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1906U - 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1906U
CN215951906U CN202122156075.7U CN202122156075U CN215951906U CN 215951906 U CN215951906 U CN 215951906U CN 202122156075 U CN202122156075 U CN 202122156075U CN 215951906 U CN215951906 U CN 215951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fluid inlet
sidewall
cabine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60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昌华
张良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60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1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1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1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引流件包括:安装部和引流部,安装部构造出与被安装件相适配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具有第一开口;引流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引流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出具有流体入口的第二槽体,所述流体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同,所述引流部构造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流体入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可用于承接凝露水,并将凝露水从第二槽体的流体出口处集中排出,解决了凝露水滴落到地面的问题,可减少地面清洁的工作量,并且引流部与安装部配合夹持被安装件,避免凝露水流到第一槽体。

Description

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在潮湿环境中,因设备内外有温差,设备的表面容易凝结凝露水,若不对凝露水进行处理,凝露水会溢流到地面或设备内,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会影响设备运行。
以风幕柜的侧板玻璃为例进行说明,风幕柜的柜体内提供冷量进行保鲜,柜体的外侧为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高于柜体内的温度,风幕柜的侧板玻璃的外表面容易凝结凝露水,局部或者少量的凝露水附着在侧板玻璃外表面上,凝露水长时间蓄积后会直接通过侧板外表面流到店铺地面,增加店铺的地面清洗工作,同时也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严重时会影响店铺运营。
侧板玻璃表面凝结凝露水的原因:其一,侧板玻璃的材质隔热效果不佳,易导冷;其二,侧板玻璃与柜体卡槽的密封不佳,出现漏冷的情况;其三,设备的周围空气不流通,局部水汽积聚而易产生凝露水。另外,一些柜体的侧板采用钣金包边,钣金属于易导冷的材质,容易形成冷桥现象,也易凝结凝露水。
结合上述内容,侧板玻璃的外表面和钣金包边处易凝结凝露水,还没有得到改善和解决,仍然为行业内的痛点,易引起客户、顾客的不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引流件,可用于承接凝露水,并将凝露水从第二槽体的流体出口处集中排出,解决了凝露水滴落到地面的问题,可减少地面清洁的工作量;并且引流部与安装部配合夹持被安装件,避免凝露水流到第一槽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柜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引流件,包括:
安装部,构造出与被安装件相适配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具有第一开口;
引流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引流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出具有流体入口的第二槽体,所述流体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同,所述引流部构造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流体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流件,包括安装部和引流部,安装部用于安装被安装件(如柜体的侧板),引流部的第二槽体用于承接被安装件表面凝结的凝露水,凝露水从流体入口流入第二槽体并通过流体出口流出,引流部与安装部配合夹持被安装件,使被安装件与安装部之间具有密封效果,避免凝露水流到第一槽体内,当被安装件为具有中空内腔的双层玻璃,可避免被安装件的中空内腔出现水汽。引流件的结构简单,且能够收集并引流凝露水,解决凝露水滴落到地面的问题,可减少地面清洁的工作量,避免顾客滑倒;当引流件安装于风幕柜的侧板与框架之间,则解决了风幕柜凝露水外流的一大痛点,提升了产品展示效果,提供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使得风幕柜的产品应用体验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流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中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出所述流体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出所述流体入口,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所述流体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流体出口的连通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与所述底壁形成锐角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出所述流体入口,所述第二侧壁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封盖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壁连接有具有第二开口的夹持部,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相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流部包围所述安装部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流件为具有弹性的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柜体,包括框架、板件和如上所述的引流件,所述板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引流件固定于所述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体入口位于所述板件的外侧,所述流体出口朝向所述板件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系统和如上所述的柜体,所述制冷系统适于向所述柜体内的空间提供冷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流件,包括安装部和引流部,安装部构造出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槽体,引流部与安装部的外壁构造出具有流体入口的第二槽体,第一开口与流体入口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相同,被安装件表面的凝露水可通过流体入口进入第二槽体,第二槽体承接和引流凝露水,第二槽体内的凝露水通过流体出口排出,解决凝露水滴落到地面的问题,可减少地面清洁的工作量。引流部与安装部配合夹持被安装件,使被安装件与安装部之间具有密封效果,避免凝露水流到第一槽体内,当被安装件为具有中空内腔的双层玻璃,可避免被安装件的中空内腔出现水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柜体,包括框架、板件和引流件,板件固定在第一槽体内,引流件固定在框架上,流体入口位于板件的外侧,板件的外壁的凝露水可通过流体入口落入第二槽体内,并通过流体出口排出,解决了凝露水外流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系统和柜体,制冷系统适于向柜体内供给冷量,板件的外侧容易产生凝露水,流体入口位于柜体的外侧以承接凝露水,解决了凝露水外流的一大痛点,提升了产品展示效果。当制冷设备为超市内的风幕柜,可提供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使得风幕柜的产品应用体验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引流件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路径示意了凝露水的流动方向;
图4是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D-D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引流件;110:安装部;111:第一槽体;112:第一开口;120:引流部;121:第二槽体;122:流体入口;123:流体出口;124:第一侧壁;125:第二侧壁;126:底壁;127:第二连接部;128:第一连接部;129:连通口;130:夹持部;131:第一壁板;132:第二壁板;133:第二开口;134:第三槽体;
200:板件;
300: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7所示,提供一种引流件100,包括:安装部110和引流部120,安装部110构造出与被安装件相适配的第一槽体111,第一槽体111具有第一开口112;引流部120与安装部110固定连接,引流部120与安装部110之间构造出具有流体入口122的第二槽体121,流体入口122的开口方向均与第一开口112相同,引流部120构造有流体出口123,流体出口123的位置低于流体入口122。
安装部110用于安装被安装件,被安装件可穿过第一开口112插入第一槽体111内。在使用过程中,被安装件的一侧表面形成凝露水,流体入口122位于产生凝露水的一侧,使凝露水可通过流体入口122落入第二槽体121内,再通过流体出口123排出,第二槽体121起到收集和引流凝露水的作用。并且,安装部110和引流部120配合夹持被安装件,使被安装件与安装部110之间具有密封效果,避免凝露水流到第一槽体111内,当被安装件为具有中空内腔的双层玻璃,可避免被安装件的中空内腔出现水汽。
凝露水可通过流体出口123集中排放,方便收集或集中处理,可避免凝露水从被安装件的表面溢流到地面。流体出口123的高度低于流体入口122,避免第二槽体121内的凝露水通过流体入口122溢出,保证第二槽体121内的凝露水全部通过流体出口123排出。
一般情况下,引流件100安装在被安装件的底部,以便凝露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落入第二槽体121内。安装状态的引流件100,第一开口112的开口方向朝上,第一开口112的延伸方向与被安装件的形状适配,流体入口122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开口112相同,流体入口122的延伸方向也可与第一开口112相同,以便引流部120在被安装件的延伸方向对凝露水进行全面收集和引流。
其中,当被安装件为柜体(如风幕柜)的侧板,流体入口122位于柜体的外侧,流体出口123可朝向柜体的内侧设置,使得凝露水直接排放到柜体内,并沿柜体内的排水路径进行排放;或者,流体出口123的方向不限,流体出口123处还可以设置集水结构,如集水盘,方便对凝露水进行收集;再或者,流体出口123的方向不限,流体出口123处设置排水管,凝露水通过排水管引流到排水系统并排放;流体出口123处还可以选用其他的排水方式,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本实施例的引流件100,可通过安装部110安装被安装件,同时还通过引流部120对被安装件表面的凝露水进行收集和引流,避免凝露水排放到地面。当引流件100安装到风幕柜,引流件100与风幕柜的框架300固定,被安装件为风幕柜的侧板(侧板一般采用玻璃材质),侧板与引流件100插接固定,玻璃材质的侧板的外表面容易凝结凝露水,流体入口122位于侧板的外侧,凝露水通过流体入口122流入第二槽体121,改善了侧板的外表面凝结凝露水直接流至店铺地面的现象,减少地面清洁的工作量,避免顾客滑倒以确保顾客的人身安全,也就是解决了行业内风幕柜的侧板凝露水外流的一大痛点,提升了产品展示效果,提供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使得风幕柜的产品应用体验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引流件100,不限于安装于风幕柜,还可以安装在其他容易凝结凝露水的设备上,如冷鲜柜、展示柜等。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3、图5和图7所示,引流部120包括第一侧壁124、第二侧壁125和连接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的底壁126,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24、第二侧壁125和底壁126配合包围安装部110的外壁,并限制出U型的第二槽体121,引流部120的结构简单。
其中,第一侧壁124、第二侧壁125和底壁126一体成型,加工简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中至少一个与安装部110之间构造出流体入口122,则可对侧板其中一侧的凝露水进行引流,安装时,需要将流体入口122所在侧安装在产生凝露水的一侧。
当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均与安装部110之间构造出流体入口122,则任意一侧产生凝露水均可进行引流,安装更加灵活。一般情况下,侧板的一个侧面容易产生凝露水,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中的一个与安装部110之间构造出流体入口122即可,参考图3、图5至图7所示,第一侧壁124与安装部110之间构造出流体入口122,第一侧壁124安装在产生凝露水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图3和图5所示,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相对称,对称式的结构,有助于提升引流件100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3、图5和图7所示,第一侧壁124与安装部110之间构造出流体入口122,第二侧壁125开设流体出口123,第一侧壁124所在侧用于收集凝露水;第二槽体121内的凝露水从第二侧壁125的一侧流出。
其中,参考图5所示,沿第二侧壁125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流体出口123,方便排水。当引流件100安装于柜体的框架300,第一侧壁124位于柜体的外侧,第二侧壁125位于柜体的内侧,第二槽体121通过流体入口122收集侧板外侧的凝露水,再通过流体出口123将凝露水排入柜体内,使凝露水汇集到柜体内的排水槽流入排水沟中。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3所示,第一侧壁124与安装部110之间构造出流体入口122,第二侧壁125开设流体出口123,底壁126与安装部110之间构造有第一连接部128,第一连接部128开设有连通口129,连通口129连通流体入口122与流体出口123。第一连接部128将安装部110与引流部120连接起来,第一连接部128设置在安装部110的底部,可对安装部110进行加强支撑,提升安装部110的支撑稳定性。
其中,第一连接部128的延伸方向也与安装部110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连接部128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连通口129,以保证第二槽体121内的凝露水可有效排出。第一连接部128可在安装部110与引流部120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设置一个第一连接部128,结构简单,设置多个第一连接部128,可加强引流件100的结构强度,提升承载能力。参考图7所示,连通口129与流体出口123可以沿凝露水流动方向一一对应,连通效果好,有助于凝露水排出;连通口129与流体出口123还可以相互错位(图中未示意),减小开口对引流件100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引流件100的结构强度;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参考图3、图5和图7所示,第二侧壁125开设第一定位槽,流体出口123开设在第一定位槽所在高度,方便加工。同理,第一连接部128开设第二定位槽,连通口129开设在第二定位槽所在高度,方便加工连通口129。其中,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平行且等高,方便排放凝露水;但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不限定为等高设置,一般情况下,第一定位槽的高度不高于第二定位槽,可减少第二槽体121内的积水。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5至图7所示,第一侧壁124与安装部110之间构造出流体入口122,第二侧壁125通过第二连接部127与安装部110连接,第二连接部127封盖安装部110与第二侧壁125之间的区域。第二连接部127可对引流件100起到加强作用,还能避免杂质通过第二侧壁125与安装部110之间进入第二槽体121,有助于第二槽体121保持清洁。
一般仅在侧板的一侧凝结凝露水,另一侧不会产生凝露水,因此,在安装部110的一侧设置流体入口122,另一侧封闭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7所示,第一侧壁124和第二侧壁125均与底壁126形成锐角夹角,也就是,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均倾斜设置,并且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的顶部均向靠近安装部110的方向倾斜,也就是,引流件100具有双斜面结构,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配合可为安装部110夹持侧板提供助力,加强了安装部110对被安装件的夹持强度,使侧板与引流件100受力更合理。
当引流件100为柔性结构,安装部110可对其内的被安装件进行夹持固定和密封,此时,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的上端向安装部110收紧,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5可起到辅助夹持被安装件的作用,提升被安装件与安装部110的密封效果,减小引流件100内侧的热量向外侧泄漏的问题。当引流件100安装于风幕柜,本实施例中引流部120的结构,可缓解风幕柜漏冷的问题。
其中,第一侧壁124与底壁126的夹角范围可以在70°与85°之间,第二侧壁125与底壁126的夹角范围也可以在70°与85°之间。第一侧壁124与底壁126的第一夹角、第二侧壁125与底壁126的第二夹角可以相同或不同,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壁124的外表面构造为曲面,方便清洁。同时,第二侧壁125的外表面也可以构造为曲面,第二侧壁125与第一侧壁124保持对称,引流件100受力更加均匀,有助于提升引流件100的稳定。并且,曲面的结构使设计更加灵活,可提供多样化的外观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5和图7所示,底壁126连接有具有第二开口133的夹持部130,第二开口133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开口112的开口方向相背。引流件100通过夹持部130夹紧固定在框架300上,引流件100的安装方式简单。
其中,两组夹持部130在底壁126的两端对称设置,双重夹持固定,使得引流件100的固定更加稳固;但夹持部130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夹持部130的数量需要与框架300的结构相适配。夹持部130包括第一壁板131和第二壁板132,第一壁板131、第二壁板132与底壁126配合限制出第三槽体134,第一壁板131与第二壁板132之间形成第二开口133,框架300的侧壁通过第二开口133插入第三槽体134,将引流件100夹持固定在框架300上。
参考图5和图7所示,第一壁板131为直板,第二壁板132为弯折板,第二壁板132具有朝向第一壁板131的方向的弯折结构,通过弯折结构缩小对应位置第三槽体134的宽度,通过缩小第三槽体134的局部宽度,可提供夹紧作用力,方便引流件100与框架300固定。其中,第二壁板132包括形成夹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处靠近第一壁板131,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配合形成弯折结构,结构简单且夹持效果好。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至图3以及图6和图7所示,引流部120包围安装部110的外壁,也就是形成包围安装部110的第二槽体121,有助于增大第二槽体121的空间,使第二槽体121为凝露水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引流部120还对安装部110进行保护,提升安装部110的结构稳定性,提升引流件100的承载能力,有助于延长引流件100的使用寿命。引流部120与安装部110配合形成双侧壁结构,便于密封和夹持被安装件,避免凝露水流到第一槽体111内,当被安装件为具有中空内腔的双层玻璃,可避免被安装件的中空内腔出现水汽。
结合图3和图7所示,第一槽体111为矩形槽,安装部110为U型的壳体结构,第二槽体121为U型槽,引流部120也为U型的壳体结构。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与图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引流部120位于安装部110的一侧,如引流部120位于安装部110的外侧,引流部120在安装部110的外侧对凝露水进行收集,结构简单。此时,流体出口123位于安装部110的外侧,可直接在安装部110的外侧对凝露水进行收集。当此引流件100安装于风幕柜,流体入口122位于柜体的外侧。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1至图7所示,引流件100为具有弹性的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性强,方便与设备进行安装。具有弹性的引流件100,在第一槽体111内安装侧板后,引流件100可起到密封功能,避免凝露水进入第一槽体111内,保证侧板的安装稳定性以及第一槽体111的清洁。
引流件100可采用硅胶、橡胶、塑料等材料加工,引流件100的材料种类多样,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引流件100还可以为可拆卸结构,如安装部110与引流部120可拆卸连接,方便替换零部件,适用范围更广,如可在引流部120内安装具有不同尺寸的第一槽体111的安装部110,以适应不同的被安装件。
参考图3和图7所示,安装部110的内侧设置导向斜面,在安装侧板时,导向斜面可对侧板进行导向,方便侧板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4所示,提供一种柜体,包括框架300、板件200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引流件100,板件200固定于第一槽体111内,引流件100固定于框架300。引流件100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有益效果,具体可参见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参考图1至图3所示,引流件100可通过夹持部130与框架300固定,安装方式简单。但是,引流件100还可以通过卡接、粘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安装在框架300上,引流件100的安装方式多样,可根据需要选择。板件200可以为风幕柜的侧板或门板,还可以为展示柜的门板,板件200的位置和功能不限。板件200一般为中空腔体的双层玻璃,可降低板件200的导热能力,减少板件200表面凝结的凝露水。框架300可以为风幕柜的柜体框架,框架300还可以为展示柜的门体框架,框架的位置不限。
一般情况下,引流件100安装在板件200的下方,板件200的上方、后方以及前方可安装其他结构的装饰件,引流件100的宽度与装饰件的宽度相同,保证柜体结构一致性。
柜体可以为用于风幕柜、冷鲜柜、展示柜等设备的柜体,柜体的应用范围广泛。
可以理解的是,流体入口122位于板件200的外侧,流体出口123朝向板件200的内侧。通过流体入口122收集柜体外侧的凝露水,流体出口123将第二槽体121内的凝露水引流到柜体内,确保没有凝露水落到地面,无需增设排水部件,结构简单,有助于降低设备成本。
其中,板件200的内外与柜体的内外一致。参考图1和图4所示,图1所示状态为板件200的内侧。一般情况下,引流件100的宽度与框架300的宽度相同,方便设计和安装,还能保证柜体的整体外观形态。
当引流部120包括第一侧壁124、第二侧壁125和底壁126,第一侧壁124位于柜体的外侧,第二侧壁125位于柜体的内侧,第一侧壁124与安装部110的外壁之间形成流体入口122,第二侧壁125开设流体出口123。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4所示,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系统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柜体,制冷系统适于向柜体内的空间提供冷量。柜体具有上述的全部有益效果,具体可参见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制冷设备可以为风幕柜、冷鲜柜、展示柜、售卖柜等。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3)

1.一种引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构造出与被安装件相适配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具有第一开口;
引流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引流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出具有流体入口的第二槽体,所述流体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同,所述引流部构造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流体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中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出所述流体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出所述流体入口,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所述流体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流体出口的连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与所述底壁形成锐角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造出所述流体入口,所述第二侧壁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封盖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连接有具有第二开口的夹持部,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相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包围所述安装部的外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11.一种柜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板件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件,所述板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引流件固定于所述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入口位于所述板件的外侧,所述流体出口朝向所述板件的内侧。
13.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系统和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柜体,所述制冷系统适于向所述柜体内的空间提供冷量。
CN202122156075.7U 2021-09-06 2021-09-06 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5951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6075.7U CN215951906U (zh) 2021-09-06 2021-09-06 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6075.7U CN215951906U (zh) 2021-09-06 2021-09-06 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1906U true CN215951906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6075.7U Active CN215951906U (zh) 2021-09-06 2021-09-06 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1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PA04001159A (es) Ensamble de parrilla de entrepano.
CN108396528B (zh) 干衣机的底座组件以及干衣机
CN215951906U (zh) 引流件、柜体及制冷设备
CN110068066B (zh) 移动空调
CN205227739U (zh) 空调及空调的接水盘
CN113776185A (zh) 中间接水盘及分段式蒸发器
CN211926103U (zh)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CN107490082B (zh) 窗式空调器
CN110906636A (zh) 制冷器具
CN110068072B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051233B (zh) 防蒸汽泄漏的接水盘及其蒸汽烤箱
CN112128962A (zh) 排水装置及空调器
CN218495553U (zh) 冰箱
JP5633973B2 (ja) 冷蔵庫
CN219955748U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212673596U (zh) 冷藏柜
CN218219889U (zh) 一种功能箱体及集成灶
CN111380270A (zh) 排水结构及卧式冷柜
WO2022252485A1 (zh) 空调器
CN220571891U (zh) 一种液封盒
CN213983994U (zh) 接水盘、换热组件及空调器
CN220103512U (zh)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CN218348852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空调器
CN217876696U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211552183U (zh) 风道结构和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