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6772U -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6772U
CN215906772U CN202120731373.1U CN202120731373U CN215906772U CN 215906772 U CN215906772 U CN 215906772U CN 202120731373 U CN202120731373 U CN 202120731373U CN 215906772 U CN215906772 U CN 215906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starting
pulley
rop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13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万友
范正峰
罗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ngku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Luo Wanyou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ngku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ngku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ngku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13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6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6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6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桩架本体的下端通过A铰接轴与机座铰接连接,A铰接轴沿机座的宽度方向布置,起架装置安装在机座上并与桩架本体相连接,起架装置用于调节桩架本体在横状布置状态和立状布置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实现将大型的桩架本体与机座进行装配,采用动滑轮组机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满足起吊大型桩架本体的需求,又能很省力地拉动桩架本体,其结构简单可靠灵活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桩打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背景技术
地基基础建设例如码头、海港等现如今对工程桩尺寸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工程桩尺寸越大,用于打桩的桩架结构就越大,例如有些较大的打桩机的桩架本体可以达到50米的高度,如何将大型的桩架与打桩机的机座进行装配成为一个难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将桩架与打桩机的机座进行装配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桩架本体的下端通过A铰接轴与机座铰接连接,A铰接轴沿机座的宽度方向布置,起架装置安装在机座上并与桩架本体相连接,起架装置用于调节桩架本体在横状布置状态和立状布置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优选地,起架装置包括起动支撑架,起动支撑架的下端与机座铰接连接,起动支撑架的上端通过A起动拉绳组件与桩架本体相连接,起动支撑架与调节其进行翻转的起动调节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起动调节机构包括A动滑轮组件和调整A动滑轮组件位置的C起动拉绳组件,A动滑轮组件和起动支撑架之间通过B起动拉绳组件相连接。
优选地,C起动拉绳组件包括固定滑轮架和起架收卷组件,起动支撑架位于固定滑轮架和桩架本体之间,C起动拉绳组包括固定滑轮架和A动滑轮组件之间设置的C1起动拉绳模块以及起架收卷组件和固定滑轮架之间设置的C2起动拉绳模块,启动起架收卷组件调整固定滑轮架和A动滑轮组件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A起动拉绳组件包括两相同的A1、A2起动拉绳单元,桩架本体上设置有沿桩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A1、A2起架连接处,A1起架连接处的桩身两侧分别设置有A1连接节点,A2起架连接处的桩身两侧分别设置有A2连接节点,A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A1起动拉绳,A1起动拉绳的两端分别与A1、A2连接节点相连接,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A1、A2起动拉绳单元相配合的A1起动滑轮,A1起动拉绳的中部绕设在A1启动滑轮上。
优选地,B起动拉绳组件包括两相同的B1、B2起动拉绳单元,A动滑轮组件包括A动滑轮支架和A动滑轮支架上设置的B1动滑轮,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与B1、B2起动拉绳单元相配合的B1起动滑轮,B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B1起动拉绳,B1起动滑轮和B1动滑轮之间通过环形的B1起动拉绳相连接。
优选地,一个B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2个B1起动拉绳,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与B1起动拉绳单元相配合的两个B1起动滑轮,两个B1启动滑轮设置在一个A1起动滑轮的两外侧且组成一个滑轮组。
优选地,C1起动拉绳模块包括两结构相同的C11、C12起动拉绳单元,A动滑轮组件包括A动滑轮支架和A动滑轮支架上设置的B21动滑轮组和B22动滑轮组,固定滑轮架上设置有C11滑轮组和C12滑轮组,C1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C拉绳上的C11绳段,C12起动拉绳单元包括C拉绳上的C12绳段,C11绳段缠绕在B21动滑轮组、C11滑轮组之间,C12绳段缠绕在B22动滑轮组、C12滑轮组之间;固定滑轮架上还设置有C11过渡滑轮和C12过渡滑轮,B21动滑轮组和B22动滑轮组之间设置B过渡动滑轮,C11、C12过渡滑轮较C11、C12滑轮组靠近桩架本体布置,C拉绳的中部的绳段记为C3绳段,C3绳段的中部绕设在B过渡动滑轮上;C3绳段的一端分别绕过C11过渡滑轮折返后与B21动滑轮组上的C11绳段相连接;C3绳段的另一端绕过C12过渡滑轮折返后与B22动滑轮组上的C12绳段相连接;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与B1、B2起动拉绳单元相配合的B1起动滑轮,B1起动滑轮和B1动滑轮之间通过环形的B1启动拉绳相连接。
优选地,C2起动拉绳模块包括两相同的C21起动拉绳单元、C22起动拉绳单元,C1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C拉绳上C21绳段和C21过渡滑轮,C21过渡滑轮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固定滑轮架和起动支撑架之间,起架收卷组件位于C21过渡滑轮和固定滑轮架之间,C21绳段的一端与C11滑轮组上的C12绳段相连接,C21绳段的另一端绕过C11过渡滑轮折返后与起架收卷组件相连接。
优选地,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在调整桩架本体姿态时对桩架本体上的A、B斜支撑调节件进行捋导的A、B捋导单元。
优选地,A斜支撑调节件包括A1斜支撑调节件、A2斜支撑调节件,B斜支撑调节件包括B1斜支撑调节件、B2斜支撑调节件,A捋导单元包括对A1斜支撑调节件、B1斜支撑调节件进行捋导的A1捋导部、A2捋导部8,B捋导单元包括对A2斜支撑调节件、B2斜支撑调节件进行捋导的B1捋导部、B2捋导部,A捋导单元位于B捋导单元的上方,A1、B1捋导部在启动支撑架的同一外侧对应设置,A2、B2捋导部在启动支撑架的另一外侧对应设置。
优选地,A1、A2捋导部和B1、B2捋导部的结构相同,A1捋导部包括A1捋导圆杆A1捋导圆杆两侧设置的A1捋导板。
优选地,起动支撑架包括两呈倒V状布置的起动支撑柱,起动支撑柱上设置有横状布置的分别组成A、B捋导单元的A、B捋导安装梁,A1、A2捋导部设置在A捋导安装梁的两端,B1、B2捋导部设置在B捋导安装梁的两端。
优选地,B2动滑轮组和C1滑轮组分别由4个滑轮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将大型的桩架本体与机座进行装配,采用动滑轮组机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满足起吊大型桩架本体的需求,又能很省力地拉动桩架本体,其结构简单可靠灵活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打桩机的轴测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机座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A连接组件的轴测图;
图5为图1中B连接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C连接组件的轴测图;
图7为图1中导桩器的轴测图;
图8为图7导桩器的俯视图;
图9为图7导桩器的主视图;
图10为图7中导桩装置;
图11为图7中活动的导桩装置;
图12为图1的局部主视图;
图13为吊桩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吊桩组件示意图;
图15为工程桩呈竖直状态的吊桩示意图;
图16为吊桩装置的轴测图;
图17为A1或B1吊桩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8为A2或B2吊桩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9为打桩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20为顶部安装架俯视图;
图21为桩架本体下端与机座连接的轴视图;
图22为图21中装配铰接组件的轴测图;
图23为打桩机的局部轴测图;
图24为图23中桩架调节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25为图23中桩架调节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26为桩架与机座装配的示意图;
图27为桩架与机座装配的轴测图示意图;
图28为动滑轮组结构的左视图;
图29为起动支撑架的左视图;
图30为起动支撑架的局部视图;
图31为动滑轮组结构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00-工程桩、200-机座、210-主前部箱体、211-A连接部、212-B连接部、220-主后部箱体、230-A连接组件、240-B连接组件、250-C连接组件、260-副浮箱、270-行走装配架、271-A支架、280-支撑腿、300-桩架、310-A中部安装臂、311-A1中部过渡滑轮、312-A2中部过渡滑轮、314-A3中部过渡滑轮、320-B中部安装臂、330-上部铰接轴、340-中部铰接轴、361-C1下部滑轮组、362-C2下部滑轮组、363-C调节绳、371-C顶部过渡滑轮、372-C1顶部滑轮组、373-C2顶部滑轮组、376-A顶部过渡滑轮、377-B顶部过渡滑轮、378-C卷扬机、400-吊桩装置、401-A吊桩单元、402-B吊桩单元、431a-A1卷扬机、431b-A2卷扬机、432-A1调节绳、433-A1调桩滑轮组、434-A1吊桩动滑轮组、434a-A1吊桩组件、435-A2调节绳、436-A2调桩滑轮组、437-A2吊桩动滑轮组、437b-A2吊桩组件、438-A1连接件、440-B调桩组件、441-B收放绳单元、441b-B2卷扬机、442-B1调节绳、443-B1调桩滑轮组、444-B1吊桩动滑轮组、445-B2调节绳、446-B2调桩滑轮组、447-B2吊桩动滑轮组、450a-A1绑桩组件、450b-A2绑桩组件、460b-B2绑桩组件、500-打桩机构、600-导桩器、610-导桩辊、610a-A导桩辊、610b-B导桩辊、610c-C导桩辊、620-A安装件、621-支撑件、630-B安装件、640-转轴、650-固定件、660-活动件、661-空缺安装处、662-辊位置调节油缸、670-调节油缸、680-A、B装配管、681-装配孔、690-A、B安装管、691-锁紧孔、692-锁紧销、710-装配铰接组件、711-A装配铰接轴、712-B装配铰接轴、713-铰接连接座、714-A锁紧组件、A1斜支撑调节件721、A2斜支撑调节件722、731-B1斜支撑调节件、732-B2斜支撑调节件、741-A11轴、742-B11轴、743-A13轴、751-A12轴、752-B12轴、753-球头件、760-油缸、800-起架装置、810-起动支撑架、811-A1起动滑轮、812-B1起动滑轮、813-A1捋导部(A2捋导部)、814-B1捋导部(B2捋导部)、815-A1捋导圆杆、816-A1捋导板、817-起动支撑柱、818a-A捋导安装梁、818b-B捋导安装梁、820-A起动拉绳组件、821-A1起动拉绳单元(A1起动拉绳)、822-A2起动拉绳单元(A2起动拉绳)、823-A1起架连接处、823a-A1连接节点、824-A2起架连接处、824a-A2连接节点、830-A动滑轮组件、831-A动滑轮支架、832-B1动滑轮、833a-B21动滑轮组、833b-B22动滑轮组、834-B过渡动滑轮、840-B起动拉绳组件、841-B1起动拉绳单元(B2起动拉绳单元)、841a-B1起动拉绳、850-C起动拉绳组件、851-固定滑轮架、852-起架收卷组件、853-C1起动拉绳模块、853a-C11起动拉绳单元、854-C2起动拉绳模块、854a-C21起动拉绳单元(C22起动拉绳单元)、855a-C11滑轮组、855b-C12滑轮组、856b-C12过渡滑轮、856a-C11过渡滑轮、857-C21过渡滑轮、858a-C11绳段、858b-C12绳段、858c-C3绳段、858d-C21绳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垂直”等等词语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水陆两用打桩机主要结构包括机座200,机座200上设置有桩架300,桩架300上设置有吊桩装置400,打桩机构500,机座200上还设置有导桩器600,吊桩装置400用于将工程桩100与打桩机构500进行装配,导桩器600用于对装配完成的工程桩100进行导向,打桩时,打桩机构500不断的对工程桩100做功使得工程桩100插入土壤中。
地基基础建设例如码头、海港等现如今对工程桩尺寸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工程桩尺寸越大,打桩机的尺寸就越大,例如有些打桩机的整机设备重量约190吨,尺寸长约25米,宽约18米,高约52米,如此庞大的打桩机给运输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再者,传统的吊桩装置、导桩器很难满足大尺寸的工程桩吊桩和导桩的需求。
如图3所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分体式结构打桩设备机座,包括用于安装打桩机构的机座200,所述的机座200包括主浮箱,所述的主浮箱由主前部箱体210和主后部箱体220可拆卸式拼接组装而成。主前部箱体210和主后部箱体220沿着机座的长度方向可拆卸式拼接布置。
主前部箱体210沿着机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主后部箱体220对应各主前部箱体210分别设置,主前部箱体210之间通过A连接组件230可拆卸式拼接装配,主前部箱体210和主后部箱体220之间通过B连接组件240可拆卸式拼接装配,主后部箱体220之间通过C连接组件250可拆卸式拼接装配。主前部箱体210和主后部箱体220分别沿着机座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两个。
如图3-4所示,主前部箱体210上焊接有A连接部211,两A连接部211之间设置有A连接组件230,两A连接部211和A连接组件230再通过螺钉连接一起,这种连接方式沿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如图5所示,主前部箱体210上还焊接有B1连接部212,主后部箱体220上焊接有B2连接部221,B1连接部212和B2连接部221之间通过销子连接一起,这种连接方式沿机座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如图6所示,主后部箱体220上还焊接有C连接部222,两C连接部222之间设置有C连接组件250,两C连接部222与C连接组件250再通过螺钉连接一起。上述的连接方式连接强度高、连接可靠,并且可以实现拆卸。
主后部箱体220上设置用于加水配重的后部配重仓。主前部箱体210上设置有用于加水配重的前部配重仓。前部配重仓设置在主前部箱体210的a端,a端为主前部箱体210上靠近主后部箱体220一侧的端部。
当进行水上施工时,主前部箱体210上设置的前部配重仓可向内注入大量的水,增加打桩机后端的重量,提高稳定性,相对于水泥配重更加的方便。主后部箱体220上设置用于加水配重的后部配重仓,后部配重仓根据需求可注入大量的水,在进行水上施工时进一步的增加打桩机后端的重量,提高稳定性。
如图2-3所示,两主前部箱体210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副浮箱260,两副浮箱260通过行走装配架270安装在两主前部箱体210上,副浮箱260和主前部箱体210上分别设置有支撑腿280,副浮箱260、主前部箱体210、行走装配架270和支撑腿280组成交替行走机构。行走装配架270包括机座的宽度方向布置的A支架271,A支架271沿着A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主前部箱体210与A支架271沿机座的宽度方向滑动装配,A支架271的两端分别沿A机座的长度方向滑动装配在B滑轨272上,支撑腿280分别升降式装配在副浮箱260、主前部箱体210上,两B滑轨272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副浮箱260上,A支架271和主前部箱体210之间设置A行走调节机构,B滑轨272和副浮箱260之间设置B行走调节机构。
如图1所示,打桩机构500设置在主前部箱体210的b端,b端为主前部箱体210上远离主后部箱体220一侧的端部。
当支撑腿280支撑两主前部箱体210不动时,两副浮箱260上的支撑腿280收缩,然后两副浮箱260在A行走调节机构、B行走调节机构的调节下可前后左右移动,当支撑腿280支撑两副浮箱260不动时,两主前部箱体210上的支撑腿280收缩,然后在A行走调节机构、B行走调节机构的调节下两主前部箱体210可前后左右移动,如此往复循环完成行走动作。
本发明的打桩机尺寸大可以在陆地上还有浅滩上行走,具有水路两用的功能。当然可以放置在大型打桩船上进行施工,相比传统的采样抛瞄定位的方式,其支撑腿定位行走的方式使得对工程桩的定位更加的稳定。主前部箱体、主后部箱体以及副浮箱彼此之间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拆卸以及装配简单,方便运输。解决了大型打桩机针对内河、运河、长江、长江支流等水域进场困难的问题,满足大江大河和海上的施工需求。
如图7-8所示,一种导桩器,包括导桩器本体600,导桩器本体上具有用于供工程桩穿过的导桩部,所述导桩部的周边间隔设置用于导送工程桩的导桩件,所述的导桩件为转动安装在导桩器本体上的导桩辊610构成,导桩辊610的转动中心线与其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导桩辊610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这种形状可以很好的导向圆柱形状的工程桩。导桩辊610的中心和导桩部的中心之间的间距方向记为a方向,a方向与导桩辊610辊长方向垂直状布置。导桩辊610沿a方向活动安装,这种可调节的安装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工程桩。
如图8所示,导桩器本体包括两相对布置的弧形的A安装件620、B安装件630,A、B安装件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桩架300上,A、B安装件的另一端呈悬伸状,A、B安装件与调节组件相连接,调节组件调整A、B安装件的另一端相互靠近和分离,导桩辊610分别转动安装在A、B安装件上。优选地,A、B安装件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打桩机上且构成转动安装的转轴640竖直布置。
桩架300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固定件650,A、B安装件的一端分别装配在固定件650上,桩架300上还设置有空缺安装处,空缺安装处设置有活动安装的活动件660,活动件660位于两固定件之间,活动件660靠近导桩部中心的端部设置有导桩辊610。
调节组件包括A安装件620、B安装件630和固定件650之间设置的调节油缸670构成。
如图8所示,记A、B安装件上安装的导桩辊610分别为A导桩辊610a、B导桩辊610b,记活动件上安装的导桩辊为C导桩辊610c,如图10所示,A、B导桩辊分别安装在A、B装配管680上,A、B安装件上分别设置有A、B安装管690,A、B装配管680分别滑动装配在A、B安装管690内,A、B装配管680的管身上分别设置有装配孔681,装配孔681沿着A、B装配管680的身长方向分别在A、B装配管680上间隔布置,A、B安装管690上设置有锁紧孔691,调整不同装配孔681和锁紧孔691相对应并用锁紧销692锁紧实现A、B导桩辊610位置的调整;如图7、8和11所示,活动件660活动安装在空缺安装处661上,空缺安装处661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动件进行移动的辊位置调节油缸662,空缺安装处661安装在桩架300上。A、B安装件上还分别设置用于人行走的支撑件621,支撑件的边部设置有防护栏622。
导桩器工作方法如下,首先根据工程桩直径的大小,先调整装配孔681和锁紧孔691相对应并用锁紧销692锁紧,使得A、B装配管680带动A导桩辊610a、B导桩辊610b同时向导桩部中心靠拢或远离,以适用不同直径的工程桩。在对工程桩进行抱紧时,同时启动调节油缸670以及启动辊位置调节油缸662,带动A安装件620、B安装件630相互靠近,使得A导桩辊610a、B导桩辊610b抱紧工程桩,带动活动件660移动使得C导桩辊610c将工程桩抱紧。最后通过A导桩辊610a、B导桩辊610b,C导桩辊610c的共同作用对工程桩进行定位和导向。
优选地,沿桩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导桩器,分别为上、下导桩器,便于接桩。接桩方法如下:打桩机行走定位至打桩位置,将第一节工程桩打至下导桩器上方便于接桩焊接高度,上、下导桩器均处于打开状态,打桩机向后行走,留出运桩船能够运输进入桩机前方的空间,运桩船将第二节桩运至桩机前方,桩机将工程桩吊起与打桩机构上设置的桩帽装配,然后调整工程桩桩身的垂直度,上导桩器将工程桩抱牢,打桩机行走定位至打桩位置,调整工程桩桩身角度,下导桩器将第一节桩抱牢,桩帽下放,将第二节工程桩下放至第一节工程桩上进行接桩,接桩完成后打桩机构将工程桩打至标高,打桩过程中依次将上导桩器和下导桩器打开。
本发明导桩器,结构可靠、简单合理,其导桩部的导桩直径可调,使得其可适应多种工程桩的定位导向,尤其适用于较大直径的工程桩的定位和导向。
一种吊桩装置,如图1、2、12和13所示,包括设置在打桩机上的桩架300,桩架300上设置有用于起吊工程桩两端的A吊桩单元401、B吊桩单元402,工程桩的两端绑设有桩头绑桩组件、桩尾绑桩组件,A、B吊桩单元包括分别与桩头绑桩组件、桩尾绑桩组件构成可拆卸式连接装配的A吊桩组件、B吊桩组件、以及分别调整A、B吊桩组件状态的A、B调桩组件,A、B调桩组件包括A调节绳组件、B调节绳组件,A、B调节绳组件与打桩机上分别设置的A收放绳单元、B收放绳单元相连接。
如图13所示,桩头绑桩组件上具有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460b,桩尾绑桩组件上具有A1绑桩组件450a和/或B1绑桩组件,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460b在工程桩的桩头两侧分别布置,A吊桩组件包括A2吊桩组件437b,B吊桩组件包括B2吊桩组件447b,还包括A1吊桩组件434a和/或B1吊桩组件,A2吊桩组件437b与A2绑桩组件450b进行可拆式装配连接,B2吊桩组件447b与B2绑桩组件460b进行可拆式装配连接,A1吊桩组件434a和/或B1吊桩组件与桩尾绑桩组件进行可拆式装配连接,优选地,A1吊桩组件434a与A1绑桩组件450a进行可拆式装配连接,而B1吊桩组件与B1绑桩组件用于备用。A调桩组件用于调整A1、A2吊桩组件的状态,B调桩组件用于调整B1、B2吊桩组件的状态。
例如在进行吊桩时,如图1、2、12和13所示,先采用运桩船将工程桩沿打桩机宽度方向水平放置并与吊装装置相对应;在工程桩桩头的两侧分别焊接用于起吊工程桩的2吊耳,在工程桩桩尾的其中一侧焊接用于起吊工程桩的2吊耳,将6个吊耳同一水平面布置,且所述平面经过工程桩的中心线。然后采用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460b分别捆绑工程桩桩头的两侧布置的吊耳,采用A1绑桩组件450a或B1绑桩组件捆绑工程桩桩尾上设置的2吊耳,本实施例采用A1绑桩组件450a捆绑工程桩桩尾上设置的2吊耳,当然也可以同时采用B1绑桩组件绑住工程桩桩尾的另一侧,但是没必要。然后,采用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分别与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相连460b,采用A1吊桩组件434a和A1绑桩组件相连450a;同时调节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和A1吊桩组件434a将工程桩平衡的水平吊起;而B1吊桩组件作为备用,用于备用吊起桩尾。吊起到一定高度后,调节A1吊桩组件434a下行使得工程桩100从水平状态逐渐翻转成竖直状态,翻转成竖直状态后将A1绑桩组件450a与A1吊桩组件434a分离,继续调节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上行将工程桩100的桩头与打桩机构500上设置的桩帽相对应并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将A2绑桩组件450b与A2吊桩组件437b分离、B2绑桩组件460b与B2吊桩组件447b分离,然后启动打桩机构500进行打桩,在打桩的过程中,人站在导桩器600上依次拆掉桩尾上布置的A1绑桩组件450a,桩头布置的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460b。优选地,采用A2绑桩组件450b上的A2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桩头一侧的两吊耳相连;采用B2绑桩组件460b上的B2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桩头另一侧的两吊耳相连;采用A1绑桩组件450a上的A1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桩尾的两吊耳相连。
如图14所示,A1绑桩组件450a包括用于连接同一端的同一侧的两吊耳的A1钢丝绳439a,还包括A1钢丝绳滑轮组439,A1钢丝绳滑轮组439上的A1滑轮439b滚动安装在A1钢丝绳滑轮组架439c上,A1滑轮439b与A1钢丝绳439a配合连接,A1钢丝绳滑轮组架439c与A1连接件438可拆式装配连接,A1连接件438与A1吊桩动滑轮组434相连。A1吊桩组件434a还包括A1连接件438,A1连接件438与A1吊桩动滑轮组434相连。优选地,A1钢丝绳滑轮组架439c通过A12钢丝绳439d与A1连接件438可拆式装配连接。A1连接件438包括连接件本体438a,连接件本体为U型,连接件本体438a的两端设置有与横销438d插接配合的销孔438b,连接件本体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圆管438c,圆管438c的中心线与销孔438b的中心线重合,横销438d滑动装配在圆管438c内,圆管438c内设置有驱动横销与销孔始终处于插接配合状态的弹性装置,横销靠近弹性装置的一端上设置有拉绳438e,当A1绑桩组件450a需要与A1吊桩组件434a分离时,拉动拉绳438e带动横销438d移动,使得A12钢丝绳439d与A1连接件438断开连接。优选地,将拉绳438e的另一端延伸至地面,根据需要采用人拉动拉绳。优选地,A1连接件438与A1吊桩动滑轮组434通过钢丝绳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加的灵活。
同样A1绑桩组件、A2绑桩组件、B1绑桩组件和B2绑桩组件的结构相同,A1绑桩组件与A1连接件438可拆式装配连接,A2绑桩组件与A2连接件可拆式装配连接,B1绑桩组件与B1连接件可拆式装配连接,B2绑桩组件与B2连接件可拆式装配连接,A1连接件、A2连接件、B1连接件和B2连接件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一种吊桩装置在起吊工程桩时可以同时起吊工程桩的桩头和桩尾,将其平衡的吊起,吊起到一定高度后,通过调节桩头不动,桩尾下行,或者调节桩尾不动,桩头上行使得工程桩翻转成竖直状态。然后继续调节桩头上行与打桩机构上设置的桩帽进行装配完成吊桩。而传统的吊桩方式为仅通过起吊工程桩的桩头将工程桩吊起,这种方式桩尾着地,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当在船上作业时容易划伤船体。本发明的吊桩装置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如图16所示,桩架300的中部设置有中部安装架,中部安装架包括位于桩架300两侧的A中部安装臂310、B中部安装臂320,A中部安装臂310的一端与桩架300固定连接,A中部安装臂310的另一端安装有A1调桩滑轮组433、A2调桩滑轮组436,A1、A2调桩滑轮组下方设置有A1吊桩动滑轮组434、A2吊桩动滑轮组437,A1调桩滑轮组433与A1吊桩动滑轮组434构成A1吊桩组件434a,A2调桩滑轮组436、A2吊桩动滑轮组437构成A2吊桩组件437b,A调节绳组件包括A1调节绳432和A2调节绳435,A1调节绳432的局部绳段用于实现A1调桩滑轮组433和A1吊桩动滑轮组434之间的连接,A2调节绳435的局部绳段用于实现A2调桩滑轮组436和A2吊桩动滑轮组437之间的连接;B中部安装臂320的一端与桩架300固定连接,B中部安装臂320的另一端安装有B1调桩滑轮组443、B2调桩滑轮组446,B1、B2调桩滑轮组下方设置有B1吊桩动滑轮组444、B2吊桩动滑轮组447,B1调桩滑轮组443、B1吊桩动滑轮组444构成B1吊桩组件,B2调桩滑轮组446、B2吊桩动滑轮组447构成B2吊桩组件447b,B调节绳组件包括B1调节绳442和B2调节绳445,B1调节绳442的局部绳段用于实现B1调桩滑轮组443和B1吊桩动滑轮组444之间的连接,B2调节绳445的局部绳段用于实现B2调桩滑轮组446和B2吊桩动滑轮组447之间的连接。
如图16所示,A1调桩滑轮组433、A2调桩滑轮组436分别通过铰接装配件安装在A中部安装臂310上,B1调桩滑轮组443、B2调桩滑轮组446分别通过铰接装配件安装在B中部安装臂320上,铰接装配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装配部和下装配部,上装配部通过上部铰接轴330与A中部安装臂310/B中部安装臂320铰接连接,上、下装配部通过中部铰接轴340铰接连接,上部铰接轴330、中部铰接轴340相垂直布置,A1调桩滑轮组433、A2调桩滑轮组436和B1调桩滑轮组443、B2调桩滑轮组446装配在下装配部上,A1、A2调桩滑轮组的中心线相垂直布置,B1、B2调桩滑轮组的中心线相垂直布置。
如图16和20所示,桩架300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安装架,顶部安装架上设置有A顶部过渡滑轮376、B顶部过渡滑轮377,A中部安装臂310上还设置有A1中部过渡滑轮311、A2中部过渡滑轮312,B中部安装臂320上还设置有B1中部过渡滑轮、B2中部过渡滑轮,A1中部过渡滑轮311、A2中部过渡滑轮312、A1调桩滑轮组433和A2调桩滑轮组436沿着A中部安装臂310固定端至悬伸端依次安装,A1、A2中部过渡滑轮安装在A中部安装臂310的上侧,A1、A2调桩滑轮组安装在A中部安装臂310的下侧,如图2所示,打桩机的机座上设置有B2卷扬机441b、A2卷扬机431b以及A1卷扬机431a和/B1卷扬机,A收放绳单元包括打桩机的机座上设置的A1卷扬机和/B1卷扬机。如图2、16、17和18所示,A1调节绳432的收放端依次绕过A2中部过渡滑轮312、A1中部过渡滑轮311、A顶部过渡滑轮376后与A1卷扬机431a相连接,A1调桩滑轮组433和A2调桩滑轮组436之间还设置有A3中部过渡滑轮314,A3中部过渡滑轮314位于A中部安装臂310的上侧,A2调节绳435的收放端依次绕过A3中部过渡滑轮314后与A2卷扬机431b相连接。
同样,B中部安装臂320上还设置有B1、B2中部过渡滑轮,B中部安装臂320上还设置有B1、B2中部过渡滑轮,B1中部过渡滑轮、B2中部过渡滑轮、B1调桩滑轮组443和B2调桩滑轮组446沿着B中部安装臂320固定端至悬伸端依次安装,B1、B2中部过渡滑轮安装在B中部安装臂320的上侧,B1、B2调桩滑轮组安装在B中部安装臂320的下侧,B1调节绳的收放端依次绕过B2中部过渡滑轮、B1中部过渡滑轮、B顶部过渡滑轮后与A1卷扬机和/B1卷扬机相连接。
B收放绳单元包括打桩机的机座上设置的B2卷扬机441b,B1调桩滑轮组443和B2调桩滑轮组446之间还设置有B3中部过渡滑轮,B3中部过渡滑轮位于B中部安装臂320的上侧,B2调节绳445的收放端依次绕过B3中部过渡滑轮后与B2卷扬机441b相连接。
优选地,因为桩尾只起吊一侧,所以本实施例如图2和16所示,将B2调节绳445和A2调节绳435分别与B2卷扬机441b和A2卷扬机431b相连。将A1调节绳432与A1卷扬机431a相连,值得注意的是B1调节绳442作为备用,可以在机座上另设有B1卷扬机与B1调节绳442相连,也可以不设置A1调节绳432仅将B1调节绳442与A1卷扬机431a相连。
因为,A1调桩滑轮组433、A2调桩滑轮组436,B1调桩滑轮组443、B2调桩滑轮组446铰接安装,所以,B1吊桩动滑轮组444、B2吊桩动滑轮组447、A1吊桩动滑轮组434和A2吊桩动滑轮组437分别在调节绳的调节下可以上下移动,也可以前后摆动以及左右摆动,以适用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工程桩。
如图1和19和20所示,顶部安装架上还设置有C顶部过渡滑轮371和C1顶部滑轮组372和C2顶部滑轮组373,桩架300上设置有升降式滑动安装的打桩机构500,打桩机构500上设置有C下部滑轮组374,C1、C2顶部滑轮组和C下部滑轮组之间通过C调节绳375的局部身段装配连接,如图2和19所示,所示,C调节绳375的收放端绕过C顶部过渡滑轮371后与打桩机的机座200上设置的C卷扬机378相连接。
如图1和7所示,桩架300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机座上,机座上设置有调节桩架300进行升降的桩架调节机构。桩架300上和机座的连接处设置导桩装置600。如图12所示,桩架300为可拆式连接装配的各个桩架节组成,各桩架节通过法兰盘和螺栓连接,组成桩架300。
如图1-2和13-20所示,一种吊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工程桩100沿打桩机宽度方向水平放置并与吊装装置相对应;采用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460b分别捆绑工程桩100桩头的两侧,采用A1绑桩组件450a或B1绑桩组件捆绑工程桩100桩尾的一侧;采用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分别与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460b相连,采用A1吊桩组件434a和A1绑桩组件450a相连,或采用B1吊桩组件与B1绑桩组件相连;同时调节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和A1吊桩组件434a将工程桩100平衡的水平吊起,或同时调节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和B1吊桩组件将工程桩100平衡的水平吊起;吊起到一定高度后,调节A1吊桩组件434a下行使得工程桩100从水平状态逐渐翻转成竖直状态,翻转成竖直状态后将A1绑桩组件450a从工程桩100上移除,或调节B1吊桩组件下行使得工程桩100从水平状态逐渐翻转成竖直状态,翻转成竖直状态后将B1绑桩组件从工程桩100上移除;继续调节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上行将工程桩100的桩头与打桩机构相对应并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将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460b从工程桩100上移除。
如图13所示,在工程桩100桩头的两侧分别焊接用于起吊工程桩100的2吊耳,在工程桩100桩尾的其中一侧焊接用于起吊工程桩100的2吊耳,将6个吊耳同一水平面布置,且所述平面经过工程桩100的中心线。
采用A2绑桩组件450b上的A2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桩头一侧的两吊耳相连;采用B2绑桩组件460b上的B2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桩头另一侧的两吊耳相连;采用A1绑桩组件450a上的A1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桩尾的两吊耳相连,或者采用B1绑桩组件上的B1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桩尾的两吊耳相连。
将A2吊桩组件437b与A2绑桩组件450b设置成可拆卸式装配连接;将B2吊桩组件447b与B2绑桩组件460b设置成可拆卸式装配连接;将A1吊桩组件434a与A1绑桩组件450a设置成可拆卸式装配连接,或者将B1吊桩组件与B1绑桩组件设置成可拆卸式装配连接。
如图14所示,将A1绑桩组件450a与A1吊桩组件434a上的A1连接件438相连,将A1连接件438与A1吊桩动滑轮组434相连,调节A1吊桩动滑轮组434升降带动A1绑桩组件450a升降,同样,将A2绑桩组件450b与A2吊桩组件437b上的A2连接件相连,将A2连接件与A2吊桩动滑轮组437相连,调节A2吊桩动滑轮组437升降带动A2绑桩组件450b升降;将B2绑桩组件460b与B2吊桩组件447b上的B2连接件相连,将B2连接件与B2吊桩动滑轮组447相连,调节B2吊桩动滑轮组447升降带动B2绑桩组件460b升降;或者,将B1绑桩组件与B1吊桩组件上的B1连接件相连,将B1连接件与B1吊桩动滑轮组相连,调节B1吊桩动滑轮组升降带动B1绑桩组件升降。
如图14所示,将A1连接件438上设置的A1横销438d设置成滑动安装,所述的A1横销438d与弹性装置相连使得其一直处于锁扣的状态,在A1横销438d上设置有A1拉绳438e,拉动A1拉绳438e带动A1横销438d移动,使得A1绑桩组件450a与A1连接件438分离;同样,将A2连接件上设置的A2横销设置成滑动安装,所述的A2横销与弹性装置相连使得其一直处于锁扣的状态,在A2横销上设置有A2拉绳,拉动A2拉绳带动A2横销移动,使得A2绑桩组件450b与A2连接件分离;将B2连接件上设置的B2横销设置成滑动安装,所述的B2横销与弹性装置相连使得其一直处于锁扣的状态,在B2横销上设置有B2拉绳,拉动B2拉绳带动B2横销移动,使得B2绑桩组件460b与B2连接件分离;将B1连接件上设置的B1横销设置成滑动安装,所述的B1横销与弹性装置相连使得其一直处于锁扣的状态,在B1横销上设置有B1拉绳,拉动B1拉绳带动B1横销移动,使得B1绑桩组件与B1连接件分离。
如图13所示,A2绑桩组件450b与A2吊桩组件437b分离后再将A2绑桩组件450b与工程桩100分离;B2绑桩组件460b与B2吊桩组件447b分离后再将B2绑桩组件460b与工程桩100分离;A1绑桩组件450a与A1吊桩组件434a分离后再将A1绑桩组件450a与工程桩100分离;或者当B1绑桩组件与B1吊桩组件分离后再将B1绑桩组件与工程桩100分离。
如图16所示,将A2吊桩动滑轮组437与A2调桩滑轮组436相连,将A2调桩滑轮组436安装在A中部安装臂310上,采用A2调节绳435调节A2吊桩动滑轮组437与A2调桩滑轮组436相对移动;同样将B2吊桩动滑轮组447与B2调桩滑轮组446相连,将B2调桩滑轮组446安装在B中部安装臂320上,采用B2调节绳445调节B2吊桩动滑轮组447与B2调桩滑轮组446相对移动;将A2调桩滑轮组436与B2调桩滑轮组446相对布置,如图15所示,将A2调桩滑轮组436、B2调桩滑轮组446与打桩机构对应布置,使得吊起的竖直状态的工程桩100的桩头处于可装配状态;将A1吊桩动滑轮组434与A1调桩滑轮组433相连,将A1调桩滑轮组433安装在A中部安装臂310上,采用A1调节绳432调节A1吊桩动滑轮组434与A1调桩滑轮组433相对移动;或者将B1吊桩动滑轮组与B1调桩滑轮组相连,将B1调桩滑轮组安装在B中部安装臂320上,或者采用A1调节绳432调节B1吊桩动滑轮组与B1调桩滑轮组相对移动。
如图16所示,将A1、A2调桩滑轮组装配在下装配部上,下装配部通过中部铰接轴340与上装配部铰接安装,将上装配部与A中部安装臂310通过上部铰接轴330铰接安装,中部铰接轴340与上部铰接轴330相垂直布置。同样将B1、B2调桩滑轮组446装配在下装配部上,下装配部通过中部铰接轴340与上装配部交接安装,将上装配部与B中部安装臂320通过上部铰接轴330铰接安装,中部铰接轴340与上部铰接轴330相垂直布置。
如图2和16-18所示,还将A1调节绳432的收放端依次绕过A2中部过渡滑轮312、A1中部过渡滑轮311、A顶部过渡滑轮376后与A1卷扬机431a相连接,通过A1卷扬机431a收放A1调节绳432以带动A1吊桩动滑轮组434升降;或者将A1调节绳432的收放端依次绕过B2中部过渡滑轮、B1中部过渡滑轮、B顶部过渡滑轮后与A1卷扬机431a相连接,通过A1卷扬机431a收放A1调节绳432以带动B1吊桩动滑轮组升降;还将A2调节绳435的收放端依次绕过A3中部过渡滑轮314后与A2卷扬机431b相连接,通过A2卷扬机431b收放A2调节绳435以带动A2吊桩动滑轮组437升降;还将B2调节绳445的收放端依次绕过B3中部过渡滑轮后与B2卷扬机441b相连接,通过B2卷扬机441b收放B2调节绳445以带动B2吊桩动滑轮组447升降。
打桩机工作方法:如图1-20所示,通过A行走调节机构、B行走调节机构将打桩机移动到指定位置,采用运桩船运输工程桩并将工程桩沿打桩机宽度方向水平放置并与吊装装置相对应;在工程桩桩头的两侧分别焊接用于起吊工程桩的2吊耳,在工程桩桩尾的其中一侧焊接用于起吊工程桩的2吊耳,将6个吊耳同一水平面布置,且所述平面经过工程桩的中心线。然后采用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460b分别捆绑工程桩桩头的两侧布置的吊耳,采用A1绑桩组件450a或B1绑桩组件捆绑工程桩桩尾上设置的2吊耳,本实施例采用A1绑桩组件450a捆绑工程桩桩尾上设置的2吊耳。然后,采用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分别与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相连460b,采用A1吊桩组件434a和A1绑桩组件相连450a;同时调节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和A1吊桩组件434a将工程桩平衡的水平吊起。吊起到一定高度后,调节A1吊桩组件434a下行使得工程桩100从水平状态逐渐翻转成竖直状态,翻转成竖直状态后将A1绑桩组件450a与A1吊桩组件434a分离,继续调节A2吊桩组件437b、B2吊桩组件447b上行将工程桩100的桩头与打桩机构500上设置的桩帽相对应并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将A2绑桩组件450b与A2吊桩组件437b分离、B2绑桩组件460b与B2吊桩组件447b分离,调节打桩机构带动工程桩下行使得工程桩接触地面后停止,然后启动导桩器600抱拢工程桩。最后启动打桩机构进行作业工作。在打桩的过程中,人站在导桩器600上依次拆掉桩尾上布置的A1绑桩组件450a,桩头布置的A2绑桩组件450b、B2绑桩组件460b。
如图1和21-25所示,一种角度可调节式桩架结构,包括桩架300本体,桩架300本体的下端活动式装配在打桩机的机座200上,桩架300本体与桩架调节机构相连接,桩架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桩架本体的倾斜状态。
如图21所示,桩架300本体的下端通过装配铰接组件710与机座200活动装配。所述的装配铰接组件710至少包括A装配铰接轴711,A装配铰接轴711水平布置,桩架调节机构至少调节桩架本体绕A装配铰接轴711进行转动。所述的装配铰接组件710还包括B装配铰接轴712,B装配铰接轴712水平布置,桩架调节机构还调节桩架300本体绕B装配铰接轴712进行转动。A装配铰接轴711、B装配铰接轴712垂直布置。A装配铰接轴711、B装配铰接轴712中的一者沿机座的长度方向布置,另一者沿机座的宽度方向布置。
桩架调节机构调节桩架300本体可以沿机座的长度方向摆动也可以沿机座的宽度方向摆动。这种结构使得打桩机在施工时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桩架的倾斜角度,使用灵活,以满足工地上各种施工需求,具有多功能,满足多种施工需求的特点,此外本实施例结构牢靠尤其适用于大型工程桩的角度调节。
例如,如图23所示,将打桩机构500滑动安装在桩架300本体上,工程桩100与打桩机构500装配完成后,根据施工需求,采用桩架调节机构调整桩架本体的倾斜状态,采用两台经纬仪测量工程桩的角度,当工程桩调整到施工需求的角度后,打桩机构500开始作业将工程桩打入泥土中。
如图21-22所示,装配铰接组件710包括铰接连接座713,铰接连接座713上装配有A装配铰接轴711、B装配铰接轴712,桩架300本体的下端通过A装配铰接轴711与铰接连接座713铰接装配连接,铰接连接座713通过B装配铰接轴712与机座200相连接。B装配铰接轴712由B1、B2短轴构成,A装配铰接轴711位于B1、B2短轴之间,A装配铰接轴711沿机座的身长方向布置。
如图21所示机座200上焊接有吊耳,B装配铰接轴712与吊耳装配连接,本实施例大型的打桩机,每根长轴的重量都很重,所以,其将一根长轴拆分成B1、B2短轴的设计可以减轻轴自身的重量,便于装卸,此外短轴便于加工强度又高,使得其可以承受桩架本体巨大的重量。
如图21-22所示,桩架300本体和铰接连接座713之间设置有对桩架300本体绕A装配铰接轴711的转动进行锁紧的A锁紧组件714。桩架300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装配组件,装配组件包括两装配板件290,两装配板件290在桩架本体的下端组成倒U型装配机构,两装配板件290上设置有装配安装孔,装配安装孔与A装配铰接轴711延伸至铰接连接座713外侧的轴端装配连接。装配板件290的外板面上设置有加强筋,A锁紧组件714为装配板件290和铰接连接座713之间设置的两组锁紧销组件构成。
两装配板件290焊接在桩架300本体的下端,通过设置有加强筋增强两装配板件290的连接强度,两装配板件290通过A装配铰接轴711与铰接连接座713装配连接,当两A锁紧组件714(锁紧销)拆除时,桩架300本体可以实现沿机座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同时摆动,当两A锁紧组件714(锁紧销)与铰接连接座713装配时,桩架300本体仅可以实现沿机座的长度方向摆动。
如图23所示,桩架调节机构包括A桩架调节单元和B桩架调节单元,A桩架调节单元和B桩架调节单元分置于桩架300本体的两外侧,A、B桩架调节单元的一端与桩架300本体活动连接,A、B桩架调节单元的另一端与机座活动连接,A、B桩架调节单元分别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A、B桩架调节单元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与机座200和桩架300本体构成活动连接。
A桩架调节单元包括长度可调的A1斜支撑调节件721、A2斜支撑调节件722,B桩架调节单元包括长度可调的B1斜支撑调节件731、B2斜支撑调节件732,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在桩架本体的两侧相对布置,A2斜支撑调节件722、B2斜支撑调节件732在桩架300本体的两侧相对布置,A1斜支撑调节件721位于A2斜支撑调节件722的上侧且A1斜支撑调节件721的斜率大于A2斜支撑调节件722的斜率,B1斜支撑调节件731位于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上侧且B1斜支撑调节件731的斜率大于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斜率。
如图23所示,优选地,A2斜支撑调节件722和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上端支撑桩架本体的中部,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支撑桩架本体的中上部,这种布置合理,可以有效的支撑桩架本体,并且结构牢靠,在起吊大型的工程桩时,以及打桩时,其结构非常牢靠、平稳。
如图23-25所示,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的结构相同,A2斜支撑调节件722、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结构相同,桩架本体上设置有两A11轴741和两B11轴742,A11轴741和B11轴742转动装配在桩架本体上,机座上设置有两A12轴751和两B12轴752,A1、B1斜支撑调节件的上端设置有A13轴743和B13轴,A11轴741的高度大于B11轴742的高度,两A11轴741和两B11轴742分别沿机座的宽度方向布置,A11轴741和A13轴743垂直布置且A13轴743转动装配在A11轴741外端开设的装配孔内,同样,B11轴742和B13轴垂直布置且B13轴转动装配在B11轴742外端开设的装配孔内。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各斜支撑调节件的上端可以沿机座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进行摆动。
A12轴751较B12轴752靠近桩架300本体布置,A12轴751和B12轴752上分别设置有球头部,A1、B1斜支撑调节件的下端分别通过A12轴751上的球头部与机座球头铰接连接,A2、B2斜支撑调节件的下端分别通过B12轴752上的球头部与机座球头铰接连接。如图25所示,A1、B1斜支撑调节件的下端设置有与A12轴751上的球头部进行装配的球头件753,球头部装配在球头件753内。同样,A2、B2斜支撑调节件的下端设置有与B12轴752上的球头部进行装配的球头件753。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各斜支撑调节件的下端可以在机座上进行多方向的的摆动,以适用桩架本体各种角度的摆动需求。
如图25所示,A1斜支撑调节件721、A2斜支撑调节件722的下端设置调节其身长的A1、A2长度调节件,B1斜支撑调节件731、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下端设置调节其身长的B1、B2长度调节件。A1、A2长度调节件和B1、B2长度调节件均为油缸760组成。优选地,油缸760包括可伸缩的活塞杆,以及缸筒,其缸筒分别与A1、A2、B1和B2斜支撑调节件的斜支撑架相连,活塞杆与球头件753相连。调节活塞杆伸缩,以调节A1、A2、B1和B2斜支撑调节件的长度。
如图23-25所示,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A2斜支撑调节件722和B2斜支撑调节件732与桩架300本体连接的部分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转动;与机座200连接的部分可以实现多个方向的转动。当同时调节A1斜支撑调节件721、A2斜支撑调节件722、B1斜支撑调节件731和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长度时,可以调节桩架300本体沿机座200的长度方向摆动。当仅调节A1斜支撑调节件721和A2斜支撑调节件722的长度改变而B1斜支撑调节件731和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长度不变时,可以调节桩架300本体沿机座200的宽度方向摆动;或者A1斜支撑调节件721和A2斜支撑调节件722的长度不变,而仅调节B1斜支撑调节件731和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长度改变,也可以调节桩架300本体沿机座200的宽度方向摆动。
如图23所示,A1、B1斜支撑调节件呈V字状布置且V字的开口指向为斜向下,A2、B2斜支撑调节件呈V字状布置且V字的开口指向为斜向下。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实现调节桩架本体沿机座的宽度方向摆动。此外这种布置方式还可以增强对桩架本体的支撑强度。
如图1和21-25所示,一种倾斜打桩的方法,打桩机在指定的打桩地点将工程桩100装配在桩架300本体上设置的打桩机构500上,然后采用角度测量机构测量装配后的工程桩100的倾斜状态,根据工程桩100的倾斜状态采用桩架调节机构调整桩架300本体的倾斜状态,直至将工程桩100调整到所需的倾斜状态,工程桩100调整到所需的倾斜状态后通过打桩机构500进行打桩。优选地,采用两台经纬仪测量工程桩100的角度。
如图1和21-22所示,将桩架300本体的下端通过A装配铰接轴711与铰接连接座713铰接装配连接,将铰接连接座713通过B装配铰接轴712与机座200铰接装配连接,将A装配铰接轴711水平沿机座200的长度方向布置,将B装配铰接轴712水平沿机座200的宽度方向布置,以实现桩架300本体沿机座200的长度和机座200的宽度方向摆动的需求。
在桩架300本体和铰接连接座713之间设置有对桩架300本体绕A装配铰接轴711的转动进行锁紧的A锁紧组件714,将A锁紧组件714设置成可拆卸式,当A锁紧组件714将桩架300本体和铰接连接座713锁紧时,对桩架300本体绕A装配铰接轴711的转动进行限制,当拆除A锁紧组件714时,使得桩架300本体可以绕A装配铰接轴711进行转动。
桩架调节机构包括A桩架调节单元和B桩架调节单元,将A桩架调节单元和B桩架调节单元分置于桩架300本体的两外侧,将A、B桩架调节单元的一端与桩架300本体铰接连接,A、B桩架调节单元的另一端与机座200铰接连接,将A、B桩架调节单元分别设置成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以调节桩架300本体的倾斜状态。
如图23所示,A桩架调节单元包括长度可调的A1斜支撑调节件721、A2斜支撑调节件722,B桩架调节单元包括长度可调的B1斜支撑调节件731、B2斜支撑调节件732,将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在桩架300本体的两侧相对布置,将A2斜支撑调节件722、B2斜支撑调节件732在桩架300本体的两侧相对布置,将A1斜支撑调节件721设置在A2斜支撑调节件722的上侧且A1斜支撑调节件721的斜率大于A2斜支撑调节件722的斜率,将B1斜支撑调节件731设置在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上侧且B1斜支撑调节件731的斜率大于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斜率。
将A1、B1斜支撑调节件呈V字状布置且V字的开口指向为斜向下,将A2、B2斜支撑调节件呈V字状布置且V字的开口指向为斜向下。
如图23-25所示,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的结构相同,将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的上端分别与两A11轴741通过两A13轴743铰接连接,将两A11轴741相对布置于桩架300本体的两侧,且A11轴741沿机座200的宽度方向布置,将A11轴741和A13轴743垂直布置且A13轴743转动装配在A11轴741外端开设的装配孔内;将A1、B1斜支撑调节件的下端分别通过A12轴上的球头部与机座200球头铰接连接;
A2斜支撑调节件722、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结构相同,将A2斜支撑调节件722、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上端分别与两B11轴通过两B13轴铰接连接,将两B11轴相对布置于桩架300本体的两侧,且B11轴沿机座200的宽度方向布置,将B11轴和B13轴垂直布置且B13轴转动装配在B11轴外端开设的装配孔内;将A2、B2斜支撑调节件的下端分别通过B12轴上的球头部与机座200球头铰接连接;
通过调整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A2斜支撑调节件722和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长度以调整桩架300本体的倾斜状态。通过同时调整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A2斜支撑调节件722和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长度以实现桩架300本体沿机座200的长度方向摆动。通过同时调整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的长度,且A2斜支撑调节件722和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长度不调整,以实现桩架300本体沿机座200的宽度方向摆动;或者,通过同时调整A2斜支撑调节件722、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长度,且A1斜支撑调节件721和B1斜支撑调节件731的长度不调整,以实现桩架300本体沿机座200的宽度方向摆动。通过在A1斜支撑调节件721、A2斜支撑调节件722的下端设置A1、A2长度调节件调节其身长,通过在B1斜支撑调节件731、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下端设置B1、B2长度调节件调节其身长。
地基基础建设例如码头、海港等现如今对工程桩尺寸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工程桩尺寸越大,用于打桩的桩架结构就越大,例如有些较大的打桩机的桩架本体可以达到50米的高度,如何将大型的桩架与打桩机的机座进行装配成为一个难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将桩架与打桩机的机座进行装配的装置。
如图26-31所示,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桩架300本体的下端通过B装配铰接轴712与机座200铰接连接,B装配铰接轴712沿机座200的宽度方向布置,起架装置安装在机座200上并与桩架300本体相连接,起架装置用于调节桩架300本体在横状布置状态和立状布置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如图26所示,起架装置包括起动支撑架810,起动支撑架810的下端与机座200铰接连接,起动支撑架810的上端通过A起动拉绳组件820与桩架300本体相连接,起动支撑架810与调节其进行翻转的起动调节机构相连接。以起动支撑架810为支点调节A起动拉绳组件820将桩架300本体从横状布置状态起拉至立状布置状态。
如图26所示,起动调节机构包括A动滑轮组件830和调整A动滑轮组件830位置的C起动拉绳组件850,A动滑轮组件830和起动支撑架810之间通过B起动拉绳组件840相连接。调节A动滑轮组件830移动带动B起动拉绳组件840移动,然后将起动支撑架810拉起,起动支撑架810在拉动的过程中再带动A起动拉绳组件820将桩架本体拉起。
如图27所示,C起动拉绳组件850包括固定滑轮架851和起架收卷组件852,起动支撑架810位于固定滑轮架851和桩架300本体之间,C起动拉绳组件850包括固定滑轮架851和A动滑轮组件830之间设置的C1起动拉绳模块853以及起架收卷组件852和固定滑轮架851之间设置的C2起动拉绳模块854,启动起架收卷组件852调整固定滑轮架851和A动滑轮组件830之间的间距。A动滑轮组件830与固定滑轮架851上设置的滑轮组组成动滑轮组,然后通过起架收卷组件852控制拉绳,调节A动滑轮组件830的移动。
如图27所示,A起动拉绳组件820包括两相同的A1起动拉绳单元821、A2起动拉绳单元822,桩架300本体上设置有沿桩架300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A1起架连接处823、A2起架连接处824,A1起架连接处823的桩身两侧分别设置有A1连接节点823a,A2起架连接处824的桩身两侧分别设置有A2连接节点824a,A1起动拉绳单元821包括A1起动拉绳821,A1起动拉绳821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A1连接节点823a、A2连接节点824a相连接,A2起动拉绳单元822包括A2起动拉绳822,A2起动拉绳82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另一侧的A1连接节点823a、A2连接节点824a相连接,起动支撑架810上设置有与A1起动拉绳单元821、A2起动拉绳单元822分别相配合的两个A1起动滑轮811,如图29-30所示,A1起动拉绳821、A2起动拉绳822的中部分别绕设在两A1起动滑轮811上。
如图27所示,B起动拉绳组件840包括两相同的B1起动拉绳841单元、B2起动拉绳单元841,如图28所示,A动滑轮组件830包括A动滑轮支架831和A动滑轮支架831上设置的B1动滑轮832,如图29-30所示,起动支撑架810上设置有与B1、B2起动拉绳单元相配合的B1起动滑轮812,B1起动拉绳单元841包括B1起动拉绳841,如图27所示,B1起动滑轮812和B1动滑轮832之间通过环形的B1起动拉绳841相连接。
如图30所示,一个B1起动拉绳单元841包括2个B1起动拉绳841,起动支撑架810上设置有与B1起动拉绳841单元相配合的两个B1起动滑轮812,两个B1启动滑轮设置在一个A1起动滑轮811的两外侧且组成一个滑轮组。
如图27-31所示,C1起动拉绳模块853包括两结构相同的C11起动拉绳单元853a、C12起动拉绳单元853a,A动滑轮组件830包括A动滑轮支架831和A动滑轮支架831上设置的B21动滑轮组833a和B22动滑轮组833b,固定滑轮架851上设置有C11滑轮组855a和C12滑轮组855b,C11起动拉绳单元853a包括C拉绳上的C11绳段858a,C12起动拉绳单元853a包括C拉绳上的C12绳段858b,C11绳段858a缠绕在B21动滑轮组833a、C11滑轮组855a之间,C12绳段858b缠绕在B22动滑轮组833b、C12滑轮组855b之间;固定滑轮架851上还设置有C11过渡滑轮856a和C12过渡滑轮856b,B21动滑轮组833a和B22动滑轮组833b之间设置B过渡动滑轮834,C11过渡滑轮856a、C12过渡滑轮856b较C11滑轮组855a、C12滑轮组855b靠近桩架本体布置,C拉绳的中部的绳段记为C3绳段858c,C3绳段858c的中部绕设在B过渡动滑轮834上;C3绳段858c的一端分别绕过C11过渡滑轮856a折返后与B21动滑轮组833a上的C11绳段858a相连接;C3绳段858c的另一端绕过C12过渡滑轮856b折返后与B22动滑轮组833b上的C12绳段858b相连接。
如图31所示,C2起动拉绳模块包括两相同的C21起动拉绳单元854a、C22起动拉绳单元854a,C11起动拉绳单元853a包括C拉绳上C21绳段858d和C21过渡滑轮857,C21过渡滑轮857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固定滑轮架851和起动支撑架810之间,起架收卷组件852位于C21过渡滑轮857和固定滑轮架851之间,C21绳段858d的一端与C11滑轮组855a上的C12绳段858b相连接,C21绳段858d的另一端绕过C11过渡滑轮856a折返后与起架收卷组件852相连接。
起动支撑架810上设置有用于在调整桩架300本体姿态时对桩架300本体上的A、B斜支撑调节件进行捋导的A、B捋导单元。
如图23和26和29所示,A斜支撑调节件包括A1斜支撑调节件721、A2斜支撑调节件722,B斜支撑调节件包括B1斜支撑调节件731、B2斜支撑调节件732,A捋导单元包括对A1斜支撑调节件721、B1斜支撑调节件731进行捋导的A1捋导部813a、A2捋导部813b,B捋导单元包括对A2斜支撑调节件722、B2斜支撑调节件732进行捋导的B1捋导部814a、B2捋导部814b,A捋导单元位于B捋导单元的上方,A1、B1捋导部在启动支撑架的同一外侧对应设置,A2、B2捋导部在启动支撑架的另一外侧对应设置。
A1、A2捋导部和B1、B2捋导部的结构相同,A1捋导部813a包括A1捋导圆杆815和A1捋导圆杆815两侧设置的A1捋导板816。
起动支撑架810包括两呈倒V状布置的起动支撑柱817,起动支撑柱817上设置有横状布置的分别组成A、B捋导单元的A捋导安装梁818a、B捋导安装梁818b,A1、A2捋导部设置在A捋导安装梁818a的两端,B1、B2捋导部设置在B捋导安装梁818b的两端。B2动滑轮组833和C1滑轮组855分别由4个滑轮组成。
例如,如图31所示,A动滑轮组件830与固定滑轮架851上设置的滑轮组仅通过C拉绳串联,C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两起架收卷组件852相连。采用这种动滑轮组机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满足起吊的需求,又能很省力地拉动桩架。将起动支撑架810与A动滑轮组件830通过两组B1起动拉绳841相连,使得在起吊桩架本体时灵活的起吊桩架。
将桩架与打桩机的机座进行装配的步骤如下,桩架本体包括若干桩架节,先将桩架下端的桩架节与机座200通过B装配铰接轴712进行安装,然后再将各桩架节与下端的桩架节进行组装直至将整个桩架本体组装完成。然后同时启动两起架收卷组件852,保持其上的C拉绳的平衡,起拉过程中桩架300本体同起动支撑架810一起被拉起,在A动滑轮组件830逐渐靠近固定滑轮架851的过程中,桩架被缓缓的拉起,当桩架本体与竖直方向呈14度时,停止拉动,然后将A1斜支撑调节件721、A2斜支撑调节件722,B1斜支撑调节件731、B2斜支撑调节件732与机座进行装配。然后调节A1斜支撑调节件721、A2斜支撑调节件722,B1斜支撑调节件731、B2斜支撑调节件732的长度将桩架竖直。
本实施例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一种角度可调节式桩架结构,一种倾斜打桩的方法,首先可以实现将大型的桩架本体与机座进行装配,然后这种桩架其角度可以沿机座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摆动,可以实现倾斜打桩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桩架本体的下端通过A铰接轴与机座铰接连接,A铰接轴沿机座的宽度方向布置,起架装置安装在机座上并与桩架本体相连接,起架装置用于调节桩架本体在横状布置状态和立状布置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起架装置包括起动支撑架,起动支撑架的下端与机座铰接连接,起动支撑架的上端通过A起动拉绳组件与桩架本体相连接,起动支撑架与调节其进行翻转的起动调节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起动调节机构包括A动滑轮组件和调整A动滑轮组件位置的C起动拉绳组件,A动滑轮组件和起动支撑架之间通过B起动拉绳组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C起动拉绳组件包括固定滑轮架和起架收卷组件,起动支撑架位于固定滑轮架和桩架本体之间,C起动拉绳组包括固定滑轮架和A动滑轮组件之间设置的C1起动拉绳模块以及起架收卷组件和固定滑轮架之间设置的C2起动拉绳模块,启动起架收卷组件调整固定滑轮架和A动滑轮组件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A起动拉绳组件包括两相同的A1、A2起动拉绳单元,桩架本体上设置有沿桩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A1、A2起架连接处,A1起架连接处的桩身两侧分别设置有A1连接节点,A2起架连接处的桩身两侧分别设置有A2连接节点,A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A1起动拉绳,A1起动拉绳的两端分别与A1、A2连接节点相连接,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A1、A2起动拉绳单元相配合的A1起动滑轮,A1起动拉绳的中部绕设在A1启动滑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B起动拉绳组件包括两相同的B1、B2起动拉绳单元,A动滑轮组件包括A动滑轮支架和A动滑轮支架上设置的B1动滑轮,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与B1、B2起动拉绳单元相配合的B1起动滑轮,B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B1起动拉绳,B1起动滑轮和B1动滑轮之间通过环形的B1起动拉绳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B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2个B1起动拉绳,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与B1起动拉绳单元相配合的两个B1起动滑轮,两个B1启动滑轮设置在一个A1起动滑轮的两外侧且组成一个滑轮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C1起动拉绳模块包括两结构相同的C11、C12起动拉绳单元,A动滑轮组件包括A动滑轮支架和A动滑轮支架上设置的B21动滑轮组和B22动滑轮组,固定滑轮架上设置有C11滑轮组和C12滑轮组,C1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C拉绳上的C11绳段,C12起动拉绳单元包括C拉绳上的C12绳段,C11绳段缠绕在B21动滑轮组、C11滑轮组之间,C12绳段缠绕在B22动滑轮组、C12滑轮组之间;
固定滑轮架上还设置有C11过渡滑轮和C12过渡滑轮,B21动滑轮组和B22动滑轮组之间设置B过渡动滑轮,C11、C12过渡滑轮较C11、C12滑轮组靠近桩架本体布置,C拉绳的中部的绳段记为C3绳段,C3绳段的中部绕设在B过渡动滑轮上;C3绳段的一端分别绕过C11过渡滑轮折返后与B21动滑轮组上的C11绳段相连接;C3绳段的另一端绕过C12过渡滑轮折返后与B22动滑轮组上的C12绳段相连接;
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与B1、B2起动拉绳单元相配合的B1起动滑轮,B1起动滑轮和B1动滑轮之间通过环形的B1启动拉绳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C2起动拉绳模块包括两相同的C21起动拉绳单元、C22起动拉绳单元,C11起动拉绳单元包括C拉绳上C21绳段和C21过渡滑轮,C21过渡滑轮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固定滑轮架和起动支撑架之间,起架收卷组件位于C21过渡滑轮和固定滑轮架之间,C21绳段的一端与C11滑轮组上的C12绳段相连接,C21绳段的另一端绕过C11过渡滑轮折返后与起架收卷组件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E中的至少一者:
A.起动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在调整桩架本体姿态时对桩架本体上的A、B斜支撑调节件进行捋导的A、B捋导单元;
B.A斜支撑调节件包括A1斜支撑调节件、A2斜支撑调节件,B斜支撑调节件包括B1斜支撑调节件、B2斜支撑调节件,A捋导单元包括对A1斜支撑调节件、B1斜支撑调节件进行捋导的A1捋导部、A2捋导部8,B捋导单元包括对A2斜支撑调节件、B2斜支撑调节件进行捋导的B1捋导部、B2捋导部,A捋导单元位于B捋导单元的上方,A1、B1捋导部在启动支撑架的同一外侧对应设置,A2、B2捋导部在启动支撑架的另一外侧对应设置;
C.A1、A2捋导部和B1、B2捋导部的结构相同,A1捋导部包括A1捋导圆杆A1捋导圆杆两侧设置的A1捋导板;
D.起动支撑架包括两呈倒V状布置的起动支撑柱,起动支撑柱上设置有横状布置的分别组成A、B捋导单元的A、B捋导安装梁,A1、A2捋导部设置在A捋导安装梁的两端,B1、B2捋导部设置在B捋导安装梁的两端;
E.B2动滑轮组和C1滑轮组分别由4个滑轮组成。
CN202120731373.1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Active CN215906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1373.1U CN215906772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1373.1U CN215906772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6772U true CN215906772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6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1373.1U Active CN215906772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6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8653B1 (en) A manufacturing facilit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jacket structure
KR102038877B1 (ko) 말뚝 프레임 및 이의 사용설치방법
CN110952550A (zh) 一种悬空自支撑式打桩方法及打桩机
JP2008150159A (ja) ジブクレーン
CN216075106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式桩架结构
CN108002244B (zh) 用于高墩柱钢筋模板的吊装系统及其方法
CN113047278B (zh) 一种倾斜打桩的方法
CN113716472B (zh) 一种双臂抱杆
CN215906772U (zh)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CN215165550U (zh) 一种吊桩装置
CN216075114U (zh) 一种导桩器
CN211113627U (zh) 一种悬空自支撑式打桩机
US9238945B2 (en) Base beam and self-propelled derrick rig assembly
EP0392310A2 (en) A machine for pile-driving, a method for transport and erection of a machine for piledriving, and a method for establishement of foundations beside rails
CN113186915A (zh) 一种调节桩架本体进行翻转的起架装置
CN113186911A (zh) 一种吊桩装置
CN113186916A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式桩架结构
US9212524B2 (en) Methods of supporting a self-propelled derrick rig
JP2659170B2 (ja) ポール柱地上組立装置
CN216075104U (zh) 一种分体式结构打桩设备机座
CN108843353B (zh) 一种开挖立架平移安装机构
US20140232094A1 (en) Counterweight assembly for a self-propelled derrick rig assembly
CN217105080U (zh) 一种桩架
CN210033479U (zh) 一种隧道钢拱架安装台车
CN113186923A (zh) 一种吊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03, Phase I Project of Aozhong Wealth Center, No. 916 Jinzhai South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230031

Patentee after: Anhui Hengku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Luo Wanyou

Address before: Phase I project 1103, AOZHONG wealth center, 916 Jinzhai South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HENGKU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Luo Wan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