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1682U - 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 Google Patents

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1682U
CN215861682U CN202121551383.3U CN202121551383U CN215861682U CN 215861682 U CN215861682 U CN 215861682U CN 202121551383 U CN202121551383 U CN 202121551383U CN 215861682 U CN215861682 U CN 215861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ection
shaft
section
planet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13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彦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Voith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Voith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Voith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Voith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513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1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1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1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包括:行星架,包括第一、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架体具有第二安装孔;行星轴,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轴段;行星轮;轴承结构,轴承结构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行星轴和行星轮连接;行星轴还包括第四轴段,第一轴段通过第四轴段与第二轴段连接,第四轴段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第四轴段的外径d1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5D≤d1≤0.8D;和/或,行星轴还包括第五轴段,第三轴段通过第五轴段与第二轴段连接,第五轴段位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五轴段的外径D1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7D≤D1<1.0D。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以其较高的承载能力、较大的传动速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风电及风电类似领域中。
然而,在行星齿轮传动过程中,若行星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则行星轴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形,影响行星轮与太阳轮之间的啮合形态,导致行星轮之间难以良好的均载,存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偏载的现象,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包括:行星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架体具有第二安装孔;行星轴,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及第三轴段,第一轴段通过第二轴段与第三轴段连接;第一轴段伸入至第一安装孔内且与第一安装孔连接,第三轴段伸入至第二安装孔内且与第二安装孔连接;行星轮;轴承结构,套设在第二轴段上,轴承结构的内圈与行星轴连接,轴承结构的外圈与行星轮连接;其中,行星轴还包括第四轴段,第一轴段通过第四轴段与第二轴段连接,第四轴段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第四轴段的外径d1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5D≤d1≤0.8D;和/或,行星轴还包括第五轴段,第三轴段通过第五轴段与第二轴段连接,第五轴段位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五轴段的外径D1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7D≤D1<1.0D。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靠近第二轴段的开口为扩口。
进一步地,第一轴段朝向第二轴段的表面具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为弧形槽或为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和/或,第一轴段远离第二轴段的表面具有第二凹部;第二凹部的横截面为弧形槽或为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
进一步地,第二轴段朝向第一轴段的表面具有第三凹部;第三凹部的横截面为弧形槽或为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
进一步地,第一轴段的外径d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75D≤d≤1.0D;和/或,第一轴段的轴长a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1D≤a≤0.4D。
进一步地,第四轴段的轴长b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2D≤b≤0.4D。
进一步地,第三轴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轴段和第二子轴段,第一子轴段与第二子轴段的连接处具有台阶面,第一子轴段相对于第二子轴段靠近第二轴段设置;第二安装孔具有台阶孔段,台阶孔段与台阶面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子轴段的轴长e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1D≤e≤0.4D;和/或,第一子轴段的外径D2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1mm≤D2-D≤10mm。
进一步地,行星轴还包括第六轴段,第五轴段通过第六轴段与第二轴段连接;第六轴段位于第二安装孔内;其中,第六轴段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第六轴段和第五轴段的轴长之和c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2D≤c≤0.4D。
进一步地,第五轴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三凹部,第三凹部为环形槽;或者,第三凹部包括多个弧形槽段。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轴承结构和行星轮均安装在行星轴的第二轴段上,行星轴的第一轴段伸入至第一架体的第一安装孔内且与第一安装孔连接,行星轴的第三轴段伸入至第二架体的第二安装孔内且与第二安装孔连接。行星轴包括第四轴段,第四轴段位于第一安装孔内且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一径向间隙,和/或,行星轴包括第五轴段,第五轴段位于第二安装孔内且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二径向间隙。这样,由于行星轴与行星架之间具有第一径向间隙和/或第二径向间隙,若行星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上述径向间隙使得行星架具有形变空间,进而避免第四轴段和/或第五轴段上产生形变,以确保第二轴段上不会变形,则行星轮和太阳轮的啮合形态不会发生改变,实现了行星轮之间的良好均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升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可靠性,延长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的行星轴的剖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同一载荷下实施例一行星轴的变形量与现有技术中行星轴的变形量的对比情况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行星架;11、第一架体;111、第一安装孔;1111、扩口;12、第二架体;121、第二安装孔;20、行星轴;21、第一轴段;211、第一凹部;212、第二凹部;22、第二轴段;221、第三凹部;23、第三轴段;231、第一子轴段;232、第二子轴段;233、台阶面;24、第四轴段;25、第五轴段;26、第六轴段;30、行星轮;40、轴承结构;50、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包括行星架10、行星轴20、行星轮30及轴承结构40。行星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第一架体11具有第一安装孔111,第二架体12具有第二安装孔121。行星轴20包括第一轴段21、第二轴段22及第三轴段23,第一轴段21通过第二轴段22与第三轴段23连接;第一轴段21伸入至第一安装孔111内且与第一安装孔111连接,第三轴段23伸入至第二安装孔121内且与第二安装孔121连接。轴承结构40套设在第二轴段22上,轴承结构40的内圈与行星轴20连接,轴承结构40的外圈与行星轮30连接。其中,行星轴20还包括第四轴段24,第一轴段21通过第四轴段24与第二轴段22连接,第四轴段24位于第一安装孔111内,第四轴段24的外径d1与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5D≤d1≤0.8D。行星轴20还包括第五轴段25,第三轴段23通过第五轴段25与第二轴段22连接,第五轴段25位于第二安装孔121内,第五轴段25的外径D1与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7D≤D1<1.0D。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轴承结构40和行星轮30均安装在行星轴20的第二轴段22上,行星轴20的第一轴段21伸入至第一架体11的第一安装孔111内且与第一安装孔111连接,行星轴20的第三轴段23伸入至第二架体12的第二安装孔121内且与第二安装孔121连接。行星轴20包括第四轴段24,第四轴段24位于第一安装孔111内且与第一安装孔111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一径向间隙,且行星轴20还包括第五轴段25,第五轴段25位于第二安装孔121内且与第二安装孔121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二径向间隙。这样,由于行星轴20与行星架10之间具有第一径向间隙和第二径向间隙,若行星架10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上述径向间隙使得行星架10具有形变空间,进而避免第四轴段24和第五轴段25上产生形变,以确保第二轴段22上不会变形,则行星轮30和太阳轮的啮合形态不会发生改变,实现了行星轮30之间的良好均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升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可靠性,延长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可以将第四轴段24和第五轴段25的直径做的足够小,增大了系统的柔性,突破传统柔性结构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径向间隙和第二径向间隙能够对行星架10的变形和扭转进行缓冲,也可以补偿由于行星轴20的位置度及行星轮30的加工精度误差导致的额外增加载荷。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行星轴还包括第四轴段,第一轴段通过第四轴段与第二轴段连接,第四轴段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第四轴段的外径d1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5D≤d1≤0.8D。行星轴包括第四轴段,第四轴段位于第一安装孔内且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一径向间隙。这样,由于行星轴之间具有第一径向间隙,若行星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上述径向间隙使得行星架具有形变空间,进而避免第四轴段上产生形变,以确保第二轴段上不会变形,则行星轮和太阳轮的啮合形态不会发生改变,实现了行星轮之间的良好均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升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可靠性,延长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行星轴还包括第五轴段,第三轴段通过第五轴段与第二轴段连接,第五轴段位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五轴段的外径D1与第二轴段的外径D之间满足:0.7D≤D1<1.0D。行星轴包括第五轴段,第五轴段位于第二安装孔内且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二径向间隙。这样,由于行星轴之间具有第二径向间隙,若行星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上述径向间隙使得行星架具有形变空间,进而避免第五轴段上产生形变,以确保第二轴段上不会变形,则行星轮和太阳轮的啮合形态不会发生改变,实现了行星轮之间的良好均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升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可靠性,延长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结构40为两个,提升了轴承结构40为行星轴20的支撑可靠性,避免行星轴20发生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轴段24和第五轴段25的上述设置使得第一轴段21与第二轴段22之间、第三轴段23与第二轴段22之间形成柔性单元,以用于对行星架10的受力进行缓冲,防止第二轴段22在行星架10发生形变的情况下产生变形而导致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偏载。
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孔111靠近第二轴段22的开口为扩口1111。这样,上述设置增大了第二轴段22和第四轴段24的连接处与第一安装孔111之间的径向间隙,进一步防止行星架10上产生的变形传递至第二轴段22上,以确保第二轴段22不会发生变形,进而使得行星轮30与太阳轮良好的啮合,提升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在此基础上,均载结构的设计使得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得以大幅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以用于对大载荷下振动噪声进行有效地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扩口1111呈喇叭状。
可选地,第一轴段21朝向第二轴段22的表面具有第一凹部211。第一凹部211为弧形槽或为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这样,第一轴段21与第一安装孔111过盈配合,以通过行星轴20带动行星架10运动,上述设置能够对第一轴段21的受力进行缓冲,进而减小第一轴段21的变形量,进一步防止第二轴段22发生变形而导致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上产生偏载,实现了行星轮30之间的良好均载。
可选地,第一凹部211呈环形;或者,第一凹部211包括多个弧形段,多个弧形段绕第一轴段21的中心轴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凹部211的结构更加多样性,以满足不同的工况和使用需求,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部211呈环形且为弧形槽,以使第一凹部211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一轴段21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这样,第一凹部211为弧形槽,可以有效地改善行星轴20与行星架10的过盈配合区域产生的应力集中,以及运转中由交变载荷对过盈区域产生的微动点蚀,由此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失效风险,改善柔性单元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轴段21远离第二轴段22的表面具有第二凹部212。第二凹部212的横截面为弧形槽或为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对第一轴段21的受力进行缓冲,进而减小第一轴段21的变形量,进一步防止第二轴段22发生变形而导致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上产生偏载,实现了行星轮30之间的良好均载。
可选地,第二凹部212呈环形;或者,第二凹部212包括多个弧形段,多个弧形段绕第一轴段21的中心轴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二凹部212的结构更加多样性,以满足不同的工况和使用需求,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部212呈环形且为弧形槽,以使第二凹部212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一轴段21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这样,第二凹部212为弧形槽,可以有效地改善行星轴20与行星架10的过盈配合区域产生的应力集中,以及运转中由交变载荷对过盈区域产生的微动点蚀,由此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失效风险,改善柔性单元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轴段22朝向第一轴段21的表面具有第三凹部221。第三凹部221的横截面为弧形槽或为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对第二轴段22的受力进行缓冲,以避免第二轴段22发生变形而导致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上产生偏载,实现了行星轮30之间的良好均载。
可选地,第三凹部221呈环形;或者,第三凹部221包括多个弧形段,多个弧形段绕第二轴段22的中心轴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三凹部221的结构更加多样性,以满足不同的工况和使用需求,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凹部221呈环形且为弧形槽,以使第三凹部221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二轴段22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可选地,第一轴段21的外径d与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75D≤d≤1.0D。这样,上述设置能够避免行星轴20发生弯曲变形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段21的外径d为0.9D。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轴段21的外径d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一轴段21的外径d为0.8D、或0.85D、或0.95D。
可选地,第一轴段21的轴长a与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1D≤a≤0.4D。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提升了行星轴20的结构强度,避免行星轴20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行星轴20发生弯曲变形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段21的轴长a为0.25D。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轴段21的轴长a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一轴段21的轴长a为0.15D、或0.20D、或0.30D、或0.35D。
可选地,第四轴段24的轴长b与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2D≤b≤0.4D。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提升了行星轴20的结构强度,避免行星轴20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行星轴20发生弯曲变形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轴段24的轴长b为0.35D。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轴段24的轴长b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第四轴段24的轴长b为0.25D、或0.30D、或0.38D。
如图2所示,第三轴段2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轴段231和第二子轴段232,第一子轴段231与第二子轴段232的连接处具有台阶面233,第一子轴段231相对于第二子轴段232靠近第二轴段22设置。第二安装孔121具有台阶孔段,台阶孔段与台阶面233限位配合。这样,上述设置能够防止行星轴20在行星架10内发生轴向移位或窜动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同时,在行星轴20与行星架10进行装配的过程中,上述设置能够实现行星轴20与行星架10之间的装配定位,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装配难度。
可选地,第一子轴段231的轴长e与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1D≤e≤0.4D。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提升了行星轴20的结构强度,避免行星轴20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行星轴20发生弯曲变形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轴段231的轴长e为0.35D。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轴段231的轴长e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第四轴段24的轴长b为0.15D、或0.20D、或0.25D、或0.30D。
可选地,第一子轴段231的外径D2与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1mm≤D2-D≤10mm。这样,上述设置能够避免行星轴20发生弯曲变形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D2-D=3mm。需要说明的是,D2-D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D2-D=2mm、或D2-D=4mm、或D2-D=5mm、或D2-D=6mm、或D2-D=7mm、或D2-D=8mm、或D2-D=9mm。
如图2所示,行星轴20还包括第六轴段26,第五轴段25通过第六轴段26与第二轴段22连接。第六轴段26位于第二安装孔121内。其中,第六轴段26与第二安装孔121的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六轴段26与第二安装孔121的孔壁之间形成形变缓冲区域,进一步防止行星架10上产生的变形通过第三轴段23传递至第二轴段22上,以确保第二轴段22不会发生变形,进而使得行星轮30与太阳轮良好的啮合,提升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在此基础上,均载结构的设计使得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得以大幅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以用于对大载荷下振动噪声进行有效地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单元可以将第六轴段26的直径做的足够小,增大系统的柔性,突破传统柔性结构的限制。第一轴段21的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凹部212为弧形槽结构,可以有效改善行星轴与行星架过盈配合区域产生的应力集中,以及运转中由交变载荷对过盈区域产生的微动点蚀,由此可以有效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失效风险,改善柔性单元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六轴段26和第五轴段25的轴长之和c与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2D≤c≤0.4D。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提升了行星轴20的结构强度,避免行星轴20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行星轴20发生弯曲变形而影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轴段26和第五轴段25的轴长之和c为0.31D。需要说明的是,第六轴段26和第五轴段25的轴长之和c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第六轴段26和第五轴段25的轴长之和c为0.15D、或0.20D、或0.25D、或0.30D。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轴段包括轴段本体和套筒。其中,套筒套设在轴段本体上。具体地,套筒与轴段本体过盈配合,以使第三轴段的结构更加多样性,以满足不同的工况和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行星架10由球墨铸铁材料制成,行星轴20为锻件。
具体地,同一载荷下本实施例中行星轴的变形量与现有技术中行星轴的变形量的对比情况如图3所示,在行星轴长度为X1和X2的位置分别设置轴承结构40,图中的曲线S2为现有技术中行星轴的变形量,图中曲线S1为本实施例中行星轴的变形量。从上述对比可知: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段22(行星轴长度为X1和X2之间的区域)的变形量△S1小于现有技术中行星轴的变形量△S2,故本实施例中行星轴20在两个轴承结构40的变形更小,对轴承结构40的受力情况有明显改善,避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偏载。
同时,在0~X1的轴段,曲线S1比S2的变形量明显增大,体现了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柔性优势。
如图1所示,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还包括齿圈50。其中,齿圈50与行星轮30相啮合。
可选地,第三轴段23朝向第二轴段22的表面具有第四凹部,第一凹部211为弧形槽或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这样,第三轴段23与第二安装孔121过盈配合,以通过行星轴20带动行星架10运动,上述设置能够对第三轴段23的受力进行缓冲,进而减小第三轴段23的变形量,进一步防止第二轴段22发生变形而导致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上产生偏载,实现了行星轮30之间的良好均载。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行星轴20的结构不同。
可选地,第五轴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三凹部,第三凹部为环形槽;或者,第三凹部包括多个弧形槽段。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五轴段与第二轴段之间为柔性连接,进而减小了第二轴段的变形量,提升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同时,上述设置使得第三凹部的结构更加多样性,以满足不同的工况和使用需求,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轴承结构和行星轮均安装在行星轴的第二轴段上,行星轴的第一轴段伸入至第一架体的第一安装孔内且与第一安装孔连接,行星轴的第三轴段伸入至第二架体的第二安装孔内且与第二安装孔连接。行星轴包括第四轴段,第四轴段位于第一安装孔内且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一径向间隙,和/或,行星轴包括第五轴段,第五轴段位于第二安装孔内且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二径向间隙。这样,由于行星轴与行星架之间具有第一径向间隙和/或第二径向间隙,若行星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上述径向间隙使得行星架具有形变空间,进而避免第四轴段和/或第五轴段上产生形变,以确保第二轴段上不会变形,则行星轮和太阳轮的啮合形态不会发生改变,实现了行星轮之间的良好均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均载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升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可靠性,延长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星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所述第一架体(11)具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第二架体(12)具有第二安装孔(121);
行星轴(20),包括第一轴段(21)、第二轴段(22)及第三轴段(23),所述第一轴段(21)通过所述第二轴段(22)与所述第三轴段(23)连接;所述第一轴段(21)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内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连接,所述第三轴段(23)伸入至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内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1)连接;
行星轮(30);
轴承结构(40),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段(22)上,所述轴承结构(40)的内圈与所述行星轴(20)连接,所述轴承结构(40)的外圈与所述行星轮(30)连接;
其中,所述行星轴(20)还包括第四轴段(24),所述第一轴段(21)通过所述第四轴段(24)与所述第二轴段(22)连接,所述第四轴段(24)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内,所述第四轴段(24)的外径d1与所述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5D≤d1≤0.8D;和/或,
所述行星轴(20)还包括第五轴段(25),所述第三轴段(23)通过所述第五轴段(25)与所述第二轴段(22)连接,所述第五轴段(25)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内,所述第五轴段(25)的外径D1与所述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7D≤D1<1.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靠近所述第二轴段(22)的开口为扩口(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段(21)朝向所述第二轴段(22)的表面具有第一凹部(211);所述第一凹部(211)为弧形槽或为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和/或,所述第一轴段(21)远离所述第二轴段(22)的表面具有第二凹部(212);所述第二凹部(212)的横截面为弧形槽或为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段(22)朝向所述第一轴段(21)的表面具有第三凹部(221);所述第三凹部(221)的横截面为弧形槽或为通过圆弧连接的多线段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段(21)的外径d与所述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75D≤d≤1.0D;和/或,所述第一轴段(21)的轴长a与所述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1D≤a≤0.4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第四轴段(24)的轴长b与所述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2D≤b≤0.4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段(2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轴段(231)和第二子轴段(232),所述第一子轴段(231)与所述第二子轴段(232)的连接处具有台阶面(233),所述第一子轴段(231)相对于所述第二子轴段(232)靠近所述第二轴段(22)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具有台阶孔段,所述台阶孔段与所述台阶面(233)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轴段(231)的轴长e与所述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1D≤e≤0.4D;和/或,所述第一子轴段(231)的外径D2与所述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1mm≤D2-D≤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20)还包括第六轴段(26),第五轴段(25)通过所述第六轴段(26)与所述第二轴段(22)连接;所述第六轴段(26)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内;其中,所述第六轴段(26)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1)的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第六轴段(26)和所述第五轴段(25)的轴长之和c与所述第二轴段(22)的外径D之间满足:0.2D≤c≤0.4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五轴段(25)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三凹部,所述第三凹部为环形槽;或者,所述第三凹部包括多个弧形槽段。
CN202121551383.3U 2021-07-07 2021-07-07 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Active CN215861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1383.3U CN215861682U (zh) 2021-07-07 2021-07-07 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1383.3U CN215861682U (zh) 2021-07-07 2021-07-07 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1682U true CN215861682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3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1383.3U Active CN215861682U (zh) 2021-07-07 2021-07-07 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1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72157B2 (ja) 遊星歯車装置を備える歯車伝動装置
JP4612140B2 (ja) 歯車を支持部材に連結するためのピン及び該ピンを備えた変速機
EP2238346B1 (en) Epicyclic gear stage for a wind turbine gearbox, a wind turbine gearbox and a wind turbine
EP1399682B1 (en) Epicyclic gear system
EP1588074B1 (en) Epicyclic gear systems
JP6490676B2 (ja) エピサイクリック減速歯車用遊星キャリア
US11073193B2 (en) Planetary carrier having flexible bolts
US20120289375A1 (en) Gear assembly with asymmetric flex pin
JP2013174346A (ja) 周転円歯車システム
EP1252456B1 (en) Planetary gear stage
CN215861682U (zh) 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US6290625B1 (en) Small backlash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CN113389887A (zh) 改善应力分布的柔性单元
CN112413105A (zh) 一种变截面行星销轴及行星传动机构
CN112112940B (zh) 传动机构
CN210265750U (zh) 一种无内外圈滚针式柔性轴承一体式双刚轮谐波减速机
JP2007085559A (ja) 撓み噛み合い式減速機
CN218094134U (zh) 风扇驱动齿轮箱和航空发动机
CN216200311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齿轮轴
JP2021517223A (ja) ラジアル傾斜ころ軸受
CN217713555U (zh) 一种新型斜齿轮
KR20200014767A (ko) 변속기 유닛, 특히 하나 이상의 복렬 앵귤러 콘택트 볼 베어링에 의해 지지된 변속기 요소를 갖는 액슬 드라이브 또는 트랜스퍼 케이스
CN214092946U (zh) 分体式人字齿结构
CN214221794U (zh) 一种独立箔片结构
CN212657197U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刚轮以及谐波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