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0806U - 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0806U
CN215890806U CN202121281360.5U CN202121281360U CN215890806U CN 215890806 U CN215890806 U CN 215890806U CN 202121281360 U CN202121281360 U CN 202121281360U CN 215890806 U CN215890806 U CN 215890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hannel
inner ring
ring
steel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813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伟
周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nqi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ENHAI SILVER-BALL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ENHAI SILVER-BALL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ENHAI SILVER-BALL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813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0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0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0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其包括:轴承外圈,其具有外圈沟道;第一轴承内圈以及第二轴承内圈,第一轴承内圈与第二轴承内圈相贴合并分别具有第一沟道以及第二沟道,第一沟道与第二沟道相连接并形成内圈沟道;钢球,其设置于外圈沟道与内圈沟道组成的轴承沟道内,钢球与外圈沟道、第一沟道以及第二沟道抵触连接;滑轮,其包覆在轴承外圈上。钢球与轴承外圈、第一轴承内圈以及第二轴承内圈之间所形成的三点接触配合结构,提高了钢球在轴承沟道内的稳定性,钢球在轴承沟道内设置为满球结构,取消了原有的保持架,由此不仅简化了零件加工以及装配过程,还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轴向承载力与径向承载力。

Description

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还涉及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的芯轴结构。
背景技术
滑轮轴承用于许多门窗抽屉等,现在越来越多用于的是汽车或地铁的移动门,而用在这类移动门上的滑轮轴承需要具备较高的承载力,但无需具备高速性能。目前常规的滑轮轴承,它是用深沟球外径包裹制成,这类滑轮轴承的承载力不足以支撑载荷较大情况,如汽车或地铁的移动门。
例如现有技术中一种申请号为:202011227860.0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内圈三点接触球轴承,其包括:外圈、第一内圈、第二内圈、钢球及保持架;外圈和第一内圈、第二内圈上设有对应配合形成滚道的沟道,钢球设置在保持架中并装配在滚道内,钢球与滚道三点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内圈一端面与第二内圈一端面之间形成两个内圈的贴合处;靠近贴合处的第一内圈的端面上均匀开设有注油孔,第二内圈的内径开设有润滑油槽,所述润滑油槽在第二内圈上开设的位置与第一内圈的注油孔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这种双内圈三点接触球轴承,其虽然通过钢球与轴承外圈以及两个轴承内圈之间三点接触配合的结构增加了轴承的承载力,但其钢球是通过保持架设置在轴承沟道内的,保证钢球的高速性能,也就是说,上述的这种轴承并不适用于安装在汽车或地铁移动门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转速、承载力高并应用于汽车移动门的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包括:
轴承外圈,其具有外圈沟道;
第一轴承内圈以及第二轴承内圈,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相贴合并分别具有第一沟道以及第二沟道,所述第一沟道与所述第二沟道相连接并形成内圈沟道;
钢球,其设置于所述外圈沟道与所述内圈沟道组成的轴承沟道内,所述钢球与所述外圈沟道、所述第一沟道以及所述第二沟道抵触连接;
滑轮,其包覆在所述轴承外圈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圈沟道具有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一沟道以及所述第二沟道分别具有第二接触点以及第三接触点,所述钢球通过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外圈沟道抵触连接,所述钢球通过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一沟道抵触连接,所述钢球通过所述第三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沟道抵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之间以及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之间均设有防尘盖。
一种芯轴结构,包括:
芯轴,其呈阶梯状设置并包括轴承安装端以及定位端,所述轴承安装端与所述定位端连接,所述轴承安装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以及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内,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与所述定位端抵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安装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轴承安装端与所述定位端的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触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安装端开设有第一冲压孔,所述第一冲压孔与所述芯轴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轴还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定位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端开设有第二冲压孔,所述第二冲压孔与所述芯轴以及所述第一冲压孔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钢球与轴承外圈、第一轴承内圈以及第二轴承内圈之间所形成的三点接触配合结构,使得钢球不易晃动,提高了钢球在轴承沟道内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轴承结构的承载力。
2、钢球在轴承沟道内设置为满球结构,相邻两个钢球之间互相接触,这种满球结构的设置,取消了原有的保持架,由此不仅简化了零件加工以及装配过程,还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轴向承载力与径向承载力。
3、满球结构也导致了轴承更适用于一些低转速的使用场景,低转速并结合具有高承载力的结构特性,使得本滑轮轴承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的移动车门、地铁的移动门等重载、低速的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的爆炸图。
图中,100、轴承外圈;101、外圈沟道;1011、第一接触点; 110、第一轴承内圈;111、第一沟道;1111、第二接触点;120、第二轴承内圈;121、第二沟道;1211、第三接触点;130、钢球; 140、滑轮;141、安装槽;150、防尘盖;200、芯轴;210、轴承安装端;211、第一限位部;212、第二限位部;213、第一冲压孔; 220、定位端;230、连接端;231、第二冲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包括:
轴承外圈100,其具有外圈沟道101。
第一轴承内圈110以及第二轴承内圈120,第一轴承内圈110 与第二轴承内圈120互为镜像结构,第一轴承内圈110与第二轴承内圈120相贴合并形成完整的桃形轴承内圈,其中,第一轴承内圈 110和第二轴承内圈120具有第一沟道111以及第二沟道121,同样的,第一沟道111与第二沟道121相连接后形成完整的桃形内圈沟道。
钢球130,其设置于外圈沟道101与内圈沟道组成的轴承沟道内,钢球130与外圈沟道101、第一沟道111以及第二沟道121抵触连接,也就是说,钢球130与外圈沟道101、第一沟道111以及第二沟道121之间三点接触配合,相比于通过单独的轴承外圈100 与单独的轴承内圈所组成的轴承沟道与钢球130之间两点接触配合的结构而言,这种三点接触配合的结构使得钢球130不易晃动,提高了钢球130在轴承沟道内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轴承结构的承载力。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钢球130在轴承沟道内设置为满球结构,该满球结构指的是钢球130填满了轴承沟道,相邻两个钢球130之间互相接触,这种满球结构的设置,取消了原有的保持架,由此不仅简化了零件加工以及装配过程,还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轴向承载力与径向承载力,但同时,这种满球结构也导致了轴承更适用于一些低转速的使用场景,低转速并结合具有高承载力的结构特性,使得本滑轮轴承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的移动车门、地铁的移动门等重载、低速的场景。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轴承外圈100、第一轴承内圈110、第二轴承内圈120均采用了电镀、热处理的工艺,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以及高硬度,由此即可延长本轮滑轴承在汽车移动门以及地铁移动门上的使用寿命。
滑轮140,其包覆在轴承外圈100的外径以及两端面上,具体的,该滑轮140的外端面呈圆弧状设置,滑轮140的内端面向内凹陷并形成安装槽141,该安装槽141的形状大小与轴承外圈100的外端面相适配,也就是说,轴承外圈100的外端面设置在滑轮140 的安装槽141内,另外,滑轮14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尼龙件,从而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确保在移动门进行移动时不会产生刺耳的噪音,确保乘客的乘坐体验良好。
优选地,外圈沟道101具有第一接触点1011,第一沟道111 以及第二沟道121分别具有第二接触点1111以及第三接触点 1211,钢球130通过第一接触点1011与外圈沟道101抵触连接,钢球130通过第二接触点1111与第一沟道111抵触连接,钢球 130通过第三接触点1211与第二沟道121抵触连接,由此实现三点接触配合的结构。
优选地,轴承外圈100与第一轴承内圈110之间以及轴承外圈 100与第二轴承内圈120之间均设有防尘盖150,一个防尘盖150 的两端面分别与轴承外圈100的端面以及第一轴承内圈110的台阶面相抵触,另一个防尘盖150的两端面分别与轴承外圈100的另一端面与第二轴承内圈120的台阶面相抵触,防尘盖150的设置确保了轴承沟道内的密封性良好,防止轴承内部油脂的泄漏,同时也防止了外部灰尘、杂质的侵入,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芯轴结构,包括:
芯轴200,其呈阶梯状设置并包括轴承安装端210以及定位端 220,轴承安装端210与定位端220一体连接,其中,轴承安装端 210的直径小于定位端220的直径,轴承安装端210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圈110以及第二轴承内圈120内,并且,第二轴承内圈120与定位端220的阶梯面抵触连接,从而对第二轴承内圈120的安装起到定位作用,第二轴承内圈120也可对第一轴承内圈110的安装起到定位作用。
优选地,轴承安装端210的圆周端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211以及第二限位部212,其中,第二限位部212位于轴承安装端210与定位端220的连接处,当第一轴承内圈110和第二轴承内圈120安装在轴承安装端210上后,第一轴承内圈110与第一限位部211相抵,第二轴承内圈120与第二限位部212相抵,从而对第一轴承内圈110和第二轴承内圈120起到了定位以及限位的作用,确保第一轴承内圈110和第二轴承内圈120可以稳定地安装在轴承安装端210上,不会左右移动,保证了第一轴承内圈110以及第二轴承内圈120安装后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优选地,轴承安装端210开设有第一冲压孔213,第一冲压孔 213为圆锥孔并与芯轴200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在此,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芯轴200仅采用了电镀工艺来提高其防锈能力,但并未经过热处理提高其硬度,因此,芯轴200的硬度不高,而同时第一轴承内圈110和第二轴承内圈120均是通过热处理之后具备高硬度的特性,由此,当第一轴承内圈110和第二轴承内圈120安装到轴承安装端210上后,通过轴向冲压该第一冲压孔213,可使芯轴200 发生略微的形变,从而让芯轴200与第一轴承内圈110和第二轴承内圈120之间的连接关系更为紧密,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轴承内圈 110和第二轴承内圈120安装后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优选地,芯轴200还包括连接端230,连接端230与定位端220 连接,其中,连接端230和轴承安装端210分别位于定位端220的两侧,连接端230的作用是与移动门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端230开设有第二冲压孔231,第二冲压孔231 为圆锥孔并与芯轴200以及第一冲压孔213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第一冲压孔213和第二冲压孔231分别位于芯轴200的两端,从而使得轴承可以承受两个方向的轴向力,并配合满球结构的设置,提高了整个轴承的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承外圈,其具有外圈沟道;
第一轴承内圈以及第二轴承内圈,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相贴合并分别具有第一沟道以及第二沟道,所述第一沟道与所述第二沟道相连接并形成内圈沟道;
钢球,其设置于所述外圈沟道与所述内圈沟道组成的轴承沟道内,所述钢球与所述外圈沟道、所述第一沟道以及所述第二沟道抵触连接;
滑轮,其包覆在所述轴承外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沟道具有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一沟道以及所述第二沟道分别具有第二接触点以及第三接触点,所述钢球通过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外圈沟道抵触连接,所述钢球通过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一沟道抵触连接,所述钢球通过所述第三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沟道抵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之间以及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之间均设有防尘盖。
4.一种芯轴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芯轴,其呈阶梯状设置并包括轴承安装端以及定位端,所述轴承安装端与所述定位端连接,所述轴承安装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以及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内,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与所述定位端抵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芯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轴承安装端与所述定位端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芯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触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芯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端开设有第一冲压孔,所述第一冲压孔与所述芯轴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芯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还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定位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芯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开设有第二冲压孔,所述第二冲压孔与所述芯轴以及所述第一冲压孔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
CN202121281360.5U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 Active CN215890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1360.5U CN215890806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1360.5U CN215890806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0806U true CN215890806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81360.5U Active CN215890806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0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68408A (en) Cage for a rolling bearing
CN100400907C (zh) 用于压缩机皮带轮的转动支撑装置
EP1500833B1 (en) Thrust roller bearing
EP2221128A1 (en) Wheel bear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KR100834878B1 (ko) 다열의 전동체를 구비하는 허브 베어링 유니트
US4493513A (en) Bearing cage for retaining rolling elements
US9670958B2 (en) Rolling bearing
CN109964055A (zh) 滚动轴承用保持架以及滚动轴承
JP4501090B2 (ja) 高い回転数用の玉軸受
US6276836B1 (en) Cage for radial ball bearing
JP2006300261A (ja) 玉軸受
CN215890806U (zh) 一种三点接触的滑轮轴承及其芯轴结构
JP2015124796A (ja) 円錐ころ軸受
CN216407479U (zh) 一种轴承及其轴承保持架
CN103026088A (zh) 三销式等速万向节
US11686350B2 (en) Tripot housing with hybrid-elliptical tracks
JP2024519182A (ja) 深溝玉軸受
CN210978198U (zh) 冲压外圈向心推力球轴承
JP3905283B2 (ja) 回転軸支持構造
JP2018091399A (ja)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転がり軸受
CN202165419U (zh) 带钉半保持架的深沟球轴承
CN216407480U (zh) 一种超高速变频抗振电机用轴承
CN215171627U (zh) 一种轴向预紧的长轴双列两面防尘深沟球轴承组合
CN220505583U (zh) 一种电驱动用轻量化滚珠轴承保持架
CN218971679U (zh) 一种高精度深沟球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288, Zhenluo East Road, Zhenha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Yinqi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88, Zhenluo East Road, Zhenha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200

Patentee before: NINGBO ZHENHAI SILVER-BALL BEA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