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1177U - 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1177U
CN215891177U CN202122052311.0U CN202122052311U CN215891177U CN 215891177 U CN215891177 U CN 215891177U CN 202122052311 U CN202122052311 U CN 202122052311U CN 215891177 U CN215891177 U CN 215891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ombustion chamber
sealing plate
box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23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彪
陈晓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UANF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UANF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UANF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UANF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23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1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1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1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室上设置有梯形架,梯形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箱体,箱体内设置有能够在梯形架上滑动的闸板,箱体的底部连接有通风孔,箱体和通风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底座,隔热底座的两侧设置有一定凸起的密封板,密封板的突出端侧壁上安装有L形的密封板,密封板抵触在闸板的侧壁上,密封板的垂直面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设置的带有一定凸起的密封板,密封板能够减小风道,加速气流进入燃烧室的速度,从而保证燃烧室内的温度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交换器用于玻璃熔窑的空气换向,其结构形式为闸板式。空气交换器广泛应用于多种加热炉上,玻璃熔窑的空气交换器,是按一定程序向窑内输送空气和从窑内排出废气,并能转换空气和废气的流动方向的设备,是浮法斟熔窑废气排放系统重要的组成设备之一;
现有的空气交换器的密封效果不够好,导致燃烧室内的气体逸散出去,从而使得燃烧室内的温度均匀度产生偏差,而且使得风道的空气对流受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设置的带有一定凸起的密封底板,密封底板能够减小风道,加速气流进入燃烧室的速度,从而保证燃烧室内的温度均匀,通过设置的垂直于闸板的L 形密封板,密封板能增大与闸板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燃烧室内部的气体逸散。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室上设置有梯形架,梯形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箱体,箱体内设置有能够在梯形架上滑动的闸板,箱体的底部连接有通风孔,箱体和通风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底座,隔热底座的两侧设置有一定凸起的密封底板,密封板的突出端侧壁上安装有L形的密封板,密封板抵触在闸板的侧壁上,密封板的垂直面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
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长度与密封板相同。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水平面垂直于闸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和密封垫之间设置有滤网。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带有一定凸起的密封底板,密封底板能够减小风道,加速气流进入燃烧室的速度,从而保证燃烧室内的温度均匀。
2、通过设置的垂直于闸板的L形密封板,密封板能增大与闸板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燃烧室内部的气体逸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示意图。
图中:1、燃烧室;11、隔热底座;2、梯形架;21、箱体;22、密封垫;23、滤网;24、通风孔;3、闸板;4、密封底板;41、密封板;42、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2,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 1上设置有梯形架2,梯形架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箱体21,箱体21内设置有能够在梯形架2上滑动的闸板3,箱体21的底部连接有通风孔 24,箱体21和通风孔2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2,密封垫22能够缓解箱体21与通风孔24的连接处的气体逸散,燃烧室1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底座11,隔热底座11的两侧设置有一定凸起的密封底板4,具有一定凸起的密封底板4能够将风道减小,改变气流进入的速度,减少热空气逸散时间,密封底板4的突出端侧壁上安装有L形的密封板41,L 形的密封板41可以在高温时依然保持有支撑,即使损坏也会保证密封板41底部与闸板3相抵触,密封板41抵触在闸板3的侧壁上,密封板41的垂直面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42,抵触的密封板41能够防止热空气从闸板3处逸散,导致燃烧室1内的温度均匀度产生偏差,使得受热不均匀,影响出品。
本实施例中,密封块42的长度与密封板41相同,相同长度的密封块42不仅可以缓冲闸板3,还可以将密封板41的底部的缝隙进行阻隔,防止气体从密封板41处逸散。
本实施例中,密封板41的水平面垂直于闸板3,与密封板41垂直的闸板3能增大其接触面积,从而防止燃烧室1内部的气体逸散。
本实施例中,箱体21和密封垫22之间设置有滤网23,滤网23 可以过滤进入燃烧室1的空气中,防止灰尘进入燃烧室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1)上设置有梯形架(2),梯形架(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箱体(21);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内设置有能够在梯形架(2)上滑动的闸板(3),箱体(21)的底部连接有通风孔(24),箱体(21)和通风孔(2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2);
所述燃烧室(1)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底座(11),隔热底座(11)的两侧设置有一定凸起的密封底板(4);
所述密封底板(4)的突出端侧壁上安装有L形的密封板(41),密封板(41)抵触在闸板(3)的侧壁上,密封板(41)的垂直面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42)的长度与密封板(41)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41)的水平面垂直于闸板(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和密封垫(22)之间设置有滤网(23)。
CN202122052311.0U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Active CN215891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2311.0U CN215891177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2311.0U CN215891177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1177U true CN215891177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04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2311.0U Active CN215891177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1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18284A (en) Plug-type coke oven door
CN215891177U (zh) 一种空气交换器密封装置
CN105720502B (zh) 一种密闭无尘高效散热动力柜
CN209797777U (zh) 一种浮法玻璃过渡辊台及其过渡辊台渣箱的清洁装置
CN205509319U (zh) 一种密闭无尘高效散热动力柜
CN203454734U (zh) 一种坩埚熔化炉
CN202420192U (zh) 高温加热炉的炉门气密结构
CN201133770Y (zh) 加热炉用矩形人孔门
CN212476803U (zh) 一种带水冷预埋管式渣铁沟密封盖板
CN205119833U (zh) 工业炉炉口密封装置
CN209797757U (zh) 一种玻璃退火窑抽风装置
CN211199014U (zh) 一种玻璃退火窑抽风循环系统
CN210718668U (zh) 热处理炉台车隔热装置
CN206279079U (zh) 浮法退火窑与密封箱间的温控机构
CN103074480A (zh) 一种热处理炉用可控内循环冷却系统
CN212227096U (zh) 正压燃烧类燃烧炉炉门结构
CN100555775C (zh) 用于换流变压器的密闭安装空间的通风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05825711U (zh) 一种具有环保防护结构的高温加热炉
CN217764393U (zh) 一种玻璃盖板加工用恒温洁净隧道炉
CN213886285U (zh) 一种具有温度分区的超净工作台
CN209147132U (zh) 一种用于膜式水冷壁的导向装置
CN201209158Y (zh) 不锈钢带立式连续无马弗光亮退火设备
CN204718392U (zh) 一种烧结机台车一级水密封防热蒸腾护罩装置
CN206512244U (zh) 一种感应式可调热处理炉
CN218409065U (zh) 一种新型加热轨道隔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