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2677U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2677U
CN215892677U CN202122268721.9U CN202122268721U CN215892677U CN 215892677 U CN215892677 U CN 215892677U CN 202122268721 U CN202122268721 U CN 202122268721U CN 215892677 U CN215892677 U CN 215892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ir
cavity
housing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87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占银
李昌林
何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687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2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2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2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容腔,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容腔相连通;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过滤组件设有过风腔,所述过滤组件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过风腔连通;负压发生装置,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与所述过滤组件相适配安装,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一端与所述过风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负压发生装置用于将所述过风腔内的物质转移到外部。通过负压发生装置产生负压,完成了空气的过滤,在完成过滤后过将空气由出风口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从而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传统的空气净化机机壳大多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依靠在多处通过螺栓进行锁紧、连接,在对机壳进行拆装时,需要依次将螺栓取下以及安装,拆装不方便、效率较低,故而存在一定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克服现有不方便拆卸等缺陷,本方案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容腔,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容腔相连通;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过滤组件设有过风腔,所述过滤组件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过风腔连通;负压发生装置,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与所述过滤组件相适配安装,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一端与所述过风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负压发生装置用于将所述过风腔内的物质转移到外部。
本申请公开的空气净化器,通过负压发生装置产生负压,而负压发生装置与过滤组件相适配安装,当负压发生装置内发生负压时可以在过风腔内形成负压,容腔内的空气将经过过滤组件的侧壁进入到过风腔内,完成了空气的过滤,在完成过滤后过将空气由出风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组件和下壳体组件,所述上壳体组件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组件上,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所述上壳体组件上设有过风口,所述过风口与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所述下壳体组件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组件上,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上壳体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组件上,所述上壳体组件的所述过风口与所述过风腔的第一开口连通。上壳体组件设置在下壳体组件上,上壳体组件上的过风口与过风腔的第一开口连通,由于进风口与第二容腔连通,外界的空气通过下壳体组件上的进风口将转移到第二容腔内,过滤组件位于第二容腔内,到达第二容腔内的空气再通过过滤组件上的过风腔的第一开口转移,由于过风腔的第一开口与上壳体组件上设有的过风口连通,空气进一步到上壳体组件的第一容腔内,空气到达第一容腔内后,再转移至出风口转移至外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外壳组件和上盖体组件,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上设有第二开口和所述过风口,所述上盖体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上,所述上盖体组件盖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上壳体主体和所述上盖体组件围合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上盖体组件上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进一步的,上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外壳组件和上盖体组件,上盖体组件设置在上壳体外壳组件上,且上壳体主体与上盖体组件围合成一定密封效果的第一安装腔,当有水从机器顶部进入时,避免电机支架中的电机、电源板等电器件进水而损坏。进一步地,负压发生装置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腔内,出风口设置在上盖体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包括导风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导风壳体上,所述导风壳体上设有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过风口,所述上盖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导风壳体上,所述上盖体组件盖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处。进一步地,上壳体外壳组件包括导风壳体和外壳体过风口和第二开口设置在导风壳体上,上盖体组件盖设在第二开口处与导风壳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组件包括安装板、连接筋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框内侧,所述连接筋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连接筋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框连接。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更好的防止水,当有水从机器顶部进入时,可避免安装在组件中的控制板,进水造成损坏,同时由于支撑件与上盖体主体可拆连接,提高了操作使用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发生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凸起部与所述多个通孔相适配安装。进一步的,可以更好的固定控制装置避免松脱,同时也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组件还包括光照组件,所述光照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外侧壁上。光照组件设置在上壳体外壳组件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扇叶、支架组件和电机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扇叶与所述电机组件连接,所述扇叶与所述过滤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围合形成电机安装腔,所述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腔内,所述电机组件的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延伸到所述电机安装腔外,所述转轴与所述扇叶连接。电机组件设置在支架组件上,可以更好的固定安装电机组件,防止电机组件工作的过程中容易掉落,扇叶与过滤组件相对设置可以更好的改善净化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定位部和限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其中一个上,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限位部配合限位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围合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电机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定位部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或第二固定支架的其中一个上,限位部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或第二固定支架的另一个上,定位部和所述限位部配合安装。简化了安装结构,提高了收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组件内壳和过滤组件外壳,所述过滤组件内壳与所述过滤组件外壳围合而成过风腔,所述过滤组件内壳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过滤组件内壳套设在所述过滤件外壳内。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组件内壳和过滤组件外壳,过滤组件内壳与过滤组件外壳围合而成过风腔,过滤组件内壳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过滤组件内壳套设在所述过滤件外壳。进一步地,过滤组件内壳与过滤组件外壳可以为圆柱体。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分解视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局部视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分解视图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分解视图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局部视图2。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壳体组件,11上壳体组件,12下壳体组件,13滤网组件,111上壳体外壳组件,112上盖体组件,113光照组件,1111导风壳体,1112外壳体,1121安装板,1122连接筋,1123安装框,121网孔,
2过滤组件,21过滤组件内壳,22过滤组件外壳;
3负压发生装置,31扇叶,32支架组件,33电机组件,321第一固定支架,322第二固定支架;
4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内设有容腔,壳体组件1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容腔相连通;过滤组件2,过滤组件2设置在容腔内,过滤组件2设有过风腔,过滤组件2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过风腔连通;负压发生装置3,负压发生装置3至少部分设置在容腔内,负压发生装置3与过滤组件2相适配安装,负压发生装置3设置在第一开口处,负压发生装置3一端与过风腔连通,另一端与出风口连通,负压发生装置3用于将过风腔内的物质转移到外部。本申请公开的空气净化器,通过负压发生装置产生负压,而负压发生装置与过滤组件相适配安装,当负压发生装置内发生负压时可以在过风腔内形成负压,容腔内的空气将经过过滤组件的侧壁进入到过风腔内,完成了空气的过滤,在完成过滤后过将空气由出风口排出。
如图3所示,可选的,壳体组件1包括:上壳体组件11和下壳体组件12,上壳体组件11设有第一安装腔,出风口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上,出风口和第一安装腔连通,上壳体组件11上设有过风口,过风口与第一安装腔连通;下壳体组件12设有第二安装腔,进风口设置在下壳体组件12上,且进风口与第二安装腔连通,过滤组件2位于第二安装腔内,上壳体组件11设置在下壳体组件12上,上壳体组件11的过风口与过风腔的第一开口连通。上壳体组件设置在下壳体组件上,上壳体组件上的过风口与过风腔的第一开口连通,由于进风口与第二容腔连通,外界的空气通过下壳体组件上的进风口将转移到第二容腔内,过滤组件位于第二容腔内,到达第二容腔内的空气再通过过滤组件上的过风腔的第一开口转移,由于过风腔的第一开口与上壳体组件上设有的过风口连通,空气进一步到上壳体组件的第一容腔内,空气到达第一容腔内后,再转移至出风口转移至外界。
如图2所示,可选的,上壳体组件11包括上壳体外壳组件111和上盖体组件112,上壳体外壳组件111设有第一安装腔,上壳体外壳组件111上设有第二开口和过风口,上盖体组件112设置在上壳体外壳组件111上,上盖体组件112盖设在第二开口处,上壳体主体111和上盖体组件112围合成第一安装腔,上盖体组件112上设有出风口,负压发生装置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腔内。进一步的,上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外壳组件和上盖体组件,上盖体组件设置在上壳体外壳组件上,且上壳体主体与上盖体组件围合成一定密封效果的第一安装腔,当有水从机器顶部进入时,避免电机支架中的电机、电源板等电器件进水而损坏。进一步地,负压发生装置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腔内,出风口设置在上盖体组件上。
如图2所示,可选的,可选的,上壳体外壳组件111包括导风壳体1111和外壳体1112,外壳体1112套设在导风壳体1111上,导风壳体1111上设有第二开口和过风口,上盖体组件112设置在导风壳体1111上,上盖体组件112盖设在第二开口处。进一步地,上壳体外壳组件包括导风壳体和外壳体过风口和第二开口设置在导风壳体上,上盖体组件盖设在第二开口处与导风壳体连接。
如图2所示,可选的,上盖体组件112包括安装板1121、连接筋1122和安装框1123,安装板1121设置在安装框1123内侧,连接筋1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筋1122一端与安装板1121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框1123连接。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更好的防止水,当有水从机器顶部进入时,可避免安装在组件中的控制板,进水造成损坏,同时由于支撑件与上盖体主体可拆连接,提高了操作使用性能。
如图2所示,可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控制装置4与负压发生装置3发生电连接,控制装置4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安装板112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凸起部与多个通孔相适配安装。进一步的,可以更好的固定控制装置避免松脱,同时也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成本。
如图3所示,可选的,上壳体组件11还包括光照组件113,光照组件113设置在上壳体外壳组件111外侧壁上。光照组件设置在上壳体外壳组件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成本。
如图2所示,可选的,负压发生装置3包括扇叶31、支架组件32和电机组件33,支架组件32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电机组件33设置在支架组件32上,扇叶31与电机组件33连接,扇叶31与过滤组件2相对设置,支架组件32包括第一固定支架321和第二固定支架322,第一固定支架321和第二固定支架322连接,第一固定支架321和第二固定支架322围合形成电机安装腔,电机组件33设置在电机安装腔内,电机组件33的转轴穿过第二固定支架322延伸到电机安装腔外,转轴与扇叶31连接。电机组件设置在支架组件上,可以更好的固定安装电机组件,防止电机组件工作的过程中容易掉落,扇叶与过滤组件相对设置可以更好的改善净化程度。
如图2所示,可选的,支架组件32还包括定位部和限位部,定位部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321或第二固定支架322的其中一个上,限位部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321或第二固定支架322的另一个上,第一固定支架321通过定位部和限位部配合限位在第二固定支架322上,第一固定支架321与第二固定支架322围合成第二安装腔,电机组件33安装在第二安装腔内。定位部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或第二固定支架的其中一个上,限位部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或第二固定支架的另一个上,定位部和限位部配合安装。简化了安装结构,提高了收纳空间。
如图4所示,可选的,可选的,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组件内壳21和过滤组件外壳22,过滤组件内壳21与过滤组件外壳22围合而成过风腔,过滤组件内壳2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过滤组件内壳21套设在过滤件外壳22内。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组件内壳和过滤组件外壳,过滤组件内壳与过滤组件外壳围合而成过风腔,过滤组件内壳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过滤组件内壳套设在过滤件外壳22。进一步地,过滤组件内壳与过滤组件外壳可以为圆柱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
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内设有容腔,所述壳体组件(1)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容腔相连通;
过滤组件(2),所述过滤组件(2)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过滤组件(2)设有过风腔,所述过滤组件(2)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过风腔连通;
负压发生装置(3),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与所述过滤组件(2)相适配安装,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一端与所述过风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用于将所述过风腔内的物质转移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上壳体组件(11)和下壳体组件(12),所述上壳体组件(11)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组件(11)上,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所述上壳体组件(11)上设有过风口,所述过风口与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所述下壳体组件(12)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组件(12)上,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所述过滤组件(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上壳体组件(11)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组件(12)上,所述上壳体组件(11)的所述过风口与所述过风腔的第一开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组件(11)包括上壳体外壳组件(111)和上盖体组件(112),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111)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111)上设有第二开口和所述过风口,所述上盖体组件(112)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111)上,所述上盖体组件(112)盖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上壳体主体(111)和所述上盖体组件(112)围合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上盖体组件(112)上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111)包括导风壳体(1111)和外壳体(1112),所述外壳体(1112)套设在所述导风壳体(1111)上,所述导风壳体(1111)上设有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过风口,所述上盖体组件(112)设置在所述导风壳体(1111)上,所述上盖体组件(112)盖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组件(112)包括安装板(1121)、连接筋(1122)和安装框(1123),所述安装板(1121)设置在所述安装框(1123)内侧,所述连接筋(112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连接筋(1122)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1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框(112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4),所述控制装置(4)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控制装置(4)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发生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安装板(112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凸起部与所述多个通孔相适配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组件(11)还包括光照组件(113),所述光照组件(113)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外壳组件(111)外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包括扇叶(31)、支架组件(32)和电机组件(33),所述支架组件(32)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电机组件(33)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32)上,所述扇叶(31)与所述电机组件(33)连接,所述扇叶(31)与所述过滤组件(2)相对设置,所述支架组件(32)包括第一固定支架(321)和第二固定支架(322),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21)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32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21)和第二固定支架(322)围合形成电机安装腔,所述电机组件(33)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腔内,所述电机组件(33)的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支架(322)延伸到所述电机安装腔外,所述转轴与所述扇叶(3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32)还包括定位部和限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21)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322)的其中一个上,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21)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322)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21)通过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限位部配合限位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322)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21)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322)围合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电机组件(3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组件内壳(21)和过滤组件外壳(22),所述过滤组件内壳(21)与所述过滤组件外壳(22)围合而成过风腔,所述过滤组件内壳(2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过滤组件内壳(21)套设在所述过滤件外壳(22)内。
CN202122268721.9U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215892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8721.9U CN215892677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8721.9U CN215892677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2677U true CN215892677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8721.9U Active CN215892677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2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4254B2 (en) Air filtering system
CN215892677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4266273A (zh) 一种双向进风的塔式空气净化器结构
CN111306635A (zh)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CN217560036U (zh) 手持式风扇
CN217375832U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6693904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100360864C (zh) 空气净化器的集尘过滤器
CN21615925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5892676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2057518U (zh) 甲醛传感器、空气净化模块和空调室内机
CN212618748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4223302U (zh) 一种加湿净化器
CN213273075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489173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7154376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5809171U (zh) 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留有清香功能的净化结构
CN216909635U (zh) 一种汽车空气过滤器的清洁系统
CN219160447U (zh) 一种净化恒温一体机
CN215175808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12901761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8955117U (zh) 加湿空气净化器
CN217087192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plc控制系统控制柜
CN212842101U (zh) 空气净化器及车载净化系统
CN213333988U (zh) 智能面板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