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8405U -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8405U
CN215928405U CN202122389629.8U CN202122389629U CN215928405U CN 215928405 U CN215928405 U CN 215928405U CN 202122389629 U CN202122389629 U CN 202122389629U CN 215928405 U CN215928405 U CN 215928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needle
valve needle
nut
electronic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96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超
杨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96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8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8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8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壳体、阀组件和导向件,阀壳体具有阀口;阀组件设于阀壳体内,阀组件包括阀针,阀针具有相对的阀针尾端和阀针尖端,阀针尖端可移动的插设于阀口内,阀针沿阀口的轴向可往复运动,以对应打开或者关闭阀口;导向件设于阀壳体上对应阀口的位置设置,导向件与阀针同轴设置,阀针尾端与导向件相互插接,以供阀针在沿阀口的轴向往复运动时导向。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阀针与阀口的同轴度,降低了电子膨胀阀的工艺制作复杂度。

Description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膨胀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膨胀阀主要包括阀壳体、磁转子组件、螺母、阀针组件和导向套,阀壳体上开设有阀口,磁转子组件与阀针轴向限位,当电子膨胀阀工作时,通过环绕于阀壳体外的通电线圈驱动磁转子组件旋转,从而带动阀针组件上下移动,进而控制阀口的开或关。
导向套对阀针组件起到导向作用,保证阀针组件运动的稳定性,而现有的电子膨胀阀中的导向套通常与螺母固定连接,保证螺母与阀口的同轴度,或者对靠近阀针尖端的一段阀针杆起导向作用,制作工艺上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膨胀阀,旨在提高阀针与阀口的同轴度的同时降低电子膨胀阀的制作工艺复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
阀壳体,具有阀口;
导向件,设于所述阀壳体上对应所述阀口的位置设置,所述导向件与阀针同轴设置;以及
阀组件,设于所述阀壳体内,所述阀组件包括阀针,所述阀针具有相对的阀针尾端和阀针尖端,所述阀针尖端可移动的插设于所述阀口内,所述阀针沿所述阀口的轴向可往复运动,以对应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阀口;
所述阀针尾端与所述导向件相互插接,以供所述阀针沿所述阀口的轴向往复运动时导向。
可选地,所述阀组件还包括:
螺母,设于所述阀壳体内;
磁转子组件,设于所述阀壳体内,所述磁转子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往复位移的设于所述螺母内,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螺杆具有通孔,所述阀针设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螺母内,所述阀针与所述螺杆轴向限位;
所述磁转子组件转动带动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自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推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轴向远离所述阀口运动,以逐渐打开所述阀口,以及所述螺杆自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时,推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轴向靠近所述阀口运动,以逐渐关闭所述阀口。
可选地,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螺杆与所述阀针通过所述限位结构轴向限位,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的轴向做往复运动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带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的轴向做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阀针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所述阀针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螺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杆在所述阀针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
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的轴向自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螺杆的第一端推顶所述第一限位部,以带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的轴向远离所述阀口运动;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的轴向自所述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时,所述螺杆的第二端推顶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带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的轴向靠近所述阀口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套接于所述阀针的阀针尾端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导向件相互插接,所述阀针通过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导向件导向适配。
可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套的第一端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定位套,所述定位套插设于所述导向套内。
可选地,所述导向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导向套的第一端,所述导向套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阀壳体具有朝向所述阀口的端壁,所述端壁具有安装平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平面贴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阀针尾端至所述阀口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导向套的第一端至所述阀口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导向套和/或所述定位套为黄铜材质。
可选地,所述导向套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定位套的外表面设置有涂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螺杆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螺杆的长度,所述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环绕所述阀针设置的弹簧。
可选地,所述阀针的阀针尾端朝背离所述阀口的一端伸出所述磁转子组件设置,以与所述导向件相互插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参照上述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子膨胀阀的阀壳体上对应阀口的位置设置导向件,对阀针的阀针尾端进行定位导向,由此,提高了阀针与阀口之间的同轴度,并且由于导向件直接设置在阀壳体上,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膨胀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膨胀阀一实施例中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膨胀阀一实施例中阀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阀壳体 200 螺母
300 磁转子组件 400 阀针
500 定位套 600 弹簧
700 导向件 110 阀口
120 端壁 210 螺母套
220 连接座 310 螺杆
320 连接板 330 磁环
410 第一阀针段 420 第二阀针段
430 阀针尖端 401 定位轴肩
710 导向套 720 底板
201 螺纹段 202 导向段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膨胀阀,应用于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可以为空调器、冷冻机、冰箱、热泵热水器等。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壳体100、阀组件和导向件700。
本实施例中,阀壳体100具有阀口110;阀组件设于阀壳体100内,阀组件包括阀针400,阀针400具有相对的阀针尾端和阀针尖端430,阀针尖端430可移动的插设于阀口110内,阀针400沿阀口110的轴向可往复运动,以对应打开或者关闭阀口110;导向件700设于阀壳体100上对应阀口110的位置设置,导向件700与阀针400同轴设置,阀针尾端与导向件700相互插接,以供阀针400在沿阀口110的轴向往复运动时导向。
也就是说,阀针400可以沿阀口110的轴向做靠近阀口110的运动以逐渐关闭阀口110,或是沿阀口110的轴向做远离阀口110的运动以逐渐打开阀口110,导向件700设置在阀壳体100上对应阀口110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该导向件700可以是与阀壳体100一体形成的,考虑到成本及加工难度,该导向件700也可以单独制作生产,单独生产出来后与阀壳体100固定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是其他连接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700与阀针400同轴设置,阀针尾端与导向件700相互插接,以供阀针400在沿阀口110的轴向往复运动时导向。
阀针尾端与导向件700相互插接可以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例如,在阀针尾端开设凹槽,该凹槽的深度方向与阀口110的轴向平行或该凹槽与阀口110同轴,导向件700可移动地插设于该凹槽内,或者,导向件700上开设凹槽,该凹槽的深度方向与阀口110的轴向平行或该凹槽与阀口110同轴,阀针尾端可移动地插设于该凹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阀针尾端与导向件700相互插接时,两者相互插接配合的长度越长,则导向件700在阀针400沿阀口110的轴向往复运动时对阀针400所能起到的导向作用就越强,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阀针400在运动过程中与阀口110同轴,提高了阀针400与阀口110的同轴度,并且,在受到冷媒冲击阀针400时,由于导向件700的存在,能够提高阀针400的稳定性。
本方案中,通过在电子膨胀阀的阀壳体100上对应阀口110的位置设置导向件700,对阀针400的阀针尾端进行定位导向,由此,提高了阀针400与阀口110之间的同轴度,并且由于,导向件700直接设置在阀壳体100上,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阀组件还包括螺母200和磁转子组件300。
本实施例中,螺母200设于所述阀壳体100内,螺母200与阀口110尽量同轴设置,以提高同轴度。螺母200与阀壳体10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焊接的连接强度高,以防止螺母200与阀壳体100产生相对位移。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母200与阀壳体100也可以通过卡接或是过盈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磁转子组件300设于所述阀壳体100内,磁转子组件300包括螺杆310,螺杆310沿所述螺母200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往复位移的设于螺母200内,螺杆310与螺母200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螺母200具有内螺纹,螺杆310具有外螺纹,螺杆310通过其外螺纹与螺母200的内螺纹可相互螺纹配合,即:螺杆310转动时通过与螺母200的螺纹配合实现轴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螺杆310具有通孔,阀针400设于通孔以及螺母200内,阀针400与阀口110插接配合,阀针400与螺杆310轴向限位。
磁转子组件300转动带动螺杆310沿螺母200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推动阀针400沿螺母200轴向远离阀口110运动,以逐渐打开阀口110,以及螺杆310自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时,推动阀针400沿螺母200轴向靠近阀口110运动,以逐渐关闭阀口110。
其中,螺杆310具有通孔,阀针400一部分插设于通孔内,实现一段导向,一部分插设于螺母200内,又实现一段导向,即可以保障阀针400具有较长长度的导向配合,在运行过程中就能够很好的以保障同轴度,同轴较高,阀针400在执行开阀或者关阀过程中的稳定性更高,能够减少阀针400动作过程中受到冷媒冲击时产生的震动噪音。
其中,阀针400与螺杆310轴向限位可以是通过限位结构实现轴向限位,例如,阀针400上设置凸起,螺杆310上设置环形凹槽,凸起可以转动的设于环形凹槽内,或者是,螺杆310上设置凸起,阀针400上设置环形凹槽,凸起可以转动的设于环形凹槽内,又或者是,在阀针400对应螺杆310的两端设置限位部实现对阀针400的轴向限位。本实施例中,采用阀针400与螺杆310轴向限位的目的是,防止螺杆310沿螺母200轴向转动上升或者下降时会带动阀针400转动的问题,即本实施例要实现的是,螺杆310可以带动阀针400对应升降运动,但是阀针400不会随螺杆310转动,如此,可以减少阀针400与阀口110之间的相互磨损,提高阀针400使用寿命,并且还可以提高阀针400与阀口110的同轴度,提高阀针400动作的稳定性,减少阀针400动作过程中受到冷媒冲击时产生的震动噪音。
综上,本实施例中,在采用阀针400具有较长长度的导向配合以保障同轴度的同时,设计阀针400不转动,减少磨损,因此,不仅可以提高电子膨胀阀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降低工作中产生的噪音问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螺杆310的驱动是磁转子组件300转动时带动其转动,磁转子组件300的转动则是由定子组件驱动,即电子膨胀阀还包括环设于阀壳体100外的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具有可通电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驱动力驱动磁转子组件300转动。
当电子膨胀阀处于关阀状态时,若要控制其打开,则给定子组件通电,定子组件上电后驱动磁转子组件300转动,磁转子组件300转动带动螺杆310转动,由于螺杆310与螺母200的螺纹配合关系,使得螺杆310会沿螺母200的轴向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进而推动阀针400沿螺母200轴向远离阀口110运动,以逐渐打开阀口110。
当电子膨胀阀处于开阀状态时,若要控制其关闭,则给定子组件通电,定子组件上电后驱动磁转子组件300转动,磁转子组件300转动带动所述螺杆310转动,由于螺杆310与螺母200的螺纹配合关系,会使得螺杆310自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进而推动阀针400沿螺母200轴向靠近阀口110运动,以逐渐关闭阀口110。
在电子膨胀阀开阀和关阀的过程中,本实施例的电子膨胀阀相比于现有技术不再是阀针400与螺母200螺纹配合转动,一个是可以减少阀针400的磨损,另一个是可以提高阀针400的稳定性,由于阀针400不会随螺杆310转动,不仅可以减少阀针400的磨损,提高阀针400使用寿命,并且还可以提高阀针400与阀口110的同轴度,提高阀针400动作的稳定性,减少阀针400动作过程中受到冷媒冲击时产生的震动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认为是螺杆310能够沿轴向往复运动的极限位置,也可以不是极限位置,本实施例中,可选择地,螺杆310在第一位置时,阀针400能够将阀口关死,螺杆310在第二位置时,阀针400将阀口110完全打开,螺杆3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时,则是将阀口110打开一定开度。
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阀针400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所述阀针40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螺杆3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杆310在所述阀针400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
所述螺杆310沿所述螺母200的轴向自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螺杆310的第一端推顶所述第一限位部,以带动所述阀针400沿所述螺母200的轴向远离所述阀口110运动;所述螺杆310沿所述螺母200的轴向自所述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时,所述螺杆310的第二端推顶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带动所述阀针400沿所述螺母200的轴向靠近所述阀口110运动。
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螺杆310的长度,即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螺杆310的长度,当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等于螺杆310的长度,螺杆310的两端则直接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抵接。当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螺杆310的长度,螺杆310的两端则直接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可以避免阀针400相对螺杆310卡死,或者设置其他的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螺杆310沿螺母200的轴向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螺杆310的第一端推顶第一限位部,以带动阀针400沿螺母200的轴向远离阀口110运动;螺杆310沿螺母200的轴向自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时,螺杆310的第二端推顶第二限位部,以带动阀针400沿螺母200的轴向靠近阀口110运动,如此。便实现了阀针400与所述螺杆310轴向限位的配合,使得螺杆310转动时带动阀针400沿直线可做往复运动,而阀针400不会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降低阀针400动作时与阀口110相互损伤的程度,在螺杆310的第二端与第二限位部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由于弹性件的存在,在阀针400抵顶阀口110时对阀口110所施加的力由刚性力转变为弹性力,不易对阀口110造成损坏,可选地,该弹性件可以是弹簧600也可以是其他缓冲材料,此外,弹性件与螺杆310第二端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抵接也可以是焊接。可以理解的是,当螺杆310推动阀针400朝向阀口110运动时,由于弹性件的缓冲作用,使得螺杆310与阀针400之间不是刚性的推动,因此,可以减少阀针400对阀口110的冲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套接于所述阀针400上的定位套500,所述定位套500与所述导向件700相互插接,所述阀针400通过所述定位套500与所述导向件700导向适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也可以为设于所述阀针400周壁上的凸起。定位套500和凸起都可以实现与螺杆310的限位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套500可以是与阀针400固定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过盈配合连接或其他固定连接方式,该定位套500的样式不限。
在本实施例中,当阀针400沿轴向往复运动时,固定于阀针尾端的定位套500也随着阀针400沿轴向往复运动,导向件700存在凹槽,该凹槽的深度方向与阀口110的轴向平行或该凹槽与阀口110同轴,定位套500可移动地插设于该凹槽内,与导向件700导向适配,可以理解的是,在导向套710随着阀针400沿轴向往复运动时,导向件700对定位套500起到导向作用,而定位套500与阀针尾端固定连接,因此,导向件700进而对阀针400起到导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700的样式及导向件700内所开设的凹槽的形式不限,只要其能够对定位套500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即可,例如,具体来说,导向件700整体可以呈泳圈状或者导向件700开设有长方体状的凹槽,需要说明的是,这仅是众多实施例中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700包括导向套710,所述导向套7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套710的第一端与所述阀壳体100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套710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定位套500,所述定位套500插设于所述导向套710内。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套710的第一端与所述阀壳体100的内壁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别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导向套710对定位套500所起的导向作用更强,也即对阀针400所起的导向作用更强,当导向套710与定位套500之间的距离为零时(此时导向套710与定位套500仍可相对滑动),导向套710则对定位套500起到定位导向作用,此时阀针400不易震动,或震动幅度大大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套71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应当存在一定的长度,也即导向长度,以更好的提高对阀针400的支撑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针尾端至所述阀口110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导向套710的第一端至所述阀口110的距离。也即,当阀针400关闭阀口110时,阀针尾端至少部分位于导向套710内或阀针尾端与导向套710的第二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只要阀针400运动时,就会插入至导向套710内,导向套710就能对阀针400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700还包括底板720,所述底板720设于所述导向套710的第一端,所述导向套710通过所述底板720与所述阀壳体100的内壁连接。底板720便于增加导向件700与阀壳体100固定连接的面积,使导向件700能够更稳定的固定连接于阀壳体100上。其中,导向套710的内壁尽可能的光滑,以免对阀针400或定位套500产生轴向摩擦力,影响阀针400移动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所述阀壳体100具有朝向所述阀口110的端壁120,所述端壁120具有安装平面,所述底板720与所述安装平面贴合连接。此时,底板720与阀壳体100固定连接的面积最大化,导向套710更为牢固地固定于阀壳体100上,不易从阀壳体100上脱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弹性件的结合处设置润滑涂层,减少部件表面磨损的同时还可以使螺杆31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因摩擦力较大而带动阀针40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阀针400包括沿所述螺母200的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阀针段410、第二阀针段420和阀针尖端430;所述第一阀针段410设于所述通孔内;
所述第二阀针段420设于所述螺母200内,所述第二阀针段42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阀针段410的直径,以在所述第一阀针段410和第二阀针段420的连接处形成定位轴肩401,所述定位轴肩401为所述第二限位部。
其中,第一阀针段410设于螺杆310通孔内,与螺杆310间隙配合,第二阀针段420设于螺母200内,与螺母200间隙配合;第二阀针段420的直径大于第一阀针段410的直径,以在第一阀针段410和第二阀针段420的连接处形成定位轴肩401,定位轴肩401为第二限位部。当然,第二限位部也可以是直接与阀针400固定连接的限位件(图未示出),该限位件样式不限,可呈棍状也可呈板状,以螺杆310的第二端能够顺利抵顶以关闭阀口110为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针段410与螺杆310通孔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阀针段420与螺母200之间的间隙尽可能的小,能够使阀针400与螺母200产生相对移动即可,此时螺杆310通孔与螺母200内壁对阀针400均能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冷媒流动以及转子转动时不易对阀针400造成影响,同时也提高了阀针400与阀口110的同轴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为阀针400上的定位轴肩401,这种实现方式简单,在这种复杂配合的器件中,容易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限位部采用上述定位套500实现,第二限位部为阀针400上的定位轴肩401实现时,整体容易制造成型和组装,且能够很好的实现螺杆310与阀针400的轴向限位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螺母200包括螺纹段201和螺纹段202,螺纹段201与螺杆310进行螺纹配合。螺纹段202为相对光滑的内壁,阀针400的第二阀针段420设于螺母200的导向部内,与螺母200的导向部间隙配合,从而增大螺母200内壁与第二阀针段42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阀针40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向套或定位套500采用黄铜材质加工制造,或者,导向套与定位套500均采用黄铜材质加工制造。黄铜材质相对较软,可便于导向套与定位套500之间的插接安装配合,并且可以降低流体介质撞击阀针400导致阀针400震动从而与所述导向套碰撞所发出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向套的内表面或定位套500外表面设置有涂层,或者,导向套的内表和定位套500外表面均设置有涂层。该涂层可以为润滑涂层,也可以为耐磨涂层,涂层可以通过喷涂的方式进行涂覆,涂层厚度视实际应用需要而定,耐磨涂层有利于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润滑涂层能够避免导向套对阀针400或定位套500产生轴向摩擦力,影响阀针400移动的灵活性,并且,当导向套与定位套500或阀针尾端之间存在间隙时,可通过添加润滑涂层填充该间隙,以提高对阀针动作的灵活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阀针400的阀针尾端朝背离阀口110的一端伸出磁转子组件300设置,以与导向件700相互插接。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阀针尾端距阀口110的距离大于磁转子组件300中任一部件与阀口110的最大距离,保证阀针400的长度,使阀针尾端能够与导向件700相互插接配合,提高阀针400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磁转子组件300还包括连接板320和磁环330,连接板320与螺杆310连接,磁环330与连接板320连接并环设所述螺母200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磁转子组件300也可以是其他的形态。
其中,磁环330与连接板320、连接板320与螺杆310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焊接的连接强度高,起到防止磁环330与连接板320或连接板320与螺杆310之间出现固定不牢而导致磁转子组件300晃动的现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磁环330与连接板320、连接板320与螺杆310之间也可以通过金属粘接或是过盈连接等其他可靠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电子膨胀阀,该电子膨胀阀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制冷设备使用了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电子膨胀阀,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制冷设备的实施例包括上述电子膨胀阀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制冷设备可以为空调机、冷冻机、冰箱、热泵热水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壳体,具有阀口;
导向件,设于所述阀壳体上对应所述阀口的位置设置,所述导向件与阀针同轴设置;以及
阀组件,设于所述阀壳体内,所述阀组件包括阀针,所述阀针具有相对的阀针尾端和阀针尖端,所述阀针尖端可移动的插设于所述阀口内,所述阀针沿所述阀口的轴向可往复运动,以对应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阀口;
所述阀针尾端与所述导向件相互插接,以供所述阀针沿所述阀口的轴向往复运动时导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还包括:
螺母,设于所述阀壳体内;
磁转子组件,设于所述阀壳体内,所述磁转子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往复位移的设于所述螺母内,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螺杆具有通孔,所述阀针设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螺母内,所述阀针与所述螺杆轴向限位;
所述磁转子组件转动带动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自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推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轴向远离所述阀口运动,以逐渐打开所述阀口,以及所述螺杆自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时,推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轴向靠近所述阀口运动,以逐渐关闭所述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螺杆与所述阀针通过所述限位结构轴向限位,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的轴向做往复运动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带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的轴向做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阀针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所述阀针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螺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杆在所述阀针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
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的轴向自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螺杆的第一端推顶所述第一限位部,以带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的轴向远离所述阀口运动;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母的轴向自所述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时,所述螺杆的第二端推顶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带动所述阀针沿所述螺母的轴向靠近所述阀口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套接于所述阀针的阀针尾端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导向件相互插接,所述阀针通过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导向件导向适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套的第一端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定位套,所述定位套插设于所述导向套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导向套的第一端,所述导向套通过所述底板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体具有朝向所述阀口的端壁,所述端壁具有安装平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平面贴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尾端至所述阀口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导向套的第一端至所述阀口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和/或所述定位套为黄铜材质。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定位套的外表面设置有涂层。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螺杆的长度。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螺杆的长度,所述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环绕所述阀针设置的弹簧。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的阀针尾端朝背离所述阀口的一端伸出所述磁转子组件设置,以与所述导向件相互插接。
16.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膨胀阀。
CN202122389629.8U 2021-09-29 2021-09-29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5928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629.8U CN215928405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629.8U CN215928405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8405U true CN215928405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9629.8U Active CN215928405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8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1974B2 (e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JP5307803B2 (ja) 電磁駆動装置
JP6797214B2 (ja) 電子膨張弁及びこの電子膨張弁を有する冷凍デバイス
CN108343776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2503189A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CN113685556A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CN112696499A (zh) 阀针组件、电子膨胀阀和制冷设备
CN113685555A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CN113819249A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CN215928405U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JP7483014B2 (ja) 電子膨張弁
CN215980838U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CN112413149A (zh) 电子膨胀阀及其安装方法
CN113700873A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KR20150039991A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214093073U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CN214171340U (zh) 阀针组件、电子膨胀阀和制冷设备
CN215487932U (zh) 电磁阀
CN214999482U (zh) 阀针组件、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CN217381871U (zh) 一种电磁阀及电磁阀组件
KR20140137040A (ko) 솔레노이드 밸브
KR101498102B1 (ko) 소음 방지형 솔레노이드 장치
KR101463834B1 (ko) 밸브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밀폐형 압축기
CN114352748B (zh) 阀针组件、电子膨胀阀和制冷设备
CN215928403U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