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1140U - 变频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变频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1140U
CN215871140U CN202120275527.0U CN202120275527U CN215871140U CN 215871140 U CN215871140 U CN 215871140U CN 202120275527 U CN202120275527 U CN 202120275527U CN 215871140 U CN215871140 U CN 215871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binet body
board
air duc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55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v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v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v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v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55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1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1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1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一体机,其包括柜体、电器安装板、变频器机芯以及散热组件,所述柜体中空设置且在正面设有一开口以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一隔板以将所述容腔分隔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且在所述柜体的背板上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相对应的区域设有通风孔;所述电器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用以控制所述变频一体机;所述变频器机芯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相贴合以密封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改善了变频一体机的空间布局以缩小变频一体机的体积,同时还便于后期维护。

Description

变频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变频一体机。
背景技术
吊笼里安装的施工变频一体机受限于吊笼空间有限,一般将电气控制和电机驱动安装在变频一体机内部。而电机驱动器通常位于变频一体机的底部,一体机正常维护时需要拆除相应面盖进行检修。当需要更换电机驱动器时,需要专业人员,所以在维护拆装时,需要将整个变频一体机返厂进行维修,不仅效率低,成本也高。同时,变频一体机的散热一般是从底部进风,从一体机背板上的通风孔出风,而现有的变频一体机是将散热风扇安装在机箱内部,机箱内部需要分配风扇维护空间和风道空间,这两部分空间占用了一部分机箱的体积。综上,现有的一体机体积较大,维修不便,机器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一体机,其结构简单,缩小了变频一体机的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还便于后期维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电器安装板、变频器机芯以及散热组件,所述柜体中空设置且在正面设有一开口以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一隔板以将所述容腔分隔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且在所述柜体的背板上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相对应的区域设有通风孔;所述电器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用以控制所述变频一体机;所述变频器机芯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相贴合以密封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机芯包括支架、IGBT模块、驱动板、控制板、第一电源板、电容模块以及散热器;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处并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相贴合以封闭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支架的一面相贴合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IGBT模块、所述控制板以及所述第一电源板均设置在所述驱动板上;所述电容模块和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另一面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电容模块与所述驱动板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个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柜体的开口相盖合,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逻辑板和端子板;所述电器安装板包括第二电源板、接触器和断路器;所述第二电源板、所述接触器和所述断路器间隔的安装在所述电器安装板上并均与所述逻辑板和所述端子板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器安装在所述电器安装板的上方,所述断路器安装在所述接触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电器安装板的中部,所述第二电源板安装在所述断路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电器安装板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源板的用户端子与所述驱动板的用户端子齐平且当所述第二盖板盖合时均外露于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一开孔以使所述断路器的操作手柄外露于所述第二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位于所述电器安装板的下方的底部设有销轴传感器航空插头、编码器航空插头以及操作台航空插头,所述销轴传感器航空插头、所述编码器航空插头以及所述操作台航空插头均与所述逻辑板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侧面设有笼顶操作盒航空插头、坠落测试盒航空插头以及喇叭,所述笼顶操作盒航空插头、所述坠落测试盒航空插头以及所述喇叭均与所述逻辑板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器安装板的顶部设有过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安装板和至少一个散热风扇,所述风扇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底部,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所述第一风道板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且与所述变频器机芯的下端相抵接,所述第一风道板和所述第二风道板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所述第二风道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柜体的背板上,其另一端悬浮在所述背板的上方以与所述柜体的背板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通道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风道板,所述第三风道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且倾斜固定在所述柜体的顶端的内壁上,其一端悬浮在所述柜体的内壁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风道板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变频一体机通过将柜体分为两个独立的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再将电器安装板安装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将变频器机芯与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相贴合以密封第二安装空间,从而提高第二安装空间的防护等级,同时,将散热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内,可以对变频器机芯进行散热。通过将变频一体机的控制部分电器安装板和驱动部分变频器机芯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空间,在进行拆除维修时,可以单独对变频器机芯或者电器安装板进行拆装,无需整机拆装,提高了维护效率,同时还改善了变频一体机的空间布局降低了变频一体机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频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变频一体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展示了变频器芯片如何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处;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变频一体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展示了第二安装空间内的风道结构;
图5是图1所示变频一体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展示了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
图6是图1所示变频一体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展示了第二盖板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变频一体机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其展示了变频一体机的背部结构。
附图标记:A、柜体;B、第一盖板;C、第二盖板;A10、隔板;A20、第一安装空间;A21、电器安装板;A22、第二电源板;A23、接触器;A24、断路器;A25、第二电源板的用户端子;A26、断路器的操作手柄;A27、过线孔; A30、第二安装空间;A31、变频器机芯;A32、支架;A33、IGBT模块;A34、驱动板;A35、驱动板的用户端子;A36、控制板;A37、第一电源板;A38、电容模块;A39、散热器;A40、通风孔;A50、散热组件;A51、风扇安装板; A52、散热风扇;A60、销轴传感器航空插头;A61、编码器航空插头;A62、操作台航空插头;A70、笼顶操作盒航空插头;A71、坠落测试盒航空插头;A72、喇叭;A80、第一风道板;A81、第二风道板;A82、第三风道板;C10、逻辑板; C11、端子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以及产品使用状态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参见图1至图7,其展示了不同角度下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频一体机的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变频一体机包括柜体A、电器安装板A21、变频器机芯A31以及散热组件A50,所述柜体A中空设置且在正面设有一开口以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一隔板A10以将所述容腔分隔成第一安装空间A20 和第二安装空间A30,且在所述柜体A的背板上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相对应的区域设有通风孔A40;所述电器安装板A21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A20 内用以控制所述变频一体机;所述变频器机芯A31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的开口相贴合以密封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所述散热组件A50设置在所述柜体 A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内。
其中,柜体A内设有一隔板A10,将柜体A分为第一安装空间A20和第二安装空间A30,第一安装空间A20用于安装变频一体机中的控制部分,即电器安装板A21,第二安装空间A30用于安装变频一体机中的驱动部分,即变频器机芯A31,而第一安装空间A20和第二安装空间A30互相独立,可实现单独对电器安装板A21或者变频器机芯A31进行拆装,且在第一安装空间内设有安装梁用以安装电器安装板A21。而变频器机芯A31作为驱动部分,对防护等级和散热有一定要求,因此,变频器机芯A31是通过覆盖在第二安装空间A30的开口以密封第二安装空间A30的形式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A30处,同时,在柜体 A的底部且第二安装空间A30处设置有散热组件A50,并与第二安装空间A30 形成散热通道,从而可以将风从柜体A的底部吸入,经过第二安装空间A30最后由柜体A背部的通风孔A40出去以达到为变频器机芯A31进行散热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地实施例,所述变频器机芯A31包括支架A32、IGBT模块A33、驱动板A34、控制板A36、第一电源板A37、电容模块A38以及散热器A39;所述支架A32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处并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的开口相贴合以封闭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所述驱动板A34与所述支架A32的一面相贴合并与所述支架A32固定连接,所述IGBT模块A33、所述控制板A36 以及所述第一电源板A37均设置在所述驱动板A34上;所述电容模块A38和所述散热器A39固定在所述支架A32的另一面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内,所述电容模块A38与所述驱动板A34电性相连。
其中,支架A32一方面用于安装变频器机芯A31的其它元件,另一方面用于固定在第二安装空间A30处以封闭第二安装空间A30。支架A32中位于第二安装空间A30的一面用于安装电容模块A38和散热器A39等功率较大的元件以便于位于第二安装空间A30内的散热组件A50进行散热,驱动板A34、IGBT 模块A33、控制板A36以及第一电源板A37等元件可以安装在支架A32中的另一面,并将散热器A39与驱动板A34相连接从而通过散热器A39为驱动板A34 以及其它元件进行散热,当第一盖板B盖合于柜体A时,可以保护驱动板A34 以及其它元件。
作为进一步地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盖板B和第二盖板C,所述第一盖板B 与所述柜体A的开口相盖合,所述第二盖板C上设有逻辑板C10和端子板C11;所述电器安装板A21包括第二电源板A22、接触器A23和断路器A24;所述第二电源板A22、所述接触器A23和所述断路器A24间隔的安装在所述电器安装板A21上并均与所述逻辑板C10和所述端子板C11电性相连。
其中,第一盖板B固定在柜体A正面的一侧,可盖合在柜体A的正面的开口上以封闭柜体A。第二盖板C的面积小于第一盖板B的面积,并通过将逻辑板C10和端子板C11设置在第二盖板C上以进一步地缩小变频一体机的体积,同时,也便于后期的维护。电器安装板A21上的元件主要用于实现对变频一体机的控制,而第二电源板A22、接触器A23与断路器A24均与逻辑板C10和端子板C11通过线缆连接,并且可以通过优化线缆的位置以进一步地改善变频一体机的空间布局。另外,在封闭变频一体机时,先盖合第二盖板C再盖合第一盖板B以达到封闭变频一体机。
作为进一步地实施例,所述接触器A23安装在所述电器安装板A21的上方,所述断路器A24安装在所述接触器A23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电器安装板A21的中部,所述第二电源板A22安装在所述断路器A24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电器安装板 A21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源板的用户端子A25与所述驱动板的用户端子A35齐平且当所述第二盖板C盖合时均外露于所述第二盖板C;所述第二盖板C上设有一开孔以使所述断路器的操作手柄A26外露于所述第二盖板C。
其中,通过合理的设置接触器A23、断路器A24以及第二电源板A22的安装位置,可以优化线缆的摆放位置,同时,可以在第二盖板C上与断路器A24 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口以使断路器的操作手柄A26外露出来以便于操控变频一体机。而第二电源板的用户端子A25和驱动板的用户端子A35均外露于第二盖板C,即当第二盖板C盖合于柜体A时,第二电源板的用户端子A25和驱动板的用户端子A35均裸露在外部空间中,使得在进行接线和拆线时,无需打开第二盖板C,进一步地简化了维护的过程。
作为进一步地实施例,所述柜体位于所述电器安装板A21的下方的底部设有销轴传感器航空插头A60、编码器航空插头A61以及操作台航空插头A62,所述销轴传感器航空插头A60、所述编码器航空插头A61以及所述操作台航空插头A62均与所述逻辑板C10电性相连。
其中,第二安装空间A30的下方柜体A的底部设有散热组件A50以便于为变频器机芯A31散热,而在第一安装空间A20的下方柜体A的底部可以设有销轴传感器航空插头A60、编码器航空插头A61以及操作台航空插头A62,以便于进一步地优化变频一体机的空间布局。
作为进一步地实施例,所述柜体A的侧面设有笼顶操作盒航空插头A70、坠落测试盒航空插头A71以及喇叭A72,所述笼顶操作盒航空插头A70、所述坠落测试盒航空插头A71以及所述喇叭A72均与所述逻辑板C10电性相连。
其中,将笼顶操作盒航空插头A70、坠落测试盒航空插头A71以及喇叭A72 设置在柜体A的侧面以便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同时还可以改善变频一体机的空间布局。
作为进一步地实施例,所述电器安装板A21的顶部设有过线孔A27。
其中,过线孔A27用于集中收揽线缆以便于改善变频一体机的走线。
作为进一步地实施例,所述散热组件A50包括风扇安装板A51和至少一个散热风扇A52,所述风扇安装板A51安装在所述柜体A的底部,所述散热风扇 A52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板A51上。
其中,柜体A的底部设有凹槽,风扇安装板A51固定在凹槽上,散热风扇 A52通过固定在风扇安装板A51上以固定在柜体A的底部。通过将风扇安装板 A51安装在柜体A的底部,以及从外部拆装散热风扇A52使得在拆装散热风扇 A52时,无需打开变频一体机,简化了维护过程,提高了维护效率。
作为进一步地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风道板A80和第二风道板A81,所述第一风道板A80设置在所述柜体A的底部且与所述变频器机芯A31的下端相抵接,所述第一风道板A80和所述第二风道板A81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内;所述第二风道板A8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柜体A的背板上,其另一端悬浮在所述背板的上方以与所述柜体A的背板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风孔A40位于所述通道内。
其中,为了进一步地缩小变频一体机的体积,可以在柜体A内部设有第一风道板A80和第二风道板A81,且第一风道板A80位于柜体A的底部,散热风扇A52的一侧以便于与柜体A的背板以及变频器机芯A31的支架A32相配合以形成一个垂直风道,使得从散热风扇A52吹进来的风的路径为从柜体A的底部到柜体A的顶部。同时,为了避免风在中间从背板的通风孔A40出去以降低散热性能,可在背板上设有第二风道板A81,并且在第二风道板A81与通风孔A40 之间形成一个通道,而在第二风道板A81的顶端与柜体A的顶端留有一空间以便于风在到达柜体A的顶端时,可从该空间进入第二风道板A81与通风孔A40 之间形成的通道,进而经通风孔A40出去以带走第二安装空间A30内的热量。作为进一步地实施例,还包括第三风道板A82,所述第三风道板A8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A30内且倾斜固定在所述柜体A的顶端的内壁上,其一端悬浮在所述柜体A的内壁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风道板A80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其中,在柜体A的顶端的内壁上倾斜设置有第三风道板A82,且该第三风道板A82的一端与第一风道板A80的一端齐平,使得风在到达柜体A的顶端时,受第三风道板A82的影响会集中朝着开口进入第二风道板A81与通风孔A40之间形成的通道,加速带走第二安装空间A30内的热量,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改善了变频一体机的空间布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变频一体机通过将变频一体机的控制部分电器安装板安装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将其驱动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处以封闭第二安装空间,并将逻辑板和端子板设置在第二盖板处,从而提高维护的效率和降低维护的成本,同时通过在第二安装空间内设有第一风道板、第二风道板和第三风道板以及散热组件以形成散热风道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和改善空间布局,并且通过将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航空插头分别设置在柜体的外侧以进一步地改善变频一体机的空间布局,使得不仅可以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还可以改善变频一体机的空间布局和提高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其中空设置且在正面设有一开口以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一隔板以将所述容腔分隔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且在所述柜体的背板上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相对应的区域设有通风孔;
电器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用以控制所述变频一体机;
变频器机芯,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相贴合以密封所述第二安装空间;
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机芯包括支架、IGBT模块、驱动板、控制板、第一电源板、电容模块以及散热器;
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处并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相贴合以封闭所述第二安装空间;
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支架的一面相贴合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IGBT模块、所述控制板以及所述第一电源板均设置在所述驱动板上;
所述电容模块和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另一面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电容模块与所述驱动板电性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柜体的开口相盖合,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逻辑板和端子板;
所述电器安装板包括第二电源板、接触器和断路器;
所述第二电源板、所述接触器和所述断路器间隔的安装在所述电器安装板上并均与所述逻辑板和所述端子板电性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安装在所述电器安装板的上方,所述断路器安装在所述接触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电器安装板的中部,所述第二电源板安装在所述断路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电器安装板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源板的用户端子与所述驱动板的用户端子齐平且当所述第二盖板盖合时均外露于所述第二盖板;
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一开孔以使所述断路器的操作手柄外露于所述第二盖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位于所述电器安装板的下方的底部设有销轴传感器航空插头、编码器航空插头以及操作台航空插头,所述销轴传感器航空插头、所述编码器航空插头以及所述操作台航空插头均与所述逻辑板电性相连。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侧面设有笼顶操作盒航空插头、坠落测试盒航空插头以及喇叭,所述笼顶操作盒航空插头、所述坠落测试盒航空插头以及所述喇叭均与所述逻辑板电性相连。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安装板的顶部设有过线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安装板和至少一个散热风扇,所述风扇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底部,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所述第一风道板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且与所述变频器机芯的下端相抵接,所述第一风道板和所述第二风道板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所述第二风道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柜体的背板上,其另一端悬浮在所述背板的上方以与所述柜体的背板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通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风道板,所述第三风道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且倾斜固定在所述柜体的顶端的内壁上,其一端悬浮在所述柜体的内壁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风道板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CN202120275527.0U 2021-01-29 2021-01-29 变频一体机 Active CN215871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5527.0U CN215871140U (zh) 2021-01-29 2021-01-29 变频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5527.0U CN215871140U (zh) 2021-01-29 2021-01-29 变频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1140U true CN215871140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8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5527.0U Active CN215871140U (zh) 2021-01-29 2021-01-29 变频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1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7946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실외 유닛
CN206402088U (zh) 一种变频器壳体
CN215871140U (zh) 变频一体机
CN219164432U (zh) 一体变频机中的风冷变频器
JP3682692B2 (ja) 電子機器収納ラック
CN112996327B (zh) 一种功率柜
CN209930817U (zh) 电器盒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579808U (zh) 一种具有降温降噪功能的自动化控制柜
CN208272838U (zh) 一种成套的变频设备
CN210744555U (zh) 通信用嵌入式电源箱
CN217741033U (zh) 风道优化型配电柜
CN219287466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总成
CN210016319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机柜
CN216873655U (zh) 防尘电焊机机箱
CN211930510U (zh) 一种功率模块及逆变装置
CN215579904U (zh) 一种混凝土养护用喷淋系统控制柜
CN211089975U (zh) 一种功放机
CN215453721U (zh) 一种便于使用变频器
CN218242664U (zh) 配电柜和光伏电站
CN219068299U (zh) 一种基站扩展柜
CN214013661U (zh) 一种能够防水的电气配电箱
CN215011281U (zh) 电控箱及控制器
WO2020073375A1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3845881U (zh) 防潮散热电气柜
CN215819297U (zh) 一种机器人驱控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