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0616U - 一种新型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30616U CN215930616U CN202122543250.8U CN202122543250U CN215930616U CN 215930616 U CN215930616 U CN 215930616U CN 202122543250 U CN202122543250 U CN 202122543250U CN 215930616 U CN215930616 U CN 2159306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liquid collecting
- outlet
- engine oil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一组相互对称的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两者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散热扁管,沿所述第一集液管上开设有可供机油进出的第一机油进出口和第二机油进出口,可供冷却液进出的第一冷却液进出口和第二冷却液进出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液管上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集液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隔板对称的第四隔板。将传统的独立的机油散热与冷却液散热合并形成一个整体,使得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实现冷却液和机油的双重冷却,换热密封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机油散热器和冷却液散热器都是混动车上不可缺少的热管理部件,油、液通过散热器时,通过扁管、翅片等跟外界空气进行换热,换完热后的油、液再回到相应的需求热管理部件处带走热量,如此往复从而防止部件超温而影响使用。目前这两种散热器都是单独的,然后沿车头方向前后层叠布置,且机油散热器大多位于冷却液热器后方,这就使得给机油散热器散热的空气是温升后的,这样带来的问题有:
1.两个散热器前后层叠布置会增加进风阻力,从而降低散热器表面进风风速,减小换热量;
2.两个散热器间密封不好会导致漏风,同样会影响换热量;
3.两个散热器重量大,结构复杂,需要更多的布置空间,势必会影响其他部件的布置;
4.两个散热器无论从原材料成本上,还是生产成本上都要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散热器,将传统的独立的机油散热与冷却液散热合并形成一个整体,使得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实现冷却液和机油的双重冷却,换热密封效果好。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一组相互对称的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在所述第一集液管与所述第二集液管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散热扁管,每个所述散热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液管和所述第二集液管连接,且所述散热扁管的管腔可与所述第一集液管的管腔和所述第二集液管的管腔连通;沿所述第一集液管上开设有可供机油进出的第一机油进出口和第二机油进出口,可供冷却液进出的第一冷却液进出口和第二冷却液进出口;还设置有可对管腔进行阻隔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液管上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机油进出口和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之间,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集液管上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对称。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散热扁管之间通过散热翅片相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同一侧的所述散热扁管,与所述第一集液管、所述第二集液管、所述第一机油进出口和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构成机油循环散热部;位于所述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另一侧的所述散热扁管,与所述第一集液管、所述第二集液管、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出口构成冷却液循环散热部;所述机油循环散热部与所述冷却液循环散热部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液管、所述第二集液管和所述散热扁管均采用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集液管和所述第二集液管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用于与车辆固定部连接。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集液管和所述第二集液管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胶垫,所述胶垫用于与车辆固定部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油进出口、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出口部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于限位管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实现冷却液和机油的双重冷却,且换热密封效果好。同时还具备如下优点:
1.将两个散热器合并成一个铝制散热器,有效的降低了风阻,保证了个散热器的换热量;
2.将两个散热器合并成一个铝制散热器,杜绝了散热器间的漏风风险;
3.将两个散热器合并成一个铝制散热器,既能实现轻量化目的,又能节省布置空间,同时还能保证散热器强度;
4.将两个散热器合并成一个铝制散热器,有些部分可以共用,且该散热器80%用的是型材件,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又是一体焊接成型,同样节约了生产成本,整体预估可降本3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散热器中机油循环散热部和冷却液循环散热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散热器的第一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散热器的第二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示标记:
1-第一集液管、2-第二集液管、3-散热扁管、4-第一机油进出口、5-第二机油进出口、6-第一冷却液进出口、7-第二冷却液进出口、8-第一隔板、9-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第四隔板、12-散热翅片、13-机油循环散热部、14-冷却液循环散热部、15-安装支架、16-胶垫、17-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一组相互对称的第一集液管1和第二集液管2,在所述第一集液管1与所述第二集液管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散热扁管3,每个所述散热扁管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液管1和所述第二集液管2连接,且所述散热扁管3的管腔可与所述第一集液管1的管腔和所述第二集液管2的管腔连通;
沿所述第一集液管1上开设有可供机油进出的第一机油进出口4和第二机油进出口5,可供冷却液进出的第一冷却液进出口6和第二冷却液进出口7;
具体的,可通过第一机油进出口4持续通入机油,机油在管腔内进循环后沿第二机油进出口5排出;或者,可通过第二机油进出口5持续通入机油,机油在管腔内进循环后沿第一机油进出口4排出。可通过第一冷却液进出口6持续通入冷却液,机油在管腔内进循环后沿第二冷却液进出口7排出;或者,可通过第二冷却液进出口7持续通入冷却液,机油在管腔内进循环后沿第一冷却液进出口6排出。
本装置在所述第一集液管1和所述第二集液管2的内腔中还设置有可对管腔进行阻隔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液管1上的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和第三隔板10,所述第一隔板8位于所述第一机油进出口4和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5之间,所述第二隔板9位于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5和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6之间,所述第三隔板10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6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出口7之间;所述第二集液管2上设置有第四隔板11,所述第四隔板11与所述第二隔板9对称。
作为本装置的优化,为了利于快速向外散热,相邻所述散热扁管3之间通过散热翅片12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位于所述第二隔板9与所述第四隔板11同一侧的所述散热扁管3,与所述第一集液管1、所述第二集液管2、所述第一机油进出口4和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5构成机油循环散热部13;
位于所述所述第二隔板9与所述第四隔板11的另一侧的所述散热扁管3,与所述第一集液管1、所述第二集液管2、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6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出口7构成冷却液循环散热部14;
所述机油循环散热部13与所述冷却液循环散热部14相互独立。工作时相互不干扰。
本装置中,所述第一集液管1、所述第二集液管2和所述散热扁管3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其中散热翅片也可采用铝合金材质。具体的,本装置中的各部件可以直接用型材件,根据尺寸截取再简单加工下即可,然后再一体焊接成型。
焊接方式包括将本装置各部件拼装一起通过钎焊炉一次性焊接成型。
如图4-6所示,为了便于本装置的安装,沿所述第一集液管1和所述第二集液管2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支架15,所述安装支架15用于与车辆固定部连接。
或者,当安装支架15不好连接时,沿所述第一集液管1和所述第二集液管2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胶垫16,所述胶垫16用于与车辆固定部限位固定。
如图3所示,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机油进出口4、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5、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6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出口7部分别设置有凸台17,所述凸台17用于限位管夹,可防止连接管通过管箍连接时,由于内部压力过大产生反作用力导致连接管的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相互对称的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在所述第一集液管与所述第二集液管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散热扁管,每个所述散热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液管和所述第二集液管连接,且所述散热扁管的管腔可与所述第一集液管的管腔和所述第二集液管的管腔连通;
沿所述第一集液管上开设有可供机油进出的第一机油进出口和第二机油进出口,可供冷却液进出的第一冷却液进出口和第二冷却液进出口;
还设置有可对管腔进行阻隔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液管上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机油进出口和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之间,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出口之间;
所述第二集液管上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散热扁管之间通过散热翅片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同一侧的所述散热扁管,与所述第一集液管、所述第二集液管、所述第一机油进出口和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构成机油循环散热部;
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另一侧的所述散热扁管,与所述第一集液管、所述第二集液管、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出口构成冷却液循环散热部;
所述机油循环散热部与所述冷却液循环散热部相互独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液管、所述第二集液管和所述散热扁管均采用铝合金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集液管和所述第二集液管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用于与车辆固定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集液管和所述第二集液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胶垫,所述胶垫用于与车辆固定部限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油进出口、所述第二机油进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出口部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于限位管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43250.8U CN215930616U (zh) | 2021-10-21 | 2021-10-21 | 一种新型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43250.8U CN215930616U (zh) | 2021-10-21 | 2021-10-21 | 一种新型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30616U true CN215930616U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40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43250.8U Active CN215930616U (zh) | 2021-10-21 | 2021-10-21 | 一种新型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30616U (zh) |
-
2021
- 2021-10-21 CN CN202122543250.8U patent/CN2159306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178627A1 (en) | Multi-channel high-efficiency heat dissipation water-cooling radiator | |
CN110500899B (zh) | 一种联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 | |
JP2013002758A (ja) | 車両用冷却装置 | |
CN110957775A (zh) | 一种充电模块及充电柜 | |
CN215930616U (zh) | 一种新型散热器 | |
CN212305963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 |
CN219577681U (zh) | 散热装置及工业控制装置 | |
KR20130054048A (ko) |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 | |
CN216610791U (zh) | 车用空调外机 | |
JP2020133991A (ja) | 複合型熱交換器 | |
CN210346419U (zh) | 一种换热冷却装置 | |
CN210602350U (zh) | 一种复合式冷凝器 | |
CN210346421U (zh) |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 |
CN209945093U (zh) | 一种封闭式风冷换热器 | |
WO2020184315A1 (ja) | 熱交換器 | |
CN210599140U (zh) | 一种铝复合机油冷却器 | |
CN221464383U (zh) | 散热器及车辆 | |
CN220191317U (zh) | 降低防爆变频器水冷散热器 | |
CN214378410U (zh) | 功率模块底板、功率模块、控制器、汽车及电力电子装置 | |
CN213208032U (zh) |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 |
CN210862301U (zh) | 一种双排散热管结合散热带的散热器 | |
CN217383927U (zh) | 散热器及空调器 | |
CN220041544U (zh) | 一种用于车载充电装置的变压器 | |
CN213261867U (zh) | 冷凝器和空调 | |
CN211265675U (zh) | 散热器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