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8025U - 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护理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8025U
CN215938025U CN202122354806.9U CN202122354806U CN215938025U CN 215938025 U CN215938025 U CN 215938025U CN 202122354806 U CN202122354806 U CN 202122354806U CN 215938025 U CN215938025 U CN 215938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supporting plate
driving device
mounting block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48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健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aydow Healthcare & Fitnes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aydow Healthcare & Fitnes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aydow Healthcare & Fitnes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aydow Healthcare & Fitnes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48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8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8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8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床,护理床包括床架、床体支撑板、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床架上设置有转盘;床体支撑板设置于床架上,床体支撑板包括相互铰接的上身支撑板和平面支撑板,平面支撑板固定在转盘上;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床架上,用于带动上身支撑板翻转;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床架上,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转盘铰接,床架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一安装块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安装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理床的床面旋转方向可以通过调整第二驱动装置的安装位置来改变,使护理床能更好地适应室内空间,且改变旋转方向的操作简单,普通人使用扳手等常见工具即可完成。

Description

护理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床。
背景技术
护理床是常用的护理设施,在相关技术中,护理床具有多种护理功能,使用护理床的病人,大多不能自由行动,对于没有自理能力的病人,下床完全依赖护理人员的帮助,对于有一定自理能力但行动能力受限的病人,下床仍是十分艰难的,下床需要依赖护理人员一定程度的帮助。目前,市面上也有部分护理床可以辅助病人下床,但是大多只能限定一侧下床,使用不够便利,使用的局限性较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护理床,能够选择下床方向,在不同场景布局的房间中均能使用,适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包括:
床架,用作支撑,所述床架上设置有转盘;
床体支撑板,所述床体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床架上,所述床体支撑板包括相互铰接的上身支撑板和平面支撑板,所述平面支撑板固定在所述转盘上;
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上身支撑板连接以带动所述上身支撑板翻转;
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转盘铰接,所述床架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一安装块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或者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护理床的床架上设置有床体支撑板,床体支撑板包括相互铰接的上身支撑板和平面支撑板,床架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驱动上身支撑板翻转,从而帮助病人起背,护理床的床架上还设置有转盘,转盘与床体支撑板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可以驱动转盘旋转,从而转动床体支撑板,使病人的脚部朝向床侧,方便病人下床。对于没有自理能力的病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护理床可以辅助病人下床,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对于有一定自理能力但行动能力受限的病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护理床可以帮助病人在下床时摆脱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护理人员的依赖。另外,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既可以安装在床架左侧的第一安装块,又可以安装在床架右侧的第二安装块,选择安装于第一安装块时,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带动转盘朝向右侧转动;选择安装于第二安装块时,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带动转盘朝向左侧转动,使得护理床可以选择下床方向,在不同场景布局的房间中均能使用,适用性较强,而且更改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位置的操作比较简单,无需专业人员操作,用户自己就可以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床还包括气弹簧,所述床架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三安装块和位于右侧的第四安装块,所述转盘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块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气弹簧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块,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转盘的所述第一连接块;或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气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块,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转盘的所述第二连接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床还包括:
臀部支撑板,所述臀部支撑板与所述平面支撑板相互铰接;
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臀部支撑板连接以带动所述臀部支撑板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床还包括:
腿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板与所述臀部支撑板相互铰接;
第四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臀部支撑板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腿部支撑板连接以带动所述腿部支撑板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床还包括:
脚部支撑板,所述脚部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床架上;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脚部支撑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朝向所述腿部支撑板的卡槽,所述腿部支撑板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随着所述腿部支撑板的翻转卡入所述卡槽或者脱离所述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卡扣片,所述床架固定设置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脚部支撑板铰接,所述卡扣件设有卡扣孔,所述卡扣片随着所述腿部支撑板的翻转脱离所述卡扣孔或者扣入所述卡扣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卡入所述卡槽,所述卡扣片脱离所述卡扣孔;或者所述连接杆脱离所述卡槽,所述卡扣片扣入所述卡扣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床两侧设置有防护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床设置有六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设置有万向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床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护理床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按键为点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床架100、第一安装块110、第二安装块120、第三安装块130、第四安装块140、床体支撑板200、上身支撑板210、平面支撑板220、臀部支撑板230、腿部支撑板240、脚部支撑板250、转盘300、第一连接块310、第二连接块320、第一驱动装置410、第二驱动装置420、第三驱动装置430、第四驱动装置440、气弹簧450、连接板500、连接杆510、卡槽520、卡扣件600、卡扣片610、卡扣孔620、护栏700、支撑架800、万向轮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只是用于区分类似的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护理床作为常用的护理设施,具有多种功能,为病人和护理人员提供了许多便利,比如旋转床面的功能,可以辅助病人下床,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但随着功能的增多,结构更加复杂,也相对固定。对于具有床面旋转功能的护理床,由于室内环境是不确定的,使用床面旋转功能时需要考虑空间因素,限制了护理床的摆放位置,但目前护理床的旋转方向一般是固定的,更改旋转方向需要改变结构,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更改结构较为复杂。
基于此,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包括床架100,床架100上设置有转盘300,床体支撑板200设置于床架100上,床体支撑板200包括相互铰接的上身支撑板210和平面支撑板220,第一驱动装置410设置在转盘300上,第一驱动装置410的驱动轴与上身支撑板210连接,用于驱动上身支撑板210翻转,第一驱动装置410的驱动轴伸长,上身支撑板210随之向上翻转,帮助病人起背,第一驱动装置410的驱动轴缩回,上身支撑板210随之向下放平,病人恢复平躺状态。第二驱动装置420的驱动轴与转盘300铰接,床架100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一安装块110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安装块120,第二驱动装置420安装于第一安装块110或者第二安装块120。第二驱动装置420用于驱动转盘300旋转,转盘300旋转方向可以通过改变第二驱动装置420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根据室内空间环境和护理床的摆放位置,可以自行选择第二驱动装置420的安装位置,从而选择下床侧,且更改第二驱动装置420的安装位置的操作比较简单,普通人使用扳手等常见工具即可完成,无需技术人员参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装置410可以是步进电机和推杆组件,步进电机驱动推杆伸出或者缩回,推杆作为驱动轴与上身支撑板210连接,从而控制上身支撑板210的升起和回落。第二驱动装置420也可以是类似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推杆的伸出,上身支撑板210的倾斜角度随之增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理床的上身支撑板210的倾斜角度可以达到80°,能够满足病人直起背部的需要。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护理床还包括气弹簧450,床架100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三安装块130和位于右侧的第四安装块140,转盘300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块310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块320,当第二驱动装置420安装于床架100上的第一安装块110时,气弹簧450安装于床架100上的第四安装块140,气弹簧450的活塞杆铰接于转盘300的第一连接块310;当第二驱动装置420安装于床架100上的第二安装块120时,气弹簧450安装于床架100上的第三安装块130,气弹簧450的活塞杆铰接于转盘300的第二连接块320。气弹簧450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床体支撑板200转动时的震动,使转动过程更加平稳,有助于病人的护理,尤其是对于身上有伤口的病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人在下床过程中牵动伤口。
需要说明的是,转盘300具有连接结构,第二驱动装置420的驱动轴连接在转盘300的连接结构上,气弹簧450可以位于第二驱动装置420的下方,第二驱动装置420和气弹簧450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在空间位置上互相阻碍。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气弹簧450与第二驱动装置420设置在床架100的不同侧,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缓冲效果,气弹簧450的设置位置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气弹簧450与第二驱动装置420也可以设置在床架100的同一侧,只要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即可。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护理床还包括臀部支撑板230,臀部支撑板230与平面支撑板相互铰接,第三驱动装置430安装在转盘上,第三驱动装置430的驱动轴与臀部支撑板230连接,可以驱动臀部支撑板230翻转,帮助病人抬起大腿,并能够调整抬起的高度。有些卧床的病人不能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而抬腿可以降低形成血栓的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帮助病人进行抬腿活动,本实施例中的臀部支撑板230能够翻转,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病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驱动装置430可以是步进电机和推杆的组合,随着电机的运转,推杆伸出,臀部支撑板230抬起,或者推杆缩回,臀部支撑板230回落。臀部支撑板230与平面支撑板的倾斜角度可以达到30°,能够满足病人抬腿的需要。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护理床还包括腿部支撑板240,腿部支撑板240与臀部支撑板230相互铰接,第四驱动装置440安装在臀部支撑板230上,第四驱动装置440的驱动轴与腿部支撑板240连接,可以驱动腿部支撑板240向下翻转。当臀部支撑板230处于向上翻转的状态时,腿部支撑板240可以向下翻转,活动病人的膝关节。病人大腿被抬起时,调整腿部支撑板240翻转角度,小腿可以放平或者朝下,从而选择让病人舒适的姿势。躺在床上的病人需要下床时,上身支撑板抬起,帮助病人起背,转盘旋转使病人正面朝向下床侧,臀部支撑板230可以放平,腿部支撑板240可以向下翻转,病人从躺在床上变成坐在床上,方便病人下床。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驱动装置440也可以是步进电机和推杆配合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第四驱动装置440安装在腿部支撑板240,第四驱动装置440的驱动轴与臀部支撑板230连接也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同样可以实现腿部支撑板240相对臀部支撑板230翻转的效果。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护理床还包括脚部支撑板250,脚部支撑板250设置在床架上,不与腿部支撑板240铰接,脚部支撑板250不会随着转盘旋转,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在床尾设置挡板,床面旋转时不会碰到床尾的挡板。护理床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脚部支撑板250的连接板500,连接板500设置有朝向腿部支撑板240的卡槽520,腿部支撑板240设置有连接杆510,连接杆510随着腿部支撑板240的翻转卡入或脱离卡槽520。当腿部支撑板240落在床架上时,连接杆510卡入卡槽520,腿部支撑板240与脚部支撑板250连接;当腿部支撑板240离开床架时,连接杆510随之脱离卡槽520,腿部支撑板240与脚部支撑板250分离。脚部支撑板250可以在床尾留下设置挡板的空间,因为脚部支撑板250的存在,床面旋转时不会受到挡板的阻碍。而且脚部支撑板250不与腿部支撑板240铰接,床面旋转时不会带动脚部支撑板250旋转,因此床面面积增大,但不增加第二驱动装置的耗电量。
可以想到的是,脚部支撑板250随着腿部支撑板240的放平,利用连接机构与腿部支撑板240连为一体,床面侧翻时,脚部支撑板250可以与其他支撑板作为整体一起翻转。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500上的卡扣片610,床架100上固定设置有卡扣件600,卡扣件600与脚部支撑板铰接,卡扣件600上设有卡扣孔620,卡扣片610可以随着腿部支撑板的翻转扣入或脱离卡扣孔620。卡扣片610扣入卡扣孔620时,脚部支撑板与床架100固定,不会轻易移位。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510卡入卡槽520,卡扣片610随之脱离卡扣孔620,连接杆510脱离卡槽520,卡扣片610随之扣入卡扣孔620。腿部支撑板平放在床架100上,连接杆510卡入卡槽520,脚部支撑板与腿部支撑板连接,卡扣片610脱离卡扣孔620,脚部支撑板可以相对床架100活动;腿部支撑板离开床架100,连接杆510脱离卡槽520,脚部支撑板与腿部支撑板分离,卡扣片610扣入卡扣孔620,脚部支撑板固定在床架上。脚部支撑板不会出现仅仅是搁放在床架100上的状态,不会轻易地移位。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板500可以是一个杠杆结构,卡槽520在连接板500的一侧,卡扣片610在连接板500的另一侧,床架100上的卡扣孔620设置在连接板500的中间,使用弹簧驱动卡扣片610扣入卡扣孔620,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500设有卡扣片610的一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床架100卡扣件600的下方,弹簧处于伸长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脚部支撑板250与腿部支撑板240连接时,可以相对床架100活动,为床面的侧翻做准备,床面侧翻时,脚部支撑板250可以与其他支撑板作为整体一起翻转。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护理床的两侧设置有护栏700,可以防止病人不慎从床上跌落或者被子等从床上滑落。
需要说明的是,护栏700的形状不作限定,只要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护栏700可以通过铰接和连杆的安装方式设置在护理床的两侧,护栏700通过铰接件与连杆铰接,连杆与床体支撑板铰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右边的床面向左翻转时,左边的护栏700受到铰接件、连杆和床体支撑板的限制,可以保持竖直,避免夹伤病人,右边的护栏700的安装方式也可以是铰接与连杆的结构,起到同样的效果。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护理床设置有六个支撑架800,支撑架800下设置有万向轮900,方便护理床的移动。在医院中,护理床经常需要移动,下方设置万向轮900给医护人员提供了方便,在家中,护理床一般在照顾病人时使用,病人康复后,护理床通常需要移走,在护理床的底部设置万向轮900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移动护理床,具有很大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护理床支撑架800的数量不对本实施例造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护理床的支撑架800可以是若干个,比如四个、八个等,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800下还可以设置止滑机构,止滑机构可以是连杆加连杆末端的橡胶圈,连杆设置在万向轮900上方,可以绕连接点上下翻折,连杆向下翻折时,橡胶圈与地面接触,增大护理床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护理床不会轻易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护理床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护理床连接,控制器的按键为点动控制。控制器与护理床的电控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各个驱动装置的运动,从而控制上身支撑板、臀部支撑板、腿部支撑板的翻转,以及转盘的旋转。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是点动控制,采用点动控制的好处是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及时停止或调整各个部件的运动。有些病人下身行动不便但手部的活动能力没有丧失,他们可以通过控制器的按键自己控制护理床进行起背、屈腿等功能,并调整相应的角度,而无需护理人员的帮助。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的按键控制方式也可以是长动控制,同样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参照的附图可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理床可以有比附图展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的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架,用作支撑,所述床架上设置有转盘;
床体支撑板,所述床体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床架上,所述床体支撑板包括相互铰接的上身支撑板和平面支撑板,所述平面支撑板固定在所述转盘上;
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上身支撑板连接以带动所述上身支撑板翻转;
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转盘铰接,所述床架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一安装块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或者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还包括气弹簧,所述床架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三安装块和位于右侧的第四安装块,所述转盘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块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气弹簧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块,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转盘的所述第一连接块;或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气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块,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转盘的所述第二连接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还包括:
臀部支撑板,所述臀部支撑板与所述平面支撑板相互铰接;
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臀部支撑板连接以带动所述臀部支撑板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还包括:
腿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板与所述臀部支撑板相互铰接;
第四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臀部支撑板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腿部支撑板连接以带动所述腿部支撑板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还包括:
脚部支撑板,所述脚部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床架上;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脚部支撑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朝向所述腿部支撑板的卡槽,所述腿部支撑板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随着所述腿部支撑板的翻转卡入所述卡槽或者脱离所述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卡扣片,所述床架固定设置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脚部支撑板铰接,所述卡扣件设有卡扣孔,所述卡扣片随着所述腿部支撑板的翻转脱离所述卡扣孔或者扣入所述卡扣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卡入所述卡槽,所述卡扣片脱离所述卡扣孔;或者所述连接杆脱离所述卡槽,所述卡扣片扣入所述卡扣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两侧设置有防护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设置有六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设置有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护理床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按键为点动控制。
CN202122354806.9U 2021-09-27 2021-09-27 护理床 Active CN215938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4806.9U CN215938025U (zh) 2021-09-27 2021-09-27 护理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4806.9U CN215938025U (zh) 2021-09-27 2021-09-27 护理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8025U true CN215938025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4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4806.9U Active CN215938025U (zh) 2021-09-27 2021-09-27 护理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8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6314B2 (en) Hospital bed having turn assist panels
US4227269A (en) Adjustable bed
JP2003524483A (ja) 病院用ベッド
WO2002015834A1 (en) Arrangement in a bed for a disabled person, and a bed provided with the said arrangement
CN111163739A (zh) 轮椅床
WO2012066580A2 (en) Hospital bed
CN110893139A (zh) 护理床
TWI816754B (zh) 具有旋轉活接式床架之可調節床系統
WO2010081392A1 (zh) 多功能医用电动床
CN215938025U (zh) 护理床
CN217853655U (zh) 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
JP2001258952A (ja) 介護ベッド
CN211356363U (zh) 护理床
CN111904737A (zh) 一种具有治疗效果的多功能床
CN215535816U (zh) 一种多功能站立床
JPH11299838A (ja) 寝たきり状態者の介護支援用機器
CN216455734U (zh) 护理床
CN220070016U (zh) 一种护理床
JPH10179652A (ja) ベッド等における側柵兼用介助装置
CN220070026U (zh) 一种方便调节患者躺姿的护理床
CN219127133U (zh) 一种多角度倾斜可转动体位转换床
CN218652294U (zh) 一种可自动抬升翻身的病床
CN216908396U (zh) 一种剪式升降机构
JPH034808A (ja) 寝台
CN113797041A (zh) 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