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4296U - 配料机及烹饪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配料机及烹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4296U
CN215874296U CN202121238942.5U CN202121238942U CN215874296U CN 215874296 U CN215874296 U CN 215874296U CN 202121238942 U CN202121238942 U CN 202121238942U CN 215874296 U CN215874296 U CN 215874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ontainer
blanking
module
blanking module
plac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389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志根
丁一健
李东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389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4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4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4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料机及烹饪系统,主要目的是便于用户取放需人工补料的下料模块。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配料机,用于辅助烹饪,其包括机体、固体下料模块、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和第三下料模块;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位于所述机体的前端,所述机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放置腔连通的取放口;所述固体下料模块、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和第三下料模块中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内,所述固体下料模块、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和第三下料模块中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腔内。

Description

配料机及烹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料机及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烹饪方面有了较高的要求,自动调配调料的配料机可根据用户烹饪需求的调料种类和用量,实现快速配料和下料,使用方便,备受人们青睐。
目前,配料机通常包括多个下料模块,多个下料模块用于投放不同种类的调料,其中,存在一些下料模块需要用户拿取以进行手动补料等操作,然而,这些需手动补料的下料模块往往设置在机体的侧部,由于该配料机的侧部一般设置有其它厨房设备,且其它厨房设备与配料机之间的空隙通常较小,导致用户拿取下料模块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料机及烹饪系统,主要目的是便于用户取放需人工补料的下料模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料机,用于辅助烹饪,包括:
机体、固体下料模块、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和第三下料模块;
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位于所述机体的前端,所述机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放置腔连通的取放口;
所述固体下料模块、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和第三下料模块中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内,所述固体下料模块、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和第三下料模块中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料模块包括第一储料容器;
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补料口,所述补料口包括漏斗仓,所述漏斗仓通过补料管道与所述第一储料容器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储料容器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设置于所述机体的顶部形成所述补料口;
所述配料机还包括盖体和门体,所述盖体扣合于所述机体的顶部,并覆盖所述补料口;所述门体封堵于所述取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配料机还包括: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连接线分别与所述固体下料模块、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和第三下料模块连接;
所述盖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端;
所述机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过线孔;
所述连接线沿所述盖体的侧边从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端,并通过所述过线孔伸入所述第二放置腔内;
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下料口;
所述固体下料模块包括第一下料部、喷料部和第一下料管道,所述第一下料部通过所述喷料部与所述第一下料管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下料管道的出口与所述下料口连通,所述喷料部用于吸取所述第一下料部中的调料,并将所述调料喷出至所述第一下料管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配料机还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下料模块内的调料量是否充足;
所述第二下料模块包括第二储料容器;
所述第二储料容器通过第一弹性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或所述第二放置腔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磁体和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或所述第二放置腔内,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料容器上,所述磁体能够随着所述第二储料容器的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而与所述第一检测件相感应;或者,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或所述第二放置腔内,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料容器上,所述第一检测件能够随着所述第二储料容器的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而与所述磁体相感应;
或者,
所述第二储料容器通过第二弹性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或所述第二放置腔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或所述第二放置腔内,所述第二储料容器向下移动时能够与所述第二检测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配料机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三下料模块内的调料量是否充足;
所述第三下料模块包括第三储料容器;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浮动体和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三检测件,所述第三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或所述第二放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三储料容器的底部相对应,所述浮动体可上下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储料容器的内侧壁上,所述浮动体能够向下转动至与所述第三储料容器的内侧壁相贴合,并与所述第三检测件相感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料模块包括第二下料部,所述第二下料部包括壳体、环状管道、偏心滚轮和驱动部;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环状管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环状管道内的环腔分别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连通;
所述偏心滚轮设置于所述环状管道内侧,且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偏心滚轮转动并挤压所述环状管道,以使所述环腔发生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下料模块包括第三储料容器、间隔排布于所述第三储料容器内底面的至少两个搅拌子以及至少两个罩体;
所述罩体的顶面和侧面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搅拌子可活动地容纳于所述罩体内;
设置于所述罩体顶面的通孔包括中心孔和围绕所述中心孔外周设置的多个圆周孔,多个所述圆周孔分别与所述中心孔同心设置,多个所述圆周孔的弧长沿远离所述中心孔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圆周孔沿圆周方向分多段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料模块包括第一储料容器,第一储料容器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口;
所述第二放置腔内设置有溢流容器,所述第一溢流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溢流容器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溢流口至所述溢流容器的方向;
所述第二下料模块包括食用油下料模块,所述食用油下料模块包括用于存储食用油的第四储料容器;
所述第四储料容器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包括高液位浮球和低液位浮球;
所述第四储料容器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相对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的底面的高度大于所述高液位浮球相对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的底面的高度;
所述配料机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储料容器内设置有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位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内的底部,所述第一加热部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S形多次迂回弯折地均匀排布;和/或,所述第四储料容器外壁设置有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环绕排布在所述第四储料容器的外壁并至少部分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的外壁接触;
所述配料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相对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的底面的高度小于所述低液位浮球相对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的底面的高度;
所述第四储料容器连通有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的外部缠绕有加热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系统,包括:锅具;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的配料机,所述锅具与所述配料机相连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料机及烹饪系统,通过在机体内设置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且第一放置腔位于机体的前端,同时在机体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放置腔连通的取放口,由于机体的前端通常不存在其它厨房设备,能够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将固体下料模块、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和第三下料模块中需要用户拿取进行补料等操作的部分设置在第一放置腔内,另一部分不需要用户进行拿取的设置在机体的第二放置腔内,用户便可以通过机体前端的取放口拿取相应下料模块,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的机体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的固体下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的第一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的第一检测模块安装于机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的第二检测模块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的第二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料机的第二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的第三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料机的第三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中第二下料模块的第二下料部的爆炸图;
图12为图11所示第二下料部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中第三下料模块的第三储料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中补料口与第一储料容器相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补料口与第一储料容器相连通的俯视图;
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料机中食用油下料模块的第四储料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第四储料容器内的第一加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所示第四储料容器与下料管道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料机,用于辅助烹饪,包括机体1、固体下料模块2、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3和第三下料模块4;机体1内设置有第一放置腔11和第二放置腔14,第一放置腔11位于机体1的前端,机体1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放置腔11连通的取放口12;固体下料模块2、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3和第三下料模块4中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放置腔11内,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放置腔14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放置腔14可以位于机体1的后端,且该第二放置腔14与第一放置腔11可以通过通孔连通,该通孔用于供连接线和管道等部件通过。固体下料模块2可以为糖、鸡精或盐等固体调料的下料模块;而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3和第三下料模块4均可以为酱油、耗油和水淀粉等液体调料的下料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料机,通过在机体1内设置第一放置腔11和第二放置腔14,且第一放置腔11位于机体1的前端,同时在机体1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放置腔11连通的取放口12,由于机体1的前端通常不存在其它厨房设备,能够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将固体下料模块2、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3和第三下料模块4中需要用户拿取进行补料等操作的部分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内,另一部分不需要用户进行拿取的设置在机体1的第二放置腔14内,用户便可以通过机体1前端的取放口12拿取相应下料模块,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和图14,第一下料模块包括第一储料容器5;在机体1的顶部可以设置有补料口13,补料口13包括漏斗仓131,该漏斗仓131通过补料管道132与第一储料容器5连通;或者,第一储料容器5的上端为开口端,该开口端设置于机体1的顶部形成补料口13。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机体1的顶部设置与第一储料容器5连通的补料13口,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该补料口13向第一储料容器5内补料,从而实现第一下料模块的补料操作,也就是说,第一下料模块设置在第二放置腔14,用户也能够通过机体1顶部的补料口13方便地对其进行补料。这种情况下,需用户拿取进行补料的部分下料模块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放置腔14内,而无需都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内,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一放置腔的容积,从而有利于减小机体的整体宽度,进而减小该配料机的占用空间。
上述实施例中,补料口13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包括漏斗仓131,该漏斗仓131通过补料管道132与第一储料容器5连通,在补料时,用户可以将调料倒入漏斗仓131内,调料即可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补料管道132流入第一储料容器5内,完成补料操作;或者,补料口13也可以由第一储料容器5自身的开口端形成,用户可以将调料直接通过第一储料容器5的开口端倒入其内,完成补料操作,具体在实施时可以根据该配料机的结构情况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下料模块可以为酱油、生抽或醋等稀疏液体调料下料模块,补料口13为稀疏液体调料补料口,以避免粘稠液体调料流过漏斗仓131、补料管道132时残留较多,造成调料的浪费。由于第一下料模块可以为多个,用于投放酱油、生抽和醋等多种调料,因此,补料口1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当第一下料模块包括酱料等粘稠液体时,即第一储料容器5盛装酱料等粘稠液体时,由于酱料流动性差,通过管道难以顺畅的进入第一储料容器5中,此时,将第一储料容器5上端设置为开口端,并将第一储料容器5上移至机体1的顶部,使得开口端与机体1上部表面平齐或凸出于机体1上部表面,用户可以直接从第一储料容器5的开口端补充调料,第一储料容器5的开口端形成上述补料口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配料机还可包括盖体15和门体17,盖体15扣合于机体1的顶部,并覆盖补料口13;门体17封堵于取放口1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盖体15遮挡补料口13,从而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补料口13而污染调料,以确保该配料机的卫生情况;而且,通过设置门体17封堵取放口12,可以避免灰尘等杂质通过取放口12进入机体1内部而对下料模块造成污染,进一步保证了该配料机的卫生情况。其中,门体17可以与机体1的侧部转动连接,以便于门体1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该配料机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151,控制模块151通过连接线152分别与固体下料模块2、第一至第三下料模块4连接;盖体15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机体1转动连接;控制模块151设置于第二端;机体1的顶部与第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过线孔;连接线152沿盖体15的侧边从第二端延伸至第一端,并通过过线孔伸入第二放置腔14内。
上述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51可以为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中控模块,且其连接线152可沿盖体15的两个侧边延伸,并通过设置在机体1顶部的盖体15与机体1的连接处的过线孔伸入机体1内与各部件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保证连接线152的整洁,避免连接线152杂乱而发生缠绕,同时也保证了该配料机的美观性。
上述实施例中,在盖体15的侧边和/或机体1顶部的侧边上可以设置有线槽,以使得控制模块151的连接线152可以设置在线槽内,便于连接线152的安装,同时线槽还可以对连接线152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盖体15和机体1之间可设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可伸缩结构如气缸等,以使得控制模块151可以控制该可伸缩结构进行伸缩运动而打开或关闭盖体1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盖体15上还可以设置有分别与控制模块151连接的指示灯和电源开关,具体地,指示灯和电源开关可以设置在盖体15的第二端,且位于控制模块151的两侧,指示灯可为三色灯,用以提示用户该配料机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2,该配料机还可以包括第一检测模块,其与控制模块151连接,用于检测第一下料模块内的调料量;提示模块18,与控制模块151连接,且设置于机体1的顶部,用于发出与调料量相对应的提示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将其检测到的第一下料模块内的调料量反馈至控制模块151,控制模块151该调料量信息控制提示模块18发出与调料量相对应的提示信息,以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该提示信息了解到下料模块内的调料量,及时对调料进行补充。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可以为液位计,提示模块18可以为指示灯,当液位计检测到调料不足时,控制模块151控制指示灯持续闪烁,提示用户此时处于缺料状态;当液位计检测到调料存有一定量时,控制模块151控制指示灯持续点亮,提示用户此时调料量处于中间液位;当液位计检测到调料补满时,控制模块151控制指示灯熄灭,提示用户此时调料已充足。其中,该提示模块18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可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补料口13旁,用于提示用户每个补料口13所对应的下料模块内的调料量,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3,机体1上设置有下料口16;固体下料模块2可以包括第一下料部21、喷料部22和第一下料管道23,第一下料部21通过喷料部22与第一下料管道23的入口连通,第一下料管道23的出口与下料口16连通,喷料部22用于吸取第一下料部21中的调料,并将调料喷出至第一下料管道23中。
根据上述实施例,当喷料部22启动时,喷料部22能够吸取第一下料部21中的调料即调料,并将调料喷出至第一下料管道23,使得调料通过第一下料管道23快速地输送至下料口16,从而实现固体调料的快速输送,进而实现无需设置正压站及负压站等多个配套设备即可实现固体调料的快速输送,简化了该配料机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其中,第一下料部21可以包括料瓶和设置在料瓶下方且与其连通的定量下料机构如螺杆输送机构,而喷料部22可以为空气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该配料机还可以包括第一检测模块,该第一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151连接,用于检测第二下料模块3内的调料量是否充足;第二下料模块3包括第二储料容器31;第二储料容器31通过第一弹性件32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内;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磁体311和与控制模块151连接的第一检测件312,该第一检测件312设置于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内,磁体311设置于第二储料容器31上,磁体311能够随着第二储料容器31的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而与第一检测件312相感应;或者,磁体311设置于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内,第一检测件312设置于第二储料容器31上,第一检测件312能够随着第二储料容器31的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而与磁体311相感应。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磁体311、第一检测件312、以及将第二储料容器31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实现了当第二储料容器31内的调料量不足时,第二储料容器31能在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下向上弹起,使得磁体311与第一检测件312相感应而发出感应信号,并反馈至控制模块151,以使控制模块151发出与调料量不足相对应的控制指令;当第二储料容器31内的调料量充足时,第一弹性件32被压缩,第二储料容器31向下移动,与第一检测件312信号断开,第一检测件312不发出感应信号,从而实现第二下料模块3调料不足的检测;或者,当第二储料容器31内的调料量充足时,第一弹性件32被压缩,第二储料容器31向下移动,使得磁体311与第一检测件312相感应而发出感应信号,并反馈至控制模块151,以使控制模块151发出与调料量充足相对应的控制指令;当第二储料容器31内的调料量不足时,第二储料容器31能在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下向上弹起,磁体311与第一检测件312信号断开,第一检测件312不发出感应信号,从而实现第二下料模块3调料充足的检测。
当然,第一检测件312可以为上下布置的两个,以实现磁体311随着第二储料容器31向上移动和向下移动时都能与第一检测件312相感应而发出相应感应信号,从而实现调料不足和充足的检测。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板314和第一检测板315,该第一支撑板314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内,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柱,每个第一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形成第一弹性件32,而且,第二储料容器31的底部可连接第一检测板315,磁体311设置在该第一检测板315上,具体可以设置在该第一检测板315的侧部,该第一检测板315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导向柱相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以使得第一检测板315能通过多个第一通孔可移动地穿过多个第一导向柱,从而使得第二储料容器31能通过第一检测板315与第一弹簧相抵接;而第一检测件312可以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的侧壁上,其能够在第二储料容器31的上下移动过程中与磁体311发生感应。其中,第一检测件312可以为干簧管、霍尔传感器、红外检测元件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检测模块没有设置在第二储料容器31内,因此,第一检测模块不会与调料发生接触,这样不仅避免了检测元件对调料造成污染,还避免了调料腐蚀检测元件造成元件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件312在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内的设置位置应与第二储料容器31内的调料量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当第二储料容器31内的调料量不足而向上移动时,或者调料量充足而向下移动时,应确保磁体311能与第一检测件312发生感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下料模块3可以为耗油等酱料下料模块,由于酱料下料模块一般需要用户取放进行手动补料等操作,因此,第二下料模块3可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内,从而第一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内。
或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6、图7和图8,第二储料容器31通过第二弹性件33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内;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二检测件313,第二检测件313设置于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内,第二储料容器31向下移动时能够与第二检测件313接触。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检测件313,以及将第二储料容器31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实现了当第二储料容器31内的调料量充足时,第二弹性件33被压缩,第二储料容器31向下移动而与第二检测件313接触,使得第二检测件313发出感应信号,并反馈至控制模块151,以使控制模块151发出与调料量充足相对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第二下料模块3调料充足的检测。其中,第二检测件313可以为防水微动开关、行程开关或接触传感器等。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也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内,且第一检测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撑板316、固定支架317和第二检测板318,第二支撑板316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内,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检测板318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二通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导向柱,每个第二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形成第二弹性件33,第二储料容器31的底部可连接第二检测板318,而且,第二检测板318通过多个第二导向柱可移动地穿过多个第二通孔,以使得第二储料容器31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支撑板316相抵接;固定支架317可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16上,第二检测件313可以设置在固定支架317上,第二检测件313能够在第二储料容器31的向下移动过程中与第二储料容器313接触。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检测模块没有设置在第二储料容器31内,因此,第一检测模块不会与调料发生接触,这样不仅避免了检测元件对调料造成污染,还避免了调料腐蚀检测元件造成元件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9和图10,该配料机还可以包括第二检测模块,该第二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151连接,用于检测第三下料模块4内的调料量是否充足;第三下料模块4包括第三储料容器41;第二检测模块可以包括浮动体411和与控制模块151连接的第三检测件412,第三检测件412设置于第一放置腔11或第二放置腔14内,且与第三储料容器41的底部相对应,浮动体411可上下转动地设置于第三储料容器41的内侧壁上,浮动体411能够向下转动至与第三储料容器41的内侧壁相贴合,并与第三检测件412相感应。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可上下转动的浮动体411和第三检测件412,实现了当第三储料容器41内的调料充足时,浮动体411能够向上转动而漂浮于液面,与第三检测件412信号断开;当第三储料容器41内的调料不足时,浮动体411向下转动而贴于第三储料容器41的内壁,并与第三检测件412感应,以使第三检测件412发出感应信号并反馈至控制模块151,由控制模块151发出与调料量不足相对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第三下料模块4调料不足的检测。其中,浮动体411可以为磁性体,第一检测件312可以为干簧管、霍尔传感器、红外检测元件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下料模块4可以为水淀粉下料模块,由于水淀粉下料模块一般需要用户取放进行手动补料等操作,因此,第三下料模块4可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内,从而第二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1和图12,第二下料模块3可以包括第二下料部32,第二下料部32包括壳体321、环状管道322、偏心滚轮323和驱动部324;壳体321上设置有进料口3211和出料口3212,进料口3211可与第二储料容器31连通;环状管道322设置于壳体321内,环状管道322内的环腔325分别与进料口3211和出料口3212连通;偏心滚轮323设置于环状管道322内侧,且与驱动部324连接,驱动部324用于驱动偏心滚轮323转动并挤压环状管道322,以使环腔325发生形变。其中,环状管道由弹性材料制成。
由于酱料的粘稠度较大,其流动性较差,故而不便采用气力输送方式进行定量和输送,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下料部32设置为包括壳体321,该壳体321为密封壳体,环状管道322、偏心滚轮323和驱动部324,使得驱动部324能够驱动偏心滚轮323在环状管道322内转动并挤压环状管道322,使得环状管道322的环腔325发生形变,从而在进料口3211处产生负压,将第二储料容器31内的调料吸入环状管道322内,偏心滚轮323继续转动挤压环状管道322,进而将吸入的调料通过出料口3212挤出;通过控制驱动部324的开启时间,即可完成粘稠调料的定量、输送和投放功能。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调料与偏心滚轮323、驱动部324均不接触,可以防止调料被污染,同时调料也不会腐蚀偏心滚轮323和驱动部324,提高了第二下料部32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下料部32还可以包括设置壳体321内两端的两个端盖326,以及与壳体321的一端密封连接的密封盖327,而且,驱动部324可以为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所在端与壳体321的另一端密封连接,从而确保第二下料部32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9、图10和图13,第三下料模块4包括第三储料容器41、间隔排布于第三储料容器41内底面的至少两个搅拌子43以及至少两个罩体44;罩体44的顶面和侧面分别设置有通孔441,搅拌子43可活动地容纳于罩体44内。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搅拌子43同时对第三储料容器41内的水淀粉进行搅拌,提高了水淀粉的搅拌效果。而且,通过设置在第三储料容器41内底面的罩体44对搅拌子43进行限位,防止搅拌子43因受到其它磁性部件的影响而窜动,从而保证搅拌子43的搅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罩体44的容积应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防止搅拌子43在转动过程中与网罩44发生干涉,也要避免网罩44过大而使得搅拌子43上移后能与浮动体411吸附;同时,罩体44上的通孔441数量应尽量多,从而保证水淀粉的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3,设置于罩体44顶面的通孔441可以包括中心孔4411和围绕中心孔4411外周设置的多个圆周孔4412,多个圆周孔4412分别与中心孔4411同心设置,多个圆周孔4412的弧长沿远离中心孔4411的方向逐渐增大,圆周孔4412沿圆周方向分多段间隔设置。
根据上述实施例,由于多个圆周孔4412的弧长沿远离中心孔4411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沿圆周方向分多段间隔设置,使得罩体44顶面的通孔441形状能够顺应水淀粉的流动方向和流速,从而更好地保证水淀粉的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4和图15,第一下料模块包括第一储料容器5,第一储料容器5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口51;第二放置腔14内设置有溢流容器6,第一溢流口51通过第一管路61与溢流容器6连通;第一管路61上设置有单向阀611,单向阀611的流通方向为从第一溢流口51至溢流容器6的方向。
根据上述实施例,当人工通过补料口13向第一储料容器5中补料时,若不慎补满,导致第一储料容器5内的调料溢出,此时,溢出的调料可通过第一溢流口51排出至溢流容器6内进行收集,避免造成调料浪费以及污染机体。此外,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管路61上设置有单向阀611,且该单向阀611的流通方向为从第一溢流口51至溢流容器6的方向,以使得溢出的调料仅能流至溢流容器6,而无法从溢流容器6回流至第一储料容器5中,从而避免了溢流容器6内收集的调料回流至第一储料容器5中而污染容器中的调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6和图17,第二下料模块3包括食用油下料模块,食用油下料模块包括用于存储食用油的第四储料容器34;第四储料容器34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35,该浮球液位计35包括高液位浮球351和低液位浮球352;第四储料容器34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341,且第二溢流口341相对于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面的高度大于高液位浮球351相对于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面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溢流口341的高度高于高液位浮球351一段距离,因此,即使第四储料容器34内食用油的量已经到达高液位,食用油也不会从第二溢流口341溢出,使得食用油还能够继续补充一定的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对食用油使用量较大的需求。
上述实施例中,当液位计出现故障,用户无法通过液位计得知食用油是否补满时,用户可以观察第二溢流口341是否有油溢出,以此来判断第四储料容器34是否已经补满食用油。具体地,当第二溢流口341有食用油溢出时,则表示已经补满,反之,则表示没有补满。
此外,为了避免从第二溢流口341溢出的食用油污染机体1,该配料机还包括第二管路342,第二管路342的一端与第二溢流口341连通,第二管路342的另一端设置于机体1的外部,以使得溢出的食用油通过第二管路342流到机体1外部,以保持机体1内部的清洁。同时,可以在第二管路342上设置单向阀,且该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从机体1内部到机体1外部的方向,以避免溢出的食用油回流至第四储料容器34内而污染容器内的食用油。
为了防止环境温度较低时食用油凝固而导致食用油下料模块无法下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6和图17,第四储料容器34内可以设置有第一加热部,该第一加热部位于第四储料容器34内的底部,第一加热部包括加热管343,加热管343呈S形多次迂回弯折地均匀排布;和/或,第四储料容器34外壁设置有第二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环绕排布在第四储料容器34的外壁并至少部分与第四储料容器34的外壁接触,例如第二加热部可以是PTC加热片,包覆在第四储料容器34的外壁上,至少部分PTC加热片与第四储料容器34的外壁接触传热,接触的状态可以更好的传导热。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加热部和/或第二加热部,能够使得凝固状态的食用油快速解冻,保证了食用油下料模块的正常下料,而且,加热管343呈S形多次迂回弯折地均匀排布,可以保证食用油受热均匀,提高加热效率;此外,加热管343位于第四储料容器34内的底部,可以实现当第四储料容器34内的食用油处于低液位时,加热管343也能对其进行加热,有效避免出现加热管干烧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6和图17,该配料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该温度传感器7设置于第四储料容器34内,且可与控制模块151连接,温度传感器7的探头位于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部,温度传感器7的探头相对于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面的高度小于低液位浮球352相对于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面的高度,同时不会与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面接触,以避免测温出现误差。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7,实现了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食用油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模块151即可控制第一加热部和/或第二加热部开始加热,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食用油的温度高于用户设定值5℃时,控制模块151即可控制第一加热部和/或第二加热部停止加热,从而确保食用油始终保持恒温状态,进而保证了解冻后食用油的质量。
此外,使用过程中,如果温度传感器7失效无法检测到食用油的温度变化,控制模块151可以控制第一加热部和/或第二加热部加热10min后会控制器停止工作,同时通过操作界面将问题反馈给用户,保证不会因为持续加热以及温度过高导致食用油的质量发生变化,同时避免加热管343持续加热导致安全事故。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温度传感器7的探头位于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部,且温度传感器7的探头的高度小于低液位浮球352的高度,从而保证了第四储料容器34内食用油处于低液位时,温度传感器7也能检测到油温,进而更好地实现过温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8,第四储料容器34连通有下料管道8,该下料管道8的外部缠绕有加热带81,从而实现通过加热带81对下料管道8内凝固的食用油进行解冻,当第一加热部和/或第二加热部开始加热时,加热带81也同时开启加热,由于加热带81加热一段时间后,其表面温度会保持恒定,因此,在加热带81持续加热10min后,即可停止加热,以保证下料管道8内解冻后食用油的油温。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具有不同的凝固点,因此,控制模块151可提供不同种类油的凝固点温度参考,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食用油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凝固点温度,温度传感器7会进行相应的温度控制。例如,用户选择“猪油”,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用户通过GUI选择“猪油”对应的凝固点温度,此时的温度感应就会按照“猪油”的凝固点进行设置,当感应温度达到凝固值T1时,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以及加热带开始加热,当温度达到T2时,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停止加热。其中,T1温度值为油的凝固点;T2温度值为油解冻温度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系统,包括:锅具;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的配料机,锅具与配料机相连通,具体的,锅具与配料机的各个下料模块连通,以使得调料能够从各个下料模块定量后通过机体1上设置的下料口16输送至锅具内。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的配料机,因此,具有该配料机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料机,用于辅助烹饪,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固体下料模块(2)、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3)和第三下料模块(4);
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第一放置腔(11)和第二放置腔(14),所述第一放置腔(11)位于所述机体(1)的前端,所述机体(1)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放置腔(11)连通的取放口(12);
所述固体下料模块(2)、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3)和第三下料模块(4)中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11)内,所述固体下料模块(2)、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3)和第三下料模块(4)中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腔(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料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料模块包括第一储料容器(5);
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补料口(13),所述补料口(13)包括漏斗仓(131),所述漏斗仓(131)通过补料管道(132)与所述第一储料容器(5)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储料容器(5)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设置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形成所述补料口(13);
所述配料机还包括盖体(15)和门体(17),所述盖体(15)扣合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并覆盖所述补料口(13);所述门体(17)封堵于所述取放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模块(151),所述控制模块(151)通过连接线(152)分别与所述固体下料模块(2)、第一下料模块、第二下料模块(3)和第三下料模块(4)连接;
所述盖体(15)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机体(1)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51)设置于所述第二端;
所述机体(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过线孔;
所述连接线(152)沿所述盖体(15)的侧边从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端,并通过所述过线孔伸入所述第二放置腔(14)内;
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下料口(16);
所述固体下料模块(2)包括第一下料部(21)、喷料部(22)和第一下料管道(23),所述第一下料部(21)通过所述喷料部(22)与所述第一下料管道(23)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下料管道(23)的出口与所述下料口(16)连通,所述喷料部(22)用于吸取所述第一下料部(21)中的调料,并将所述调料喷出至所述第一下料管道(2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151)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下料模块(3)内的调料量是否充足;
所述第二下料模块(3)包括第二储料容器(31);
所述第二储料容器(31)通过第一弹性件(32)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11)或所述第二放置腔(14)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磁体(311)和与所述控制模块(151)连接的第一检测件(312),所述第一检测件(3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11)或所述第二放置腔(14)内,所述磁体(311)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料容器(31)上,所述磁体(311)能够随着所述第二储料容器(31)的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而与所述第一检测件(312)相感应;或者,所述磁体(311)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11)或所述第二放置腔(14)内,所述第一检测件(312)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料容器(31)上,所述第一检测件(312)能够随着所述第二储料容器(31)的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而与所述磁体(311)相感应;
或者,
所述第二储料容器(31)通过第二弹性件(33)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11)或所述第二放置腔(14)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二检测件(313),所述第二检测件(313)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11)或所述第二放置腔(14)内,所述第二储料容器(31)向下移动时能够与所述第二检测件(313)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151)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三下料模块(4)内的调料量是否充足;
所述第三下料模块(4)包括第三储料容器(41);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浮动体(411)和与所述控制模块(151)连接的第三检测件(412),所述第三检测件(4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腔(11)或所述第二放置腔(14)内,且与所述第三储料容器(41)的底部相对应,所述浮动体(411)可上下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储料容器(41)的内侧壁上,所述浮动体(411)能够向下转动至与所述第三储料容器(41)的内侧壁相贴合,并与所述第三检测件(412)相感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料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下料模块(3)包括第二下料部(32),所述第二下料部(32)包括壳体(321)、环状管道(322)、偏心滚轮(323)和驱动部(324);
所述壳体(321)上设置有进料口(3211)和出料口(3212);
所述环状管道(322)设置于所述壳体(321)内,所述环状管道(322)内的环腔(325)分别与所述进料口(3211)和出料口(3212)连通;
所述偏心滚轮(323)设置于所述环状管道(322)内侧,且与所述驱动部(324)连接,所述驱动部(324)用于驱动所述偏心滚轮(323)转动并挤压所述环状管道(322),以使所述环腔(325)发生形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料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下料模块(4)包括第三储料容器(41)、间隔排布于所述第三储料容器(41)内底面的至少两个搅拌子(43)以及至少两个罩体(44);
所述罩体(44)的顶面和侧面分别设置有通孔(441),所述搅拌子(43)可活动地容纳于所述罩体(44)内;
设置于所述罩体(44)顶面的通孔(441)包括中心孔(4411)和围绕所述中心孔(4411)外周设置的多个圆周孔(4412),多个所述圆周孔(4412)分别与所述中心孔(4411)同心设置,多个所述圆周孔(4412)的弧长沿远离所述中心孔(4411)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圆周孔(4412)沿圆周方向分多段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料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料模块包括第一储料容器(5),第一储料容器(5)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口(51);
所述第二放置腔(14)内设置有溢流容器(6),所述第一溢流口(51)通过第一管路(61)与所述溢流容器(6)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61)上设置有单向阀(611),所述单向阀(611)的流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溢流口(51)至所述溢流容器(6)的方向;
所述第二下料模块(3)包括食用油下料模块,所述食用油下料模块包括用于存储食用油的第四储料容器(34);
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35),所述浮球液位计(35)包括高液位浮球(351)和低液位浮球(352);
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341),所述第二溢流口(341)相对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面的高度大于所述高液位浮球(351)相对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面的高度;
所述配料机还包括第二管路(342),所述第二管路(3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溢流口(341)连通,所述第二管路(342)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机体(1)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料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内设置有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位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内的底部,所述第一加热部包括加热管(343),所述加热管(343)呈S形多次迂回弯折地均匀排布;和/或,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外壁设置有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环绕排布在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的外壁并至少部分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的外壁接触;
所述配料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设置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内,所述温度传感器(7)的探头位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7)的探头相对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面的高度小于所述低液位浮球(352)相对于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的底面的高度;
所述第四储料容器(34)连通有下料管道(8),所述下料管道(8)的外部缠绕有加热带(81)。
10.一种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具;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料机,所述锅具与所述配料机相连通。
CN202121238942.5U 2021-06-03 2021-06-03 配料机及烹饪系统 Active CN215874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8942.5U CN215874296U (zh) 2021-06-03 2021-06-03 配料机及烹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8942.5U CN215874296U (zh) 2021-06-03 2021-06-03 配料机及烹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4296U true CN215874296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61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38942.5U Active CN215874296U (zh) 2021-06-03 2021-06-03 配料机及烹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4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2758B (zh)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自动下料系统
CN106308519B (zh) 即热式智能冲奶机
CN110547709A (zh) 液体调料供料装置及炒菜机
CN215874296U (zh) 配料机及烹饪系统
CN110264623A (zh) 一种全自动煎饼机以及控制方法
CN212589033U (zh) 一种智能粮仓
CN210017632U (zh) 一种面包存储及酱料分配线
CN216710306U (zh) 一种智能出奶粉器
CN211130787U (zh) 液体调料供料装置及炒菜机
CN209899124U (zh) 一种饮品装置
CN205359306U (zh) 智能控油油壶
CN101467832B (zh) 液体容器
CN205971919U (zh) 一种新型洗发水自动灌装机
CN213099532U (zh) 一种喂食辅助装置
CN213280722U (zh) 一种密封结构及智能粮仓
CN219821920U (zh) 一种定量包装机构
CN211832335U (zh) 一种智能宠物喂养机
CN213504029U (zh) 一种旋转按钮及智能粮仓
CN215477889U (zh) 一种高性能智能提升机
CN218114352U (zh) 一种面粉定量输送装置
CN220654387U (zh) 一种保育育肥粥料器
CN215782986U (zh) 一种槟榔自动配料装置
CN213882798U (zh) 烹饪器具
CN217285447U (zh) 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壶盖、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加热装置
CN215324373U (zh) 调料下料装置和配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