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5092U -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5092U
CN215875092U CN202121480205.6U CN202121480205U CN215875092U CN 215875092 U CN215875092 U CN 215875092U CN 202121480205 U CN202121480205 U CN 202121480205U CN 215875092 U CN215875092 U CN 215875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return
connecting pipe
liquid outlet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02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明晨
翟韵哲
杨晗
傅振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02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5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5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5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尿道,包括液体囊、连接管、扩张部以及支架,所述扩张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用于与待控制处相连且使所述扩张部与待控制处接触;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液体囊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扩张部连通;所述液体囊上设置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所述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使得液体在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之间流动。该医疗控制装置作为人造尿道括约肌,通过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分别实现控尿和排尿,一次操作即可加压或泄压,操作简单,使得控尿和排尿更加方便;同时,能够避免液体囊长期处于膨胀状态,提高液体囊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控制装置及其用途,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前列腺癌患者已经超过5000万,即使在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在前列腺根切手术当中也会有20%左右的可能性会损伤到控制尿道的副交感神经,导致括约肌松弛,无法完全关闭尿道,引起遗尿,对病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痛苦。
针对该并发症,目前所属领域内产品多采用环绕尿道的袖套结构(如图9所示),上述袖套结构的产品故障率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袖套201圆周包围尿道,导致尿道血流不畅,排尿时尿道无法快速张开进行排尿,严重时还会引起尿道萎缩变细。
(二)袖套201的膨胀控尿需要多次按压控制泵202,使得控制泵202中的单向阀在频繁使用之后出现磨损、易泄漏的情况,导致袖套101泄压无法实现控尿。
(三)袖套201压迫尿道的压力需要较大的储液球囊203,而且其经常处于膨胀状态,由于储液球囊为硅胶材质,长期膨胀状态下易老化松弛,导致袖套失压,控尿失败。
(四)储液球囊203体积较大,植入时需要在阴囊上方腹部开口,病人比较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控制装置,以通过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分别实现控尿和排尿,一次操作即可加压或泄压,操作简单,使得控尿和排尿更加方便;同时,能够避免液体囊长期处于膨胀状态,提高液体囊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包括液体囊、连接管、扩张部以及支架,所述扩张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用于与待控制处相连且使所述扩张部与待控制处接触;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液体囊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扩张部连通;
所述液体囊上设置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所述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使得液体在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之间流动。
其中较优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出液控制部连通,所述出液控制部和所述回液控制部相互连通,且所述液体囊上还设有控制回液控制部动作的泄压按钮。
其中较优的,所述扩张部与待控制处接触的面为周向上非封闭的面。
其中较优的,所述液体囊中容腔的体积大于所述扩张部的内腔体积。
其中较优的,所述出液控制部包括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出液阀体;所述出液阀体的内部可活动地设置出液阀芯,且所述出液阀芯上套设出液弹性部,以控制所述出液控制部的打开和关闭。
其中较优的,所述出液阀芯在所述出液阀体内沿第一方向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相互导通;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出液阀芯的轴向方向,并由所述液体囊指向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出液阀芯封堵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时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导通时所述出液阀芯所在的位置。
其中较优的,所述出液阀芯具有第一圆柱段以及第一锥形头,所述出液阀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具有开口,其中第一端与液体囊的容腔连通,第二端与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圆柱段穿过所述出液阀体的第二端的开口,所述第一锥形头的形状与所述出液阀体的第一端的开口相匹配。
其中较优的,所述回液控制部包括与所述出液阀体连通的回液阀体;所述回液阀体的内部可活动地设置回液阀芯,且所述回液阀芯上套设回液弹性部,所述回液阀芯与所述泄压按钮配合以控制所述回液控制部的打开和关闭。
其中较优的,所述回液阀芯在所述回液阀体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由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相互导通;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平行于所述回液阀芯的轴向方向,并由所述连接管指向所述液体囊;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回液阀芯封堵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时所在的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导通时所述回液阀芯所在的位置。
其中较优的,所述回液阀芯具有第二圆柱段以及第二锥形头,所述回液阀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均具有开口,其中第一端与液体囊的容腔连通,第二端朝向泄压按钮,所述第二圆柱段穿过回液阀体的第二端的开口;所述第二锥形头位于所述回液阀体的中空内腔中,且形状与所述回液阀体的第二端的开口相匹配。
其中较优的,所述回液弹性部的预设压力为40~80cm水柱的压力。
其中较优的,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的至少一个横梁,每个所述横梁与支架本体形成用于与待控制处相连的套设部。
其中较优的,所述横梁的个数为2~7个。
其中较优的,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扩张部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其中较优的,所述扩张部为球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有益效果:
(一)利用支架和扩张部,避免圆周式包围造成尿道萎缩,以较少的接触实现尿道的开启和闭合,同时还可缩小扩张部的体积;
(二)巧妙地利用液体囊兼顾供患者按压以控尿的作用,以及储液球囊储存液体的作用,因而不需要体积较大的储液球囊,减小产品体积,相应减小植入时的创口,降低成本;
(三)通过可单独控制的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能够对液体囊中的液体进行精准控制;其控制结构可靠,有利于长期有效控制;
(四)只需一根连接管与出液控制部进行连通即可,不需两根连接管分别连接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简化了整体的结构,减小体积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控制装置中液体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医疗控制装置在加压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医疗控制装置在泄压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医疗控制装置中扩张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医疗控制装置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医疗控制装置中支架与扩张部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医疗控制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9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袖套结构的控尿装置。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液体囊;101、容置腔;102、贯通槽;
2、出液控制部;21、出液阀体;22、出液阀芯;23、出液弹性部;221、出液通道;220、第一圆柱段;222、第一锥形头;
3、回液控制部;31、回液阀体;32、回液阀芯;33、回液弹性部;34、泄压按钮;321、回液通道;320、第二圆柱段;322、第二锥形头;
4、连接管;5、扩张部;51、球囊本体;52、管件;6、尿道;
7、支架;71、支架本体;72、横梁;73、套设部;74、贯通部; 711、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疗控制装置,其包括液体囊1、连接管4、扩张部5,以及支架7,扩张部5支撑在支架7上,支架7用于将扩张部5与待控制处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人造尿道括约肌,在此情况下,待控制处是指尿道的用于安装支架的一段。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还可以用于例如人造肛管括约肌等用途,在此情况下,待控制处是指肛管的用于安装支架的一段。
所述液体囊1上设置相互连通的出液控制部2和回液控制部3、以及泄压按钮34。连接管4的一端与出液控制部2连通,另一端与扩张部5连通。泄压按钮34控制回液控制部3使连接管4可以与回液控制部3连通。本实施例中支架7能够套设在尿道6上,从而使得扩张部5位于尿道6的一侧(即图1中尿道6的下方),用于从一侧挤压或松开尿道6。当扩张部5充盈扩张后,在支架7的辅助限位下,对尿道6形成挤压,以此实现控尿;当扩张部5排液收缩时,则松开尿道6,使用者可进行排尿,由此,利用支架7和扩张部5,避免圆周式包围造成尿道萎缩,以较少的接触实现尿道的开启和闭合,同时还可缩小扩张部的体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控制装置可用作人造尿道括约肌,解决小便失禁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液体囊1由弹性材料制成,液体囊1 安装于阴囊内部。如图2所示,液体囊1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置腔101,通过按压液体囊1可以对容置腔101内的液体进行挤压。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囊1中的液体优选为液压油,液体囊的容置腔体积相比于扩张部5的内腔略大,分别优选为1.5~4cc及0.5~2cc,分别进一步优选为2cc及1cc,鉴于手动挤压液体囊一般无法将液体全部挤出,如此设计可保证扩张部5能够被充分扩张。同时,液压油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地替换为其他液体。
参照图2所示,出液控制部2包括设置在容置腔101与连接管4 之间的出液阀体21。优选的,出液阀体21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内腔,其中第一端与容置腔101连通,第二端与连接管4连通,在图2的视角下,上述第一端即出液阀体21的下端,上述第二端即出液阀体 21的上端。出液控制部2还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中空内腔中的出液阀芯22,参照图2中所示的方位,出液阀芯22可在出液阀体21的内部上下活动。出液阀芯22具有第一圆柱段220以及第一锥形头222,第一圆柱段220穿过出液阀体21的第二端的开口,第一锥形头222 的形状与出液阀体21的第一端的开口相匹配。优选的,第一锥形头 222与出液阀体21中空内腔的内壁之间设置出液通道221。出液通道221可为第一锥形头222与上述内壁之间的窄缝,但不限定于该结构形式,原则上其结构形式可满足出液控制部2的功能即可,即第一锥形头222向下运动,第一锥形头222与出液阀体21的第一端的开口呈封堵状态,则无液体流入出液通道221,第一锥形头222向上运动,远离出液阀体21的第一端的开口,使其呈导通状态,液体可通过出液通道221。出液控制部2还包括套设在第一圆柱段220外周的出液弹性部23,且出液弹性部23的一端抵接第一锥形头222,另一端抵顶出液阀体21的第二端,优选的,出液弹性部23为压簧。
继续参照图2,回液控制部3包括设置在容置腔101与泄压按钮 34之间的回液阀体31。优选的,回液阀体31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内腔,其中一端与容置腔101连通,另一端朝向泄压按钮34,在图 2的视角下,上述回液阀体的一端即回液阀体31的下端,上述回液阀体的另一端即回液阀体31的上端。回液控制部3还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回液阀体31内部的回液阀芯32,参照图2中所示的方位,回液阀芯32可在回液阀体31的内部上下活动。回液阀芯32具有第二圆柱段320以及第二锥形头322,第二圆柱段320穿过回液阀体31 另一端的开口;第二锥形头322位于回液阀体31的中空内腔中,其形状与回液阀体31另一端的开口相匹配。优选的,第二锥形头322 与回液阀体31中空内腔的内壁之间设置回液通道321。回液通道321 可为第二锥形头322与上述内壁之间的窄缝,但不限定于该结构形式,原则上其结构形式可满足回液控制部3的功能即可,即第二锥形头322与另一端的开口呈封堵状态下无液体通过回液通道321,第二锥形头322远离另一端的开口以呈导通状态下液体可通过回液通道321。回液控制部3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锥形头322与回液阀体31 与容置腔101连通的一端之间的回液弹性部33,优选的,回液弹性部33为压簧。优选的,回液弹性部33的预设压力为50~70cm水柱的压力,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设压力为60cm水柱的压力。
结合图2-4,出液控制部2和回液控制部3保证液体的输入和输出为单向流动。即,在本实施例中,出液控制部2用于控制液体从液体囊1流向连接管4;回液控制部3用于控制液体从连接管4流向液体囊1。
图2为出液控制部与回液控制部3的初始状态,即出液阀芯22 与回液阀芯32分别封堵出液阀体21的第一端和回液阀体31的另一端。
如图3所示,当需要控尿时,挤压液体囊1,液体推动出液阀芯 22,使其在出液阀体21内沿第一方向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容置腔101与连接管4相互导通,液体通过出液通道221由容置腔 101进入连接管4。上述第一方向平行于出液阀芯22的轴向方向,并由容置腔101指向连接管4,在图3的视角中,第一方向即为由下竖直向上的方向。上述第一位置为出液阀芯22封堵容置腔101与连接管4时所在的位置。上述第二位置是指液体推动出液阀芯22,使容置腔101与连接管4处于导通状态时出液阀芯22的位置,因此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图3示出了出液阀芯22处于一特定位置,但本文所述的第二位置并不限于图3中所示。
挤压液体囊1使液体充入扩张部5后,松开液体囊1,出液阀芯 22在出液弹性部23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 (应当理解的是,出液阀芯22回落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液体通过出液通道221流入容置腔101),封堵容置腔101与连接管4,阻止液体通过出液控制部2回流。上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平行于出液阀芯22的轴向方向,并由连接管4指向容置腔101,在图3 的视角中,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为由上竖直向下的方向。
参照图4所示,挤压液体囊1使扩张部5扩张后,出液控制部2 关闭,当连接管4内的压力大于回液弹性部33的预设压力时,回液阀芯32在压差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由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容置腔101与连接管4相互导通,液体通过回液通道321流回容置腔101。上述第三位置为回液阀芯32封堵容置腔101与连接管4时所在的位置。上述第四位置是指液体推动回液阀芯32,使容置腔101与连接管4处于导通状态时回液阀芯32的位置,因此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图4示出了回液阀芯32处于一特定位置,但本文所述的第四位置并不限于图4中所示。
随着连接管4内的压力与回液弹性部33的压力逐渐相互抵消,回液阀芯32在回液阀体31内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三位置,封堵容置腔101与连接管4,阻止液体通过回液控制部3回流。由于回液弹性部33特定的预设压力设计,使得与连接管4联通的扩张部5内的压力可控,适当的扩张保证控尿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继续参照图4,当需要排尿时,通过按压泄压按钮34,外力使得回液阀芯32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至第四位置,扩张部5内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从连接管4依次通过出液控制部2和回液控制部3流入到容置腔101内,进而解除扩张部5对尿道6的挤压,以达到排尿的目的。松开泄压按钮34,在回液弹性部33的作用下,回液阀芯32被推向第三位置,出液控制部2和回液控制部3回到图2 所示的初始状态。
由此,该医疗控制装置能够巧妙地利用液体囊,一方面供患者按压以实现控尿或排尿,另一方面起到储存液体的作用,从而减小产品体积,相应减小植入时的创口,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控尿时临时由人工按压液体囊给扩张部提供压力,液体排出后液体囊处于收缩状态,不需要长期保持充压膨胀状态持续给压,因此不会老化松弛后导致失压,保证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出液阀体21与回液阀体31之间开设有贯通槽102,使得液体能够从出液控制部2进入回液控制部3。利用该贯通槽102能够实现出液控制部2与回液控制部3的导通,从而使得本实施例只需一根连接管4,其与出液控制部2进行连通即可,不需两根连接管分别连接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简化了整体的结构。此外,采用两个独立的活动阀芯,设计简单可靠,有利于长期有效控制,避免了单个阀门频繁使用磨损导致的控制失效。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出液阀体21与回液阀体31一体成型,贯通槽102沿第二方向设置,且贯通槽102的两端分别与出液阀体21的第二端和回液阀体31的第四端连通。在图2-4的视角下,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保证阀体的密封性以及液体流动的可靠性。此外,容易理解的是,该贯通槽102的尺寸越大,则液体流动时越方便,同时,贯通槽102形状的不同,则液体通过该贯通槽102的时间和速度也会有差异(例如:在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在螺旋形的贯通槽102内的流动时间要大于在直线型贯通槽102内的流动时间),因此,该贯通槽102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设计。但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液阀体21与回液阀体31 也可以设计成两个独立的阀体结构,然后通过管道将二者连通,此时的管道即相当于贯通槽102,设计成分体式结构能够提高组装的灵活性,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选择。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管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医疗控制装置中,所述连接管4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连接管4的体积优选为0.2~0.5cc,进一步优选为0.3cc,请参照图8,所述连接管4的安装位置从阴囊部连通至会阴部的后方,以用于实现液体的输送,并且所述连接管4内部预先储存好一定量的液体,保证扩张部5具有一定压力。
参照图5所示,扩张部5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扩张部5优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体积为0.5~1cc,进一步优选为1cc,扩张部5与连接管4可拆卸地连接。优选的,扩张部5包括球囊本体51以及与球囊本体51连接的管件52,管件52沿轴向具有通孔以供液体可通入球囊本体51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医疗控制装置植入患者体内后,扩张部5位于会阴部括约肌后方的尿道6的单侧,通过充盈扩张部5之后压迫尿道6,以实现控制尿道的挤压和放松。
参照图1、图6和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架7 包括支架本体71以及与支架本体71连接的至少一个横梁72,横梁 72与支架本体71之间形成套设部73,套设部73套设在部分尿道6 上,以配合扩张部5挤压或松开尿道6。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横梁72为两个,两个横梁72架设在支架本体71上方(图6中的视角),从而与支架本体71形成环形套设部73。结合图1所示,利用两个横梁72与扩张部5,对尿道形成三处包围,而非圆周式包围,扩张部 5位于两个横梁72之间,在保证扩张部5被稳固在尿道的前提下,三点制弯增加尿道单一方向上的形变,避免造成尿道萎缩,还能以较小体积的扩张部实现控尿。
另外,两个横梁72可打开或合拢,从而便于对尿道6进行套装,同时,当需要取出该医疗控制装置时,便于尿道6与支架7进行分离。在该实施例中,支架本体71优选采用TPU材料(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从而使得支架本体71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减小对尿道6造成的伤害。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架本体71上设有支撑部711,扩张部5支撑在支撑部711上,且支撑部711上具有供扩张部5与连接管4连通的贯通部74(如图7所示)。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支撑部711的形状与扩张部5相匹配。优选的参见图7,扩张部5为球囊,支撑部711呈球面状,从而使得扩张部5能够完美地与支撑部711 进行贴合,以对扩张部5进行稳定的支撑。
下面描述上述医疗控制装置的植入方法:
A1:首先切开会阴部,暴露出尿道6,然后在阴囊方向上钝性开孔。
A2:将扩张部5、支架7套在暴露的尿道6上并进行固定,将第一连接管指向阴囊方向。
A3:在阴囊部切口将液体囊1装入,然后将第二连接管指向会阴方向,通过连接器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对接形成连接管4 即可。在植入初期,扩张部5为空载,不会对尿道6进行加压,待植入3~6个月会阴部完全愈合后即可使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医疗控制装置具有作为人造尿道括约肌的用途,可用于打开或关闭尿道。
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架和扩张部,以较少的接触实现尿道的开启和闭合,同时还缩小了扩张部的体积;巧妙地利用液体囊兼顾操控作用以及储液球囊储存液体的作用,因而减小了产品体积,相应减小了植入时的创口,降低成本;通过可单独控制的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对液体囊中的液体进行精准控制,实现可靠且长期的有效控制;只需一根连接管与出液控制部进行连通即可,进一步简化了整体的结构,减小体积和成本。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囊、连接管、扩张部以及支架,所述扩张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用于与待控制处相连且使所述扩张部与待控制处接触;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液体囊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扩张部连通;
所述液体囊上设置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所述出液控制部和回液控制部使得液体在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之间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出液控制部连通,所述出液控制部和所述回液控制部相互连通,且所述液体囊上还设有控制回液控制部动作的泄压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部与待控制处接触的面为周向上非封闭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囊中容腔的体积大于所述扩张部的内腔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控制部包括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出液阀体;所述出液阀体的内部可活动地设置出液阀芯,且所述出液阀芯上套设出液弹性部,以控制所述出液控制部的打开和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阀芯在所述出液阀体内沿第一方向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相互导通;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出液阀芯的轴向方向,并由所述液体囊指向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出液阀芯封堵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时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导通时所述出液阀芯所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阀芯具有第一圆柱段以及第一锥形头,所述出液阀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具有开口,其中第一端与液体囊的容腔连通,第二端与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圆柱段穿过所述出液阀体的第二端的开口,所述第一锥形头的形状与所述出液阀体的第一端的开口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控制部包括与所述出液阀体连通的回液阀体;所述回液阀体的内部可活动地设置回液阀芯,且所述回液阀芯上套设回液弹性部,所述回液阀芯与所述泄压按钮配合以控制所述回液控制部的打开和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阀芯在所述回液阀体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由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相互导通;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平行于所述回液阀芯的轴向方向,并由所述连接管指向所述液体囊;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回液阀芯封堵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时所在的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液体囊与所述连接管导通时所述回液阀芯所在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阀芯具有第二圆柱段以及第二锥形头,所述回液阀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均具有开口,其中第一端与液体囊的容腔连通,第二端朝向泄压按钮,所述第二圆柱段穿过回液阀体的第二端的开口;所述第二锥形头位于所述回液阀体的中空内腔中,且形状与所述回液阀体的第二端的开口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弹性部的预设压力为40~80cm水柱的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的至少一个横梁,每个所述横梁与支架本体形成用于与待控制处相连的套设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个数为2~7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扩张部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部为球囊。
CN202121480205.6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 Active CN215875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0205.6U CN215875092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0205.6U CN215875092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5092U true CN215875092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62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0205.6U Active CN215875092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5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19985A (en) Apparatus for reversibly closing a body passage
US10426584B2 (en) Method of treating urinary incontinence by implanting a reservoir around a urethra of the user
US4587954A (en) Elastomeric prosthetic sphincter
US4428365A (en) Anti-incontinent prostheses
US7922649B2 (en) Unitized penile erection system and tissue expander
EP3001976B1 (en) Urethra clamp
US20040044307A1 (en) Urinary catheters
EP2674131B1 (en) Peristaltically inflatable penile prosthetic
US20120059387A1 (en) Delivery system and urethra stent for enlarged prostates and method
JPH03109065A (ja) 失禁制御装置付き留置型尿道カテーテル
US9597170B2 (en) Hydraulic urethral occlusive device
US9700396B2 (en) Urethra clamp
CN215875092U (zh)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
CN115553969A (zh) 一种医疗控制装置及其用途
US20160220341A1 (en) Hydraulic urethral occlusive device
CN215915067U (zh) 尿道控制装置
CN113499531A (zh) 安全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CN113289215A (zh) 自动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CN215426865U (zh) 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CN216986023U (zh) 安全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US9724182B2 (en) Connector cuff
CN113456993A (zh) 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EP3009101B1 (en) Connector cuff
CN111328273A (zh) 闭塞套囊以及包括这种套囊的植入式闭塞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