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2089U - 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2089U
CN215912089U CN202121062563.5U CN202121062563U CN215912089U CN 215912089 U CN215912089 U CN 215912089U CN 202121062563 U CN202121062563 U CN 202121062563U CN 215912089 U CN215912089 U CN 215912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body
hole
spring
remote controller
tunnel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625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多让
门小雄
张大涛
任辉
姜黎明
张俊杰
钟旻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u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u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u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u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625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2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2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2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工序报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包括机体和减震座,所述机体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信号接收器,所述机体的表面固定装有显示屏,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机体下端处固定安装蓄电池,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蓄电池上方处固定安装北斗信息模块,且蓄电池与北斗信息模块、信号接收器、显示屏分别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代替了传统采用人工手填报验单,不要纸张工序表报验单等,防止丢失,提前输入,无需现场手写,普通的现场施工人员都可以操作,信息传输快速便利,尤其是在偏远的高速路隧道阶段,都可以做到信息的传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隧道工程信息报验的效率以及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工序报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
在隧道的建设工程中时,需要在建筑施工时进行工序报验,以便技术部进行登记及记录,方便施工管理,传统的工序报验都是纸质件的申请表,人工填写,由于是在高速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现场简陋,交通生活等不便利,施工人员填写文件不仅十分麻烦,同时易造成文件丢失及损坏等,不利于施工人员保管相关文件资料,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隧道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填写文件不仅十分麻烦,同时易造成文件丢失及损坏等,不利于施工人员保管相关文件资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包括机体和减震座,所述机体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信号接收器,所述机体的表面固定装有显示屏,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机体下端处固定安装蓄电池,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蓄电池上方处固定安装北斗信息模块,且蓄电池与北斗信息模块、信号接收器、显示屏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机体的下端部套设有遥控器,且遥控器上端面与机体侧表面之间固定套设橡胶密封套。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表面位于显示屏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操作盘,所述操作盘表面固定安装工序按钮,所述操作盘表面位于工序按钮一侧固定安装确认按钮,且确认按钮与工序按钮分别与显示屏电性配合。
优选的,所述机体配设有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信号发射器,且信号发射器与信号接收器信号传输配合,所述遥控器的外表面靠近信号发射器处设有确认键,所述遥控器的表面位于确认键的下方设有取消键。
优选的,所述机体下端部表面固定安装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位于中间处固定安装承重块,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位于承重块两侧对称固定安装定位导柱。
优选的,所述减震座包括夹持孔、充电插口、下压孔、弹簧A、托板和定位孔,所述减震座的上表面开设夹持孔,且机体下端部与夹持孔插接配合,所述夹持孔内壁两侧对称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减震座的外表面一侧开设充电插口,且充电插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夹持孔底部表面开设下压孔,且承重块与下压孔插接配合,所述下压孔底部表面固定安装弹簧A,所述弹簧A端部位于下压孔内固定安装托板,且托板通过弹簧A与下压孔底面弹性连接,且承重块下表面与托板挤压配合,所述夹持孔底部表面位于下压孔两侧对称开设定位孔,且定位导柱与定位孔均对应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侧孔、导杆、活塞、弹簧B和支撑板,所述夹持孔侧壁表面对称开设侧孔,所述侧孔侧壁表面均固定安装导杆,所述导杆外表面滑动套设活塞,所述导杆外表面位于活塞与侧孔侧壁之间均套设弹簧B,且活塞通过弹簧B与侧孔侧壁弹性连接,所述活塞端部表面位于夹持孔内均固定安装支撑板,且支撑板侧表面与机体外表面对应挤压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装置代替了传统采用人工手填报验单,不要纸张工序表报验单等,防止丢失,提前输入,无需现场手写,普通的现场施工人员都可以操作,信息传输快速便利,尤其是在偏远的高速路隧道阶段,都可以做到信息的传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隧道工程信息报验的效率以及质量;
2、通过本装置种的缓冲组件可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结合本装置中在机体发生侧翻时,机体任意一侧将挤压支撑板,此时支撑板推动活塞沿着导杆向内部滑动,弹簧B可提供反向弹力,用于缓解一定来自于侧翻震动产生的冲击力,有效保证机体内部元器件不会因震动而损坏,提高了机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座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体与减震座配合安装示意图。
图中:1、机体;101、信号接收器;102、蓄电池;103、北斗信息模块;104、显示屏;105、操作盘;106、工序按钮;107、确认按钮;2、安装座;201、定位导柱;202、承重块;3、遥控器; 301、确认键;302、取消键;303、信号发射器;4、减震座;401、夹持孔;402、充电插口;403、下压孔;404、弹簧A;405、托板; 406、定位孔;5、缓冲组件;501、侧孔;502、导杆;503、活塞; 504、弹簧B;505、支撑板;6、橡胶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包括机体1和减震座4,所述机体 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信号接收器101,所述机体1的表面固定装有显示屏104,所述机体1的内部位于机体1下端处固定安装蓄电池 102,所述机体1的内部位于蓄电池102上方处固定安装北斗信息模块103,且蓄电池102与北斗信息模块103、信号接收器101、显示屏104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端部套设有遥控器3,且遥控器3上端面与机体1侧表面之间固定套设橡胶密封套6;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的表面位于显示屏104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操作盘105,所述操作盘105表面固定安装工序按钮106,所述操作盘105表面位于工序按钮106一侧固定安装确认按钮107,且确认按钮107与工序按钮106分别与显示屏104电性配合,施工员离机体1距离较近或者在遥控器3丢失的情况下,通过按下确认按钮 107可方便实现工序报验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配设有遥控器3,所述遥控器3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信号发射器303,且信号发射器303与信号接收器101 信号传输配合,所述遥控器3的外表面靠近信号发射器303处设有确认键301,所述遥控器3的表面位于确认键301的下方设有取消键302,通过按下遥控器3表面的确认键301进行工序报验,遥控器 3可将信息通过信号发射器303进行传输至机体1,方便施工员在距离机体1较远的位置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下端部表面固定安装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下表面位于中间处固定安装承重块202,所述安装座2的下表面位于承重块202两侧对称固定安装定位导柱201,通过定位导柱 201与206插接配合以及承重块202与下压孔403的插接配合可方便机体1整体的限位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座4包括夹持孔401、充电插口402、下压孔403、弹簧A404、托板405和定位孔406,所述减震座4的上表面开设夹持孔401,且机体1下端部与夹持孔401插接配合,所述夹持孔401内壁两侧对称设有缓冲组件5,所述减震座4的外表面一侧开设充电插口402,且充电插口402与蓄电池102电性连接,所述夹持孔401底部表面开设下压孔403,且承重块202与下压孔403插接配合,所述下压孔403底部表面固定安装弹簧A404,所述弹簧A404 端部位于下压孔403内固定安装托板405,且托板405通过弹簧 A404与下压孔403底面弹性连接,且承重块202下表面与托板405 挤压配合,所述夹持孔401底部表面位于下压孔403两侧对称开设定位孔406,且定位导柱201与定位孔406均对应插接配合,整个装置在加工时,通过将机体1下端部插入减震座4的夹持孔401内后,再通过套设橡胶密封套6,可将机体1和减震座4整体很好的组装在一起,施工员将本装置带至隧道施工现场摆放,在放置后通过弹簧 A404提供的反向弹力,可有效缓冲竖直方向上的震动,以保护设备不会发生过度震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5包括侧孔501、导杆502、活塞503、弹簧B504和支撑板505,所述夹持孔401侧壁表面对称开设侧孔501,所述侧孔501侧壁表面均固定安装导杆502,所述导杆502外表面滑动套设活塞503,所述导杆502外表面位于活塞503与侧孔501侧壁之间均套设弹簧B504,且活塞503通过弹簧B504与侧孔501侧壁弹性连接,所述活塞503端部表面位于夹持孔401内均固定安装支撑板505,且支撑板505侧表面与机体1外表面对应挤压配合,机体1 的下端部两侧时刻保持与支撑板505表面挤压接触,在机体1发生侧翻时,机体1任意一侧将挤压支撑板505,此时支撑板505推动活塞503沿着导杆502向内部滑动,弹簧B504可提供反向弹力,用于缓解一定来自于侧翻震动产生的冲击力,有效保证机体1内部元器件不会因震动而损坏。
工作原理:整个装置在加工时,通过将机体1下端部插入减震座4的夹持孔401内后,再通过套设橡胶密封套6,可将机体1和减震座4整体很好的组装在一起,同时承重块202与托板405时刻保持挤压接触,机体1的下端部两侧时刻保持与支撑板505表面挤压接触,装个装置防尘防水防摔,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充电插口402可对蓄电池102进行充电,蓄电池102可为整个装置的用电器提供电力保证,事先通过工序按钮106以及计算机将对应的施工工序提前录入装置的内部,施工员将本装置带至隧道施工现场摆放,在放置后通过弹簧A404提供的反向弹力,可有效缓冲竖直方向上的震动,以保护设备不会发生过度震动,打开装置后,显示屏104屏幕将显示相应的施工工序,在施工员每开始完成一道工序后,可通过按下遥控器3表面的确认键301进行工序报验,遥控器3可将信息通过信号发射器303进行传输至机体1,机体1可通过信号接收器101 将该信号接收,并做出相应处理,若操作有误,可通过按下取消键 302进行重置并重新操作,方便施工员进行工序报验,若施工员离机体1距离较近或者在遥控器3丢失的情况下,通过按下确认按钮107 可实现相同功能,同时机体1可通过北斗信息模块103将报验信息传输至管理平台,同时在机体1发生侧翻时,机体1任意一侧将挤压支撑板505,此时支撑板505推动活塞503沿着导杆502向内部滑动,弹簧B504可提供反向弹力,用于缓解一定来自于侧翻震动产生的冲击力,有效保证机体1内部元器件不会因震动而损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包括机体(1)和减震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信号接收器(101),所述机体(1)的表面固定装有显示屏(104),所述机体(1)的内部位于机体(1)下端处固定安装蓄电池(102),所述机体(1)的内部位于蓄电池(102)上方处固定安装北斗信息模块(103),且蓄电池(102)与北斗信息模块(103)、信号接收器(101)、显示屏(104)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端部套设有遥控器(3),且遥控器(3)上端面与机体(1)侧表面之间固定套设橡胶密封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表面位于显示屏(104)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操作盘(105),所述操作盘(105)表面固定安装工序按钮(106),所述操作盘(105)表面位于工序按钮(106)一侧固定安装确认按钮(107),且确认按钮(107)与工序按钮(106)分别与显示屏(104)电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配设有遥控器(3),所述遥控器(3)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信号发射器(303),且信号发射器(303)与信号接收器(101)信号传输配合,所述遥控器(3)的外表面靠近信号发射器(303)处设有确认键(301),所述遥控器(3)的表面位于确认键(301)的下方设有取消键(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下端部表面固定安装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下表面位于中间处固定安装承重块(202),所述安装座(2)的下表面位于承重块(202)两侧对称固定安装定位导柱(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4)包括夹持孔(401)、充电插口(402)、下压孔(403)、弹簧A(404)、托板(405)和定位孔(406),所述减震座(4)的上表面开设夹持孔(401),且机体(1)下端部与夹持孔(401)插接配合,所述夹持孔(401)内壁两侧对称设有缓冲组件(5),所述减震座(4)的外表面一侧开设充电插口(402),且充电插口(402)与蓄电池(102)电性连接,所述夹持孔(401)底部表面开设下压孔(403),且承重块(202)与下压孔(403)插接配合,所述下压孔(403)底部表面固定安装弹簧A(404),所述弹簧A(404)端部位于下压孔(403)内固定安装托板(405),且托板(405)通过弹簧A(404)与下压孔(403)底面弹性连接,且承重块(202)下表面与托板(405)挤压配合,所述夹持孔(401)底部表面位于下压孔(403)两侧对称开设定位孔(406),且定位导柱(201)与定位孔(406)均对应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5)包括侧孔(501)、导杆(502)、活塞(503)、弹簧B(504)和支撑板(505),所述夹持孔(401)侧壁表面对称开设侧孔(501),所述侧孔(501)侧壁表面均固定安装导杆(502),所述导杆(502)外表面滑动套设活塞(503),所述导杆(502)外表面位于活塞(503)与侧孔(501)侧壁之间均套设弹簧B(504),且活塞(503)通过弹簧B(504)与侧孔(501)侧壁弹性连接,所述活塞(503)端部表面位于夹持孔(401)内均固定安装支撑板(505),且支撑板(505)侧表面与机体(1)外表面对应挤压配合。
CN202121062563.5U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Active CN215912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2563.5U CN215912089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2563.5U CN215912089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2089U true CN215912089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62563.5U Active CN215912089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2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7896B (zh) 用于立体车库的充电连接装置
CN215912089U (zh) 一种隧道工程智能报验装置
CN215930707U (zh) 一种隧道工程爆破用减震防护装置
CN112360917A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减震装置
CN2165458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抗震防护外壳
CN211951796U (zh) 一种煤矿液压设备用接头转换装置
CN108608885A (zh) 一种防撞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0149243U (zh) 一种车辆定位监控装置
CN211878920U (zh) 一种用于led显示屏的防护装置
CN210262790U (zh) 一种地铁电子界桩
CN210733878U (zh) 一种可移动充电桩
CN219570734U (zh) 一种煤矿采掘设备底座减震装置
CN220795378U (zh) 一种高铁信号采样设备
CN207652557U (zh) 一种电子眼装置
CN217930278U (zh) 一种公路路基沉降监测装置
CN213354216U (zh) 一种地下停车场充电桩防撞报警装置
CN215180620U (zh) 一种电缆故障测试系统
CN216374231U (zh) 一种防撞式智能汽车充电桩
CN215104569U (zh) 一种抗震天桥钢结构连接基座
CN220518009U (zh) 一种防雨型户外充电桩
CN213842209U (zh) 一种环境检测设备用防护装置
CN213575300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减震装置
CN217689459U (zh) 绿色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测的勘察装置
CN212022667U (zh) 用于高铁的无砟轨道位移监测装置
CN211816173U (zh) 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配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