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4587U - 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4587U
CN215914587U CN202121647953.9U CN202121647953U CN215914587U CN 215914587 U CN215914587 U CN 215914587U CN 202121647953 U CN202121647953 U CN 202121647953U CN 215914587 U CN215914587 U CN 215914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coil
nuclear resonance
tray
connecting rod
kn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479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卫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Fo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6479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4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4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4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包括体线圈托盘、骨架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体线圈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和两个滑动机构,两个所述滑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托盘主体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并分别与所述骨架滑动连接,可沿所述骨架上下滑动。体线圈托盘用于搭载和固定体线圈,可以避免体线圈直接放置在患者身上使患者感到不适,除此以外,体线圈也不会随患者胸腹部的起伏而造成图像运动伪影,提高了成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其中腹部磁共振检查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和应用,检查时需要在患者身体上放置体线圈,用于接收射频信号。但是由于体线圈较为庞大,会对体弱、病重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适感,一定程度上增大检查风险,同时可能诱发幽闭恐惧症的发生。另外,覆盖在患者身体表面的体线圈会随着胸腹部的起伏而晃动,诱发图像运动伪影;此外,呼吸的波动使线圈难以与检查部位维持平衡,易发生错位导致伪影。
体线圈在使用过程中需覆盖检查部位并用固定带固定,其两侧容易发生扭曲、变形,使得体线圈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另外,体线圈在使用过程中,连接体线圈的导线和驱动模块有可能与患者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存在检查过程中因零部件局部过热造成灼伤患者皮肤的风险。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体线圈直接放置在人体上造成检查成功率低且体线圈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包括体线圈托盘、骨架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体线圈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和两个滑动机构,两个所述滑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托盘主体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并分别与所述骨架滑动连接,可沿所述骨架上下滑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中,所述骨架包括支撑杆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两端的两个拱形架,所述拱形架设置有沿其内表面周向延伸的导轨槽;所述导轨槽内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分别与所述滑动机构的两端啮合。
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和第一齿轮;所述伸缩机构的中部与所述托盘主体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卡接在所述导轨槽中,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中,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以及依次连接的旋钮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外壳覆盖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上;所述旋钮机构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
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中,所述旋钮机构包括旋钮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外壳;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中,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旋钮锁;所述旋钮锁包括固定轴和限位块,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表面,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上方;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底面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连接杆的上部抵接;所述连接杆的前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其周向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适配。
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中,所述体线圈托盘的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用于固定体线圈。
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中,所述体线圈托盘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手柄。
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中,还包括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一侧,与所述骨架卡接。
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中,所述骨架的底部还设置有硅胶卡扣,所述硅胶卡扣用于将所述骨架固定在检查床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包括体线圈托盘、骨架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体线圈托盘可以沿着所述骨架上下移动,适用于不同孔径的体线圈。体线圈托盘搭载和固定体线圈后,可以避免体线圈直接放置在患者身上使患者感到不适,同时避免了体线圈因扭曲、变形等造成使用寿命下降;体线圈也不会随患者胸腹部的起伏而造成图像运动伪影,提高了成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骨架和滑动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图。
图5为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B处的放大图。
图7为侧挡板与骨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硅胶卡扣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体线圈托盘,200-骨架,300-高度调节装置,110-托盘主体,120-滑动机构,121-伸缩机构,122-第一齿轮,130-魔术贴,140-手柄,150-侧挡板,210-导轨槽,220-硅胶卡扣,230-支撑杆,240-拱形架,310-外壳,320-旋钮机构,330-第一传动机构,340-第二传动机构,321-旋钮,322-连接杆,331-环形链条,332-第二齿轮,350-旋钮锁,351-固定轴,35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包括体线圈托盘100、骨架200和高度调节装置300;所述体线圈托盘100包括托盘主体110和两个滑动机构120,两个所述滑动机构120分别与所述托盘主体110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并分别与所述骨架200滑动连接,可沿所述骨架200上下滑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300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110上,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机构120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体线圈支架放置于检查床上使用,检查床上预埋有线圈,与体线圈搭配使用。核磁共振检测使用的体线圈放置在托盘主体110上,既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也可以保证线圈与扫描区域保持相对平行,提高成像的准确性。所述体线圈托盘100可以在高度调节装置300的控制下实现上下移动,可以适用于不同孔径的线圈。优选的,所述体线圈托盘100、骨架200和高度调节装置300均可采用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其质量较轻,便于将其从检查床上取下,且不会对核共振检查造成干扰。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先平躺在检查床上,再在放置体线圈支架,托盘主体110的高度调节至最高,放置上体线圈后再逐渐降低托盘主体110的高度,使得体线圈高度与患者适配。
请参阅图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200包括支撑杆230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30两端的两个拱形架240,两个所述拱形架240设置有沿其内表面周向延伸的导轨槽210;所述导轨槽210内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分别与所述滑动机构120的两端啮合。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体线圈托盘100也为开口朝下的拱形状,拱形的设置能使体线圈维持其原有形状,同时可以让体线圈更加贴近人体的检查部位,有利于体线圈接受更多更强的磁共振信号。
进一步的,参阅图3和4,所述滑动机构120包括伸缩机构121和第一齿轮122;所述伸缩机构121的中部与所述托盘主体110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齿轮122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22卡接在所述导轨槽210中,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托盘主体110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滑动机构120在高度调节装置300的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滑动时,所述伸缩机构121两端连接的所述导轨槽210之间的距离收窄或增大,通过设置的伸缩机构121,可以使得所述滑动机构120在上下滑动过程中能够缩短或伸长,从而带动托盘主体110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参阅图1、5和6,所述高度调节装置300包括外壳310以及依次连接的旋钮机构320、第一传动机构330和第二传动机构340;所述外壳310覆盖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30和第二传动机构340上;所述旋钮机构320穿过所述外壳310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30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122连接。通过旋转旋钮机构320,可以依次带动第一传动机构330和第二传动机构340发生旋转,最终带动第一齿轮122旋转。具体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30包括环形链条331和第二齿轮332,所述环形链条331用于所述旋钮机构320与第二齿轮332传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40为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传动轴,其中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332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122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机构320包括旋钮321和连接杆322,所述连接杆322穿过所述外壳310;所述连接杆322的一端与所述旋钮32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40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300还包括旋钮锁;所述旋钮锁包括固定轴351和限位块352,所述固定轴351与所述限位块35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352设置在所述外壳310的表面,位于所述连接杆322的上方;所述固定轴351与所述外壳310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352的底面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连接杆322的上部抵接;所述连接杆322的前部位于所述外壳310的外侧,其周向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适配。所述旋钮锁通过限制旋钮321的旋转来固定主动轮,即第一齿轮122,进而防止体线圈托盘100下滑。当把体线圈支架调整至合适高度后,可以将限位块352与卡接到连接杆322上,通过连接杆322上设置的第三齿条与限位块352上的第二齿条啮合,可以限制旋钮321发生旋转,固定体线圈支架的位置。
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体线圈托盘100的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130,所述魔术贴130用于固定体线圈,避免检查床移动过程中或因患者碰撞到托盘主体110而造成体线圈掉落。
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体线圈托盘100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手柄140,可以便于体线圈支架的转移和安放。
请参阅图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还包括侧挡板150,所述侧挡板150设置在所述骨架200的一侧,与所述骨架200卡接。所述侧挡板150用于把与体线圈连接的导线和驱动模块与患者隔开,避免零部件局部过热灼伤患者皮肤。
请参阅图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200的底部还设置有硅胶卡扣220,所述硅胶卡扣220用于将所述骨架200固定在检查床上。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体线圈托盘、骨架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体线圈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和两个滑动机构,两个所述滑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托盘主体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并分别与所述骨架滑动连接,可沿所述骨架上下滑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支撑杆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两端的两个拱形架,所述拱形架设置有沿其内表面周向延伸的导轨槽;所述导轨槽内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分别与所述滑动机构的两端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和第一齿轮;所述伸缩机构的中部与所述托盘主体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卡接在所述导轨槽中,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以及依次连接的旋钮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外壳覆盖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上;所述旋钮机构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机构包括旋钮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外壳;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旋钮锁;所述旋钮锁包括固定轴和限位块,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表面,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上方;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底面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连接杆的上部抵接;所述连接杆的前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其周向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线圈托盘的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用于固定体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线圈托盘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一侧,与所述骨架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核共振体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底部还设置有硅胶卡扣,所述硅胶卡扣用于将所述骨架固定在检查床上。
CN202121647953.9U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 Active CN215914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7953.9U CN215914587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7953.9U CN215914587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4587U true CN215914587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1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47953.9U Active CN215914587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4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6685B2 (en) Dental RF coil, head-fixing uni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including same
KR20220007876A (ko) 유아의 자기 공명 이미징을 위한 시스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FI86687C (fi) Patientbaedd foer magnetavbildningsanordning
EP3273925B1 (en) Isolette environ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WO2016153471A1 (en) Safe infant mr imaging system
KR102022477B1 (ko) 방사선영상 촬영을 위한 검사용 카세트 트레이 일체형 병실 침대
CN215914587U (zh) 一种核共振体线圈支架
CN108577842B (zh) 磁共振检查固定装置
US20140028317A1 (en) Fail-safe and easy access lock for mri receiver coil
CN108078637A (zh) 一种磁共振神经介入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JP2012020025A (ja) シールド部材および撮影テーブル並びにx線ct装置
CN110200630A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线圈支架及磁共振成像设备
CN209032360U (zh) 磁共振线圈装置
CN112545545A (zh) 一种新生儿拍胸片体位固定装置
CN210990292U (zh) 一种磁共振检查辅助支撑装置
CN215227777U (zh) 一种放射科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
CN220236897U (zh) 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
CN219250211U (zh) 一种医学影像辅助检查器
CN214965741U (zh) 床旁x线摄影辅助装置
CN217852967U (zh)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的医疗诊断辅助设备
CN211432853U (zh) 一种红外热像仪检查固定装置
CN213588265U (zh) 乳腺核磁共振检查用射频检查床
CN217907758U (zh) 一种mri体位调整装置
CN216222103U (zh) 一种乳腺外科疾病术后及检查用护理托架
CN219613886U (zh) 一种应用于影像检查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