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1556U -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1556U
CN215861556U CN202122025366.2U CN202122025366U CN215861556U CN 215861556 U CN215861556 U CN 215861556U CN 202122025366 U CN202122025366 U CN 202122025366U CN 215861556 U CN215861556 U CN 215861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shaft
bearing
input shaft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53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俊海
房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Bolin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Bolin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Bolin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Bolin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53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1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1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1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机壳,机壳上转动安装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位于机壳内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环绕太阳轮设置,机壳包括供输入轴穿过的前端盖、供输出轴穿过的后端盖及固定安装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的内齿圈,行星轮与太阳轮、内齿圈均啮合。本申请安装时,将输入轴、输出轴分别安装在前端盖、后端盖上,前端盖安装在内齿圈上使太阳轮与内齿圈同轴度,行星轮的齿牙对准太阳轮和内齿圈的齿槽后将后端盖安装在内齿圈上即可;由于内齿圈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开设置,安装时将前端盖和后端盖依次安装在内齿圈上,有利于行星轮的齿牙与太阳轮、齿圈的齿槽对齐,有效地降低了减速机的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背景技术
减速机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目前,公布号为CN11153620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壳体、行星架、输入轴和输出轴,壳体内转动设置有太阳轮和三个行星轮,太阳轮位于壳体的中心,并与输入轴连接;壳体内还固定设置有齿圈,三个行星轮绕着太阳轮的周向均匀设置,并与太阳轮、齿圈均啮合;行星架的一端与三个行星轮均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轴连接。工作时,输入轴驱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并带动其发生自转,同时行星轮与齿圈啮合,并绕太阳轮的轴线进行公转,以此带动行星架转动,达到输出轴减速的目的。
但是,上述方案中的齿圈设在壳体的内部,在安装减速机时,需要将行星轮和太阳轮伸入壳体的内部,但壳体易遮挡视野,使太阳轮、行星轮、齿圈之间的齿牙和齿槽难以对齐,存在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机壳,机壳上转动安装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位于机壳内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环绕太阳轮设置,所述机壳包括供输入轴穿过的前端盖、供输出轴穿过的后端盖以及固定安装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的内齿圈,所述行星轮与太阳轮、内齿圈均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减速机时,先将输入轴安装在前端盖上并套设太阳轮,输出轴安装在后端盖上并安装行星轮,然后将前端盖固定安装在内齿圈的前端,使太阳轮与内齿圈同轴度,再将行星轮的齿牙对准太阳轮和内齿圈的齿槽,将后端盖固定安装在内齿圈的后端即完成安装;由于内齿圈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开设置,安装时将前端盖和后端盖依次安装在内齿圈上,有利于行星轮的齿牙与太阳轮、齿圈的齿槽对齐,有效地降低了减速机的安装难度。
优选的,所述前端盖、后端盖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接有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所述内齿圈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限位环插接配合的左插槽、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限位环插接配合的右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第一限位环插入左插槽内,第二限位环插入右插槽内,有利于输入轴、输出轴与内齿圈保持同轴度,方便了前端盖、后端盖的安装;且左插槽对第一限位环的限制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前端盖与内齿圈发生错位,右插槽对第二限位环的限制有效地防止了后端盖与内齿圈发生错位,提高了内齿圈与前端盖、后端盖连接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内齿圈与前端盖、后端盖均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减速机时,将前端盖、后端盖安装在内齿圈的两端,旋上螺栓即可实现前端盖、内齿圈与后端盖的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前端盖上固定安装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上开设有仅供转动轴穿过的轴孔,所述转动轴穿过轴孔后与太阳轮固接;所述输出轴包括与后端盖转动连接的转动柱和固定在转动柱前端的转动盘,所述行星轮转动安装在转动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入轴通过转动轴与太阳轮连接,输入轴转动时即可带动转动轴及太阳轮转动,此时定位盘的限制防止转动轴发生径向偏移;行星轮安装在转动盘上,当太阳轮转动时,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并发生自转,同时内齿圈的限制使行星轮绕太阳轮的转动轴线公转,以此带动转动盘和转动柱绕实现减速,定位盘和转动盘的限制有利于确保输入轴、太阳轮、输出轴及内齿圈保持同轴度。
优选的,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定位盘的第一凹槽,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转动盘的第二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对定位盘的限制作用防止定位盘与前端盖发生相对滑动,第二凹槽对转动盘的限制防止输出轴与后端盖发生相对滑动,有利于提高减速机内部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插接配合有用于安装行星轮的销轴,所述行星轮通过行星轴承转动套设在销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行星轮时,依次将销轴压入销孔内,行星轴承压在销轴上,行星轮压在行星轴承上即完成安装,操作方便,且可更换不同型号的行星轮以满足不同的减速比需求;行星轴承减小了行星轮与销轴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行星轮转动,提高了减速机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销轴上套设有抵接在行星轴承与输出轴之间的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垫片一方面调节了行星轴承与输出轴的间隙,防止轴承松动,提高了行星轮与输出轴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垫片将行星轴承与输出轴隔开,降低了行星轴承对输出轴的磨损,具有提高减速机使用寿命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通过前轴承与前端盖连接,所述输出轴通过后轴承与后端盖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入轴通过前轴承与前端盖连接,输出轴通过后轴承与后端盖连接,前轴承和后轴承均起到减小转动摩擦系数和保证旋转精度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减速机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轴承的后通孔,所述后轴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后轴承分别位于后通孔的两端,且所述后通孔的内壁上固设有与两个后轴承均抵接的凸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后轴承由后通孔的两端对输出轴形成稳定支撑,有效地降低了输出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可能性,同时凸环的限制有效地降低了两个后轴承发生轴向移动的可能性,起到提高输出轴稳定性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轴承的前通孔,所述输入轴与前端盖之间、前轴承与输入轴之间、后轴承与输出轴之间均卡接有卡簧,且所述输入轴的圆柱面、前通孔的内壁以及转动柱的圆柱面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卡簧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减速机时,将卡簧置于卡槽内,待前轴承压在输入轴上后,松开卡簧即可对前轴承形成轴向的阻挡,防止前轴承脱离输入轴;将输入轴压入前端盖后,松开卡簧即可对输入轴形成轴向阻挡,防止输入轴脱离前端盖;将后轴承压在输出轴上后,松开卡簧即可对后轴承形成轴向阻挡,防止后轴承脱离输出轴,卡簧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减速机整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内齿圈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开设置,安装时将前端盖和后端盖依次安装在内齿圈上,有利于行星轮的齿牙与太阳轮、齿圈的齿槽对齐,有效地降低了减速机的安装难度;
2.本申请安装减速机时,将前端盖、后端盖安装在内齿圈的两端,旋上螺栓即可实现前端盖、内齿圈与后端盖的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本申请安装行星轮时,依次将销轴压入销孔内,行星轴承压在销轴上,行星轮压在行星轴承上即完成安装,操作方便,且可更换不同型号的行星轮以满足不同的减速比需求;行星轴承减小了行星轮与销轴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行星轮转动,提高了减速机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端盖;11、前盖板;111、前通孔;12、第一限位环;121、第一凹槽;
2、内齿圈;21、左插槽;22、右插槽;23、螺孔;24、螺栓;
3、后端盖;31、后盖板;311、后通孔;32、第二限位环;321、第二凹槽;33、凸环;
4、输入轴;41、前轴承;42、转动轴;43、太阳轮;44、定位盘;441、轴孔;
5、输出轴;51、转动盘;511、销孔;512、销轴;513、垫片;52、转动柱;53、后轴承;54、行星轮;541、行星轴承;
6、卡簧;6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参照图1、图2,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机壳、输入轴4和输出轴5。输入轴4、输出轴5均与机壳转动连接,且输入轴4、输出轴5上分别安装有位于机壳内的太阳轮43、行星轮54,行星轮54设有三个,三个行星轮54环绕太阳轮43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并均与太阳轮43啮合。
参照图1,机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盖1、内齿圈2和后端盖3。结合图2、图3所示,前端盖1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盖板11和第一限位环12。前盖板11中心开设有前通孔111,输入轴4由前通孔111穿过前端盖1和第一限位环12,并通过前轴承41与前端盖1连接。第一限位环12远离前盖板1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内固定放置有定位盘44,定位盘44的中心开设有轴孔441,轴孔441呈圆形。
参照图2、图4,输入轴4采用夹紧联轴器,其穿过前端盖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42,转动轴42与输入轴4同轴设置。转动轴42贯穿前端盖1和定位盘44后由轴孔441穿出,且转动轴42的圆柱面与轴孔441的内壁贴合。太阳轮43固定套设在转动轴42穿出轴孔441的一端,当输入轴4转动时,输入轴4通过转动轴42带动太阳轮43转动。定位盘44通过轴孔441对转动轴42具有限制作用,防止转动轴42发生径向偏移,确保了太阳轮43与输入轴4保持同轴度。
参照图2、图5,后端盖3包括一体成型的后盖板31和第二限位环32,后盖板31中心开设有后通孔311,输出轴5由后通孔311穿过后端盖3和第二限位环32,并通过后轴承53与后端盖3连接。后轴承53设有两个,两个后轴承53分别位于后通孔311的两端,以此对输出轴5形成稳定支撑,降低了输出轴5发生晃动的可能性。后通孔311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凸环33,凸环33呈圆环状,其两端的侧壁分别与两个后轴承53相对的端面抵接,降低了两个后轴承53发生轴向移动的可能性,提高了输出轴5与后端盖3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2、图6,输出轴5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动柱52和转动盘51,转动柱52为圆柱体形,后轴承53固定安装在转动柱52上,实现输出轴5与后端盖3的转动连接。转动盘51为圆盘状,其与转动柱52同轴度。第二限位环32远离后盖板3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321,转动盘51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321内,第二凹槽321对转动盘51的限制防止输出轴5与后端盖3发生相对滑动,提高了输出轴5与后端盖3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2、图6,转动盘51远离的转动柱52端面上开设有三个销孔511,销孔511内插接配合有销轴512,行星轮54通过行星轴承541转动套设在销轴512上。销轴512上套设有垫片513,垫片513抵接在行星轴承541与输出轴5之间。安装行星轮54时,依次将销轴512压入销孔511内,垫片513套在销轴512上,行星轴承541压在销轴512上,行星轮54压在行星轴承541上,即可将行星轮54转动安装在输出轴5上,操作方便,且可根据减速比的需求更换不同型号的行星轮54。行星轴承541减小了行星轮54与销轴512之间的摩擦力,垫片513起到防止轴承松动和降低输出轴5磨损的作用。
参照图2,输入轴4的圆柱面上、前通孔111的内壁上以及转动柱52的圆柱面上均开设有卡槽61,卡槽61内安装有卡簧6。前轴承41固定套设在输入轴4的圆柱面上,且前轴承41的左端面与输入轴4的台阶面抵接、右端面与卡簧6抵接,防止前轴承41沿输入轴4发生轴向移动而脱离输入轴4。当输入轴4和前轴承41安装在前通孔111内后,前通孔111内的卡簧6卡紧在输入轴4上,以此将输入轴4固定在前通孔111内,防止输入轴4脱离前端盖1。在输出轴5上安装后轴承53时,其中一个后轴承53压在转动柱52上,使其左端与转动盘51抵接,然后将上述后轴承53压入前通孔111内,使后轴承53的右端面与凸环33的左端面抵接;然后将另一个后轴承53由转动柱52的右端压在转动柱52上,使该后轴承53的左端面与凸环33的左端面抵接、右端面与卡簧6抵接,以此将两个后轴承53压固定安装在后通孔311内,实现输出轴5与后端盖3的连接。
参照图2、图7,内齿圈2呈圆环状,其内壁上固设有多个齿牙和齿槽。内齿圈2两端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左插槽21、右插槽22,第一限位环12和第二限位环32相对设置,左插槽21、右插槽22分别与第一限位环12、第二限位环32插接配合。内齿圈2左端的壁上和第一限位环12的对应位置上均开设有螺孔23,将第一限位环12插入左插槽21后,向螺孔23内旋入螺栓24即可将前端盖1固定安装在内齿圈2的左端,此时太阳轮43与内齿圈2同轴度。内齿圈2右端的壁上和第二限位环32的对应位置上亦均开设有螺孔23,将行星轮54的齿牙对准太阳轮43和内齿圈2的齿槽,然后将第二限位环32插入右插槽22,再向螺孔23内旋入螺栓24即可将后端盖3固定安装在内齿圈2的右端,此时行星轮54与太阳轮43、内齿圈2均啮合。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减速机时,首先,将前轴承41由输入轴4的右端压在输入轴4上,使前轴承41的左端面与输入轴4的台阶面抵接、右端面与卡簧6抵接,以此将前轴承41固定套设在输入轴4上;然后将前轴承41压入前通孔111内,此时前轴承41的外壁与前通孔111过盈配合,同时前通孔111内的卡簧6卡紧在输入轴4上,以此将输入轴4转动安装在前端盖1上;再依次将转动轴42安装在输入轴4上,定位盘44由前端盖1的右端压入第一凹槽121内,此时定位盘44固定在第一限位环12的右端面上,然后将太阳轮43压在转动轴42穿出轴孔441的一端,使太阳轮43固定套设在转动轴42上。
其次,将其中一个后轴承53由输出轴5的右端压在转动柱52上,使该后轴承53的左端面与转动盘51抵接,此时后轴承53固定套设在输出轴5上;再将该后轴承53和输出轴5由后端盖3的左端压入后通孔311内,使转动盘51位于第二凹槽321内并与第二凹槽321的侧壁贴合,此时后轴承53的右端面与凸环33的左端面抵接;然后将另一个后轴承53由转动柱52的右端压在转动柱52上和后通孔311内,使该后轴承53的左端面与凸环33的左端面抵接、右端面与卡簧6抵接,以此将输出轴5转动安装在后端盖3上;再依次将销轴512压入销孔511内,垫片513套在销轴512上,行星轴承541压在销轴512上,行星轮54压在行星轴承541上,即可将行星轮54转动安装在输出轴5上。
最后,将第一限位环12插入左插槽21,向螺孔23内旋入螺栓24,即可将前端盖1固定安装在内齿圈2的左端,此时太阳轮43与内齿圈2同轴度;再将行星轮54的齿牙对准太阳轮43和内齿圈2的齿槽,然后将第二限位环32插入右插槽22,向螺孔23内旋入螺栓24即可将后端盖3固定安装在内齿圈2的右端,此时行星轮54与太阳轮43、内齿圈2均啮合。由于内齿圈2与前端盖1和后端盖3分开设置,安装时将前端盖1和后端盖3依次安装在内齿圈2上,有利于行星轮54的齿牙与太阳轮43、齿圈的齿槽对齐,有效地降低了减速机的安装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机壳,机壳上转动安装有输入轴(4)和输出轴(5),输入轴(4)、输出轴(5)上分别安装有位于机壳内的太阳轮(43)、行星轮(54),行星轮(54)环绕太阳轮(43)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供输入轴(4)穿过的前端盖(1)、供输出轴(5)穿过的后端盖(3)以及固定安装在前端盖(1)和后端盖(3)之间的内齿圈(2),所述行星轮(54)与太阳轮(43)、内齿圈(2)均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后端盖(3)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接有第一限位环(12)、第二限位环(32),所述内齿圈(2)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限位环(12)插接配合的左插槽(21)、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限位环(32)插接配合的右插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2)与前端盖(1)、后端盖(3)均通过螺栓(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4)上固定安装有转动轴(42),所述前端盖(1)上固定安装有定位盘(44),所述定位盘(44)上开设有仅供转动轴(42)穿过的轴孔(441),所述转动轴(42)穿过轴孔(441)后与太阳轮(43)固接;所述输出轴(5)包括与后端盖(3)转动连接的转动柱(52)和固定在转动柱(52)前端的转动盘(51),所述行星轮(54)转动安装在转动盘(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定位盘(44)的第一凹槽(121),所述后端盖(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转动盘(51)的第二凹槽(3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51)上开设有销孔(511),所述销孔(511)内插接配合有用于安装行星轮(54)的销轴(512),所述行星轮(54)通过行星轴承(541)转动套设在销轴(5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512)上套设有抵接在行星轴承(541)与输出轴(5)之间的垫片(5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4)通过前轴承(41)与前端盖(1)连接,所述输出轴(5)通过后轴承(53)与后端盖(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轴承(53)的后通孔(311),所述后轴承(5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后轴承(53)分别位于后通孔(311)的两端,且所述后通孔(311)的内壁上固设有与两个后轴承(53)均抵接的凸环(3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轴承(41)的前通孔(111),所述输入轴(4)与前端盖(1)之间、前轴承(41)与输入轴(4)之间、后轴承(53)与输出轴(5)之间均卡接有卡簧(6),且所述输入轴(4)的圆柱面、前通孔(111)的内壁以及转动柱(52)的圆柱面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卡簧(6)的卡槽(61)。
CN202122025366.2U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Active CN215861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5366.2U CN215861556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5366.2U CN215861556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1556U true CN215861556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5366.2U Active CN215861556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1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311151B2 (en) Gear, motor-gear unit, vehicle, generator with a gear, and force transmitting element
KR20140112449A (ko) 포개진 링 기어를 갖춘 유성 기어세트를 갖는 구동 모듈
CN103770936B (zh) 一种用于直升机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行星轮系
KR20220151438A (ko) 인휠 구동장치 및 인휠 구동장치의 조립방법
CN111120583A (zh) 减速装置及机电设备
CN111075891A (zh) 偏心式摆线针轮减速器
CN215861556U (zh)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CN111536199A (zh) 发动机平衡轴模块
CN111288150B (zh) 一种减速驱动系统及一种电动汽车
CN202268775U (zh) 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动力输出机构
KR101505414B1 (ko) 감속기 엔드커버
KR100579705B1 (ko) 유성 치차 감속기
JP4646831B2 (ja) 減速機
CN113685495A (zh) 一种联动驱动减速机构
CN214221914U (zh) 一种摆线针轮减速器
CN219082217U (zh) 一种行星减速器
CN215720563U (zh) 一种医用减速器
CN215861557U (zh) 一种摆线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CN217977324U (zh) 一种行星减速机
CN212338131U (zh) 电机的平衡甩油装置
KR0174167B1 (ko) 자동변속기
CN215908370U (zh) 行星排、行星变速箱及工程机械
CN220134530U (zh) 传动装置及带有该传动装置的减速器
CN216478713U (zh) 一种偏心轴行星减速机
CN211951340U (zh) 一种偏心式摆线针轮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