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8691U -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8691U
CN215928691U CN202121959800.8U CN202121959800U CN215928691U CN 215928691 U CN215928691 U CN 215928691U CN 202121959800 U CN202121959800 U CN 202121959800U CN 215928691 U CN215928691 U CN 21592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pipe body
pipe
liquid cooling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98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超
舒建军
梁满豪
周招娣
王文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1219598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869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2246 priority patent/WO202302040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5/00Screw-threaded joints; Forms of screw-threads for such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液冷服务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接头包括第一接头本体、球体以及网状挡板,第一接头本体内凸设有环状凸起部,环状凸起部形成环形通孔,球体放置于中空内腔中并通过环状凸起部和网状挡板进行限位,流体从第一入口进入,球体远离环形通孔形成通路,流体从第一出口进入,球体封堵环形通孔形成断路。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采用上述的接头,第二接头包括用于将弹性挡圈分割形成多个叶片的切口弹性挡圈,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时顶针部将弹性挡圈顶开形成通路;断开连接时,弹性挡圈闭合形成断路;从而保证第一接头处与第二接头处的流体都不会发生喷溅。

Description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冷矿机在进行安装拆卸的过程中,由于水路上入水口和出水口有一定水压的存在,如果操作不当,例如未提前关闭水阀或是水阀关闭不严时,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水就会向外喷溅,在矿机布置密集的场所,可能对其他的电路或矿机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用于防止在管接头处于断开状态时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发生喷溅的管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其旨在解决接头断开时水从接头内倒流发生喷溅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接头,包括第一接头本体、球体以及网状挡板,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具有中空内腔、设于所述中空内腔一端的第一入口、设于另一端的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网状挡板设于所述中空内腔内且所述网状挡板设有多个第一流通孔,所述中空内腔内凸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网状挡板之间的环状凸起部,所述环状凸起部围合形成环形通孔,所述环形通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一流通孔的直径都小于所述球体的直径,所述球体置于所述环状凸起部和所述网状挡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包括第一管体和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包括连接部和顶针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之远离所述网状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针部连接,所述顶针部用于插入第二接头内并顶开所述第二接头的弹性挡圈;所述第一入口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之靠近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出口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之远离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管体之远离近所述网状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顶针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圆锥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端部、与顶针部连接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端部直径的第二端部和连接第一端部于第二端部的锥形侧部,在所述锥形侧部上贯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流体通过的第二流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之远离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网状挡板的第一槽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通过焊接、粘接或螺纹连接的至少一种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组件,包括:
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采用上述的接头;
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三管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三管体内的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以用于将所述弹性挡圈分割形成多个叶片的切口,所述第一接头之远离所述网状挡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时所述第一接头本体部分插入所述第三管体内将弹性挡圈顶开以连通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断开连接时,所述第三管体内的弹性挡圈闭合以阻断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
可选地,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活接螺母,所述活接螺母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
可选地,所述第三管体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弹性挡圈的第二槽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和与所述液冷板本体连接的至少一个上述接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服务器,包括电路板和上述的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路板导热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提供的接头,接头包括第一接头本体、球体以及网状挡板,第一接头本体设有中空内腔,网状挡板设有多个第一流通孔,中空内腔内凸设有环状凸起部,环状凸起部形成环形通孔,且环形通孔的直径和第一流通孔的直径都小于球体的直径,球体放置于中空内腔中并通过环状凸起部和网状挡板进行限位,流体从第一入口进入,球体在第一接头本体的管壁内的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远离环形通孔形成通路,流体从靠近网状挡板一端进入,球体在第一接头本体的管壁内的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封堵环形通孔,从而防止了在接头断开时流体从进水口倒流出来发生喷溅。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目的提供的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采用上述的接头,第二接头包括弹性挡圈,弹性挡圈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以用于将所述弹性挡圈分割形成多个叶片的切口,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时顶针部插入第三管体内将弹性挡圈顶开以连通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断开连接时,弹性挡圈闭合以阻断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从而保证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断开时,第一接头处与第二接头处的流体都不会发生喷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管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管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的爆炸视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的爆炸视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管体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接头;110、第一接头本体;1101、中空内腔;1102、第一入口;1103、第一出口;1104、环状凸起部;111、第一管体;1111、第一槽口;1112、环形通孔;112、第二管体;1121、连接部;1105、第一连接部;1106、第二连接部; 1107、第一端部;1108、第二端部;1109、锥形侧部;1110、第二流通孔;1122、顶针部;120、球体;130、网状挡板;131、第一流通孔;200、接头组件;210、第一接头;220、第二接头;221、第三管体;2211、第二槽口;222、弹性挡圈; 230、活接螺母;300、液冷板;310、液冷板本体;311、进水口;312、出水口; 320、进水管;330、出水管;340、第一接头组件;350、第二接头组件;400、液冷服务器;41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100,包括第一接头本体110、球体120以及网状挡板130,第一接头本体110具有中空内腔1101、设于中空内腔1101一端的第一入口1102、设于另一端的第一出口1103,网状挡板130 设于中空内腔1101内且网状挡板130设有多个第一流通孔131,中空内腔1101 内凸设有位于第一入口1102与网状挡板130之间的环状凸起部1104,环状凸起部1104围合形成环形通孔1112,环形通孔1112的直径和第一流通孔131的直径都小于球体120的直径,球体120置于环状凸起部1104和网状挡板130 之间。
网状挡板130的外形为圆形,安装于第一接头本体110的中空内腔1101内,且网状挡板130设有多个第一流通孔131,且第一流通孔131的直径小于球体 120的直径,这样的结构能够对球体120进行限位的同时还不会妨碍第一接头本体110内的流体流通;此外,网状挡板130能够过滤管道中的杂质。中空内腔1101内形成的环状凸起部1104是沿第一接头本体110的管壁环状成型的,围合形成一环形通孔1112,且环形通孔1112的直径比球体120的直径小,这样的结构能够对球体120进行限位的同时还不会妨碍第一管体111内的流体流通。第一接头本体110、球体120和网状挡板130共同构成的结构及其原理类似于单向阀,能够实现流体只能朝一个方向流通的效果。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体111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出来。
如图1、图2和图4-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接头本体110包括第一管体111和与第一管体111连接的第二管体112;第二管体112包括连接部1121和顶针部1122,连接部1121的一端与第一管体111之远离网状挡板130 的一端连接,连接部1121的另一端与顶针部1122连接,顶针部1122用于插入第二接头220内并顶开第二接头220的弹性挡圈222;第一入口1102设于第一管体111之靠近第二管体112的一端,第一出口1103设于第一管体111之远离第二管体112的一端。设置第二管体112的作用是为了与第二接头220配合使用,使得流体能够在管路流通。需要说明的是,顶针部1122和连接部1121上都设有与第一管体111的管壁连通的通道用于流体流通。
如图1和图4-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部1121包括第一连接部 1105和第二连接部1106,第一连接部1105与第一管体111之远离近网状挡板 130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1106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1105与顶针部1122。本实施例提供的顶针部1122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部1105的直径,目的是使顶针部1122能够插入第二接头220的管壁内并顶开第二接头220内的弹性挡圈 222,让管道形成通路。第一连接部1105是与第一管体111连接的部分,第二连接部1106则是连接第一连接部1105与顶针部1122。
如图1和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连接部1106呈圆锥形,第二连接部1106包括与第一连接部1105连接的第一端部1107、与顶针部1122连接且直径小于第一端部1107直径的第二端部1108和连接第一端部1107于第二端部1108的锥形侧部1109,在锥形侧部1109上贯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流体通过的第二流通孔111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管体112内的流体可同时从顶针部1122 的通道内和第二连接部1106的第二流通孔1110内通过,在第二连接部1106 设置第二流通孔1110是为了加大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流量。第二连接部1106呈圆锥形是基于保证顶针部1122的直径比第一连接部1105的直径小这样一个前提所做的过渡连接部位。
如图1和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管体111之远离第二管体112 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网状挡板130的第一槽口1111。第一槽口1111设于第一管体111之远离第二管体112的端面上,且沿着第一管体111的管壁呈环状,第一槽口1111的直径略大于网状挡板130的直径使网状挡板130能够放置于第一槽口1111中。在本实施例中,网状挡板130通过焊接与第一槽口1111连接,焊接的结构刚度大且操作简单方便,故在采用焊接,当然,在具体应用中,不限于只采用焊接,例如,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
如图1和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管体111与第二管体11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本实施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一管体111和第二管体112,焊接的密闭性好,结构刚度大且操作简单方便,故在采用焊接,当然,在具体应用中,不限于只采用焊接,例如,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也可以是焊接、粘接或螺纹连接的至少一种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100的有益效果:接头100包括第一接头本体110、球体120以及网状挡板130,第一接头本体110设有中空内腔1101,网状挡板130设有多个第一流通孔131,中空内腔1101内凸设有环状凸起部 1104,环状凸起部1104形成环形通孔1112,且环形通孔1112的直径和第一流通孔131的直径都小于球体120的直径,球体120放置于中空内腔1101中并通过环状凸起部1104和网状挡板130进行限位,流体从第一入口1102进入,球体120在第一接头本体110的管壁内的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远离环形通孔1112形成通路,流体从靠近网状挡板130一端进入,球体120在第一接头本体110的管壁内的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封堵环形通孔1112,从而防止了在接头100断开时流体从进水口311倒流出来发生喷溅。
如图1和图4-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200,包括:
第一接头210,第一接头210采用上述的接头100;
第二接头220,第二接头220包括第三管体221和安装于第三管体221内的弹性挡圈222;弹性挡圈222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以用于将弹性挡圈222 分割形成多个叶片的切口,第一接头210之远离网状挡板130一端与第二接头 220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连接时顶针部1122插入第三管体221内将弹性挡圈222顶开以连通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断开连接时,第三管体221内的弹性挡圈222闭合以阻断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
本实施例的弹性挡圈222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呈圆形用以适配第三管体 221的管道,弹性挡圈222上设有的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切口将弹性挡圈222 分割形成多个叶片,当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连接时,弹性挡圈222的多个叶片在顶针部1122的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使其切口缝隙增大从而实现通路;当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连接时,顶针部1122远离弹性挡圈222,弹性挡圈222的多个叶片恢复原状使其切口缝隙变小从而实现断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断开连接时,弹性挡圈222闭合只能阻挡接头断开时出水口312处的流体发生喷溅,而不能阻止流体从入水口渗透出来,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接头断开时喷溅出的液体会对液冷服务器 400造成损坏,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只需要做到接头断开时出水口312处的流体不会喷溅出来就能达到目的。
如图5和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接头组件200还包括活接螺母230,活接螺母230用于可拆卸连接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与活接螺母230相连接处设有与活接螺母230适配的外螺纹。可拆卸连接时为了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方便把外接管路拆下来。
如图6和7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管体221设有用于安装弹性挡圈222的第二槽口221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弹性挡圈222是可变形的弹性材料制成,且弹性挡圈222的直径略小于第二槽口2211的直径以保证弹性挡圈 222能放入第二槽口2211中,另外,弹性挡圈222与第二槽口2211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200的有益效果:接头组件200包括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第一接头210采用上述的接头100,第二接头220 包括弹性挡圈222,弹性挡圈222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以用于将弹性挡圈 222分割形成多个叶片的切口,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连接时顶针部1122 插入第三管体221内将弹性挡圈222顶开以连通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断开连接时,弹性挡圈222闭合以阻断第一接头 210与第二接头220;从而保证在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断开时,第一接头210处与第二接头220处的流体都不会发生喷溅。
如图5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300,包括液冷板本体310和与液冷板本体310连接的至少一个上述接头组件200。
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300,包括:
液冷板本体310,液冷板本体310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311和至少一个出水口312;
进水管320,进水管320用于输送流体至液冷板本体310内;
出水管330,出水管330用于将液冷板本体310内的流体输出至外界;
第一接头组件340,第一接头组件340采用上述的接头组件200;第一接头组件340的第一接头210与进水口311连接,第一接头组件340的第二接头220 与进水管320连接;
第二接头组件350,第一接头组件340采用上述的接头组件200;第二接头组件350的第二接头220的一端与出水口312连接,第二接头组件350的第一接头210的一端与出水管33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头组件340和第二接头组件350都是上述的接头组件200,区别在于,第一接头组件340是靠近第一接头210的一端连接进水口 311,第二接头组件350是第一接头210的一端连接出水口312,即连接进水口 311和出水口312的接头组件200方向是相反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本体 310设有一个进水口311和一个出水口312,相对应的,第一接头组件340和进水管320的数量与进水口311的数量相同,第二接头组件350和出水管330的数量与出水口312的数量相同,当然,在具体应用中,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 的数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也可以设有两个进水口311,一个出水口312,与之相对应的,第一接头组件340和进水管320的数量都是两个,第二接头组件350和出水管330的数量都是一个。
如图1、图5、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400,包括电路板410和上述的液冷板300,液冷板300与电路板410导热连接。液冷服务器400也称液体注入服务器,通过冷热交换带走服务器的散热的一种服务器。具体应用中,液冷服务器400应用于长期高强度计算机类设备,一般采用水冷和风冷结合的方式,因此在液冷板300的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连接上述的接头组件200,可有效防止接头100断开时水喷溅出来淋溅到液冷服务器400上导致主机容易损坏。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接头100的工作原理:
接头100连接于进水口311处,当接头100连接时,流体从第一入口1102 进入接头100,球体120在第一接头本体110的管壁内的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远离环形通孔1112形成通路,流体顺利从管道内流通;当接头100断开连接时,流体往第一入口1102方向回流,此时球体120在第一接头本体110的管壁内的流体压力的作用下与环形通孔1112贴合形成断路,从而保证在接头100断开时进水口311的流体不会发生喷溅。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接头组件200的工作原理:第一接头210连接于进水口311处,第二接头220连接于出水口312处,当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 连接时,流体从第一入口1102进入第一接头210,球体120在第一接头本体110 的管壁内的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远离环形通孔1112形成通路,第一接头210的顶针部1122插入第三管体221内将弹性挡圈222顶开使第二接头220形成通路,流体顺利从管道内流通;当第一接头210与第二接头220断开连接时,第一接头210处的流体往第一入口1102方向回流,此时球体120在第一接头本体110 的管壁内的流体压力的作用下与环形通孔1112贴合形成断路,第二接头220处的弹性挡圈222由于失去顶针部1122的阻力作用而闭合形成断路阻断流体,从而保证在接头100断开时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的流体不会发生喷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本体、球体以及网状挡板,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具有中空内腔、设于所述中空内腔一端的第一入口、设于另一端的第一出口,所述网状挡板设于所述中空内腔内且所述网状挡板设有多个第一流通孔,所述中空内腔内凸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网状挡板之间的环状凸起部,所述环状凸起部围合形成环形通孔,所述环形通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一流通孔的直径都小于所述球体的直径,所述球体置于所述环状凸起部和所述网状挡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包括第一管体和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包括连接部和顶针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之远离所述网状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针部连接,所述顶针部用于插入第二接头内并顶开所述第二接头的弹性挡圈;所述第一入口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之靠近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出口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之远离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管体之远离近所述网状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顶针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圆锥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端部、与顶针部连接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端部直径的第二端部和连接第一端部于第二端部的锥形侧部,在所述锥形侧部上贯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流体通过的第二流通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之远离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网状挡板的第一槽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通过焊接、粘接或螺纹连接的至少一种方式连接。
7.一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接头;
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三管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三管体内的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以用于将所述弹性挡圈分割形成多个叶片的切口,所述第一接头之远离所述网状挡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时所述第一接头本体部分插入所述第三管体内将弹性挡圈顶开以连通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断开连接时,所述第三管体内的弹性挡圈闭合以阻断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活接螺母,所述活接螺母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体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弹性挡圈的第二槽口。
10.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本体和与所述液冷板本体连接的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接头组件。
11.一种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路板导热连接。
CN202121959800.8U 2021-08-19 2021-08-19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Active CN21592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9800.8U CN215928691U (zh) 2021-08-19 2021-08-19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PCT/CN2022/112246 WO2023020400A1 (zh) 2021-08-19 2022-08-12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9800.8U CN215928691U (zh) 2021-08-19 2021-08-19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8691U true CN215928691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2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9800.8U Active CN215928691U (zh) 2021-08-19 2021-08-19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8691U (zh)
WO (1) WO202302040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0400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CN116613426A (zh) * 2023-07-19 2023-08-18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储能集装箱的液冷板
CN117979663A (zh) * 2024-03-29 2024-05-0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冷系统防喷溅装置、液冷机柜和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675U (ja) * 1992-09-04 1994-04-08 日本ヒューム管株式会社 逆流防止弁
CN204062265U (zh) * 2014-08-29 2014-12-31 洪炳在 用于流体输送的多功能软接头
CN208331517U (zh) * 2018-05-28 2019-01-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KR102549731B1 (ko) * 2018-06-25 2023-07-03 외티커 엔와이, 인크. 재밀봉 가능한 멤브레인 밸브를 갖는 유체 커넥터
CN213064759U (zh) * 2020-06-30 2021-04-27 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止逆装置
CN215928691U (zh) * 2021-08-19 2022-03-01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0400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CN116613426A (zh) * 2023-07-19 2023-08-18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储能集装箱的液冷板
CN116613426B (zh) * 2023-07-19 2023-09-19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储能集装箱的液冷板
CN117979663A (zh) * 2024-03-29 2024-05-0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冷系统防喷溅装置、液冷机柜和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0400A1 (zh) 2023-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28691U (zh) 接头、接头组件、液冷板及液冷服务器
US858448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4233959B (zh) 一种带压插拔流体连接器
CN111278260B (zh) 一种带液冷散热管路的机柜
CN112119252B (zh) 流体连接装置和系统
CN216520195U (zh) 管道供给系统及其管道连接结构
CN213522839U (zh) 一种水冷管路快速接头及水冷电气系统
CN115003141A (zh) 一种液冷服务器机柜
CN210344646U (zh) 管路连接结构
CN113738976A (zh) 管道供给系统及其管道连接结构
CN216846373U (zh) 一种用于电磁水表的接地整流系统
TWM484695U (zh) 空氣調節機台的管體固定結構
CN217697650U (zh) 母转换接头和输液装置
CN213394057U (zh) 一种用于管式油冷器的接头及管式换热装置
CN219812409U (zh) 服务器
CN214579476U (zh) 转接装置
CN216382918U (zh) 一种橡胶软管总成
CN215982873U (zh) 换热器防回流管结构及换热器
CN219755682U (zh) 冷却管连接结构、水冷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12721005U (zh) 一种泳池钛管换热器
CN212575498U (zh) 一种消防器材增高喷射器
CN217636884U (zh) 换热器
CN217953141U (zh) 一种用于外延炉的冷却水分配板
CN216015278U (zh) 一种带有快接接头水流传感器的微波发生装置
CN213857751U (zh) 一种机器人焊钳双冷却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