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2035U - 除镍加药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镍加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2035U
CN219752035U CN202320764932.8U CN202320764932U CN219752035U CN 219752035 U CN219752035 U CN 219752035U CN 202320764932 U CN202320764932 U CN 202320764932U CN 219752035 U CN219752035 U CN 219752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el
pipe
pac
medicament
d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49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光辉
宋飞飞
刘明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cheng Waterwork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cheng Waterwork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cheng Waterwork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cheng Waterwork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49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2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2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2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镍加药系统,包括高效沉淀A池和高效沉淀B池,所述高效沉淀A池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混合搅拌区,所述高效沉淀B池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混合搅拌区,还包括PAC加药桶、除镍加药桶、控制系统、PAC药剂进药管、除镍药剂进药管、PAC药剂总出药管、除镍药剂总出药管、PAC药剂出药分管A、PAC药剂出药分管B、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本实用新型开发的除镍加药系统,通过除镍加药系统实现药剂自动控制、精准投加且投药稳定,降低运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机修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降低药剂投加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确保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Description

除镍加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镍加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镀行业各类生产工序中会使用镍,镍作为惰性金属可对待镀金属起到保护作用,而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含镍废水,尤其在化学镍废水中存在。随着国家环保的要求日益严格,处理要求不断提高,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镍的去除也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工业废水除重金属镍的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膜法和电渗析法。化学沉淀法,可以往废水中注入絮凝剂,或者氢氧化物形成一些沉淀物,达到去除的效果,去除率能到百分之七八十,沉淀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有些镍是络合物,需要先进行破络,然后再进行处理;离子交换法,这个方法适用于低浓度的含镍废水处理,并且可以达到一个很好去除效果;反渗透膜法,可以使用反渗透膜处理镍离子,也能达到去除目的,但是膜对于金属的拦截率不是很高,去除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后期维护成本较大,且反渗透膜容易被污染;电渗析法,此法可以达到很好金属去除率,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此法能耗较高,应用不是非常广泛。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除镍加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现有的工业废水除重金属镍的技术运行成本高、药剂投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镍加药系统,包括高效沉淀A池和高效沉淀B池,所述高效沉淀A池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混合搅拌区,所述高效沉淀B池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混合搅拌区,还包括PAC加药桶、除镍加药桶、控制系统、PAC药剂进药管、除镍药剂进药管、PAC药剂总出药管、除镍药剂总出药管、PAC药剂出药分管A、PAC药剂出药分管B、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
所述PAC加药桶的出药口通过PAC药剂进药管与控制系统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的第一出口与PAC药剂总出药管一端口连通,所述PAC药剂总出药管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PAC药剂出药分管A的进口、PAC药剂出药分管B的进口连通,所述PAC药剂出药分管A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所述PAC药剂出药分管B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
所述除镍加药桶的出药口通过除镍药剂进药管与控制系统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的第二出口与除镍药剂总出药管一端口连通,所述除镍药剂总出药管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的进口、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的进口连通,所述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所述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
本实用新型开发的除镍加药系统,通过除镍加药系统实现药剂自动控制、精准投加且投药稳定,降低运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机修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降低药剂投加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确保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优选地,所述PAC加药桶顶部设有加药口,所述PAC加药桶的加药口通过PAC药剂原液进药管与PAC药剂原液储存装置连通;所述PAC药剂原液进药管为PVC管。
优选地,所述除镍加药桶顶部设有加药口,所述除镍加药桶的加药口通过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与除镍药剂原液储存装置连通;所述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为PVC管。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计量泵、第一浮球开关、第一压力泵、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二计量泵、第二浮球开关、第二压力泵和第二电磁流量计;
所述第一计量泵的进口与PAC药剂进药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计量泵的出口与PAC药剂总出药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浮球开关连接至第一计量泵上,所述第一压力泵连接至第一计量泵上,所述第一电磁流量计安装在PAC药剂总出药管上;第一浮球开关用于控制第一计量泵的启停,而第一计量泵和第一电磁流量计的设置,可用于控制PAC药剂的投加流量;
所述第二计量泵的进口与除镍药剂进药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计量泵的出口与除镍药剂总出药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浮球开关连接至第二计量泵上,所述第二压力泵连接至第二计量泵上,所述第二电磁流量计安装在除镍药剂总出药管上;第二浮球开关用于控制第二计量泵的启停,而第二计量泵和第二电磁流量计的设置,可用于控制除镍药剂的投加流量。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箱控制柜,所述第一计量泵、第一浮球开关、第一压力泵、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二计量泵、第二浮球开关、第二压力泵和第二电磁流量计均与电箱控制柜电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装置也可应用于去除其他重金属或污染物的药剂投加,可按所需比例将药剂稀释后实现不同药剂自动稳定投药,安装简单,管理方便,避免人工频繁到现场观察药剂是否正常投加并通过阀门手动粗略调整药剂投加量大小,若药剂原液投加量比较小,使用该装置可节约药剂用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计量泵和第二计量泵均设有两个,一个正常使用,另一个作为备用。
优选地,所述PAC药剂进药管、除镍药剂进药管、PAC药剂总出药管、除镍药剂总出药管、PAC药剂出药分管A、PAC药剂出药分管B、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均为PVC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开发的除镍加药系统,通过除镍加药系统实现药剂自动控制、精准投加且投药稳定,降低运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机修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降低药剂投加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确保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装置也可应用于去除其他重金属或污染物的药剂投加,可按所需比例将药剂稀释后实现不同药剂自动稳定投药,安装简单,管理方便,避免人工频繁到现场观察药剂是否正常投加并通过阀门手动粗略调整药剂投加量大小,若药剂原液投加量比较小,使用该装置可节约药剂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镍加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高效沉淀A池;101、第一混合搅拌区;2、高效沉淀B池;201、第二混合搅拌区;3、PAC加药桶;4、除镍加药桶;5、控制系统;501、第一计量泵;502、第一浮球开关;503、第一压力泵;504、第一电磁流量计;505、第二计量泵;506、第二浮球开关;507、第二压力泵;508、第二电磁流量计;6、PAC药剂进药管;7、除镍药剂进药管;8、PAC药剂总出药管;9、除镍药剂总出药管;10、PAC药剂出药分管A;11、PAC药剂出药分管B;12、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3、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镍加药系统,包括高效沉淀A池1和高效沉淀B池2、PAC加药桶3、除镍加药桶4、控制系统5、PAC药剂进药管6、除镍药剂进药管7、PAC药剂总出药管8、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PAC药剂出药分管A10、PAC药剂出药分管B11、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PAC药剂进药管6、除镍药剂进药管7、PAC药剂总出药管8、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PAC药剂出药分管A10、PAC药剂出药分管B11、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均为PVC管。
如图1所示,高效沉淀A池1一侧设有第一混合搅拌区101,第一混合搅拌区101通过管道与高效沉淀A池1连通。
如图1所示,高效沉淀B池2一侧设有第二混合搅拌区201,第二混合搅拌区201通过管道与高效沉淀B池2连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5包括第一计量泵501、第一浮球开关502、第一压力泵503、第一电磁流量计504、第二计量泵505、第二浮球开关506、第二压力泵507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08;
PAC加药桶3顶部设有加药口,PAC加药桶3的加药口通过PAC药剂原液进药管301与PAC药剂原液储存装置连通,PAC药剂原液进药管301为PVC管,且PAC药剂原液进药管301上安装有自吸泵,先通过自吸泵将药剂原液按比例投加到PAC加药桶3中,然后将自来水按比例加入,搅拌混合均匀;PAC加药桶3的出药口与PAC药剂进药管6的进口连通,第一计量泵501的进口与PAC药剂进药管6的出口连通,第一计量泵501的出口与PAC药剂总出药管8的进口连通,第一浮球开关502连接至第一计量泵501上,第一压力泵503连接至第一计量泵501上,第一电磁流量计504安装在PAC药剂总出药管8上,PAC药剂总出药管8的出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PAC药剂出药分管A10的进口、PAC药剂出药分管B11的进口连通,PAC药剂出药分管A10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101,PAC药剂出药分管B11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201;
除镍加药桶4顶部设有加药口,除镍加药桶4的加药口通过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401与除镍药剂原液储存装置连通,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401为PVC管,且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401上安装有自吸泵,先通过自吸泵将药剂原液按比例投加到除镍加药桶4中,然后将自来水按比例加入,搅拌混合均匀;除镍加药桶4的出药口与除镍药剂进药管7的进口连通,第二计量泵505的进口与除镍药剂进药管7的出口连通,第二计量泵505的出口与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的进口连通,第二浮球开关506连接至第二计量泵505上,第二压力泵507连接至第二计量泵505上,第二电磁流量计508安装在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上,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的出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的进口、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的进口连通,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101,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20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计量泵501和第二计量泵505均设有两个,一个正常使用,另一个作为备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5还包括电箱控制柜509,第一计量泵501、第一浮球开关502、第一压力泵503、第一电磁流量计504、第二计量泵505、第二浮球开关506、第二压力泵507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08均与电箱控制柜509电连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两种药剂的投加流量,将第一计量泵501和第二计量泵505等信号接入电箱控制柜509,上传至中控进行监控。
工作原理: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镍加药系统,使用时,可先通过自吸泵将药剂原液按比例投加到PAC加药桶3中,然后将自来水按比例加入,搅拌混合均匀,再通过自吸泵将药剂原液按比例投加到除镍加药桶4中,然后将自来水按比例加入,搅拌混合均匀;将第一计量泵501和第二计量泵505等信号接入电箱控制柜509,上传至中控进行监控,通过中控控制第一浮球开关502和第二浮球开关506分别控制第一计量泵501和第二计量泵505启动,同时根据需求调节第一电磁流量计504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08的液体流速,进而控制两种药剂的进药量,进而将两种药剂分别投入至第一混合搅拌区101和第二混合搅拌区201,PAC药剂和除镍药剂在第一混合搅拌区101和第二混合搅拌区201搅拌混合后,再分别通入高效沉淀A池1和高效沉淀B池2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装置也可应用于去除其他重金属或污染物的药剂投加,可按所需比例将药剂稀释后实现不同药剂自动稳定投药,安装简单,管理方便,避免人工频繁到现场观察药剂是否正常投加并通过阀门手动粗略调整药剂投加量大小,若药剂原液投加量比较小,使用该装置可节约药剂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除镍加药系统,包括高效沉淀A池(1)和高效沉淀B池(2),所述高效沉淀A池(1)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混合搅拌区(101),所述高效沉淀B池(2)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混合搅拌区(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AC加药桶(3)、除镍加药桶(4)、控制系统(5)、PAC药剂进药管(6)、除镍药剂进药管(7)、PAC药剂总出药管(8)、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PAC药剂出药分管A(10)、PAC药剂出药分管B(11)、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
所述PAC加药桶(3)的出药口通过PAC药剂进药管(6)与控制系统(5)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5)的第一出口与PAC药剂总出药管(8)一端口连通,所述PAC药剂总出药管(8)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PAC药剂出药分管A(10)的进口、PAC药剂出药分管B(11)的进口连通,所述PAC药剂出药分管A(10)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101),所述PAC药剂出药分管B(11)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201);
所述除镍加药桶(4)的出药口通过除镍药剂进药管(7)与控制系统(5)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5)的第二出口与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一端口连通,所述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的进口、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的进口连通,所述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101),所述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镍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C加药桶(3)顶部设有加药口,所述PAC加药桶(3)的加药口通过PAC药剂原液进药管(301)与PAC药剂原液储存装置连通;所述PAC药剂原液进药管(301)为PVC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镍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镍加药桶(4)顶部设有加药口,所述除镍加药桶(4)的加药口通过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401)与除镍药剂原液储存装置连通;所述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401)为PVC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镍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5)包括第一计量泵(501)、第一浮球开关(502)、第一压力泵(503)、第一电磁流量计(504)、第二计量泵(505)、第二浮球开关(506)、第二压力泵(507)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08);
所述第一计量泵(501)的进口与PAC药剂进药管(6)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计量泵(501)的出口与PAC药剂总出药管(8)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浮球开关(502)连接至第一计量泵(501)上,所述第一压力泵(503)连接至第一计量泵(501)上,所述第一电磁流量计(504)安装在PAC药剂总出药管(8)上;
所述第二计量泵(505)的进口与除镍药剂进药管(7)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计量泵(505)的出口与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浮球开关(506)连接至第二计量泵(505)上,所述第二压力泵(507)连接至第二计量泵(505)上,所述第二电磁流量计(508)安装在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镍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5)还包括电箱控制柜(509),所述第一计量泵(501)、第一浮球开关(502)、第一压力泵(503)、第一电磁流量计(504)、第二计量泵(505)、第二浮球开关(506)、第二压力泵(507)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08)均与电箱控制柜(509)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镍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量泵(501)和第二计量泵(505)均设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镍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C药剂进药管(6)、除镍药剂进药管(7)、PAC药剂总出药管(8)、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PAC药剂出药分管A(10)、PAC药剂出药分管B(11)、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均为PVC管。
CN202320764932.8U 2023-04-10 2023-04-10 除镍加药系统 Active CN219752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4932.8U CN219752035U (zh) 2023-04-10 2023-04-10 除镍加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4932.8U CN219752035U (zh) 2023-04-10 2023-04-10 除镍加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2035U true CN219752035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9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4932.8U Active CN219752035U (zh) 2023-04-10 2023-04-10 除镍加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2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0042B (zh) 用于循环冷却水自动处理和排污水回用的集成设备及方法
CN102211828B (zh) 一种钢铁工业冷轧酸洗废水污泥减量处理的方法
CN202272788U (zh) 硫酸生产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CN203021378U (zh) 磷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19752035U (zh) 除镍加药系统
CN202936216U (zh) 一种水处理加药装置
WO2023072097A1 (zh) 复合式芬顿法辅以陶瓷薄膜过滤污水处理器
CN210384949U (zh) 一种水选双静置池除泥系统
CN116903193A (zh) 一种生产污水处理装置
CN201485349U (zh) 动态循环水处理器
CN202089816U (zh) pH探头式煤矿酸性废水处理装置
CN214693763U (zh) 一种电泳废水处理设备
CN205188014U (zh) 一种火电厂的湿法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CN201240916Y (zh) 工业废水处理无堵塞加药装置
CN210825718U (zh) 一种一体式废水除硬装置
CN211471070U (zh) 一种用于电镀铬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1620044U (zh) 一种反应器系统
CN110606601A (zh) 一种电子絮凝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及脱硫方法
CN208980488U (zh) 一种新型纸浆水管路系统
CN215627392U (zh) 压力式管式陶瓷膜在地表水深度净化处理中的一体化装置
CN215975109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精确除磷加药装置
CN214880261U (zh)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
CN216549907U (zh) 水质软化系统
CN214088050U (zh) 一种原水处理装置
CN216584525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废水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