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6395U - 一种循环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6395U
CN215886395U CN202121454896.2U CN202121454896U CN215886395U CN 215886395 U CN215886395 U CN 215886395U CN 202121454896 U CN202121454896 U CN 202121454896U CN 215886395 U CN215886395 U CN 215886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controller
reservoir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548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瀚�
任小强
唐小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llenge Gas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llenge Gas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llenge Gas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llenge Gas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548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6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6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6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系统,包括控制器、补水管路、蓄水池、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其中,补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自动阀;蓄水池与补水管路连接,且蓄水池包括风机,风机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蓄水池中水的温度控制风机自动开启或关闭;第一自动阀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蓄水池中的水位控制第一电池阀自动开启或关闭;出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控制器根据出水管路的水压控制水泵自动开启或关闭;回水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水泵的出水口,以使水泵将水驱动至回水管路。该循环水系统减少了人为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成本,同时提高了循环水系统的工作效率,使得循环水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化工、冶金、石油等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空分装置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所有的空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均需要冷却水对设备及反应条件进行降温,因此冷却水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空分装置的循环水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设置的阀门均为手动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为干预进行开启或关闭等操作控制,大大降低了循环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人力成本,而且在人工手动操作阀门时,无法精确控制水流量,进而无法保证循环水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循环水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循环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循环水系统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成本高,循环水系统效率低且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包括:
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设置有第一自动阀;
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与所述补水管路连接,且所述蓄水池包括风机;
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蓄水池;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蓄水池中水的温度;
水位计,所述水位计用于检测蓄水池中水位;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水管路的水压;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风机自动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位计电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水位计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自动阀自动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水泵自动开启或关闭;
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一端连接于所述蓄水池,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以使所述水泵将水驱动至所述回水管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设置在所述补水管路上,且所述净水装置连通于第二自动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与所述蓄水池连通,且所述排污装置连通于第三自动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污装置还包括第二手动阀,沿所述排污装置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二手动阀设置于所述第三自动阀的上游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补水管路包括第一手动阀,沿所述补水管路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一手动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自动阀的上游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位计设置于蓄水池中,并与蓄水池的内壁固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泵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水泵并联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有加药泵,沿所述出水管路的水流方向,所述加药泵设置于所述水泵的下游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水管路连通有第三手动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水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循环水系统增设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与第一自动阀、风机以及水泵连接,进而使得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自动阀的启闭、风机的启闭以及水泵的启闭。具体为在补水管路增设第一自动阀,控制器能够根据蓄水池中的水位控制第一自动阀自动开启或关闭;控制器能够根据蓄水池中水的温度控制风机自动开启或关闭,从而保证蓄水池中的水温在预设范围内;控制器能够根据出水管路的水压控制水泵自动开启或关闭,从而保证出水管路中的水压在预设范围内。这样极大地减少了人为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循环水系统的工作效率,使得循环水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补水管路;11-第一自动阀;12-净水装置;13-第二自动阀;14-第一手动阀;
2-蓄水池;21-风机;22-排污装置;23-第三自动阀;24-第二手动阀;25-水位计;
3-出水管路;31-水泵;32-加药泵;
4-回水管路;41-第三手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该循环水系统配备为用于冷却空分装置,其中循环水系统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补水管路1、蓄水池2、出水管路3和回水管路4。其中,补水管路1上设置有第一自动阀11;蓄水池2与补水管路1连接,且蓄水池2包括风机21,风机21与控制器连接,以使控制器能够根据蓄水池2中水的温度实现风机21自动开启或关闭;第一自动阀11与控制器连接,以使控制器能够根据蓄水池2中的水位实现第一自动阀11自动开启或关闭,以使水位保持在预设范围内;出水管路3上设置有水泵31,水泵31连接于蓄水池2,且水泵31与控制器连接,以使控制器能够根据出水管路3的水压实现水泵31自动开启或关闭,以使水压保持在预设范围内;回水管路4一端连接于蓄水池2,另一端连接于水泵31的出水口,以使水泵31将水驱动至回水管路4。
示例性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第一自动阀11的启闭,当蓄水池2中的水位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将水位信号传递到第一自动阀11,并驱动第一自动阀11实现开启,进而使得补水管路1中的水能够流进蓄水池2中,对蓄水池2进行补水使水位达到预设值;当蓄水池2中的水位高于预设值时,控制器能够驱动第一自动阀11实现关闭,从而使得蓄水池2中的水不会溢出。在蓄水池2上设置有不少于两个风机21,控制器与每个风机21连接,且蓄水池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蓄水池2中水温的温度检测传感器,当蓄水池2中的水温高于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将水温信号传递至控制器,进而控制器驱动风机21实现开启,以使水温逐渐降低;当蓄水池2中的水温低于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将此水温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驱动风机21实现关闭。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检测传感器所提供的温度数据,按照预先编辑好的计算机程序对温度数据进行整合计算,进而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一台或多台风机21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回水管路4向蓄水池2中回水,使得蓄水池2中的水位达到预设范围内,蓄水池2中的管路通过与空分装置连接,使得蓄水池2中的水能够冷却空分装置。在出水管路3上设置有水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出水管路中的水压,当出水管路3的水压超过预设值时,水压检测装置将此水压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31实现关闭,使得蓄水池2中的水流进出水管路3,再由水泵31将水驱动至水泵31的出水口,然后水经过水泵31的出水口流进回水管路4。这样使得出水管路3中的水能够流进回水管路4中,实现水的循环利用。然而在水循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蓄水池2中水位低于预设的要求值,因此需要增设补水管路1对蓄水池2进行不定期的补水。
再进一步地,水泵31与控制器连接,当出水管路3中的水压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水泵31实现开启,以使出水管路3中的水能循环流入回水管路4中;当出水管路3中的水压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水泵31实现关闭,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循环水系统增设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与第一自动阀11、风机21以及水泵31连接,进而使得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自动阀11的启闭、风机21的启闭以及水泵31的启闭。具体地,在补水管路1增设第一自动阀11,控制器能够根据蓄水池2中的水位实现第一自动阀11自动开启或关闭;控制器能够根据蓄水池2中水的温度实现风机21自动开启或关闭,从而保证蓄水池2中的水温在预设范围内;控制器能够根据出水管路3的水压实现水泵31自动开启或关闭,从而保证出水管路3中的水压在预设范围内。这样减少了人为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成本,同时提高了循环水系统的工作效率,使得循环水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循环水系统还包括净水装置12和排污装置22,净水装置12设置在补水管路1上,且净水装置12连通于第二自动阀13。排污装置22与蓄水池2连通,且排污装置22连通于第三自动阀23;排污装置22还包括第二手动阀24,沿排污装置22的水流方向,第二手动阀24设置于第三自动阀23的上游端。
优选地,净水装置12能够将补水管路1中的水进行软化,使得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沉降,钙盐、镁盐以碳酸盐形成沉淀出来,进而保证了流进蓄水池2中的水含有较少的杂质。示例性地,通常净水装置12软化水质的方式可以为煮沸、渗透、多介质过滤等方式,本实施例采用成本低、通用性强的多介质过滤的方式对补水管路1中的水进行软化处理。第二自动阀13用于将净水装置12所处理过的污水进行定期排放,第二自动阀13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排污时间,驱动第二自动阀13实现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控制器与第三自动阀23连接,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排污时间,控制器能够驱动第三自动阀23开启,使得蓄水池2中的污水排出,进而保证循环水的电导率、硬度等指标符合要求。第二手动阀24能够人为地控制其开度大小,进而在第三自动阀23和第二手动阀24的协同配合下,使得排污装置2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污水的排放速率和流量,进而提高排污装置22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补水管路1包括第一手动阀14,沿补水管路1的水流方向,第一手动阀14设置于第一自动阀11的上游端,回水管路4连通有第三手动阀41。
优选地,第一手动阀14设置于第一自动阀11的上游端,第一手动阀14通过开度大小用于控制补水管路1的水流量,这样当补水管路1中的水的流量过大时,水流首先流经第一手动阀14,通过第一手动阀14减小其开度进而降低补水管路1中的水流的流量,然后经过降低的水流流经第一自动阀11,进而流进蓄水池2中。这样将第一手动阀14设置于第一自动阀11的上游端,使得第一手动阀14能够对第一自动阀1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水流量过大时对第一自动阀11产生冲击导致其灵敏度下降。同时将第一手动阀14设置于第一自动阀11的上游端,能够降低零部件成本,提高循环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蓄水池2还包括水位计25,水位计25与控制器连接,以使水位计25能够检测蓄水池2中的水位,然后将检测到的水位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水泵3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泵31并联设置于出水管路3上。
优选地,当水位计25检测到蓄水池2中水位低于预设值时,水位计25将水位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开启第一自动阀11使补水管路1对蓄水池2进行补水,当水位计25检测到蓄水池2中水位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能够关闭第一自动阀11。当出水管路3中的水压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开启水泵31,驱动出水管路3中的水流进回水管路4中。将多个水泵31并联设置,提高了水泵31启闭的灵活性,减小了水压波动,进而能够增强循环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选取两个水泵31,其中一个水泵31作为备用来使用,当出水管路3中的水压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备用的水泵31实现开启;当出水管路3中的水压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关闭该水泵31,以节约能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水管路3连通有加药泵32,沿出水管路3的水流方向,加药泵32设置于水泵31的下游端。
示例性地,控制器与加药泵32连接,控制器根据设定的加药时间及间隔自动启闭加药泵32,进而保证循环水系统的水质达标。加药泵32中可以添加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或氯酸钙等药物对出水管路3中的水进行处理。同时,加药泵32设置于水泵31的下游端,这样避免了加药泵32中的药品颗粒流进出水管路3中而堵塞水泵31,造成循环水系统故障。
进一步地,循环水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图中未示出),电源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当控制器通电后,控制器能够实现对循环水系统中的零部件的开启或关闭,进而保证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整个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系统包括:
补水管路(1),所述补水管路(1)设置有第一自动阀(11);
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与所述补水管路(1)连接,且所述蓄水池(2)包括风机(21);
出水管路(3),所述出水管路(3)上设置有水泵(31),所述水泵(31)连接于所述蓄水池(2);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蓄水池(2)中水的温度;
水位计(25),所述水位计(25)用于检测蓄水池(2)中水位;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水管路(3)的水压;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风机(21)自动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位计(25)电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水位计(25)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自动阀(11)自动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水泵(31)自动开启或关闭;
回水管路(4),所述回水管路(4)一端连接于所述蓄水池(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水泵(31)的出水口,以使所述水泵(31)将水驱动至所述回水管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水装置(12),所述净水装置(12)设置在所述补水管路(1)上,且所述净水装置(12)连通有第二自动阀(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装置(22),所述排污装置(22)与所述蓄水池(2)连通,且所述排污装置(22)连通有第三自动阀(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装置(22)还包括第二手动阀(24),沿所述排污装置(22)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二手动阀(24)设置于所述第三自动阀(23)的上游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路(1)包括第一手动阀(14),沿所述补水管路(1)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一手动阀(14)设置于所述第一自动阀(11)的上游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计(25)设置于蓄水池(2)中,并与蓄水池(2)的内壁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水泵(31)并联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路(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3)连通有加药泵(32),沿所述出水管路(3)的水流方向,所述加药泵(32)设置于所述水泵(31)的下游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4)连通有第三手动阀(4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121454896.2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循环水系统 Active CN215886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4896.2U CN215886395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循环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4896.2U CN215886395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循环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6395U true CN215886395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54896.2U Active CN215886395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循环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6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86395U (zh) 一种循环水系统
CN202359640U (zh)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排污装置
CN105417832A (zh) 一种集成化智能油田采油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03998950U (zh) 一种高效二氧化氯发生器
CN216584310U (zh) 反渗透浓水梯度利用系统
CN110776165A (zh) 一种用于热网补水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216236417U (zh) 一种磨边机污水处理循环系统
CN216024788U (zh) 一种新型碳化反应气体循环装置
CN210206413U (zh) 基于闭式钠碱法的船舶柴油机排气脱硫系统
CN113582281A (zh) 一种节能型脱硫废水低温烟气浓缩工艺及装置
CN206940590U (zh) 臭氧协同悬浮物在线监控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CN109970276B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CN110803809A (zh) 一种用于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
CN217838534U (zh) 纯水净化系统
CN106075987A (zh) 一种采集地热水的移动式集成化过滤分离系统装置
CN216954120U (zh) 水冷系统及铸造设备
CN205398156U (zh) 一种用于水循环系统的排气补水加药装置
CN219991384U (zh) 一种用于循环给排水系统的水处理设备
CN219752035U (zh) 除镍加药系统
CN213433785U (zh) 一种混合工业污水处理系统脱硫装置
CN206089290U (zh) 带有反渗透装置的电絮凝污水处理器
CN214792695U (zh) 一种提高闭路循环水压差的装置
CN219209495U (zh) 一种调节脱硫系统水平衡的除雾器冲洗系统
CN115044732B (zh) 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煤冷水系统降浊处理装置
CN214437870U (zh) 工艺水箱补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