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1625U -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1625U
CN215891625U CN202021980155.3U CN202021980155U CN215891625U CN 215891625 U CN215891625 U CN 215891625U CN 202021980155 U CN202021980155 U CN 202021980155U CN 215891625 U CN215891625 U CN 215891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lamping
limiting
locking
quick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801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辰
董欣
徐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801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1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1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16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和拍摄设备,快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卡合件、以及锁止机构;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卡接部,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收容部和容置部,收容部用于容纳卡接部,并且卡接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收容部内;卡合件至少部分收容在容置部内,并且在容置部内沿第二方向可滑动;锁止机构带动卡合件运动,用于锁定卡合件,其中,在卡接部插入收容部内时,锁止机构带动卡合件靠近卡接部,直至卡合件与卡接部相卡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快拆连接组件,结构简单,利用卡合件和锁止机构便可以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夹紧,实现二者的连接,且更为节省空间体积,可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云台技术的高速发展,云台在无人机、手持便携摄像装置等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技术中,云台的连接底座与电池手柄之间的连接通常卡接在一起,在现有的连接结构中,由于连接卡扣的结构限制,导致扳扣凸出于手柄握持部位,影响用户操作手感。此外,连接卡扣的空间被其它新增加的部件所占用,原有卡扣连接方式占用空间较大,无法适用于新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连接结构在使用时操作手感差以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快拆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收容部和容置部,所述收容部用于容纳所述卡接部,并且所述卡接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收容部内;
所述卡合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容置部内,并且在所述容置部内沿第二方向可滑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
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卡合件运动,用于锁定所述卡合件;
其中,在所述卡接部插入所述收容部内时,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卡合件靠近所述卡接部,直至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接部相卡合,从而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云台,包括:
云台机构,用于承载拍摄装置,所述云台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姿态;
基座,设有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所述云台机构设于所述基座的一端;
手柄,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云台机构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手柄设有用于收纳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电机供电;
其中,所述手柄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与所述基座可拆卸地连接。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手持云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拆装的连接组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卡合件、以及锁止机构;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卡接部,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收容部和容置部,收容部用于容纳卡接部,并且卡接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收容部内;卡合件至少部分收容在容置部内,并且在容置部内沿第二方向可滑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锁止机构,能够带动卡合件运动,用于锁定卡合件;其中,在卡接部插入收容部内时,锁止机构能够带动卡合件靠近卡接部,直至卡合件与卡接部相卡合,从而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因此,上述快拆连接组件结构简单,利用卡合件和锁止机构便可以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夹紧卡合,实现二者的连接,由于卡合件位于容置部内,且收容部和容置部连通,因此,结构设计上利用卡合件与容置部滑动连接关系既实现了卡合件的装配,又可实现对第一连接件的夹紧固定,更为节省空间体积,可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快拆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操作件与卡合件连接的装配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止机构的剖视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拆连接组件的另一剖视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快拆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件的结构;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件与操作件连接的装配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种快拆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种快拆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件与自锁组件连接的装配图;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锁组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装配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种快拆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六种快拆连接组件的装配图;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云台的轴测视图;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云台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拆连接组件,所述快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11、卡合件12、以及锁止机构13;
所述第一连接件10设置有卡接部101,所述第二连接件11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收容部111和容置部112,所述收容部111用于容纳所述卡接部101,并且所述卡接部101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收容部111内;
所述卡合件12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容置部112内,并且在所述容置部112内沿第二方向可滑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
所述锁止机构13,能够带动所述卡合件12运动,用于锁定所述卡合件12;
其中,在所述卡接部101插入所述收容部111内时,所述锁止机构13能够带动所述卡合件12靠近所述卡接部101,直至所述卡合件12与所述卡接部101相卡合,从而将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拆卸的快拆连接组件,这种快拆连接组件可用在需要频繁拆装的产品中,例如,电池与电池座、遥控器与被遥控的设备、云台装置与云台底座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快拆连接组件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11、卡合件12和锁止机构13。
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可以是两个独立的零件,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有时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需要被连接装配在一起,有时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需要被拆分开独立使用。例如,当第一连接件10为电池手柄的一部分,第二连接件11是主机电池座的一部分时,在使用状态时,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需要连接装配在一起,在充电状态时,需要将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拆卸分离。卡合件12则是在这两个零件被连接装配在一起时可以起到卡紧固定作用的零件。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0设置有卡接部101,第二连接件11可以为壳体类结构的零件,第二连接件11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收容部111和容置部112,卡合件12与容置部112滑动连接,收容部111用于容纳卡接部101,卡接部101能够沿第一方向+Z方向插入收容部111内,卡合件12在容置部112内沿着第二方向±Y方向滑动时,可以滑动运动至容置部112内较深的位置或者较浅的位置。当第一连接件10的卡接部101嵌设于收容部111内时,卡合件12向容置部112内较深的位置运动,可以靠近卡接部101以将第一连接件10夹紧固定。锁止机构13与卡合件12联动,当锁止机构13运动时,能够带动卡合件12运动。当卡接部101插入收容部111内时,锁止机构13能够带动卡合件12靠近卡接部101,直至卡合件12与卡接部101相卡合,从而将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拆卸分离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时,使锁止机构13带动卡合件12反向运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卡接部101设置卡接凹槽,该卡接凹槽可以是连续的或者是非连续的,当卡接凹槽为非连续的结构时,可将其视之为分开设置的多个盲孔。相应的,可以在卡合件12上设置卡接凸起,当卡接凹槽是连续的时,卡接凸起对应为相同长度的条状连续凸起,该凸起的造型与卡接凹槽的造型相适配。当卡接凹槽是非连续的时,卡接凸起对应为分离的多个凸起,例如,当卡接凹槽为分散的多个盲孔结构时,卡接凸起可以为与盲孔对应的凸柱,该凸柱可以插入到盲孔中。从而,利用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的配合可以限制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的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拆装的连接组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卡合件、以及锁止机构;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卡接部,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收容部和容置部,收容部用于容纳卡接部,并且卡接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收容部内;卡合件至少部分收容在容置部内,并且在容置部内沿第二方向可滑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锁止机构,能够带动卡合件运动,用于锁定卡合件;其中,在卡接部插入收容部内时,锁止机构能够带动卡合件靠近卡接部,直至卡合件与卡接部相卡合,从而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因此,上述快拆连接组件结构简单,利用卡合件和锁止机构便可以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夹紧卡合,实现二者的连接,由于卡合件位于容置部内,且收容部和容置部连通,因此,结构设计上利用卡合件与容置部滑动连接关系既实现了卡合件的装配,又可实现对第一连接件的夹紧固定,更为节省空间体积,可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锁止机构13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件11上,并且所述锁止机构13可选择性处于锁紧状态或解锁状态;
在所述锁止机构13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锁止机构13驱动所述卡合件13靠近所述卡接部101,以使所述卡合件12与所述卡接部101相卡合;
在所述锁止机构13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机构13驱动所述卡合件13远离所述卡接部101,以使所述卡合件12与所述卡接部101分离。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将锁止机构13安装在第二连接件11上,锁止机构13与第二连接件11可以相对运动,当锁止机构13运动至不同的位置时,分别处于锁紧状态或解锁状态。
在锁止机构13处于锁紧状态时,此时,锁止机构13相对第二连接件11运动,可以驱动卡合件12靠近卡接部101,卡合件12滑动运动至容置部112内较深的位置,卡合件12与卡接部101接触后,在摩擦力作用下或者卡接凹槽和卡接凸起的配合下,实现卡合件12与卡接部101的卡合连接,从而,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卡接在一起。
在锁止机构13处于解锁状态时,此时,锁止机构13相对第二连接件11运动,可以驱动卡合件12远离卡接部101,卡合件12滑动运动至容置部112内较浅的位置,与卡接部101分开,可以将第一连接件10松开释放。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锁止机构13包括操作件131,所述操作件131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件11上,并且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11沿第三方向可滑动;
所述操作件131的一端与所述卡合件12可活动连接,其中,当所述操作件13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卡合件12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锁止机构13可以包括操作件131,操作件131安装在第二连接件11上,并且相对第二连接件11沿第三方向可滑动。例如,操作件131可以沿图1所示的±X方向滑动。当操作件131相对第二连接件11运动时,同时,由于操作件131的一端与卡合件12可活动连接,因而,可以驱动卡合件12沿与第三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产生位移,结合图1的示意,即就是可以驱动卡合件12沿第二方向±Y方向滑动。当操作件131带动卡合件12沿+Y方向滑动时,卡合件12与第二连接件11分离;当操作件131带动卡合件12沿-Y方向滑动时,卡合件12与第二连接件11相卡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方向即就是操作件131相对第二连接件11的运动方向,第二方向即就是卡合件12相对第二连接件11的运动方向,第一方向即就是第一连接件10相对第二连接件11的运动方向。三个运动方向中,至少两个方向不相同,从而在实现联动运动的同时兼顾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可以避免结构干涉与冲突。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第二连接件11设有轴孔113,所述操作件131为穿设所述轴孔113的传动轴。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连接件11上开设有轴孔113,可以理解的是,该轴孔113的轴线即沿前述的第三方向,从而当作为操作件131的传动轴穿设在轴孔113中时,可沿着第三方向滑动。在具体实施中,该轴孔113还可以与容置部112贯通,从而当传动轴穿设在轴孔113内时,可以将传动轴靠近轴孔113底部的一端与卡合件12活动连接,实现操作件131带动卡合件12的运动。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锁止机构13还包括联动件132,所述操作件131通过所述联动件132带动所述卡合件12。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锁止机构13还包括联动件132,该联动件132用于将锁止机构13与卡合件12联系在一起,实现运动的传递。当操作件131运动时,带动联动件132同步运动,联动件132的运动进而使得卡合件12得到驱动。示例性地,该联动件132可以为一销钉,销钉紧固连接在传动轴上,同时销钉还与卡合件12活动连接。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操作件131靠近轴孔113底部的一端可以与联动件132固定连接,例如,将销钉与传动轴利用螺纹连接紧固。在卡合件12上设有第一滑槽121,联动件132插入第一滑槽121内,并且在第一滑槽121内可滑动。从而,传动轴受到轴向力运动时,带动销钉同步运动,销钉使得卡合件12运动。
可选地,所述卡合件12与所述联动件132固定连接,所述操作件131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联动件132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且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滑动。
具体而言,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第一滑槽开设在操作件131上,相对应地,在这种方案中,将联动件132与卡合件12固定连接在一起,将联动件132插入第一滑槽内,并且在第一滑槽内可滑动,此时同样可以利用操作件131带动卡合件12的运动。当操作件131与联动件132固定连接难以实现时,便可以采用该方案的连接方式实现卡合件12的运动。
可选地,参照图1或图2,所述第一滑槽1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倾斜相交。
具体而言,如图1或图2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滑槽1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方向倾斜相交。也就是说,对于完成装配后的快拆连接组件,第一滑槽121的延伸方向与±X方向形成预设夹角,因而,当操作件131沿第三方向运动时,会在卡合件12的滑动方向(即第二方向)形成分力,构成卡合件12滑动的驱动力。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锁止机构13还包括弹性件133,所述弹性件133用于提供一回复力给所述操作件131,使得所述传动轴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后可自动复位。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锁止机构13还可以包括弹性件133,该弹性件133用于向操作件131提供一恢复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例如,对于传动轴,当传动轴受到轴向按压之后沿+X方向运动,当撤去按压力,在弹性件133的弹力作用下,传动轴可以沿-X方向运动自动复位至按压前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该弹性件133可以是压缩弹性件或者拉伸弹性件。例如压缩弹簧或者拉伸弹簧。弹性件133可以安装固定在操作件131与第二连接件11之间,第二连接件11作为静止不动的结构,弹性件133发生弹性变形产生的弹力作用于可运动的操作件131上,使得操作件131自动复位。
示例性地,可将弹性件133与操作件131远离卡合件12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1抵接。例如,将压缩弹簧放置在轴孔113的底部,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轴孔113的底面抵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操作件131的端部抵接。从而,当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于操作件131,使得操作件131具有从轴孔113中弹出自动复位的运动趋势。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拉伸弹簧安装在操作件131与第二连接件11之间,在这种方案中,操作件131受到弹簧的拉力可以自动复位,使用拉伸弹簧作为弹性件133时,操作件131在受到弹簧拉力时,驱动卡合件12与第一连接件10相卡合保持锁紧状态,当操作件131在受到用户操作牵拉时,驱动卡合件12与第一连接件10相分离处于解锁状态。
此外,除了采用上述方式安装固定弹性件133,还可以将弹性件133套设于操作件131上。例如,将压缩弹簧套设在传动轴上,压缩弹簧的一端通过轴孔113的底面进行约束定位,压缩弹簧的另一端通过传动轴的轴肩进行约束定位。若弹性件133为拉伸弹簧,将拉伸弹簧套设在传动轴上时,可利用螺钉将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操作件131、第二连接件11固定连接。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第二连接件11开设有第二滑槽114,所述第二滑槽114与所述轴孔113贯通,且所述第二滑槽11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轴孔113的轴线平行。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连接件1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14,第二滑槽114与轴孔113贯通,且第二滑槽114的长度方向与轴孔113的轴线平行。结合图示,容易理解,第二滑槽114的开口与轴孔113的开口位于第二连接件11上两个不同的表面,如图2的示意,第二滑槽114的开口位于第二连接件11的上表面,轴孔113的开口位于第二连接件11的侧面。该第二滑槽114可以为联动件132以及操作件131提供设计的运动行程。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卡合件12包括连为一体的锁合部122和连接部123,所述连接部123设置有条形通孔1231和所述第二滑槽121,所述条形通孔1231与所述第二滑槽121贯通,所述条形通孔123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滑槽121的长度方向倾斜布置形成预设夹角。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卡合件12包括连为一体的锁合部122和连接部123,锁合部122用于对卡接部101进行卡接固定,卡接部101可以沿图示的±X方向开设一条凹槽,锁合部122可以沿±X方向设置与凹槽形状适配的凸起。当卡合件12靠近第一连接件10时,凸起嵌入凹槽中,可以限制第一连接件10在±Z方向的运动,防止第一连接件10的脱落。当卡合件12远离第一连接件10时,凸起离开凹槽中,第一连接件10可以沿±Z方向运动,从收容部111中退出拆卸下来。
连接部123可以插入容置部112内,在容置部112中沿图示的±Y方向运动,实现滑动连接。在连接部123设置有条形通孔1231和第一滑槽121,条形通孔1231横截面为长条形,具有足够的设计长度,使得卡合件12在容置部112内滑动时具有预先设计的运动行程,不会受到阻碍卡死,该条形通孔1231的轴线与卡合件12在容置部112内的滑动方向垂直,例如,结合图示,卡合件12在容置部112内的滑动方向为±Y方向,条形通孔1231的轴线为±X方向。第一滑槽121与条形通孔1231贯通,且第一滑槽121的轴线同时与条形通孔1231的轴线、卡合件12的滑动方向垂直,例如,结合图示,第一滑槽121的轴线可以为±Z方向。并且,条形通孔1231的轴线与第一滑槽121的长度方向倾斜布置形成预设夹角,示例性地,该预设夹角可以为45度。倾斜布置的形式可以确保在卡合件12的±Y方向形成驱动力,驱动卡合件12在容置部112内沿±Y方向前后运动。
可选地,参照图1或图3,所述压缩弹簧嵌设于所述轴孔113的底部,所述操作件131同时穿设于所述条形通孔1231和所述轴孔113中,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轴孔113的底面抵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件131的端部抵接。
具体而言,如图1或图3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缩弹簧作为弹性件133时,可以嵌设于轴孔113的底部,将卡合件12插入到容置部112中之后,可以使条形通孔1231与轴孔113对准,操作件131向轴孔113中插入,同时穿过条形通孔1231,直至压住压缩弹簧,容易理解的是,此时,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轴孔113的底面抵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操作件131的端部抵接。从而,当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于操作件131,使得操作件131具有从轴孔113中弹出自动复位的运动趋势。
可选地,参照图1或图3,所述联动件133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21和所述第二滑槽114,所述联动件133与所述操作件131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1或图3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联动件132可以同时穿过第一滑槽121和第二滑槽114,联动件132与操作件131通过卡接或是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结合图3的示意,可以理解的是,当弹性件133的弹力作用于操作件131时,由于联动件132与操作件131固定连接,且联动件132的移动受到第二滑槽114的端部的限制,因此,操作件131并不会从轴孔113中弹出脱落。
可选地,参照图3,所述锁止机构13与所述卡合件12嵌套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将锁止机构13与卡合件12嵌套在一起,利用二者的嵌套关系实现锁止机构13与卡合件12的联动,例如,将锁止机构13中的传动轴穿过卡合件12的条形通孔1231实现二者的嵌套连接。
为便于理解上述操作件131、联动件132和弹性件133的工作原理,下面从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其进行介绍说明。对于按照上述连接关系完成装配的快拆连接组件,当操作件131处于自由状态也就是轴向不受外力时,操作件131的轴向只受到弹性件133的弹力,操作件131处于被顶出的运动趋势,此时,操作件131在轴孔113中伸入的长度较短,与此同时,联动件132在第二滑槽114中也处于-X方向的端部,由于联动件132还穿过了第一滑槽121,相应的,联动件132在第一滑槽121中也处于-X方向及﹢Y方向的端部。也就是说,在当操作件131处于自由状态时,卡合件12在容置部112中插入更深,卡接部101可以将第一连接件10夹紧。
对于按照上述连接关系完成装配的快拆连接组件,当操作件131轴向受到按压时,操作件131处于被压进轴孔113的运动趋势,此时,操作件131在轴孔113中伸入的长度较长,与此同时,联动件132在第二滑槽114也处于﹢X方向的端部,由于联动件132还穿过了第一滑槽121,相应的,联动件132在第一滑槽121中也处于﹢X方向及-Y方向的端部。也就是说,在当操作件131被按压时,施加在操作件131上的轴向力,会带动与之固定的联动件132运动,联动件132在第一滑槽121内运动时,由于条形通孔1231的轴线与第一滑槽121的长度方向倾斜布置形成预设夹角,因而,会在卡合件12的滑动方向形成分力,构成卡合件12滑动的驱动力。该驱动力使得卡合件12从容置部112中向外移动,卡合件12在容置部112中插入更浅,卡合件12可以将第一连接件10释放。当撤去按压在操作件131上的外力时,在弹性件133的作用下,操作件131自动弹出,带动卡合件12自动复位可以夹紧第一连接件10。
可选地,参照图3至图5,所述快拆连接组件还包括限位组件14,所述限位组件14与所述操作件131连接,用于限位所述操作件131的位置;
当所述限位组件14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组件14阻止所述操作件13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
当所述限位组件14处于未限位状态时,所述操作件131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自由滑动。
具体而言,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误触操作件131导致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的意外分离,快拆连接组件还可以包括限位组件14,限位组件14与操作件131连接,用于限位操作件131的位置。当限位组件14处于限位状态时,操作件131受到限位组件14的阻碍作用,操作件131沿第三方向无法滑动,因此,也就无法带动卡合件12的运动,不会导致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的意外分离。只有当限位组件14处于未限位状态时,操作件131才能够沿第三方向自由滑动,实现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的拆卸分离。从而利用限位组件14使得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的拆卸分离具有更强的可控性。
可选地,参照图3至图5,所述限位组件14包括限位件141,所述限位件141套设于所述操作件131上;
当所述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件141能够阻止所述操作件13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
当所述限位件141处于未限位状态时,所述操作件131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自由滑动。
具体而言,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一套设于操作件131上的限位件141对操作件131进行限位,限位件141可绕着操作件131的轴线转动。当转动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时,限位件141通过阻碍操作件131沿第三方向滑动,避免操作件131被意外触动,使卡合件12与第一连接件10保持相卡合的状态。当转动限位件141处于未限位状态时,限位件141不限制操作件131的运动,操作件131可以沿第三方向自由滑动,带动卡合件12与第一连接件10相卡合或者分离。
如图3至图7所示,在具体实施中,限位件141可以包括套筒1411和拨杆1412,套筒1411和拨杆1412固定连接,套筒1411套于操作件131上。当用户向拨杆1412施力时即可带动套筒1411同步运动,拨杆1412的设置可以增加套筒1411的旋转力臂,能够使用户使用更小的作用力轻松地转动限位件141。套筒1411设置于轴孔113的开口位置,且套筒1411套于操作件131上,其中,套筒1411的内壁设置有凹槽14111,操作件131的外壁设置有凸缘1311。因此,当用户向拨杆1412施力时,促使限位件141在轴孔113的开口绕着操作件131的轴线转动。
当限位件141转动后处于限位状态时,沿操作件131的轴线方向,凸缘1311的投影与凹槽14111的投影交错。此时,凸缘1311与凹槽14111错位,无法正常滑动嵌入凹槽内,导致操作件131的按压受到阻碍,从而,操作件131的轴向运动被限制锁死,可以防止误触按压。
一旦当限位件141转动后处于未限位状态时,沿操作件131的轴线方向,凸缘1311的投影与凹槽14111的投影基本重合。此时,在外力按压下,凸缘1311可以滑动嵌入凹槽14111中,从而,操作件131的轴向运动被解锁,在按压后,卡合件12可以随之运动。
因而,上述套筒1411内壁的凹槽14111,与操作件131的外壁的凸缘1311,在不同位置的配合应用可以有效起到防止误触按压操作件131的作用,同时操作简便。
可选地,参照图5和图6,所述套筒1411的内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14111,所述操作件131的外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凸缘1311。
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套筒1411的内壁相对设置两个凹槽14111,两个凹槽14111对称分布。相应地,操作件131的外壁可以对称设置两个凸缘1311。如此以来,无论是当限位件141处于上述的限位状态还是未限位状态时,操作件131的受力更为均衡,轴向按压不易卡滞。
可选地,参照图6,所述套筒1411和所述拨杆1412为一体注塑件,所述拨杆1412沿所述套筒1411的径向连接在所述套筒1411的外壁上。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模具通过注塑的工艺将套筒1411和拨杆1412注塑为一体,可以减少装配工序。拨杆1412沿套筒1411的径向连接在套筒1411的外壁上,可以增大套筒1411的旋转力臂,使得套筒1411的转动更为省力。
可选地,参照图8,所述限位组件14还包括定位件142,用于将所述限位件141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11上。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使用一定位件142将限位件141连接在第二连接件11上,使限位件141在第二连接件11上相对其转动至限位状态或未限位状态。例如,可使用销钉对限位件141进行固定,防止其从第二连接件11上脱落。
如图8所示,在具体实施中,为了避免套筒1411从轴孔113的开口位置脱落,在套筒141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4112,在第二连接件1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15,第二定位孔115与轴孔113连通。从而,当套筒1411设置于轴孔113的开口位置,且套筒1411套于操作件131上时,套筒1411的一部分也伸入到轴孔113中,通过将定位件142穿设于第二定位孔115中并穿过第一定位孔14112,从而,可以避免套筒1411沿轴线方向滑脱。
可选地,参照图9,所述快拆连接组件还包括自锁组件15,所述自锁组件15与所述限位组件14固定连接;
在所述自锁组件15处于自锁状态时,所述自锁组件15阻止所述套筒1411的转动,以使所述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
在所述自锁组件15处于非自锁状态时,所述自锁组件15允许所述套筒1411的转动,以使所述限位件141处于未限位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为进一步防止限位组件14自由运动导致操作件131被误触按压,还可以在快拆连接组件中设置防止限位组件14自由运动的自锁组件15。自锁组件15与限位组件14固定连接,当自锁组件15运动时可以带动限位组件14与之同步运动。
在自锁组件15处于非自锁状态的情况下,自锁组件15允许限位组件14自由运动,套筒1411可以自由转动,此时限位件141处于未限位状态,操作件131可以自由运动带动卡合件12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或者分离。
在自锁组件15处于自锁状态的情况下,自锁组件15阻止限位组件14自由运动,套筒1411无法转动,此时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操作件131受到阻碍不能自由运动,操作件131被锁死,卡合件12与第一连接件10保持卡合状态。从而,利用自锁组件15配合限位组件14实现双重的防误触设计。
可选地,参照图9,所述自锁组件15包括限位环151、弹性体152和扭簧153;
所述限位环151和所述扭簧153均套设于所述操作件131上,所述扭簧15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抵接,所述扭簧152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环151抵接;
所述限位环151和所述扭簧153位于所述套筒14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之间,所述套筒1411与所述限位环151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体152的形变用于控制所述限位环151处于所述自锁状态时或所述非自锁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自锁组件15可以包括限位环151、弹性体152和扭簧153,限位环151为薄片状零件,中心镂空。弹性体152与限位环151连接,弹性体152的形变用于控制限位环151处于自锁状态时或非自锁状态。限位环151和扭簧153均套设于操作件131上,扭簧15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1抵接,扭簧153的另一端与限位环151抵接。当限位环151转动时,可以带动扭簧153的两端发生相对扭转,产生复位的扭力。
限位环151和扭簧153位于套筒1411与第二连接件11之间,套筒1411与限位环151固定连接。套筒1411与限位环151可以通过卡扣卡接固定或者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套筒1411转动时,可以带动限位环151同步转动。
从而,在弹性体152和扭簧153的配合作用下,弹性体152可以使限位环151处于自锁状态,扭簧153则可以向限位环151提供自动恢复到非自锁状态的扭力。
可选地,参照图10,所述限位环151包括限位本体1511,所述限位本体1511沿径向延伸设置有安装座1512,所述弹性体15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512中;
在所述弹性体152从所述安装座1512中弹出时,所述限位环151处于所述自锁状态;
在所述弹性体152缩回至所述安装座1512中时,所述限位环151处于所述非自锁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环151包括限位本体1511,限位本体1511沿径向延伸设置有安装座1512,弹性体152可以是连接有弹簧的弹性柱销,安装座1512可以设置孔槽,弹性柱销可以嵌于安装座1512的孔槽中。从而对弹性体152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弹性体152伸缩变形时倾翻。
在弹性体152从安装座1512中弹出时,弹性体152可以与第二连接件11配合,阻碍限位环151的转动,使限位环151处于自锁状态。在弹性体152缩回至安装座1512中时,限位环151可以自由转动,此时限位环151处于非自锁状态。
可选地,参照图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收容部111连通的卡槽116;
在所述弹性体152从所述安装座1512中弹出时,所述弹性体152嵌于所述卡槽116中;
在所述弹性体152缩回至所述安装座1512中时,所述弹性体152脱离所述卡槽116。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11的外壁设置有与收容部111连通的卡槽116,在弹性体152脱离卡槽116的情况下,在扭簧153的扭转复位作用下,扭簧153可以带动限位环151转动至非自锁状态,此时,限位件141同步转动至未限位状态。当限位环151转动至自锁状态时,此时,安装座1512与卡槽116对准,弹性体152在弹力作用下自动嵌于卡槽116中,在该位置,限位环151也就无法转动,相应地,限位件141此时处于限位状态。
可选地,所述自锁组件15包括簧片和扭簧;所述簧片包括环状本体,所述环状本体沿径向延伸设置有弹性卡接结构;
所述簧片和所述扭簧均套设于所述操作件131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抵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簧片抵接;
所述簧片和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14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之间,所述套筒与所述簧片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卡接结构的形变使所述簧片处于所述自锁状态时或所述非自锁状态。
具体而言,一种实施方式中,自锁组件15可以包括簧片和扭簧。簧片为薄片状零件,中心镂空,簧片沿径向延伸设置有弹性卡接结构,例如波浪状起伏的条状卡接结构。簧片和扭簧均套设于操作件131上,扭簧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1抵接,扭簧的另一端与簧片抵接。当簧片转动时,可以带动扭簧的两端发生相对扭转,产生复位的扭力。
簧片和扭簧位于套筒1411与第二连接件11之间,套筒1411与簧片固定连接。套筒1411与簧片可以通过卡扣卡接固定或者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套筒1411转动时,可以带动簧片同步转动。弹性卡接结构在发生形变前后具有两个不同的位置形状,可以控制簧片处于自锁状态时或非自锁状态。
可选地,参照图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收容部111连通的卡槽116;
在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嵌于所述卡槽116的情况下,所述簧片处于所述自锁状态;
在所述弹性卡接结构脱离所述卡槽116的情况下,所述簧片处于所述非自锁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11的外壁设置有与收容部111连通的卡槽116,在弹性卡接结构脱离卡槽116的情况下,在扭簧的扭转复位作用下,扭簧可以带动簧片转动至非自锁状态,此时,限位件141同步转动至未限位状态。当簧片转动至自锁状态时,此时,弹性卡接结构与卡槽116对准,弹性卡接结构在弹力作用下自动嵌于卡槽116中,在该位置,簧片也就无法转动,相应地,限位件141此时处于限位状态。
可选地,参照图12和13,所述卡接部(101)设置有与所述卡槽(116)配合的限位块(1011);
在所述卡接部(101)嵌设于所述收容部(111)内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块(1011)嵌于所述卡槽(116)中,所述限位块(1011)驱使所述自锁组件(15)从所述自锁状态切换至所述非自锁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12和图13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操作的便利性,还可以在卡接部101设置与卡槽116配合的限位块1011,当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插接配合之后,卡接部101嵌设于收容部111内,同时,限位块1011位于卡槽116中,可以利用限位块1011推动自锁组件15脱离卡槽116,当自锁组件15从卡槽116脱出后,在扭簧153的作用下,自锁组件15自动运动至非自锁状态,相应地,套筒1411处于限位状态,操作件131的运动被锁死。可以理解的是,一旦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插接配合,操作件131便会自动锁死,若要将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分离拆卸,则需要先将套筒1411转动至非限位状态,使操作件131处于解锁状态,然后按压操作件131,带动卡合件12移动以松开释放第一连接件10,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分离后,卡槽116位置腾空后以容纳弹性体152或者弹性卡接结构。
可选地,参照图12和图13,所述快拆连接组件还包括端盖16;
所述端盖16设置于所述锁止机构13上远离所述卡合件12的一端。
具体而言,如图12和图13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操作件131上远离卡合件12的一端设置一端盖16。例如,将环状的端盖16套设在传动轴的端部,同时,端盖16还可以嵌入到套筒1411内,可以将套筒1411与操作件131之间的空隙进行遮挡,防止异物进入导致操作件131被卡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手持云台,包括:
云台机构20,用于承载拍摄装置,所述云台机构20包括至少一个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姿态;
基座21,设有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所述云台机构20设于所述基座21的一端;
手柄22,与所述基座21远离所述云台机构20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手柄22设有用于收纳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电机供电;
其中,所述手柄22通过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与所述基座21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快拆连接组件可以用于手持云台中,手持云台可以包括承载运动相机、数码相机等拍摄装置的云台机构20,云台机构20通常可以通过电机控制不同的转轴沿不同方向旋转,实现拍摄装置的姿态调整,以适应不同拍摄视角,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抖稳定的作用。手持云台的云台机构20连接在基座21的一端,基座21上可以设置旋钮、按键、操纵摇杆等操作部件用于控制电机。在基座21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22,该手柄22为手持云台的握持部件,手柄22可以为中空的部件,内部中空的部分可以作为收纳电池的电池仓,当手柄22与基座21连接后可以通过触点的导通向云台机构20的电机供电,同时向基座21中的控制电路供电。需要说明的是,手持云台中的手柄22可以为快拆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件10,基座21可以为快拆连接组件中的第二连接件11,因此,当手柄22与基座21连接时,通过快拆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时,至少可以节省空间体积,提高手持云台的收纳便利性和便携性。
可选地,参照图15,所述基座21设有显示屏211,所述显示屏211用于展示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画面。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基座21设有显示屏,该显示屏211可以是在强光下能显示清晰的影像的高亮显示屏,从而,显示屏211不仅可以显示操作菜单和选项,还能以较好的视觉效果展示拍摄装置的拍摄画面。
可选地,参照图14,所述基座21设有旋钮212,所述旋钮212用于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镜头焦距。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基座21设有旋钮212,该旋钮212通过电机和齿轮组等机械结构与拍摄装置的镜头啮合联动,当转动旋钮212时便可调节镜头焦距,从而实现视频拍摄时流畅的追焦和跟焦,提升视频画面变焦流畅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拍摄设备,包括前述实施例的任一种手持云台。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手持云台作为一种可以安装拍摄装置的稳定器装置,其云台机构可以配置与运动相机适配的标准接口或卡口,也可以配置与手机适配的手机夹具,当然还可以配置与数码相机适配的快装卡口。相应地,则手持云台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拍摄装置均可组成拍摄设备,供用户完成照片、视频等影像记录。该拍摄设备由于采用了前述的手持云台,因而也更为轻巧便携。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文中所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此外,请注意,这里“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词语例子不一定全指同一个实施例。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0)

1.一种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11)、卡合件(12)、以及锁止机构(13);
所述第一连接件(10)设置有卡接部(101),所述第二连接件(11)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收容部(111)和容置部(112),所述收容部(111)用于容纳所述卡接部(101),并且所述卡接部(101)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收容部(111)内;
所述卡合件(12)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容置部(112)内,并且在所述容置部(112)内沿第二方向可滑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
所述锁止机构(13),能够带动所述卡合件(12)运动,用于锁定所述卡合件(12);
其中,在所述卡接部(101)插入所述收容部(111)内时,所述锁止机构(13)能够带动所述卡合件(12)靠近所述卡接部(101),直至所述卡合件(12)与所述卡接部(101)相卡合,从而将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3)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件(11)上,并且所述锁止机构(13)可选择性处于锁紧状态或解锁状态;
在所述锁止机构(13)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锁止机构(13)驱动所述卡合件(12)靠近所述卡接部(101),以使所述卡合件(12)与所述卡接部(101)相卡合;
在所述锁止机构(13)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机构(13)驱动所述卡合件(12)远离所述卡接部(101),以使所述卡合件(12)与所述卡接部(101)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3)包括操作件(131),所述操作件(131)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件(11)上,并且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11)沿第三方向可滑动;
所述操作件(131)的一端与所述卡合件(12)可活动连接,其中,当所述操作件(13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卡合件(12)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或/及,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11)设有轴孔(113),所述操作件(131)为穿设所述轴孔(113)的传动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机构(13)还包括联动件(132),所述操作件(131)通过所述联动件(132)带动所述卡合件(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131)的一端与所述联动件(132)固定连接,所述卡合件(12)设有第一滑槽(121),所述联动件(132)插入所述第一滑槽(121)内,并且在所述第一滑槽(121)内可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件(12)与所述联动件(132)固定连接,所述操作件(131)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联动件(132)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且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1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倾斜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机构(13)还包括弹性件(133),所述弹性件(133)用于提供一回复力给所述操作件(131),使得所述传动轴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后可自动复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133)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压缩弹性件,拉伸弹性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133)连接在所述操作件(13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133)与所述操作件(131)远离所述卡合件(12)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133)套设于所述操作件(131)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133)为压缩弹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11)开设有第二滑槽(114),所述第二滑槽(114)与所述轴孔(113)贯通,且所述第二滑槽(11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轴孔(113)的轴线平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件(12)包括连为一体的锁合部(122)和连接部(123),所述连接部(123)设置有条形通孔(1231)和所述第一滑槽(121),所述条形通孔(1231)与所述第一滑槽(121)贯通,所述条形通孔(123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滑槽(121)的长度方向倾斜布置形成预设夹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弹簧嵌设于所述轴孔(113)的底部,所述操作件(131)同时穿设于所述条形通孔(1231)和所述轴孔(113)中,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轴孔(113)的底面抵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件(131)的端部抵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件(132)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21)和所述第二滑槽(114),所述联动件(132)与所述操作件(131)固定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3)与所述卡合件(12)嵌套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连接组件还包括限位组件(14),所述限位组件(14)与所述操作件(131)连接,用于限位所述操作件(131)的位置;
当所述限位组件(14)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组件(14)阻止所述操作件(13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
当所述限位组件(14)处于未限位状态时,所述操作件(131)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自由滑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14)包括限位件(141),所述限位件(141)套设于所述操作件(131)上;
当所述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件(141)能够阻止所述操作件(13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
当所述限位件(141)处于未限位状态时,所述操作件(131)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自由滑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141)包括套筒(1411)和拨杆(1412),所述套筒(1411)和所述拨杆(1412)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411)套于所述操作件(131)上,其中,所述套筒(1411)的内壁设置有凹槽(14111),所述操作件(131)的外壁设置有凸缘(1311);
当所述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时,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凸缘(1311)的投影与所述凹槽(14111)的投影交错;
当所述限位件(141)处于未限位状态时,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凸缘(1311)的投影与所述凹槽(14111)的投影基本重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1411)的内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14111),所述操作件(131)的外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凸缘(1311)。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1411)和所述拨杆(1412)为一体注塑件,所述拨杆(1412)沿所述套筒(1411)的径向连接在所述套筒(1411)的外壁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定位件(142),用于将所述限位件(141)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11)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141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4112),所述第二连接件(11)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15),所述定位件(142)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115)中并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4112)同轴。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连接组件还包括自锁组件(15),所述自锁组件(15)与所述限位组件(14)固定连接;
在所述自锁组件(15)处于自锁状态时,所述自锁组件(15)阻止所述套筒(1411)的转动,以使所述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
在所述自锁组件(15)处于非自锁状态时,所述自锁组件(15)允许所述套筒(1411)的转动,以使所述限位件(141)处于未限位状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15)包括限位环(151)、弹性体(152)和扭簧(153);
所述限位环(151)和所述扭簧(153)均套设于所述操作件(131)上,所述扭簧(1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抵接,所述扭簧(153)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环(151)抵接;
所述限位环(151)和所述扭簧(153)位于所述套筒(14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之间,所述套筒(1411)与所述限位环(151)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体(152)的形变用于控制所述限位环(151)处于所述自锁状态时或所述非自锁状态。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环(151)包括限位本体(1511),所述限位本体(1511)沿径向延伸设置有安装座(1512),所述弹性体(15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512)中;
在所述弹性体(152)从所述安装座(1512)中弹出时,所述限位环(151)处于所述自锁状态;
在所述弹性体(152)缩回至所述安装座(1512)中时,所述限位环(151)处于所述非自锁状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收容部(111)连通的卡槽(116);
在所述弹性体(152)从所述安装座(1512)中弹出时,所述弹性体(152)嵌于所述卡槽(116)中;
在所述弹性体(152)缩回至所述安装座(1512)中时,所述弹性体(152)脱离所述卡槽(116)。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15)包括簧片和扭簧;所述簧片包括环状本体,所述环状本体沿径向延伸设置有弹性卡接结构;
所述簧片和所述扭簧均套设于所述操作件(131)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抵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簧片抵接;
所述簧片和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之间,所述套筒(1411)与所述簧片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卡接结构的形变使所述簧片处于所述自锁状态时或所述非自锁状态。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收容部(111)连通的卡槽(116);
在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嵌于所述卡槽(116)的情况下,所述簧片处于所述自锁状态;
在所述弹性卡接结构脱离所述卡槽(116)的情况下,所述簧片处于所述非自锁状态。
34.根据权利要求31或33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01)设置有与所述卡槽(116)配合的限位块(1011);
在所述卡接部(101)嵌设于所述收容部(111)内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块(1011)嵌于所述卡槽(116)中,所述限位块(1011)驱使所述自锁组件(15)从所述自锁状态切换至所述非自锁状态。
35.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或权利要求21至33任一项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连接组件还包括端盖(16);
所述端盖(16)设置于所述锁止机构(13)上远离所述卡合件(12)的一端。
36.一种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台机构(20),用于承载拍摄装置,所述云台机构(20)包括至少一个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姿态;
基座(21),设有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所述云台机构(20)设于所述基座(21)的一端;
手柄(22),与所述基座(21)远离所述云台机构(20)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手柄(22)设有用于收纳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电机供电;
其中,所述手柄(22)通过权利要求1至35任一项所述的快拆连接组件与所述基座(21)可拆卸地连接。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展示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画面。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设有旋钮,所述旋钮用于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镜头焦距。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操纵摇杆。
40.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6至39任一项所述的手持云台。
CN202021980155.3U 2020-09-10 2020-09-10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891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0155.3U CN215891625U (zh) 2020-09-10 2020-09-10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0155.3U CN215891625U (zh) 2020-09-10 2020-09-10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1625U true CN215891625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3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8015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891625U (zh) 2020-09-10 2020-09-10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16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0596A (zh) * 2020-09-10 2022-01-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CN115451257A (zh) * 2022-08-17 2022-12-09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
US20230383776A1 (en) * 2022-05-31 2023-11-30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ing assembly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0596A (zh) * 2020-09-10 2022-01-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US20230383776A1 (en) * 2022-05-31 2023-11-30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ing assembly
US11982301B2 (en) * 2022-05-31 2024-05-14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ing assembly
CN115451257A (zh) * 2022-08-17 2022-12-09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
CN115451257B (zh) * 2022-08-17 2023-05-16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50596A (zh)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CN215891625U (zh)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US9509889B2 (en) Board grip camera mount
CN106794902B (zh) 连接装置及具有该连接装置的无人机
US11867348B2 (en) Rotating assembly, supporting stand,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
CN214890112U (zh) 锁定机构、云台及摄像设备
CN110325906B (zh) 用于固定相机的连接组件及自拍杆、拍摄装置
EP3473913A1 (en) Clamping mechanism and handheld stabilizer
CN111561642B (zh) 遥控器及拍摄设备
CN108541295B (zh) 遥控器
CN212719111U (zh) 云台及拍摄装置
WO2022040943A1 (zh) 夹持结构、云台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WO2018192085A1 (zh) 云台结构
US20180364549A1 (en) Camera accessory and imaging unit
CN108513707B (zh) 成像装置、相机模组以及云台相机
CN214368951U (zh) 连接组件及云台设备
CN113508257B (zh) 连接组件及云台设备
WO2023070395A1 (zh) 转轴机构、云台及云台系统
CN213656276U (zh) 云台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CN219828331U (zh) 快拆装置及拍摄系统
CN213576722U (zh) 夹持结构、云台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CN216202371U (zh) 转轴机构、云台及云台系统
CN219140452U (zh) 可折叠收纳手柄组件和摄影摄像支架
WO2022011670A1 (zh) 外接装置、手持云台组件及手持云台
CN116338978A (zh) 锁扣组件和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