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7061U - 一种加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7061U
CN215937061U CN202121776238.5U CN202121776238U CN215937061U CN 215937061 U CN215937061 U CN 215937061U CN 202121776238 U CN202121776238 U CN 202121776238U CN 215937061 U CN215937061 U CN 215937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pump
communicating
heating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62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身彪
胡如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Aldo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Aldo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Aldo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Aldo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62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7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7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7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部件、泵,所述加热管部件具有流体通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连通支架,所述第一连通支架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一端部;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容纳部,所述泵的进口部、泵的出口部与所述容纳部密封固定,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泵的进口部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第一流液通道,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所述泵的出口部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本加热组件将泵的进口部和泵的出口部与容纳部密封固定,同时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泵的出口部与第一流液通道连通,减少了管路连接,降低部件之间连接的复杂性和组装的复杂性,便于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饮水机的加热组件内部的加热管、泵等部件一般采用软管的方式连接,加热组件内部会有很多个软管,不仅整体结构看起来混乱,而且软管的频繁使用,导致加热组件有很多个接头结构,在长期的加热使用过程中,软管因高温硬化等会增加泄漏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饮水机内加热组件内部管路复杂、装配麻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加热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部件、泵,所述加热管部件具有流体通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连通支架,所述第一连通支架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一端部;
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容纳部,所述泵的进口部、泵的出口部与所述容纳部密封固定,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泵的进口部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第一流液通道,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所述泵的出口部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二连通支架,所述第二连通支架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连通支架具有第二流液通道,所述第二流液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连通支架或第一连通支架。
所述容纳部包括第二接头、具有双通道结构的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二接头内设有第一水孔、第二水孔,所述泵的进口部通过第二密封套与第二水孔密封连接,所述泵的出口部通过第二密封套与第一水孔密封连接,所述进液口与第二水孔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第一水孔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支架部、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一流液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部的第一通道部、设置在第二支架部的第二通道部,所述容纳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二通道部与所述第一水孔连通,所述第二支架部具有与第二通道部连通的出水部,所述第一支架部具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进水部、第一通道部,所述第二支架部的出水部与所述第一支架部的进水部密封连通。
所述第二连通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流液通道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加工孔;和/或所述第一连通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流液通道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加工孔;
所述加工孔通过圆形的胶塞密封。
所述胶塞包括圆柱体、位于圆柱体一端的限位部,所述圆柱体外圆周具有两个以上环形凸起。
所述加热管部件包括两根以上电热管,所述第二连通支架具有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接头;和/或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电热管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套。
所述第一接头具有凹槽部,所述电热管插设在第一接头的凹槽部内,所述第一密封套至少部分密封在电热管外壁与凹槽部内壁之间;
或者所述第一接头具有向加热管凸起的圆筒部,所述圆筒部插设在电热管内,所述第一密封套至少部分密封在电热管内壁与圆筒部外壁之间。
所述第二连通支架位于出液口的位置设有第二传感器安装座;和 /或所述第一连通支架位于进液口的位置设有第一传感器安装座;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座内安装有测温传感器。
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金属外壳、PCB板,所述加热管部件至少部分装配在金属外壳内,所述第二连通支架及第一连通支架与金属外壳固定装配;所述PCB板固定在第二连通支架与第一连通支架之间、且所述PCB板不与金属外壳接触;所述泵通过安装架与金属外壳固定装配;所述金属外壳设有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加热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加热组件通过第一连通支架的设置,将泵的进口部和泵的出口部与容纳部密封固定,同时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泵的进口部连通,泵的出口部与第一流液通道连通,减少了管路连接,降低部件之间连接的复杂性和组装的复杂性,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通支架、第一连通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通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架部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架部下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胶塞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泵1、测温传感器2、出液口3、第二连通支架4、第一接头5、加热管部件6、第一传感器安装座7、第一连通支架8、进液口 9、第二接头10、PCB板11、胶塞12、第二流液通道13、第二密封套14、出水部15、第一密封套16、第二传感器安装座17、第一流液通道18、进水部19、圆柱体20、限位部21、环形凸起22、第一水孔23、第二水孔24、出口部25、进口部26、容纳部27、第一支架部28、第二支架部29、第一通道部30、第二通道部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考图1-10,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部件6、泵1,加热管部件6具有一根或两根以上加热管,加热管部件具有流体通道,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连通支架8,第一连通支架8位于加热管部件的一端部;
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容纳部27,泵的进口部26、泵的出口部25 与容纳部27密封固定,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进液口9,进液口9与泵的进口部26连通;
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第一流液通道18,第一流液通道18与泵的出口部连通,第一流液通道18与流体通道连通。
本加热组件通过第一连通支架的设置,将泵的进口部和泵的出口部与容纳部密封固定,同时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泵的进口部连通,泵的出口部与第一流液通道连通,减少了管路连接,降低部件之间连接的复杂性和组装的复杂性,便于装配。
作为一种实施例,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连通支架4,第二连通支架4位于加热管部件的另一端部,第二连通支架4具有第二流液通道,第二流液通道与流体通道连通;
加热组件具有出液口3,出液口与流体通道连通,出液口位于第二连通支架或第一连通支架。本装置使整个加热组件仅有一个出口即出液口3、一个进口即进液口9,加热通路的形成以及加热管部件6 与泵之间的连接难度降低,进一步降低部件之间连接的复杂性和组装的复杂性,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长、降低泄漏风险。
参考图1、图7-8,容纳部27包括第二接头10、具有双通道结构的第二密封套14,第二接头10内设有第一水孔23、第二水孔24,泵的进口部26通过第二密封套14与第二水孔24密封连接,泵的出口部25通过第二密封套14与第一水孔23密封连接,进液口9与第二水孔24连通,第一流液通道18与第一水孔23连通。通过第二接头10同时将泵1的出口部25、进口部26套设密封,降低泵连接的装配难度,通过该种结构,使整个加热组件仅具有一个用于排出液体的出液口3,一个用于连接外界水源的进液口9,使管路之间的连通更加方便,降低泄漏风险。
参考图3、图7-10,第一连通支架8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支架部28、第二支架部29,第一流液通道18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部28 的第一通道部30、设置在第二支架部29的第二通道部31,容纳部 27设置在第二支架部29,第二通道部31与第一水孔23连通,第二支架部29具有与第二通道部31连通的出水部15,第一支架部28具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进水部19、第一通道部30,第二支架部29的出水部15与第一支架部28的进水部19密封连通。第一连通支架8采用分体式结构装配而成,既便于将加热管部件6与第一支架部28的装配,又方便泵与第二支架部29的装配,同时该种结构的第一连通支架8便于制造成型。
现有流道连通结构的注塑工艺中是在流道顶部开设一个长条形的孔,方便流道加工,在组装后,需要用一个长条形的密封件,例如硅胶件塞住这个孔,长条形硅胶件的安装会因为安装时施力不均导致硅胶件变形,带来难以安装的困难,或者安装后,变形的硅胶件在不同位置的变形量不同,导致其在不同位置的密封性不同,为了便于第二流液通道13、第一流液通道18的成型,参考图1、图5、图10-11,第二连通支架4位于第二流液通道13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加工孔;和/ 或第一连通支架8位于第一流液通道18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加工孔;
加工孔通过圆形的胶塞12密封。
参考图11,胶塞12包括圆柱体20、位于圆柱体20一端的限位部21,圆柱体20外圆周具有两个以上环形凸起22,本装置将传统顶端开孔方式改成边上的圆孔,加工方便,另外圆形的加工孔的密封孔胶塞12也是圆形的,安装胶塞时,胶塞受力较为均匀,不仅方便安装,而且密封性较好。
为了便于第二连通支架4及第一连通支架与加热管部件6的安装以及为了提高安装的密封性,参考图3-10,加热管部件6包括两根以上电热管,第二连通支架4具有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接头5;和 /或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接头5;第一接头5与电热管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套16。
参考图6、图9,第一接头5具有凹槽部,电热管插设在第一接头5的凹槽部内,第一密封套16至少部分密封在电热管外壁与凹槽部内壁之间;
或者第一接头5具有向加热管凸起的圆筒部,圆筒部插设在电热管内,第一密封套16至少部分密封在电热管内壁与圆筒部外壁之间,该种结构图中未画出。
参考图1、图8,第二连通支架4位于出液口3的位置设有第二传感器安装座17;和/或第一连通支架8位于进液口9的位置设有第一传感器安装座7;第二传感器安装座17内安装有测温传感器2,测温传感器2的直接装配在连通支架上,降低测温传感器2安装难度,并且简化加热组件内部结构。
参考图1-3,加热组件还包括金属外壳、PCB板11,加热管部件 6至少部分装配在金属外壳内,第二连通支架4及第一连通支架8与金属外壳固定装配;PCB板11固定在第二连通支架4与第一连通支架8之间、且PCB板11不与金属外壳接触;泵1通过安装架与金属外壳固定装配;金属外壳设有温控器,通过金属外壳更好的保护加热管组,并且提高加热组件的散热性,并且PCB板11采用该种安装方式,降低因温度过高而损害PCB板11的使用寿命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得到的技术方案、构思、设计,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部件(6)、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部件具有流体通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连通支架(8),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一端部;
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容纳部(27),所述泵的进口部(26)、泵的出口部(25)与所述容纳部(27)密封固定,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进液口(9),所述进液口(9)与所述泵的进口部(26)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第一流液通道(18),所述第一流液通道(18)与所述泵的出口部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18)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二连通支架(4),所述第二连通支架(4)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连通支架(4)具有第二流液通道,所述第二流液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出液口(3),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连通支架或第一连通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27)包括第二接头(10)、具有双通道结构的第二密封套(14),所述第二接头(10)内设有第一水孔(23)、第二水孔(24),所述泵的进口部(26)通过第二密封套(14)与第二水孔(24)密封连接,所述泵的出口部(25)通过第二密封套(14)与第一水孔(23)密封连接,所述进液口(9)与第二水孔(24)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18)与第一水孔(2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支架部(28)、第二支架部(29),所述第一流液通道(18)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部(28)的第一通道部(30)、设置在第二支架部(29)的第二通道部(31),所述容纳部(2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部(29),所述第二通道部(31)与所述第一水孔(23)连通,所述第二支架部(29)具有与第二通道部(31)连通的出水部(15),所述第一支架部(28)具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进水部(19)、第一通道部(30),所述第二支架部(29)的出水部(15)与所述第一支架部(28)的进水部(19)密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支架(4)位于所述第二流液通道(13)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加工孔;和/或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位于所述第一流液通道(18)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加工孔;
所述加工孔通过圆形的胶塞(12)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12)包括圆柱体(20)、位于圆柱体(20)一端的限位部(21),所述圆柱体(20)外圆周具有两个以上环形凸起(22)。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6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部件(6)包括两根以上电热管,所述第二连通支架(4)具有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接头(5);和/或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接头(5);所述第一接头(5)与电热管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套(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5)具有凹槽部,所述电热管插设在第一接头(5)的凹槽部内,所述第一密封套(16)至少部分密封在电热管外壁与凹槽部内壁之间;
或者所述第一接头(5)具有向加热管凸起的圆筒部,所述圆筒部插设在电热管内,所述第一密封套(16)至少部分密封在电热管内壁与圆筒部外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支架(4)位于出液口(3)的位置设有第二传感器安装座(17);和/或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位于进液口(9)的位置设有第一传感器安装座(7);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座(17)内安装有测温传感器(2)。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6或8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金属外壳、PCB板(11),所述加热管部件(6)至少部分装配在金属外壳内,所述第二连通支架(4)及第一连通支架(8)与金属外壳固定装配;所述PCB板(11)固定在第二连通支架(4)与第一连通支架(8)之间、且所述PCB板(11)不与金属外壳接触;所述泵(1)通过安装架与金属外壳固定装配;所述金属外壳设有温控器。
CN202121776238.5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加热组件 Active CN215937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6238.5U CN215937061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加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6238.5U CN215937061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加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7061U true CN215937061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6238.5U Active CN215937061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加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7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37061U (zh) 一种加热组件
CN217716796U (zh) 一种用于角阀密封性检测的检测设备
CN212377504U (zh) 一种管路密封结构及发动机
CN213452208U (zh) 一种管件接头的连接装置
CN208778965U (zh) 管接头组件及热水器
CN211475098U (zh) 一种电池包的管路连接件及电池包
CN214789564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接头
CN219678029U (zh) 一种防渗漏穿线管
CN209876250U (zh) 一种用于管路连接的三通快插接头
CN219588715U (zh) 一种医用气体汇流管
CN220228239U (zh) 一种无菌快装活接接头及无菌连接管道
CN221080457U (zh) M型密封口双卡扣插头式保护器
CN219587646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出水管
CN217603587U (zh) 管路连接机构及血压计
CN211381205U (zh) 一种水路连接结构及应用该水路连接结构的洗碗机
CN216408118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pe管
CN220581676U (zh) 一种y型密封垫
CN213362571U (zh) 阀体连接结构及燃气灶
CN219673647U (zh) 液冷管路带逆止阀的f型塑料三通接头
CN216306200U (zh) 一种ro泵
CN215000072U (zh) 一种水管连接器
CN219888973U (zh) 一种用于软管连接的管道连接头
CN212746935U (zh) 管路连接件、水路加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210198475U (zh) 一种水表壳体结构
CN221054480U (zh) 气体输送管路连接组件及气体输送管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