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104U -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9104U
CN215909104U CN202122481774.9U CN202122481774U CN215909104U CN 215909104 U CN215909104 U CN 215909104U CN 202122481774 U CN202122481774 U CN 202122481774U CN 215909104 U CN215909104 U CN 215909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ok stand
holes
inner cavity
stand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817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陈六明
俞阳
张开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817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9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9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9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架及燃气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设燃烧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环绕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所述内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解决了现有灶具上锅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容易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对灶具热效率指标的持续追求,在燃烧技术本身无法取得较大突破的前提下,行业普遍采用辅助手段,即通过减少热量的散失来提升热效率,现有技术下提供了一种锅架,其中,锅架的中部具有用于穿设燃烧器的区域,锅架本体的内部形成密闭空腔;锅架的密闭空腔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升灶具热效率,减少燃气消耗量。
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后存在明显不足,使用不锈钢材质的锅架高温下易变色,所以使用增加涂层工艺防止锅架变色,锅架在进行上述工艺过程中会受热,受热后导致锅架本身容易变形,造成锅架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架,以解决现有锅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容易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形成第一通孔和至少一组透气机构,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设燃烧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环绕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所述内腔通过所述透气机构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成所述内腔;
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形成有环形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中心围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下壳体上形成有环形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中心围成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第二开口槽对接形成所述内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接形成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下壳体向下凹陷形成底面,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封堵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还包括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下壳体连接用于支撑所述锅架。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安装于所述支脚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与所述接头一体成型,和/或所述支脚的导热性小于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沿周向等间距至少设置三组透气机构,所述透气机构与所述支脚的数量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锅架上还形成有螺孔,螺钉穿过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螺孔连接,并且所述接头插接在所述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锅架。
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时开关装置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锅架其中锅架上设置有通孔,在对锅架进行热加工时,内腔中存在的空气在受热膨胀后,会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将空气导出,冷却后内腔中收缩的气体会通过通孔从外界补充,使锅架在加工过程前后的内外气压保持一致,锅架在加热与冷却过程中不会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架安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脚放大图。
图标:1-本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内腔;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第一开口槽;17-第二开口槽;18-螺孔;2-支脚;21-安装通孔;22-接头;2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形成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所述第一通孔14用于穿设燃烧器,所述本体1内形成有内腔13,所述内腔13环绕于所述第一通孔14的外侧,所述内腔13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5与外界连通。
现有的锅架在工作时需要接受燃烧器的烘烤,在受热后会导致发黑变形等问题,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在将锅架安装在燃气灶之前需要对锅架进行烤蓝搪瓷等耐热的镀层工艺,但是上述工艺在进行加工时,直接对锅架本体1进行加热,锅架本体1在受热后会因内部空气膨胀而导致锅架本体1变形破裂,从而导致锅架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上的第一通孔14开设在环形锅架中心,中心位置用于放置燃气灶上的燃烧器,火焰源从中心位置穿过。
本实用新型上的锅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5,在经过对锅架本体1的高温灼烧后,锅架内部经过高温灼烧后膨胀的空气会通过第二通孔15排出,保持锅架内腔13的内部空气流通稳定,内部与外部气压一致,不会造成锅架本体1的破裂。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包括所述锅架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围成所述内腔13;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上。
一般情况下,锅架由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构成,为了后续支脚2安装方便,并让支脚2起到抬高锅架的作用,需要将支脚2设置在锅架的底部,也就是下壳体12上。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其中包括所述上壳体11形成有环形第一开口槽16,所述第一开口槽16中心围成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下壳体12上形成有环形第二开口槽17,所述第二开口槽17中心围成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开口槽16与所述第二开口槽17对接形成所述内腔13,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接形成所述第一通孔14。
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11为圆弧形截面,形成第一开口槽16,下壳体12的侧截面也为圆弧形截面,同时形成第二开口槽17;
所述第一开口槽16与所述第二开口槽17对接后中间形成内腔13,同时内腔13一般也为圆环形,圆环的中间为第一通孔14。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其中所述第二开口槽17的底部向下凹陷底面,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5,同时第二通孔15,将内腔13与外界联通;
一般情况下,第二开口槽17的底面与燃气灶的平板平行,使底面方便通过支脚2与地面连接。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其中锅架沿周向等间距至少设置三组透气机构。
本实用新型上的第二通孔15不止设置一组其中,每个透气机构对应一个支脚2,为了保持锅架稳定,一般至少设置三个支脚2来维持锅架稳定;
同时透气机构越多在锅架进行烤蓝搪瓷等加工过程时的透气性就越好。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其中所述本体1至少设置一组所述透气机构,所述透气机构至少包括一个所述第二通孔15。
每组透气机构内的通孔数量并不唯一,其目的是将支脚2更稳定的固定在支脚2上,方便拆卸与安装。
为了固定支脚2,一般采用每组透气机构内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5;
同样的,通孔数量越多透气效果就更好了,在经过剧烈的温度变化之下,极速膨胀或者冷缩的内腔13内部空气就会通过通孔来与外界空气达到气压平衡,使本体1在大气压力之下保持原有形状不会破裂。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其中所述锅架还包括支脚2,所述支脚2与所述下壳体12连接用于支撑所述锅架,并且支脚2与所述透气机构得数量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将锅架抬起安装在燃气灶上,主要是为了防止在燃气灶工作过程中,燃烧器产生的火苗将锅架加热后,通过锅架将热量传递至燃气灶的其他位置,造成热量损失。
在灶台与锅架之间设置支脚2,防止锅架与燃气灶直接接触,阻止了热量的传递,锅架的保温性能更好。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其中所述锅架还包括接头22,所述接头22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封堵所述第二通孔15。
接头22的形状一般为圆柱形,其目的是为了将接头22直接插入第二通孔15中,实现支脚2与锅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接头22主要是阻止热量通过第二通孔15传递至外界,同时接头22与通孔一一对应;
第二通孔15在锅架进行热加工时,起到连通内腔13与外接气流的作用;
在将锅架放置在燃气灶上时,第二通孔15通过接头22对支脚2进行固定。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其中所述支脚2与所述接头22一体成型,和/或所述支脚2的导热性小于不锈钢。
接头22与支脚2通常为一体成型,通过接头22与第二通孔15的一一对应,将支脚2固定在锅架底部,同时锅架的热量也会通过支脚2传递至灶台;
本实用新型使用热导系数较低的非金属材料,可以有效隔绝导热,维持锅架自身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接头22与支脚2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同时一体成型的目的也为了支脚2与接头22的材料相同。
本实用新型上的支脚2上一般设置两个接头22,两个接头22可以防止支脚2绕所述第二通孔15旋转。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其中所述支脚2上设有安装通孔21,所述锅架上还形成有螺孔18,螺钉23穿过所述安装通孔21与所述螺孔18连接,并且所述接头22插接在所述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上接头22与第二通孔15的连接后,再通过螺栓与螺孔18进行固定,防止支脚2与锅架分离。
支脚2上设置有通孔,而锅架上设置有螺孔18,将螺顶穿过支脚2上的通孔在于锅架上的螺孔18连接,从而将支脚2固定在锅架上,防止锅架上的支脚2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脱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形成第一通孔(14)和至少一组透气机构,所述第一通孔(14)用于穿设燃烧器,所述本体(1)内形成有内腔(13),所述内腔(13)环绕于所述第一通孔(14)的外侧,所述内腔(13)通过所述透气机构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相连,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围成所述内腔(13);
所述第二通孔(15)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开口槽(16),所述第一开口槽(16)中心围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下壳体(12)上形成有环形的第二开口槽(17),所述第二开口槽(17)中心围成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开口槽(16)与所述第二开口槽(17)对接形成所述内腔(13),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接形成所述第一通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向下凹陷形成底面,所述第二通孔(15)设于所述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还包括支脚(2),所述支脚(2)连接在所述下壳体(12)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还包括接头(22),所述接头(22)安装所述支脚(2)上用于封堵所述第二通孔(15);
所述支脚(2)与所述透气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脚(2)上的所述接头(22)与对应的所述透气机构上的所述第二通孔(15)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与所述接头(22)一体成型,和/或所述支脚(2)的导热性小于不锈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沿周向等间距至少设置三组透气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上设有安装通孔(21),所述锅架上还形成有螺孔(18),螺钉(23)穿过所述安装通孔(21)与所述螺孔(18)连接,并且所述接头(22)插接在所述第二通孔(15)内。
1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锅架。
CN202122481774.9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Active CN215909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1774.9U CN215909104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1774.9U CN215909104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9104U true CN215909104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1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81774.9U Active CN215909104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9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2726B1 (ko) 열 확산구조를 갖는 전기구이기
CN215909104U (zh)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CN105411367B (zh) 一种锅
CN209801559U (zh) 一种新型高能炉架
KR200322769Y1 (ko) 가스 및 전기 겸용 레인지
CN112815360A (zh) 一种灶具
CN216521841U (zh) 一种隔热锅架
CN213901174U (zh) 一种接水组件及嵌入式灶具
CN220892320U (zh) 一种炉头和电燃灶
CN208610631U (zh) 一种煮饭防焦黑装置
CN207797126U (zh) 燃气灶具
CN213272730U (zh) 一种陶瓷火锅的电热炉
CN215723406U (zh) 超薄电陶炉
CN215808650U (zh) 一种节能型燃气灶具
CN212378012U (zh) 一种带承液盘附盘的集成灶及燃气灶
CN210128385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12178974U (zh) 灶具隔热罩
CN213119219U (zh) 一种节能罩及燃气灶
CN221055076U (zh)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CN218096097U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17785246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19460854U (zh) 一种燃气火焰利用率高的厨房炒锅
CN216454555U (zh) 一种高温节能的陶瓷汤锅
CN112161297A (zh) 一种带承液盘附盘的集成灶及燃气灶
CN215336524U (zh) 一种接水盘及嵌入式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