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4763U - 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4763U
CN215864763U CN202121807529.6U CN202121807529U CN215864763U CN 215864763 U CN215864763 U CN 215864763U CN 202121807529 U CN202121807529 U CN 202121807529U CN 215864763 U CN215864763 U CN 215864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adiator
plate
hole
dis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75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ang Xuezhong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Ke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Ke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Ke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75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4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4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4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散热器的顶部可拆卸套装有上框架,散热器的底部可拆卸套装有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一侧均可拆卸安装有拆装板,拆装板另一侧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拆装块,拆装板的一侧活动套装有拆装螺帽,拆装板外表面的中部卡接有便携拉杆。上述方案中,在长时间工作时,由于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安装,不便对其进行拆装维护,从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此时利用拆装板和便携拉杆等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进行便携移动,以便更好的使用,同时还可以根据上述步骤,对上框架和下框架等组件进行拆装,以便对散热器进行维护,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表面应光滑,易于清除灰尘;外形应美观,与房间装饰协调,散热器按材质分为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和其它材质的散热器,其他材质散热器包括铝、铜、钢铝复合、铜铝复合、不锈钢铝复合和搪瓷等材料制的散热器。
目前的散热器在室内使用时,均是将散热器固定安装在墙面上,然后进行采暖散热,虽然此能够进行散热工作,但是在长时间工作时,由于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安装,不便对其进行拆装维护,从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此外现有的散热器没有很好的保护机构,使得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底部遇水或灰尘积累等,均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以解决在长时间工作时,由于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安装,不便对其进行拆装维护,从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可拆卸套装有上框架,所述散热器的底部可拆卸套装有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一侧均可拆卸安装有拆装板,所述拆装板另一侧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拆装块,所述拆装板的一侧活动套装有拆装螺帽,所述拆装板外表面的中部卡接有便携拉杆;
所述下框架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风干管,所述下框架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风箱,所述风干管的底部开设有风干孔,所述风干管顶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连通顶管。
其中,所述拆装板内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拆装板内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接板,所述拆装板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卡接板的中部卡接有螺杆,所述拆装板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外盖板,所述外盖板外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外盖板的中部开设有中孔,所述第二螺孔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拆装螺栓,所述拆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接孔。
其中,所述便携拉杆上下两侧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拉杆孔,所述拉杆孔开设的面积大小与螺杆的面积大小相适配。
其中,所述导风箱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底孔,所述导风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扇,所述导风箱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焊接杆,所述焊接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扇。
其中,所述螺杆的一侧通过拉杆孔和卡接孔与拆装螺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外表面一体形成有螺纹结构。
其中,所述拆装块的内表面与拆装螺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拆装螺栓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分别卡接在上框架和下框架外表面的一侧。
其中,所述连通顶管的顶部通过通风底孔固定连通在导风箱的内部,所述转动齿轮的外表面与传动齿轮的外表面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长时间工作时,由于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安装,不便对其进行拆装维护,从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此时利用拆装板和便携拉杆等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进行便携移动,以便更好的使用,同时还可以根据上述步骤,对上框架和下框架等组件进行拆装,以便对散热器进行维护,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上述方案中,所述现有的散热器没有很好的保护机构,使得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底部遇水或灰尘积累等,均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此时利用导风箱和风干管等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通风底孔和连通顶管将风输送到风干管中,然后再利用风干孔对地面进行风干处理,以提高散热器的安全性,防止设备损坏,提高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板立体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干管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散热器;2、上框架;3、下框架;4、拆装板;5、拆装块;6、拆装螺帽;7、便携拉杆;8、风干管;9、导风箱;41、第一螺孔;42、第一卡接板;43、第二卡接板;44、螺杆;45、外盖板;46、第二螺孔;47、中孔;48、拆装螺栓;49、卡接孔;91、通风底孔;92、驱动马达;93、转动杆;94、转动齿轮;95、第一转动扇;96、焊接杆;97、活动轴;98、传动齿轮;99、第二转动扇;81、风干孔;82、连通顶管;71、拉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附图1至附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的顶部可拆卸套装有上框架2,所述散热器1的底部可拆卸套装有下框架3,所述上框架2和下框架3的一侧均可拆卸安装有拆装板4,所述拆装板4另一侧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拆装块5,所述拆装板4的一侧活动套装有拆装螺帽6,所述拆装板4外表面的中部卡接有便携拉杆7;
所述下框架3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风干管8,所述下框架3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风箱9,所述风干管8的底部开设有风干孔81,所述风干管8顶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连通顶管82,所述拆装板4内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螺孔41,所述拆装板4内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接板42,所述拆装板4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接板43,所述第二卡接板43的中部卡接有螺杆44,所述拆装板4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外盖板45,所述外盖板45外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二螺孔46,所述外盖板45的中部开设有中孔47,所述第二螺孔46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拆装螺栓48,所述拆装板4的一侧开设有卡接孔49,所述便携拉杆7上下两侧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拉杆孔71,所述拉杆孔71开设的面积大小与螺杆44的面积大小相适配,所述导风箱9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底孔91,所述导风箱9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92,所述驱动马达9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3,所述转动杆93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转动齿轮94,所述转动齿轮9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扇95,所述导风箱9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焊接杆96,所述焊接杆9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轴97,所述活动轴97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传动齿轮98,所述传动齿轮9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扇99,所述螺杆44的一侧通过拉杆孔71和卡接孔49与拆装螺帽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4的外表面一体形成有螺纹结构,所述拆装块5的内表面与拆装螺栓4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拆装螺栓48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螺孔46和第一螺孔41分别卡接在上框架2和下框架3外表面的一侧,所述连通顶管82的顶部通过通风底孔91固定连通在导风箱9的内部,所述转动齿轮94的外表面与传动齿轮98的外表面相互啮合。
如附图2至附图3,所述拆装板4内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螺孔41,所述拆装板4内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接板42,所述拆装板4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接板43,所述第二卡接板43的中部卡接有螺杆44,所述拆装板4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外盖板45,所述外盖板45外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二螺孔46,所述外盖板45的中部开设有中孔47,所述第二螺孔46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拆装螺栓48,所述拆装板4的一侧开设有卡接孔49;
具体的,当散热器1在使用时,先利用拆装板4和便携拉杆7等组件将上框架2和下框架3固定套装在散热器1的外表面,先利用拆装块5和拆装螺栓48通过第二螺孔46和第一螺孔41将拆装板4固定安装在上框架2和下框架3外表面的一侧,然后再将便携拉杆7的一端通过中孔47卡接在第一卡接板42的内部,然后再利用拆装螺帽6和螺杆44通过卡接孔49和拉杆孔71卡接在第二卡接板43中,从而对便携拉杆7进行固定,然后当散热器1需要拆装或便携调节位置时,能够利用便携拉杆7和上框架2、下框架3进行便携移动,以便更好的使用,同时还可以根据上述步骤,对上框架2和下框架3等组件进行拆装,以便对散热器1进行维护,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如附图4至附图5,所述导风箱9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底孔91,所述导风箱9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92,所述驱动马达9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3,所述转动杆93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转动齿轮94,所述转动齿轮9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扇95,所述导风箱9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焊接杆96,所述焊接杆9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轴97,所述活动轴97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传动齿轮98,所述传动齿轮9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扇99;
具体的,当散热器1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地面潮湿时,先控制驱动马达92通电启动,然后再利用驱动马达92的马达轴带动转动杆93、转动齿轮94和第一转动扇95转动,然后利用转动齿轮94传动传动齿轮98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转动扇99转动,通过第一转动扇95和第二转动扇99转动吹风,从而能够通过通风底孔91和连通顶管82将风输送到风干管8中,然后再利用风干孔81对地面进行风干处理,以提高散热器1的安全性,防止设备损坏,提高其工作效率。
其中驱动马达92的型号为NCSHAK,其型号为MADA。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散热器1在使用时,先利用拆装板4和便携拉杆7等组件将上框架2和下框架3固定套装在散热器1的外表面,先利用拆装块5和拆装螺栓48通过第二螺孔46和第一螺孔41将拆装板4固定安装在上框架2和下框架3外表面的一侧,然后再将便携拉杆7的一端通过中孔47卡接在第一卡接板42的内部,然后再利用拆装螺帽6和螺杆44通过卡接孔49和拉杆孔71卡接在第二卡接板43中,从而对便携拉杆7进行固定,然后当散热器1需要拆装或便携调节位置时,能够利用便携拉杆7和上框架2、下框架3进行便携移动,以便更好的使用,同时还可以根据上述步骤,对上框架2和下框架3等组件进行拆装,以便对散热器1进行维护,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当散热器1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地面潮湿时,先控制驱动马达92通电启动,然后再利用驱动马达92的马达轴带动转动杆93、转动齿轮94和第一转动扇95转动,然后利用转动齿轮94传动传动齿轮98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转动扇99转动,通过第一转动扇95和第二转动扇99转动吹风,从而能够通过通风底孔91和连通顶管82将风输送到风干管8中,然后再利用风干孔81对地面进行风干处理,以提高散热器1的安全性,防止设备损坏,提高其工作效率。
上述方案,利用拆装板4和便携拉杆7等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进行便携移动,以便更好的使用,同时还可以根据上述步骤,对上框架2和下框架3等组件进行拆装,以便对散热器1进行维护,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此外利用导风箱9和风干管8等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通风底孔91和连通顶管82将风输送到风干管8中,然后再利用风干孔81对地面进行风干处理,以提高散热器1的安全性,防止设备损坏,提高其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的顶部可拆卸套装有上框架(2),所述散热器(1)的底部可拆卸套装有下框架(3),所述上框架(2)和下框架(3)的一侧均可拆卸安装有拆装板(4),所述拆装板(4)另一侧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拆装块(5),所述拆装板(4)的一侧活动套装有拆装螺帽(6),所述拆装板(4)外表面的中部卡接有便携拉杆(7);
所述下框架(3)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风干管(8),所述下框架(3)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风箱(9),所述风干管(8)的底部开设有风干孔(81),所述风干管(8)顶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连通顶管(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板(4)内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螺孔(41),所述拆装板(4)内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接板(42),所述拆装板(4)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接板(43),所述第二卡接板(43)的中部卡接有螺杆(44),所述拆装板(4)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外盖板(45),所述外盖板(45)外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二螺孔(46),所述外盖板(45)的中部开设有中孔(47),所述第二螺孔(46)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拆装螺栓(48),所述拆装板(4)的一侧开设有卡接孔(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拉杆(7)上下两侧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拉杆孔(71),所述拉杆孔(71)开设的面积大小与螺杆(44)的面积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箱(9)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底孔(91),所述导风箱(9)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92),所述驱动马达(9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3),所述转动杆(93)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转动齿轮(94),所述转动齿轮(9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扇(95),所述导风箱(9)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焊接杆(96),所述焊接杆(9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轴(97),所述活动轴(97)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传动齿轮(98),所述传动齿轮(9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扇(9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4)的一侧通过拉杆孔(71)和卡接孔(49)与拆装螺帽(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4)的外表面一体形成有螺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块(5)的内表面与拆装螺栓(4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拆装螺栓(48)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螺孔(46)和第一螺孔(41)分别卡接在上框架(2)和下框架(3)外表面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顶管(82)的顶部通过通风底孔(91)固定连通在导风箱(9)的内部,所述转动齿轮(94)的外表面与传动齿轮(98)的外表面相互啮合。
CN202121807529.6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 Active CN215864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7529.6U CN215864763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7529.6U CN215864763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4763U true CN215864763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29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7529.6U Active CN215864763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4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64763U (zh) 一种基于框架便携式用多位散热器
CN211959055U (zh) 一种防尘通风的新型变频器
CN111952860B (zh) 一种无线网络智能型低压电气控制柜装置
CN212968571U (zh) 一种可拆卸式低压柜
CN217427831U (zh) 一种电机的机壳及使用该机壳的电机
CN211045188U (zh) 一种便于除尘散热的变压器
CN113183735B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用安装固定装置
CN213185102U (zh) 一种有自动散热功能的低压柜
CN215199485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锻造装置
CN201639411U (zh) 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外壳
CN220857894U (zh) 一种变频器用防爆外壳
CN216519277U (zh) 一种通风散热性良好的机动车用离合器壳体
CN217884024U (zh) 一种网络机柜用便拆式柜板
CN213139162U (zh) 一种无人机用紧急报警器
CN22202584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发动机强制风冷装置
CN212372220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机器人电源装置
CN215170860U (zh) 一种耐高温管道防爆轴流风机
CN218414182U (zh) 一种干式电力变压器的冷却结构
CN219035515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减速齿轮箱
CN20980030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大型节能风扇
CN220273125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高压箱的金属外壳
CN221438137U (zh) 一种汽车转向电机控制器结构
CN222423394U (zh) 汽车用起动电机端盖
CN215864118U (zh) 一种风冷式防爆冷水机的风冷组件
CN21492943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机动车辆卫星定位监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0

Address after: 711600 Enclave Economic Industrial Park, Ningshan County, Anka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kang Xuezhong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123 Shenxin village, Taihu Town,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Ke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