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0631U - 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 - Google Patents
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30631U CN215930631U CN202121765508.2U CN202121765508U CN215930631U CN 215930631 U CN215930631 U CN 215930631U CN 202121765508 U CN202121765508 U CN 202121765508U CN 215930631 U CN215930631 U CN 2159306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medium
- heat
- exchange shell
- connecting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63 304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589 SAE 304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换热内管设置于换热壳体的换热凹槽内,并将盖体密封连接于换热壳体上,以使换热凹槽形成换热通道。由于换热内管与换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间隙,能够通过第一介质入孔向该换热间隙通入一换热介质。由于换热内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介质流通孔连通,通过其中一第二介质流通孔向换热内管通入另一换热介质,以使另一换热介质通过换热内管与一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由于换热通道通过盖体密封换热壳体上的换热凹槽形成,有效提高换热通道形成的稳定性,避免了换热通道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生扭曲或活动,进而保证换热内管在换热通道内设置的稳定性及密封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为了实现介质的热交换,一般会通过换热器实现,如套管式换热器,通过在套管的内管与外管通入不同热量的介质,实现两种介质的热交换。然而,传统的套管式换热器结构不稳定,进而容易导致密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换热器结构不稳定导致密封容易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该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可以达到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密封性的技术效果。
一种换热器的换热壳组件,所述换热壳组件包括换热壳体及盖体,所述换热壳体的一表面上开设有换热凹槽;所述盖体盖于所述换热壳体开设有换热凹槽的表面上,且所述盖体与所述换热壳体密封连接以封闭所述换热凹槽形成换热通道;所述换热壳组件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的第一介质入孔,所述换热壳组件的外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第一介质出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与所述换热壳体之间设置有条状密封件,所述条状密封件围成密封空间,所述换热凹槽位于所述密封空间,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条状密封件与所述换热壳体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凹槽包括第一连接槽段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槽段,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间隔排列,所述第一连接槽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连通;所述条状密封件包括分隔密封条及外围密封条,所述外围密封条围成所述密封空间,所述分隔密封条的一端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之间,且所述分隔密封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围密封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槽段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段分别与一所述第二连接槽段的相对两端连通,一所述第一连接槽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连通;所述分隔密封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之间设置均有所述分隔密封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密封件为弹性密封件,所述盖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换热壳体上,以将所述弹性密封件压紧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换热壳体之间;或者
所述条状密封件为焊接筋条,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换热壳体的表面上和/或所述换热壳体开有所述换热凹槽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焊接筋条,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焊接筋条与所述换热壳体焊接连接;或者
所述条状密封件为密封胶,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密封胶粘接于所述换热壳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体为板状结构,所述换热凹槽开设于板状的所述换热壳体的一表面上;所述盖体为板状结构,板状的所述盖体的一表面与所述换热壳体开设所述换热凹槽的表面密封连接。
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壳组件及换热内管,所述换热内管设置于所述换热通道内,所述换热内管的外壁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内壁之间有换热间隙,且所述第一介质入孔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均与该换热间隙连通,所述换热壳组件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的第二介质流通孔,所述换热内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内管为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相邻两个直径最大部分之间套设有密封圈,且所述波纹管套设有所述密封圈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内,所述波纹管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的内径一致,所述密封圈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组件还包括内管接头,所述内管接头设置于所述换热壳组件的外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处。
一种饮水装置,所述饮水装置包括介质加热器及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两个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中一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为第二介质入孔,另一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为第二介质出孔,所述介质加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介质入孔连通或与所述第二介质入孔连通。
上述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换热内管设置于换热壳体的换热凹槽内,并将盖体密封连接于换热壳体上,以使换热凹槽形成换热通道。由于换热内管与换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间隙,进而能够通过第一介质入孔向该换热间隙通入一换热介质。由于换热内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介质流通孔连通,通过其中一第二介质流通孔向换热内管通入另一换热介质,以使另一换热介质通过换热内管与一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一换热介质能够有第一介质出孔流出,换热后的另一换热介质能够由另一第二介质流通孔流出。由于换热通道通过盖体密封换热壳体上的换热凹槽形成,有效提高换热通道形成的稳定性,避免了换热通道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生扭曲或活动,进而保证换热内管在换热通道内设置的稳定性及密封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省略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换热壳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换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沿C-C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5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的饮水装置的原理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饮水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换热器,100、换热壳组件,110、换热壳体,112、第一介质入孔,114、第一介质出孔,116、第二介质入孔,118、第二介质出孔,120、盖体,130、换热凹槽,132、第一连接槽段,134、第二连接槽段,140、换热通道,150、条状密封件,152、密封空间,154、分隔密封条,156、外围密封条,160、凸起,170、内管接头,180、外管接头,200、换热内管,210、密封圈,20、饮水装置,30、安装外壳,302、容置腔,40、蓄水箱,50、第一水泵,60、介质加热器,70、出水嘴,80、第二水泵,90、过滤器,902、净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10,用于实现两种换热介质的热交换。具体地,换热器10包括换热壳组件100及换热内管200,换热壳组件100包括换热壳体110及盖体120,所述换热壳体110的一表面上开设有换热凹槽130;所述盖体120盖于所述换热壳体110开设有换热凹槽130的表面上,且所述盖体120与所述换热壳体110密封连接以封闭所述换热凹槽130形成换热通道140;所述换热壳组件100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140连通的第一介质入孔112,所述换热壳组件100的外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140连通第一介质出孔114。
所述换热内管200设置于所述换热通道140内,所述换热内管200的外壁与所述换热通道140的内壁之间有换热间隙,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均与该换热间隙连通,所述换热壳组件100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换热通道140连通的第二介质流通孔,所述换热内管20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连通。
上述换热器10及其换热壳组件100,换热内管200设置于换热壳体110的换热凹槽130内,并将盖体120密封连接于换热壳体110上,以使换热凹槽130形成换热通道140。由于换热内管200与换热通道140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间隙,进而能够通过第一介质入孔112向该换热间隙通入一换热介质。通过其中一第二介质流通孔向换热内管200通入另一换热介质,以使另一换热介质通过换热内管200与一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一换热介质能够由第一介质出孔114流出,换热后的另一换热介质能够由另一第二介质流通孔流出。由于换热通道140通过盖体120密封换热壳体110上的换热凹槽130形成,有效提高换热通道140形成的稳定性,避免了换热通道140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生扭曲或活动,进而保证换热内管200在换热通道140内设置的稳定性及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入孔112与第一介质出孔114均开设于所述换热壳体110上。具体地,换热凹槽130开设于换热壳体110的一表面上,第一介质入孔112与第一介质出孔114分别开设于换热壳体110的侧壁上或背向于换热凹槽130的表面上。当盖体120与换热壳体110开设换热凹槽130的表面密封连接时,避免盖体120覆盖第一介质入孔112和第一介质出孔114,影响一换热介质的流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入孔112还可以开设于盖体120上。第一介质出孔114还可以开设于盖体120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介质流通孔均开设于换热壳体110上。具体地,两个第二介质流通孔分别开设于换热壳体110的侧壁上或背向于换热凹槽130的表面上。当盖体120与换热壳体110开设换热凹槽130的表面密封连接时,避免盖体120覆盖第二介质流通孔而影响另一换热介质的流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介质流通孔还可以开设于盖体120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中一第二介质流通孔为第二介质入孔116,另一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为第二介质出孔118,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入孔116相对于第二介质出孔118开设于靠近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的位置,所述第二介质出孔118相对于第二介质入孔116开设于靠近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的位置。在换热开始时,以使换热内管200中的介质与换热间隙中的介质温差较大,提高换热效率。
参阅图3、图4及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凹槽130包括第一连接槽段132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槽段134,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间隔排列,所述第一连接槽段13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连通。通过设置各个第二连接槽段134间隔排列,能够有效在有效的换热壳体110表面上形成长度更长的换热凹槽130,进而便于延长两种换热介质的换热长度。具体地,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沿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
具体地,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分别与较远距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介质入孔116与第二介质出孔118分别与较远距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连通,且第二介质入孔116相对于第二介质出孔118靠近第一介质入孔112设置,且与同一第二连接槽段134连通。第二介质出孔118相对于第二介质入孔116靠近第一介质出孔114设置,且与同一第二连接槽段134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槽段1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段132分别与一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的相对两端连通,一所述第一连接槽段13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槽段134为条状直槽,各个第二连接槽段134并列间隔设置,且各个第二连接槽段134的长度方向相同。具体地,第一连接槽段132为弧形槽,弧形槽与第二连接槽段134的连接处平滑过渡。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槽段134也可以为带有弧度的槽,或者第二连接槽段134也可以根据所述换热壳体110的形状或换热壳体110上需要开设换热凹槽130的表面的形状进行设置。
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的间距为10mm-20mm。进一步地,各个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的间距相同,以保证不同的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的换热互相不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的间距为16mm。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的间距还可以根据第二连接槽段134的宽度尺寸设置,或者根据换热温度等进行设置。
一实施例中,换热凹槽130的开口位于朝向盖体120的表面上,盖体120能够覆盖并密封换热凹槽130的开口。具体地,换热凹槽130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凹槽130的横截面的形状还可以为“U”形结构或其他形状,只要能够便于容纳换热内管200即可。
一并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体110为板状结构,所述换热凹槽130开设于板状的所述换热壳体110的一表面上;所述盖体120为板状结构,板状的所述盖体120的一表面与所述换热壳体110开设所述换热凹槽130的表面密封连接。具体地,各个第二连接槽段134间隔排列于换热壳体110的一表面上。通过板状结构的换热壳体110不仅便于换热凹槽130的开设,同时便于换热器10后续的安装,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壳体110还可以为柱状结构,换热凹槽130开设于柱状结构的换热壳体110的外柱面上,盖体120密封盖设于换热壳体110的外柱面上。或者换热壳体11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结构,只要便于形成换热凹槽130即可。
一实施例中,由于换热壳体110为板状结构,盖体120为板状结构,进而形成的换热壳组件100为板状结构,板状的换热壳组件100的厚度为10mm-25mm。能够避免换热壳组件100的厚度太小,影响形成的换热通道140的壁厚,进而影响换热通道140的耐压能力,且避免换热壳组件100的壁厚太大,导致体积增大,不利于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壳组件100的厚度为18mm。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壳组件100的厚度还可以根据换热通道140的尺寸及换热通道140的耐压要求进行设置。
一实施例中,换热壳体110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壳体110采用PP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壳体110还可以采用其他热传导性能较好的其他材料制成。
参阅图4及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120与所述换热壳体110之间设置有条状密封件150,所述条状密封件150围成密封空间152,所述换热凹槽130位于所述密封空间152,所述盖体120通过所述条状密封件150与所述换热壳体110密封连接。通过条状密封件150将换热凹槽130围设于密封空间152内,有效避免换热凹槽130内的换热介质由换热壳体110与盖体120之间的间隙泄露。
具体地,所述条状密封件150包括分隔密封条154及外围密封条156,所述外围密封条156围成所述密封空间152,所述分隔密封条154的一端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且所述分隔密封条154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围密封条156连接。通过外围密封条156能够避免换热凹槽130内的换热介质由换热壳体110与盖体120之间的间隙泄露到换热壳组件100外。通过设置分隔密封条154,能够避免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的换热介质相互泄露,影响换热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槽段1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分隔密封条15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分隔密封条154。通过在每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设置均有分隔密封条154,能够进一步提高不同的第二连接槽段134之间的密封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密封条154一体成型于外围密封条156的内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分隔密封条154还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形成于外围密封条156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密封件150为弹性密封件,所述盖体1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换热壳体110上,以将所述弹性密封件压紧在所述盖体120与所述换热壳体110之间。利用弹性密封件避免盖体120与换热壳体110之间出现与换热凹槽130连通的缝隙。
具体地,所述换热壳体110开设有换热凹槽130的表面上和/或所述盖体120朝向所述换热壳体110的表面上开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条形密封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条形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凹槽内。通过设置密封凹槽能够避免弹性密封件活动而影响密封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换热壳体11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盖体12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螺钉穿设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内,以使盖体120与换热壳体110之间的紧固连接,且便于压紧弹性密封件。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120还可以通过卡接结构卡设于换热壳体110上。或者盖体120还可以焊接或胶接于换热壳体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可以为橡胶密封件、硅胶密封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密封件。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密封件150为焊接筋条,且所述盖体120朝向所述换热壳体110的表面上和/或所述换热壳体110开有所述换热凹槽130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焊接筋条,所述盖体120通过所述焊接筋条与所述换热壳体110焊接连接。通过焊接筋条焊接连接,不仅能够实现盖体120与换热壳体110的稳定连接,且能够有效实现盖体120与换热壳体110之间的稳定密封。
具体地,所述盖体120朝向所述换热壳体110的表面上与所述换热壳体110开有所述换热凹槽130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焊接筋条,所述盖体120上的焊接筋条与所述换热壳体110上的焊接筋条相对应,且所述盖体120上的焊接筋条与所述换热壳体110上的焊接筋条焊接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壳体110上的焊接筋条一体成型于换热壳体110开设换热凹槽130的表面上;盖体120上的焊接筋条一体成型于盖体120朝向换热壳体110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换热壳体110开设有换热凹槽130的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溢料槽,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溢料槽分别位于所述焊接筋条相背对的两侧。可选地,所述盖体120朝向所述换热壳体110的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溢料槽,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溢料槽分别位于所述焊接筋条相背对的两侧。通过设置第一溢料槽能够用于容纳焊接过程中焊接筋条热熔后溢出的材料,避免溢出的材料进入到换热凹槽130内。同理,通过设置第二溢料槽能够用于容纳焊接过程中焊接筋条热熔后溢出的材料,避免溢出的材料进入到换热凹槽130内。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密封件150为密封胶,所述盖体120通过所述密封胶粘接于所述换热壳体110上。通过密封胶不仅能够实现盖体120与换热壳体110的连接,且能够保证盖体120与换热壳体110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胶为食品级胶水。
一并参阅图6及图7,一实施例中,换热通道140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160,凸起160能够抵接于换热内管200的外壁上,以使换热内管200与换热通道140的外壁之间具有换热间隙,保证换热介质在该换热间隙的稳定流通。
具体地,凸起160设置于换热凹槽130的内壁上,以便支撑换热内管200使换热内管200与换热凹槽130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间隙。
具体地,凸起160设置于盖体120上并对位于换热凹槽130,以使换热内管200与盖体120之间具有换热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凹槽130的内壁与盖体120上均设置有凸起160,能够进一步提高凸起160支撑换热内管200的稳定性,保证换热内管200与换热通道140的外壁形成的换热间隙的稳定性。具体地,换热凹槽130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160,盖体120上对应换热凹槽130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凸起160,且换热凹槽130内壁上的每一凸起160能够与盖体120上的一凸起160沿换热内管200的径向方向对位,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换热内管200的稳定性。通过由于凸起160能够限制换热内管200在换热通道140内移动,保证换热器10在运输或受到轻微冲击时装配可靠,防止换热内管200密封失效出现漏水现象。
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凹槽130内壁上的凸起160与盖体120上的凸起160沿换热内管200的径向方向还可以不对位。
一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凸起160的高度,便于控制换热内管200的外壁与换热通道140内壁之间的换热间隙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60的高度较小,只要能够使得换热内管200的外壁与换热通道140内壁之间形成换热间隙即可。由于该换热间隙用于通入与换热内管200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另一种换热介质,该换热间隙越小,则在该换热间隙中流通的换热介质的流速越快,换热效果越好。例如,凸起160凸出于换热通道140内壁的高度为0.2mm-1mm。具体地,凸起160凸出于换热通道140内壁的高度为0.5mm。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160凸出于换热通道140内壁的高度还可以为0.3mm、0.6mm、0.75mm、0.8mm或1mm等。
参阅图8及图9,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内管200为波纹管。通过将换热内管200设置为波纹管,便于弯折与造型,进而便于适应换热通道140的形状。且波纹管能够利用自身的波纹形状限制波纹管内外两种换热介质的流速,使得波纹管内外两种换热介质均处于湍流状态,有利于增大热交换表面积,便于提高换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60能够抵接于换热内管200的最大直径处,以保证换热内管200与换热通道140内壁之间的换热间隙。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内管200还可以为螺纹管或直管等其他形状的管。
具体地,凸起160凸出于换热通道140内壁的高度还可以为0.75mm,以使波纹管的最大直径处与换热通道140内壁之间的换热间隙为0.75mm。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内管200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且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例如,换热内管200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内管200还可以采用其他导热性能较好且安全的材质制成。
一实施例中,换热凹槽130的宽度为10mm-16mm。具体地,换热凹槽130的宽度为10mm。避免换热凹槽130的宽度过大,导致换热内管200与换热凹槽130内壁之间的换热间隙过大,影响换热内管200外的换热介质的流速,进而影响换热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凹槽130的宽度还可以为12mm、14mm等其他尺寸。
一实施例中,换热凹槽130的深度为10mm-16mm。具体地,换热凹槽130的深度为10mm。避免换热凹槽130的深度过大,导致换热内管200与换热通道140内壁之间的换热间隙过大,影响换热间隙内的换热介质的流速,进而影响换热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凹槽130的深度还可以为12mm、14mm等其他尺寸。
若换热间隙尺寸较大,由于换热间隙内换热介质流速较慢,为了达到一定的换热效果,则需要的换热通道140的长度会增大,进而导致换热壳组件100的尺寸增大,影响换热器10结构的紧凑化小型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内管200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且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例如,换热内管200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内管200还可以采用其他导热性能较好且安全的材质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内管200的直径为4mm-10mm。具体地,换热内管200的外径为4mm-10mm。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内管200为波纹管,换热内管200的最大外径为4mm-10mm。可选地,换热内管200的最大外径为8.5mm。在其实施例中,换热内管200的外径尺寸还可以为5mm、6mm、7mm、8mm或9mm等其他尺寸。
可选地,换热内管200的壁厚为0.2mm-0.5mm。避免换热内管200的壁厚过厚,影响换热效率,且影响换热内管200造型,进而影响在换热通道140内的设置。同时避免换热内管200壁厚太小,影响换热内管200结构的稳定性。具体地,换热内管200的壁厚为0.3mm、0.4mm或0.5mm。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内管200的厚度还可以为其他尺寸。
一实施例中,所述波纹管的相邻两个直径最大部分之间套设有密封圈210,且所述波纹管套设有密封圈210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内,所述波纹管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的内径一致,所述密封圈210能够抵接第二介质流通孔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波纹管的相对两端上均套设有密封圈210,且套设有密封圈210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二介质流通孔内。利用波纹管相邻两个直径最大部分之间的直径较小部分形成环形凹槽,能够有效限制密封圈210的位置,避免密封圈210相对于换热内管200活动。且密封圈210抵接于换热内管200与第二介质流通孔之间,保证换热介质通过第二介质流通孔流入到换热内管200中的稳定性,避免流入到换热内管200中的换热介质流入到换热内管200与换热通道140之间形成的换热间隙中。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10可以为橡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或其他具有一定弹性的密封圈。具体地,密封圈210的预拉伸率为14.4%,压缩量为17.3%。
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组件100还包括内管接头170,所述内管接头170设置于所述换热壳组件100的外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处。具体地,所述内管接头170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处密封连接,以保证内管接头170与第二介质流通孔连通的稳定性。
在另一本实施例中,所述波纹管套设有密封圈210的部分能够穿过第二介质流通孔并穿设于所述内管接头170内,所述波纹管的最大直径与所述内管接头170的内径一致,所述密封圈210能够抵接内管接头170的内壁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接头170一体成型于所述换热壳组件100的外壁上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处的位置上。通过内管接头170与所述换热壳组件100一体成型,便于保证内管接头170与第二介质流通孔连通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内管接头170一体成型于所述换热壳体11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内管接头170与第二介质流通孔之间设置密封结构实现密封连接。
参阅图2及图3,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接头170的外径尺寸向远离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内管接头170通过连接软管连接其他器件时,内管接头170穿设于连接软管的过程中,内管接头170与连接软管的内壁能够平滑抵接,提高穿设的效率。且利用内管接头170的尺寸逐渐减小及连接软管的可变形的特点,使得连接软管压紧在内管接头170的外壁上,实现密封及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接头170为圆锥台结构。通过圆锥台的内管接头170能够进一步提高穿设于连接软管的便利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内管接头170还可以为非圆锥台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内管接头170与连接软管的密封及连接即可。
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接头170外壁的斜度为0.1度-0.4度。具体地,所述内管接头170外壁的斜度为0.1度-0.3度。在本实施例中,内管接头170外壁的斜度为0.25度。避免内管接头170外壁的斜度过大或过小,影响密封及连接的稳定性。
参阅图2、图3、图10至图12,一实施例中,饮水装置20包括安装外壳3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10。安装外壳30内形成有容置腔302,换热器10设置于安装外壳30内。由于换热通道140通过盖体120覆盖换热壳体110上的换热凹槽130形成,有效提高换热通道140形成的稳定性,进而换热器10在安装于容置腔302内的过程中,避免了换热通道140发生扭曲或活动,提高安装的方便程度。且由于换热通道140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扭曲或活动,进而需要的安装空间小,有利于饮水装置20结构的紧凑化。
一实施例中,饮水装置20还包括蓄水箱40,所述蓄水箱40上开设有两个通水孔,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分别与两个所述通水孔连通。具体地,所述蓄水箱4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302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蓄水箱40还可以设置安装外壳30外。第一介质入孔112与第一介质出孔114分别与蓄水箱40的两个通水孔连通,便于蓄水箱40内的水通过第一介质入孔112进入到换热间隙中,与换热内管200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并由第一介质出孔114流回到蓄水箱40内。通过蓄水箱40便于储存流通在换热间隙的换热介质,提高流通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蓄水箱40还可以省略,直接在所述安装外壳30上形成有两个通水孔,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分别与两个所述通水孔连通。其中通水孔能够与水源连通,便于水直接通过通水孔由第一介质入孔112流入,由第一介质出孔114流出。
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组件100外壁上的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处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处均设置有外管接头180,每一所述外管接头180对应通过连接软管与一所述通水孔连通。通过设置外管接头180,便于管道的连接,进而便于实现第一介质入孔112与第一介质出孔114分别与两个通水孔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组件100外壁上的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处均一体成型有外管接头180。通过一体成型外管接头180,便于保证外管接头180设置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外管接头180一体成型于所述换热壳体11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处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分别设置所述外管接头180。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管接头180的外径尺寸向远离所述换热壳体110的方向逐渐减小。外管接头180在穿设于连接软管的过程中,外管接头180与连接软管的内壁平滑抵接,提高穿设效率。且利用外管接头180的尺寸逐渐减小及连接软管的可变形的特点,使得连接软管压紧在外管接头180的外壁上,实现密封及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接头180为圆锥台结构。通过圆锥台的外管接头180能够进一步提高穿设于连接软管的便利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管接头180还可以为非圆锥台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外管接头180与连接软管的密封及连接即可。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管接头180外壁的斜度为0.1度-0.4度。具体地,所述外管接头180外壁的斜度为0.1度-0.3度。在本实施例中,外管接头180外壁的斜度为0.25度。避免外管接头180外壁的斜度过大或过小,影响密封及连接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外管接头180与通水孔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水泵50,第一水泵50用于控制通过第一介质入孔112流经换热间隙并由第一介质出孔114流出的换热介质的流通。通过第一水泵50能够为换热间隙中的换热介质的流通提供流通动力。且通过第一水泵50还能够控制换热间隙中换热介质的流速或流量,便于控制与换热内管200的换热程度,进而便于控制换热内管200换热后的温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均低于所述通水孔的位置。由于第一介质入孔112的位置与第一介质出孔114的位置低,进而蓄水箱40内的介质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通过通水孔流入到第一介质入孔112中,进而进入到换热间隙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水孔开设于所述蓄水箱40的底壁上或所述蓄水箱40的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上。进一步便于使得蓄水箱40内的换热介质进入到换热间隙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当换热介质通过第一介质入孔112进入到换热间隙中时,能够快速在换热间隙中流通。当不需要换热时,由于第一介质入孔112的高度高,进而换热间隙内的换热介质能够由第一介质出孔114流出,避免了换热间隙中的换热介质与换热内管200中的换热介质过渡换热,影响换热内管200中的换热介质的温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还可以位于同一高度上,或者所述第一介质入孔112的高度还可以低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114,利用第一水泵50为换热间隙中的换热介质的流通提供流通动力。
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体110背向于所述盖体120的表面设置于所述容置腔302的内壁上,或所述盖体120背向于所述换热壳体110的表面设置于所述容置腔302的内壁上。一方面容置腔302的内壁能够为换热器10提供安装位置并提供支撑,便于提高换热器10在容置腔302内设置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换热壳组件100为板状结构,换热器10还可以安装于容置腔302内其他有空间的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10安装于容置腔302的底壁上或所述容置腔302靠近底壁的位置。便于实现降低第一介质入孔112与第一介质出孔114的位置,进而便于通过通水孔流出的换热介质稳定流入到换热间隙中。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壳组件100可以胶接于容置腔302的内壁上。在其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换热壳组件100的外壁上形成有安装结构,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容置腔302的内壁上。利用可以在安装结构上开设安装孔,连接螺钉穿过安装孔穿设于容置腔302的内壁上,实现换热器10的安装。在另一实施例中,换热器1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容置腔302内。
一实施例中,饮水装置20还包括介质加热器60,所述第二介质入孔116能够与所述介质加热器60的出水端连通。通过介质加热器60便于加热流入换热内管200的换热介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所述介质加热器60的出水端与第一介质入孔112连通,换热间隙中通入经过介质加热器60的换热介质。
具体地,所述介质加热器6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302内且位于远离所述换热器10的位置。避免介质加热器60自身的热量影响换热器10的换热。
在本实施例中,饮水装置20还包括出水嘴70,换热内管200通过第二介质出孔118能够与出水嘴70连通,进而换热内管200中水换热后能够由出水嘴70排出,便于使用。具体地,介质加热器60将水加热后,热水进入到换热内管200内,换热间隙中由蓄水箱40通入冷水,换热内管200中热水与换热间隙中冷水换热,便于降低换热内管200中热水的温度,便于由出水嘴70排出温水。
具体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入孔116处的所述内管接头170通过管道与所述介质加热器60的出水端连通。具体地,设置在第二介质出孔118处的内管接头170通过管道与出水嘴70连通。通过内管接头170便于提高连接的效率及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用于连通第二介质入孔116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泵80,第二水泵80用于控制通过第二介质入孔116流经换热内管200并由第二介质出孔118流出的换热介质的流通。通过第二水泵80能够为换热内管200中的换热介质的流通提供流通动力。且通过第二水泵80还能够控制换热内管200中换热介质的流速或流量,便于控制与换热间隙中换热介质的换热程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水泵50与第二水泵80,便于有效控制换热内管200的换热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介质加热器60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蓄水箱40连通,便于蓄水箱40内水进入到介质加热器60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蓄水箱40为原水箱,饮水装置20还包括过滤器90,过滤器90设置于蓄水箱40与介质加热器60之间。通过过滤器90能够过滤进入到介质加热器60内的水,提高进入到换热内管200中的水的纯净度。具体地,第二水泵80可以设置于介质加热器60与第二介质入孔116之间的管道上。或者第二水泵80还可以设置于过滤器90与介质加热器60之间管道上。
一实施例中,饮水装置20还包括净水箱902,净水箱902设置于过滤器90与介质加热器60之间,介质加热器60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净水箱902连通。过滤器90过滤蓄水箱40内的水后储存在净水箱902内。通过设置净水箱902便于使用时通过净水箱902能够及时补充水到介质加热器60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净水箱902还可以省略。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1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换热的设备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的换热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组件包括:
换热壳体,所述换热壳体的一表面上开设有换热凹槽;及
盖体,所述盖体盖于所述换热壳体开设有换热凹槽的表面上,且所述盖体与所述换热壳体密封连接以封闭所述换热凹槽形成换热通道;所述换热壳组件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的第一介质入孔,所述换热壳组件的外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第一介质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换热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换热壳体之间设置有条状密封件,所述条状密封件围成密封空间,所述换热凹槽位于所述密封空间,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条状密封件与所述换热壳体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的换热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凹槽包括第一连接槽段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槽段,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间隔排列,所述第一连接槽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连通;所述条状密封件包括分隔密封条及外围密封条,所述外围密封条围成所述密封空间,所述分隔密封条的一端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之间,且所述分隔密封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围密封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的换热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段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段分别与一所述第二连接槽段的相对两端连通,一所述第一连接槽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连通;所述分隔密封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段之间设置均有所述分隔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换热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密封件为弹性密封件,所述盖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换热壳体上,以将所述弹性密封件压紧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换热壳体之间;或者
所述条状密封件为焊接筋条,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换热壳体的表面上和/或所述换热壳体开有所述换热凹槽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焊接筋条,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焊接筋条与所述换热壳体焊接连接;或者
所述条状密封件为密封胶,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密封胶粘接于所述换热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换热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为板状结构,所述换热凹槽开设于板状的所述换热壳体的一表面上;所述盖体为板状结构,板状的所述盖体的一表面与所述换热壳体开设所述换热凹槽的表面密封连接。
7.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壳组件;及
换热内管,所述换热内管设置于所述换热通道内,所述换热内管的外壁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内壁之间有换热间隙,且所述第一介质入孔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孔均与该换热间隙连通,所述换热壳组件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的第二介质流通孔,所述换热内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内管为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相邻两个直径最大部分之间套设有密封圈,且所述波纹管套设有所述密封圈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内,所述波纹管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的内径一致,所述密封圈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组件还包括内管接头,所述内管接头设置于所述换热壳组件的外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处。
10.一种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装置包括:
介质加热器;及
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两个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中一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为第二介质入孔,另一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为第二介质出孔,所述介质加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介质入孔连通或与所述第二介质入孔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5508.2U CN215930631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5508.2U CN215930631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30631U true CN215930631U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39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65508.2U Active CN215930631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30631U (zh) |
-
2021
- 2021-07-30 CN CN202121765508.2U patent/CN2159306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89677B (zh) | 换热器及co2冷却系统 | |
CN116686075B (zh) | 一种在线加热器筒体结构 | |
CN215930631U (zh) | 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 | |
CN215650532U (zh) | 饮水机 | |
CN215676583U (zh) | 饮水机、换热器及换热壳组件 | |
CN113503753A (zh) | 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 | |
CN113413062A (zh) | 饮水机 | |
KR20120057007A (ko) | 소형 온수보일러의 온수 가열장치 | |
CN110114621A (zh) | 具有热风发生功能的储水式电热水器 | |
CN108627036B (zh) | 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板式换热器 | |
CN212645028U (zh) | 壳管式换热器和热泵机组 | |
CN215491209U (zh) | 换热器和净水机 | |
CN215930632U (zh) | 换热器和净水机 | |
CN215491208U (zh) | 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和净水机 | |
CN220982015U (zh) | 换热器及净水机 | |
CN113606965A (zh) | 换热器和净水机 | |
CN113606964A (zh) | 换热器和净水机 | |
CN113606963A (zh) | 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和净水机 | |
CN216147825U (zh) | 净水箱组件和净饮机 | |
CN218328747U (zh) | 换热装置及热泵设备 | |
CN117190751A (zh) | 换热器及净水机 | |
WO2023159621A1 (zh) | 储水装置及饮水设备 | |
CN214148920U (zh) | 管式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 |
CN221376396U (zh) | 相变模块和具有其的相变装置 | |
CN217645019U (zh) | 容器及饮水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