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1908U - 一种储液瓶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液瓶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1908U
CN215861908U CN202121447293.XU CN202121447293U CN215861908U CN 215861908 U CN215861908 U CN 215861908U CN 202121447293 U CN202121447293 U CN 202121447293U CN 215861908 U CN215861908 U CN 215861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valve
cavity
liquid storag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72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汤灿锋
汤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uomi Electric Appli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uomi Electric Appli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uomi Electric Appli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uomi Electric Appli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72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1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1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1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液瓶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瓶口的盖体、以及设置于盖体上的进气阀;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连通瓶腔的进气部;外界空气依次经过进气阀和进气部进入瓶腔;所述进气阀包括进气口和倾斜的软性膜,进气口位于软性膜端部,软性膜一侧与外界空气接触、另一侧与瓶腔内液体接触;当外界空气作用于软性膜一侧时,进气口撑开进气;当瓶腔内液体作用于软性膜另一侧时,进气口闭合防漏水。本储液瓶连接器防漏水性能好,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储液瓶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液瓶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电加热烧水器,为了满足随时随地加水和轻便易携的要求,往往会配备用于连接水瓶的连接器,水瓶通过连接器可与底座组合连接,进而可直接使用水瓶内的水体。然而,现有的连接器存在容易漏水等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储液瓶连接器,该连接器防漏水性能好,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储液瓶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瓶口的盖体、以及设置于盖体上的进气阀;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连通瓶腔的进气部;外界空气依次经过进气阀和进气部进入瓶腔;所述进气阀包括进气口和倾斜的软性膜,进气口位于软性膜端部,软性膜一侧与外界空气接触、另一侧与瓶腔内液体接触;当外界空气作用于软性膜一侧时,进气口撑开进气;当瓶腔内液体作用于软性膜另一侧时,进气口闭合防漏水。
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安装进气阀的槽腔,所述槽腔径向延伸,且一端贯穿于盖体外侧壁、另一端连通进气部;所述进气阀与槽腔过盈配合。
所述进气阀还包括中空的阀体,阀体一端开口设置且连通外界空气,进气口和软性膜分别设置于阀体另一端,软性膜相对阀体倾斜设置;所述阀体与槽腔过盈配合。
所述阀体上设有防滑筋,防滑筋密封抵住槽腔内壁。
所述阀体截面呈圆形、多边形或异形;所述槽腔截面形状与阀体匹配。
所述阀体外侧壁上设有与槽腔开口对应的凹槽,所述阀体开口端设有凸台,凸台装嵌于凹槽上。
所述软性膜设置一块或两块以上;所述进气口为条形开口。
所述阀体上设有连通瓶腔的出水水路,阀体上设置有用于导通或封闭出水水路的阀芯,阀芯在出水水路上弹性复位活动;当阀芯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阀芯弹性封闭出水水路;当阀芯受到足够大的外力作用时,阀芯导通出水水路。
所述出水水路上设有凸环,阀芯活动式贯穿于凸环内侧;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驱动阀芯弹性复位活动的弹性件;当阀芯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密封件密封作用于阀芯与凸环之间,出水水路封闭;当阀芯受到大于弹性件弹力的外力作用时,密封件与凸环分离,出水水路导通。
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装入瓶口的连接腔,连接腔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瓶口外侧壁上的外螺纹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置单向进气的进气阀,当瓶腔内水体排出而产生负压时,外界空气经进气阀进入瓶腔,保证水体顺利排出;当瓶腔内水体静止时,水体的重力作用于软性膜上以使进气口闭合防止漏水;本连接器防漏水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此外,进气阀以过盈配合方式装配、操作方便快捷,而且进气阀上设有防滑筋、其一方面可有效防止进气阀容易受压脱出、另一方面可起到有效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储液瓶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储液瓶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进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进气阀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储液瓶连接器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储液瓶连接器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进气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涉及的储液瓶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瓶口1001的盖体1、以及设置于盖体1上的进气阀2;盖体1内侧一体成型有连通瓶腔1002的进气部106;外界空气依次经过进气阀2和进气部106进入瓶腔1002;进气阀2包括进气口201和倾斜的软性膜202,进气口201位于软性膜202端部,软性膜202一侧与外界空气接触、另一侧与瓶腔1002内液体接触;当外界空气作用于软性膜202一侧时,进气口201撑开进气;当瓶腔1002内液体作用于软性膜202另一侧时,进气口201闭合防漏水。通过设置单向进气的进气阀2,当瓶腔1002内水体排出而产生负压时,外界空气作用于软性膜202上以撑开进气口201,外界空气经进气阀2进入瓶腔1002,保证水体顺利排出;当瓶腔内水体静止时,水体的重力作用于软性膜202上以使进气口201闭合防止漏水;本连接器防漏水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进一步地,盖体1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安装进气阀2的槽腔105,槽腔105相对盖体1径向延伸,且一端贯穿于盖体1的圆弧外侧壁、另一端连通进气部106底端,进气部106顶端连通瓶腔1002;进气阀2与槽腔105过盈配合,进气阀2的安装方便快捷,且性能可靠。
进一步地,进气阀2还包括中空的阀体203,阀体203一端开口设置且连通外界空气,进气口201和软性膜202分别成型于阀体203另一端,软性膜202相对阀体203倾斜设置;阀体203与槽腔105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阀体203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一道以上环形的防滑筋204,防滑筋204密封抵住槽腔105内壁,即防滑筋204一方面可有效防止进气阀2容易受压脱出、另一方面可起到有效的密封效果以进一步防止漏水。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阀体203截面呈圆形,此外还可以是多边形或异形等;槽腔105截面形状与阀体203匹配。
进一步地,阀体203的圆弧外侧壁上设有与槽腔105开口对应的凹槽107,阀体203开口端设有环形的凸台205,凸台205装嵌于凹槽107中,保证进气阀2的安装位置可靠稳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软性膜202设置两块,且彼此以尖角形式组合;进气口201为条形开口,其容易变形撑开或闭合。参见图4,外界空气沿a方向作用软性膜202时,两软性膜202相斥使彼此之间的进气口201被撑开,此时外界空气可经进气口201进入瓶腔1002中;瓶腔1002内水体沿b方向作用软性膜202时,两软性膜202相互压迫使彼此之间的进气口201闭合防止水体泄漏。
进一步地,阀体203底部一体成型有连通瓶腔1002的出水水路104,阀体203上设置有用于导通或封闭出水水路104的阀芯3,阀芯3在出水水路104中弹性复位活动;当阀芯3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阀芯3弹性封闭出水水路104;当阀芯3受到足够大的外力作用时,阀芯3导通出水水路104;电加热烧水器中的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顶杆11,当储液瓶连接器与底座组合时,水体重力驱动储液瓶连接器下压,顶杆11相对储液瓶连接器向上活动并向上顶起阀芯3,使出水水路104导通。
进一步地,出水水路104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往内凸起的凸环103,阀芯3活动式贯穿于凸环103内侧;阀芯3顶部设置有环形的密封件4,密封件4位于凸环103上方;盖体1外侧套设有驱动阀芯3弹性复位活动的弹性件5,该弹性件5为螺旋柱状弹簧;当阀芯3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件5驱动阀芯3向下弹性复位活动,以使密封件4密封作用于阀芯3与凸环103之间,出水水路104封闭;当阀芯3受到大于弹性件5弹力的外力作用(即阀芯3受到顶杆11的顶升作用)时,密封件4向上与凸环103分离,出水水路104导通。
进一步地,盖体1上设有用于装入瓶口1001的连接腔101,连接腔101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102;内螺纹102与瓶口1001外侧壁上的外螺纹1003相配合;内螺纹102可适用于市面上大部分储液瓶10(如矿泉水瓶等)上的外螺纹1003,进而提升其通用性。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7,本实施例涉及的储液瓶连接器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软性膜202设置一块;进气口201开设于软性膜202一端与阀体203之间。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瓶口(1001)的盖体(1)、以及设置于盖体(1)上的进气阀(2);所述盖体(1)上设置有连通瓶腔(1002)的进气部(106);外界空气依次经过进气阀(2)和进气部(106)进入瓶腔(1002);所述进气阀(2)包括进气口(201)和倾斜的软性膜(202),进气口(201)位于软性膜(202)端部,软性膜(202)一侧与外界空气接触、另一侧与瓶腔(1002)内液体接触;当外界空气作用于软性膜(202)一侧时,进气口(201)撑开进气;当瓶腔(1002)内液体作用于软性膜(202)另一侧时,进气口(201)闭合防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进气阀(2)的槽腔(105),所述槽腔(105)径向延伸,且一端贯穿于盖体(1)外侧壁、另一端连通进气部(106);所述进气阀(2)与槽腔(105)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2)还包括中空的阀体(203),阀体(203)一端开口设置且连通外界空气,进气口(201)和软性膜(202)分别设置于阀体(203)另一端,软性膜(202)相对阀体(203)倾斜设置;所述阀体(203)与槽腔(105)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3)上设有防滑筋(204),防滑筋(204)密封抵住槽腔(105)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3)截面呈圆形、多边形或异形;所述槽腔(105)截面形状与阀体(203)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3)外侧壁上设有与槽腔(105)开口对应的凹槽(107),所述阀体(203)开口端设有凸台(205),凸台(205)装嵌于凹槽(10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膜(202)设置一块或两块以上;所述进气口(201)为条形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3)上设有连通瓶腔(1002)的出水水路(104),阀体(203)上设置有用于导通或封闭出水水路(104)的阀芯(3),阀芯(3)在出水水路(104)上弹性复位活动;当阀芯(3)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阀芯(3)弹性封闭出水水路(104);当阀芯(3)受到足够大的外力作用时,阀芯(3)导通出水水路(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水路(104)上设有凸环(103),阀芯(3)活动式贯穿于凸环(103)内侧;所述阀芯(3)上设置有密封件(4);所述盖体(1)上设置有驱动阀芯(3)弹性复位活动的弹性件(5);当阀芯(3)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密封件(4)密封作用于阀芯(3)与凸环(103)之间,出水水路(104)封闭;当阀芯(3)受到大于弹性件(5)弹力的外力作用时,密封件(4)与凸环(103)分离,出水水路(104)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液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设有用于装入瓶口(1001)的连接腔(101),连接腔(101)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102);所述内螺纹(102)与瓶口(1001)外侧壁上的外螺纹(1003)相配合。
CN202121447293.XU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储液瓶连接器 Active CN215861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7293.XU CN215861908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储液瓶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7293.XU CN215861908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储液瓶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1908U true CN215861908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5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7293.XU Active CN215861908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储液瓶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1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2823B (zh) 外置弹簧乳液泵及其使用方法
CN203439431U (zh) 翻盖式运动瓶盖
CN215861908U (zh) 一种储液瓶连接器
KR20100054366A (ko) 진공포장용 체크밸브
CN205499738U (zh) 一种用于包装瓶的新型瓶盖装置
CN201484722U (zh) 新型密封瓶
CN201354188Y (zh) 新型密封瓶盖
EP4098579A1 (en) Food pump having external spring and safety outlet valve
CN206013394U (zh) 瓶盖
CN214609050U (zh) 一种密封防漏瓶盖
CN219545518U (zh) 一种应用于液体软包装袋的接口
CN203359191U (zh) 一种抽真空卡扣快插吸嘴
CN215795600U (zh) 一种瓶盖及瓶
CN20583751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包装瓶
CN219306625U (zh) 清洁液瓶和清洁设备
CN215820603U (zh) 一种立饮机用的瓶装水转接头
WO2005121612A1 (ja) プラグ用シールリング
CN218617772U (zh) 一种用防水涂料储存的储存罐
CN110053867B (zh) 一种水桶
CN210503127U (zh) 游泳圈充气装置
CN211811120U (zh) 单向流通的瓶盖
CN213677998U (zh) 一种便于传导液体的塑料瓶盖
CN220010647U (zh) 一种防盗压泵
CN216534919U (zh) 一种气泡水机上的气瓶接头防漏气结构
CN207773879U (zh) 一种艺术玻璃瓶密封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