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8737U - 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 - Google Patents
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58737U CN215858737U CN202121406255.XU CN202121406255U CN215858737U CN 215858737 U CN215858737 U CN 215858737U CN 202121406255 U CN202121406255 U CN 202121406255U CN 215858737 U CN215858737 U CN 2158587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ortion
- wall
- plate body
- assembled
- instal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其中,该阴角线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用于与墙体配合,且第一板体设置有用于与装配式墙板配合的第一安装体,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呈夹角连接,第二板体用于与墙体配合,第二板体设置有第二安装体,第二安装体用于与装配式墙板配合。该装配式墙体包括墙体和设置于墙体的阴角处的上述的阴角线。本申请的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在装配的过程中,避免了将墙板直接嵌入工字型阴角线,而是通过第一板体的第一安装体与装配式墙板配合,通过第二板体的第二安装体与装配式墙板配合使得本申请提供的阴角线能够与墙体的拆装和安装都更为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装修中,墙板是一个块状的,然后组装到墙体或龙骨上,当墙板遇到向外转角处时将会出现空隙,这个空隙就需要通过阴角线对其做一下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目前市面上的阴角线的结构大多为工字型结构,通过将两个墙板嵌入工字槽,这种结构拆卸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其能够使得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将该阴角线放置在墙体的阴角处,并通过阴角线的第一安装体与第二安装体与装配式墙板配合并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与墙体配合使得本申请提供的阴角线能够与墙体的拆装较为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阴角线,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用于与墙体配合,第一板体设置有用于与装配式墙板配合的第一安装体,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呈夹角连接,第二板体用于与墙体配合,第二板体设置有第二安装体,第二安装体用于与装配式墙板配合。
在可选的实时方式中,第一板体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固定于墙体,第一安装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且与第二连接部具有夹角,第一安装体与第一连接部具有间隔;
在可选的实时方式中,第一安装体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且远离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表面的一侧具有倒角。
在可选的实时方式中,第二板体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呈夹角连接,第二安装体设置于第三连接部,且与第三连接部具有夹角,第二安装体与第四连接部具有间隔。
在可选的实时方式中,第二安装体具有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第一侧边设置于第三连接部,第一侧边长度大于第三侧边,且第三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对。
在可选的实时方式中,第一板体的第一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和/或, 第二板体的第四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四连接部的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在可选的实时方式中,防滑结构为防滑齿,防滑齿用于提高阴角线在与墙体装配时的摩擦力。
在可选的实时方式中,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表面与第四连接部的第二表面开设有定位部,定位部设置有安装孔。
在可选的实时方式中,定位部为定位槽,安装孔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且均匀设置于定位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墙体和设置于墙体的阴角处的上述的阴角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阴角线,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将该阴角线放置在墙体的阴角处,并通过阴角线的第一安装体与第二安装体与装配式墙板配合,并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与墙体配合使得本申请提供的阴角线能够与墙体的拆卸与装配都较为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阴角线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阴角线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阴角线在装配时的示意图。
图标:1000-阴角线;100-第一板体;110-第一安装体;120-第一连接部; 121-防滑结构;1211-防滑齿;122-安装孔;123-定位部;1233-定位槽;130- 第二连接部;200-第二板体;210-第二安装体;211-第一侧边;212-第二侧边;213-第三侧边;214-第四侧边;220-第三连接部;230-第四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装配式装修中,墙板是一个块状的,然后组装到墙体或龙骨上,当墙板遇到向外转角处时将会出现空隙,这个空隙就需要通阴角线对其做一下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目前市面上的阴角线的结构大多为工字型结构,通过将两个墙板嵌入工字槽,这种结构拆卸较为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阴角线,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将该阴角线放置在墙体的阴角处,并通过阴角线的第一安装体与第二安装体与装配式墙板配合并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与墙体配合使得本申请提供的阴角线能够与墙体的拆装较为便利。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阴角线1000及装配式墙体的具体构造及取得的技术效果。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阴角线1000包括第一板体100与第二板体200,第一板体100用于与墙体配合,并且第一板体100设置有用于与装配式墙板配合的第一安装体110,第二板体200与第一板体100呈夹角连接,第二板体200用于与墙体配合,且第二板体200设置有第二安装体 210,第二安装体210用于与装配式墙板配合。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体210用于与装配式墙板卡接,可以理解的,在它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体210与装配式墙版的配合不仅限与卡接,也可以为其它装配方式,例如螺栓连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200与第一板体100呈90°夹角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板体200与第一板体100的夹角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板体100与第二板体200能够与墙体顺利配合即可。
其中,上述第一板体100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130,第一连接部120用于固定与墙体,第一安装体110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30且与第二连接部130具有夹角,并且第一安装体110与第一连接部120具有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130 呈90°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在装配时,只要能够使得第一连接部120 与第二连接部130与墙体契合即可,在此不对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130连接的夹角做具体限定。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体110 与第二连接部130呈90°夹角,且第一安装体110设置于本申请阴角线1000 的内侧,在其它实施例中,能够实现第一安装体110与装配式墙板顺利配合即可,在此对第一安装体110与第二连接部130的连接夹角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第一安装体110远离第二连接部130的一端且远离第一连接部120的第二表面的一侧具有倒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倒角为圆弧倒角,在装配的过程中,在第一安装体110与装配式墙板配合的过程中第一安装体110具有的圆弧倒角具有一定导向的作用,可以使得第一安装体110能够顺利的与装配式墙板配合。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倒角也可以为倒直角,并不仅限于倒圆角,能够使得第一安装体110在于装配式墙板配合的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体110与装配式墙板抵接的方式配合,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体110与装配式墙板的配合方式可以为卡接,螺栓连接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阴角线1000的第二板体200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220与第四连接部230,第三连接部220与上述第二连接部130连接,第二安装体210设置于第三连接部220,且与第三连接部220具有夹角,并且第二安装体210与第四连接部230具有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连接部220与第四连接部230 呈90°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在装配时,只要能够使得第三连接部220 与第四连接部230与墙体契合即可,在此不对第三连接部220与第四连接部230连接的夹角做具体限定。同样的,第二安装体210用于与装配式墙板配合,可以为但不仅限于卡接,也可以通过在装配式墙板上设置有螺栓,第二安装体210设置有配合螺纹进而使得第二安装体210与装配式墙板进行螺栓连接,还可以通过其它连接方式与装配式墙板进行配合,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体210与第三连接部220呈90°夹角,且第二安装体210设置于本申请阴角线1000的内侧,在其它实施例中,能够实现第一安装体110与装配式墙板顺利配合即可,在此对第二安装体 210与第三连接部220的连接夹角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上述第二安装体210具有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边211、第二侧边212、第三侧边213与第四侧边214,第一侧边211设置于上述第二板体200的第三连接部220,第一侧边211的长度大于第三侧边213,且所述第三侧边213与所述第一侧边211相对,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边213 与第一侧边211平行。第一侧边211大于第三侧边213,进而在第二安装体 210上形成有让位缺口,该让位缺口可以使得第二安装体210与装配式墙板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减少上抬的距离。
具体的,阴角线1000包括第一板体100与第二板体200,且第一板体 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130,第二板体200包括第三连接部 220与第四连接部230。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130、第三连接部220 与第四连接部230依次呈夹角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板体100的第一连接部 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连接部120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121,第二板体200的第四连接部2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四连接部230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121。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上述第一连接部120的第一表面具有防滑结构121或者第四连接部230的第一表面具有防滑结构121,防滑结构121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20的第一表面或者第四连接部230的第一表面或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20 和第四连接部230的第一表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阴角线 1000在墙体阴角处顺利配合即可。
可选的,上述防滑结构121为防滑齿1211,防滑齿1211用于在提高阴角线1000与墙体装配时的摩擦力。具体的,在阴角线1000与墙体配合时压紧的时候,该防滑齿1211会产生微量变形和墙体紧密接触进而增加与其的摩擦力。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滑结构121并不仅限于防滑齿1211,也可以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微小凸起,只要能够在装配过程中顺利装配且能够增大与墙体配合的摩擦力即可。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0的第二表面与第四连接部230的第二表面开设有定位部123,定位部123设置有安装孔122。通过在安装孔122上设置螺栓,进而通过螺栓连接将第一连接部120与第四连接部230与墙体进行螺栓配合。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0与第四连接部230与墙体并不仅限与螺栓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连接部120和第四连接部230与墙体进行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上述定位部123为定位槽1233,安装孔122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且均设置于定位槽123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墙体和设置于墙体阴角处的上述阴角线1000。
本方案中提供的装配式墙体,包括墙体和设置于墙体阴角处的上述阴角线1000,阴角线1000包括第一板体100与第二板体200,第一板体100 与第二板体200与墙体强配合,且通过第一板体100的第一安装体110与装配式墙板抵接配合,通过第二板体200的第二安装体210与装配式墙板卡接配合使得本申请提供的阴角线1000能够与墙体的拆装都更为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阴角线,用于设置于墙体阴角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用于与墙体配合,所述第一板体设置有用于与装配式墙板配合的第一安装体;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用于与墙体配合,所述第二板体设置有第二安装体,所述第二安装体用于与所述装配式墙板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角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固定于墙体,所述第一安装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安装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角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且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表面的一侧具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角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体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体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且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夹角,所述第二安装体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具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角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体具有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侧边长度大于所述第三侧边,且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角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和/或,所述第二板体的第四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四连接部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阴角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齿,所述防滑齿用于提高所述阴角线与墙体装配时的摩擦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阴角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的第二表面开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有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阴角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为定位槽,所述安装孔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且均设置于所述定位槽。
10.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的阴角处的任一项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阴角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06255.XU CN215858737U (zh) | 2021-06-23 | 2021-06-23 | 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06255.XU CN215858737U (zh) | 2021-06-23 | 2021-06-23 | 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58737U true CN215858737U (zh) | 2022-02-18 |
Family
ID=80334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06255.XU Active CN215858737U (zh) | 2021-06-23 | 2021-06-23 | 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58737U (zh) |
-
2021
- 2021-06-23 CN CN202121406255.XU patent/CN2158587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45690A (zh) | 一种装饰板安装组件、装饰板组件及装饰板组件安装方法 | |
CN215858737U (zh) | 阴角线及装配式墙体 | |
CN113356500A (zh) | 装饰板安装组件及安装方法 | |
CN217849930U (zh) | 挂装装置 | |
CN210805571U (zh) | 按键 | |
CN211523904U (zh) | 干挂石材安装结构 | |
CN210002765U (zh) | 一种固定码 | |
CN219158306U (zh) | 一种吊夹 | |
CN215212068U (zh) | 装饰板安装结构 | |
CN215874229U (zh) | 窗帘安装装置及墙体 | |
CN221035464U (zh) | 一种条形光源 | |
CN222936333U (zh) | 一种墙板安装结构 | |
CN211985325U (zh) | 一种洗碗机背板和洗碗机 | |
CN213277284U (zh) | Led显示屏灯条及led显示屏 | |
CN218622770U (zh) | 一种装配式墙板的龙骨系统 | |
CN219175732U (zh) | 瓷砖复合墙板的安装结构 | |
CN219506108U (zh) | 翼子板连接支架及翼子板安装结构 | |
CN215212062U (zh) | 一种板材扣合件 | |
CN211817620U (zh) | 一种墙板端部连接件 | |
CN215407134U (zh) | 墙砖墙面悬挂连接结构、墙角安装结构、连接组件 | |
CN220035981U (zh) | 一种墙面龙骨安装u型热镀锌卡件 | |
CN214995633U (zh) | 一种阳角件弹簧卡扣 | |
CN216155323U (zh) | 一种对插式连接组件及吊装式输送系统 | |
CN213713001U (zh) | 灯具简易安装结构 | |
CN113700286B (zh) | 连接模板及模板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