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3338U - 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93338U CN215893338U CN202122078113.1U CN202122078113U CN215893338U CN 215893338 U CN215893338 U CN 215893338U CN 202122078113 U CN202122078113 U CN 202122078113U CN 215893338 U CN215893338 U CN 2158933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e gas
- dry quenching
- communicated
- water supply
- feed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8—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recuperated or waste heat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属于热能工程辅助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包包括给水预热器、给水加热器;所述给水预热器的烟气侧进口端与干熄焦烟气循环风机出口风道连通,给水预热器的烟气侧出口端与干熄炉入口风道连通;所述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进口与给水加热器的管程出口连通,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出口与给水加热器的壳程进口连通;所述给水加热器的管程进口与脱盐水管系连通,给水加热器的壳程出口与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的给水操作台管系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热能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器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
背景技术
干熄焦是相对于湿熄焦而言的,其工艺路径是用惰性气体将红焦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碳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温度通常分布160℃~180℃尚有部分热量可做进一步回收利用。因此,通过现代工业装备开发出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对干熄焦烟气余热回收装备业来说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该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热能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包括给水预热器、给水加热器;所述给水预热器的烟气侧进口端与干熄焦烟气循环风机出口风道连通,给水预热器的烟气侧出口端与干熄炉入口风道连通;所述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进口与给水加热器的管程出口连通,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出口与给水加热器的壳程进口连通;所述给水加热器的管程进口与脱盐水管系连通,给水加热器的壳程出口与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的给水操作台管系连通。
优选地,所述给水预热器包括模块框架及热交换管组,所述热交换管组水平安装在所述模块框架内。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管组由水平往复曲折的蛇形管束配装进口集箱、出口集箱构成;所述热交换管组内的脱盐水流动方向与干熄焦烟气的流动方向互逆。
优选地,所述蛇形管束为开齿型螺旋翅片管。
所述开齿型螺旋翅片管基管材质为09CrCuSb。
优选地,所述开齿型螺旋翅片管基管材质为09CrCuSb。
采用这种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水预热器、给水加热器制造厂内组装模块出厂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安装工地的安装效率。
2、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生产的热水并入厂区管网供生产生活使用,降低了生产企业运营成本。
3、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投运后将所述尾排烟气温度从160℃~180℃降至130℃左右再进入干熄炉,有效的避免了所述尾排烟气热能的浪费,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水预热器,2.给水加热器,3.循环风机的出口风道,4.干熄炉的入口风道,5.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进口,6.给水加热器的管程出口,7.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出口,8.给水加热器的壳程进口,9.给水加热器的管程进口,10.给水加热器的壳程出口,11.模块框架,12.热交换管组,13.蛇形管束,14.进口集箱,15.出口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包括给水预热器1、给水加热器2。所述给水预热器的烟气侧进口端与干熄焦烟气循环风机的出口风道3连通,给水预热器的烟气侧出口端与干熄炉的入口风道4连通;所述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进口5与给水加热器的管程出口6连通,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出口7与给水加热器的壳程进口8连通;所述给水加热器的管程进口9与脱盐水管系连通,给水加热器的壳程出口10与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给水操作台管系连通。
所述给水预热器1由模块框架11及热交换管组12构成,所述热交换管组12水平安装在所述模块框架11内。
所述热交换管组12由水平往复曲折的蛇形管束13配装进口集箱14、出口集箱15构成;所述热交换管组12内脱盐水流动方向与干熄焦烟气流动方向互逆。
所述蛇形管束13为开齿型螺旋翅片管。
所述开齿型螺旋翅片管基管材质为09CrCuSb。
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运行时,所述尾排烟气自下而上流过给水预热器1的热交换管组12。来自脱盐水管系的低温水自给水加热器的管程入口9进入给水加热器2,低温给水在给水加热器2中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从给水预热器入口5进入给水预热器1,在给水预热器1内与尾排烟气进行充分热交换形成高温水,高温水自给水预热器出口7流出,经给水加热器的壳程进口8进入给水加热器2,在给水加热器2内完成对来自脱盐水管系的低温水加热后,从壳程出口10流出去往给水操作台管系。经给水加热器2预加热后的给水再进入给水预热器1,提高了给水预热器1蛇形管束13的管壁温度,同时所述蛇形管束13基管材质采用了耐腐蚀的09CrCuSb材质,避免了低温腐蚀情况的发生。
Claims (5)
1.一种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预热器、给水加热器;所述给水预热器的烟气侧进口端与干熄焦烟气循环风机出口风道连通,给水预热器的烟气侧出口端与干熄炉入口风道连通;所述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进口与给水加热器的管程出口连通,给水预热器的给水侧出口与给水加热器的壳程进口连通;所述给水加热器的管程进口与脱盐水管系连通,给水加热器的壳程出口与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的给水操作台管系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预热器包括模块框架及热交换管组,所述热交换管组水平安装在所述模块框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组由水平往复曲折的蛇形管束配装进口集箱、出口集箱构成;所述热交换管组内的脱盐水流动方向与干熄焦烟气的流动方向互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束为开齿型螺旋翅片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齿型螺旋翅片管基管材质为09CrCuSb。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78113.1U CN215893338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78113.1U CN215893338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93338U true CN215893338U (zh) | 2022-02-22 |
Family
ID=80563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78113.1U Active CN215893338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93338U (zh) |
-
2021
- 2021-08-31 CN CN202122078113.1U patent/CN2158933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1168593A (en) | Exhaust gas trea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5570956B (zh)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循环供热系统 | |
CN105157052A (zh) | 一种低氮高效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3425678U (zh) | 节能环保型焦炉烟道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6563501U (zh) | 一种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3868043A (zh) | 一种煤气化装置的余热锅炉设备 | |
CN215893338U (zh) | 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尾排烟气节能器设备 | |
CN100520268C (zh) | 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用烟气—烟气热管换热器 | |
CN210717494U (zh) | 一种用于高硫煤机组的低低温省煤器系统 | |
CN204962841U (zh) | 节能防腐型锅炉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3836922U (zh) | 一种应用于煤气化装置的余热回收设备 | |
CN204665224U (zh) | 一种内置于烧结机烟道上的水管加热管余热锅炉系统 | |
CN215892304U (zh) | 干熄焦烟气余热锅炉蒸发器设备 | |
CN207849328U (zh) | 用于四合一或二合一加热炉的具有scr脱硝功能的余热锅炉 | |
CN213930894U (zh) | 锅炉烟道除盐水预热系统 | |
CN206669688U (zh) | 一种多通道余热锅炉系统设备 | |
CN212481362U (zh) | 节能耐腐高效换热装置 | |
CN201944825U (zh) | 防烟气低温腐蚀水热媒省煤器 | |
CN111609393B (zh) | 一种锅炉增效一体化系统 | |
CN212205744U (zh) | 一种热媒式硫酸工艺烟气热量回收装置 | |
CN211781210U (zh) | 微旋流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 |
CN103438417B (zh) | 能产生蒸汽和热风的复合式锅炉 | |
CN210786812U (zh) | 一种空气预热的烟气混风消白系统 | |
CN109562939A (zh) | 用于生产三氧化硫的方法 | |
CN111678165B (zh) | 一种节能耐腐高效换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