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8472U - 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8472U
CN215958472U CN202122597755.2U CN202122597755U CN215958472U CN 215958472 U CN215958472 U CN 215958472U CN 202122597755 U CN202122597755 U CN 202122597755U CN 215958472 U CN215958472 U CN 215958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interlayer
double
shape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977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男
段书霞
储旭
许慧
付迎坤
陈肖帆
陈世蕊
王会聪
潘红福
韩修恒
常聪
严子跃
李晓聪
李新
魏梦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du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du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du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du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977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8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8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8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有效解决了现有口罩本体与脸部轮廓的贴合度较差,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解决技术方案包括口罩主体和连接设置于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耳带,口罩主体上部设置有第一隔层;第一隔层内嵌设置设有第一弹性条;口罩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隔层,第二隔层内嵌设置设有第二弹性条;口罩主体两侧均开设有“E”型切口,两个切口内侧均设置有两个倒“八”字型的第三隔层,第三隔层内嵌设置设有第三弹性条;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影响人体的健康的弊端。

Description

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口罩,包括防护型口罩和医用口罩,一般采用耳系带佩戴到耳朵上后将口罩本体覆盖至脸部的口鼻处,利用耳系带作用在耳朵上的拉力使口罩本体贴合脸部,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会导致口罩本体与脸部轮廓的贴合度较差,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影响人体的健康。
另外由于使用者会将带有病菌的口罩遗弃,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废弃的口罩正确叠起处理也是很多使用者不熟悉的。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口罩本体与脸部轮廓的贴合度较差,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口罩主体和连接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耳带,所述口罩主体上部设置有第一隔层;所述第一隔层内嵌设置设有第一弹性条;
所述口罩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隔层,所述第二隔层内嵌设置设有第二弹性条;
所述口罩主体两侧均开设有“E”型切口,两个所述切口内侧均设置有两个倒“八”字型的第三隔层,所述第三隔层内嵌设置设有第三弹性条。
优选的,所述第三隔层置于所述第二隔层的上下两侧布置。
优选的,所述耳带可收缩设置。
优选的,所述耳带上端靠近口罩主体处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口罩主体前端固定设置有贯穿的调节框,所述耳带开设调节孔的一端穿过调节框,所述调节框内部固定有可穿入调节孔内部的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耳带开设调节孔的一端前端固定有固定结,所述固定结不能穿过调节框。
优选的,所述口罩主体下端外侧固定有上端开口设置有收储仓。
优选的,所述收储仓上端外侧开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过改善鼻子部分、脸颊部分处对应位置的口罩结构,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佩戴时的面部中的紧贴性以及立体感,使得口罩对安全的防护更为严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影响人体的健康的弊端,且可调节式耳带,适应于不同个体人群使用,口罩设置收储仓,使用完毕后的口罩可以收入收储仓内部,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病菌的传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框处剖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口罩主体;2、耳带;3、第一隔层;4、第一弹性条;5、第二隔层;6、第二弹性条;7、切口;8、第三隔层;9、第三弹性条;10、调节孔;11、调节框;12、固定柱;13、固定结;14、收储仓;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5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请参阅图1,包括口罩主体1和连接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右两侧的耳带2,请参阅图1,耳带2用于带在使用者双耳上,所述口罩主体1上部设置有第一隔层3;所述第一隔层3内嵌设置设有第一弹性条4;
此处的第一隔层3和第一弹性条4用于使用者按压夹紧鼻子,使得鼻子位置的口罩能够紧紧的贴合于面部,提高皮肤贴合度,尽可能的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减少对使用人员人体健康的影响。
所述口罩主体1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隔层5,所述第二隔层5内嵌设置设有第二弹性条6;
此处的第二隔层5和第二弹性条6用于使用者按压夹紧脸部,使得脸部两侧位置的口罩能够紧紧的贴合于面部,提高皮肤贴合度,尽可能的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减少对使用人员人体健康的影响。
所述口罩主体1两侧均开设有“E”型切口7,两个所述切口7内侧均设置有两个倒“八”字型的第三隔层8,所述第三隔层8内嵌设置设有第三弹性条9。
为了使得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更小,皮肤贴合度更高,切口7就是口罩主体1的两侧位置剪一个切口,然后收边,带上后,切口7处的位置就贴紧脸了,解决了平时普通口罩两侧会进气出气贴合度差的问题。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当使用人员将口罩的两侧耳带2戴到双耳上时,此时将第一弹性条4和第二弹性条6下压形变至贴合使用者的面部区域,尽可能的贴合使用者的面颊。
此时将第三弹性条9按压形变贴合使用者的面颊位置,即对使用人员的脸颊位置更好的起到防护的目的,避免传统口罩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的弊端。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为了使得所述第三隔层8置于所述第二隔层5的上下两侧布置。
此处设置第三隔层8的位置使得对使用人员的脸颊位置更好的起到防护的目的,避免传统口罩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的弊端。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耳带2可收缩设置。
为实现不用脸部形状大小的使用者都能更好的使用本装置,请参阅图2,耳带2可调节收缩。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为使得耳带2的调节收缩更为合理方便,请参阅图3和图5,所述耳带2上端靠近口罩主体1处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若干调节孔10,所述口罩主体1前端固定设置有贯穿的调节框11,所述耳带2开设调节孔10的一端穿过调节框11,所述调节框11内部固定有可穿入调节孔10内部的固定柱12。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调节穿入不同的调节孔10,配合固定柱12固定耳带2,起到了对耳带2的调节作用,使得耳带2适用于不同的使用人员,继而此时当使用人员将口罩的两侧耳带2戴到双耳上时,此时将第一弹性条4和第二弹性条6下压形变至贴合使用者的面部区域,尽可能的贴合使用者的面颊。
此时将第三弹性条9按压形变贴合使用者的面颊位置,即对使用人员的脸颊位置更好的起到防护的目的,避免传统口罩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的弊端。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为避免耳带2的脱离,请参阅图3和图5,所述耳带2开设调节孔10的一端前端固定有固定结13,所述固定结13不能穿过调节框11。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于使用者会将带有病菌的口罩遗弃,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废弃的口罩正确叠起处理也是很多使用者不熟悉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口罩主体1下端外侧固定有上端开口设置有收储仓14。
当使用完毕后带有病菌的口罩需要处理时,仅需将口罩塞入至收储仓14内部,此时即可很好的处理带有病菌的口罩。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为了使得收储仓14的使用更为方便,请参阅图3,所述收储仓14上端外侧开设有凹槽15。
当使用完毕后,带有病菌的口罩需要处理时,仅需将口罩塞入至收储仓14内部,继而将耳带2缠绕凹槽15,然后系紧开口处即可,此时即可很好的处理带有病菌的口罩。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当使用人员将口罩的两侧耳带2戴到双耳上时,首先通过调节穿入不同的调节孔10,配合固定柱12固定耳带2,起到了对耳带2的调节作用,使得耳带2适用于不同的使用人员,继而此时当使用人员将口罩的两侧耳带2戴到双耳上时,此时将第一弹性条4和第二弹性条6下压形变至贴合使用者的面部区域,尽可能的贴合使用者的面颊。
此时将第三弹性条9按压形变贴合使用者的面颊位置,即对使用人员的脸颊位置更好的起到防护的目的,避免传统口罩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的弊端。
当使用完毕后,带有病菌的口罩需要处理时,仅需将口罩塞入至收储仓14内部,继而将耳带2缠绕凹槽15,然后系紧开口处即可,此时即可很好的处理带有病菌的口罩。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过改善鼻子部分、脸颊部分处对应位置的口罩结构,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佩戴时的面部中的紧贴性以及立体感,使得口罩对安全的防护更为严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易通过口罩本体与脸部的间隙进入人体内,影响人体的健康的弊端,且可调节式耳带,适应于不同个体人群使用,口罩设置收储仓,使用完毕后的口罩可以收入收储仓内部,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病菌的传播。

Claims (7)

1.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和连接设置于所述口罩主体(1)左右两侧的耳带(2),所述口罩主体(1)上部设置有第一隔层(3);所述第一隔层(3)内嵌设置设有第一弹性条(4);
所述口罩主体(1)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隔层(5),所述第二隔层(5)内嵌设置设有第二弹性条(6);
所述口罩主体(1)两侧均开设有“E”型切口(7),两个所述切口(7)内侧均设置有两个倒“八”字型的第三隔层(8),所述第三隔层(8)内嵌设置设有第三弹性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三隔层(8)置于所述第二隔层(5)的上下两侧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
耳带(2)可收缩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2)上端靠近口罩主体(1)处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若干调节孔(10),所述口罩主体(1)前端固定设置有贯穿的调节框(11),所述耳带(2)开设调节孔(10)的一端穿过调节框(11),所述调节框(11)内部固定有可穿入调节孔(10)内部的固定柱(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2)开设调节孔(10)的一端前端固定有固定结(13),所述固定结(13)不能穿过调节框(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下端外侧固定有上端开口设置有收储仓(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储仓(14)上端外侧开设有凹槽(15)。
CN202122597755.2U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 Active CN215958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7755.2U CN215958472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7755.2U CN215958472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8472U true CN215958472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97755.2U Active CN215958472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8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4286A (zh) 一种即贴型密封口罩
CN205794905U (zh)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CN215958472U (zh) 一种双鼻梁+e型切口的口罩
CN205492692U (zh) 医用口罩
CN212754370U (zh) 附有简易护目镜的口罩组合构造
CN212414843U (zh) 一种可调节耳绳长度的口罩
CN213074559U (zh) 一种防眼镜起雾的口罩
CN213344414U (zh) 一种呼出气体独立排出的防护口罩
CN205127064U (zh) 一种呼吸面罩用的保护组件
CN212118800U (zh) 一种就餐时免于摘下的防护面罩
CN206714155U (zh)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CN211932699U (zh)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用n95口罩
CN219330793U (zh) 一种医用外科防护口罩
CN201657811U (zh) 一种蝶形耳带式医用防护口罩
JP3114108U (ja) マスク
CN211932717U (zh) 一种防压疮口罩
DE202013006121U1 (de) Hygiene- und Infektionsschutzhaube mit Gesichtsvollschutz für medizinisches Personal
CN213881858U (zh) 一种具有纵横双向褶皱的一次性口罩
CN213344415U (zh) 一种设置有通气通道的粘贴式口罩
CN211983886U (zh) 7字型耳架扣压式环保防护罩
CN212139470U (zh) 一种佩戴方式可选的口罩
CN214016075U (zh) 一种防压伤口罩组
CN212014566U (zh) 一种防止眼镜掉落的口罩
CN211794457U (zh) 可更换过滤层循环使用的口罩
CN220675227U (zh) 一种可调节透气的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