的尾气,占地面积小,方便使用,无需多个处理塔,简单实用,解决传统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需要多个吸附塔处理尾气,占地空间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水箱;3、出气口;4、炭室;5、活性炭;6、过滤网板;7、雾化喷头;8、料室;9、填料;10、栅格;11、底室;12、排液口;13、进水口;14、密封盖;15、管道;16、第一水泵;17、第二水泵;18、进气口;19、碱液浓度计;20、电磁阀;21、出水口;22、第一换料口;23、第二换料口;24、方盖;2401、塞体;2402、矩形板;25、螺栓;26、螺孔;27、橡胶片;2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内侧壁上部安装有过滤网板6,所述机体1内侧壁上部与过滤网板6之间构成炭室4,所述炭室4内侧壁填充有活性炭5,所述机体1中部安装有栅格10,所述机体1内侧壁中部与栅格10之间构成料室8,所述料室8内侧壁填充有填料9,所述料室8顶部安装有雾化喷头7,所述机体1下部与栅格10之间构成底室11,所述雾化喷头7分别通过第一水泵16、第二水泵17和管道15连接在水箱2和底室11内侧壁底部,所述底室11内侧壁安装有碱液浓度计19,所述底室11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2,所述排液口12内侧壁安装有电磁阀20,所述机体1外侧壁安装有控制面板28,所述炭室4侧面开设有第一换料口22,所述料室8侧面开设有第二换料口23,所述第一换料口22和第二换料口23内侧壁均可拆卸安装有方盖24,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可将中和用的碱液收集并循环利用,直到碱液浓度过低无法中和,节约资源,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体积较小,占地空间小。
其中,所述机体1下部开设有进气口18,所述机体1顶部开设有出气口3,方便进气或出气。
其中,所述水箱2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3,所述水箱2底部开设有出水口21,所述进水口13和出水口21外侧壁均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14,使用前从水箱2的进水口13向水箱2内加满碱液。
其中,所述方盖24包括塞体2401和矩形板2402,所述矩形板2402一侧粘接有橡胶片27,橡胶片27柔软有弹性,密封效果好。
其中,所述矩形板2402表面开设有螺孔26且通过螺孔26和螺栓25可拆卸安装在机体1外侧壁,方便将方盖24拆卸下来换料。
其中,所述碱液浓度计19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控制面板28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面板28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第一水泵16、第二水泵17和电磁阀20的信号输入端,方便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可将中和用的碱液收集并循环利用,直到碱液浓度过低无法中和,节约资源,使用前将尾气出气管接在机体1下部的进气口18,从水箱2的进水口13向水箱2内加满碱液,通过控制面板28打开第一水泵16,第一水泵16通过管道15将水箱2内的碱液抽至雾化喷头7雾化喷洒在料室8,尾气从进气口18进入,自下而上的气体和自上而下的碱液逆向接触充分反应后,经过炭室4内的活性炭5的进一步吸附后从出气口3排出,雾化喷头7喷出的碱液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栅格10上,被填料9吸收,当填料9吸满后,碱液从栅格10缝隙滴落至底室11,碱液浓度计19工作检测底室11内的碱液浓度,当碱液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28控制第一水泵16关闭,第二水泵17开启,将底室11内的碱液通过管道15抽至雾化喷头7处雾化喷出,循环利用,当碱液浓度计19检测到底室11内的碱液浓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28控制第二水泵17关闭,第一水泵16和电磁阀20开启,底室11内的失效碱液从排液口12被放出,可设定电磁阀20的开启时间,在失效碱液排完后,电磁阀20可自动关闭,智能化程度高,可循环利用碱液,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体积较小,占地空间小,碱液喷淋室和活性炭5吸附室均设置在机体1内,一台处理装置即可处理十溴二苯乙烷生产时产生的尾气,占地面积小,方便使用,无需多个处理塔,简单实用(第一水泵16、第一水泵16、电磁阀20、碱液浓度计19和控制面板28均为现有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侧壁上部安装有过滤网板(6),所述机体(1)内侧壁上部与过滤网板(6)之间构成炭室(4),所述炭室(4)内侧壁填充有活性炭(5),所述机体(1)中部安装有栅格(10),所述机体(1)内侧壁中部与栅格(10)之间构成料室(8),所述料室(8)内侧壁填充有填料(9),所述料室(8)顶部安装有雾化喷头(7),所述机体(1)下部与栅格(10)之间构成底室(11),所述雾化喷头(7)分别通过第一水泵(16)、第二水泵(17)和管道(15)连接在水箱(2)和底室(11)内侧壁底部,所述底室(11)内侧壁安装有碱液浓度计(19),所述底室(11)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2),所述排液口(12)内侧壁安装有电磁阀(20),所述机体(1)外侧壁安装有控制面板(28),所述炭室(4)侧面开设有第一换料口(22),所述料室(8)侧面开设有第二换料口(23),所述第一换料口(22)和第二换料口(23)内侧壁均可拆卸安装有方盖(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下部开设有进气口(18),所述机体(1)顶部开设有出气口(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3),所述水箱(2)底部开设有出水口(21),所述进水口(13)和出水口(21)外侧壁均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盖(24)包括塞体(2401)和矩形板(2402),所述矩形板(2402)一侧粘接有橡胶片(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2402)表面开设有螺孔(26)且通过螺孔(26)和螺栓(25)可拆卸安装在机体(1)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浓度计(19)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控制面板(28)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面板(28)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第一水泵(16)、第二水泵(17)和电磁阀(20)的信号输入端。
CN202122076732.7U 2021-08-31 2021-08-31 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5962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6732.7U CN215962926U (zh) 2021-08-31 2021-08-31 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6732.7U CN215962926U (zh) 2021-08-31 2021-08-31 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2926U true CN215962926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8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6732.7U Active CN215962926U (zh) 2021-08-31 2021-08-31 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2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62926U (zh) 十溴二苯乙烷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CN204684930U (zh) 一种碱液喷淋酸雾吸收器
CN214415995U (zh) 一种氨气检测过滤设备
CN206381821U (zh) 一种移动吸收塔
CN214009201U (zh) 一种用于聚合物单体生产的锅炉热力除氧器
CN212068279U (zh) 一种氯化氢吸收系统
CN210645774U (zh) 一种氯气吸收再利用塔
CN210251843U (zh) 一种废酸再生处理用尾气塔
CN208407380U (zh) 一种纳米雾发生装置
CN215539689U (zh) 一种泄压装置及其废气资源化回收装置
CN213855366U (zh) 摄像头镜片专用喷雾干燥机的雾化装置
CN207071313U (zh) 一种新型酸雾吸收器
CN205495314U (zh) 一种吸收液可循环利用的汞触媒尾气处理装置
CN206935050U (zh) 废气吸收塔
CN206518712U (zh) 一种臭氧水雾化装置
CN215027277U (zh) 一种用于废气管路循环收尘机构
CN216755936U (zh) 一种加强防护组件及盐酸尾气吸收装置
CN211069583U (zh) 一种全氟烷基黄酰氟衍生物生产用氟化氢吸收塔
CN215654683U (zh) 一种油式螺杆真空机组真空废气处理装置
CN215782413U (zh) 一种卧式洗涤塔
CN218969169U (zh) 一种一体化沼气净化装置
CN213314293U (zh) 一种腐蚀性气体氧化处理装置
CN220609762U (zh) 一种含氯硅烷废气的回收装置
CN213101398U (zh) 聚合氯化铝用反应釜的酸雾回收利用装置
CN216878652U (zh)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拆解的酸雾吸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