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1675U - 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1675U
CN215951675U CN202122154995.5U CN202122154995U CN215951675U CN 215951675 U CN215951675 U CN 215951675U CN 202122154995 U CN202122154995 U CN 202122154995U CN 215951675 U CN215951675 U CN 215951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ide plate
air outlet
fan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49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建立
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i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alle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alle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alle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49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1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1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1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包括机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空气净化组件设置在机身中,包括滤网和第一风机,第一风机可将空气从第一进风口处吸入,经过滤网抽至第一出风口排出;吹风组件,设置在机身中,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二风机,壳体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风机处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且第二风机可将空气从第二进风口处抽至第二出风口排出,壳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机身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空气净化器的吹风组件整体可调,同时实现调吹风组件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高度,调节方便,且可单独作为空气净化器或风扇或两者并用,可相互协同工作也可单独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中,成了办公室不可或缺的生活电器。空气净化器也由原本的单一净化空气功能,逐渐向多功能化发展,比如:除了净化空气外,还具有风扇和取暖器等功能。
现有的具有风扇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其出风口有的为固定式、不可调的;有的出风口是可调的,其结构一般是类似于空调导风栅,可以通过手动扳动导风栅进行出风角度调节,而其进风口一般都是固定不动的。
如专利“CN104061645A”公开了一种有风扇及取暖用途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风机、滤网和加热装置,外壳分前盖和后盖,两者配合形成中空腔体,腔体内部安装风机和滤网,风机进风口面对后盖,后盖上相应设置有进风孔,后盖的进风孔与风机进风口之间设有滤网;风机的出风通道中装有加热装置,风机的出风口与设在外壳前盖的净化器出风口连通,出风口设风定向结构及风向导流板。该方案中,其出风口和进风口则均是不可调节式的,使用方式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进出风角度均可调节,且吹风和空气净化功能可单独使用,也可协同使用的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包括有:
机身,所述机身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空气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中,包括有滤网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可将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吸入,并经过所述滤网抽至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
吹风组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中,且处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的上方,所述吹风组件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二风机,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处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且所述第二风机可将空气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抽至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身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所述机身的后侧,所述第二进风口处于所述壳体的后侧,且处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所述壳体的前侧;
经过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净化后的空气,可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且所述第二风机可将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的净化后的空气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包括有底座和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左侧板、后板、右侧板和前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两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均设有所述滤网;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所述后板上,所述壳体铰接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一铰接孔,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凸出有铰接部,所述壳体左侧的铰接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左侧板的铰接孔中,所述壳体右侧的铰接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右侧板的铰接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在其自身铰接孔的两侧各设有一弧形滑槽,所述右侧板在其自身铰接孔的两侧也各设有一所述弧形滑槽;
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凸出有两个凸柱,其中,所述壳体左侧的两凸柱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左侧板的两所述弧形滑槽中,所述壳体右侧的两凸柱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右侧板的两所述弧形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上的两所述弧形滑槽的中心与所述左侧板上铰接孔的中心重合;所述右侧板上的两所述弧形滑槽的中心与所述右侧板上铰接孔的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部包括沿所述铰接孔的内壁周向设置的多个圆筒和多个具有螺纹孔的螺纹柱,所述圆筒和/或所述螺纹柱活动地抵于所述铰接孔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组件还包括限位盖,所述限位盖上设有多个通孔,螺钉穿过所述通孔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以将所述限位盖固定在所述螺纹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中还设有PTC加热器,所述第二风机可将第二进风口处的空气抽至所述PTC加热器加热后,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后板上设有一从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倾斜部,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倾斜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吹风组件整体模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机身上,且位于空气净化组件的上方,可实现同时调节吹风组件的进风角度和出风角度,相当于可调节第二进风口相对于第一出风口的上下相对位置,进而实现调节吹风角度的同时,调节吹风组件吸入通过空气净化组件净化后的空气的量。因为第一出风口的位置设置在第二进风口下方,且第一出风口呈向上倾斜设置的,经过空气净化组件净化后的空气,从第一出风口排出,从第二进风口吸入并排向第二出风口,进而排向人,当吹风组件的第二进风口端更靠近第一出风口时,其吸入的净化空气的量更多,当想大量排出净化后的空气时,可将吹风组件的倾斜角度调大,使第二进风口更加接近第一出风口的位置;当吹风组件的第二进风口端距离第一出风口更远时,其吸入的净化空气的量更少;实现吹风模式的多样化。在吹风组件的壳体中,可以选装PTC加热器,充当取暖器的作用,相比于一般的加热件,PTC加热器不会照出黄光,使用更加舒适,且由于本结构中的空气净化组件和吹风组件为相互独立的模块,既可以实现空气净化功能和冷风、暖风风扇功能的协同工作,又可以空气净化功能和冷风、暖风风扇功能的独立工作。当单个功能损坏时,不影响另一功能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净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整体去除左侧板和右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整体去除左侧板外板和右侧板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的半剖示意图;
图6为吹风组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
1、机身;10、底座;11、左侧板;110、第一进风口;111、铰接孔;112、弧形滑槽;12、后板;120、第一出风口;121、倾斜部;13、右侧板;14、前板;
2、空气净化组件;21、第一风机;g、空气;
3、吹风组件;30、壳体;31、第二风机;310、电机;311、风轮;32、限位盖;320、通孔;301、第二进风口;302、第二出风口;303、铰接部;304、凸柱;303A、圆筒;303B、螺纹柱;33、PTC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包括有:机身1,所述机身1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10和第一出风口120;第一进风口110处于机身1的两侧,两侧进风可提供进风效率,提高空气净化效率,且利于第一风机21的散热,第一出风口120处于机身1的中部,且呈倾斜向上设置,方便把净化后的空气吹向靠近第二进风口301处。空气净化组件2,设置在所述机身1中,包括有滤网(图中未标注)和第一风机21,所述第一风机21可将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110处吸入,并经过所述滤网抽至所述第一出风口120排出;滤网设置在靠近第一进风口110的位置,从第一进风口110处进入的空气先通过滤网,滤网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过滤,保证空气质量,且不会污染机身1中的其他零部件,提高其使用寿命。吹风组件3,设置在所述机身1中,且处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2的上方,所述吹风组件3包括有壳体3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30中的第二风机31,第二风机31包括有电机310和由电机310驱动的风轮311,风轮311套设在电机310的输出轴上。所述壳体30上设有第二进风口301和第二出风口302,所述第二风机31处于第二进风口301和第二出风口302之间,且所述第二风机31可将空气从所述第二进风口301处抽至所述第二出风口302排出,所述壳体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身1中。
其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机身1包括有底座10和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左侧板11、后板12、右侧板13和前板14,所述左侧板11和右侧板13上均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110,两所述第一进风口110处均设有所述滤网;所述第一出风口120处于所述后板12上,所述壳体30铰接在所述左侧板11和右侧板13上。其中,左侧板11包括有左侧板内板和左侧板外板,右侧板13包括有右侧板内板和内侧板外板,左侧板外板和右侧板外板分别将左侧板内板和右侧板内板上的具体结构遮蔽,提高美观度。
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120处于所述机身1的后侧,所述第二进风口301处于所述壳体30的后侧,且处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0的上方,所述第二出风口302处于所述壳体30的前侧;经过所述空气净化组件2净化后的空气,可从所述第一出风口120排出,且所述第二风机31可将所述第一出风口120排出的净化后的空气从所述第二进风口301吸入,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302排出。需要解释地是:通常使用情况下,前侧是第一出风口120的朝向侧,其一般直接对向人。
吹风组件3的具体铰接铰接方式为:所述左侧板11和右侧板13上均设有一铰接孔111,具体地,该铰接孔111分别开设在左侧板内板和右侧板内板上,所述壳体30的左、右两侧均凸出有铰接部303,所述壳体30左侧的铰接部30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左侧板11的铰接孔111中,所述壳体30右侧的铰接部30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右侧板13的铰接孔111中。在所述后板12上设有一从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倾斜部121,所述第一出风口120设置在所述倾斜部121上,以使空气净化组件2净化后的空气g可被吹风组件3吸入,吹向人体后,好的空气质量提高人的舒适感。
在使用过程中,吹风组件3整体模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机身1上,且位于空气净化组件2的上方,可实现同时调节吹风组件3的进风角度和出风角度,相当于可调节第二进风口301相对于第一出风口120的上下相对位置,进而实现调节吹风角度的同时,调节吹风组件3吸入通过空气净化组件2净化后的空气g的量。因为第一出风口120的位置设置在第二进风口301的下方,且第一出风口120呈向上倾斜设置的,经过空气净化组件2净化后的空气g,从第一出风口120排出,从第二进风口301吸入并排向第二出风口302,进而排向人,当吹风组件3的第二进风口301端更靠近第一出风口120时,其吸入的净化空气g的量更多,当想大量排出净化后的空气g时,可将吹风组件3的向第一出风口120的倾斜角度调大,使第二进风口301更加接近第一出风口120的位置;当吹风组件3的第二进风口301端距离第一出风口120更远时,其吸入的净化空气g的量更少;实现吹风模式的多样化,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左侧板11在其自身铰接孔111的两侧各设有一弧形滑槽112,所述右侧板13在其自身铰接孔111的两侧也各设有一所述弧形滑槽112;所述壳体30的左、右两侧均凸出有两个凸柱304,其中,所述壳体30左侧的两凸柱304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左侧板11的两所述弧形滑槽112中,所述壳体30右侧的两凸柱304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右侧板13的两所述弧形滑槽112中。其中,所述左侧板11上的两所述弧形滑槽112的中心与所述左侧板11上铰接孔111的中心重合;所述右侧板13上的两所述弧形滑槽112的中心与所述右侧板13上铰接孔111的中心重合,保证滑槽112在吹风组件3转动时,正好不会与凸柱304发生干涉。弧形滑槽112的设置,保证在铰接部303转动时,即转动整个吹风组件3时,不会发生干涉,又可以控制吹风组件3的转动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即控制吹风组件3的上仰角度和下垂角度。
具体地,所述铰接部303包括沿所述铰接孔111的内壁周向设置的多个圆筒303A和多个具有螺纹孔的螺纹柱303B,所述圆筒303A和/或所述螺纹柱303B活动地抵于所述铰接孔111的内壁上。圆筒303A及螺纹柱303B的设置保证铰接部303与机身1的铰接为线接触而非整个面接触,保证转动吹风组件时很顺畅,摩擦力小、阻滞感小。且所述吹风组件3还包括限位盖32,所述限位盖32上设有多个通孔320,螺钉穿过所述通孔320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以将所述限位盖32固定在所述螺纹柱303B上,限位盖32的设置可以防止吹风组件3从机身1上脱离,提高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壳体30中还设有PTC加热器22,所述第二风机31可将第二进风口301处的空气抽至所述PTC加热器33加热后,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302排出,可控制PTC加热器33工作或不工作,进而控制吹风组件3是出冷风还是暖风。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吹风组件3的壳体30中,可以选装PTC加热器33,充当取暖器的作用,相比于一般的加热件,PTC加热器33不会照出黄光,使用更加舒适,且由于本结构中的空气净化组件2和吹风组件3为相互独立的模块,既可以实现空气净化功能和冷风、暖风风扇功能的协同工作,又可以空气净化功能和冷风、暖风风扇功能的独立工作。当单个功能损坏时,不影响另一功能的正常使用。
本方案中,本空气净化器的吹风组件3整体可调,同时实现调吹风组件3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高度,调节方便,且可单独作为空气净化器或风扇或两者并用,可相互协同工作也可单独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机身,所述机身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空气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中,包括有滤网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可将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吸入,并经过所述滤网抽至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
吹风组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中,且处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的上方,所述吹风组件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二风机,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处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且所述第二风机可将空气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抽至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身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所述机身的后侧,所述第二进风口处于所述壳体的后侧,且处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所述壳体的前侧;
经过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净化后的空气,可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且所述第二风机可将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的净化后的空气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有底座和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左侧板、后板、右侧板和前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两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均设有所述滤网;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所述后板上,所述壳体铰接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一铰接孔,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凸出有铰接部,所述壳体左侧的铰接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左侧板的铰接孔中,所述壳体右侧的铰接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右侧板的铰接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在其自身铰接孔的两侧各设有一弧形滑槽,所述右侧板在其自身铰接孔的两侧也各设有一所述弧形滑槽;
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凸出有两个凸柱,其中,所述壳体左侧的两凸柱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左侧板的两所述弧形滑槽中,所述壳体右侧的两凸柱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右侧板的两所述弧形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上的两所述弧形滑槽的中心与所述左侧板上铰接孔的中心重合;所述右侧板上的两所述弧形滑槽的中心与所述右侧板上铰接孔的中心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包括沿所述铰接孔的内壁周向设置的多个圆筒和多个具有螺纹孔的螺纹柱,所述圆筒和/或所述螺纹柱活动地抵于所述铰接孔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还包括限位盖,所述限位盖上设有多个通孔,螺钉穿过所述通孔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以将所述限位盖固定在所述螺纹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还设有PTC加热器,所述第二风机可将第二进风口处的空气抽至所述PTC加热器加热后,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上设有一从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倾斜部,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倾斜部上。
CN202122154995.5U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215951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4995.5U CN215951675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4995.5U CN215951675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1675U true CN215951675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4995.5U Active CN215951675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1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45501A1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CN21024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3739318A (zh) 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CN108954619A (zh) 桌面空调
CN215951675U (zh) 一种吹风角度可调式空气净化器
CN107449095A (zh) 一种气流直通壁挂式新风机
CN210399176U (zh) 一种立柜式空调
WO2019223459A1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200594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0688677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CN110160163B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214665189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无叶暖风机
CN207778584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7497206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200593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419522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手持无叶小风扇
CN216002047U (zh) 一种可净化空气的装饰画
CN21200593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805966A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215637469U (zh) 一种带取暖的空气净化器
CN110160158B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216592194U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CN216667791U (zh) 一种环形出风的取暖器
CN218599904U (zh) 新风空调器
CN218001621U (zh) 一种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400 Industrial Park, Simen Town,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Ti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400 Industrial Park, Simen Town,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TALLE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