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0726U -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0726U
CN215860726U CN202122153661.6U CN202122153661U CN215860726U CN 215860726 U CN215860726 U CN 215860726U CN 202122153661 U CN202122153661 U CN 202122153661U CN 215860726 U CN215860726 U CN 215860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mmunicated
air
gas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36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振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as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das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as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das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36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0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0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0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该气阀包括阀体组件、阀套、阀芯及O型圈,阀体组件和阀套形成行程腔,阀芯与阀套的内壁通过O型圈密封连接;阀套包括中间流通部、设于中间流通部一侧的第一流通部和设于中间流通部另一侧的第二流通部;阀体组件包括分别与中间流通部相连通的出气口和中间高压腔,阀体组件还包括与第一流通部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高压腔及与第二流通部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二高压腔。由于本实用新型将阀芯与阀套原有的非接触密封改为O型圈密封接触,使得粉尘颗粒不容易进入,保证了气动双隔膜泵的工作效果,延长了气动双隔膜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动双隔膜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背景技术
气动双隔膜泵主要用于传输流体,在化工、制药、煤矿、半导体的生产和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气动双隔膜泵中的气阀用来切换排出两个主气腔的气体,从而通过高压气体驱动隔膜做往复运动,进而实现液体的进入和排出。其中,气阀中的阀芯运动通过切向设备来实现。目前气动双隔膜泵中的气阀的阀套和阀芯采用非接触密封技术,非接触间隙导致很多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堵塞了气阀,使得气动双隔膜泵在一些恶劣气源环境中使用时,其中的气阀很容易磨损和堵塞,降低泵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气动双隔膜泵中气阀的阀套和阀芯没有密封接触导致粉尘颗粒容易进入缝隙进而卡死气阀的问题,提供一种气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包括阀体组件、阀套、阀芯及O型圈,所述阀体组件和所述阀套形成行程腔,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套的内壁通过所述O型圈密封连接;所述阀套包括中间流通部、设于所述中间流通部一侧的第一流通部和设于所述中间流通部另一侧的第二流通部;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中间流通部相连通的出气口和中间高压腔,阀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流通部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高压腔及与所述第二流通部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二高压腔;所述阀芯滑动至所述行程腔的第二端时,所述阀芯使所述中间流通部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通部相连通,所述阀芯滑动至所述行程腔的第一端时,所述阀芯使所述中间流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通部相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以上结构形式,实现了阀芯和阀套的密封接触,确保了各气流通道的密封性,密封效果良好,使得粉尘颗粒不容易进入,减少了阀芯和阀套之间由于粉尘颗粒进入造成的磨损,保证了气动双隔膜泵的工作效果,延长了气动双隔膜泵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中间流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流通孔。
在本方案中,可以根据实际排气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中间流通孔、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
较佳地,所述阀套的轴向上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第一流通部,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行程腔的第二端时,所述阀芯使所述中间流通部和与所述中间流通部相邻的第一流通部连通;所述阀套的轴向上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第二流通部,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行程腔的第一端时,所述阀芯使所述中间流通部和与所述中间流通部相邻的第二流通部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阀芯的运动,将中间流通部与第一流通部和第二流通部交替连通,进而交替排出第一流通部和第二流通部中的气体。
较佳地,所述阀芯包括沿着其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部和第二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和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之间形成第一流通槽,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行程腔的第二端时,所述第一流通槽连通所述中间流通部、至少一个第一流通部、中间高压腔及至少一个第一高压腔;所述阀芯还包括第三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和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之间形成第二流通槽,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行程腔的第一端时,所述第二流通槽连通所述中间流通部、至少一个第二流通部、中间高压腔及至少一个第二高压腔。
在本方案中,阀芯的第一流通槽和第二流通槽具有连通不同流通部的作用,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流通槽和第二流通槽在阀芯轴向上的宽度进而改变所连通流通部的数量,控制排气量。
较佳地,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和所述阀套的内壁通过所述O型圈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和所述阀套的内壁通过所述O型圈连接,和/或,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和所述阀套的内壁通过所述O型圈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阀芯的第一环形密封部、第二环形密封部和第三环形密封部与阀套进行O型圈密封,O型圈密封效果好且易于安装,避免了粉尘颗粒进入阀芯和阀套缝隙处,有利于提高气阀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阀体组件上设有均连通所述行程腔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使动力气体进入所述行程腔并推动所述阀芯滑动至所述行程腔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使动力气体进入所述行程腔并推动所述阀芯滑动至所述行程腔的第一端。
在本方案中,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可以通过换向设备交替控制其一进气,另一个不进气,从而实现阀芯在行程腔内的往复运动。
较佳地,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气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通槽,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气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气一端的孔径;和/或,所述阀芯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进气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通槽,所述第二通道的进气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气一端的孔径。
在本方案中,由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进气一端的孔径大于出气一端的孔径,所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两端会产生气压差,从而推动阀芯在行程腔内运动,实现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交替连通
较佳地,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中空的阀体主体和端盖组件,所述阀体主体的两端各固定一所述端盖组件,所述中间高压腔、所述第一高压腔、所述第二高压腔及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阀体主体上。
在本方案中,阀体组件由阀体主体和端盖组件组成,安装简便,可拆卸,有利于后期气阀的检查和维修。
较佳地,所述阀体主体上设有凹槽,单个所述第一高压腔、单个所述第二高压腔及所述中间高压腔各对应一个所述凹槽,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设有环形密封件。
在本方案中,凹槽增加了气体容积,有利于增加气体排出量,环形密封件使各个凹槽相互独立,以便交替排出不同腔室的气体。
较佳地,所述阀体组件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行程腔的第一进气口,所述阀体组件的第二端设有连通所述行程腔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端盖组件上设有气腔,所述气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端盖组件包括连通盖和端盖,所述端盖固定于所述阀体主体上,所述连通盖上设有第一气孔和连通所述第一气孔的气槽,所述气槽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端盖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孔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所述第二气孔及所述气槽形成所述气腔。
在本方案中,气腔增加了气体容积,有利于更快速地排出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阀芯和阀套的密封接触,确保了各气流通道的密封性,密封效果良好,使得粉尘颗粒不容易进入,减少了阀芯和阀套之间由于粉尘颗粒进入造成的磨损,保证了气动双隔膜泵的工作效果,延长了气动双隔膜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阀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阀芯位于行程腔第二端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阀芯位于行程腔第一端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阀体组件1
阀体主体11
高压腔室111
中间高压腔1111
第一高压腔1112
第二高压腔1113
第一进气口112
第二进气口113
出气口114
凹槽115
行程腔116
阀盖组件12
端盖121
第二气孔1211
连通盖122
第一气孔1221
气槽1222
气腔123
阀套2
中间流通部21
第一流通部22
第二流通部23
中间流通孔211
第一流通孔221
第二流通孔231
阀芯3
第一环形密封部31
第二环形密封部32
第三环形密封部33
第一流通槽34
第二流通槽35
第一通道36
第二通道37
O型圈4
环形密封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包括阀体组件1、阀套2、阀芯3及O型圈4,阀体组件1和阀套2形成行程腔116,阀芯3与阀套2的内壁通过O型圈4密封连接;阀套2包括中间流通部21、设于中间流通部21一侧的第一流通部22和设于中间流通部21另一侧的第二流通部23;阀体组件1包括分别与中间流通部21相连通的出气口114和中间高压腔1111,阀体组件1还包括与第一流通部22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高压腔1112及与第二流通部23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二高压腔1113;阀芯3滑动至行程腔116的第二端时,阀芯3使中间流通部21和至少一个第一流通部22相连通,阀芯3滑动至行程腔116的第一端时,阀芯3使中间流通部21与至少一个第二流通部23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气阀的阀芯3在行程腔116内往复运动,实现了交替排出不同高压腔室111的气体,驱动气动双隔膜泵中的隔膜做往复运动,进而实现液体的进入和排出。并通过对阀芯3和阀体组件1进行O型圈4密封连接,避免了粉尘颗粒等进入阀芯3和阀体部件1的接触间隙,提高了气阀的工作性能。
中间流通部21上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流通孔211,第一流通部2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流通孔221,第二流通部23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流通孔231。
阀套2的轴向上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流通部22,阀芯3位于行程腔116的第二端时,阀芯3使中间流通部21和与中间流通部21相邻的第一流通部22连通;阀套2的轴向上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二流通部23,阀芯3位于行程腔116的第一端时,阀芯3使中间流通部21和与中间流通部21相邻的第二流通部23连通。
阀芯3包括沿着其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部31和第二环形密封部32,第一环形密封部31和第二环形密封部32之间形成第一流通槽34,阀芯3位于行程腔116的第二端时,第一流通槽34连通中间流通部21、至少一个第一流通部22、中间高压腔1111及至少一个第一高压腔1112;阀芯3还包括第三环形密封部33,第二环形密封部32和第三环形密封部33之间形成第二流通槽35,阀芯3位于行程腔116的第一端时,第二流通槽35连通中间流通部21、至少一个第二流通部23、中间高压腔1111及至少一个第二高压腔1113。
第一环形密封部31和阀套2的内壁通过O型圈4连接,第二环形密封部32和阀套2的内壁通过O型圈4连接,第三环形密封部33和阀套2的内壁通过O型圈4连接。
阀体组件1上设有均连通行程腔116的第一进气口112和第二进气口113,第一进气口112用于使动力气体进入行程腔116并推动阀芯3滑动至行程腔116的第二端,第二进气口113用于使动力气体进入行程腔116并推动阀芯3滑动至行程腔116的第一端。
阀芯3包括第一通道36,第一通道36的进气一端连通第一进气口112,第一通道36的出气一端连通第二流通槽35,第一通道36的进气一端的孔径大于第一通道36的出气一端的孔径;阀芯3包括第二通道37,第二通道37的进气一端连通第二进气口113,第二通道37的出气一端连通第一流通槽34,第二通道37的进气一端的孔径大于第二通道37的出气一端的孔径。
阀体组件1还包括中空的阀体主体11和端盖组件12,阀体主体11的两端各固定一端盖组件12,中间高压腔1111、第一高压腔1112、第二高压腔1113及出气口114位于阀体主体11上。
阀体主体11上设有凹槽115,单个第一高压腔1112、单个第二高压腔1113及中间高压腔1111各对应一个凹槽115,相邻的凹槽115之间设有环形密封件5。
阀体组件1的第一端设有连通行程腔116的第一进气口112,阀体组件1的第二端设有连通行程腔116的第二进气口113,端盖组件12上设有气腔123,气腔123连通第一进气口112或第二进气口113;端盖组件12包括连通盖122和端盖121,端盖121固定于阀体主体11上,连通盖122上设有第一气孔1221和连通第一气孔1221的气槽1222,气槽1222连通第一进气口112或第二进气口113,端盖121上设有连通第一气孔1221的第二气孔1211,第一气孔1221、第二气孔1211及气槽1222形成气腔123。
气阀的排气过程为:
如图5所示:通过气动双隔膜泵的切向设备使动力气体从阀体主体11的第一进气口112进入连通盖122的气槽1222,此时第二进气口113不进入动力气体,动力气体充满整个气腔123,动力气体流入阀芯3的第一通道36,部分动力气体流入到第二流通槽35和中间流通孔211以及第二流通孔231,由于第一通道36的进气一端的孔径大于第一通道36出气一端的孔径,两端产生气压差,阀芯3向行程腔116的第二端移动,此过程中,第一流通槽34与中间流通孔211和第一流通孔221逐渐连通,继而与中间高压腔1111和第一高压腔1112相连通,此时中间高压腔1111与出气口相114连通,从而中间高压腔1111和第一高压腔1112中的气体可以排出。
如图6所示:通过气动双隔膜泵的切向设备使动力气体从阀体主体11的第二进气口113进入连通盖122的气槽1222,此时第一进气口112不进入动力气体,动力气体充满整个气腔123,动力气体流入阀芯3的第二通道37,部分动力气体流入到第一流通槽34和中间流通孔211以及第一流通孔221,由于第二通道37的进气一端的孔径大于第二通道37出气一端的孔径,两端产生气压差,阀芯3向行程腔116的第一端移动,此过程中,第二流通槽35与中间流通孔211和第二流通孔231逐渐连通,继而与中间高压腔1111和第二高压腔1113相连通,此时中间高压腔1111与出气口114相连通,从而中间高压腔1111和第二高压腔中1113的气体可以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排出的气体主要是来自于气动双隔膜泵的主气腔,还有部分是推动气阀运动的动力气体。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组件、阀套、阀芯及O型圈,所述阀体组件和所述阀套形成行程腔,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套的内壁通过所述O型圈密封连接;
所述阀套包括中间流通部、设于所述中间流通部一侧的第一流通部和设于所述中间流通部另一侧的第二流通部;
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中间流通部相连通的出气口和中间高压腔,阀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流通部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高压腔及与所述第二流通部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二高压腔;
所述阀芯滑动至所述行程腔的第二端时,所述阀芯使所述中间流通部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通部相连通,所述阀芯滑动至所述行程腔的第一端时,所述阀芯使所述中间流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通部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流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流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的轴向上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第一流通部,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行程腔的第二端时,所述阀芯使所述中间流通部和与所述中间流通部相邻的第一流通部连通;
所述阀套的轴向上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第二流通部,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行程腔的第一端时,所述阀芯使所述中间流通部和与所述中间流通部相邻的第二流通部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沿着其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部和第二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和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之间形成第一流通槽,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行程腔的第二端时,所述第一流通槽连通所述中间流通部、至少一个第一流通部、中间高压腔及至少一个第一高压腔;
所述阀芯还包括第三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和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之间形成第二流通槽,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行程腔的第一端时,所述第二流通槽连通所述中间流通部、至少一个第二流通部、中间高压腔及至少一个第二高压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和所述阀套的内壁通过所述O型圈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和所述阀套的内壁通过所述O型圈连接,和/或,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和所述阀套的内壁通过所述O型圈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上设有均连通所述行程腔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使动力气体进入所述行程腔并推动所述阀芯滑动至所述行程腔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使动力气体进入所述行程腔并推动所述阀芯滑动至所述行程腔的第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气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通槽,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气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气一端的孔径;和/或,
所述阀芯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进气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通槽,所述第二通道的进气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气一端的孔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中空的阀体主体和端盖组件,所述阀体主体的两端各固定一所述端盖组件,所述中间高压腔、所述第一高压腔、所述第二高压腔及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阀体主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主体上设有凹槽,单个所述第一高压腔、单个所述第二高压腔及所述中间高压腔各对应一个所述凹槽,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设有环形密封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行程腔的第一进气口,所述阀体组件的第二端设有连通所述行程腔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端盖组件上设有气腔,所述气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第二进气口;
所述端盖组件包括连通盖和端盖,所述端盖固定于所述阀体主体上,所述连通盖上设有第一气孔和连通所述第一气孔的气槽,所述气槽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端盖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孔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所述第二气孔及所述气槽形成所述气腔。
CN202122153661.6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Active CN215860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3661.6U CN215860726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3661.6U CN215860726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0726U true CN215860726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5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3661.6U Active CN215860726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0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06596A (en) Compressed air driven double diaphragm pump
US20070092385A1 (en) Pump and valve actuator system and method
US7399168B1 (en) Air driven diaphragm pump
US6901961B2 (en) Double diaphragm pump having a spool valve
US3713755A (en) Pumping device
CN215860726U (zh)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US5441281A (en) Shaft seal
CN215860725U (zh) 一种用于气动双隔膜泵的气阀
US5611678A (en) Shaft seal arrangement for air driven diaphragm pumping systems
KR101342001B1 (ko) 공압식 자동 피스톤 펌프
TWM649686U (zh) 密封氣閥
CN210769247U (zh) 一种一体式外置气阀的气动隔膜泵
CN217481508U (zh) 一种空气主阀及安装有该空气主阀的气动双隔膜泵
CN220118284U (zh) 一种隔膜泵中间体组件及气动隔膜泵
CN209212479U (zh) 偏摆式r塞泵
CN209743665U (zh) 一种气控换向阀
CN207830113U (zh) 一种机动阀配流的双向径向柱塞泵
CN220101479U (zh) 一种风囊泵
CN109441753B (zh) 偏摆式r塞泵
CN217440267U (zh) 一种柱塞泵
CN217440266U (zh) 一种微型隔膜泵用液体进出口单向装置
CN218625509U (zh) 一种气动注浆泵控制系统
CN217029229U (zh) 压缩机的密封件壳体、密封结构及压缩机
CN213598623U (zh) 气阀及气动双隔膜泵
CN219605488U (zh) 气动液压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