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0899U - 低压配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低压配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0899U
CN215870899U CN202121592041.6U CN202121592041U CN215870899U CN 215870899 U CN215870899 U CN 215870899U CN 202121592041 U CN202121592041 U CN 202121592041U CN 215870899 U CN215870899 U CN 215870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power supply
load
distribution system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20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明忠
潘勇胜
关仕明
袁育勋
李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20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0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0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0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压配电系统,包括第一供电电源,第一供电电源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连接于第一转换开关;第二供电电源,第二供电电源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连接于第二转换开关;备用电源,备用电源通过第一转换开关连接于第一供电电源,备用电源通过第二转换开关连接于第二供电电源;安全联锁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第一断路器连接于第一转换开关,第三断路器连接于第二转换开关;第一负载,第一负载分别与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并联;第二负载,第二负载并联于第三断路器。当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多个供电电源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布线成本。

Description

低压配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但不限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各行各业对用电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用户在使用网电的同时自备应急电源,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网电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据国家规范和供电管理部门要求,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使用自备应急电源时不能直接与网电相连,必须通过切换开关装置保证应急发电机与电网并网运行,现有技术中,当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多个主供电源的情况下,低压配电系统需要为每个负载配置双电源装置,从而导致布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系统,能够降低应急电源与网电并网的布线成本。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系统,包括:
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
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
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
安全联锁装置,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所述第三断路器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
第一负载,所述第一负载分别与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并联;
第二负载,所述第二负载并联于所述第三断路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低压配电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低压配电系统包括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安全联锁装置,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所述第三断路器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第一负载,所述第一负载分别与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并联;第二负载,所述第二负载并联于所述第三断路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多个供电电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备用电源与多个供电电源相互切换的同时减少布线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包括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第一断路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包括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第三断路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三断路器与所述第二负载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负载通过所述第二断路器连接于所述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二供电电源通过述第二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三断路器与所述第二负载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所述第二负载通过所述第二断路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四状态,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接;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三断路器与所述第二负载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备用电源为发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全联锁装置为机械联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变压器为三相干式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断路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断路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断路器的电路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低压配电系统100;第一供电电源110;第二供电电源120;备用电源130;安全联锁装置140;第一负载150;第二负载160;第一转换开关S1;第二转换开关S2;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第三断路器QF3;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第一熔断器RD1;第二熔断器RD2;第三熔断器RD3;第四熔断器RD4;第五熔断器RD5;第六熔断器RD6;第七熔断器RD7;第一合闸按钮SB1;第一分闸按钮SB2;第二合闸按钮SB3;第二分闸按钮SB4;第三合闸按钮SB5;第三分闸按钮SB6;第一过流脱扣器210;第二过流脱扣器310;第三过流脱扣器410;第一断路器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第二断路器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2DL;第三断路器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3DL;第一合闸线圈X1;第二合闸线圈X2;第三合闸线圈X3;第一分励线圈F1;第二分励线圈F2;第三分励线圈F3;第一欠压线圈Q1;第二欠压线圈Q2;第三欠压线圈Q3;第一指示灯HD1;第二指示灯HD2;第三指示灯HD3;第一储能电机M1;第二储能电机M2;第三储能电机M3;第一行程开关SA1;第二行程开关SA2;第三行程开关SA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低压配电系统100的电路结构图;本申请实施例的低压配电系统100包括第一供电电源110,第一供电电源110的输入端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第一供电电源110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换开关S1相连接;第二供电电源120,第二供电电源120的输入端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第二供电电源120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开关S2相连接;备用电源130,备用电源130通过第一转换开关S1连接于第一供电电源110,备用电源130通过第二转换开关S2连接于第二供电电源120;安全联锁装置140,安全联锁装置140包括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和第三断路器QF3,第一断路器QF1与第一转换开关S1相连接,第三断路器QF3与第二转换开关S2相连接;第一负载150,第一负载150分别与第一断路器QF1和第二断路器QF2并联;第二负载160,第二负载160并联于第三断路器QF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低压配电系统100中存在多个供电电源的情况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每个负载上配置双电源装置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备用电源130与多个供电电源相互切换的同时减少布线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和第三断路器QF3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即可。第一断路器QF1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电路结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断路器QF1的电路结构图,第一断路器QF1包括第一熔断器RD1、第二熔断器RD2、第一合闸按钮SB1、第一分闸按钮SB2、第一过流脱扣器210、第二断路器QF2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2DL、第三断路器QF3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3DL、第一合闸线圈X1、第一分励线圈F1、第一欠压线圈Q1、第一指示灯HD1、第一行程开关SA1、第一储能电机M1;其中,第一合闸按钮SB1分别连接于第一过流脱扣器210和第一熔断器RD1,第一过流脱扣器210串联于第二断路器QF2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2DL,第三断路器QF3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3DL并联于第二断路器QF2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2DL,第一合闸线圈X1分别连接于第二断路器QF2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2DL和第二熔断器RD2,第一分闸按钮SB2分别连接于第一合闸按钮SB1和第一过流脱扣器210,第一过流脱扣器210与第一分励线圈F1串联,第一欠压线圈Q1分别连接于第一分闸按钮SB2和第一分励线圈F1,第一指示灯HD1和第一储能电机M1通过第一行程开关SA1并联于连接于第一欠压线圈Q1;第二断路器QF2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电路结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断路器QF2的电路结构图,第二断路器QF2包括第三熔断器RD3、第四熔断器RD4、第五熔断器RD5、第二合闸按钮SB3、第二分闸按钮SB4、第二过流脱扣器310、第一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第三断路器QF3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3DL、第二合闸线圈X2、第二分励线圈F2、第二欠压线圈Q2、第二指示灯HD2、第二行程开关SA2、第二储能电机M2;其中,第二合闸按钮SB3分别连接于第二过流脱扣器310和第三熔断器RD3,第四熔断器RD4并联于第三熔断器RD3,第二过流脱扣器310串联于第一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第三断路器QF3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3DL并联于第一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第二合闸线圈X2分别连接于第一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和第五熔断器RD5,第二分闸按钮SB4分别连接于第二合闸按钮SB3和第二过流脱扣器310,第二过流脱扣器310与第二分励线圈F2串联,第二欠压线圈Q2分别连接于第二分闸按钮SB4和第二分励线圈F2,第二指示灯HD2和第二储能电机M2通过第二行程开关SA2并联于连接于第二欠压线圈Q2;第三断路器QF3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断路器QF3的电路结构图,第三断路器QF3包括第六熔断器RD6、第七熔断器RD7、第三合闸按钮SB5、第三分闸按钮SB6、第三过流脱扣器410、第二断路器QF2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2DL、第一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第三合闸线圈X3、第三分励线圈F3、第三欠压线圈Q3、第三指示灯HD3、第三行程开关SA3、第三储能电机M3;其中,第三合闸按钮SB5分别连接于第三过流脱扣器410和第六熔断器RD6,第三过流脱扣器410串联于第一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第二断路器QF2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2DL并联于第一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第三合闸线圈X3分别连接于第一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和第七熔断器RD7,第三分闸按钮SB6分别连接于第三合闸按钮SB5和第三过流脱扣器410,第三过流脱扣器410与第三分励线圈F3串联,第三欠压线圈Q3分别连接于第三分闸按钮SB6和第三分励线圈F3,第三指示灯HD3和第三储能电机M3通过第三行程开关SA3并联于连接于第三欠压线圈Q3。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供电电源110包括第一变压器T1,第一变压器T1的输入端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第一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一转换开关S1分别与备用电源130和第一断路器QF1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结构,低压配电系统100能够通过第一转换开关S1实现第一供电电源110与备用电源130的供电切换。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供电电源120包括第二变压器T2,第二变压器T2的输入端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第二变压器T2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二转换开关S2分别与备用电源130和第三断路器QF3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结构,低压配电系统100能够通过第二转换开关S2实现第二供电电源120与备用电源130的供电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的具体型号和具体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安全联锁装置140处于第一状态,第一供电电源110通过第一转换开关S1和第一断路器QF1与第一负载150相连接;第二供电电源120通过第二转换开关S2和第三断路器QF3与第二负载160相连接(图中未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安全联锁装置140处于第一状态,第一供电电源110通过第一转换开关S1和第一断路器QF1与第一负载150相连接,第二供电电源120通过第二转换开关S2和第三断路器QF3与第二负载160相连接,即第一供电电源110以及第二供电电源120同时给低压配电系统100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安全联锁装置140处于第二状态,第一负载150通过第二断路器QF2连接于第三断路器QF3,第二供电电源120通过述第二转换开关S2和第三断路器QF3与第二负载160相连接(图中未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安全联锁装置140处于第二状态,第一负载150通过第二断路器QF2连接于第三断路器QF3,第二供电电源120通过述第二转换开关S2和第三断路器QF3与第二负载160相连接,即当第一供电电源110出现故障导致停电,低压配电系统100由第二供电电源120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安全联锁装置140处于第三状态,第二负载160通过第二断路器QF2连接于第一断路器QF1,第一供电电源110通过第一转换开关S1和第一断路器QF1与第一负载150相连接(图中未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安全联锁装置140处于第三状态,第二负载160通过第二断路器QF2连接于第一断路器QF1,第一供电电源110通过第一转换开关S1和第一断路器QF1与第一负载150相连接,即当第二供电电源120出现故障导致停电,低压配电系统100由第一供电电源110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安全联锁装置140处于第四状态,备用电源130通过第一转换开关S1和第一断路器QF1与第一负载150相连接;备用电源130通过第二转换开关S2和第三断路器QF3与第二负载160相连接(图中未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安全联锁装置140处于第四状态,备用电源130通过第一转换开关S1和第一断路器QF1与第一负载150相连接;备用电源130通过第二转换开关S2和第三断路器QF3与第二负载160相连接,即当第一供电电源110和第二供电电源120均出现故障导致停电,低压配电系统100由备用电源130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备用电源130为发电机。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130能够在主供电源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维持低压配电系统100的供电连续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发电机的具体类型和具体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全联锁装置140为机械联锁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安全联锁装置140的具体类型以及具体型号,还可以是电气联锁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机械联锁装置能够有效保障第一供电电源110、第二供电电源120以及备用电源130的安全供电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为三相干式变压器。
可以理解的是,三相干式变压器能够使得低压配电系统100的供电更稳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的具体类型以及具体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即可。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低压配电系统,所述低压配电系统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
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
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
安全联锁装置,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所述第三断路器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
第一负载,所述第一负载分别与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并联;
第二负载,所述第二负载并联于所述第三断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包括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第一断路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包括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第三断路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三断路器与所述第二负载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负载通过所述第二断路器连接于所述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二供电电源通过述第二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三断路器与所述第二负载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所述第二负载通过所述第二断路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四状态,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接;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三断路器与所述第二负载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源为发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联锁装置为机械联锁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变压器为三相干式变压器。
CN202121592041.6U 2021-07-13 2021-07-13 低压配电系统 Active CN215870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2041.6U CN215870899U (zh) 2021-07-13 2021-07-13 低压配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2041.6U CN215870899U (zh) 2021-07-13 2021-07-13 低压配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0899U true CN21587089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3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2041.6U Active CN215870899U (zh) 2021-07-13 2021-07-13 低压配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0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96591U (zh)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CN201234136Y (zh) 双电源供电系统
Hirose DC power demonstrations in Japan
CN215870899U (zh) 低压配电系统
CN117060566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
CN219918495U (zh) 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01523691A (zh) 交流-直流变换装置
CN211183508U (zh) 供电控制装置
CN108832618A (zh) 商业配电双电源系统
CN209571876U (zh) 一种馈线终端电源管理系统
CN106655254B (zh) 一种逆变器和变压器集成设备
CN214590546U (zh) 一种用于智能断路器的多模组合取电供能模块
CN205004828U (zh)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自动切换的变电站监控系统
CN101944711A (zh) 配电箱
CN113991833B (zh) 具备应急保安用电接口的低压用户供电系统运行方法
CN219420366U (zh) 一级负荷供电系统
CN218678546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系统接入供配电系统的电路结构
CN219611351U (zh) 一种应急母线段配电电路
CN220066968U (zh) 一种四进线一联络的联锁配电系统
Späck et al. Intelligent transformer substations in modern medium voltage networks as part of
CN216774377U (zh) 一种智能双电源切换断路装置及双电源切换的供电系统
WO2024016225A1 (zh) 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
CN218633350U (zh) 一种降低升压箱变运行功耗的光伏发电系统
CN210007408U (zh) 一种带有微网系统的变电站连接结构
CN220254144U (zh) 一种厂区用户侧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