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1702U - 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和足式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和足式机器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81702U CN215881702U CN202121710871.4U CN202121710871U CN215881702U CN 215881702 U CN215881702 U CN 215881702U CN 202121710871 U CN202121710871 U CN 202121710871U CN 215881702 U CN215881702 U CN 215881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ssembly
- air guide
- legged robot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和足式机器人,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包括壳体、电路板组件、风扇组件和导风件,电路板组件上设有热源,电路板组件设于壳体内,风扇组件设于壳体内,导风件设于壳体内,导风件具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用于将风扇组件吹出的风导向至热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具有散热效率高,电路板组件上的热源不易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和足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足式机器人,也可以称为有腿机器人,一般包括躯身组件和腿组件,腿组件包括与躯身组件可枢转地相连的大腿,以及与大腿可枢转地相连的小腿。相关技术中,足式机器人的散热效率差,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容易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该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具有散热效率高,电路板组件上的热源不易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足式机器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包括壳体、电路板组件、风扇组件和导风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有热源,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扇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风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风件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用于将所述风扇组件吹出的风导向至所述热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通过设置导风通道,可以把风扇组件产生的气流基本全部导向热源,这样避免风扇组件直接吹向电路板组件而导致风力分散,由此提高了热源处的对流换热系数,从而提高了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热源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通道的至少一段的横截面积由所述进风口朝所述第二出风口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通道为牛角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源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与所述热源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数量与所述热源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导风管构成一个所述导风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管的数量为四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风管相连,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管具有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风扇组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基板,所述第一出风口成型于所述基板的第一端,所述基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纹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风管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足式机器人,包括躯身组件和多个腿组件,所述躯身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所述腿组件与所述躯身组件可枢转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足式机器人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与上述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足式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躯身组件的电路板组件、风扇组件和导风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躯身组件的导风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躯身组件的风扇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电路板组件2,热源201,风扇组件3,第一出风口301,基板302,导风件4,导风通道401,进风口402,第二出风口403,连接板404,导风管405,腿组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包括壳体1、电路板组件2、风扇组件3和导风件4。
电路板组件2上设有热源201,电路板组件2设于壳体1内。其中,热源201为电路板组件2上的发热量更高的电子元件,如处理器等。风扇组件3设于壳体1内。导风件4设于壳体1内,导风件4具有导风通道401,导风通道401用于将风扇组件3吹出的风导向至热源201。
具体地,壳体1的内部中空,风扇组件3的进气侧靠近壳体1的表面,壳体1在风扇组件3的附近设置有透气窗,导风件4设置在风扇组件3的排气侧,导风件4的出气端设置有电路板组件2。例如,风扇组件3的上端靠近壳体1的上表面,导风件4设置在风扇组件3的下侧,电路板组件2设置在风扇组件3的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通过设置导风通道401可以把风扇组件3产生的气流基本全部导向热源201,这样避免风扇组件3直接吹向电路板组件2而导致风力分散,由此提高了热源201处的对流换热系数,从而提高了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组件3具有第一出风口301,导风通道401具有进风口402和第二出风口403,进风口402与第一出风口301相对,第二出风口403与热源201相对。
具体地,第一出风口301设置在风扇组件3的排气侧,导风通道401的一端是进风口402,导风通道401的另一端是第二出风口403,第二出风口403设置在电路板组件2的侧面并正朝向热源201。风扇组件3产生的气流从第一出风口301流出,经过进风口402进入导风通道401中,然后沿着导风通道401从第二出风口403流出并吹向热源201。由此保证风扇组件3产生的气流基本全部吹向热源201的同时,也不再需要设置风扇组件3正朝向电路板组件2,方便了壳体1内的风扇组件3和电路板组件2的安装和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通道401的至少一段的横截面积由进风口402朝第二出风口403逐渐减小。
具体地,第二出风口403的截面积小于进风口402的截面积,由此,导风通道401能把风扇组件3产生的气流收聚后经过第二出风口403排出,经过第二出风口403排出的气流的流速高于进风口402气流的流速,进一步提高了热源201的散热效果,有效避免热源201温度过高而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通道401为牛角型。
具体地,第二出风口403位于导风通道401的尖部,进风口402位于导风通道401的根部。由此,导风通道401在收聚气流时能够通过光滑的外形避免气流之间的碰撞,从而减少气流流速的损失,最大程度地提高第二出风口403处空气的流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源201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出风口403的数量与热源20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由此将一个风扇组件3发出的气流由多个第二出风口403分别导向至相应热源201,即可实现对电路板组件2上各发热量高的热源201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4包括导风管405,导风管405的数量与热源20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个导风管405构成一个导风通道401。
具体地,导风管405是中空结构,导风管405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402,导风管40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风口403。每个导向管405的长度和折弯角度可以不同,由此方便风扇组件3的第一出风口301与各热源201的对接。
其中,导风管405可以为不可变形的牛角型管,也可以为不可变形的弯管或直管,还可以为可弯折的软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管405的数量为四个。由此能够对电路板组件2上的发热量最高的四个热源201进行散热,保证电路板组件2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4还包括连接板404,连接板404与导风管405相连,进风口402通过连接板404与第一出风口301相连通。
具体地,连接板404上设置有与进风口402数量相同的通孔,如图3所示,进风口402设置在连接板404的一侧,进风口402与连接板404上的通孔相连,连接板404与风扇组件3相连。由此,多个导风管405均与连接板404相连,保证多个导风管405之间的相对固定,方便导风件4在壳体1内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管405具有进风口402的一端与连接板404相连,连接板404与风扇组件3相连。
具体地,如图3所示,导风管405的进风口402一端与连接板404相连,在连接板404与风扇组件3相连后,能够使风扇组件3产生的气流完全进入各进风口402中,使风扇组件3产生的气流完全进入各导风通道401中。由此,风扇组件3产生的气流完全经过第二出风口403并吹向热源201的表面,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组件3包括基板302,第一出风口301成型于基板302的第一端,基板302与连接板404通过螺纹件相连。
具体地,如图4所示,基板302设置在风扇组件3的排气侧,基板302上设置有通孔,连接板404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件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由此实现基板302和连接板404的紧固连接,由此,连接板404与基板302之间的拆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404与导风管405一体成型。
具体地,连接板404与导风管405通过浇筑一体成型,这样设置有利于减少连接板404和导风管405之间的空隙,减少风扇组件3产生气流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足式机器人,包括躯身组件和多个腿组件,躯身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腿组件与躯身组件可枢转地相连。
具体地,躯身组件的下侧设置有四个腿组件,腿组件左右对称布置,腿组件的下端能够形成四点支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足式机器人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与上述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有热源,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和
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风件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用于将所述风扇组件吹出的风导向至所述热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热源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的至少一段的横截面积由所述进风口朝所述第二出风口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为牛角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与所述热源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数量与所述热源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导风管构成一个所述导风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的数量为四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风管相连,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具有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风扇组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基板,所述第一出风口成型于所述基板的第一端,所述基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纹件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风管一体成型。
12.一种足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躯身组件和多个腿组件,所述躯身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所述腿组件与所述躯身组件可枢转地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10871.4U CN215881702U (zh) | 2021-07-26 | 2021-07-26 | 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和足式机器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10871.4U CN215881702U (zh) | 2021-07-26 | 2021-07-26 | 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和足式机器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81702U true CN215881702U (zh) | 2022-02-22 |
Family
ID=80344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10871.4U Active CN215881702U (zh) | 2021-07-26 | 2021-07-26 | 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和足式机器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81702U (zh) |
-
2021
- 2021-07-26 CN CN202121710871.4U patent/CN2158817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57780B (zh) | 电子设备导风装置 | |
CN103717036B (zh) | 射频拉远模块以及通信设备 | |
US6148907A (en) |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for a heat source | |
WO2022127746A1 (zh) |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 |
CN215881702U (zh) | 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和足式机器人 | |
CN117479504A (zh) | 一种储能变流器及散热系统 | |
CN219761787U (zh) | 散热结构和电源模块 | |
CN217159528U (zh) | 具有散热风道的射频电源 | |
CN115664165B (zh) | 逆变器及电源设备 | |
CN216118671U (zh) | 导风罩以及板卡结构 | |
CN215637643U (zh) |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5808919U (zh)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5188051U (zh) | 散热模组、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 |
CN114302586A (zh) | 多路射频电源 | |
CN220210702U (zh) | 壳体结构及电子产品 | |
CN219328973U (zh) | 散热结构以及投影机 | |
CN206975601U (zh) | 一种计算机的散热结构 | |
CN221488161U (zh) | 一种通信装置 | |
CN111720895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21706288U (zh) | 一种翅片管散热器 | |
CN111720897B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5982443U (zh) | 散热器和聚光灯 | |
CN220830633U (zh) | 一种机柜 | |
CN111313829A (zh) | 光伏组件 | |
CN215245194U (zh) | 用于足式机器人的躯身组件和足式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7 Address after: Room 602, 6th Floor, Building 5, Building 15, Kechuang 10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omi Rob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018, 8th floor, building 6, No.33 yard, middle Xierq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