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1235U - 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1235U
CN215941235U CN202121532076.0U CN202121532076U CN215941235U CN 215941235 U CN215941235 U CN 215941235U CN 202121532076 U CN202121532076 U CN 202121532076U CN 215941235 U CN215941235 U CN 215941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ing
shaping block
block
piece
mould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20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守成
周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 Ta Al Tech Taic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 Ta Al Tech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 Ta Al Tech Taic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 Ta Al Tech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20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1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1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1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产品、下模组件和整形机构,其中,所述整形机构包括一组上整形块、顶料块和一组下整形块,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产品设于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所述上整形块设于上模组件上,所述顶料块设于下模组件上,所述下整形块设于下模组件上,并相对设于顶料块的两侧,所述上整形块和下整形块相对设置,并与产品相配合,且所述上整形块和下整形块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通过上模、下模以及整形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产品同时进行两次整形,完成双向整形,提高了其生产效率,很好的解决了产品宽窄不一的问题,也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挤制品型材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吸能盒中U型支架使用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U型材在挤制成型后因为边口没有固定,受冷热变形,U型材两侧边不垂直,内宽尺寸不稳定,汽车、电子产品精度要求较高,由于两侧边垂直度不一致、内宽大小不稳定,宽窄不一(内八或者外八),需要多次整形,或者挤制成封口,再加工去除封口边,整个流程不仅效率低下、成本高,同时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严重的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因而现有的U型材的加工技术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易于生产,通过上模、下模以及整形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产品同时进行两次整形,完成双向整形,大大的提高了其生产效率,很好的解决了产品宽窄不一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产品、下模组件和整形机构,其中,所述整形机构包括一组上整形块、顶料块和一组下整形块,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产品设于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所述上整形块设于上模组件上,所述顶料块设于下模组件上,所述下整形块设于下模组件上,并相对设于顶料块的两侧,所述上整形块和下整形块相对设置,并与产品相配合,且所述上整形块和下整形块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通过上模、下模以及整形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产品同时进行两次整形,完成双向整形,无论U型材内宽偏大还是偏小,都可以一次性整形完成,大大的提高了其生产效率,很好的解决了产品宽窄不一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要。
其中,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顶板、上模座、导向杆、一组弹簧和一组导柱,所述上模顶板与上模座呈上、下设置,所述上整形块设于上模座上的穿孔槽中,所述导向杆设于上模座中,并穿于上整形块中,所述弹簧设于导向杆上,且其两端卡于上整形块的凹槽中,所述导柱设于上模座的下方,且所述导柱与下模组件相配合。所述导向杆和弹簧的设置,让其能够根据需要对上整形块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整形的精准度,也扩大了该模具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内设有一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设于导向槽内,且所述导向杆的两端穿过上整形块后插于上模座两端的安装孔中。所述导向槽的设置,对上模座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有效的提高导向杆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上整形块包括第一上整形块和第二上整形块,所述第一上整形块和第二上整形块呈反向设于上模座的穿孔槽中。
此外,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底板、下模座、一组第一顶料弹簧、垫板和一组第二顶料弹簧,所述下模座设于下模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顶料弹簧设于下模座上的凹槽内,且所述凹槽内设有一组导向柱,所述垫板设于第一顶料弹簧的上方,所述第二顶料弹簧设于垫板上,所述顶料块设于垫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顶料弹簧的上部卡于顶料块下部的内凹槽中,所述导向柱依次穿过垫板、第二顶料弹簧后与顶料块连接。所述第一顶料弹簧和第二顶料弹簧的设置,便于对产品进行整形和脱膜。
进一步的,所述下整形块包括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所述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相对设于垫板上,并设于顶料块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相对的一侧呈倾斜状,且其倾斜角度与顶料块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限位板和一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设于下模座的凹槽中,并设于第一顶料弹簧的外侧,所述第一下整形块与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下整形块与第二限位板之间均设有侧向弹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垫板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的下部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通过滑动槽与滑轨做可移动式连接。所述滑轨的设置,便于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在其左右移动,通过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的位置调整从而对产品进行整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均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设置,保证两侧斜边强度。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顶料块的上表面设有内凹弧,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有外凸弧,且所述内凹弧和外凸弧均与产品相配合。所述内凹弧和外凸弧的设置,使下压时产品两侧边更容易向外拉开。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通过上模、下模以及整形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产品同时进行两次整形,完成双向整形,无论U型材内宽偏大还是偏小,都可以一次性整形完成,大大的提高了其生产效率,很好的解决了产品宽窄不一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顶料弹簧、第二顶料弹簧以及侧向弹簧与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配合,让其能够对产品实现两次整形,完成双向整形。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垫板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的下部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通过滑动槽与滑轨做可移动式连接。所述滑轨的设置,便于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在其左右移动,通过第一下整形块和第二下整形块的位置调整从而对产品进行整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冲压模具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座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料块和下整形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所示的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产品2、下模组件3和整形机构4,其中,所述整形机构4包括一组上整形块41、顶料块42和一组下整形块43,所述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3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顶板11、上模座12、导向杆13、一组弹簧14和一组导柱15,所述上模顶板11与上模座12呈上、下设置,所述上整形块41设于上模座12上的穿孔槽121中,所述导向杆13设于上模座12中,并穿于上整形块41中,所述弹簧14设于导向杆13上,且其两端卡于上整形块41的凹槽中,所述导柱15设于上模座12的下方,且所述导柱15与下模组件3相配合;所述下模组件3包括下模底板31、下模座32、一组第一顶料弹簧33、垫板34和一组第二顶料弹簧35,所述下模座32设于下模底板31的上方,所述第一顶料弹簧33设于下模座32上的凹槽内,且所述凹槽内设有一组导向柱36,所述垫板34设于第一顶料弹簧33的上方,所述第二顶料弹簧35设于垫板34上,所述第二顶料弹簧35的上部卡于顶料块42下部的内凹槽中,所述导向柱36依次穿过垫板34、第二顶料弹簧35后与顶料块42连接,所述产品2设于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3之间,所述顶料块42设于垫板34的上方,所述下整形块43设于下模组件3上,并相对设于顶料块42的两侧,所述上整形块41和下整形块43相对设置,并与产品2相配合,且所述上整形块41和下整形块43相互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2内设有一组导向槽122,所述导向杆13设于导向槽122内,且所述导向杆13的两端穿过上整形块41后插于上模座12两端的安装孔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整形块41包括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所述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呈反向设于上模座12的穿孔槽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整形块43包括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相对设于垫板34上,并设于顶料块4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相对的一侧呈倾斜状,且其倾斜角度与顶料块42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限位板433和一组第二限位板434,所述第一限位板433和第二限位板434设于下模座32的凹槽中,并设于第一顶料弹簧33的外侧,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与第一限位板433以及第二下整形块432与第二限位板434之间均设有侧向弹簧435。
实施例2
如图所示的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产品2、下模组件3和整形机构4,其中,所述整形机构4包括一组上整形块41、顶料块42和一组下整形块43,所述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3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顶板11、上模座12、导向杆13、一组弹簧14和一组导柱15,所述上模顶板11与上模座12呈上、下设置,所述上整形块41设于上模座12上的穿孔槽121中,所述导向杆13设于上模座12中,并穿于上整形块41中,所述弹簧14设于导向杆13上,且其两端卡于上整形块41的凹槽中,所述导柱15设于上模座12的下方,且所述导柱15与下模组件3相配合;所述下模组件3包括下模底板31、下模座32、一组第一顶料弹簧33、垫板34和一组第二顶料弹簧35,所述下模座32设于下模底板31的上方,所述第一顶料弹簧33设于下模座32上的凹槽内,且所述凹槽内设有一组导向柱36,所述垫板34设于第一顶料弹簧33的上方,所述第二顶料弹簧35设于垫板34上,所述第二顶料弹簧35的上部卡于顶料块42下部的内凹槽中,所述导向柱36依次穿过垫板34、第二顶料弹簧35后与顶料块42连接,所述产品2设于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3之间,所述顶料块42设于垫板34的上方,所述下整形块43设于下模组件3上,并相对设于顶料块42的两侧,所述上整形块41和下整形块43相对设置,并与产品2相配合,且所述上整形块41和下整形块43相互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2内设有一组导向槽122,所述导向杆13设于导向槽122内,且所述导向杆13的两端穿过上整形块41后插于上模座12两端的安装孔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整形块41包括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所述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呈反向设于上模座12的穿孔槽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整形块43包括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相对设于垫板34上,并设于顶料块4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相对的一侧呈倾斜状,且其倾斜角度与顶料块42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限位板433和一组第二限位板434,所述第一限位板433和第二限位板434设于下模座32的凹槽中,并设于第一顶料弹簧33的外侧,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与第一限位板433以及第二下整形块432与第二限位板434之间均设有侧向弹簧435。
本实施例中所述垫板34上设有滑轨341,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的下部设有滑动槽436,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通过滑动槽436与滑轨341做可移动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32的两侧均设有加强板37。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料块42的上表面设有内凹弧,所述上模座12的下方设有外凸弧,且所述内凹弧和外凸弧均与产品2相配合。
实施例3
如图所示的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产品2、下模组件3和整形机构4,其中,所述整形机构4包括一组上整形块41、顶料块42和一组下整形块43,所述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3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顶板11、上模座12、导向杆13、一组弹簧14和一组导柱15,所述上模顶板11与上模座12呈上、下设置,所述上整形块41设于上模座12上的穿孔槽121中,所述导向杆13设于上模座12中,并穿于上整形块41中,所述弹簧14设于导向杆13上,且其两端卡于上整形块41的凹槽中,所述导柱15设于上模座12的下方,且所述导柱15与下模组件3相配合;所述下模组件3包括下模底板31、下模座32、一组第一顶料弹簧33、垫板34和一组第二顶料弹簧35,所述下模座32设于下模底板31的上方,所述第一顶料弹簧33设于下模座32上的凹槽内,且所述凹槽内设有一组导向柱36,所述垫板34设于第一顶料弹簧33的上方,所述第二顶料弹簧35设于垫板34上,所述第二顶料弹簧35的上部卡于顶料块42下部的内凹槽中,所述导向柱36依次穿过垫板34、第二顶料弹簧35后与顶料块42连接,所述产品2设于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3之间,所述顶料块42设于垫板34的上方,所述下整形块43设于下模组件3上,并相对设于顶料块42的两侧,所述上整形块41和下整形块43相对设置,并与产品2相配合,且所述上整形块41和下整形块43相互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料弹簧33的力比第二顶料弹簧35大至少一倍以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2内设有一组导向槽122,所述导向杆13设于导向槽122内,且所述导向杆13的两端穿过上整形块41后插于上模座12两端的安装孔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整形块41包括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所述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呈反向设于上模座12的穿孔槽中,且所述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整形面内斜3.5°。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整形块43包括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相对设于垫板34上,并设于顶料块4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相对的一侧呈倾斜状,且其倾斜角度与顶料块42相配合。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由侧向弹簧将左、右整形斜块内压,左、右整形斜块外宽小于U型零件,零件轻松放置,下模滑轨使左、右整形斜块水平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限位板433和一组第二限位板434,所述第一限位板433和第二限位板434设于下模座32的凹槽中,并设于第一顶料弹簧33的外侧,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与第一限位板433以及第二下整形块432与第二限位板434之间均设有侧向弹簧435。
本实施例中所述垫板34上设有滑轨341,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的下部设有滑动槽436,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通过滑动槽436与滑轨341做可移动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32的两侧均设有加强板37。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料块42的上表面设有内凹弧,玄高0.4,所述上模座12的下方设有外凸弧,玄高0.4,且所述内凹弧和外凸弧均与产品2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的具体工作方法如下:首先把待整形的产品2置于顶料块42上,顶料块42在第二顶料弹簧35作用下凸出,顶料块42的宽度小于产品2内宽,所以产品2无论向内变相或向外变形可轻松放置;当上模组件1往下作业时导柱15插入下模组件3的导孔,导正模具,上模座12下压下模组件3上的顶料块42,顶料块42往下时会推动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向外张开,产品2两侧边略向外斜;当上模组件1持续向下作业时压力施于垫板34上,垫板34向下作业,位于上模组件1中的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会与下模座32两侧斜面接触,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在下模座32两侧斜面压力下会往内作业,压力传导至产品2两侧边,可使产品2两侧边向内整形。
开模后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在弹簧作用下向外弹开,脱离产品2,下模侧向弹簧435将下模中的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外顶,第一顶料弹簧33将垫板34与顶料块42上顶,第一顶料弹簧33通过顶料块42将料顶出,取出整形完成的产品2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1)、产品(2)、下模组件(3)和整形机构(4),其中,所述整形机构(4)包括一组上整形块(41)、顶料块(42)和一组下整形块(43),所述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3)相对设置,所述产品(2)设于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3)之间,所述上整形块(41)设于上模组件(1)上,所述顶料块(42)设于下模组件(3)上,所述下整形块(43)设于下模组件(3)上,并相对设于顶料块(42)的两侧,所述上整形块(41)和下整形块(43)相对设置,并与产品(2)相配合,且所述上整形块(41)和下整形块(43)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顶板(11)、上模座(12)、导向杆(13)、一组弹簧(14)和一组导柱(15),所述上模顶板(11)与上模座(12)呈上、下设置,所述上整形块(41)设于上模座(12)上的穿孔槽(121)中,所述导向杆(13)设于上模座(12)中,并穿于上整形块(41)中,所述弹簧(14)设于导向杆(13)上,且其两端卡于上整形块(41)的凹槽中,所述导柱(15)设于上模座(12)的下方,且所述导柱(15)与下模组件(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2)内设有一组导向槽(122),所述导向杆(13)设于导向槽(122)内,且所述导向杆(13)的两端穿过上整形块(41)后插于上模座(12)两端的安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整形块(41)包括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所述第一上整形块(411)和第二上整形块(412)呈反向设于上模座(12)的穿孔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3)包括下模底板(31)、下模座(32)、一组第一顶料弹簧(33)、垫板(34)和一组第二顶料弹簧(35),所述下模座(32)设于下模底板(31)的上方,所述第一顶料弹簧(33)设于下模座(32)上的凹槽内,且所述凹槽内设有一组导向柱(36),所述垫板(34)设于第一顶料弹簧(33)的上方,所述第二顶料弹簧(35)设于垫板(34)上,所述顶料块(42)设于垫板(34)的上方,所述第二顶料弹簧(35)的上部卡于顶料块(42)下部的内凹槽中,所述导向柱(36)依次穿过垫板(34)、第二顶料弹簧(35)后与顶料块(4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整形块(43)包括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相对设于垫板(34)上,并设于顶料块(4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相对的一侧呈倾斜状,且其倾斜角度与顶料块(42)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限位板(433)和一组第二限位板(434),所述第一限位板(433)和第二限位板(434)设于下模座(32)的凹槽中,并设于第一顶料弹簧(33)的外侧,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与第一限位板(433)以及第二下整形块(432)与第二限位板(434)之间均设有侧向弹簧(4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4)上设有滑轨(341),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的下部设有滑动槽(436),所述第一下整形块(431)和第二下整形块(432)通过滑动槽(436)与滑轨(341)做可移动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32)的两侧均设有加强板(37)。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块(42)的上表面设有内凹弧,所述上模座(12)的下方设有外凸弧,且所述内凹弧和外凸弧均与产品(2)相配合。
CN202121532076.0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 Active CN215941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2076.0U CN215941235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2076.0U CN215941235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1235U true CN215941235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6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2076.0U Active CN215941235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12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9434A (zh) * 2022-03-24 2022-07-22 日照兴业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模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9434A (zh) * 2022-03-24 2022-07-22 日照兴业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模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41235U (zh) 一种u型材整形冲压模具结构
CN215237091U (zh) 一种具有快速顶料结构的五金精密模具
CN212708182U (zh) 一种空调隔音棉板压制成型装置
CN112517749A (zh) 高端冰箱装饰墙板模具及生产工艺
CN217941582U (zh) 一种两侧弯折的冲压模
CN218593444U (zh) 二次脱模模具
CN114850315B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座的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CN209792394U (zh) 汽车a柱钣金件的落料整形模具
CN214348698U (zh)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的挤压模具
CN211100998U (zh) 一种上模压边成型模具
CN203044693U (zh) 百叶窗成型模具
CN217226543U (zh) 便于产品脱落的汽车用紧固件模具
CN216100031U (zh) 一种汽车泡沫结构件的热压装置
CN214821038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用的带退料功能的压合模具
CN221047221U (zh) 一种异形金属材料挤压模具
CN111203478A (zh) 汽车a柱钣金件的落料整形模具
CN214726185U (zh) 一种塑胶热定型模具
CN213137628U (zh) 一种方便上下料的上模驱动装置
CN206936158U (zh) 一种细长产品用的拉弯成型模具
CN217044259U (zh) 一种成型性高的汽车零部件折弯模具
CN205147005U (zh) 一种暖风上水室冲孔模具
CN209238825U (zh) 用于成型滑轨支撑架的连续模
CN213495936U (zh) 一种汽车复杂加强件的侧冲孔模具
CN215703655U (zh) 一种座椅坐盆加工模具
CN220970552U (zh) 一种用于车门防撞梁的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